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安全性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医药2007年第47卷第22期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安全性探讨 

刘慧,张恒伟,崔树德 

(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 对使用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疗效达到PR的乳腺癌患者21例施行保乳手术。结果21例患者病理检验 

手术标本各切缘均阴性。治疗结束后乳房美观程度:优秀3例,好12例,一般5例,差1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局部 

复发,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认为新辅助化疗后可以扩大保乳手术的适应证,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保乳的机会。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治疗;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2-266X(2007)-0058-02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放 

疗技术、设备的提高,乳腺癌的保乳治疗越来越多地 

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我们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 

保乳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4年8月我院使 

用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施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 

者21例,均为女性,年龄30~56岁(中位年龄4l 

岁)。肿瘤分期临床Ⅱ 期l2例,Ⅲ 期9例。所有 

患者均为单发病灶,肿瘤最大径4~8 em;治疗前腋 

窝淋巴结N08例,N 9例,N:4例。肿块位于乳腺外 

上象限l4例,内上象限6例,内下象限1例,外下象 

限4例。化疗前行空心针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均 

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下肿大淋巴结均经针吸细 

胞学检查证实无癌转移。既往未用过任何治疗, 

Kainofsky评分为100分,心、肝、肾功能无严重损 

害。化疗均为部分缓解,化疗后肿瘤临床分期I期 

7例,Ⅱ 期l4例。 

I.2治疗方案术前均行“FEC”方案化疗4周期 

(F:氟脲嘧啶60O mg/m ,>6 h缓慢静滴,第1天; 

E:表阿霉素75 mg/m ,静注,第1天;C:环磷酰胺 

600 mg/m。,静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并给 

予系统性辅助治疗的支持。每周期化疗前2~3 d 

分别运用临床体检和乳腺彩超测量出肿瘤的大小, 

以评价化疗效果。化疗结束后2周内行手术治疗, 

术后完成全部化疗及放疗。依照患者化疗前和手术 

前的肿瘤体表投影,确定肿瘤切除的范围,行扩大区 

段切除或象限切除,在肿瘤中心与乳头连线的垂直 

线及其30、60、120、150。交叉线上共l2个方向的切 

缘行冰冻切片检查有无癌组织残留,行腋窝淋巴结 

清扫术,术后对各切缘再次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有 

无癌残留。 

2 结果 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常规病理检验各切缘均无 

癌组织残留。依照JCRT标准¨J,21例患者治疗结 

束后乳房的美观程度优秀3例,好l2例,一般5例, 

差1例。2l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0~42个月,中 

位随访时间32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局部复发。 

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2例骨转移,1例对侧锁骨 

上淋巴结转移。 

3讨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以其兼顾乳腺癌疗效和患者生 

活质量的优势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完善,现 

己成为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国内报道 

的适应证通常为:临床I~II期、单发病灶或多发病 

灶位于一个象限内、最大径4 em以下、无胸部放疗 

史、非妊娠期、No或N 、肿瘤距乳晕>2 em 2 J。近 

年来,对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新辅助化疗对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有较好的降期效果,可提高保乳 

治疗的机会,扩大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已为众多临床 

试验所证实 。 

保乳手术局部切除不彻底是术后局部复发的首 

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切缘的病理状态是术后同 

侧乳房内复发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切缘阳性的患者 

复发率较高,可达5%~25%L4],远高于切缘阴性的 

患者。同时考虑到肿瘤过大会影响术后美容效果, 

所以早期保乳治疗常限于T T:早期乳腺癌患者, 

局部晚期乳腺癌为保乳治疗的禁忌证。现研究证 

实,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况不是保乳治疗局部复发 

的危险因素而是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 

保乳术后乳房的形体美容效果与乳房大小、肿 

瘤大小、乳房与肿瘤的体积比、肿瘤的深度及肿瘤所 

处的位置有关,乳腺组织的切除量是影响保乳美观 

度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乳腺切除量<35 em , 

美容效果评估优秀占85%,优秀加良好占96%。通 

过新辅助化疗使原发肿瘤缩小甚至?

肖失后再行保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医药2007年第47卷第22期 

手术无疑将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与西方国家相 

比,中国女性乳腺癌在发病年龄、病理类型、乳房大 

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直接行保乳手术获得良好的 

乳腺外形的比例较低,更多的患者需要通过术前化 

疗使局部肿瘤退缩降期后再施行保乳治疗。因而需 

要找到一个既能彻底切除癌灶,又能尽量少切除正 

常组织的安全手术范围,从而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 

少手术的盲目性及重复切除,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沈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M].一12海:tz海科学技 术ffJ版社,2002:138.139. [2]庞达.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J国癌症杂志, 2005,15(5):413-416. 

[3]Wolmark N,wa1 g J,Mamounas E,et al。Preoperative chemothera- py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 nine-year results from Na- 

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B-18[J].J Natl 

Cancer Inst Mono ̄,2001,(30):96-102. [4]Mirza NQ.Predictors of Iocoregional recurrence among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treated with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J]. 

Ann Surg Oncol,2002,9(3):256-265. 

(收稿日期:2007-04-09) 

益髓生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 

李大佑,步香爱,颜廷俊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101) 

2003—2006年,我们采用中药益髓生血汤治疗慢性再 

生性贫血(CAA)30例,并对患者治疗前、缓解时和痊愈1 a 

后的骨髓基质和造血细胞进行跟踪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0例CAA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4 

—66岁,中位年龄29岁;病程2—85个月,中位病程13个 

月。全部病例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血常规: 

HB30—80 g/L,WBC(1.1—3.5)×10 /L。骨髓增生重度减 

低13例,增生减低17例。正常对照组1O例,为查体健康 

者,男7例,女3例;年龄24—47岁,中位年龄39岁。 

方法:自拟益髓生血汤,其药物组成为青蒿、马钱子、补 

骨脂、菟丝子、鸡血藤、何首乌、黄芪、当归、茯苓;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服。另用康力龙6—12 ms/d,3次/d。以上药物 

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患者分别在首诊入院时、治疗缓解 

时和治愈1 a后选髂骨做3次骨髓穿刺,吸取骨髓液中骨髓 

小粒为样本。另用相同方法取正常对照组骨髓作对比,采用 

透射电镜技术对两组骨髓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①造血细胞:CAA治疗前,成熟红细胞畸形易见, 

占0.80—0.98。各系幼稚细胞和成熟有核细胞核膜、胞质 

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均有病理性改变。 

3O例中有14例红系细胞膜互相融合或隔膜状连接,1例幼 

红细胞质内有微管,并伸入胞突内。18例血小板内致密颗 

粒减少,有较大空泡。CAA缓解时,17例患者经治疗缓解 

后,成熟红细胞仍有0.40—0.70形态异常,不同发育阶段幼 

稚红细胞增加;与正常对照比较,多数幼稚红细胞外形不规 

则,细胞膜局部伸出大小不等的突起;同时见到核膜模糊、核 

孔增大、核周隙扩张明显及核质外溢,但未见分叶核。胞质 

内多数线粒体深染,膜及嵴不清、断裂,整个线粒体肿胀,空 

泡样变或髓样变。粒系细胞核周隙增宽,幼稚线粒体核偏 

小,核质比例不相称,核发育迟缓,粗面内质网扩张,大部分 

线粒体基质深染和髓样变。淋巴细胞见大小不等的突起,核 ・经验交流・ 

膜较治疗前清楚,核轻度凹陷,在凹陷侧的胞质内有高尔基 

体和较正常的线粒体。治愈1 a后,多数患者成熟红细胞形 

态接近正常对照,只有6例仍有0.32—0 44的异常。幼红 

细胞显著增多,细胞分裂相易见。原红细胞核大,核仁疏松, 

核内染色质呈分散状态,未见分叶核。幼稚红细胞胞质中有 

丰富的多聚核蛋白体,多数线粒体呈圆形、椭圆形及线条状, 

膜、嵴清楚,无基质深染。1O例对照组患者骨髓中见红细胞 

造血岛。②骨髓基质:CAA治疗前,见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细 

胞,其间有少量造血组织,组织噬碱细胞、内皮细胞病变。 

CAA治疗后,17例病情缓解的骨髓基质中有内皮细胞、网状 

细胞。细胞见到基质深染的线粒体,核周隙局部增宽。治愈 

1 a后观察血窦内皮细胞含核部分较厚,细胞内有少量线粒 

体,多数内皮细胞有微绒毛。血窦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和线粒体,其突起的网孔内见成熟红细胞和各系幼稚细胞。 

讨论:CAA是致病因子进入敏感机体导致骨髓微环境 

和造血细胞的双重损害。中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以脾肾亏 

损、髓海瘀阻为主,兼见肝火伏热、毒入骨髓。根据肾藏精, 

主骨生髓,精髓能化生血液;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 

和“久病在络、久病必瘀”理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应 

以补肝肾、益精髓、健脾化瘀为主导。益髓生血汤中补骨脂、 

菟丝子、何首乌补肝肾、益精生髓;黄芪、茯苓健脾渗湿,鼓动 

脾胃阳气使气血生化有源;鸡血藤、当归活血通络兼养血生 

血于一体;青蒿退虚热、凉血正学,调节免疫功能;马钱子味 

苦性寒,有通经络、散结消肿功效。其主要成分含番大鳖碱, 

即士的宁,能通过脊神经兴奋进入骨髓内的神经而改善骨髓 

造血微环境。有关研究证明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中药既能改 

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基质细胞生长,又能刺激骨髓造血 

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收稿日期:2007-05-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