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在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_周西勇

洗衣粉在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_周西勇
洗衣粉在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_周西勇

收稿日期:2012-09-07

作者简介:周西勇(1964-),男,山东人,工程师。

自20世纪70年代洗衣粉生产技术引进我国以来,我国的洗衣粉生产技术经历了技术和设备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到技术和设备的自主创新。我国也从最初的洗衣粉生产技术和设备引进国,变为现在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国。

随着洗衣粉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洗衣粉产品的生产也经历了从产能低、污染大和使用不可再生的石油基表面活性剂,发展为产能高、低污染和越来越多地使用可再生的天然油脂基表面活性剂。洗衣粉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向着一条绿色环保的道路发展。按产品的理论生命周期划分,洗衣粉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导入期和发展期,目前已处于成熟期。

1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期

由当初的轻工业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国内建设

了10多家合成洗衣粉生产厂,使用的技术是由轻工业部设计院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国外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工厂代表是北京日化二厂(生产熊猫牌洗衣粉)和徐州合成洗衣粉厂(生产海鸥牌洗衣粉)。企业的生产能力一般在5000t/年~10000t/年。

主要生产设备技术特征:洗衣粉喷粉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喷粉塔喷粉能力一般为5t/h;热风炉使用柴油热风炉;无洗衣粉后配装置,非离子在料浆配料时加入。

产品包装:内包装一般为每袋500g左右;包装材料为聚乙烯膜;外包装使用纸箱包装,每箱20袋洗衣粉。包装方式为人工计量、人工封袋和人工装箱。

产品配方主要构成:烷基苯磺酸钠、三聚磷酸钠、非离子

(包括AEO9、TX-10)、纯碱和芒硝等原料。主要原料的生产:使用进口烷基苯和发烟硫酸磺化成烷基苯磺酸,再中和成烷基苯磺酸钠单体。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磺化过程产生较多废硫酸,污染较大。生产的烷基苯磺酸中含有较多未磺化的烷基苯。

三聚磷酸钠和非离子使用进口原料。在此期间,有些工厂尝试自己建设装置生产烷基苯和三聚磷酸钠,但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生产过程污染太大,洗衣粉配套建设的烷基苯装置和三聚磷酸钠装置都陆续停产。

这个时期的洗衣粉产品和生产技术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产品视比重一般控制在300g/L以内,包装视觉饱满。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控制不严:生产过程的冷却水基本上直接外排,产生的废水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直接外排;生产过程中粉尘控制不好,生产区域内外有较大粉尘。对产品本身来说,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没有建立绿色和环保的概念。

2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由于对原有技术的消化吸收,各个企业的生产技

术逐渐成熟。由武汉油脂化学厂开创的磺酸直接中和配料技术与最初从国外引进的配料技术相比,从工艺过程的简化、配料速度的加快,到产品质量的改善及能耗降低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由当时的轻工部牵头,磺酸直接中和配料技术在国内各个洗衣粉厂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推动了行业内洗衣粉生产技术的提高。

洗衣粉在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周西勇,吴兴君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1436)

摘要:介绍了洗衣粉产品在不同时期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技术特点,分析说明了洗衣粉生产技术在中国的绿色化发展轨迹及洗衣粉产品生产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关键词:洗衣粉;绿色;发展中图分类号:TQ64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7264(2012)11-0001-04

日用化学品科学

DETERGENT &COSMETICS

第35卷第11期2012年11月

Vol.35No.11Nov.2012

DOI:10.13222/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146110.html,ki.dc.2012.11.004

日用化学品科学第35卷

在此期间,各个洗衣粉生产工厂加大了洗衣粉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力度,部分工厂开始从国外引进全套洗衣粉生产装置和烷基苯SO3磺化装置。其中烷基苯SO3磺化装置引进的数量较多,也比较成功。引进的磺化装置多为美国Chemithon公司和意大利Ballestra公司生产。装置的能力在1.6t/h~2t/h。

由于烷基苯SO3磺化装置和技术的引进及消化吸收,使国内各洗衣粉工厂烷基苯磺酸的生产技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烷基苯磺酸的质量显著提高,从而推动了洗衣粉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

由于引进的洗衣粉生产线和烷基苯磺化装置带有比较好的除尘和废气处理装置,工厂的三废排放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部分工厂的磺化装置中,还带有余热利用设施,使磺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得到了比较好的利用。

主要生产设备技术特征:洗衣粉喷粉塔为钢塔;喷粉塔喷粉能力一般为8t/h左右;热风炉为柴油热风炉;已有了后配旋转混合器;非离子和香精原料在后配工艺中加入。

产品包装:内包装一般为每袋500g左右,包装材料为聚乙烯膜;外包装使用纸箱包装,每箱20袋洗衣粉。包装方式为人工称量、人工封袋和装箱。

产品配方主要构成:烷基苯磺酸钠、三聚磷酸钠、非离子(AEO9)及纯碱等原料。由于生物降解性差,非离子原料中的TX-10在产品中逐渐被淘汰。非离子原料为合成脂肪醇乙氧基化技术生产。

主要原料的生产:烷基苯磺酸使用进口烷基苯和国产烷基苯磺化生产,逐渐采用SO3磺化生产技术。与烟酸磺化技术相比,SO3磺化生产烷基苯磺酸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已显著降低。废水、废气的排放达到了环保规定的标准。

在此期间,云南昆明五钠厂从国外全套引进了三聚磷酸钠生产装置和生产技术,生产出来高质量的三聚磷酸钠原料。南京烷基苯厂从国外全套引进了烷基苯生产装置,生产出来高质量的烷基苯原料。主要原料质量的提高,推动了这个时期洗衣粉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

这个时期的洗衣粉产品和产品生产技术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产品视比重一般控制在300g/L以内,产品包装视觉饱满。生产过程三废的排放得到了控制。生产过程的冷却水可循环使用,部分余热得到了使用。对产品本身来说,生物降解性差的合成原料开始限制使用。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以高塔喷粉技术为基础的洗衣粉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各个工厂在洗衣粉引进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由于引进的洗衣粉生产线和烷基苯磺化装置带有比较好的除尘和废气处理装置,工厂的三废排放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部分工厂的磺化装置中,还带有余热利用设施,使磺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得到了比较好的利用。国内已有企业能全套制作SO3磺化装置,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已达到了3.8t/h。SO3磺化装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成熟,促进了国内表面活性剂产品的种类和产量的快速提升。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表面活性剂有烷基苯磺酸(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和脂肪醇硫酸钠(K12)等。AES和K12的前端原料已少量使用天然醇原料。

在此期间,沙市日化公司生产的“活力28”浓缩型洗衣粉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沙市日化公司经营等方面原因,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萎缩,国内浓缩型洗衣粉产品市场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生物酶制剂引入到洗衣粉产品中。由于酶制剂等热敏性原料不能在产品前配工序中加入,必须在基粉生产出后,在后段工序加入,促进了洗衣粉后配技术的开发。后配工艺中液体原料以计量泵计量,酶制剂等小料以电子皮带秤计量。喷粉塔生产的基粉与后配原料采用连锁控制计量和混合。

主要生产设备技术特征:洗衣粉配料生产出现了自动控制;后配生产技术趋于完善,后配系统装置实现连锁控制。

产品包装:内包装一般为每袋500g左右,开始出现了1kg左右的大规格包装。包装材料开始采用复合膜;外包装使用编织袋,节约了大量的包装材料成本。包装方式以半制动包装机为主。

产品配方主要构成:烷基苯磺酸钠、三聚磷酸钠、非离子(AEO9)、纯碱和芒硝等原料。非离子原料主要使用合成脂肪醇乙氧基化技术生产。

主要原料的生产:国内烷基苯产能和三聚磷酸钠的产能提高较快,基本上满足了洗衣粉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山东铝厂等建设的4A沸石生产装置生产4A沸石原料,满足了无磷洗衣粉产品的生产需求。

这个时期的洗衣粉产品和生产技术仍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产品视比重有提高的趋势,一般控制在320g/L以内。合资企业的产品视比重更高些。

行业经纬

第11期

表1洗衣粉生产企业的能耗等级要求

Tab.1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requirements of

powdereddetergent

项目

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t-1

≤68>68且≤85>85且≤120

单位产量生产能耗/千克标准煤·t-1≤65>65且≤80>65且≤80

产品包装视觉比较饱满。考虑到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国内部分区域开始限制含磷粉的销售。

42000年至今

以高塔喷粉技术为基础的洗衣粉生产技术更加趋于完善。洗衣粉生产过程普遍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控制界面更加直观和便于操作。洗衣粉前配部分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采用失重秤计量;后配部分的固体原料普遍采用计量更加精确的失重秤连续计量,液体原料(非离子和香精)陆续采用液体流量计量,生产过程的计量和控制更加精确。产品生产过程的尾气和粉尘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一些工厂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国内企业SO3磺化装置产能进一步提高,单套装置5t/h产能的装置已开发出并投入使用。除烷基苯磺酸钠以外,其他大宗的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以及脂肪醇硫酸钠(K12)等,越来越多地采用以天然油脂生产的脂肪醇原料。由于天然油脂的供应量越来越大和油脂连续水解技术的成熟,天然醇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使得合成醇原料失去了价格和质量优势。到目前为止,国内合成醇生产装置已基本处于关停状态。

主要生产设备技术特征:洗衣粉配料生产自动化控制程度更高;后配生产技术更加完善。在后配工序中,除加入非离子、酶制剂及香精等传统的后配原料外,纯碱、芒硝、沸石及皂粉等原料陆续开始在后配系统加入。工厂技术的改造更多地关注后配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由于后配生产技术的逐渐成熟,增加了洗衣粉产品在后配工序可加入原料的种类和数量,使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灵活,系统的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于前后配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生产过程总能耗不变的情况下,洗衣粉生产线的系统产能迅速提高。在2010年,广州立白集团的一条洗衣粉生产线已实现了日产800t洗衣粉的能力。

产品包装:包装规格更加多样,从300g/袋左右到3000g/袋~4000g/袋包装规格均有;包装过程逐渐采用从计量到全自动化机械包装;小袋产品自动装包的技术已开始在洗衣粉包装技术中采用。

产品配方主要构成:烷基苯磺酸钠、α-烯烃磺酸钠、三聚磷酸钠(或4A沸石)、非离子(AEO9)、纯碱及芒硝等原料。产品去污力指标发生了变化,除炭黑污布外,还增加了蛋白污布和脂肪污布。为达到国标去污力的要求,洗衣粉产品中普遍加入了生物酶制剂。

非离子原料使用天然脂肪醇乙氧基化技术生产。有些产品配方中加入了天然醇生产的AES原料。含脂肪酸钠成分的皂粉产品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扩张,发展较快。洗衣粉产品活性物使用可再生原料的步伐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辅料的生产:具有良好的抗再沉积性能,高分子化合物在洗衣粉产品配方中陆续得到使用,这一类辅料的开发和推广使用,使洗衣粉新产品的开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

这个时期的洗衣粉产品和产品生产技术可以认为已进入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产品视比重不断提高,有利于节约产品包装的包材。为提倡洗衣粉生产降低能耗,节约包装材料,2004版洗衣粉产品国标中规定洗衣粉产品视比重下限要大于300g/L。实际上,几个主要企业的洗衣粉产品的视比重已达400g/L以上。部分品牌的产品视比重已达到600g/L以上的水平。产品中石油基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比例下降较多,而以可再生资源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如AES、非离子和皂粉等原料的使用比例逐渐提高。2008版皂粉行业标准要求脂肪酸钠含量在皂粉配方中的比例达到7%以上。

为推动洗衣粉行业进一步向节能降耗方面发展,并对洗衣粉生产过程能耗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已于2012年9月开始实施《GB合成洗衣粉生产能耗评定规范》。表1是洗衣粉生产企业的能耗等级要求。

按《GB合成洗衣粉生产能耗评定规范》评定,目前,国内几个主要日化企业洗衣粉生产的能耗指标已达到二级以上的水平。

因此可以说,自2000年以来,受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制约以及天然基表面活性剂技术发展的推

周西勇,吴兴君:洗衣粉在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行业经纬

日用化学品科学第35卷

动,洗衣粉产品及其生产技术越来越快地向生产过程环保和产品所需资源可再生的绿色方向发展。

5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以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分析,洗衣粉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在我国的导入期经历了约10年的时间,发展期经历了约20年的时间,成熟期已经历了10年以上的时间。不可回避的是,与其他产品和产品生产技术一样,洗衣粉产品在经历完成熟期后也同样会进入产品的衰退期。

2008年以来,国内的洗衣液产品市场迅速扩张,冲击了传统的洗衣粉产品市场。与洗衣粉产品相比,洗衣液产品具有生产过程能耗更低、产品配制可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更多以及产品使用方便等优点。存在的问题是:包装成本高;同样使用量下,产品的去污力要低于洗衣粉产品。但这些问题,会随着洗衣液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逐渐解决和淡化。为应对洗衣液产品的挑战,延长洗衣粉产品的生命周期,洗衣粉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应进一步向降低生产能耗、增加可再生资源使用比例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努力,预期发展趋势表现在:

1)进一步开发洗衣粉后配生产工艺,加大产品配方中后配原料的加入比例。在提高后配原料比例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视比重,产品视比重普遍大于600g/L,节约产品包材40%以上(与300g/L视比重产品相比),从而达到产品生产过程更加节能(单位产量生产能耗应达到50kg标准煤以内)。

2)开发规模化生产浓缩粉生产技术,减少洗衣粉产品中芒硝和纯碱等辅料的使用。结合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发展无塔成型浓缩洗衣粉生产技术。开发应用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浓缩粉产品自动化包装技术。

3)在产品配方中,进一步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皂粉(粉状的脂肪酸钠)等新型的和传统的表面活性剂,降低以石油基资源生产的烷基苯磺酸钠(LAS)、α-烯烃磺酸钠(AOS)等不可再生的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实现洗衣粉产品生产原料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使用可再生资源的产品包装材料,逐渐改变产品包装材料对石油基原料的依赖,实现洗衣粉产品包装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Green development path of powdered detergent in China

ZHOU Xi-yong,WU Xing-jun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Group Co.,Ltd.,Guangzhou,Guangdong511436,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presentedthecharacteristicsandproductiontechnologyofpowdereddetergentduringdifferentperiodsinchina,retrospecteditsgreendevelopmentpathandalsoanalyzedthechallengesanddevelopmenttrendsfacedbytheproductionprocessdesignerofpowdereddetergent.

Key words:powdereddetergent;green;development

目前的洗衣粉国家标准中,并没有超浓缩或高浓度这些概念,只有A(普通)和B(浓缩)2种类型的洗衣粉,被冠以“超浓缩”或“高浓度”的洗涤产品是商家宣传的噱头。至于市场上出现的“超浓缩”、“高浓缩”、“真浓缩”以及“X倍浓缩”等宣传的洗衣粉则不属于国家标准中的规范概念。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并不存

在显著高于浓缩洗衣粉国家标准的产品,国内洗衣粉厂商宣传的“超浓缩”或“高效浓缩”等概念基本上都是炒作出来的,所谓的“超浓缩”大多是不实宣传。特别是由于洗涤用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厂家为争夺市场,不免有夸大宣传之嫌疑。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正视“超浓缩”这一概念,以免被不实宣传误导。

洗衣粉“超浓缩”不属国标规范概念行业经纬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开辟了一条中国民族的特色发展之路。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发展的道路,以中国传统为根本所发展,使国轮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世界强国的领域。 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也就是说想要走上发展之路,就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开辟新道路,要不怕苦不怕累,本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开辟的发展之路,就是我们的民主之路,民主之路则是强国之路。 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炼造了一个强大的名族,强大的国家。 民族的强大,也靠一些伟人们的丰功伟绩所带来的,他们有着充分的报国思想,只希望一心一意为祖国着想,甚至献上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对祖国充满了热爱的精神值得被我们学习,是他们开辟出来的新中国。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敢于拼搏,敢于尝试,被后人所尊重,被后人所铭记,要有充分的理性和热情,才能更好的塑造历史,通过这条民族之路,人们脱离了贫困。从这条路走上了小康生活,国家也挤身与世界。强国之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自己才不会被外人所欺负,铭记历史,他将是我们发展的动力。 我们有成就,更有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国家从唐朝的繁荣走向了衰亡,只有铭记这些,才能让我们有方法,有动力,有目标性地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卫国家,使祖国更加地富强也是身为中国人民的我们所有的责任,要以爱小家更要爱大家的胸怀,先发展好自己的小家,再去发展大家,做好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 中华民族的特色发展道路,必须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前提,开辟民族之路,要以充分的理性和热情,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速度。 创新是我们要走的民族之路,发展之路,走好民族之路,中国将可持续发展性发扬光大。 评语: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文章中心明确,构思合理,行文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形势 2、影响和趋势 3、中国的现状和挑战 4、措施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 2010-02-08 09:11:25 中国改革论坛作者:杨敏英微博评论浏览次数:0 摘要: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各国政府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以及将产生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能源发展战略,世界,影响 作者简介:杨敏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能源技术经济。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而且,各国政府都在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也有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需要注意加强研究。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主要特点 1.1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以及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日渐耗竭的背景下,随着紧缺的石油资源问题突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各国对能源资源安全关注程度也随之普遍上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境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因此,能源发展战略除了考虑本国的资源因素外,极为注重涉及到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因素影响,甚至关注其他国家能源需求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历年的石油危机后,针对当前石油资源紧张的形势,发达国家以其较充沛的经济实力逐渐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是发达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而且,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对能源发展战略的考虑既重视近期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又重视长远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多偏重于建立当前自身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能源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国家对国外企业开采和资源输出的控制。菲律宾明确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底线是“确保实现国家能源60%自给自足”。巴基斯坦战略目标明确,突出增加本土能源比重,减少对外进口依赖的重要性,并对落实目标,做出了详尽的项目规划。乌克兰在经历了能源供应危机后,能源战略更加强调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自主供应能力的必要性。墨西哥强调能源立法,同时,要及时分析阻碍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能源战略调整。

浅谈企业绿色会计发展

浅谈企业绿色会计发展 目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在我 国各个行业大力推行,其中绿色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关注绿色会计,就是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会计依然成 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重视经济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顺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一、绿色会计的含义 绿色会计,即环境会计,是将绿色生态和会计联系起来,依据 有关法律法规分析环境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 单位,采取一定的计量方法,详细记录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相关 成本费用,明确分析企业盈利对于环境发展造成的效益或者亏损, 并进行合理的计量与报告。进而让企业能够及时了解自身对于社会 环境资源的影响,并根据相关规划及时做出调整,做出有益于环境 发展的决策。自然资源计入环境资产,环境治理的各项费用计入环 境负债,并将环境维护支出和企业环境整改的相关收益均纳入核算 要素,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企业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一)国家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很多工业企业仍以破坏环 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造成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 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民众,20XX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我国 工业废水排放量19XX年才逐渐得到重视,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已有的会计法律法规涉及到绿色会计的内容很少。目前,我国立法 水平较为有限,针对环境问题存在执法不严现象,尤其是对破坏环

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环境问题不断,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上升到制度,归根结底,就是我国缺少执行力强 的相关绿色会计准则(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很多企业已经开始 关注绿色会计,也意识到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 法律中没有相关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很多企业对环境信息主动披露 的积极性仍然不强。 (三)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成效不显著。目前,我国企业对绿色 会计信息披露普遍缺乏主动性。以钢铁行业为例,在我国钢铁行业 的环境重视度相对较高,有着一定的环保责任,但是在钢铁企业每 年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也仅仅限于排污设备的购买,以及排污设备 对于企业的改善程度,其他重要的环境信息并没有在责任报告中得 以体现,可见信息披露成效并不显著。如此做法只向公众披露了企 业有益于环境一面的信息,而环境破坏相关的环境费用、或有负债 却鲜少提及,致使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成效。 (四)绿色会计专业人才匮乏。在我国企业中绿色会计对于经 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人才资源对我国发展绿色会计奠定基础,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很多,但是熟悉绿色会计的专业人才 却很少见,这也是绿色会计在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同时,绿色会计比传统会计相比要涉及的学科非常多。需要现代会 计人员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环境、化学、生物、法 律等各种专业知识,涉及的范围广,难度大。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 我国企业绿色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促进绿色会计发展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绿色会计的发展正好顺应我国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这一发展理念,同时绿色会

绿色会计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外文文献翻译

毕业设计附件 外文文献翻译:原文+译文 文献出处: Markus S. Green accounting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16, 2(1): 29-46. 原文 Green accounting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rkus S Abstract Green accounting, also known a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ombining account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iversity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propertie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special, cause soci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 profit and loss revealed,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of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s. The basic theories of green accounting are in the correc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only reflect and supervision enterprise capital and its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accrual basis, the historical cost and double-entry these three basic pillar of the economic accounting matters for accounting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 of economic problems in this is not the answer. Green accounting for all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w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round how to compensate the cost of natural resources, efforts to fulfill the dut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all levels make th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for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element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accounting; the basic theory 1 Introduction Human industrial activitie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d the ver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human scale of the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大学商学院 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所在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及职称

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会计再度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词汇。企业对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和绿色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研究绿色会计,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解决问题,才能使得绿色会计在企业发展中顺利的开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然后从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中概括出绿色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绿色会计对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对如何解决绿色会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绿色会计规范与准则,完善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改变观念提高意识,加强绿色会计人才的培训和储备力度,提高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对策;最后,对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探讨了在低碳经济下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会计;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

Green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Ountermeasures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from all walks of life, green accounting has once again become popular vocabulary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Enterprise value of the green accounting and green into the open degre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e green accounting, found problems, seek countermeasures, solve problems, to make the green accounting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rried out smoothly. I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green accounting; And then Outline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account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green accounting problems; Secondly,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green accoun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ur country, for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green accounting work, from green and perfecting the accounting norms and standards,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ccounting change concept of raising awareness,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and reserve of green accounting talents, improve the level of gree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tc,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measures; Finally,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is prospected, explor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green accounting in China under low carbon economy. Keywords:Green accounting; Low carbon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作者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保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会计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倡导发展绿色会计,让企业迅速建立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绿色会计的概述”,主要讲了绿色会计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实施绿色会计的条件”,从四个方面对条件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述了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构建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列出了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会计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录 一、绿色会计的概述 (4) (一)绿色会计的含义 (4) (二)绿色会计的特点 (4)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4) (四)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4) 二、实施绿色会计的条件 (5) (一)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绿色会计的一定会计条件 (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实施绿色会计创造了条件 (6)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绿色会计提供了发展条件 (6) (四)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为绿色会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环境条件6 三、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6) (二)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三)绿色会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7)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绿色会计的实施 (7) 四、构建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7) (一)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二)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三)是强化我国环保意识的需要 (8) (四)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9)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下)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80.0 分!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改变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方式应该是次要的。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我们要减少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的污染,农药生产部门、企业应该生产低残留、对 正确√ 环境污染较小的农用生产物资。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自然资源是国有的,从社会主义原则上讲,它也应该是国有或者叫全民所有的。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如果全面实行煤改气,首先要考虑气的来源保障问题。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 如果一个社会的一种产品、服务过度的、长期的由政府财政补贴,应该考虑进行制度 正确√ 上创新。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6. 由于农村是污染的中心,因此,我们搞污染治理,首先重点是农村。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 长江经济区列入国家战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全流域的水资源、水环境的 正确√ 污染防治问题。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我们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仅仅是生产领域和公共领域,无需向私人领域和生活领 正确√ 域延伸。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9. 跨区域协同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抓手。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 土壤本身没有流动性,地下水的污染流动也比较缓慢。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构建生态环境的监管机制,我们更应该用()调解人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能够 错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A. 行政手段 B. 法律手段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从类别上来讲,能源分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 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 和文明的主要能源。在讨论能源问题时,主要指的是常规能源。新能源是在新 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常 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以核裂变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把 它用来生产电力和作为动力使用时,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到80年代世界上不 少国家已把它列为常规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被利用的历史比核裂变能要早许多 世纪,由于还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和开发才能提高利用效率,扩大使用范围,所以 还是把它们列入新能源,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2016 年全部类型发电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占比分别为 74。4%、17.8%、4.1%、3.6%。火电同比增速由 2011 年 13。9%下降至 2016 年 2。6%,同比增速放缓。水电受天气因素影响波动较大。2012、2014 年来水较好,水 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 20%。2015、2016 年来水较少,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 同降 6.4%、同增 5.6%.2016 年风电、核电同比增速分别为 30.1%、24。4%且近几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由于国家鼓励清洁能源、限制火电发展,因此在四种发电类型中火电增速最为缓慢,火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呈下降趋势。 煤炭一直作为我们的主要利用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丰富的煤炭资 源也正好提供了我们的开发利用,所以我们直到现在,无论多少新型能源的开发,也离不开煤炭对我们的帮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煤炭仍旧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能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 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 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 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我国煤炭从储量相当丰富,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所以在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过光伏发电占中国发电量的占比并不高。 水力发电始终是中国的强项,其占总发电比也比较高。三峡大坝,葛洲 坝我想无人不知。在水电的开发,设备,施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并 不算早,但巨大的开发市场与倾向性较强的招标模式,使得中国与水电相关的 企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全世界前十五大水电站中,中国占了七个,前十大水电站中占了四个,如果算上即将开工投产的乌东德和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本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而取得的正确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都作出了不懈努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者。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的主要 矛盾”、“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论十大关系” 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毛泽东的这些探索为后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 二次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上初步形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地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又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 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为了实 现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 为现实,为奋斗中的共产党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此后近30年是社会主义迅猛发展的30年,先后出现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运动达到了高潮。 但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摆在各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在实践中,各国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对社会主义制度具体运行的实践、 改革、完善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积极探索;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等等。这些 探索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起到重大作用。但由于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 都是首次,没有具体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也曾出现重大失误。 这些重大失误再加上社会主义在体制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即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一挫折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无疑提供了重要教训。这就是社会主义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走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回应时代挑战中蓬勃兴起, 并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 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呢?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文章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局限以及战略进行阐述。 标签: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1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的理解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 中国风能、氢能的发展 风能是我国开发最快速,并且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新疆可以说是风能最丰富的的地点。同时,新疆也是最早开发风能的地点,风能企业的运行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企业来说,更早的进行了实施建设。新疆风能的开发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使许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投资。除了新疆,河北的风能资源也比较有优势,许多企业也愿意到河北搞建设,利用其自然优势,同时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河北的投资中仅有一个县城就引来了十余家的企业希望在这里投资。江苏也是我国风能比较富裕的城市,目前也已有很多企业打算入驻江苏,在这里发展风能。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企业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利用技术更新将风能更好的利用。中国除了在风能上有所发展,在氢能源上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我国对氢能源的开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现在已经可以在多方面提取氢能源,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与利用氢能源,如果氢能得到开发后,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风能与氢能源的发展,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会计

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会计探析 □张红燕周虹志 摘要:我国的绿色会计应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鉴国外绿色会计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探索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生态文明;会计体系 作者简介:张红燕(1973-),女,湖南湘潭人,江西省萍乡市工业学校(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前沿会计、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周虹志(197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理论、高校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20-0022-0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议、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起点上,现代企业的发展将环保要求正式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成因 20世纪70年代,作为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得以兴起。具体来说,绿色会计又称作为环境会计,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企业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环境破坏)量化为企业为此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例如生产污染的罚款、中毒事件的赔偿、化学废料的处置费用等等),并纳入企业会计体系来进行核算并指导决策,是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战之后,推崇“烟囱产业”让西方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的同时,产生了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恶果。努力探寻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而孕育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相关战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是我国政府必须坚持的国策。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因此,对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特别是其价值信息进行反映和监督,成为对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由此逐步发展并受到高度重视的会计称为绿色会计。 二、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 (一)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观念。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 1.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的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会计主体的假设。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主体假设的侧重点是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 综合研究ZONGHE YANJIU 22 职教论坛/2013.20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与战略走向

所长专栏 着眼于市场化、民营化 当前世界能源已经进入了石油天然气时代,但石油供应紧张和化石能源的污染使得世界能源正朝着一个多元化的能源时代演进。天然气时代正在来临,多种新的能源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国能源还处于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燃煤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中国制造”带来的巨大能源需求,对中国能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模式的中国能源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位能源需求。中国能源产业正在加快步伐,进入一个全新的能源时代。 在此背景下,围绕以煤气油为主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活动,能源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围绕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各种企业之间,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都在展开多方位的竞争与合作。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能源渠道趋于多样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日渐规范。在变革面前,能源企业的领导者、 1 / 62

政府的能源决策者,都需具备洞察先机的战略远见。 当前能源产业的某些领域之中,还实行着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落后机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石化、电力等行业还存在寡头垄断现象,市场化竞争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油价定价机制的不合理,电力建设规划的不合理等,导致中国经济为此支付了大量额外的成本。走向市场化、民营化,将是能源产业重要的解决之道。 王德禄 2004年6月28日

目录 1.能源利用走向多元化 (1) 1.1 能源的石油天然气时代 (1) 1.2 世界和中国能源现状 (2) 1.3 能源走向“多元化时代” (7) 2.能源产业价值链分析 (12) 2.1 能源产业价值链基本特点 (12) 2.2 煤炭产业价值链 (14) 2.3 石油产业价值链 (16) 2.4 天然气产业价值链 (18) 2.5 煤气油产业下游价值链融合 (20) 2.6 其他能源的价值链 (23) 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25) 3.1 煤炭战略地位凸显 (26) 1 / 62

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发展

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受关注,绿色会计也逐渐被财务领域所熟悉,并开始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一些差异,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有利之处,并对我国企业发展绿色会计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绿色会计环境发展效益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各行各业都涉及到环境问题,会计学又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因此也不例外。传统会计必须摒弃原有的模式,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将环境因素进行考虑和研究。环境会计因此也逐步发展起来。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价值性,从而要求企业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会计学科改革步伐,建立绿色会计制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1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绿色会计以传统会计为基础,添加了环境因素的影响。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基础相同,但是也存在差异,如:①传统会计不能完全监督和反映经营活动,绿色会计则可以对上述不完全性进行补充。②传统会计在一些资本计量方面存在缺陷,而绿色会计可以完善这些缺陷。如绿色会计会充分强调生态自然资源(如空气、水等)的稀缺性和有限性,把这些自然资源赋予价值或价格,迫使企业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会计发展的基本模式 绿色会计发展的基本模式要求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在过去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经常被忽略,导致一些自然资源被无偿或以很低的价格被占用,对环境造成破坏。在绿色会计中,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统一,把自然环境破坏后果作为计算成本之一,对环境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3 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 3.1 基本原则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原则,这个是绿色会计发展的前提条件。②双效益兼顾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手都抓,两方面都要考虑。不考虑社会效益,绿色会计的发展缺少必要性。③社会性原则。该原则与双效益兼顾原则有相通性。绿色会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必须要基于社会性原则。 3.2 基本要素绿色会计要素与传统会计要素有一定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