肠道线虫病
人体寄生虫线虫 绦虫 吸虫部分总结

寄生虫:一、致病性(一)线虫1、似蚓蛔线虫:成虫钻孔习性导致系列并发症。
虫体运动损伤肠黏膜,掠夺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蛔虫喜欢钻孔,容易引发相应的胆道蛔虫症,蛔虫体大,量多扭结引起肠梗阻。
(成虫>幼虫)2、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成虫吸血特性引起贫血。
消化道出血和影响营养吸收,缺铁性贫血。
(成虫>幼虫)3、丝虫:成虫阻塞淋巴回流导致象皮肿或乳糜尿。
引起淋巴系统增生和阻塞,象皮肿或(和)乳糜尿(可带血)。
(成虫>幼虫)4、旋毛虫:新生蚴侵入肌组织引起血管炎和肌炎。
发热及四肢、腰、背部肌肉酸痛。
(幼虫>成虫)5、鞭虫:成虫机械性破坏肠道(成>幼)6、蛲虫:成虫在肛周产卵,肛门瘙痒、异位寄生。
(成虫>幼虫)7、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体内移行,侵犯重要器官(中枢神经)。
(幼>成)(二)绦虫1、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腹部不适,饥痛、消化不良、腹泻。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囊尾蚴占位、炎症、过敏。
成虫夺取肠内营养、机械刺激、虫体毒素和代谢产物。
(幼虫>成虫)3、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机械损害和囊液的过敏性及毒性刺激。
(幼>成)4、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寄生人体导致眼、皮下、内脏、脑和口腔颌面部。
(幼>成)5、微小膜壳绦虫:机械损伤和毒性作用,引起肠粘膜坏死、溃疡。
(幼虫>成虫)(三)吸虫1、华支睾吸虫:虫体机械刺激及分泌的抗原和代谢产物引起变态反应2、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具有游走特点,引起多部位出血和渗出性炎症,形成囊肿。
3、斯氏狸吸虫:幼虫移行游走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理损害(幼虫>成虫)4、日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内,虫卵肉芽肿形成,引起严重的肝肠纤维化。
5、姜片吸虫:吸附力强,机械性损害肠道黏膜二、相应症状对应可能的寄生虫1、肠腔阻塞:牛带绦虫、蛔虫、日本血吸虫姜片吸虫2、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牛带绦虫、猪带绦虫、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布氏姜片吸虫3、水肿:旋毛虫、钩虫(积液)、棘球蚴囊(血管神经性水肿)、华支睾吸虫(腹水)、布氏姜片吸虫4、淋巴结肿大:丝虫5、肝脾肿大:棘球蚴华支睾吸虫6、贫血:钩虫、鞭虫、似囊尾蚴、长膜壳绦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7、肌肉酸痛无力:旋毛虫、囊尾蚴(猪带绦虫)、8、肛门瘙痒:蛲虫、孕节9、直肠套叠:鞭虫10、肺炎: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童虫)11、胃肠炎症状:旋毛虫、钩虫12、脑神经或脊神经受累:广州管圆线虫13、直肠脱垂:鞭虫14、皮炎:钩虫15、眼、皮下、脑占位:囊尾蚴、裂头蚴、棘球蚴囊、广州管圆线虫16、腹部团块:蛔虫、斯氏狸殖吸虫17、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18、咳血:卫氏并殖吸虫(烂桃样血痰)19、大肚子:血吸虫(腹水)20、皮炎:钩蚴性皮炎、尾蚴性皮炎三、感染阶段1、感染期虫卵:鞭虫、蛲虫(蠕形住肠线虫)、蛔虫、细粒棘球绦虫、囊尾蚴病、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2、幼虫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旋毛虫(幼虫囊包)、钩虫(丝状蚴)、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卫氏并殖吸虫四、感染方式1.经皮肤:曼氏迭宫绦虫的裂头蚴微丝蚴日本血吸虫(尾蚴,)2.经口: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吸虫3.吸入感染:蛲虫4.逆行感染:蛲虫五、检查方法1、肛门拭子法:代绦虫、蛲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2、粪便法:鞭虫、钩虫、蛔虫、曼氏迭宫绦虫、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虫、并殖吸虫、血吸虫(日本,曼氏)3、痰液检查:并殖吸虫4、肌肉活检:旋毛虫5、组织活检:囊尾蚴病并殖吸虫斯氏狸吸虫(皮下包块)6、鲜血检查法:微丝蚴(丝虫)7、免疫学检测:泡球蚴并殖吸虫8、尿液检查:埃及血吸虫六、治疗药(常见)1、阿苯达唑:钩虫、鞭虫、蛲虫、蛔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钩虫、猪带绦虫、泡球蚴病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华支睾吸虫2、噻嘧啶(适用于儿童):蛔虫3、甲苯咪唑:绦虫4、海群生(乙胺嗪):微丝蚴、丝虫5、吡喹酮:并殖吸虫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
线虫概论、蛔、蛲

• 内含多个卵细胞(钩虫卵) • 内含幼虫 (蛲虫卵 )
(二)生活史特征
●
虫卵 基本发育阶段 :
(在外界发育)
幼虫
(在宿主体内寄生)
成虫
-----------
感染期虫卵 虫卵 感染期幼虫
幼虫
成虫
有些线虫为卵胎生,雌虫直接产出幼虫(丝虫、旋毛虫)
● 幼虫只发育不增殖,蜕皮是其显著特征
• • • •
虫卵产出后不久即具有感染性,如:蛲虫 虫卵产出后需要在外界发育一段时间才具有感染性 如:蛔虫、鞭虫 虫卵产出后需在外界发育并孵出幼虫才具有感染性 如:钩虫 既有自生世代,又有寄生世代,如:粪类圆线虫
肠道内寄生性线虫多属土源性线虫
2. 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
属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统称为生物源性线虫。生 活史较复杂,如:丝虫、旋毛虫。
雄虫:15 31×0.2 0.4cm
新 鲜 排 出 的 蛔 虫 成 虫
口孔位于虫体顶端,由排列成品字形的三个唇瓣围绕。 唇瓣内缘有很多细小的齿,外缘有乳突一对。 消化系统:口孔连接食管,食管呈圆桶状,中肠为直管状, 直肠较短,雌虫开口于肛孔,雄虫开口于泄殖腔。
♀
♂
蛔虫生殖器官
2. 虫卵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原因:钻孔
喜苦、酸 ,嫌甜、辣 遇氧麻痹 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 如发热、胃肠病变或食入过多 的辛辣食物以及驱虫方法不当等,均可刺激虫体,使虫体 的活动力增强,乱窜乱钻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 :
• • • • •
胆道蛔虫症:占并发症的 64% 蛔虫性肠梗阻:占并发症的32.8% 蛔虫性肠穿孔
蛲虫卵检查
伊维菌素注射乳液治疗绵羊胃肠道线虫病及螨虫病的试验

伊维菌素注射乳液治疗绵羊胃肠道线虫病及螨虫病的试验
代颖;林淑敏
【期刊名称】《现代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伊维菌素(IVM)注射液是一种广谱、高效、长效、环保的治疗性兽药,它可有效驱杀家畜线虫、螨虫及其他寄生性昆虫病。
但长久以来,由于伊维菌素注射液辅料成本高,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重了广大牧民的使用负担。
鉴于此,沈阳市兽药厂自行研制了伊维菌素注射乳液。
其与伊维菌素注射液比较,所用辅料成本低廉并有缓释效果,为验证其疗效特做此实验。
【总页数】2页(P7-8)
【作者】代颖;林淑敏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兽药厂,辽宁,沈阳,110027;辽宁省沈阳市兽药厂,辽宁,沈阳,1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阿维菌素长效缓释油胶对绵羊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治试验 [J], 王琳;王治才;胡夏田;佟华利;陈坚;安宁;刘广距;李建军;李新霞;玛利亚姆;杨学云
2.伊维菌素治疗奶牛螨虫病试验 [J], 何万平;李江凌;戴卓建;廖党金;牟品德
3.阿维菌素长效缓释油胶对绵羊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治试验 [J], 王琳;王治才;胡夏田;
4.伊维菌素治疗牛螨虫病疗效试验 [J], 杨必有;濮兴杰;刘永善;林国信;熊国惠;和平
5.伊维菌素注射液对羊螨虫病的治疗 [J], 沙如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二指肠粪类圆线虫病1例

郑志雄 , 吴锡信. 粪 类圆线虫病一 例. 中 国 寄 生 虫 学 与
寄 生 虫 病 杂 志. 2 0 0 0 . 1 8 f 3 ) : 1 6 4 . 李友松 , 林金祥 , 陈宝建 . 等. 侵 染 颅 脑 之 粪 类 圆 线 虫 及 其诊治. 热 带 医 学 杂 志, 2 0 0 3 , 3( 2 ) : 1 8 8 — 1 8 9 , 2 1 4 . 张榕燕 , 陈宝 建 , 陈丰霖, 等. 粪 类 圆 线 虫 重感 染 l 例 报 告. 海 峡 预 防 医 学 杂 志, 1 9 9 6 . 2 f 3 ) : 5 4 .
即 找 见大 量 幼 虫 。
2 3
参 考 文 献
S i d d i q u i A A , G e n t a R M, B e r k S L . 粪 类 圆 线 虫 、见 : 林
三 仁 主 译 .B l a s e r MJ .S mi t h P D。Ra v d i n J I .e t a l主 编 . 胃肠 道 感 染 .第 2版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 0 0 6 .
作 痰液 、 支 气 管 灌 洗 液 和 十二 指 肠 液 涂 片 找 幼 虫 . 以及 幼 虫
《 胃肠 病 学 》 网上 投 稿 系统 正 式 启 用
《 胃肠 病 学 》 网上 投 稿 系统 已正 式 启 用 , 网址 : W W W . c j g e . m a n u s c r i p t c e n t r a 1 . c o n, 其中包括作者投稿 、 作 者 查 稿 专 家 审 稿 和 远 程 编 辑 系 统 。从 现 在 起 , 我 们 接受 您 的 网上 投 稿 ( 单位介绍信请另寄 ) , 作 者 可 直 接查 看稿 件 的运 作 情 况 。欢 迎 网 上 投 稿
异尖线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异尖线虫病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它是一种由第三期幼虫寄生在胃肠道引起的疾病。
人们被生吃含活幼虫的海鱼感染。
急性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慢性胃或肠嗜酸性肉芽肿,可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和腹膜炎。
这种疾病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很常见,在中国没有病例报告,但第三阶段的幼虫感染率。
一、病因异尖线虫属于蛔目、蛔亚目、异尖科。
目前已知异尖科。
(Anisakidae)至少有30多种昆虫,因为很难识别幼虫,很容易导致同物异名。
公认的病虫主要有4种:①异尖线虫属(Anisakis),包括简单的异尖线虫(A.simplex)、典型的异尖线虫(A.typica)、抹香鲸异尖线虫(A.physeteris);②伪地新线虫属(Pseudoterranova),包括伪地新线虫(P.decipiens)、海豹线虫(Phocanema)、钻线虫(Terranova);③盲囊线虫属(Contraceacum);④宫脂线虫属(Hysterothylacium),包括金枪蛔虫(Thynnascaris)等等。
我国海域鱼类发现有简单的异尖线虫、伪地新线虫或宫脂线虫寄生,但没有报道人体感染。
异尖线虫成虫像蛔虫,雄虫长31~90mm;雌虫为63~100mm。
成虫寄生在鲸、海豚、海豹、海狮等海生哺乳动物的胃。
虫卵大小50.7μm×53μm,随宿主粪便排入海水,受精卵细胞发育后形成胚胎,成为第一期幼虫的成熟期。
海水温度适宜(约10℃)卵内幼虫脱壳,发育为第二期幼虫,长约230μm。
在海水中能自由游动,可存活2~三个月。
当第二阶段的幼虫被海水中的甲壳类动物(第一中间宿主)如磷虾吞下时,它们就会进入体腔,并在血腔中发育成第三阶段的幼虫。
当海鱼和软动物(第二中间宿主)吞下含有幼虫的甲壳类时,幼虫进入消化道及其内脏和肌肉组织寄生。
含有第三阶段幼虫的海鱼被海生哺乳动物(最终宿主)吞下后,幼虫进入胃粘膜成群生长,发育成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完成其生活史。
线虫概述(2012.9)

蠕虫(helminths)是一种软体动物, 借助肌内的伸缩而蠕动的多细胞动物 其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是身体由上皮和 肌内构成的皮肤肌内囊包囊,虫体两侧对称, 器官分化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绦虫纲
寄生在人体的蠕虫引起的病,成为蠕虫病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源性线虫病和 血吸虫病带来的损失占全部疾病负担 的40%以上。发病多见于儿童,常引 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智力 受损,极易患其它的感染等”。
前列腺 泄殖腔 雄性:睾丸---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管---交配副器及交合刺
特点:单管状
雌性: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道---阴门 特点:多为双管状,少数为单管状。
卵黄膜或受精膜
卵细胞 壳质层 蛔甙层或脂层 卵壳
虫卵模式图
二、生理特征
1、卵的孵化
2、幼体发育------蜕皮(molting)
三、致病
轻者无症状,严重感染导致消化道功 能紊乱。
儿童可导致慢性腹泻、消瘦、贫血、 直肠脱垂等症状。还可诱发或加重其 他疾病,如阑尾炎、阿米巴性痢疾。
概论 蛔虫肠内寄生
四、诊断
•
直接涂片法(检出率18.2%)
•
• •
沉淀法(53.5%)
饱和盐水浮聚法(82.8%) 加藤法(82.8%)
五、流行与防治
蛔老大,钩老二,蛲老三, 寄生人体肠道间。 好吃懒做不劳动, 偷吸营养乐颠颠。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是人体最常见 的寄生虫之一,导致蛔虫病
蛔虫寄生于小肠,
犬弓首线虫(犬蛔虫):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一、形态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案作者:郑涛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羊消化道内有多种线虫寄生,常混合感染引起疾病。
在这些线虫中,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以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等为主要特征,严重时也可导致病羊死亡。
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线虫寄生于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肺炎。
现对以上两种线虫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应对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羊;消化道线虫病;肺线虫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6 ; ;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135-021 羊消化道线虫病1.1 病原特点寄生于皱胃的线虫有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马歇尔线虫、细颈线虫与古柏线虫;寄生于小肠的线虫有毛圆线虫、细颈线虫、古柏线虫、仰口线虫与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大肠的线虫有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与毛尾线虫(盲肠)。
捻转血矛线虫是皱胃中寄生的大型线虫,雄虫长15~19 mm,雌虫长27~30 mm,其红色的消化管和白色的生殖管相互缠结,使虫体红白相间,故俗称“麻花虫”。
奥斯特线虫长为4~14 mm,呈棕色,故也称棕色胃虫。
马歇尔线虫和奥斯特线虫相似,但虫体较大。
毛圆线虫较短小,长5~6 mm,呈浅红色或褐色。
古柏线虫的大小与毛圆线虫相似,呈红色或浅黄色。
细颈线虫在小肠线虫中大小居中,虫体特征是前部细,后部较粗。
仰口线虫较粗大,前端向背面弯曲,故也称钩虫。
食道口线虫较大,呈乳白色,头端尖细,其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钻入肠壁形成结节,因此也称结节虫。
夏伯特线虫也称阔口线虫,大小和食道口线虫近似。
毛尾线虫似鞭子,故也称为鞭虫,虫体较大,呈乳白色,前部细长,约占虫体长度的2/3,此为食道部,后部粗大为体部,雄虫后端卷曲,雌虫则直而钝圆。
1.2 流行病学该病主要流行于夏季,也见于春秋季节,这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平昌县农村中,小学生肠道线虫感染调查及驱虫效果观察

平昌县农村中,小学生肠道线虫感染调查及驱虫效果观察
李忠德;王宗俊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1997(18)6
【摘要】平昌县农村中、小学生肠道线虫感染调查及驱虫效果观察平昌县五木乡卫生院(635415)李忠德张倩张华张红斌陈强冯大刚谢和君平昌县卫生防疫站王宗俊刘芳向秀英我国南方肠道线虫感染甚为常见,是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为了执行《四川省学生常见...
【总页数】2页(P401-402)
【作者】李忠德;王宗俊
【作者单位】平昌县五木乡卫生院;平昌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321
【相关文献】
1.开平市中、小学生服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肠道线虫病效果观察 [J], 梁志海;陈伯尧;刘恩;邝会潘;梁先进;吴松润;吉喆
2.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调查及驱虫效果观察 [J], 周士兰;戴子念
3.中小学生肠道线虫感染状况调查及驱虫效果观察 [J], 何学元;金正海;苏谦;赵微;范波;黄正美;王万里;严少侠;尹红;李明玉
4.沛县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调查及驱虫效果观察 [J], 陈月瑛;赵昌军
5.农村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现状及药物驱虫效果观察 [J], 吴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