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制定) - 副本
阿奇霉素耐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用药治疗

阿奇霉素耐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用药治疗患者7 岁儿童,肺部感染,经验性予以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显示为阿奇霉素耐药。
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是否可以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何合理使用,又应该注意什么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 年版)》[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首选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
随着大环内酯类的广泛使用,近15 年世界范围内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均不断升高,亚洲地区更是高达90%~100%。
肺炎或炎症的程度是大环内酯耐药病例临床病程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大环内酯耐药的病例中,轻症的患者也可能对大环内酯有反应,而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替代有效的抗生素[2]。
哪些药物可以替代大环内酯类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其他治疗MPP 的替代抗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1]:1、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MPP 具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MP)耐药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UMPP)、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MP)、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治疗。
2、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耐大环内酯类MPP 具有确切的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MP 耐药MUMPP、RMMP、SMPP 治疗。
替代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在儿童中使用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考虑哪些安全问题?1、四环素类四环素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紊乱、食管炎、儿童牙齿变色,肝毒性、过敏少见[3]。
对矿化组织的亲和力导致其并入人体钙化组织,如牙齿、软骨和骨骼中。
由于这一重要的代谢特征,四环素类禁用于妊娠和8 岁以下的儿童。
与牙齿变色相关的因素包括剂量、治疗时间、牙齿矿化阶段和矿化过程的活动度[4]。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血清降钙素原(pr。
Ca1CitOnin,PCT)是反映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
一直以来,血清PCT被用作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1]首次批准勃拉姆斯(B∙R∙A∙H∙M∙S)血清PCT0.25μg∕1阈值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I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1RTD抗菌药物指导。
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成人1RTI分级管理,儿童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多个专家共识[2-4]o虽然临床上血清PCT已在儿童1RTI广泛应用,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指导原则。
为使血清PCT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于儿童1RTI管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组织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完成〃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组就血清PCT在儿童1RTI病原鉴别诊断、抗菌药物管理、严重程度评估和疾病分流管理的应用及血清PCT正确解读等多个主题,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结合儿科临床实践,遴选出与儿童1RTI管理密切相关的14个临床问题,通过德尔菲法投票[5],多次会议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共识的目标人群为疑似或明确诊断为1RTI的儿童。
1方法1.1 共识专家组及撰写组组成与职责共识专家组由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21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临床问题遴选、共识意见修订、投票达成共识。
共识撰写组由12名临床研究人员组成,包括3名专业型博士及9名主任/副主任医师。
其主要职责是:(1)调研临床问题;(2)文献复习;(3)起草推荐意见共识表;⑷记录专家共识制订过程;⑸协调共识制订的各种工作。
1.2 共识制订方法1.2.1 确定临床问题撰写组通过文献复习初步提出临床问题,专家组成员通过评分,优选、增减相关临床问题。
儿童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2024年版)

PART TWO 2、PIC前期的感染病原学
PIC前期的感染病原学
我国对于儿童PIC的前期病原流行病学研究开展较早,21世纪初其 病原分布以病毒、细菌感染居多,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腺病毒等,而细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等常见。少部分为百日咳鲍特菌、肺炎支原体和 肺炎衣原体引起。新冠疫情前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PIC的主要病原,其次为病毒感染。新冠疫情后期由于新冠感染可 能导致机体免疫失调、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和咳嗽感受器敏感性增高 等情况,加之同时有其他病原菌的局部流行,使我国儿童PIC前期的感 染病原学更显丰富。
(7)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支气管活检、咳嗽感受器敏感性检测等在儿童PIC的诊断价值有待确 定,不宜也不必要列为常规使用。
辅助检查及评估
5.2 评估方法 PIC患儿的咳嗽评估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 VAS)、咳嗽症状积 分(cough evaluation test,CET)和咳嗽敏感性检测等[29-30],这些方法目前临床并未普遍 应用,此处不作赘述。
PART FIVE 5、辅助检查及评估
辅助检查及评估
5.1 辅助检查 (1)PIC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PIC的诊断是一种排他性诊断,首先推荐实验室检测感染指标 [痰涂片和培养(一般细菌、分枝杆菌)、细胞学],排除感染急性期;如考虑非典型病原 (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结核等)感染时,病原学指标应作为进一步明确感染并确定 感染原的依据; (2)胸部X线片检查可作为PIC的初始评估方法,是排除特异性咳嗽的主要手段,若胸部X线片 尚不能明确病因,高度怀疑气道异物吸入时,建议行胸部CT检查。若考虑患儿由于非典型病原 出现肺和(或)气道损伤(非典型支气管扩张、肺间质性疾病等),建议进行胸部高分辨CT检 查; (3)对于≥6 岁PIC患儿推荐常规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虽不能因此完全排除特异性咳嗽,但有 助于鉴别病因;
病例分析 支原体肺炎

嗽、咳痰,咳黄浓痰,易咳出,伴有流涕。口服退烧
药(具体药品不详)体温降至正常。 门诊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 1:160 阳性 胸部平片:左下肺炎症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过敏史:无是无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月经正常,无痛经现象,经期规律,未婚未育。
T:37.5℃,BP:109/72 ,P:82次/分,R: 19次/分
医嘱更改
0.9%盐水100ml+喜炎平200mg 静脉滴注 bid (5月3日~5月4日)
D4 (5月4日 出院)
患者目前无明显不适,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憋气 查体:左下肺叩诊实音 听诊左肺呼吸音低 体温:36.5℃ 患者病情好转,今日出院,嘱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 疗,2周后复查胸部CT。
出院带药
克拉霉素缓释片 0.5g pd 口服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肺炎 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引起的肺炎。
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染,潜伏期1~3周。
♥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流行年 可高达40%~60%;无症状的MP携带者为21.2%
左下肺叩诊实音,听诊左肺呼吸音低,心音低钝, 其他无异常。
胸部CT:左肺下叶见大片状阴影,边缘不清,密度不 均。右肺上叶可见小片状磨玻璃密度。考虑双肺炎症, 建议治疗后复查
凝血常规:纤维蛋白原定量:5.01g/l ↑ 尿常规:粘丝液 2246.64 p/ul ↑ 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 阳性
左肺肺炎 慢性胃炎
儿童支原体肺炎 的病例分析与讨论
患者,女性 ,14岁,BMI20.4kg/㎡
2023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指南解读ppt课件

支气管内径变化
感染期间,支气管内径可能会有所减小, 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和气道收缩导致的。
08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 检查之一,可用于评估感染程度和初
步判断感染类型。
痰液培养
痰液培养可用于检测肺炎支原体, 但培养周期较长且易受到其他菌群
污染,临床应用受限。
血清学检测
11
临床分型
轻型
发热
体温在39℃以下,咳嗽较轻。
咽痛、头痛
伴有咽痛、头痛等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气促等。
重型
高热持续
体温持续在39℃以上,咳嗽剧烈。
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增快,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全身症状
乏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
并发症型
肺外症状
如心肌炎、肝炎等。
肺部症状
肺部炎症加重,伴有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胸痛
部分患儿会有胸痛表现,常因剧烈 咳嗽引起。
体征
01
02
03
肺部听诊
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 啰音,但特异性不高。
胸部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见模糊云雾状 或均匀一致的肺浸润影, 部分患儿有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 数正常或稍增高,血清 MP-IgM阳性。
06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早期
04
病理表现
病理表现
黏膜损伤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 损,表现为充血、水肿和糜烂等症状 。
免疫反应
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导致血清IgM抗体和IgG抗体升高 。
01 05
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远燕,董一辛,杨阳.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3):49-50,70.
[2]郝玉萍,邓静.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3):437-440.
纳入标准:经胸部X线和肺炎支原体抗体等检查确诊;符合《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的相关标准;体温>38度;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体质;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全身感染;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注射液(生产商: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32,规格:5ml:0.25g)治疗,以静脉滴注方式按照10mg/kg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混合给药,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推荐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生产商: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98,规格0.5g),以1mg/kg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均持续用药治疗7天。
3讨论
支原体肺炎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且情况危重等特点,患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不畅、胸闷等,随着病情加重,对患儿的呼吸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非常关键。
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杀菌,此药的组织渗透性好,通过静脉给药能经血液循环进入机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抑制细菌转肽作用,干扰蛋白质生成,发挥消灭病灶的作用,但是单用此药会存在一些副作用,而且整体效果受限。糖皮质激素药不仅能发挥抗炎效果,还能调节机体免疫,改善机体代谢平衡,抑制病毒进展和变态反应,消除肺部炎症,对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和改善肺功能非常有效[2-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肺部症状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用药不良反应概率对比无显著差异,由此证实联合用药不仅安全性有保障,而且对消退病症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显著。
润肺通络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46例

[1]Zheng J L,Wu Q L,Wang L,et al.A 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early pain recovery of post-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J].Exp Ther Med,2018,15(2):2049-2053.[2]罗红,徐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6):272-274.[3]刘建伟,吴新贵.以针刺为主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0):2478-2480.[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等.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7]Hartwig M,Gelbrich G,Griewing B.Functional orthosis in shoulder joint subluxation afterischaemic brain stroke to avoid post-hemiplegic shoulder-hand syndrom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12,26(9):807-816.[8]曹卉娟,邢建民,刘建平.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9,50(7):600-602. [9]Sanford J,Moreland J,Swanson L R,et al.Reliability of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for testing motor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following stroke[J].Phys Ther,1993,73(7):447-454.[10]Ohura T,Hase K,Nakajima Y,et al.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ol based on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for stroke patients[J].BMC Med Res Methodol,2017,17(1):131.[11]叶祥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综合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6):452-456.[12]陈德,王锋,丁淑强.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6):168-170.[13]郭晶,吴金香.中药薰蒸结合电针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9):823-825.(收稿日期:2020-01-26)润肺通络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46例邵成良(杭州市富FH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浙江杭州311400)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pneumonia, MPP)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在小儿多发,发病率约占小儿肺炎的20%。
202X年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10

• CAPO(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织)
• 2001-2006年,2878例
• 对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和初始治疗覆盖非典型病 原体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Arnold FW, et al, AJRCCM 2007; 175:1086-93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未覆盖(fùgài)非典型病原体, 将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共识(ɡònɡ shí)制定的背景和目的
• 由于近年来发现我国肺炎(fèiyán)支原体在体外对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
• 因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制定了成 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以提高警惕,指 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我国“成人(chéng rén)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发 布
• 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菌治疗(zhìliáo)时间长于敏感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zhìliáo)时间
大环内酯类敏感肺炎支原体
P=0.032
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
(6-11) (7-12)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天)
Bin Cao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2):000–000
20 10
0
Clin Infect Dis 2010;51:189–194
检出率(%)
63/215
CAP患者 (huànzhě)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Hale Waihona Puke 2.8 4/141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患者
大环内酯耐药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lín chuánɡ)疗效的影 响
• 日本的两项临床研究结果(jiē guǒ) • 与敏感菌株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相比,大环内酯抗生素耐药菌株导致的 肺炎在单独接受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时,退热时间显著延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MPP中西医互参治疗
5.1 轻症MPP 5.1.1 西医认识
• 轻症MPP可在门诊治疗。MP感染有一定自限性, 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管理指南》等多部指南的指导建议, 以阿奇霉素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抗MP感染的一线药物。口服阿奇霉素, 第1天剂量为10 mg/kg, 每日1次, 连用3 d。停4 d后重复1次。替代选择包括口服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克拉 霉素(7.5 mg/kg, 每日2次)或红霉素(10~15 mg/kg,每8 h 1次)。我国 指南推荐疗程平均为10~14 d。对症治疗可根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适当给予退 热、 止咳、 祛痰、 平喘等药物。
• 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MPP或难治性MPP的重要选择 之一,首选甲泼尼龙或泼尼松。泼尼松常规剂量为1~2 mg/(kg· d),口服或 静脉给药, 疗程3~7 d。全身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仅限于危重症和 用常规剂量治疗无效的MP感染, 可选择甲泼尼龙20~30 mg/kg静脉滴注(最 大不超过1 g/d), 之后根据临床改善程度改为口服甲泼尼龙或泼尼松并逐渐 减量,总疗程不超过4周。预测对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无反应的因素包括 以下各项: 持续高热超过7 d、 初诊时CRP≥110 mg/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0.78、血清LDH≥478 IU/L、血清铁蛋白≥328 μg/L肺CT提示整叶密度均匀的 实变影。
• MPP恢复期多见阴虚肺热证及肺脾气虚证。 阴虚肺热证治以养阴清热、 润肺止咳; 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成药可选用 养阴清肺口服液等。 肺脾气虚证治以补肺健脾, 益气化痰; 常用玉屏风散加减;中成药可选用玉 屏风滴丸(颗粒)等。 • 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包括:中药敷背法,拔罐法,中药中频离子导入。
5.1.2
中医认识
• 中医治疗MPP多采用内外合治综合方案。综合方案包括中药辨证口服、 外治 疗法及静脉滴注治疗。静脉滴注药物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喜炎平注射液 或炎琥宁注射液。 • MPP初期和极期为实证阶段,中医辨证中表里俱热证常见风热闭肺证;里实热 证常见痰热闭肺证及湿热闭肺证。 风热闭肺证治以清肺开闭;方剂选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中成药可选 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剂(口服液)、小儿咳喘灵泡腾片(口服液)等;咳嗽明显 者可酌情加用四季抗病毒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发热明显者可酌情加用小儿豉 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 痰热闭肺证治以清热化痰、开肺定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 减;痰涎壅盛者中成药可选用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口服液)等;高热稽留不退者, 中成药可选用金振口服液等。 湿热闭肺证治以清热利湿,开肺定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合三仁汤加减;中成 药可选用清热化湿口服液等。
5.2 重症MPP和难治性MPP 5.2.1 西医认识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选择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剂量10 mg/(kg· d),每日1次, 用2~3 d,然后可根据情况适时改为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口服(即抗生素序贯疗 法)。也可直接使用红霉素10~15 mg/kg,每12 h 1次静脉滴注。7岁以上儿 童则可换用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者也可以选用米诺环素 或多西环素口服,剂量2 mg/kg,每日2次。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可以选择左 氧氟沙星口服500 mg/d,每日1次给药,或莫西沙星口服400 mg/d,每日1次 给药。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等主要针对重症或难治性 MPP,使用前须评估利弊与风险并取得家长同意。
4.3
其他辅助检查
• 血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鼻咽吸出物中白细胞介 素18(IL-18)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提示难治的预测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 升高与IL-18的升高呈显著相关,可作为临床参考。有研究认为,CRP>40 mg/L是诊断难治性MPP的参考指标之一,也可作为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参 考指标之一。D-二聚体增高提示MP感染可能合并有高凝状态,须警惕血栓形 成的可能。
4.2影像学检查
• MPP的胸部X线片表现多样。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双肺间质性肺炎;学龄前期及 学龄期患儿以一侧的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为主,常出现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等。 重症病变多表现为累及一叶或多叶的节段性或叶性实变,可伴有肺不张、胸腔 积液、坏死性肺炎、肺脓肿、气胸等。胸部影像学异常一般在4周左右大部分 吸收,8周时完全吸收,也有病程1年后恢复正常的报道。 • 胸部CT常见的征象为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的大片实变影、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 腔实变影、磨玻璃样阴影,其他有支气管壁增厚、马赛克征、肺不张、树芽征、 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4.MPP辅助检查
4.1 病原学检测
• 病原学检测:咽拭子、咽喉或气管吸出物、胸腔穿刺液或肺泡灌洗液等送检 MP培养和分离是诊断MP感染的可靠标准。但缺乏早期诊断价值。 • 血清学检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MP感染的主要方法。单次MP-IgM抗体滴度 ≥1∶160对MP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有诊断价值,恢复期和急性期双份血清MPIgM或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同样可确诊为MP感染。血 清学检查结果受病程的影响,MP-IgM须在感染1周后才能被检测到。婴幼儿由 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抗体检测 对于疾病病情和治疗疗程无意义。 • MP核酸检测:包括常规PCR、巢式PCR、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扩增、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等,这类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检测时间短,病程 早期敏感度及特异度高。其中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最为敏感,可以检测 特异性RNA,阳性结果可以反映MP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情况。
3.2
中医认识
• 普通MPP初期--风热闭肺; 极期--痰热闭肺; 恢复期--肺脾气虚。另外,在南 方地域和长夏季节还可见到身热不扬、咳嗽、咯痰不爽、食少腹胀、大便黏腻 等湿热闭肺的证候群。儿童常见肺炎喘嗽中医证候特征见表2。
• 严重MPP则见高热炽盛、喘憋、咳嗽、烦躁口渴、涕泪俱无等毒热闭肺的肺系 本脏重症证候群。
5.2.2 中医认识
• 重症MPP多见毒热闭肺证,治以清热解毒, 泻肺开闭; 常用麻杏石甘汤合小 陷胸汤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小承气汤; 高热炽盛者中成药可酌情加用安宫牛 黄丸,脘腹痞满加一捻金。本阶段也可见瘀血阻络的证候特点, 可适当加用 凉血活血通络之品。此外, 也可选择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 d)(最大 不超过250 mg/d)、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 难治性 MPP 多见正虚邪恋证或虚实夹杂证,治以扶正祛邪,即益气养阴,佐 以祛痰化浊、解毒通络之品,常用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中成药选用生脉饮、 槐杞黄颗粒及百合固金丸等。痰浊明显者中成药可酌情加用猴枣散等,毒瘀明 显者中成药可酌情加用羚羊清肺散等,从而有效提高或改善临床症状,发挥中 药替代、补充或增效抗生素作用。
3.MPP临床特征
3.1 西医认识
• 咳嗽和发热是MPP主要症状。 • 普通MPP早期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可有呼吸音减低,局部出现干湿啰音、喘鸣 音等。临床表现重、肺部体征轻、而且与影像学的显著表现不一致是MPP的一 大特征。 • 严重MPP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肺脓肿、肺栓塞 等,可遗留后遗症。 • 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 • 重症MPP的概念是依据疾病严重程度而判断,可参考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标准(表1)。 • 难治性MPP的诊断标准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治疗7 d及以上者,仍持续 发热、临床征象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病程延长并伴随影像学征象进展。
• 肺炎支原体(Mycopllasma pneumoni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ity -acquiired pneumoma,CAP)的重要病原,MP肺炎 (Mycoplasma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涉及的病原学诊断、 抗 菌药物合理应用、难治性MPP诊治及MPP预后和远期管理等问题,已成为儿 科实践和研究热点。 • MPP是病因确切的西医诊断,在中医归属于“肺炎喘嗽”、“外感热病”范畴; 随着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交流与相互渗透,中医在MPP急性期治疗及早期干预、 改善预后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正逐步显现。MPP的西医诊疗与中医个体化辨证施 治相结合,或将可能为MPP的合理诊疗提供新的临床思维。
3.2中医认识
• 中医认为,MPP的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病位在肺,常累及心、肝、脾、肾。 总病机为肺气郁闭。病理因素涉及热、痰、毒、瘀等方面。病程中可见常证及 变证,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 • MPP重症多因邪热炽盛,肺热郁滞不解,蕴生毒热,热深毒亦深,闭阻于肺, 则见毒热闭肺证,“毒火盛而蔽其气, 瘀其血”, 热毒痰瘀互结,进入肺系 本脏重症阶段, 此阶段热毒痰瘀相互胶结可引发肺不张、坏死性肺炎,也可 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 • MPP难治多为素体虚弱,正不胜邪,邪气内伏久留,进一步耗伤气阴,临床主 要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或正虚邪恋证,病情缠绵,此时肺之气阴亏虚为本,痰浊、 毒瘀夹杂为标。
• 综上所述,中西医疗法在MPP治疗中均发挥着良好作用,为了提高MPP的临 床疗效,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的综合方案防治MPP。同时基于现代 医学、网络药理学技术,揭示MPP的发病机制,探讨中医药防治MPP的药效 机制等。规范MPP中西医临床护理工作,形成儿童MPP中西医结合预防调护 建议,实现MPP的全方位管理。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 共识(2017年制定)
武威市中医院儿科 ------苏国玉
主要内容
• • • • • • 1.指南出台背景 2.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及流行病学 3.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 4.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 5.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检查 6.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互参治疗
1.指南出台背景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原及流行病学
• MP属于柔膜体纲中的支原体属,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MP缺乏细胞壁, 依靠细胞膜外展形成的黏附细胞器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MP对作用于细胞 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 )天然耐药。 • MPP的感染与年龄和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关系,婴幼儿时期以轻症或亚临床感 染为主, 发病高峰年龄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3~15岁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中MP约占7%~30%。高发季节存在地域差异,我国北方以冬季为多,南 方则以夏秋季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