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考研复习资料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考研复习资料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考研复习资料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

导论

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美国学者W·H·霍尔姆斯于1901年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术语,其英文是Culture Anthropology。提出这一术语的目的就是与从生物特性角度研究人的体质人类学相区别。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文化人类学关心的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及其习得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遗传传递的行为方式。”

二、人类学的起源

“人类学”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西方学术界往往把亚里士多德作为“人类学”这个词的创立者),其希腊词源是Anthropos(人)+Logic(研究),即人的研究之意。但是,亚里士多德当时并未将其作为人的研究的概念。

按照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的看法,真正与人的生物特性研究有关的是1501年,当时德国学者M·亨特在其著作《人是万物之灵》中使用了这个词。

1655年,在一本未署名的著作《抽象人类学》中,才出现该词的英文形式,该书还对人的研究首次作了科学的区分:“人类学或人类本性史,迄今为止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心理学,即关于理性灵魂的本性的讨论;第二类为解剖学,即通过解剖揭示人体的结构或者构造。”大体上讲,第一类为后来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第二类为后来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三、文化人类学多种名称的由来(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社会人类学)

“民族学”这一术语常常被看作是“人类学”的同义词,它最早出现在1607年。但是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来使用,则是1830年法国著名科学家让·雅克·昂佩勒,他将民族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门学科。

1839年,法国博物学家爱德华将这个词用作巴黎民族学会的称号,该学会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民族学会,其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欧洲历史上各个民族的起源与关系。到19世纪中期以后,民族学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即“只对人类文化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进行比较研究。”

在20世纪以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一般都冠之以“人类学”“民族学”的名称,直至“文化人类学”这个名称的提出。1908年,英国著名学者J·弗雷泽又提出了“社会人类学”这个名称。从此,同一种科学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就有了三种不同的名称:大体上,在美国叫文化人类学,在英国叫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则叫民族学。

不仅如此,许多学者还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之间的区别争论不休,一些人认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流变过程,分析比较世界各民族、各区域、各部族文化的特点和普遍性;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类型,侧重其组织、结构制度、功能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等。

实际上,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指的是同一门学科。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人类学”这个名称有逐步取代“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

四、文化人类学学科思想的渊源及思想家

作为一门正式学科,文化人类学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但其思想渊源却可以追溯至远古。A·哈登的《人类学史》一书,曾对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古希腊时代,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17—18世纪:是文化人类的发展阶段,产生一些人类学思想;现代阶段:19世纪以来,以弗雷泽、布朗、哈登等人为代表,后又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类学家。

本书不准备对“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以前的人物进行详细介绍,只想对这一时期以后,即近代史上确有贡献的重要“思想家”做简略的评介。

1.J·F·拉菲托(1670--1740)

拉菲托是法国天主教的一位传教士,曾在北美易洛魁印第安人地区传教,后于1724年著《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一书。拉菲托试图建立比较人类学,他将亲身调查的土著部落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与有文字记载的远古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以此来解释印第安人的奇异风俗和远古习俗。

后来,传播学派的一些学者认为,拉菲托这本书的出版,才使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他们推崇拉菲托为文化人类学的奠基者。

2.维柯(1688--1744)

维柯生于意大利的拿波里,他出生的年代正值文艺复兴的晚期,以人为本、思想自由、理性革命的空气滋润了他的成长。1725年他出版了论人类社会本质的名著《新科学》。在代表其最成熟看法的第三版中,该书试图提供一种人类行为本质的普遍解释,并以此为研究和理解具有共同人性的各种少数民族的不同行为提供一个基础。

※《新科学》一书对后来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第一,维柯认为,将人与其他生灵区别开来的东西就是其制度的创造力,也就是说,使人成为人的就是“文化化”的能力(使人成为人的就是文化化)。这些制度综合起来,就等同于现代人类学所提出的文化的一般概念。维柯指出“一切民族,无论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尽管是各自分别创造起来的,彼此在时空上相隔甚远,却都能保持住以下三种习俗:都有某种宗教、都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都有葬礼仪式。”“一切民族,都最虔诚地遵守这三种制度,以免使世界又回到野兽般状态。”

第二,对这些制度体系的研究方法是真实的原始资料与理性分析的结合。维柯特别重视利用第一手资料,反对闭门玄想,这是他方法论的核心。对于维柯来说,神话和预言都是研究早起民族的资料源泉,就像以后的比较人类学家所做的一样,如安德鲁·兰就指出,最初的科学应该是神话学和对寓言的解释,因为,神话和预言是各个民族最初的历史。

第三,维柯在共同的人类文化与特殊的民族文化之间做了区分,前者是他所讲的所有民族赖以建立的“普遍永恒的原则”,后者则是各种民族的“无数个习俗的变体”。如果说,前者有助于理解他的新科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的话,那么后者就是他的方法所依仗的对特定资料的分析。

第四,维柯认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立发展的,都有其本身独特的历史。但是,这些历史尽管事实上相互隔绝,但都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即“神、英雄、人”三个阶段。所有的民族都沿着平行线前进,因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来源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无疑,这是19世纪进化论学派关于人的心灵统一体思想的早期版本。

总之,维柯的新科学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对人的研究方式,而且为19世纪的文化人类学的创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提出问题的问题和概念成为贯穿以后人类学历史的主线,同时,为欧洲思想构筑了理性背景,而这种思想奠定了后来的博厄斯等一代人类学家理论探索和方法论的范围。

3.孟德斯鸠(1689—1755)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现代著名的人类学家杜尔干、埃文斯·普理查德认为:孟德斯鸠不仅是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的先驱,而且是这两门学科的奠基者和创立者。

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此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很早就开

始采用泛文化的视角进行各个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充分考虑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孟德斯鸠第一个强调了这一一种思想,即在任何社会,所有该社会的制度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在许多不同社会中进行观察比较而发现。

孟德斯鸠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不仅由政体形式所决定,而且由该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所决定,但是,在不同的民族中,各种因素起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

4.亨利·霍姆(1696--1782)

亨利·霍姆是爱丁堡学派成员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论道德与自然宗教的原则》和《人类简史》等。在《人类简史》一书中,亨利·霍姆搜集了全世界各地的人类学资料,并对美洲印第安人、美拉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北欧的拉普人、鞑靼人以及中国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泛文化考察。

与孟德斯鸠一样,他也同意气候、土壤、食物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对种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对于社会制度的研究方面,他立足于生产方式类型的划分,如狩猎、采集、畜牧和农业制度。

埃文斯·普理查德认为:亨利·霍姆是18世纪爱丁堡学派的典型人物,该学派对文化人类思想发展的影响可以从苏格兰人类学家麦克伦兰和弗雷泽身上看出来。他进一步指出,亨利·霍姆为今天人类学家建立了一个完满的准则,这就是:人类学家不应当从个别的事实中得出普遍的结论,这一点常被做田野工作的人类学遗忘。

※爱丁堡学派

18世纪中后期,应该苏格兰有一批著名的学者经常在爱丁堡讨论人性、人类进步、人类历史、宗教、风俗习惯与制度等问题,后人称他们为“爱丁堡学派”。

5.亚当·弗格森(1723--1816)

弗格森也是爱丁堡学派的成员,他的主要著作有《市民社会史》《罗马共和国的进步与终结史》《道德与政治科学的原理》。

弗格森认为,对于原始社会生活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使我们对较简单的社会与较复杂的社会做出有意义的比较。

弗格森对人类社会持进步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人与动物之间有着巨大区别。“人类进步的持续性和广泛程度要超过任何动物的进步。”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构筑人类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其途径是通过观察原始社会土著的生活状况,如他们的智力、风俗与举止、弓箭与标枪等,从而判断他们所处的社会阶段。由于弗格森的这些论述,他被今天的学者认为是英国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先驱之一。

6.罗伯特森(1721--1793)

罗伯森特是爱丁堡学派的成员,他的主要著作有《美洲历史》等。该书是关于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史的研究,他借助于民族志和考古学的资料,用进化思想来分析野蛮、原始和文明的不同文化形态。

罗伯森特相信不同的地区存在着文化发展上的相似性,这主要是由自然环境造成的,说明了文化的独立进步和独立发明是可能的。他指出:美洲狩猎者的性格与亚洲的狩猎者不会有多大区别……多瑙河畔的野蛮部落也必然与密西西比河流域大平原的野蛮部落相似……人类的气质与举止是由其境遇决定的,并在其生活的那个社会状况中所形成的。

当代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者霍贝尔认为,《美洲历史》一书,是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章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所以它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

该学派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这期间,文化人类学得到迅速发展。该学派的产生应当从巴斯蒂安1860年出版的《历史上的人》算起,但是其真正成熟的标志则应当是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两部巨著的问世。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

古典进化论学派或文化人类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既有其学术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一、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1.研究资料的积累

拉菲托关于北美印第安人生活的记载于描述,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后,有关人类学资料的著作不断发表;例如,英国J·普理查德出版的《人类自然史》,美国H·斯库克拉夫特的《美国印第安人诸部落的历史、现状与文莱的历史统计资料》等。

2.机构刊物的建立

在人类学资料及其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也纷纷成立。例如:1839年成立的“巴黎民族学会”;1842年成立的“美国民族学会”;1843年成立的英国“民族学会”。同年,英国“民族学会”出版了第一期学术刊物,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人类学实地调查资料的记录。

二、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为进行殖民统治和殖民贸易,不得不对殖民地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行研究。除此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三、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在谈到19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时,任何人都不可能忽视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著名理论;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内,人们也不能忽视斯宾塞关于一般进化论的影响。

1.达尔文

《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达尔文的著作在人类学史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人类社会的自然起源说取代了超自然起源说,二是达尔文的著作发表之后,引起了广大公众对人类进化和文化进步的热切关注,从而引发了思想界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对达尔文表示了极大的敬意,并坦承自己的理论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后来的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雷特在其《人类学》一书中指出:人类学史达尔文之子。

2.斯宾塞

斯宾塞对进化概念的形成及进化理论的系统化起了主要作用,而且与达尔文偏重于生物

进化不同,斯宾塞偏重于社会进化。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是贯穿斯宾塞思想的两条主线,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观点。

他认为,社会是个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着四点主要相似之处,

即:生长过程相似,指社会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结构进化相似,指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功能分化相似,指与结构进化相伴相生的功能多样化;相互依赖相似,指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

同时,斯宾塞也指出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不同点,

即:生物有机体是一个具体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结合紧密;社会有机体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组成它的个体相对是自由和分散的;生物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其他部位缺少感受能力;而在社会有机体中,意识遍布于组成它的各个个体身上,因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大体相当的感受能力;生物有机体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部分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中则是相反,整体是为其部分即成员的福祉服务。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从斯宾塞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化至少包括两个要素,即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事物从同一趋异发展。而且该词不含有价值判断的意思,即进化未必是进步的,未进化未必是落后的。

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从而为弱肉强食的强权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1832—1917)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自学成才。

1865年,他的第一本专业人类学著作《人类早期历史的探讨》问世,在书中,泰勒表达了人类文化从野蛮时代到现代文明不断进步的思想,指出各民族生活和文化上的差别是由于他们各自的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

1871年,他的代表作《原始文化》出版并很快驰名世界。在此书中,泰勒系统地阐述了他以大量人类学资料为依据的经典进化论思想。他主要关注的是宗教信仰的发展,通过对这种发展的研究,指出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这部著作包含了精神文化、技术和物质文化的发展问题。

1888年泰勒的论文《论研究制度发展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代表了他对家庭领域的观点与研究方法。在这篇论文中,泰勒使用了统计分析方法,意义非凡。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泰勒还是一个反种族主义者,虽然他使用了当时被广泛使用的“高等种族”“低等种族”的说法,但他并不是种族主义者,他坚决否认种族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

二、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1.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所谓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就是人的心理的同一性,即人类无论什么种族,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样的,人们的行动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所以,同样的心理和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发展规律。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但是,总会循序渐进。前进是必然的,但不会超过某个阶段,每个民族都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化。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化也有它的规律,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

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

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些依次发展的各个阶段,把人类从最落后到最文明的各族及其文化联结为一个连续的序列。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

《原始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首先,泰勒明确了什么是宗教。

在泰勒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大多数人认为宗教只是指基督教,而把非基督教的对神灵的信仰一概斥之为“迷信”或“邪教”。泰勒反对这些人的看法,他认为,基督教关于上帝的观念与其他宗教对神灵的信仰,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并无根本区别。“实际上,这些宗教和仪式并非各种荒谬笑料的无意义的混合,相反,它们本身是有系统和极其合理的。”本质上是“有理性的”。

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定义”,这是泰勒的一大贡献,因为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

接着,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

泰勒认为宗教观念最初产生于人类的早期种族部落中,而这些部落成员普遍的宗教信仰,就是对灵魂和精灵的信仰。

万物有灵论产生的根源是原始人尝试解释两个生命之迷。第一,是什么构成了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面对这样两个迷,那些处于低级文化阶段的“蒙昧人哲学家”的解释是,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存在某种灵魂,它可能暂时地或永远地离开人体,如果是暂时地离开,就会造成梦境、疾病;如果是永远地离开,就是人的死亡。

在泰勒看来,原始人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他们可以通过逻辑思维来推论以上两个生命之谜的谜底,在逻辑性和理性思维方面,原始人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泰勒认为,万物有灵论构成了蒙昧人的哲学基础,同样也构成了文明民族的哲学基础。

万物有灵论包括两大主要信条:第一,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

能够继续存在”;第二,相信各种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

更具体地讲,灵魂以三种形式存在:(1)灵魂在大地上游荡,有时会拜访它们自己原先的家园;(2)转生,灵魂转生为他人,甚至转生为动物、植物等;(3)灵魂在另一世界有特殊位置,如西天、地狱、九重天等。这一形式又可以分为两类,即泰勒所讲的“延续论”和“报应论”。在第一种类型中,与今世生命类型的生命会延续下去;在第二种类型中,灵魂依照它们在今世的行为会得到奖赏或惩罚。这样,对灵魂的信仰就“导致对它们的实际崇拜或希望得到它们的怜悯”。

根据泰勒的观点,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是全部宗教史的基础。先民们开始是对人的灵魂的信仰,后来延伸到动物、植物和高山大河等无生命的物体,从而形成泛灵信仰;泛灵信仰发展为祖先崇拜(包括对图腾的崇拜),然后再到自然精灵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后由多神崇拜发展为一神崇拜。这就是宗教的发展历史。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泰勒还对神话、巫术和拜物教进行了研究。

对于神话,泰勒认为,神话的发生和最初的发展,是在人类智慧的早期状态之中。泰勒将神话的形成与万物有灵论联系起来,宣称“经常经验的事实变为神话的最初和主要的原因是对万物有灵的信仰。”

对于巫术,泰勒认为,宗教和巫术科学一样,都是人们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他还指出,先民们之所以信仰巫术的理由,就是,首先,巫术似乎在实际生活中起作用;其次,巫术失败时,可以归结为敌对力量的破坏或者仪式的错误、未完全遵守禁忌等;最后,巫术仪式的结果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其解释的伸缩性很大。

对于拜物教,泰勒指出,人们对物质东西的崇拜,其本质上也是对神灵的崇拜;动物、植物或林木、石头这些物体都仅仅是一种象征,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样,泰勒就开启了象征性研究的源头。

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

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他试图在不同的居住模式认为居住模式和这种习俗不同类型的分布中找出联系,因此,他分别制作了从妻家居,暂时从妻家居而最终从夫家居和从夫家居的图表,并且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

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

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他断言,这种习俗在母系社会不存在,而是产生与双系继嗣的社会阶段,后来逐步退化,残存于父系社会。

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他认为很多民族都存在抢婚行为,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敌意的抢婚、为得到女人而进行的抢婚、仅仅是形式上需要而进行的抢婚。关于外婚制,他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外婚制的最初形式应当是交表婚姻。

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一,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简单讲就是比较同类现象和事物,这种方法在18世纪的生物学、地质学中被广泛应用。泰勒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借鉴了这种方法,借鉴的理由在于他认为世界各地人类文化存在着相似性,各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社会之间,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差异而已。泰勒主张,比较法的主要作法应当是把文化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并对这些部分分类,进行分类后,从每一类别内的资料可以显示出进化轨迹。

第二,残存法

残存法,也称作“文化残存法”,也就是分析研究残存物的方法。残存即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包括“仪式、习俗、观点等等,他们被习惯势力从他们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到一新的社会阶段,于是成为这个新文化由之进化而来的较古老文化的证据和实例。”这样,分析研究这些残存物,就可以追溯发展的历史。因此,残存法这种方法归根结底来源于自然科学。

第三,统计法

在文化人类学界,泰勒是第一个主张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人,在《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法的应用》中,他从三四百个社会单位中取样,对从夫家居、继承、亲从子称、产翁习俗、外婚制与交表亲婚之间的“粘附”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他认为:“统计学调查是人类学的未来所在”。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并不是从摩尔根开始的。摩尔根的贡献在于:第一,将原始或蒙昧和野蛮这两个时代又分别划分了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子阶段;第二,指出划分每一阶段的具体标志。以下是摩尔根原始社会分期或社会进化的大纲:

蒙昧时代

蒙昧低级阶段:以野果和坚果为食物;

蒙昧中级阶段:食用鱼类和使用火;

蒙昧高级阶段:发明弓箭。

野蛮时代

野蛮低级阶段:制陶技术的产生

野蛮中级阶段:东半球始于动物驯养,西半球始于灌溉和玉米种植、使用土坯石头建房野蛮高级阶段:冶铁技术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

文明时代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摩尔根提出的分期理论,在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研究中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他将文化人类学与考古学结合起来,指出鼓捣和现代的每个民族在一般历史进程中的地位,用某种比较客观的尺度来衡量各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并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较提供了可能。

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摩尔根认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只包括有共同祖先的一半后代。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他还进一步指出,氏族、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承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或部落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的出现,民族由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

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可以分为相应的“两种社会制度”为特征的两个大的阶段:早期是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晚期是“国家”,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第一种为“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二种为“近代社会或文明社会的政治结构”。

他解释了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即氏族是单系继嗣群,它不负担家庭责任,但它是从事经济生产和分配的单位并构成社会仪式和礼仪的基础,能够提供教育、社会保险等功能,但它不能代替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等。氏族内部成员的构成原则就是:大家都是血亲同胞,人人平等。

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摩尔根的贡献不在于发现母权制家庭,而在于首先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形态,开创了人类家庭史研究的新途径。

摩尔根将所有亲属称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分类式”和“说明式”;原始民族采用的是“分类式”的称谓,文明民族采用的是“说明式”的称谓;所谓“分类式”,就是指对亲属称呼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同一亲属称谓笼统称之。而“说明式”就是对于亲属,或用基本亲属称谓来说明,或将这些基本称谓结合起来加以说明,使每一个与“自身”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谓各不相同。

摩尔根进一步将“类别式”称谓区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马来亚式,第二种是土兰尼亚和加诺万尼亚式,它是在前一种基础上产生的。

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划分了家庭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依次发展的五个阶段:“血缘”家庭

这是从“乱婚”即杂乱性交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第一种家庭形式;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相互婚配而建立的家庭,但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

伙婚制家庭

由若干嫡系的和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丈夫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或若干嫡系的和旁系的兄弟同彼此的妻子婚配而建立的家庭。总之,是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群体婚姻。这种家庭被称为“普那路亚”家庭。

偶婚制家庭

这是由一堆配偶结婚而建立的家庭,但配偶关系并不固定,婚姻只有在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才有效。

父权制家庭

这是一夫多妻制家庭。不过,在母系社会中则是母权制家庭,可能存在一妻多夫制家庭。

专偶制家庭。

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

上述五种家庭形式中,第一、二和五种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与之相应地存在三种亲属称谓制度,即马来亚式、土兰尼亚一加诺万尼亚式和以雅利安人为代表的说明式。

4.对摩尔根的评价

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

第二,首先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并在易洛魁部落进行考察工作,收集资料可靠、详实、丰富;

第三,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这种研究是摩尔根首创的,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第四,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指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现和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

摩尔根的理论缺陷主要有:

第一,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

使用火种不是从“蒙昧时代中级阶段”开始的,而是从人类历史的最初就开始了;野蛮时代中期与晚期的分界应当不是冶铁而是铜的冶炼。

第二,关于家庭形式的研究。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是臆想的结果,摩尔根根据自己在夏威夷人那里找到所谓“血缘”家庭的残余提出来的,并认为他们是地球上最蒙昧的部落。实际上,夏威夷土著社会早在18世纪前就已经接近阶级社会。

再有,摩尔根认为马来亚式亲属称谓是最原始的,实际上,马来亚式亲属称谓中已经有了父系亲属称谓,说明它是母系氏族社会以后的称谓制度。

考研汽车理论试题 第8套(精选.)

一、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0分) 1 附着力与附着系数 2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3 汽车操纵稳定性 4 汽车制动跑偏 5 汽车平顺性及评价指标 6 同步附着系数 7 地面制动力 8 汽车制动效能恒定性 9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0 迟滞损失 11 列出你所知道的汽车使用性能 12 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 13 汽车驱动力 14 侧偏力 15 功率平衡图 二、写出表达式或画图或计算,并简单予以说明(选择4道题,计20分) 1 写出带结构、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2 写出带结构、使用参数的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3 画出制动减速度与制动时间关系曲线,并说明制动过程四阶段。 4 画出前轮驱动汽车加速上坡时的整车受力分析图。 5 有几种计算汽车最高车速的方法?并绘图说明。 6 列出各种可以绘制I 曲线的方程及方程组。 三、叙述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并说明在计算汽车动力性的用途。 2 叙述制作汽车驱动力图的步骤。 3 试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最大加速度 max )/(dt du 。 4 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 车轮滑动率与纵向附着系数间有什么联系? 6__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7 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8 有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或者表示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请简单叙述之。 9 道路阻力系数ψ以及它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式。 10 描述刚性车轮在侧向力作用下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 四、分析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基础较差学生100天考研英语复习计划

基础较差学生100天考研英语复习计划 基础较差学生100天考研英语复习计划 距离考研还有整整一百天的时间,很多考生这个阶段会有强烈的紧张感或者感觉时间不够用,或者觉得烦躁,还有一些考生顶不住压力或者其他原因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考研。当然还有一小部分考生这个时间段刚刚决定参加考研。还有一百天考试的今天,对于考生来说是最容易浮躁的,也是一个小小的瓶颈期,但是如果大家能够坚持下去,保持平常心,就可能会迎来光明。对于考研英语来说,现在开始复习的考生算是最晚的了,如果再晚一些的话,那对于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来说,考研之路就异常艰难了。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基础薄弱的考生要怎么去复习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复习考研英语的复习计划,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说明了单词量低,语法差。而对于考研英语来说,单词和长难句是最基础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这两方面的学习,才能有机会提高考研英语成绩,首先是单词,今天开始,每天至少背100个单词的量,而且只要求背高频词汇或者像是何凯文老师的《1575考研必考词汇》即可,切记,一定要每天都坚持背诵一直背到考研结束那天,至少能背五遍。其次,是真题,凡是准备考研的学生应该都知道,考研英语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从今天开始考生至少每天做一篇阅读,十一月份之前把16年之前的真题全部做完,做完之后把文章里的陌生单词全都查出来背过,全篇文章的每一个长

难句都要详细分析然后翻译,这也就相当于长难句分析的练习了。记住真题至少做两遍并且至少分析两遍。剩下16,,17年的真题我们放在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当作考前模拟去做即可。阅读和作文之外的题目考生可以放在一起做当做专项练习,比如拿出一个星期的时间专门做完形填空。最后就是作文部分,从今天起,每个星期至少背诵两篇作文范文,到考前大小作文尽量至少能够各背30篇。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每个星期自己写两篇作文,然后找英语好的朋友或者老师帮忙修改错误即可。

考研汽车理论试题 第2套

一、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0分) 1 回正力矩 2 汽车动力因数 3 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4 同步附着系数 5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6 附着椭圆 7 地面制动力 8 汽车制动性能 9 汽车最小离地间隙 10 r曲线 11 最小燃油消耗特性 12 滑动(移)率 13 侧偏力 14 等效弹簧 二、写出表达式、画图、计算并简单说明(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用结构使用参数写出汽车行驶方程式(注意符号定义)。 2 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关系。 3 画出附着率(制动力系数)与滑动率关系曲线,并做必要说明

4 用隔离方法分析汽车加速行驶时整车的受力分析图,并列出平衡方程 5 列出可用于计算汽车最高车速的方法,并加以说明。 6 写出汽车的燃料消耗方程式,并解释主要参数(注意符号定义)。 7 列举各种可用于绘制I 曲线的方程及方程组。 三、叙述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写出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详细步骤,并说明其在计算汽车动力性的用途。 2 分析变速器速比 g i 和档位数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3 如何根据发动机负荷特性计算等速行驶的燃料经济性? 4 分析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并结合制动力系数曲线加以说明。 5 有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或者表征汽车角阶跃输入稳态转向特性?请简单叙述之。 6 试用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或者动力特性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7 从受力分析出发,叙述汽车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对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性的影响。 四、分析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 已知某汽车φ0=0.4,请利用I、β、f、γ线,分析φ=0.45,φ=0.3以及φ=0.75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2 试确定汽车弯道半径为R 的横坡不发生侧滑的极限坡角(要求绘图说明)。 3 请分析汽车制动时附着系数大小对前、后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 4 在划有中心线的双向双车道的本行车道上,汽车以75km/h 的初速度实施紧急制动,仅汽车左侧轮胎在路面上留下制动拖痕,但汽车行驶方向轻微地向右侧偏离,请分析该现象。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考研英语二复习资料强烈推荐!

考研英语二复习资料强烈推荐!! 一、词汇: 《非常词汇》 适合人群:英语一和英语二通用 推荐理由:800个句子浓缩所有大纲单词,通过句子记单词,让你不再由A背到Z,背单词不再那么枯燥,记忆量大大变小了。赠送4大赠本的中《必考词+基础词+偶考词+超纲词》重点分明,如果时间不充足,那么只需要背必考词就可以啦! 2.闪过英语考研《必考词汇应用全书》 适合人群:备考时间不足的人;英语一和英语二通用 推荐理由:闪过作为英语教辅第二品牌,为什么说闪过英语适合备考时间不足的人,因为闪过英语辅导书都有“薄、准、精、快”的特点,让你在短期内闪过英语考试。大家都知道必考词=考研英语70分,可见必考词是多的么重要,但是必考词的应用比记忆重要的多,尤其是应用的数量。 本书不仅浓缩了1800个必考词,还给出了必考词所有的考点短语,记住,是所有考点短语哦!这些短语帮你在短期内搞定必考词在考试中的应用。 二、长难句: 闪过英语考研《长难句闪过》 适合人群:备考时间不充足的考生;英语一和英语二通用 推荐理由:《长难句闪过》被称作“长难句破解神器”,这本书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语法分析的结果,而教你通过“找主干,理清修饰词,看标点”三个步骤教你轻松简单的破解长难句,让你一看就懂,一做就会!如果长难句是你的障碍,那么这本书是你最好的选择。 二、真题: 1.《考研圣经》 适合人群: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 推荐理由:逐词逐句逐题精解英语真题,把真题文章每句的难点词汇和语法掰开了揉碎一句一句去讲,不用查字典,更不用查语法书,彻底恶补你的基础!这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基础加强版(05-09年真题)——适合第一阶段打基础、一个是高分突破版(10-17年真题)——适合第二阶段复习,适合基础薄弱的考研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长学姐们都大力推荐! 2.《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汇编王》 适合人群:想要刷题的人。 推荐理由:刷题专用。这本书汇编了历年考试38套真题,适合在考前或者复习前期刷题用,题量大,却很便宜。想要刷题的人或者想全面了解往年考试真题概况的人,基本上都用这本书。

汽车理论基础考研

汽车理论基础考研 汽车构造20%(30分)汽车理论80%(120分) 一、汽车构造以基础题为主(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1-2个简答) 1、汽车类型(型号、编制规则(3大部分)、每一部分含义) 2、发动机总体构造:一个机体、两个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发动机工作循环、基本术语、排量、上下止点、压缩比、过量空气系数) 3、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其组成(气门组、气门传动组) 4、燃油供给系统作用与组成 5、底盘:四大系统组成作用 6、离合器传动机构组成及其作用,自由行程的概念,引起原因。影响因素(磨损之后怎么变化)怎么调整自由行程,变速器防脱档措施,同步器的类型(常用),万向节类型及其应用,主减速器类型以及齿轮类型,差速器原理(解释只差速不差矩原因),半轴类型(解释什么是全浮式、半浮式)各类型特点 7、行驶系统:车桥、悬架、车轮作用与组成,车桥分类(整体式与断开式),前轮定位与作用四个参数,独立悬架类型,车轮型号(轮辋与轮胎类型都要看)8、实现无滑动转向的条件:cot(画图说明),转向器与转向传动机构的类型与结构组成,分别写出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转向传动机构组成,动力转向系统类型(与动力转向器有关),转向加力装置类型 9、制动系统:鼓式制动器类型,鼓式与盘式优缺点,液压制动系统组成 二、汽车理论 动力性 评价指标及其概念,驱动力、阻力定义及计算公式。 三种分析动力性的方法(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求三个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汽车驱动附着条件 附着力、附着率概念,附着力与附着率的关系,附着率的计算(前驱、后驱)汽车的功率平衡曲线,后备功率的概念 汽车车轮对性能的影响 垂直载荷对性能的影响 燃油经济性 评价指标及其概念,各国试验工况、影响燃油消耗量因素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汽车理论超级总结(考研笔记)

备注:各课次内容中:用红色字标记的是重点,加粗且斜体标记的是难点,既用红色标记又加粗斜体标记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次1: 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一、汽车驱的驱动力:发动机的外特性,传动系的机械效率,车轮半径,汽车的驱动力图。 课次2: 二、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及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系数,上坡阻力,加速阻力。 课次3: 三、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附着力与附着利用率 课次4: §1-4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1-5 汽车的动力因数与动力特性图:利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课次5: §1-6 汽车的功率平衡:利用功率平衡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课后习题:汽车动力性习题 试验1:汽车动力性路上试验 课次6: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发动机的负荷特性与万有特性,汽车稳定行驶时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课次7: §2-2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汽车的加速、减速与停车怠速的耗油量计算。§2-3 影响汽车燃没油经济性的因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试验2:汽车燃油经济性实验 课次8: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功率与传动系传动比的选择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3-2 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确定 课次9: §3-3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3-4 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课后习题:汽车燃油经济性及传动系统参数选择习题 课次10: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课次11: §4-3 汽车的制动效能:汽车的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 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跑偏,制动侧滑。 课次12: §4-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一、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曲线, 二、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实际分配线,同步附着系数及其选择,制动过程分析 课次13: 三、在附着系数不同的道路上的制动过程分析、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 §4-6 制动力调节:制动力调节原理,制动系限压阀、比例阀,防抱制动系统。 课次14: 第七章汽车的通过性 §7-1 汽车通过性概述 §7-2 汽车间隙失效、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7-3 汽车越过台阶、壕沟的能力 课后习题:汽车制动性和通过性习题 课次15: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概述:操纵稳定性概念,车辆坐标系,刚体运动微分方程。 §5-2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坐标系,轮胎侧偏现象与侧偏特性,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完整版)长安大学考研汽车理论

第一章 1分析小型汽车、城市客车和越野车对动力性的不同要求。 2简述动力性评价指标。 3试写出汽车的附着条件,并简述其意义。 4画出加速时从动轮在平直路面上对受力分析图,求出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写出保证车轮滚动条件,并对图中符号作简要说明。 5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发生爆裂,试论述轮胎发生什么现象和由于什么原因。 6写出汽车基本行驶方程。当汽车的轮胎半径减少,其它参数不变时,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7写出汽车的后备功率方程式,分析后备功率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对影响。 8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画出具有四档变速器汽车动力特性图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并说明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章 1什么是“最佳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曲线”?有何用地? 2简述多工况燃油油耗量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3简述行驶车速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4分析说明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5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为国使用对燃油经济性指标? 6什么是“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有何用途? 第三章 1如何分配变速器各档传动比?为什么? 2说明汽车传动系中最大传动比的确定方法?确定货车、越野汽车和轿车对最大传动比时,分别考虑哪些方面对问题? 3试定性说明汽车传动系动力参数对匹配与计算方法。 4某汽车对传动系采用齿轮变速器,试说明各档位传动比的确定原则。 5画出具有四档变速器汽车动力特性图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并分析说明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6试在档位选择中最经济的驾驶方法,并利用功率平衡图加以说明? 7汽车档位的使用中,最经济对驾驶方法?并利用行驶特性图加以说明。 第四章 1分析汽车采用ABS对制动性能有何改善?为什么? 2装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汽车可避免制动时的侧滑和失去转向,试分析原理。 3试说明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理论依据。 4某汽车时未装ABS对普通制动系统,试简述制动时制动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练习题(二)

基础英语练习题(二) I. GRAMMAR,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13 sentences each with one word or phrase m issing. Choose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that best completes t 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by blackening 1. As far as we know, in this matter Jim seems . A. to be in no way to blame B. to be in no way to be blamed C. to be to blame in no way D. to be blamed in no way 2. , he might have retired before the end. A. Didn't he enjoy the concert B. Has he not enjoyed the concert C. Were he not enjoy the concert D. Had he not enjoyed the concert 3. I don't see how you can stop your daughter, she is lawfully old enough to get ma rried. A. once B. thus C. yet D. since 4.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 richly mineralized districts in the world the d eveloped countries are the districts which are short of minerals. A. anyway B. nevertheless C. while D. instead 5. Jane rented novels from the circulating library yesterday afternoon. . A. two interesting American B. two American interesting C. interesting two American D. American two interesting 6. The manager his suitcase in which there is plenty of cash yet, for he is n ot sure where he left it behind. A. had not found B. has not found C. did not find D. cannot find 7. The minister didn't show any interest in the democratic reforms . A. all in all B. after all C. not at all D. at all . 8. I haven't seen her . A. since long B. long since C. long ago D. long before 9. Why this way? to meet him? A. are you walking / Do you want B. do you walk / Do you want C. do you walk / Are you wanting D. are you walking / Did you want 10. "Will a bus stop here soon?" "No, .” A. ten minutes ago one just went by B. one just went by ten minutes ago C. ten minutes ago just one went by D. just one went by ten minutes ago 11. The millions of calculations involved, had they been done by hand, all practical value by the time they were finished. A. could lose B. would have lost

汽车理论考研试题汇编

汽车运用工程I (汽车理论)试题1 交通学院交通类专业2001级(2004-01-07) 一、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 0分) 1汽车使用性能 2滚动阻力系数 3驱动力与(车轮)制动力 4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 5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6附着椭圆 7临界车速 8滑移(动)率 9同步附着系数 10制动距离 11汽车动力因数 12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3汽车(转向特性)的稳态响应 14汽车前或后轮(总)侧偏角 二、写出表达式、画图、计算,并简单说明(选择其中4道题,计2 0分)1写出带结构和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2写出n档变速器m档传动比表达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3画图并叙述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4简述利用图解计算等速燃料消耗量的步骤。 5写出汽车的后备功率方程式,分析后备功率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6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绘制I曲线,写出这些方法所涉及的力学方程或方程组。 三、叙述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从已有的制动侧滑受力分析和试验,可得出哪些结论? 2写出图解法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并说明其在汽车动力性计算中的应用。 3写出图解法计算汽车加速性能的步骤(最好列表说明)。 4写出制作汽车的驱动力图的步骤(最好列表说明)。 5选择汽车发动机功率的基本原则。 6画出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简图并定义符号。 7分析汽车紧急制动过程中减速度(或制动力)的变化规律。 8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刚性轮和弹性轮胎行驶方向的变化规律(假设驾驶员不对汽车的行驶方向进行干预)。 四、分析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确定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基本原则。 2已知某汽车$ 0 = 0.4,请利用I、B、f、丫线,分析$= 0.5,0 = 0.3以及$= 0.7时汽 车的制动过程。 3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轮距为B,重心高度为hg,以半径为R做等速圆周运动,汽车不发生侧翻的极限车速是多少?该车不发生侧滑的极限车速又是多少,并导出汽车在该路段的极限车速? 4在划有中心线的双向双车道的本行车道上,汽车以55km/h的初速度实施紧急制动,仅汽 车左侧前后轮胎在路面留下制动拖痕,但是,汽车的行驶方向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请产生分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考研汽车理论试题第8套汇总

一、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0分) 1附着力与附着系数 2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 3汽车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跑偏 5汽车平顺性及评价指标 6同步附着系数 7地面制动力 8汽车制动效能恒定性 9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 10迟滞损失 11列岀你所知道的汽车使用性能 12弹性轮胎的侧偏特性 13汽车驱动力 14侧偏力 15功率平衡图 二、写出表达式或画图或计算,并简单予以说明(选择4道题,计20分)1写岀带结构、使用参数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2写岀带结构、使用参数的汽车燃料消耗方程式(注意符号及说明)。 3画岀制动减速度与制动时间关系曲线,并说明制动过程四阶段。 4画出前轮驱动汽车加速上坡时的整车受力分析图。 5有几种计算汽车最高车速的方法?并绘图说明。 6列岀各种可以绘制I曲线的方程及方程组。 三、叙述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用表格的形式列岀计算汽车动力因数的步骤,并说明在计算汽车动力性的用途。 2叙述制作汽车驱动力图的步骤。 3试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汽车的最大加速度(du max。 4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车轮滑动率与纵向附着系数间有什么联系? 6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7列出其叙述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时最大减速度值及其平均值。 8有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或者表示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请简单叙述之。

9道路阻力系数以及它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式。 10描述刚性车轮在侧向力作用下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 四、分析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已知某汽车 血=0.4,请利用I 、? f 、丫线,分析 0.5,萨0.3以及0.7时汽车的制动过程。 2利用驱动-附着条件原理,分析不同驱动型式汽车的适用条件。 3叙述变速器档位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并讨论当前各种汽车选用变速器档位数的趋势,采用何种变速器可以最终解决档位数和 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4在划有中心线的双向双车道的本行车道上,汽车以 58km/h 的初速度实施紧急制动,仅汽车左轮留下制动拖痕,但汽车行驶方向轻微向右偏驶, 请分析该现象(要求绘制受力分析图)。 5某起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发现,地面没有制动拖痕。事后实施紧急制动,发现汽车制动系仍有制动力。请分析这种现象(提示:从驾驶员、道路 及制动系技术状况三个方面分析)。 6请分析汽车急加速时,整个车身前部上升而后部下降的原因(提示:考虑轮胎等弹性、阻尼元件的作用,并采用受力分析方法) 。 7请分析不同道路(路面材料及路况)对汽车制动时前、后轮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 五、计算题(选择其中4道题,计20分) 1某汽车的总质量 m=4600kg,C D =0.76,A=4m 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0.035, -'2 =0.029, f =0.025,传动系机械效率 T =0.83,传动系总传动比 i =i ° ig =9,假想发动机输岀转矩为 T e =20000N m,车轮半径「=°.365m ,道路附着系数为 $ =0.4求汽车全速从20km/h 加速至40km/h 所经过的路程。 2已知汽车的B =1.8m, hg =1.15m ,横坡度角为'=10 :R=35m,求汽车在此圆形跑道上行驶 ,不发生侧翻的最大车速是多少 (设横向附着系数足够大 j =0.65 3某汽车的总重量 m=20100N, L=3.2m,静态时前轴荷占 55%,后轴荷占45 %,匕=—38920N/rad ,k 2=-38300N/rad,求特征车速和该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_ ___________________ 2 4某轿车的轴距 L=3.0m,质心至前轴距离 a=1.55m,至后轴距离b=1.45m,汽车绕oz 轴的转动惯量l z = 3900kg m ,前轮总侧偏刚度 k 1=-6300N/rad,后轮 总侧偏刚度k 1=-110000N/rad,转向系传动比i=20,汽车总质量 m=2000kg,求稳定性因数 K 和特征车速U ch 。 a 厂些+u 哩 7请推导岀公式 dt dt (要求有详细的推导步骤) 、概念解释(选其中8题,计20分) 1附着力与附着系数[返回一] 轮胎传递的轮缘切向力受到接触面的制约。当车轮驱动力 F t 超过某值F ‘时,车轮就会滑转, 称为附着力。汽车行驶的约束条件为 Ff Fi F w 亠 R 亠F 「。附着力F 「的计算式为F.m Fz 。式中,F z 接触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为滑动附着系数,通常简称为附着系 数。 2汽车动力性及评价指标[返回一] 汽车动力性,是指在良好、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由所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的好坏通常以汽 车加速性、最高车速及最大爬坡度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动力性代表了汽车行驶可发挥的极限能力。 3 汽车操纵稳定性[返回一]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员不感觉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直线或转弯)行驶; 5请推导岀公式 P =空 e 9549 rn u a =0.377 — — (注意单位和常数) 6请详细推导岀式 Q t Pb 367.1 mL/s ,并注明符号的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