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语)使用

成语(词语)使用
成语(词语)使用

成语(词语)及运用

一、考题走向

1.选择题:(1)选出解释全对或有错误的一项;(2)选出一组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3)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填入一句话里面。

2.填空题或表述题:(1)结合语境给词语写解释;(2)根据解释写词语;(3)分析语境中某个词语的表达作作。

3.修改:(1)改正成语中写错的字;(2)改正一句话或段语里用错的词语。

二、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并熟悉这些词语的含义;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1)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如优秀、壮丽谦逊、刚强。(2)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笨、奸诈、卑劣、渺小。(3)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如结果、状况、

配合、方法。(4)要特别注意褒词贬作,贬词褒用现象。

(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中考复习成语积累与运用

一气呵成: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主要指盼望亲人归来,不能目送亲人远去。

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不能用于施工现场。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芒刺在背: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主要指内心感受。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不指劳累。

一泻千里:多指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流畅。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束手无策:像捆住了双手,没有一点办法。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遮天蔽日: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心如铁石: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贬义词。蹑手蹑脚: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顶礼膜拜:虔诚地跪拜,贬义词。张皇失措: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贬义词。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褒义词。

转弯抹角: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不坦诚。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留下。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很逼真,重在“模仿”。微不足道:指人的力量、贡献或事物的数量、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长途跋涉: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不能用于乘火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穷愁潦倒: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不能用于出现暂时的经济困难。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

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不能用来描绘秋色。根深蒂固:一般比喻思想顽固。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褒义词。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用于人或事物。

天衣无缝: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褒义词。在劫难逃: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贬义。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并非指不行动。

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断章取义: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贬义词。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强聒不舍:形容在别人不愿意听的情况下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孤军奋战: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自知之明: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怒不可遏:形容十分愤怒。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褒义词。吹毛求疵:指故意找茬。

一抔黄土: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开卷有益:指看好书有好处。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褒义词。

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不能用于表演。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不协助别人。褒义词。

寻章摘句: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不求甚解: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贬义词。

咬文嚼字: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豁然贯通: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褒义词。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粗制滥造: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风云突变: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好的思想感情)。海誓山盟:多用于相爱的男女之间。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诚惶诚恐:小心谨慎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风餐露宿:只指旅途和野外工作辛苦。无可置疑:证据确凿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黯然失色:对比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做事写文章不干脆利落。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不可以形容商品多。

繁花似锦: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事物。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多指抽象思绪。不自量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远见。长吁短叹: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贬义词。

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注意:不是自己和自己比。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跟大海和农田无关。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目空一切:形容人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注意主语不能是一个人。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一视同仁: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本色当行: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跟英雄本色无关。

肃然起敬:形容人因感动产生钦佩的感情。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一马当先: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逢场作戏: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跟搭场唱戏无关。

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世圆滑,略含贬义。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看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贬义词。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用于自己,表谦辞;用于别人则含贬义。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多为贬义。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逃窜。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多,热闹非常。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贬义词。扑朔迷离:形容事情或案情错综复杂。刮目相待:多用于别人已有的进步。豁然开朗:由疑惑一下子变得通晓。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常用于学习、工作方法、艺术、生产等方面。

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不耻下问:不以向学识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空前绝后:非常突出,独一无二,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讳疾忌医: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爱不释手:很喜欢某件物品。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贬义词。翻来覆去:来回多次翻转身体。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表自卑。刚毅不屈:褒义词,多指英雄烈士。安居乐业:安定愉快地劳动生活,不能”生活”一词连用。

白驹过隙:时间过得很快,不能形容速度。不寒而栗:恐惧到极点,与寒冷无关。别具一格:指文学、艺术、书法等方面有独特的风格。

别有用心: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表示打坏主意,贬义词。得意洋洋:贬义词。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期而遇:没提前约定,意外相遇。不可磨灭:功业、事迹或道理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褒义词。

不足为训: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不吝赐教:不吝惜指点教导,作敬辞。不屑置辩:不值辩解,对辩解持轻视态度。遍体鳞伤:全身是伤,不与全身连用。并行不悖:仅指两种事物之间同时进行,不冲突。楚楚动人:人姿态纤弱秀美。触目伤怀:只表示看到某种境况心里感伤。察言观色:揣摩话语,观察脸色。触目惊心:事态严重,内心震惊,贬义词。出类拔萃:人优秀,品德才能超出同类。蠢蠢欲动:贬义词,行为主体是敌人或坏人。当仁不让:积极做自己该做的事,不退让。错综复杂:多用来形容斗争、矛盾、事与事的关系或思想感情。锋芒毕露:锐气、才干完全显露,不能形容脾气。肝脑涂地:牺牲生命,表决心尽忠。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不能用来形容消息。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用于事物和人的言行,贬义词。

耿耿于怀:指不愉快或令人牵挂的事积在心里难以排解。

广袤无垠:宽广无边,不能和宽广连用。光怪陆离:形容五颜六色的景色或社会现象。甘拜下风:情愿居于劣势地位,诚心佩服,不能理解为因失败而居于劣势地位。

海枯石烂: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适用对象为美好的、向上的事物,褒义词。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的打扮十分艳丽。浑身解数:全身本事,含有调侃、谐谑意味。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获益匪浅:思想上受到很大益处,跟金钱无关。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有耐心。颔首低眉:低着头,谦卑恭顺,跟害羞无关。囫囵吞枣:缺乏思考笼统含糊地吸收知识,含贬义。举世无双/坚不可摧:褒义词。

家喻户晓:某种好事情广为流传。津津乐道:感兴趣地谈论,不和“说、讨论”连用。噤若寒蝉:不敢作声,与寒冷无关。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继往开来:褒义词,指在事业、学问上继承前人,开辟未来。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贬义词,与奇异、迁徙无关。

迥乎不同:差别大,不作稍有差别的人或物。济济一堂: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规模小。与微小、细节无关,只能形容具体的实物。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多指抽象的无法摆脱的困境,不可用在登山上。

节外生枝:在原有问题之外又生出新的问题,使问题变得复杂。跟生出枝杈无关

惊涛骇浪:风浪大,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不能用来形容水势大。

可歌可泣:贬义词,多指悲壮的故事。苦心孤诣:苦心钻研,煞费苦心,褒义词。夸夸其谈:说话写文章浮夸,褒义词。扣人心弦:言论或表演深深打动人心。慷慨淋漓: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褒义词。慷慨解囊:褒义词,很大方地帮助别人脍炙人口:表示诗文或事物好,与吃饭无关尽态极妍:仪态和丽质娇艳至极。空穴来风: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不足为奇。碌碌终生:一辈子庸庸碌碌,没有成就,贬义词。略胜一筹:谦辞,比较之下稍强一点,褒义词。老态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方便。来势汹汹:贬义词,形容人或事物来势凶猛。妙笔生花:多指文法或笔法好,善于写作美轮美奂:房屋高大华丽,装饰漂亮,不能形容艺术品。萍水相逢:和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马革裹尸:褒义词,形容英雄战死沙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盘虬卧龙:形容树木枝干盘旋弯曲。拍手称快:多表示坏人得到惩罚,仇恨得到消除。

抛砖引玉:谦辞,粗浅的引出高明的。破釜沉舟:下定决心战斗到底,义无反顾。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怕案而起:极度愤怒,对反动势力不屈服,并非将桌子拍起。众志成城:众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努力,褒义词。忍俊不禁:不能和“笑”连用。蓬荜生辉:使自家的破屋子也增添了光辉,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巧妙绝伦:方法技巧高超,无法比较。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发生变化。巧立名目:为达到不正当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定出名目。气冲斗牛:气势盛,偏褒义。强词夺理:本来没道理硬说有理,贬义词,形容无法理解。

弱肉强食:弱者被强者吞食,不可用在升学竞争上。任重道远:长期肩负重大任务。热火朝天:群众性活动气氛高涨,褒义词。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只用于听觉。人迹罕至:人很少,荒凉偏僻。身临其境:亲身到过,侧重于亲自体验。石破天惊:声音大,议论新奇。现多指文章、议论惊人。

一纸空文:没有用处的文书。十室九空:空荡荒凉,多形容天灾人祸逃亡后的凄惨景象。失之交臂:表示当面失掉好机会。适得其反:与预期相反的机会,含贬义适可而止:做事不过分,适当程度就停止。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不能指一个。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跟别人走,贬义词。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熟视无睹:指习以为常,后面不可加宾语。

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含贬义。

叹为观止:赞美好到极点,用于事物或技艺。推陈出新:褒义词,多只继承文化遗产。蜕化变质:形容人堕落变质,含贬义。头晕目眩:多指事情繁琐使人不知所措。痛心疾首: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

兀兀穷年: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含褒义。危言耸听:夸大事实,贬义词。五彩斑斓:因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蔚然成风:逐渐发展盛行形成好的风气。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不可形容空旷、冷清。

栩栩如生:艺术形象生动逼真。相得益彰:指人、作品、事情双方互相帮助补充。行云流水:多指诗文、书画、唱歌等自然流畅。心急如焚:很着急,跟热心无关。心惊肉跳:人积极惊慌害怕的心情。洗耳恭听:专心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心胆俱裂:形容极端的震惊或恐惧。狭路相逢:多指仇人相遇,难以形容。

虚张声势: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含贬义。响彻云霄:只指声音嘹亮。

语无伦次:仅指说话无条理。雨后春笋:美好的事物大量出现。

芸芸众生:众多的平常人,不可与“众多”连用。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像老朋友。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了,多用作贬义词和否定句中。

一筹莫展:无法应对困难或问题。一意孤行:贬义词,表示固执,不听别人意见。一文不名:很穷,一分钱都没有,不指没有价值。引经据典:重在材料引自经典。义愤填膺:充满正义的愤恨,褒义词。迎刃而解:褒义词,问题、困难容易解决。越俎代庖:超出范围管别人的事,贬义词。忧心忡忡:表示人心事重重。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指人的态度。洋洋得意: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不能指感觉。耀武扬威:贬义词。怨天尤人:贬义词,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归咎于客观。一孔之见:狭隘片面的见解,谦辞。偃旗息鼓:比喻停止战争、批评或宣传;有时表示声势减弱。姿态万千:不能形容建筑物。异想天开:不能形容创新能力。

指手画脚:说话放肆,品头论足,贬义词。

崭露头角:显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周道如砥:多用来形容路面平坦畅通。沾沾自喜:贬义词,表示自满。中流砥柱:褒义词,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孜孜不倦:褒义词,表示勤奋。自欺欺人:多指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自出心裁:多表示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或办法。自命不凡:自以为了不起,贬义词。自相矛盾:贬义词,表示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炙手可热:贬义词,不是指受欢迎。作威作福:形容依仗势力,贬义词。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指犹豫不决。斩钉截铁:侧重于形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惴惴不安:侧重于担心和害怕。

容易用错的成语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收获。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忍受不了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鬼斧神工: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充耳不闻: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出神入化:形容人的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偷窃。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走马观花: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安土重迁:留恋乡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安之若泰: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不能跟说、谈论连用。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改弦更张: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

者没理解”。

近义成语辨析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贬义。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前者形容心情十分迫切,后者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做。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前者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前者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表示用新眼光看待。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色厉内茬·外强中干:都指外表强大实质空虚;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川流不息·络绎不绝:都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

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均指看见就像没看到一样。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步履维艰·寸步难行:都指“行走十分困难”。前者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指阅历深。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背道而驰·南辕北辙:都有彼此相反之意。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像之意。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易混淆的成语

不三不四: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多指在紧急情况下。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春风化雨:适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时间:45分钟分值:57分) 注:每小题3分。 1.(2017·江苏清江中学高三考前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梭罗去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在那儿,________地生活着。他像修剪门前的杂草灌木一样,决然删除日常的繁文缛节,因为他认为,我们的生活几乎已被文明的浮华与琐屑________殆尽,他以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孤身试验,证明人的生存所需其实很少,并企图阻拦文明人迅速滑向奢侈的________。 A.安之若素消费陷阱 B.从容不迫消耗陷阱 C.安之若素消费深渊 D.从容不迫消耗深渊 解析“安之若素”侧重“反常或不顺利”状况下的生活状态;“从容不迫”所指的状态比较多。“消耗”多指因使用或受自然力侵蚀而损耗;“消费”指因生产生活需要而消耗财物。“陷阱”比喻害人的圈套;“深渊”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答案B 2.(2017·江苏溧水中学高三暑期考试)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________。陶渊明的诗句和文句的________,也是这“世说新语时代”的产物。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________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自然。 A.俯拾即是巧妙深深 B.俯拾即是隽妙遥遥 C.比比皆是隽妙遥遥

D.比比皆是巧妙深深 解析“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巧妙”指精巧美妙;灵巧高妙。“隽妙”隽永美妙。“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对“宋代散文化的诗派”的影响强调时间跨度,因此用“遥遥”合适。 答案B 3.(2017·江苏溧水高中高三五月回归考试)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旦“人民”“祖国”当起政治权力的令箭而不再作为理性和文化语汇来使用,独裁和斗争的霍乱即________,“人民”“祖国”这些硕大的词即沦为________的刀俎和砧板。大革命时期的法兰西,现代的德意志、俄罗斯及中国,都________过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唯人民论”“唯国家论”“唯领袖论”。 A.接踵而至嗜血流行 B.纷至沓来嗜血流行 C.接踵而至喋血推行 D.纷至沓来喋血推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应看与修饰对象合不合、与语境合不合、适用对象当不当。接踵而至:接踵而来,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嗜血,特别爱吸血,或用于形容人凶残成性。喋血:血流遍地。流行: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的过程。推行:意思是执行某种事情,推广施行。 答案A 4.(2017·江苏徐州市沛县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屠呦呦在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极大的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获诺贝尔奖________,可喜可贺。但是,正像许多________于科学研究的人一样,屠呦呦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拿奖,她知道也许自己一辈子都不会有令人________的成果,但她绝不会放弃自己的研究。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五、六课时词语(成语)及运用 一、考点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 二、备考指南 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类型概念举例 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秀壮丽谦逊刚强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笨奸诈卑劣渺小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方法 (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

中考复习二:词语(成语)及运用

中考复习二:词语(成语)及运用 一、考题走向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双音节的或者是成语。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主要考题形式有以下几项: 1、选择题:(1)选出解释全对或有错误的一项;(2)选出一组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3)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填入一句话里面。 2、填空题或表述题:(1)结合语境给词语写解释;(2)根据解释写词语;(3)分析语境中某个词语的表达作作。 3、修改:(1)改正成语中写错的字;(2)改正一句话或段语里用错的词语。 二、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并熟悉这些词语的含义;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1)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如优秀、壮丽谦逊、刚强。(2)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笨、奸诈、卑劣、渺小。(3)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如结果、状况、配合、方法。(4)要特别注意褒词贬作,贬词褒用现象。 (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来。 三、考题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畸形畸:不正常的诲人不倦诲:教导 B.肆虐肆:任意地干无边无垠垠:界限 C.镂空镂:雕刻惟妙惟肖肖:相似 D.匿名匿:隐藏重峦叠嶂嶂:屏障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yǎn()旗息鼓(2)jī()形发展 3、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 触(感动)鼎(大) B. 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鼎(大) D. 触(抵)鼎(正在) 4、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教诲挑拨离间人声鼎沸B.修长潜滋暗长姹紫嫣红 C.滑稽惟妙惟肖故弄悬虚D.豁亮异想天开骇人惊闻 5、在横线处按指定音节填字组词。 生活(jié)____________据不(chuò)___________劳作 不屑置(biàn)__________ 保持(jiān)___________默 6、在书刊和广告中经常看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请你以语委会监督员的身份,把下列词语中这样的字找出来,将正确的填在横线上。(要求工整、规范) 重峦叠障德高望众世外桃园随心所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却无一根柱子。 (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A.宽敞敏感告诫 B.宽敞敏锐训诫 C.宽阔敏锐告诫 D.宽阔敏感训诫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 ....的散文佳作。 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扰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 ....,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慨。 C.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 ....,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若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 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极了。

高考语文复习攻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高考语文复习攻略 基础知识对策(六)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一天,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叫《我的家》。一位叫小军的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家有我的爸爸、妈妈和我三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们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偶尔爸爸妈妈也会同室操戈。爸爸总是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这段文字可谓精彩之极。从成语的规范使用上来看,可以说是个个成语都使用不当。如果抛开规范性要求,那么,文段中的成语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意趣。 当然,高考中,就“正确使用熟语”而言,可不能这样随便使用。作题时,在熟语选用上要严格遵守熟语使用原则,因为它主要考查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既然强调“正确”,自然要按照有关原则使熟语使用规范。既要“规范”,就要了解熟语的特点,即熟语来自古代汉语中文化典籍、诗词文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词素(文字)固定,结构固定,意义固定,感情色彩固定,大家不能随便去书写,去调整,去望文生义,去傅演感情色彩。所以,要想正确使用熟语,就要“勤读、勤查、勤积累”,牢固掌握熟语的文字、结构、意义、感情色彩等,这是基础。 成语是高考考查的重头戏,如: 【全国卷Ⅰ】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 ....,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 ....,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 ....,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 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 ....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B 项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其他几项成语使用都是恰当的,A项“探囊取物”意思是“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C项“异曲同工”的意思是“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项“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答案】B 【全国卷I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 跟他开点无伤大雅 ....的玩笑。

如何正确使用成语

如何正确使用成语 一、明确成语含义。 词语的含义,从字面上看,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语言的使用有一个法则:约定俗成。这约定俗成,就是词语的在一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这种约定俗成在一定的程度上规范了词语的运用"规则"。 例1:随着"砰"的一声枪响,一张大网从空而降,罩住正在逃跑的疑犯,巡警迅速上前抓获疑犯。昨日,福田巡警首次配备网枪上路,他们是全市第一支使用网枪的巡警队伍。网枪学名捕网器,长约20公分,平常可当警棍挂于腰间。疑犯逃跑或拒捕时如果现场群众多,往往不便开枪,网枪便派上用场。网枪击发后,一张10多平方米巨网瞬间铺开,以每秒50米的速度扑向疑犯并将其完全包裹,警员可兵不血刃地制服疑犯。 例2:战争是残酷的,在敌对双方的厮杀中,兵不血刃是难以想象的。 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血。从字面上看,可能有这么几个意义:一是未曾发生战争或战斗;二是指未交锋就取得胜利;三是以智取胜,不必动用刀枪。其中第二种解释是约定俗成的。例1"兵不血刃"用的是"未交锋就取得胜利"这个意思,而例2仅仅理解为"兵器上没有沾血",而"未交锋就取得胜利"的意义就显示不出来。 二、把握词义引申。 语言是丰富的,而词义的引申、扩大是汉语言丰富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说,词语的意义有一个基本意义,在这个基本意义上不断的延伸,不断地外扩,形成了词语的多义性。 例1:总部的研发人员对电子商务改变传统法则的警钟充而不闻,各地蓬勃发展的网络计划被忽略和搁置。 例2:"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态哲学。可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却日益面对自然之物视而不见充而不闻了。"荒野"以其独到的多样性、自育性,做为生命的温床而存在,可是,现代文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着荒野的价值。 例3、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沸的赛场上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充耳不闻,原义是塞住耳听不见。比喻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例1取的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例2引申为不愿意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例3总不能说她"不愿意",而是精力集中。 三、符合语言环境。 使用语言,要合乎语境。合乎语境,一是要看清说话的对象,二是要分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三、是要符合语境特点。 例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例2、湖南湘潭市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交行骗的人抓获。 例1"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不好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好的意见或作品,谦辞。但对他人发言的评价,不能说是"不好的意见"。例2"守株待兔",原比喻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贬义,与语境不符,且这里也不能看成贬义褒用。)四、适合语言范围。 语言的使用范围,是指语言使用在范围上限制,不能太宽,不能过小,也不能张冠李戴。 例1、今年冬天,福建闽侯旗山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松奇观。 例2、走进这个著名的风景区,只见瀑布叠挂,飞短流长,甚是壮观。 例1"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用于赞许人物,不用于赞美事物。例2"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是非。意谓布谣言,恶意中伤。可改为"飞流四溅"。 五、不要望文生义。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教材新版初中语文词语成语运用题汇编(含答案)

词语运用小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 ....,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 ....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 者各得其所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 C.老师宣讲考试规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 D.在这里没有什么想法太离谱,人们都洗耳恭听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满天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 B. 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C.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 ....。 D. 我是集邮迷,每次得到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 ....,惜爱有加。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丽华同学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面对鲜花和掌声,她激动地心惊肉跳 ....。 B.北京公安网监人员明察秋毫 ....,破获了一起性质恶劣的要案,还网民以安宁。 C.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晋小心翼翼 ....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D.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一丝不苟 ....守住食品安全防线应成为食品企业的首要任务。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怪石滩天高、海蓝、石奇,是海誓山盟、海枯石烂 ....、沧海情深、深情似海等主题婚纱摄影的最佳场所。 B.我们遇到危险,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 C.迄今为止,观众可以看到的优秀国产动漫产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 D.在一次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 ....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表达应用之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表达应用之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综观历年中考试题,再仔细分析考纲,可以看到,基础知识的考查始终是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这项考点虽小,分值不算太大,一般是2-4分,但却是重点,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词语也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了准确恰当的词语也可以让作文锦上添花。 【考查题型】 题型上,主要采用选择题,有四种方式:①从近义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填空;②判断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正误选择题;③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④指出词语使用的毛病并加以修改。前三项以选择题出现,第④项在试卷中以病句题的形式出现。 【命题规律】 中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规律,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上,以成语为主,兼考实词有时涉及到虚词。成语的命题点往往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不分、近义用混、用错对象或不合语境。对实词的考查重点是同音词与近义词的意义、用法及色彩方面的辨析;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是以关联词语为主。 方式上,特别注重检测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的考整个词语的意义,有的考词语中某个词素的意义,设题时,故意把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迷惑性很大。 要求上,不仅同词语的知识(如词义、词类)有关,还与句子的正误,修辞、语言的规范和清晰连贯、语言得体等内容密切相关,因而词语的考试也常常同病句、修辞、语言的规范清晰、语言得体等内容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解题技巧】

一、抓好积累 (1)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平时要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词汇使用的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其规范用法。(2)集中突击,归类复习,重质重量。在初中复习阶段应该用一定的时间对熟语做集中复习,强化记忆。应当借助一些资料突击复习,仔细分辨,保证效果。(3)准备错题本对学习中高频出错的熟语要多记录,经常翻看,细加揣摩,增强积累的自觉性,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并要使积累归于准确明晰。 二、正确理解词义 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是解答词语题的关键。如:“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的含义是“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用于上句中,明显辞不达意。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需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翻工具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紧密结合语境辨析 词语辨析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解答词语题,要结合语境透露的信息来作出正确的选择。如:“这位发言人庄重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美方军用侦察机撞毁我方战机的事件进行表态,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所以要用表“严肃认真”意思的“郑重”,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神情庄重”等,用来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不合适。 【答题方法及其误区】 一、词义方面 (一)理解基本词义 1.对词义的解释,可依据语境,据形推义,因汉字多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的功能,然后再将所推得之义(或引申义)代入词语之中,看是否解得通。如北京海淀卷中的“秉烛夜谈”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学案

高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课前欢乐时光------成语之最 最吝啬的人— 最便宜的东西— 最孤独的人— 最长的寿命— 最遥远的地方— 最有份量的话— 最荒凉的地方— 最好的箭术— 成语字形积累 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直接了当( ) 换然一新( ) 道貌暗然( ) 既往不究( ) 别出心裁( ) 礼上往来( ) 陨身不恤( ) 震聋发聩( ) 铤而走险( ) 趋之若骛( ) 按步就车( ) 色厉内茬( ) 如火如茶( ) 因地治宜( ) 推心至腹( ) 纷至踏来( ) 原形必露( ) 谈笑风声( ) 委屈求全( ) 金壁辉煌( ) 一、学习目标 1.对成语使用常见错误进行归类,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及解题能力。 2.学会正确使用成语方法。 重点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归类、分析,训练解题能力。 难点 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 二、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 破釜沉舟 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 老骥伏枥 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 一言为定 三教九流 三、点击误区——成语误用类型;方法探究——分析把握成语的解题技巧 【示例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 、当我们深刻反思整个三鹿奶粉事件时,有必要好好思考,三鹿集团究竟鹿死谁手,它是为谁而亡,这也许正是现在我们反思三鹿奶粉事件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C 、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D 、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示例2】: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②李晓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探究归纳:成语设误类型(一) 方法: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 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仅从词语的字面意思去生硬的理解,对成语的流源及引申意比喻意不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示例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B 、湛蓝色的密歇根湖,一望无垠,浩如烟海。据说她的面积有两个半台湾那么大。 C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D 、呼和浩特市近日对全市驾校教练员进行了考试,考试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有40%的教练员不合格。 探究归纳:成语设误类型(二) 总结方法: 【示例4】 ①刚一起跑,高三(7)班的刘鹏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③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探究归纳:成语设误类型(三) 总结方法: 【示例5】下列成语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南太平洋岛萨摩亚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萨摩亚红十字会官员罗斯玛丽·诺斯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确保灾民有洁净的饮水和令人满意的卫生设施。 B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C 、有消息称,“达芬”是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目前政府有关部门购买储备了大量“达芬”,以备不时之需。 D 、在9月22日举行的民盟2010中国城市文化论坛上,梁晓声、陈忱等专家、学者纷纷抛出真知灼见的建议。 探究归纳:成语设误类型(四) 总结方法:

最新正确使用词语(成语部分)练习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部分)练习 1.下列各句中画线处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旦国王侯赛因生前曾多次在为化解战争危机的谈判中, 晓之以理,折冲樽俎,维护了中东地区的和平。 B.侯老很动感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 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C.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D.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 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 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C.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D.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 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C.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D.经过她耐心的解释,我心头的疑虑就成了过眼烟云。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 大火。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

3词语(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一、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考点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常见题型是选择题:选出的词语解释恰当(不恰当)的一项,或选择填入句中横线的近义词。常考的知识点有:1、字词义的解释与选择;2、同义(近义)词的辨析;3、关联词语的运用;4、成语的理解与运用;5、具体语境中词语含义的理解等。可以预见,今后的中考在词语方面的命题将会不断创新,对词语的考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将会比较灵活,同义(近义)词不达意的辨析及成语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二、备考指南 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 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秀壮丽谦逊刚强”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笨奸诈卑劣渺小”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如“结果状况配合方法” (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第2课时

正确使用词语练习试题包括答案一.docx

正确使用词语练习题(一)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的老同学从海边给她带来了一包贝壳,她高兴得不得了,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赏玩。 .... B.灾区人民挨冻受饿,他却不动声色,只管自己赚钱,哪管你的死活。 .... C.先辈华侨挥舞砍刀,乘风破浪,才把这一带的橡胶园、胡椒园、菠萝园开辟出来。 .... D.加上我们的文化落后,会写点东西的人实在不多,更容易敝帚自珍,发表了一两篇作品 .... 便目空一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是一篇动人心弦的文章,读着读着,我感到一股波澜壮 阔的激情在胸中激荡。.... B.这位战士很英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不寒而栗。 .... C.他常常别出心裁,穿着打扮都不同凡响。 .... D.《红岩》问世后,在最初的几年间,大为风行,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我们中间,一个人发生困难,就会有上百、上千个素不相识的人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 .... B.我知道,对于我刚才的说法,他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嗤之以鼻....的。C.“革命诗抄”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不翼而飞,迅速传到全国各地。 .... D.她不由自主地握着余永泽的手,把头靠在他的肩上。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同这个犯罪集团展开了一场不共戴天的斗争。 .... B.五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面貌。 .... C.他已经养成了不务正业的习惯,整天东游西荡,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 D.这都小说是作者长期处心积虑写出来的,它一出版,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外资出逃,股价下跌,税收减少,俄罗斯的国家财政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B.他成天跟不伦不类的朋友在社会上鬼混。 .... C.市长一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几位老师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 D.在今天的会议上,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南辕北辙,又怎能达成协议呢 ....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作家,要善于从广阔的、汗牛充栋的生活素材里选择有价值的题材来创作作品。 .... B.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张老汉的病逐渐好了起来,他又一次起死回生了。 .... C.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 D.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将“规范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提到各种会议上来。 ....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家装潢公司拥有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把居室交由该公司装修,保管使你蓬荜生辉....。

词语成语运用

中考复习冲刺系列三词语、成语运用 一、课标解读 1.正确理解并运用常用词语。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在语境中合理运用词语,是语言表达运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词语运用一直是各省市中考题中必考的考点之一。近年来各地的考卷上,“词语”这一考点呈现出新的走向:命题时多选用课文语句或时鲜语料,题型一般涉及语境释词、语境运用、词语辨析等考查角度;对词语语境义的探究成为一个热点;在“候选”词语的选择上,那些具有特别内涵的词语更受青睐。 2.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辨识成语使用的正误,结合语境理解成语,是常见的考点。成语具有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特点,承载了悠久的汉文化底蕴。成语的运用要建立在对成语的正确理解之上。除了要把握它的正确含义外,还要结合语境从感情色彩、对象搭配等方面考虑,仔细推敲辨别。 二、考点突破 (一)考点梳理 考点一:词语解释 1.(2012·贵州省铜仁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看着令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温馨提示】结合语境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前提。脱离开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词语,已经被摒弃,代之的则是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我们称之为“动态解词”。词的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在新的语境中,会产生新的意思。正确使用词语要结合语境,弄清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深层含义和特殊意义等内容,才能做到正确使用。其实,词语考查的解题思路万变不离其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一、考纲要求: 能根据语境,正确辨析成语的音义,正确使用成语。 二、高考题示例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7年全国高考题)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解析]答案为B。B句中"不孚众望"是"不使人信服"的意思,符合句意,使用恰当;值得注意的是,"孚"字不同于"负"字,如果换成"不负众望",在原语境中就属于使用不正确了。A 句中"一位"与表示"众多"的"莘莘"前后矛盾;C句中"趋之若鹜"为贬义词,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不恰当;D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并不像D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8年全国试题)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解析]答案是D项。A项中的"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这里应当说成"难以望其项背",或"望尘莫及"才能强调"其它甲B球队"财力远远不如"成都······球队"。B项中的"处心积虑"多表贬义,在B句中不当,可用"殚精竭虑"。C项中的"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登的寓言,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这里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正好用反了,应改为"坐收渔利"才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99年全国试题)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牢永逸。 [解析]答案是A项。该题涉及的四个成语中有三个属于使用对象错误,"美仑美奂"常用来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