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老子自然无为

综上所述,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表征宇宙万物包括社会人生的本然状态及其过程的范畴,它所强调的是人与物依据自身的性质和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亦即不受外在人为的干涉和宰制而独立自主,率性而为(自由),自己成就自己。

老子提出“自然”这一范畴,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对社会人生实施的强行干预和任意宰制,旨在促进个人的自由、独立(首先是个体的意志自由和精神独立)、自主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强调统治者要因任人民的自然本性与合理的生存状态实行“无为而治”,“以辅万物之自然”,从而为人民的自由、自主、自为、自化、自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总之,我认为老子所说的“自然”并无近现代所谓自然界或大自然的涵义。而是自己如此(以及本来如此、势当如此),人及事物的本性、本然状态,自己成就自己等意思,因而它与自在、自由、自主、自为、自立、自化、自成、自治相通。老子提出“自然”这一范畴,旨在强调社会个体的自由、自主与社会群体的自治,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侯王等统治者对人民思想行为的横加干预和无端宰制。因此,老子所说的“自然”的实质是个体自由、自主和社会自治。以上讲的是关于老子的“自然”的思想。

作为老子政治哲学范畴的“无为”,是指人们的一种指导思想、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他把这种行为方式也叫做“为无为”(六十三章),即以无为的方式去“为”。而以无为的方式去“为”是合于道的,所以《淮南子•原道训》说:“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作为行为方式的“无为”有三个要点:一是要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而为,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该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为前提(比如人的自然本性是:一是淳朴,二是要生存,三是图发展,四是有思想、不愿受奴役,这是必须认识、不可违逆的);二是要“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按照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总的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方式加以辅助或引导,使其向着既有利于事物,又有利于实践主体的方向发展;三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出以公心,超越狭隘的功利目的,摆脱功利欲的束缚,并尽力涤除个人的主观成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作为。因此,如果给“无为”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认为似乎可以这样讲:作为老子政治哲学范畴的“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之意,而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和行为方式,即按照因循事物特别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以道所体现的柔弱的特点和方式加以辅助、引导或变革,使其向着既有利于客观事物又有利于实践主体的方向发展。在“无为”原则下的一切作为,都应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要求,不强行,不偏私,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如行云流水,雁过长空,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现实意义:因为人民群众都是有思想、有信念、有意志、有愿望、有追求的,所以作为领导者不仅应当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包括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否充分调动与发挥,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是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让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与他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密切相关的。否则就只能是空头的、无效的,甚至是令人反感、适得其反的所谓思想政治工作。这也是为大量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了的。

无为而治

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

2.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

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现代意义:人民要和平,社会要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弘扬“仁学”精神,意义是重大的。孔子的仁学是国际社会都能普遍接受的一种明智信仰和人道主义哲学。其“仁爱”的博大意识内在包含了民族平等、国家平等和和睦与共的思想。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在民族国家关系中的具体化。

3.庄子逍遥齐物

“齐物”和“逍遥”是庄子的两个重要的思想,齐物思想包括齐物我、齐是非和其生死三个方面,而逍遥思想则包括无己、无功和无名三个方面。虽然它们的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庄子思想的一部分,因而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齐物”在庄子思想中比“逍遥”更为重要,它是“逍遥”的基础。但同时它们又是同一的,齐物的过程就是逍遥的过程,逍遥的过程也是齐物的过程。齐物的过程包括取消物我之分、是非之分、小大之分和死生之分,而逍遥的过程就是指无己、无功、无名。“齐物”和“逍遥”虽然是庄子思想中两个不同的部分,是各有其内在的含义的,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不能片面的隔开它们并将它们孤立起来看待。事实上,“齐物”思想是作为“逍遥”思想的基础的,它为“逍遥”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意义大抵在四个方面:自然一体的认识;辩证等齐的思维方式;贵真全性的人格追求;在做人风格上标举逍遥人生,使人尽量从劳心劳力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4.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

人性善恶问题是先秦哲学讨论的一个焦点,中国古代提出了很多人性论的观点,

孟子和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的人性论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比

较。孟子认为人性善,所以个体的修养实际上是一个回归本性的过程,而荀子则持性恶论的观点,所谓的善是人为的结果,所以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到“化性起伪”三、异同之辩:

上文对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做了较为简略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二人的人性论在以下四方面存在较大分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