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开关柜浅析
智能MCC相对于传统MCC的比较优势

智能MCC相对于传统MCC的比较优势侯书庆成磊(晨鸣纸业股份寿光 262700)摘要:本文通过低压开关柜管理系统(智能MCC)和传统MCC系统相比较,分析了智能MCC 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为智能MCC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低压开关柜管理系统(智能MCC)传统MCC系统比较优势1. 引言开关柜是一种对供配电设备进行控制、保护的电器成套装置,由主回路一次设备和辅助回路二次设备组成。
近几十年来,国外开关制造企业不论是开关柜的结构设计、还是主、辅回路元件的功能、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
开关柜正不断地朝着无油化、小型化、全工况、免维护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开关柜上的应用,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关柜管理系统。
开关柜管理系统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我们在生产中用于中、高压配电及中压电机运行监控的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属于高压开关柜管理系统。
而低压开关柜管理系统就是通过采用智能化的电机保护器与现场总线技术结合,将传统的通过硬接线方式与DCS系统远程I/O连接进行监控自动化生产的模式改为总线通讯的方式,并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维护管理的开关柜系统。
2. 低压开关柜的工作原理2.1 传统MCC的工作原理及所存在问题传统的MCC控制是通过硬接线的方式,用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与安放在MCC室的DCS系统的远程I/O连接,DCS的控制命令和MCC的反馈信息均由电缆传输,每一个电机控制回路均需要多根电缆(如下图1所示)。
传统的MCC控制存在以下问题:1、控制和信号电缆数量巨大。
2、现场需要远程I/O柜。
3、接线工作量大,安装、调试周期长。
4、接线点多,因此故障点多,事故原因不易查找。
5、在生产中增加设备回路时,须重新敷设控制和信号电缆,不易扩展。
6、用于生产运行的管理、诊断信息少,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差。
7、备件数量多,不易统一,占用资金大。
新型10kV智能化开关柜的研制与应用

a n w e h oo y,meh d a d e p 6e c fp we nt rn n d t i iv l ig t e i ot n a a t r f e tc n lg to n x e n e o o rmo i i g i eal n ovn h mp ra tp r mee so o
W N nt g, A0A - i , H N 帆 LN Y u u A G Wa—n I Y i , Z A G i m , I o - f
(. a ghuH nxnEetcC . Ld Lna hj n 13 0 C ia 1 H nzo e gi l r o, t, i nZ ei g 10 , hn ; ci a 3 2 Lna o e S p l B ra , i a hj n 13 0 C ia . i nPw r upy ueu Ln nZ e ag3 10 , hn ) i
Ke r s ma rd;itlie ts thg a ;o l e mo i rng;c n i o - a e i tn n e y wo d :s r g i n elg n wi t c e r ni nt i n o o d t n b s d man e a c i
0 引言
浙 江 电 力
2 1 第 4期 0 2年
Z JAN L C R C P W E HE I G E E T I O R
4 3
新型 1 V智能化开关柜的研制与应用 0k
王万 亭 。姚 爱 明 ,张
(. 1 杭州恒信电气 有限公 司 ,浙 江 临安
剑 ,林 友福
临安 3 10 ) 130
根 据 国家 电 网公 司 提 出 的 高压 设 备 智 能 化 原
浅谈智能化配电房无人值守监控系统方案

浅谈智能化配电房无人值守监控系统方案智能化配电房无人值守监控系统方案实现智能巡检、自动监测、异常报警、在线控制等功能,诸多功能集成于一体,轻松对现场环境、视频、电力系统等对象做到24小时的巡检管理,对于运行环境及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配电室而言,可减少多方面的风险隐患。
一、方案功能1、电力系统:监测配电房电力系统状态,分析电力运行情况,具体监控对象是配电柜、开关柜等。
2、水位水泵:采集水位信息、控制水泵排水,两者结合,可降低电缆沟线缆故障问题。
3、烟雾监测:监控火灾信息,发出烟雾报警信号,加强消防应急。
4、智能门禁:开门控制+工配置+信息记录,提高配电房安全性,发生异常可及时追溯。
5、温度湿度:获取关键区域的温度湿度、用图表分析趋势。
6、视频监控:真实、形象的监控功能,设备、环境状态随时查看,为故障溯源、责任判定起到很大助力。
7、入侵探测:夜间时分,配电房被盗风险高,通过这个入侵监测,可发现周围有无人员活动,发出警报。
8、空调监控:控制空调启停,调控室内温度,加强环境管理。
9、加湿除湿:合理遥控设备,防止潮湿、凝露、干燥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10、风机控制:远程控制启停,提高通风质量,保持环境稳定,设备运行畅通。
11、气体监测:六氟化硫、氧气的占比监测,从而分析出气体泄漏故障。
还可以监测臭氧、甲烷等气体。
12、……二、智能化配电房无人值守监控系统方案的特点1、自动运行:24小时运行机制,不用人工干预,能全年巡检配电房。
2、启停控制:利用网络传输、控制技术,远程下达指令,遥控设备开关机。
3、规约接口:网络协议、光芒104协议、IEC61850协议、串行通信接口协议等多种规约,RJ45、485、232等接口,满足数据通信及硬件接入的需求。
三、配电房无人值守的价值1、减轻负担:配电房数量多,来回巡检较奔波,实现无人值守,能减少负担。
2、提高效率:自动化的监控方式,提高了效率及维护质量,风险及时防控。
3、运行无忧:电力系统运行无忧,电力业务正常开展,居民、企业用电正常。
低压开关柜智能化改进的设计方案

低压开关柜智能化改进的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业生产对设备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低压开关柜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担着电能分配、控制保护的重要任务。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低压开关柜的智能化改进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着重介绍低压开关柜智能化改进的设计方案。
一、概述低压开关柜智能化改进是将传统开关柜改造成能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配合工作的设备。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节约能源、增强生产效率、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减少人为操作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二、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通讯模块设计通讯模块主要用于将开关柜连接至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传统的开关柜中,我们需要去到现场才能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监测,而智能化改进后的开关柜则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和监测。
通讯模块包括一个主控板和通讯电路板。
主控板要运行智能化控制程序,控制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而通讯电路板则用于处理数据的传输。
通讯模块可采用CAN总线通讯或以太网通讯方式。
(2)设备电源设计开关柜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进行供电,以保证其正常运作。
在智能化改进后的开关柜中,嵌入式系统会产生一些额外的电源需求,所以我们需要特别考虑电源设计。
一方面,我们需要确保开关柜的电源稳定安全,另一方面,电源设计也要考虑容错机制,避免故障导致开关柜崩溃。
(3)智能传感器设计智能传感器用于监测开关柜温度、湿度、电压、电流及其它参数。
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根据具体需求而定。
通过运用智能化控制器,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开关柜状态,并根据实时数据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
2.软件设计(1)智能控制算法设计智能控制算法为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础。
智能控制算法应该能够实现开关柜的自动开关、自动控制、自动保护和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
(2)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数据管理系统可分为本地数据管理和远程数据管理。
本地数据管理负责存储本地采集的信号,以便进行本地分析和处理;而远程数据管理负责将数据上传至远程服务器,通过云端计算和分析,优化产业链中的生产效率。
2024年开关柜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开关柜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保护和监测电力设备。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能源转型的推进,开关柜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本文将对开关柜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驱动因素。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开关柜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并且以X%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以下因素的驱动:2.1 电力需求的增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其能源消耗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促使电力系统的扩容和升级,进而推动了开关柜市场的发展。
2.2 能源转型的推进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传统的电力系统逐渐向可再生能源集成转型。
这种能源结构的转变需要更加智能、高效的开关柜系统来支持,从而带动了开关柜市场的增长。
2.3 电网安全需求的提升随着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网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开关柜作为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具有保护和控制电力设备的重要作用。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有新型开关柜技术和解决方案涌现,从而推动了开关柜市场的增长。
3.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全球开关柜市场呈现出竞争激烈的格局。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ABB、施耐德电气、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一些本土供应商。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来保持竞争优势。
3.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开关柜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2 产品升级在市场竞争中,产品的差异化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通过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能的开关柜产品,满足用户对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智能开关技术调研报告范文

智能开关技术调研报告范文智能开关技术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智能开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领域。
智能开关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场景控制等功能,方便用户对电器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智能开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以及市场前景,为相关企业和项目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智能开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多家智能开关企业,与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
三、技术发展趋势1. 通信方式多样化目前,智能开关技术主要采用Wi-Fi、蓝牙、ZigBee等通信方式。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智能开关有望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连接。
2. 智能化程度提高除了基本的远程控制功能,智能开关还将向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智能开关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能化服务。
3. 渗透应用更广泛目前,智能开关主要应用于家庭生活领域。
未来,智能开关将渗透到更多领域,如商业、医疗、工业等,助力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四、应用场景1. 家庭智能化控制智能开关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和定时控制,方便用户对家居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例如,用户可在上班途中远程关闭家中已经忘记关闭的电器,节省能源。
2. 公共场所管理智能开关可以与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结合,实现公共场所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智能开关可以判断人员是否在场,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工业设备控制智能开关可以与传感器等设备结合,对工业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控制和监测。
例如,智能开关可以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送报警信息,减少故障发生。
五、市场前景智能开关技术在家庭生活、商业以及工业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开关市场需求也将逐渐扩大。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分析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分析摘要: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促进了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逐步应用在电气设备中,进一步提高电气设备的控制水平。
在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即使在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控制水平,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因而就需要对原有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来满足当选社会发展对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提出的各项要求。
因此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的价值、发展趋势、目前使用现状,从而来制定出具体实际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的具体组成部分和模块,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效率。
关键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运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对电力行业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进而促使对电器开关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可以保证开关柜运行安全稳定,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就是学校对当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专业设计,并在具体实际运行情况下调整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来保证关设备使用效率,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升级转型。
1.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智能化的重要价值高低电压成套开关设备是指电气元件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而组装成的完整的开关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对高、低电压的开关进行有效的调节,使整个电源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了供电的安全性。
因此,高压、低压配电箱自身的质量和质量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运行性能产生重要的作用。
在高低压成套开关在实际运行操作时,若有高电压、低电压的切换发生故障,将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冲击。
在高压、低压开关设备中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时,通过对其进行实时监测,能够确保其操作的安全性,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故障,减少其风险系数。
中压开关柜的智能化改造与研究

中压开关柜的智能化改造与研究摘要智能电网概念已经深入社会经济及生活之中,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所在是配电网自动化,而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实现中压开关设备的智能化。
智能化中压开关设备具有多功能、性能好、运行可靠的特点,可以实现自诊断和自动控制性能,并具有网络遥控、遥测等通信能力,同时能提高状态检修的时间,提高电能质量、减少运行维护成本,能够符合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开关柜改造中的应用以及开关柜智能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开关柜;智能化技术;改造与研究中图分类号tm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32-021 概述回顾智能化开关设备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某开关柜生产企业便将电子式保护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操作回路故障检测,双金属片母线测温装置等设备综合应用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对开关柜工作状态的多方位监控。
基于当时技术的限制,早期的智能开关设备更多使用了定性检测方式,适应性差且设备集中度也相对较低。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蓬勃发展,伴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新的电力设备通讯规约的制定,智能化开关设备得到了空前发展。
目前,国内许多开关柜生产厂家都有在智能化开关设备领域进行尝试,也发展了众多的设备和应用方案。
智能化开关柜是在普通开关柜基础上,大范围的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模拟信号处理以及传感器等技术的最新研究结果,通过网络电力仪表、智能检测设备、新型智能化断路器、微机智能保护等设备,达到了对功率、功率因数、电压、电流、频率、电能计量等电气数据参数以及对断路器的分合状态、手车的位置、开关柜的温湿度信息、故障信息进行监视;对断路器和接地刀的分合状态、手车位置和开关柜的温湿度进行控制,通过网络通讯接口与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联网,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功能。
2 中压开关柜的智能化技术改造过程2.1 操作的自动化这是智能化的初级阶段,这是中压开关柜实现智能化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Eage.com.cn Emanu@126.com优化设计Optimization Design48潘永伟 赵宁/海南威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化开关柜浅析对智能化开关柜的构成,智能化单元的功能及其与一次系统的连接,智能化
开关柜电气设计原则进行了描述。
1 引言在35 kV及以下的中低压配电网中,开关柜是开关设备的主要工作形态之一,主要由断路器、各类开关、熔断器、互感器、二次控制保护装置、母线、计量仪表和隔离开关等部分构成。但随着对用电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采用电磁式机械结构的二次控制保护元件已无法适应现代电网发展的需要,而引进计算机技术将其作为检测、计量、保护的核心,并与断路器配合构成的智能化开关柜将受到用户的欢迎与应用,其计量、保护、控制、通信以及记录等功能均可通过智能技术、数字显示技术等可靠地运用起来。2 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采用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对开关柜本体进行 故障前兆的诊断及监视(1)母线及柜内温度、在线检测及越限监视。(2)断路器分、合闸速度等工作特性在线监视。(3)操动机构的机械性能在线监视。(4)绝缘水平的在线检测及报警。2.2 智能化的防误操作系统(1)具有各种操作的提示及预演。(2)对操作的校核及误操作的闭锁。(3)禁止操作提示及操作条件提示。2.3 二次回路智能化功能测量、信号、保护、控制和运动的智能化。2.4 电网故障的追忆录波、登录、仿真重演和故障记录,提供分析数据。2.5 故障分析专家系统事故的定位、定量分析,确定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当前运行状况的专家评估及运行维护指导。 智能化开关柜技术目前尚属研究开发阶段,有些技术难点尚未很好解决,特别是开关柜本体的在线检测的传感技术有一些难度。目前能达到应用水平的智能化装置,主要是开关柜二次功能的微机化替代常规的二次设备。
3 数字继电器智能化开关柜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密切相关,目前主要指用数字继电器(或称为分布式自动化装置)取代传统二次回路并配备相应管理系统系统软件的开关设备,故数字继电器功能就直接关系到开关柜的智能化程度。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品牌的用于开关柜的二次功能微机化的产品,其原理、功能都较相似,其共同点是可以完全替代常规二次设备。它简化了二次结线,提高了安全可靠性能,易维护,功能强,性能优越,并都可以具有通信接口,为实现电站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提供了基础,但该装置的名称还没有统一,有的称为数字继电器,有的称为分布式自动化装置等等,我们暂定为数字继电器来阐述。3.1 数字继电器的结构数字继电器一般都以8位或16位MCU或DSP为核心,加上模拟量输入通道,开关量输入量通道,脉冲量输入通道,开关量输出通道。包括电流、电电气制造 . 2007年第11期 . Optimization Design
49压变换器以及液晶显示屏幕操作键、通信接口及电源等。(1)模拟量输入与电流、电压变频组成电压、电流的采集通道,直接与一次CT(0~5 A)及PT(0~100V)接口。电流电压变频都采用专用高性能的小CT、小PT,强电的电流0~5 A、电压0~100 V通过小CT、小PT转换成0~5 V电压信号(或4~20 mA电流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采样保持器,送入AD转换,采样用频率跟踪,完全交流采样技术,采用半波傅氏或全波傅氏算法,采样频率一般每周12点,算出电压、电流的相位角、幅值及频率,派生计算出P、Q、cosφ等参数提供运行参数测量时及检出故障启动及保护功能时采用。(2)开关量输入。采用光电隔离等抗干扰技术,来监视开关柜各种位置信号及断路器状态信号、操动机构储能信号及操作闭锁信号。(3)脉冲量输入。采用光电隔离等干扰技术,供脉冲电能表电度计算计量用。(4)开关量输出。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供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用,并具有控制路断线操作、回路电源失电信号的发生功能。(5)液晶显示及操作键作为人机界面,查询及设定各种运行参数并作为报警显示用。(6)通信接口。一般具有RS232、RS485/422标准通信接口,供通信联网用。(7)电源一般采用AC220 V或DC110/220 V输入。3.2 数字继电器的功能(1)测量功能(精度可达0.5% )。母线电压:Ua、Ub、Uc、UAB、UBC;线路电流:Ia、Ib、Ic;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cosφ、电网频率f;有功电能计量、无功电能计量。(2)保护功能。馈线:速断、过电流、接地、重合闸以及低周;电容器:速断、过电流、接地、过电压、欠电压、差压、不平衡电压和不平衡电流。(3)信号:断路器分、合闸位置;小车工作位置;小车试验位置;储能状态:接地开关分、合位置;闭锁信号、重合闸闭锁。液压/气压;SF6气压;闭锁控制回路失电及断线。各种保护动作、时间和种类。(4)控制。断路器的分合闸控制。(5)故障录波。故障前、后2 s、100周(可选)各相电压、电流线电压,零序电流波形。并具有读出功能,正确读出每一时刻的幅值及相互关系。(6)远动。通过通信网络,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3.3 强电接口(1)电流回路。一般测量保护分开,测量回路接入测量CT,保护回路接入保护CT,电流回路需经过试验端子接线。(2)电压回路。一般与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连接,从PT柜引出三相电压,经熔断器接入数字继电器,同理开口三角电压也是这样。(3)信号回路 。一般可选DC 24 V或DC 220 V,直接从开关柜辅助接点接入,信号电源一般由数字继电器供给。(4)控制回路。直接从数字继电器分、合闸端子引出分别接入分、合闸线圈及公共接地点。(5)数字装置电源。一般从“+KM、-KM(DC220 V)”引来,通过低压空气开关连接,空气开关作为本间隔二次控制操作电源开关。
4 智能化开关柜电气设计原则4.1 一次系统设计原则(1)智能化开关柜采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后对一次系统接线没有影响,一次系统接线方式及供电方案仍按有关要求与规定进行设计。(2)智能化开关柜采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后,应发挥计算机的图形显示功能,模拟盘可以简化或取消。(3)智能化开关柜采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后,可以实现无人或少人值班,值班室面积可以减小,分散值班可以集中于一处值班。4.2 二次系统设计原则4.2.1二次系统设计方案第一方案:开关柜内的继电保护,计量,信号与控制回路设计不变,值班室的继电保护屏与中央信号系统(信号屏,计量屏与控制屏)保持原设计不变,再设计一套重复的计量、信号与控制回路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第二方案:开关柜内的继电保护、计量、信号与控制回路设计不变,值班室的中央信号系统(信号屏、计量屏与控制量)取消,集中保护的继电保护屏www.Eage.com.cn Emanu@126.com优化设计Optimization Design50应保留,再将计量,信号与控制回路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第三方案:开关柜内的继电保护、计量、信号与控制回路设计不变,值班室的中央信号系统(信号屏,计量屏与控制屏)只包括电源进线与母线联络开关柜,所有出线开关柜均不进入中央信号系统。电源进线,母线联络开关柜及所有出线开关柜的中央信号系统(信号、计量与控制)全部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4.2.2二次系统设计原则变配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后值班室原有的中央信号系统(信号屏,计量屏与控制屏)应取消,采用集中保护的继电保护屏应保留,应优先选用第二方案。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单位或地区,可以选用第三方案,第一方案一般不宜选用。5 电气设计5.1 一次系统电气设计(1)一次系统的电气主接线方式按原设计不变,在单线系统图的设备型号说明中应注明采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后所增加的设备数量与型号,如电量变送器,电力监控器等。(2)对于需要通过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远方遥控操作的开关,一定要选用能进行远方合分闸的自动开关。(3)开关运行状态要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开关,一般要有一对独立的常开触点引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低压自动开关的型号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满足这一要求,多选一对常开辅助触点。5.2 二次系统设计5.2.1继电保护设计35 kV及以上供电系统可以考虑选用微机保护,而且应优先考虑采用变配电站自动化单元。10 kV供配电系统可以考虑选用微机保护,也可以选用常规继电器型继电保护。选用常规继电器型继电保护时可以再设计只有监控功能的变配电站自动化单元。5.2.2测量回路设计需要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测量参数由设计者根据有关规定与用户实际需要来确定。需要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各种测量参数,首先经过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变为符合要求的交流采样信号。电量变送器的种类与电工测量仪表完全对应。有什么类型的电工测量仪表,就有什么样类型的电量变送器。即有电流变送器(单相与三相),电压变送器(单相与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无功功率变送器(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有功/无功功率变送器,功率因数变送器(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有功电能变送器(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无功电能变送器(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频率变送器等。电量变送器的一次接线与电工测量仪表完全相同。电流回路串联在电流互感器回路中,电压回路并联在电压互感器电压回路中。设计时应将电量变送器统一布置于电流互感器电流回路的最末端,避免与电工测量仪表相互交叉布置。电压变送器的测量输入电压最大值应提高20%,高压选交流120 V,低压选交流250 V或420V,各种电量变送器的输出一般选直流0~5 V或4~20 mA。采用变配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后,其监控单元均为交流采样,直接从电流或电压互感器取。-5 A或0~100 V测量信号,低压直接取220 V或380 V信号。不再需要各种电量变送器,开关柜上各种测量仪表可以取消。电能计量应选用带脉冲输出的电能表。其型号及一次接线与原电能表相同,只在备注中说明带脉冲输出,并注明与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相匹配的直流电源电压,设计时应优先选用自带供电电源的有源型,输出为隔离型的脉冲电能表。计量柜电能表一般不进入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所以应在进线开关柜内增加有功与无功脉冲电能表各一块,作为内部统计用电量使用。5.2.3信号回路设计所有需要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监视的开关状态,均应有一对常开接点引到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所有常开触点可以共用一个信号地线,但不能与交流系统地线相连接。所有信号继电器均应有一对单独的常开触点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