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1、总则

1.1区域背景

求索溪是三峡大学校园内连接莲心湖与文思湖之间的一条校园景观水系。求索溪两岸绿树成荫、百花似锦,远处深林密菁、

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教学建筑群体。横跨求

索溪的多座小桥风格各异,连通着东西两

个校区。求索溪上还建有五座世界著名的

不同坝型的水坝和水电站微缩景观,将水

电工程知识寓于风光之中,是小规模的世界水电之窗,充分体现了三峡大学突出水电的办学特色。

1.2评价目的

三峡大学求索溪整个溪流的水质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水质颜色为深绿色,有异味,特别是在下游和文思湖段,臭味很重,而且固体漂浮物很多!求索溪作为三峡大学的一处占地较大的自然景观,其对三峡大学对外形象有一定的影响。该项目的初步计划是通过对求索溪水质的监测,其中监测的项目有:求索溪水质的COD(化学需氧量),TP(总磷),TN()总氮,及pH等指标,根据监测的指标确定求索溪水质的污染状况,然后据监测的结果对求索溪的水质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污水处理的整个流程,以及实验室的各项检测

工作。认识水质常规监测的重要性,对管理工作有更深层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掌握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的全过程。

1.3编制依据及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

-1995,国家环保局);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1.4评价原则

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等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随机性原则、社会经济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1.5评价工作等级

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求索溪流量较小,污染水源成分复杂,地面水域规模很小,求索溪属于V类景观水,则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划分依据见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见表1)。

1.6评价范围:求索溪整个河段及其周边环境。

评价重点:求索溪水质调查与评价。

1.7评价指标及重点评价项目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常用地面水监测项目,选取了以下指标进行监测实验,分为物理性质实验和生化性质实验。物理性质实验包括pH值、总残渣(TS)、总悬浮物(总不可滤残渣,SS)、浊度;生化性质实验包括DO(溶解氧)、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和细菌总数。实验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2)

1.7.1物理指标

(1)pH值:表现水体酸碱程度的一个数值指标,采用玻璃电极pH计来测量。

(2)浊度:使用浊度仪进行测定。浊度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关。悬浮固体体系对光有散射或吸收,浊度仪运用了上述理论,建立了相关透射光和散射光与颗粒物固体浓度的关系。

(3)总悬浮物:水样中的悬浮固体,正式名称叫总不可滤残渣,简称SS。将地表水水样通过滤纸后,将滤纸及其上的固体残留物于103~105℃时烘干、称重,再减去滤纸重量(差重法),即为总悬浮物重。

1.7.2生物、化学指标

(1)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由于样品的采集时间,储存方法不详,故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失去意义,只测量DO)。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含量和在20度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为五日生化过程所消耗的氧量(BOD5)。

(2)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 /L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COD较低,所以采用酸性高锰酸盐法,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盐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高锰酸盐用草酸钠标准溶液去除,并用高锰酸盐回滴,根据回滴用量来计算高锰酸盐。

1.8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污染控制目标: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求索溪内生态系统平衡。

2.评价对象周边地区环境

2.1自然环境调查

三峡大学上游起点为莲心湖,途经化学与生命科学楼、沁苑田径场、行政楼、计算机信息楼、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综合训练馆和校接待中心,最后止于文思湖,贯穿整个校园。两岸种植了草地护坡,然后是人行道及树木、教学楼、学生公寓等。

2.2社会环境调查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1672人,硕士研究生1789人,留学生773人。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9.3万平方米。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

3.环境分析

求索溪上游为莲心湖,使之与城市运河连通,为求索溪提供水源,文思湖位于求索溪下游,直通黄泊河汇入长江,调节求索溪的水位,沁苑公寓、南苑景观带、逸夫楼、图书馆、教师公寓的点状水景通过地下管道与求索溪相连,使整个校园水系连成一体,形成一相对的整体生境。

由于周围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学校废水排放、自然土质岸坡的水土流失、冬季水量不足而断流等造成溪水污染,导致水质恶化、杂草丛生、鱼类死亡、藻类大量繁殖。为了改善溪水水质,近年来学校设置了拦河堤坝,在水中种植芦苇、菖蒲等,并定期打捞漂浮物,减少关停排污口及限定排放量,是的溪水水质有很大改善。但是有些河段仍然污染严重,水体呈黑褐色,有恶臭,水面有漂浮物(废纸巾、果皮、塑料袋、一次性碗、树叶、灯管等),水面还有泡沫。水中有青蛙、鱼、野鸭等生物出没。

4.现状调查与评价

4.1现状调查方法

由于污染源为点源,则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

4.2调查范围和时期

调查范围:求索溪整个河段。

时期:枯水期(冬季)、丰水期(夏季),也可以只调查枯水期。(见表3):

4.3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收集资料为主,辅以现场测量、判读地形图;

内容: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弯曲系数等;

弯曲系数=断面间河段长度/断面间直线距离

当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

4.4水质监测

4.4.1监测点见图1,监测方法见表2。

4.4.2监测结果

污染措施实施之前的水质监测数据(单位:mg/l)

项目

监测点

DO BOD5COD cr TP TN NH3-N

4 4.34 16.23 108.93 1.90 12.66 9.53

5 4.53 12.05 116.00 1.00 11.41 7.49

围 4.80 20.20 ~

204.57

2.12

26.21 17.64

(注:监测日期分别为2006年11月12日和2007年3月22日、24日、25日、26日、27日)

现今水质监测结果

监测数据(见表4)水温:19 C

(注:监测日期为2011年11月20日)

4.5结果分析

从措施实施前后的监测结果得出,COD、BOD明显降低,总磷有所下降,说明措施的实施对水质有所改善。

4.6水质现状评价

水质现状评价常采用指数法。参照HJ/T2.3—93中的单项水质因子评价方法:

4.5.1水质参数的取值:按理,用于评价的水质参数应是经过统计检验、剔除了离群值后,K个监测数据平均值(必要时应考虑方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监测数据样本量较小,难以利用统计检验剔除离群值,这是,如果数据集的数值变化幅度甚大,应考虑极值(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值)的影响,宜取平均值与极值的平方和除以2的均方根作评价参数值。

4.5.2溶解氧DO 的标准型指数单元:

式中:SDO,j ——DO 的标准指数

DOf ——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T ——水温,℃

DOj ——溶解氧实测值,mg/L

DOs ——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4.5.3pH 的标准型指数单元:

式中,SpH,j ——pH 的标准指数

S pH ,

j

S pH ,j

pHj——pH实测值

pH 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

4.5.3评价结果

pH指数:PH=7.45>7,Iphj=(7.45-7)/(9-7)=0.225 COD的评价浓度值:22.76 mg/L

BOD5的评价浓度值:1.96 mg/L

TP的评价浓度值:0.406 mg/L

求索溪属于V类水体,则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表(见表5)可查得V类水体的pH、COD、BOD5、

TP的标准限值分别为6~9、40、10、0.4。

各种污染物标准指数法计算结果表

由上表知,除了总磷不符合标准外,其他三项指标均未超标。

表明水体还存在富营养化现象。

4.7污染现状评价

求索溪水体流速缓慢,水质在上游机械楼与下游图书馆前有明显改善,则可采用河流中污染物的完全混合模型。即

c——污染物浓度,mg/L;

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ch——河流来水污染物浓度,mg/L;

Qp——废水排放量,m3/s;

Qh——河流来水流量, m3/s;

5.防治措施

一般原则:对环保措施的建议一般包括污染消减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两部分。

将此次水质监测结果与2007年的相比,COD、BOD5、TP均明显下降,表明学校为改善求索溪水质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是根据现今的监测结果,求索溪的水质仍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主要是由于教学楼的污水排放、生活垃圾的乱扔、外来物种入侵、周边生活用水的排放等造成的。所以,仍需采取一些相应的消减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一下是我个人对此的一些建议:

(1)控制污染源,对教学楼等排放的废水实行限浓度排放,即经

处理后在排放,或禁止排放,如酸碱、富营养水油类等。

(2)向溪水中引入合适的水生生物,利用其生物净化作用使水质

净化。

(3)禁止向求索溪中扔垃圾、果皮等固体废弃物。

(4)引进干净的活水源,增大流量,保持水体流动。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6.评价结论

求索溪的水质经过学校实行措施后有了一些改善,但仍不符合该类景观水体标准,存在一定的污染。应采取更多的积极地措施进一步改善水质。

7参考文献、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环境影响评价,陆玉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的探讨,李桂媛,陈池,郑江英,三峡大学,湖北宜昌

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第四版)

附表:

表1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内陆水体)

表2 实验项目及分析方法

表3 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

表4 监测数据

组数浊度/度电导率/us/cm

x10

PH

COD/mg

/L

BOD/mg

/L

TP/mg/

L

1 10.7 0.045 7.55 16.47

2 0.466

2 1

3 0.03

4 7.66 16.4 1.6 0.465

3 9.9 0.03 7.62 17.65 2.5 0.245

4 11.

5 0.375 7.42 33.7 1 11.6

5 10.1 0.032 7.71 18 0.4 0.375

6 13.9 0.48 7.48 24.75 0.43 0.437

7 12.6 0.3 7.44 43.6 2 0.304

8 13.4 0.038 7.36 14.325 1.3 0.211

9 10 0.037 7.04 14.418 0.2 0.325

10 9.6 0.029 7.38 17.428 1.6 0.224

11 10.2 0.04 7.5 17.632 0.3 0.266

12 13 0.035 7.57 15.444 0.2 0.423

13 10.8 0.036 7.14 17.655 1.5 0.274 平均值11.4 0.116 7.45 20.575 1.2 1.201

表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序号分类

标准值

项目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1 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6~9

3 溶解氧≥饱和率

90%(或7.5)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3 3

4 6 10

7 氨氮(NH3-N)≤0.15 0.5 1.0 1.5 2.0

8 总磷(以P计)≤0.02(湖、库

0.01)

0.1(湖、库

0.025)

0.2(湖、库

0.05)

0.3(湖、库

0.1)

0.4(湖、库

0.2)

9 总氮(湖、库,以

N计)≤

0.2 0.5 1.0 1.5 2.0

附图:

图1 监测点位图

地形图

求索溪现状图

《环境质量及评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天津科技大学 《环境质量及评价》 课程设计指导书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6月

一、设计题目 黄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环境质量及评价,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是否具备灵活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和手段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环评工作的训练,掌握环评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2.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依据建设项目相关资料,编写相关环评篇章或报告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某建设项目(或环境要素)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篇章)的编制。具体要求为: (1) 总结和巩固课程知识,使之进一步加深和系统化; (2)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得到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计算方法和预测能力的训练; (5) 能够对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及评价结论进行正确评述; (6)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所有内容,撰写一份完整的环境质量与评价报告。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时间:一周。

四、设计技术要求和指导 1.设计技术要求 在已知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环境质量与评价的相关分析和计算,提出完整的成果。其成果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形式提交。 (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原始资料 学生领到课题后,应认真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明确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 (2)计算和分析 对设计涉及的内容,要求概念清楚、正确,设计思路清晰,结论合理;所需要计算的内容,要求方法得当,步骤完整,计算正确,分析合理,资料整理完整,图表完备、规范。 熟练使用Win-Word排版功能,以及图表的正确排版和插入。 (3)设计报告书 设计报告书是设计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内容齐全,逻辑严谨,叙述简洁,文词通顺,格式正确,排版一致。

2021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2021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第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 B、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地区 C、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D、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提背水面以内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参考答案】D 第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 A、基础设施用地区域 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区域 C、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区域 【参考答案】C 第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高速公路的停车场拟安排在城乡规划确定的绿地用地范围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用地()。 A、禁止擅自改变用途 B、使用时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 C、可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 D、使用时不需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参考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太湖 B、内水 C、京杭大运河 D、河道内的航道 【参考答案】A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确定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的部门是()。 A、河道主管机关 B、城镇規划部门 C、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 D、城镇规划部门会同河道主管机关 【参考答案】C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在风景名胜区内,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活动是()。 A、采石、开矿、开荒 B、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 C、修建储存放射性物品的设施 D、按照风景名胜区規划设立开发区 【参考答案】D 第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 A、农业区划 B、农血发展规划 C、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参考答案】D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5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新建某建设项目位于声环境功能二类区,经预测项目建设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为2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则该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三级均可 2 某10t/h锅炉,最大耗煤量为50kg/h,含硫量为1.0%,煤炭引风机风量为200m3/h,烟气排放SO2排放量为( )。 (A)222.2mg/s (B)800mg/h (C)3.99mg/L (D)111.1mg/s 3 已知某建设项目新鲜取水量为700m3/d,其中生产工艺用水量为400m3/d,污水处理站回用水量为400m3/d,冷却循环水回水量为300m3/d,补水量为150m3/d,项目的工艺回用水率为( )。 (A)0.5714 (B)0.509 (C)0.636

4 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应按照( )顺序提出。 (A)避让、减缓、补偿、重建 (B)减缓、补偿、避让、重建 (C)补偿、重建、避让、减缓 (D)补偿、避让、减缓、重建 5 适宜进行区域或流域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的方法是( )。 (A)地下水量均衡法 (B)地下水流解析法 (C)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 (D)地下水数值模型 6 某化工厂生产装置产生浓度为5%的氨水1000t,蒸氨塔回收浓度为15%氨水300t,经蒸氨塔排放氨气约占氨总损耗率的40%,进入废水中的氨是( )。 (A)1 (B)2 (C)3 (D)5 7 连续源源强以单位( )内排放的物质或体积表示。 (A)质量 (B)体积 (C)时间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题目:淮南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计权型指数法) 姓名 所属系部地球与环境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地球与环境学院院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 设计题 目 淮南市土壤质量影响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设 计技术参数 1.城市总平面图1张; 2.各采样点的采样参数; 3.环境质量标准值表1张。 设计要求 1.土壤中各因子背景值的计算; 2.计权型指数法计算,确定土壤质量级别; 3.采样点实测值图一张; 4.五个评价因子等值线图共五张; 5.淮南市地表土壤环境质量分区图一张。 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图纸7张; 3.设计成果打印并装订好,与图纸一起放入档案袋中 工作计划1.资料收集与整理3天; 2.资料分类与整理3天; 3.绘制有关图纸3天; 4.编写设计说明书3天 参考资料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 2.陆玉书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课程设计题目:淮南市土壤质量评价(计权型指数法)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3) 2.基本概况 (4) 2.1自然地理概况 (4) 2. 2地质条件 (4) 2.3水文条件 (4) 2.4气候特点 (5) 2. 5城市经济状况 (6) 3土壤环境质量 (7) 3.1 土壤环境质量 (7) 3.2 土壤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7) 4评价方法及评价因子 (8) 4.1评价方法的选择 (8) 4.2评价因子的选择 (8) 4.3评价标准 (8) 5计算与评价 (9) 5.1背景值计算 (9) 5.2计权型指数 (12) 5.3.结果分析 (18) 6预测与对策 (20) 6.1预测 (20) 6.2对策 (21) 7心得体会 (21) 8参考文献 (2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答案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答案 +[QQ45579449]考后调分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书 D.环境影响登记表 【正确答案】A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 A.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 B.符合当地的政策和环境条件 C.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D.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 【正确答案】B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范围的是() A.项目组成 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C.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D.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正确答案】C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B.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C.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D.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正确答案】A 5、某工厂年投人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00t,进人副产物中的该污染物总量为1500t,被净化处理掉的该污染物总量为4000t,被分解转化的该污染物总量为500t,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1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t。 A.1500 B.3000 C.6000 D.5500 【正确答案】B 6、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中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为()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较高 B.三级 C.较低 D.—级 【正确答案】C 7、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时应以()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有公众参与的是() A 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篇章或说明D环境影响登记表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称的环境敏感区的包括() A人工鱼场 B 重要的湿地 C 城市中的绿地 D 植物园 3、学校娱乐区的后面是学校,则娱乐区执行的噪声标准限值为() A 昼间55dB,夜间45d B B昼间60dB,夜间50dB C 昼间50dB,夜间40dB D 昼间65dB,夜间55dB 4、大、中型河流,在排水口下游3~5km处有一取水口,在混合过程段应用() A 零维模型 B 一维模型 C 二维模型 5、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而衰减,当传播距离增加一倍时,噪声衰减() A 1d B B 5dB C 6dB D 2dB 6、下列哪个模式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 A AERMOD模式 B ADMS模式 C 估算模式 D CALPUFF模式系统 7、某燃煤电厂,年消耗煤量100万吨,燃煤含硫量0.98%,可燃硫占全硫量88%,脱硫设施除硫效果45%,则二氧化硫产生量为() A 984.47t/a B 8624t/a C 4743.2t/a D 541.46t/a 8、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包括() A生产装置布置合理性B环境敏感点保护措施 C 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D 绘制厂区与外环境关系图 9、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氨氮等十项指标丰、平、枯水期水质达标率为() A 80% B 90% C 100% D 95% 10、大气污染物中粒径小于()的污染物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考查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考查 一、公路建设 某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全线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标准宽度10m,其中行车道宽9m,土路肩2×0.5m,设计洪水频率为五十年一遇;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全线共设小桥4座,中桥13座,大桥2座;隧道3座;涵洞104道;平面交叉52处;改河4处;改渠7处。 本工程全线总长度20.396km,总投资约21094.94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34.27万元。计划施工期为25个月,工程施工方案计划于2007年12月底开工建设,2010年1月底完成。 问题: 1、可能成为评价目的的有() A、对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概况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B、对该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C、根据该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止措施,将环境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以达到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D、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主要必选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环境保护设计及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评价可能用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3、对于评价范围表述恰当的是() A、地表水环境:拟建公路跨越河流出上游100m、下游500m水域范围内 B、大气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km范围

C、声环境:路中心线两侧各2000m范围,施工场地外缘1000m范围、料场1000m范围内 D、陆生生态环境:包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的范围及此范围外的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和工程取、弃土场 4、施工期噪声源可能包括() A、爆破 B、挖掘机 C、各种打桩机 D、吊车、升降机 5、评价方法的选取恰当的是() A、施工期施工噪声及粉尘、沥青烟污染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类比分析方法 B、运营期的交通噪声评价采用模式计算法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调查、叠图、类比分析等方法 D、环境风险分析采用概率分析和敏感点地段水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下列关于评价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工程对农田、植被的影响及公路切割阻断对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为重点 B、水土保持方案:以施工期取土场、弃土场、高填深挖路段带来的水土流失为重点 C、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桥梁及隧道施工过程的水环境影响为重点 D、声环境影响评价:以营运期交通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为重点 7、下列关于工程或污染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施工机械作业;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 B、大气环境:施工挖方、填方、取土等工程行为;筑路材料运输;施工临时用地 C、水环境:桥梁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存储;取、弃土场;危险品运输事故 D、声环境: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8、下列关于保护目标叙述正确的是()

环评师报考条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gineer,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登记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根据《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暂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13号)文件精神,从2004年4月1日起,国家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与人事部共同组织的考试。环保总局组织成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负责拟定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组织命题,研究建立考试题库等工作。环保总局组织专家对考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试题进行初审,统筹规划培训工作。人事部组织专家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同环保总局对考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确定考试合格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再次登记。环保总局或其委托机构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机构。人事部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登记和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业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报考条件 凡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7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8年。 (二)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5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6年。 (三)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或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3年。 (四)取得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1年;或取得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满2年。 (五)2003年12月31日前,长期在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个科目,只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2个科目的考试。 1、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满3年,累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业务工作满15年。 2、受聘担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取得环保总局核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合格证书"。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科目 共设4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前3科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为主观题。 考试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工程咨询继续教育环境影响评价--试卷96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开发区环境影响的识别,分为()等层次。 A.宏观规划和具体项目 B.战略性和策略性 C.长远和近期 D.主要和次要 2.()主要用于涉及地理空间较大的建设项目,如公路、铁道、管道等“线型”影响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 A.系统流图法 B.层次分析法 C.叠加图法 D.情景分析法 3.若将开发区定位为新经济区,则应以()来配置要素。 A.人口计划规模 B.经济发展规模 C.环境承载能力 D.资源需求总量 4.根据产业组织学的(),规划能够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绩效,其中包括环境绩效。 A.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B.价格理论

C.产业竞争与规制理论 D.产业组织形态创新理论 5.开发区定位包括()和产业定位。 A.区域定位 B.经济定位 C.社会定位 D.功能定位 6.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在于()。 A.彻底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损失 C.研究风险减缓措施 D.认清风险危害 7.下列不属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敏感区划分原则的是()。 A.开敞度很小,或感潮时间长的海湾 B.多年平均流量较大,且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C.多年平均流量较小,且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 D.海岸线形状受海水冲刷影响极易改变的海域 8.()首次对“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海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

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D.《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规划目标或者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目标约束性原则 B.责权对应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广泛参与的原则 10.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级()类标准体系。 A.三,五 B.三,六 C.四,五 D.四,六 11.()明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降低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D.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12.下列关于环评听证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听证会的个人和组织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docx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系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14-1 班 学生姓名:朱洪飞 指导教师:保华 完成日期:2018.01.15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7-----2018学年第 1 学期2017 年 12月 30日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班级14-1 班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题目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教师保华 起止时间2018.01周数 1 周设计地点校 设计目的: 1.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新疆工程学院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 本次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 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 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任务:新疆工程学院新校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设计进度与要求: 1.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按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 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 要求每位同学的单独完成自己负责评价的那部分容,严禁抄袭。 2.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 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同时在课程设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摘要 通过对新疆工程学院(艾丁湖校区)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 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 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 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 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 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环境调查;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更新:2011-6-1 编辑:流云飞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资格等级】:无 ·【证书类别】: ·【颁证机构】:国家环保总局 ·【证书综述】:为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本规定适用于从事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国家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管理。 ·【证书前景】: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国家环保总局规定凡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的单位,应配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所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炙手可热。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主持下列工作: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环境保护验收,可就职于各地的环保事业单位。 · 【培训简介】:环保总局组织成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负责拟定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组织命题,研究建立考试题库等工作。·【考试简介】: 考试时间:每年一次; 形式及要求:全国统考;该考试为滚动考试,两年为一个滚动周期。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参加2个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方能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合格证书。 内容及难度:该考试共设4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前3科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为主观题。考试分四个半天进行,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报考流程: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环保总局)共同成立考试办公室,负责考试相关政策的研究与管理,考务工作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各省的考务工作具体由该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参加该考试的人员须由本人提出申请,携带所在单位出具的有关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 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 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4、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题: 1、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 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经常用工作程序来表示。 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6、水体污染源分为两大类: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 、10~14Km 、4~6Km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8~30Km 、2~8Km 、1~2Km 。 三、判断并改错: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评工作成果的一般体现。(×)[集中体现] 2、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在河流横向断面上与河水充分混合需要一定的横向断面混合时间。(√) 3、划分环评工作等级的依据是投资者的主观意愿。(×) 4、S—P模式适用于任何状态、任何物质的衰减规律。(×) 5、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回顾性环境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阶段分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简答题: 1、中国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2、简述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评工程师考试真题

某公司拟新建 1.0×10 t/a 焦化项目(含 1.8×10 t/a 洗煤)。该项目洗煤采用重介分选 (产品为精煤、中煤、矸石)、煤泥浮选、尾煤压滤回收工艺。焦化备煤采用先配煤后粉碎 工艺,配煤含硫 0.6%。炼焦采用炭化室高 7.63m 、1×60 孔顶装煤焦炉,年产焦炭 9.5×10 t (干),吨焦耗煤 1.33t ,煤气产率 320Nm /t (煤)。焦炭含硫 0.56%,采用干法 熄焦,同时配置备用湿熄焦系统。配套建设一套 20MW 凝汽式汽轮余热发电机组。 焦化生产工艺见图 1-1。焦化废水处理采用 A /O 2 工艺。脱硫工序可将煤气中的硫化 氢脱至 200mg/Nm 。经洗脱苯工序净化后的煤气除用于焦炉和管式炉外,剩余煤气用于发 电。洗脱苯工序产粗苯 1.3×10 t/a ,设粗苯储罐 2 座,储存量 2×684t 。 粗苯残渣 废水 图 1-1 焦化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示意图 问题: 1. 给出本项目洗煤工程废水和固体废物的处置要求。 2. 列出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3. 给出本项目炼焦炉大气特征污染物。 4. 计算进入洗脱苯工序煤气中的硫含量(t/a ) 5. 给出本项目焦化生产设计的风险物质。 标准答案 1.(4 分) (1)洗煤水(是否)做到闭路循环不外排; (2 分) 答部分回用部分外排得 1 分,只答回用不答不外排得 1.5 分 (2)矸石(是否)综合利用(1 分)或合理处置(1 分) (2 分) 易错点:一定要审清题,很多考生没有注意“洗煤工程”这个限定词,回答了很多关 于焦化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和固废的答案,白白失分。 2.(2.5 分) 6 6 5 3 2 3 4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 选择题: 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 A、B、D) A 制定政策 B 制定规划 C 制定计划 D 建设项目 2、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的是(A、B、C、D) A 预测功能 B 选择功能 C 导向功能 D 判断功能 4、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A、B)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 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 》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A、B、C)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 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有(A、B、C、D) A 具有法律强制性 B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C 分类管理 D 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 7、按时间顺序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A、B、D) A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B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 环境质量后评价 D 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8、建设项目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B、C、D) A 环境污染问题 B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C 生态系统结构恶化问题 ` D 生态系统功能降低问题 9、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 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 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D 当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应执行国家标准。 10、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 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11、在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地方在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报国务院批准。 12、我国的环境标准可分为(abc ) A 国家标准 B 地方标准 C 行业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0224131班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工作总结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本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17-18周,由袁英贤老师、典平鸽老师共同负责0224131班环境科学专业,为期2周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指导工作。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性一环,学生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讲解完成后,有目的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告书的编写练习。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既是他们学习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课程设计一般包括:选题、设计计划书的制定、实际任务书的下达、设计指导书的编写、设计计算书的完成及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拟议中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次课程设计“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真做”的方式,来完成本次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通过本学期课程设计实践和指导,对本次的课程设计总结如下: 通过本次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实际工作过程。尽量使学生在做报告书的过程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已知的资料内容收集相对容易些,有些无法知道或无法收集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假设其条件或是近似的资料来进行按已知资料,进行设计编写。掌握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工作的程序,及有关的要求。重点的掌握了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写要点。

学生根据教师编写好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指导书进行编写。查阅有关的资料,环境的现状监测,收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资料,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筛选,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的选择等等。同时对无法收集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假设的设计,提供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资料。最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完成《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通计初步掌握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编写的要点、工作程序。对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了一个了解,达到了本次的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总体上讲学生们能够认真的负责的完成交给的任务,熟练了环境过这次的课程设影响报告书的编写,使学习到的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但个别同学对整个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一次做环境影响报告书掌握不准此项工作的重点。另外由于时间和技术条件,技术资料的缺乏,没有全面的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写过程和重点内容,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熟练和进一步的掌握。也需要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加强老师的学习,提高认识,严格要求,使此课程设计的任务完成的更好。 指导老师:袁英贤、典平鸽 2016年1月

环境法学试题

环境法学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环境法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2、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既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有包括人与人的关系。() 4、预防为主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所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律。()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美国。()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称为污染控制法的“支柱”性制度。() 7、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础。() 8、各国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适用的对象和范围规定不同,我国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环评制度适用的对象是建设项目。() 9、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均可申请减半缴纳或者免缴排污费。() 10、危害后果不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11、在我国对于因环境侵权所导致的精神损害可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解决赔偿。() 12、我国《水法》确立了水资源的单一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 13、只要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无论其是否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都要实行限期治理,并处罚款。() 14、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或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15、《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自然界所有的野生动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 A.环境民主原则 B.环境责任原则 C.预防为主原则 D.协调发展原则 2、“三同时”制度是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B.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环境影响评价实训.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训指导 一、实习目的: 课程实训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搜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实习,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运用,培养学生能够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习的具体安排: 3.实习场所:一体化教室

4.实习内容:按江苏省环保厅编制格式要求,模拟实际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涉及“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3、环境质量状况”、“4、评价适用标准”、“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7、污染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分析”、“8、环境影响分析”、“9、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11、项目现场公示”“12、结论与建议”及“附件整理、印刷”等编制工作。 三、实习指导老师 刘文桃 四、实习方法及成绩考核 实习方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成绩考核标准: 不及格:无故旷课两次以上(包括两次),设计不认真,实习时不服从老师安排,无课程设计者及小结。 及格:设计尚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基本符合要求者。 中:设计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能符合要求者。 良好:设计比较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比较详细和准确者。 优秀:设计很认真,无旷课,在设计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课程设计及小结比较优秀者。 五、实习要求 1.实习期间,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和要求,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内容及进度设计。2.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要求内容充分、图表丰富、文体得当、字迹工整,并按时完成。 扬州职业大学 2014年9月 附件: 1.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2.环评报告格式规范与写作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模板

正文格式基本要求: 正文文字统一使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表格内文字通常使用5号宋体,行距固定值16磅(必要时可调整); 正文中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可在文本完成后全选,在字体中选择Times New Roman,不影响中文字体格式)。 报告表分九章,章节编号中文一、二、三、四……标题加黑;各章节内正文1级标题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1、2、3、4,标题加黑; 正文图表标题采用小4号宋体加黑,图表编号在相应章节(一共九章)标题框架内按顺序分别编号,如表1-1,表1-2……,图1-1,图2-1……等。 范例: 详见报告表样表格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 (主要产品及产量)(项目性质)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名称) 编制日期: 年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2、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0823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0823 环境影响评价 课程设计指南 班:环境工程0823班 组员:俞聪083013319 2-13王翔083013321 14-23李明明0830133113 199项目名称:XXX精密塑料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新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12月XXXX XXXX年产量)名义数量(单位) 16448802注射成型零件精密模具主要设备80住友注射成型机SUPERMASTER注射成型机集中原料输送系统50公斤料斗干燥机25公斤料斗干燥机喷雾线机械手水转移印刷机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放电加工处理器数控放电加工处理器放电加工机精孔放电加工机铣床精密成形磨床10HP磨床净化空气压缩系统平面图像测量机主要原料(年用量) 标称数量(单位)POM国际单位制FXXXX年燃气(标准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他废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和排放方向:工作时间:拟建项目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班、3班/天和251天/年产生研磨抛光污水经厂内污

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员工人数:拟建项目新增员工200人不合格水、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和车间清洗水直接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伴随电磁辐射的设施2 项目内容和规模:(如不够可附附加页)主要项目(1)注塑产品生产工艺:XXX精密塑料技术(苏州)公司主要工艺操作流程...来料加工、水转印、原材料仓库清洁、外部管理、清洁、注塑、生产、静电去除、静电去除、检验、喷涂、水转印、成品仓库a、烘烤、清洁、客户测试、烘烤、表面处理测试、精密注塑工艺描述:喷涂、高度保密①在精密注塑工艺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是集中式原材料输送系统和全封闭注塑机原料集中输送系统通过管道将原料(塑料颗粒)输送到注塑机的料斗中,电加热软化原料并将原料注入模具中,间接循环冷却水冷却模具,冷却后得到注塑产品产品经检验,不合格产品送粉碎机粉碎后作为原料重新注射合格产品进入成品仓库。(2)根据客户要求,有些注塑产品还需要喷涂和水转印工艺。?喷涂:用布将零件(注塑产品)清洗到一定程度,去除零件表面的灰尘,然后将零件装在夹具上,用静电消除枪消除静电,喷涂操作在喷涂室内由自动机械手进行,喷涂后的零件放入烘干线烘干,烘干温度为XXXX。水幕不符合使用条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