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目录

一、控制任务 (2)

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2)

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2)

(1)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2)

(2)PLC控制接线图 (3)

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3)

五、控制梯形图 (4)

六、指令表 (5)

七、说明书 (6)

1、控制方案的选择 (6)

2、PLC如何选型 (11)

3、分析所编的程序并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 (16)

八、参考资料 (17)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一、控制任务

(1)动力头在原位时开关ST3受压,加启动命令后接通电磁阀F1,动力头快进。

(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1后,接通电磁阀F1和F2,动力头由快进转为工进。

(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2后,停止进给,延时10S。(4)延时时间到,接通F3,动力头快速退回。

(5)当原点限位开关ST3接通时,动力头快速退回结束。

根据上述控制要求,用PLC编制程序实现对钻孔动力头的控制。

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1) 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2)PLC控制接线图

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五、PLC控制梯形图

六、PLC控制指令语句表

七、说明书

1、控制方案的选择

(1)为何采用PLC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2)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

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如作条件下进行的,容易损坏.而且继电器的触点容易产生电弧,甚至会熔在一起产生误操作,引绝大多数控制继电器都是长期磨损和疲劳工起严重的后果.再者,对一个具体使用的装有上百个继电器的设备,其控制箱将是庞大而笨重的.在全负荷运载的情况下,大的继电器将产生大量的热及噪声,

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并且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是手工接线、安装,如果有简单的改动,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人力和物力去改制、安装和调试.今天继电器已应用到家庭及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他们比以往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是,这也是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

固体继电器的缺点

A、导通后的管压降大,可控哇或双向控哇的正向降压,可达1~2V,大功率晶体管的饱和压降也在1~2之间,一般功率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也较机械触点的接触电阻大。

B、半导体器件关断后仍可有数微安至数毫安的漏电流,因此不能实现理想的电隔离。

C、由于管压降大,导通后的功耗和发热量也大,大功率固体继电器的体积远远大于同容量的电磁继电器,其输出功率与环境和外壳温度有关。

D、电子元、器件的温度特性和电子路线的抗干扰能力较差,耐辐射能力也较差,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则工作可靠性低。

E、通常固体继电器设计成单刀单掷形式,这样比较容易实现,多组和多组转换结构需要用几个相互连接和适当连锁的固体继电器,这些固体继电器基本上是积木式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占地较大空间的复杂装置。大功率固体继电器,由于需用散热片,就进一步增加了所有空间和成本。

F、通常用于功率控制的固体继电器是针对负载或设计成交流输出或设计成直流输出,而不设计成既和用于交流负载,又可用于支流负载。

(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优势、特点及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以体积小功能强大所著称,它不但可以很容易地完成顺序逻辑、运动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数字运算、数据处理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建立与各类生产机械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联系,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特别是现在,由于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扩展了PLC的功能,使它具有很强的联网通讯能力,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众多行业.

A、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PLC可以通过通迅接口与显示终端和打印机等外设相连.显示器作为人机界面(HMI)是一种内含微处理芯片的智能化设备,它与PLC相结合可取代电控柜上众多的控制按钮、选择开关、信号指示灯,及生产流程模拟屏和电控柜内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端子排.所有操作都可以在显示屏上的操作元件上进行.PLC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可对要显示的参数以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ASCII字符等方式进行显示.在显示画面上,通过图标的颜色变化反应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如阀门的开与关,电机的启动与停止,位置开关的状态等.PID回路控制用数据、棒图等综合方法反映生产过程中量的变化,操作人员通过参数设定可进行参数调整,通过数据查询可查找任一时刻的数据记录,通过打印可保存相关的生产数据,为今后的生产管理和工艺参数的分析带来便利.

B、闭环过程控制

以往对于过程控制的模拟量均采用硬件电路构成的PID模拟调节器来实现开、闭环控制.而现在完全可以采用PLC控制系统,

选用模拟量控制模块,关于时间继电器的用途,其功能由软件完成,系统的精度由位数决定,不受元件影响,因而可靠性更高,容易实

现复杂的控制和先进的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控制回路和

多个控制参数.例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速度等.

C、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PLC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所谓的顺序控制,就是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使得生产过程的各个执行机构自动地按照顺序动作.由于它还具有编程设计灵活、速度快、可靠性高、成本低、便于维护等优点,所以在实现单机控制、多机群控制、生产流程控制中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它主要是根据操作按扭、限位开关及其它现场给来的指令信号和传感器信号,控制机械运动部件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比较典型应用在自动电梯的控制、管道上电磁伐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皮带运输机的顺序启动等.例如我分厂的原料混料系统就是利用了PLC的顺序控制功能.

D、运动位置控制

PLC可以支持数控机床的控制和管理,在机械加工行业,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数控(CNC)集成在一起,用以完成机床的运动位置控制,它的功能是接受输入装置输入的加工信息,经处理与计算,

发出相应的脉冲给驱动装置,通过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使机床按预定的轨道运动,以完成多轴伺服电机的自控.目前以用于控制无心磨削、冲压、复杂零件分段冲裁、滚削摸削等应用中.

(4)PLC与继电器控制两种控制方法的不同之处

A、控制方式:

继电器的控制是采用硬件接线实现的,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合形成控制逻辑,只能完成既定的逻辑控制。

PLC采用存储逻辑,其控制逻辑是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称软接线。

B、控制速度

继电器控制逻辑是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毫秒级,机械触点有抖动现象。

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速度快,微秒级,严格同步,无抖动。

C、延时控制

继电器控制系统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滞后动作实现延时控制,而时间继电器定时精度不高,受环境影响大,调整时间困难。

PLC用半导体集成电路作定时器,时钟脉冲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精度高,调整时间方便,不受环境影响。

(5)PLC(可编程控制器)与MC(微机)控制的区别

微型计算机是在以往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大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功能强,应用范围广,在科学计算,科学管理和工业控制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所以说,MC是通用计算机。?而PLC是一种为适应工业控制环境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但人工业控制的角度来看,PLC又是一种通用机,只要选配对应的模块便可适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而用户只需改变用户

程序即可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要求。而MC就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抗干扰问题及硬件软件的设计,以适应设备控制的专门需要。所以说MC是通用的专用机。

基于以上理解,便可以得出MC与PLC具有以下几点区别:PLC抗干扰性能为MC高。

PLC编程比MC编程简单。

PLC设计调试周期短。

PLC的I/0响应速度慢,有较大的滞后现象(MS),而MC的响应速度快(US)。

PLC易于操作,人员培训时间短;而MC则较难人员培训时间长。

PLC易于维修,MC则较困难。

随着PLC技术的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同时MC也逐渐提高和改进两者之间将相互渗透,使PLC与MC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将继续共存。在一个控制系统中,PLC 将集中于功能控制上,而MC将集中于信息处理上。

2、PLC如何选型

在PLC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设计选型。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要求是设计选型的主要依据。PLC及有关设备应是集成的、标准的,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选型所选用PLC应是在相关工业领域有投运业绩、成熟可靠的系统,PLC的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及功能应与装置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熟悉可编程序

控制器、功能表图及有关的编程语言有利于缩短编程时间,因此,工程设计选型和估算时,应详细分析工艺过程的特点、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和范围确定所需的操作和动作,然后根据控制要求,估算输入输出点数、所需存储器容量、确定PLC的功能、外部设备特性等,最后选择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1)输入输出(I/O)点数的估算

I/O点数估算时应考虑适当的余量,通常根据统计的输入输出点数,再增加10%~20%的可扩展余量后,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实际订货时,还需根据制造厂商PLC的产品特点,对输入输出点数进行圆整。

(2)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存储器容量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储单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储器中用户应用项目使用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储器容量。设计阶段,由于用户应用程序还未编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设计阶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调试之后才知道。为了设计选型时能对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储器容量的估算来替代。

存储器内存容量的估算没有固定的公式,许多文献资料中给出了不同公式,大体上都是按数字量I/O点数的10~15倍,加上模拟I/O点数的100倍,以此数为内存的总字数(16位为一个字),另外再按此数的25%考虑余量。

(3)控制功能的选择

该选择包括运算功能、控制功能、通信功能、编程功能、诊断功能和处理速度等特性的选择。

A、运算功能

简单PLC的运算功能包括逻辑运算、计时和计数功能;普通PLC的运算功能还包括数据移位、比较等运算功能;较复杂运算功能有代数运算、数据传送等;大型PLC中还有模拟量的PID运算和其他高级运算功能。随着开放系统的出现,目前在PLC中都已具有通信功能,有些产品具有与下位机的通信,有些产品具有与同位机或上位机的通信,有些产品还具有与工厂或企业网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设计选型时应从实际应用的要求出发,合理选用所需的运算功能。大多数应用场合,只需要逻辑运算和计时计数功能,有些应用需要数据传送和比较,当用于模拟量检测和控制时,才使用代数运算,数值转换和PID运算等。要显示数据时需要译码和编码等运算。

B、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包括PID控制运算、前馈补偿控制运算、比值控制运算等,应根据控制要求确定。PLC主要用于顺序逻辑控制,因此,大多数场合常采用单回路或多回路控制器解决模拟量的控制,有时也采用专用的智能输入输出单元完成所需的控制功能,提高PLC 的处理速度和节省存储器容量。例如采用PID控制单元、高速计数器、带速度补偿的模拟单元、ASC码转换单元等。

C、通信功能

大中型PLC系统应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和标准通信协议(如

TCP/IP),需要时应能与工厂管理网(TCP/IP)相连接。通信协议应符合ISO/IEEE通信标准,应是开放的通信网络。

PLC系统的通信接口应包括串行和并行通信接口(RS2232C/ 422A/423/485)、RIO通信口、工业以太网、常用DCS接口等;大中型PLC通信总线(含接口设备和电缆)应1:1冗余配置,通信总线应符合国际标准,通信距离应满足装置实际要求。

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中,上级的网络通信速率应大于1Mbps,通信负荷不大于60%。PLC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形式:

@、PC为主站,多台同型号PLC为从站,组成简易PLC网络;

@、1台PLC为主站,其他同型号PLC为从站,构成主从式PLC 网络;

@、PLC网络通过特定网络接口连接到大型DCS中作为DCS的子网;

@、专用PLC网络(各厂商的专用PLC通信网络)。

为减轻CPU通信任务,根据网络组成的实际需要,应选择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如点对点、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通信处理器。

D、编程功能

离线编程方式:PLC和编程器公用一个CPU,编程器在编程模式时,CPU只为编程器提供服务,不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完成编程后,编程器切换到运行模式,CPU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不能进行编程。离线编程方式可降低系统成本,但使用和调试不方便。在线编程方式:CPU和编程器有各自的CPU,主机CPU负责现场控

制,并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与编程器进行数据交换,编程器把在线编制的程序或数据发送到主机,下一扫描周期,主机就根据新收到的程序运行。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系统调试和操作方便,在大中型PLC中常采用。

五种标准化编程语言:顺序功能图(SFC)、梯形图(LD)、功能模块图(FBD)三种图形化语言和语句表(IL)、结构文本(ST)两种文本语言。选用的编程语言应遵守其标准(IEC6113123),同时,还应支持多种语言编程形式,如C,Basic等,以满足特殊控制场合的控制要求。

E、诊断功能

PLC的诊断功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诊断。硬件诊断通过硬件的逻辑判断确定硬件的故障位置,软件诊断分内诊断和外诊断。通过软件对PLC内部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诊断是内诊断,通过软件对PLC的CPU与外部输入输出等部件信息交换功能进行诊断是外诊断。

PLC的诊断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对操作和维护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并影响平均维修时间。

F、处理速度

PLC采用扫描方式工作。从实时性要求来看,处理速度应越快越好,如果信号持续时间小于扫描时间,则PLC将扫描不到该信号,造成信号数据的丢失。

处理速度与用户程序的长度、CPU处理速度、软件质量等有关。目前,PLC接点的响应快、速度高,每条二进制指令执行时间约0.2~0.4Ls,因此能适应控制要求高、相应要求快的应用需要。

扫描周期(处理器扫描周期)应满足:小型PLC的扫描时间不大于0.5ms/K;大中型PLC的扫描时间不大于0.2ms/K。

(4)机型的选择

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

3、分析所编的程序并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

(1)按下启动按钮,第一逻辑行中的串联接触点X000闭合,M0置1,并联接触点M0闭合,M0自锁。同时第二逻辑行中的串联接触点M0闭合,Y000置1,Y000的常开触点KM1闭合,快速电机和慢速电机启动,且快速电机拖动慢速电机,钻孔动力头快速进给。

(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1后,第三逻辑行的串联接触点X003闭合,M1置1,并联接触点M1闭合,M1自锁。同时第四逻辑行的串联接触点M1闭合,Y001置1,Y001的常闭触点KM2断开,快速电机停止,慢速电机继续,钻孔动力头工进。

(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2后,第五逻辑行的串联接触点X004闭合,M2置1,并联接触点M2闭合,M2自锁,T0开始计时,同时第一、五逻辑行的串联接触点M0断开,进给电机停转。延时开始。

(4)10s计时结束,第六逻辑行的串联接触点T0闭合,Y002置1,Y002的常开触点KM2闭合,快速电机和慢速电机反转,且快速电机拖动慢速电机,钻孔动力头快速退回。

(5)动力头碰到原点限位开关ST3后,第五逻辑行的串联接触点X002断开,Y002置0,Y002的常开触点KM3断开,快速电机和慢速电机停转,钻孔动力头停止进给。

八、参考资料

(1)赵明等《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第二版

(2)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三菱超小型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1990

(3)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的选型问题》上海电器技术NO2:29—33

(4)宫淑贞《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63—168

(5)谢克明《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38—239

(6)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58—162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目录 一、控制任务 (2) 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2) 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2) (1)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2) (2)PLC控制接线图 (3) 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3) 五、控制梯形图 (4) 六、指令表 (5) 七、说明书 (6) 1、控制方案的选择 (6) 2、PLC如何选型 (11) 3、分析所编的程序并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 (16) 八、参考资料 (17)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一、控制任务 (1)动力头在原位时开关ST3受压,加启动命令后接通电磁阀F1,动力头快进。 (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1后,接通电磁阀F1和F2,动力头由快进转为工进。 (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T2后,停止进给,延时10S。(4)延时时间到,接通F3,动力头快速退回。 (5)当原点限位开关ST3接通时,动力头快速退回结束。 根据上述控制要求,用PLC编制程序实现对钻孔动力头的控制。 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1) 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2)PLC控制接线图 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五、PLC控制梯形图

六、PLC控制指令语句表

七、说明书 1、控制方案的选择 (1)为何采用PLC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2)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 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如作条件下进行的,容易损坏.而且继电器的触点容易产生电弧,甚至会熔在一起产生误操作,引绝大多数控制继电器都是长期磨损和疲劳工起严重的后果.再者,对一个具体使用的装有上百个继电器的设备,其控制箱将是庞大而笨重的.在全负荷运载的情况下,大的继电器将产生大量的热及噪声, 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并且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是手工接线、安装,如果有简单的改动,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人力和物力去改制、安装和调试.今天继电器已应用到家庭及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他们比以往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是,这也是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

PLC在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应用

毕业论文(设计) PLC在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应用 目录 摘要.................................................................................I 第一章前言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容和方法 (3) 第二章 PLC在组合机床中的应用 (4) 2.1 组合机床的简介 (4)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简介 (5) 2.3 PLC的简介……………………………………………………………………第三章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设计…………………………………………… 3.1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示意图…………………………………………… 3.2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控制要求……………………………………… 3.3 I/O分配……………………………………………………………………… 3.4 硬件接线图设计……………………………………………………………… 3.5 软件系统设计…………………………………………………………………第四章结论和建议……………………………………………………………………总结………………………………………………………………………………………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摘要 正文: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用PLC控制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运作。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经系统通电后能自动完成工件的钻孔和攻丝加工,该机床主要由床身、移动工作台、夹具、钻孔滑台、钻孔动力头、攻丝滑台、攻丝动力头、滑台移动控制凸轮和液压系统组成。工作台的移动包括左移和右移以及夹具的动作包括夹紧和放松,钻孔滑台的移动包括前移和后移,都由液压系统执行,其中钻孔滑台和攻丝滑台的移动是通过控制凸轮来控制滑台移动液压系统的液压阀实现的,电气系统不参与。只需启动控制凸轮电机即可。该系统通过PLC的控制,工作台和滑台的移动将严格的按规定的时序同步进行,使两种运动密切配合,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组合机床,PLC控制,软件设计,调试

三种钻孔方法的比较

旋挖钻与冲击反循环、回旋钻施工比较 一、旋挖钻机 ? ? 旋挖钻机在国际上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是在最近四五年才被逐渐认识和应用,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桩孔施工方法,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被誉为“绿色施工工艺” ,其特点是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好、尘土泥浆污染少。旋挖钻机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灌注桩桩孔的成孔设备,可以实现桅杆垂直度的自动调节和钻孔深度的计量;旋挖钻孔施工是利用钻杆和钻斗的旋转,以钻斗自重并加液压作为钻进压力,使土屑装满钻斗后提升钻斗出土。通过钻斗的旋转、挖土、提升、卸土和泥浆置换护壁,反复循环而成孔。吊放钢筋笼、灌注砼、后压浆等同其他水下钻孔灌注桩工艺。 ? ? 此方法自动化程度和钻进效率高,钻头可快速穿过各种复杂地层,在桩基施工特别是城市桩基施工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 ? 1 旋挖钻孔桩的施工特点 ? ? 可在水位较高、卵石较大等用正、反循环及长螺旋钻无法施工的地层中施工。 ? ? 自动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质量高。该钻机为全液压驱动,电脑控制,能精确定位钻孔、自动校正钻孔垂直度和自动量测钻孔深度,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质量。其工效是循环钻机的20倍,最重要的是,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目前在我国的公路、铁路、桥梁和大型的建筑物的基础桩施工中均有采用。 ? ? 伸缩钻杆不仅向钻头传递回转力矩和轴向压力,而且利用本身的伸缩性实现钻头的快速升降,快速卸土,以缩短钻孔辅助作业的时间,提高钻进效率。 ?? 环保特点突出,施工现场干净。这是由于旋挖钻机通过钻头旋挖取土,再通过凯式伸缩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内再卸土。旋挖钻机使用泥浆仅仅用来护壁,而不用于排碴,成孔所用泥浆基本上等于孔的体积,且泥浆经过沉淀和除砂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目前很多城市在施工中的排污费用明显提高,使用旋挖钻机可以有效降低排污费用,并提高文明施工的水平。 ?? 履带底盘承载,接地压力小,适合于各种工况,在施工场地内行走移位方便,机机动灵活,对桩孔的定位非常准确、方便。

基于PLC及WinCC的冷加工生产线上钻孔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分布式控制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冷加工生产线上钻孔动力头的加工过程学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人员: 指导教师:

目录 任务描述 (1) 控制任务和要求 (1) 方案分析 (2) 硬件配置及I/O接线图 (2) (1)PLC外部接线图 (2) (2)系统硬件配置 (2) I/0地址分配 (3) 程序设计 (3) (1)创建符号表 (4) (2)创建组织块OB1 (4) STEP 7仿真调试及运行 (5) (1)调试方案确定 (5) (2)软件仿真调试 (6) WINCC 介绍 (7) (1)简介7 (2)突出优点7 SIMATIC WINCC仿真 (8) (1)创建新的驱动程序 (8) (2)建立变量表 (8) (3)创建运行画面 (9) 设计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任务描述 在各种形式的工件加工过程中,以快进—工进—快退作为生产流动方式的工艺过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控制器的原则是: (1)可以根据实际工艺过程,设定具体的控制点。 (2)各具体要求的工艺过程能够很好的保持彼此间的关系。 (3)根据总体规模的大小要求,能够自由调整控制点个数。 为简单起见,将限位开关假设为一开关按钮,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在每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时,相应的按钮被按下; 图1 系统组成 控制任务和要求 (1)动力头在原为(压下限位开关SL0)时,按启动按钮,接通电磁阀YV1,动力头快进。 (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L1后,接通电磁阀YV1和YV2,动力头由快进转为共进。 (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L2后,延时3s。 (4)延时时间到,接通电磁阀YV3,动力头快退。 (5)动力头退回到原位后(碰到限位开关SL0)停车。 1

PLC在组合机床控制中应用

P L C在组合机床控制中 应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常州工学院 P L C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PLC在组合机床控制中应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姓名:周森华苏建佘一峰 沃凌霄李国锋肖孙波 班级:02电二 指导老师:罗慧芳 二00五年九月 目录 一任务书 (1) 二设计内容 (3) (一) 控制要求 (3) (二) 总体设计过程 (5) 1. 软件设计 (5) 2. 硬件设计………………………………………………….. 3. 故障检测…………………………………………………..三设计小结…………………………………………………….. 四附录…………………………………………………………..

1. 组合机床示意图…………………………………………….. 2. 程序指令表………………………………………………….. 3. 参考文献………………………………………………….. 二设计内容 (一)控制要求: 1.组合机床概述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能自动完成工件的转孔和攻丝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机床主要由床身,移动工作台,夹具,钻孔动力头,攻丝滑台,攻丝动力头,滑台移动控制凸轮和液压系统等组成,如附录一。 移动工作台和夹具用以完成工件的移动和加紧,实现自动加工。转孔滑台和转孔动力头用以实现转孔加工量的调整和转孔加工。攻丝滑台和攻丝动力头用以实现攻丝加工量的调整和攻丝加工。 工作台的移动(左移,右移),夹具的动作(夹紧,放松),转孔滑台和和攻丝滑台的移动(前移,后移),都由液压系统执行,其中的来年感个滑台的液压系统由滑台移动控制凸轮来控制,工作台的移动和夹具的夹紧和放松电磁阀的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工作台的移动和华东台的移动应按严格要求规定的时序同步进行,两种运动密切配合,以提高生产效率。 2.加工工艺及控制要求

自动钻孔攻丝机床的PLC控制

自动钻孔攻丝机床的PLC控制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能自动完成工件的钻孔和攻丝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如图7-32所示。 图7-32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示意图 机床主要由床身、移动工作台、夹具、钻孔滑台、钻孔动力头、攻丝滑台、攻丝动力头、滑台移动控制凸轮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移动工作台和夹具用以完成工件的移动和夹紧,实现自动加工。钻孔滑台和钻孔动力头,用以实现钻孔加工量的调整和钻孔加工。攻丝滑台和攻丝动力头,用以实现攻丝加工量的调整和攻丝加工。工作台的移动(左移、右移),夹具的夹紧、放松,钻孔滑台和攻丝滑台的移动(前移、后移),均由液压系统控制。其中两个滑台移动的液压系统由滑台移动控制凸轮来控制,工作台的移动和夹具的夹紧与放松由电磁阀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工作台的移动和滑台的移动应严格按规定的时序同步进行,两种运动密切配合,以提高生产效率。 1. 控制要求 系统通电,自动起动液压泵电动机M1。若机床各部分在原位(工作台在钻孔工位SQ1动作,钻孔滑台在原位SQ2动作,攻丝滑台在原位SQ3动作),并且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压力继电器PV动作,原位指示灯HL1亮。 将工件放在工作台上,按下起动按钮SB,夹紧电磁阀YV1得电,液压系统控制夹具将工件夹紧,与此同时控制凸轮电动机M2得电运转。当夹紧限位SQ4动作后,表明工件已被夹紧。 起动钻孔动力头电动机M3,且由于凸轮电动机M2运转,控制凸轮控制相应的液压阀使钻孔滑台前移,进行钻孔加工。当钻孔滑台到达终点时,钻孔滑台自动后退,到原位时停,M3同时停止。 等到钻孔滑台回到原位后,工作台右移电磁阀YV2得电,液压系统使工作台右移,当工作台到攻丝工位时,限位开关SQ6动作,工作台停止。起动攻丝动力头电机M4正转,攻丝滑台开始前移,进行攻丝加工,当攻丝滑台到终点时(终点限位SQ7动作),制动电磁铁DL得电,攻丝动力头制动,0.3s后攻丝动

动力头式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动力头式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 程(通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动力头式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1.1在钢结构平台施工时,施工孔位的平台周围一定要平整,用仪器超平,保证钻机底座的水平度。施工过程中每班都应检查钻机四角点的水平度,保证钻机四角的高度差≤5mm。 1.2在陆地施工时,钻机安装之前,钻机的安装场地应平好夯实,遇有软硬不均的情况应进行地基处理,孔位应预埋长度不少于钻孔直径1.5-2倍的护筒,护筒外围应用粘土压实,钻孔直径大于1.8米时,护筒外围应注水泥,以防泥浆外漏造成地基下沉。施工过程中每班都应检查钻机四角点的水平度,保证钻机四角的高度差≤5mm。 1.3对于陆地上的软地基,钻机底盘下应用枕木将钻塔下部垫实,但枕木不得超过底盘内侧边缘,防止在起下钻具、钻具回转过程中撞到枕木。必要时做混凝土基础。

二、钻机安装注意事项 2.1在吊装整机时,应选择相应的大吨位吊车,选取相应吨位的钢丝绳套,并仔细检查绳套的连接处是否牢固,钢丝绳是否有破损,防止发生钢丝绳拉断事故,吊点位置要准确无误,防治重心偏移发生倾翻。 2.2如果不是整体吊装,用起重机将底盘吊到孔口基础上,并将开合门安装好,并接好开合油缸油管。 2.3将龙门架安装到底盘上,调整龙门架的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1000,此精度主要有基础轨道保证。 2.4将液压站、电气柜、操作室先后拼装好,并连接好电路及油路,注意油路不能有误接、漏接,接头不得有漏油现象。在联接液压站的管路时,注意进油管和回油管不能用错,否则容易出现橡胶软管破裂现象,发生危险。 2.5将动力头吊至龙门架中间并放稳,再把提升架吊入龙门架导向槽内,把动力头和提升架连结好,注意提升架前后方向不能装反,否则无法装卸钻杆。

基于PLC的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 L C的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基于PLC的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机床行业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机床的升级改造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通过对现有机床的全部或局部结构进行改造,来提高机床的各项技术指标,对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促进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采用P LC控制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动作。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通电后能自动完成工件的钻孔和攻丝加工。在传统的控制系统的设备中,通常采用的是继电器控制,这种控制系统可靠性低,而采用P LC进行控制改造后,系统可靠性明显提高。 本次设计的重点在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根据工艺要求选择了控制系统所需要的电气元件,绘出电力拖动系统的主回路电路图、PLC的外部接线图。论文根据机床的加工要求设计了P LC控制的程序,以及对机床的调试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 P LC控制程序设计调试组合机床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two worktables drilling tapping combination machine Based On The PLC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 tool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rogres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machine ,upgrading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industry based on the existing machine tools in whole or in part the structure upgrades to improve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index. To achiev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pl 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topic main research is to use P LC to control two worktables drilling tapping modular machine tool operation. Two worktables drilling tapping modular machine tool by the s ystem can automaticall y complete the workpiece. In the control s ystem of the traditional is commonl y used in the relay control, and this control

动力头的组成及使用要求

动力头的组成及使用要求 动力头也称动力刀座,指的是安装在动力刀塔上、可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刀座。这种刀座一般应用在车铣复合机上,也有少数可应用在带动力刀塔的加工中心上。东莞市启耀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专业生产NC伺服动力头,攻牙动力头,钻孔动力头,NT主轴头等产品。下面就由启耀五金机械为大家介绍动力头的组成部分。 动力头是由主运动、进给运动和控制装置组成。 主运动,动力头的主运动采用三相异步电机驱动,主轴的转速特性好,输出功率大,非常适合用于多轴钻削和较大孔径的加工工况。 进给运动,动力头的进给运动采用液压站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因为气压和液压传动具有动作反应快、环境适应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并且工作寿命长,动力源来源方便。 控制装置,如果动力头的进给运动采用了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那么就由气动控制装置来控制进给运动。其结构紧凑,具有手动和远距离控制操作功能。 那么动力头如何使用才能更长久?在使用中要注意什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动力头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再没有开启冷却液的情况下使用,内部油封可能快速磨损。 2、为避免动力刀座内部机件过度磨损或油封损坏,冷却液需要有适当的过滤装置。 3、不可超过刀座额定最大转速。 4、不可超过刀座最大容许水压。 5、使用刀具为有中心出水刀具。 6、需搭配止水筒夹及止水螺帽使用。 7、使用前确认内外部喷水处无阻塞。 8、运转前需先供水避免过热。 9、只需中心出水时可将外部喷水关闭。 10、关闭外部出水时,将外部喷水处使用螺丝将其封闭。 11、禁用铁锤等工件物敲擎外部。 12、首次使用可以最大转速的70%,无负载旋转1小时,以达到磨合效果。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一、控制任务 (2) 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2) 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3) 1、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3) 2、PLC控制接线图 (3) 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4) 五、程序流程图 (4) 六、设计过程 (5) 1、控制方案的选择 (5) 2、PLC如何选型 (11) 3、分析所编的程序并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 (15) 七、设计总结 (17) 八、参考资料 (18) 附录 (19)

1、梯形图设计 (19) 2、指令语句表 (20)

钻孔动力头的PLC控制 一、控制任务 (1)动力头在原位时开关SQ3受压,加启动命令后接通电磁阀YV1,动力头快进。 (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Q1后,接通电磁阀YV1和YV2,动力头由快进转为工进,同时电力头电机转动(由KM1控制)。(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SQ2后,停止进给,延时10S。(4)延时时间到,接通电磁阀YV3,动力头快速退回。 (5)当原点限位开关SQ3接通时,动力头快速退回结束。 根据上述控制要求,用PLC编制程序实现对钻孔动力头的控制。 二、该动力头的加工过程

三、I/O地址的分配及接线图 1、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2、PLC控制接线图

四、电气控制电路图 五、程序流程图

六、设计过程 1、控制方案的选择 (1)为何采用PLC控制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 (2)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 控制继电器存在的缺点如作条件下进行的,容易损坏.而且继电器的触点容易产生电弧,甚至会熔在一起产生误操作,引绝大多数控制继电器都是长期磨损和疲劳工起严重的后果.再者,对一个具体使用的装有上百个继电器的设备,其控制箱将是庞大而笨重的.在全负荷运载的情况下,大的继电器将产生大量的热及噪声,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并且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是手工接线、安装,如果有简单的改动,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人力和物力去改制、安

双动力头钻孔机的成孔机理和施工工法概述

双动力头钻孔机的成孔机理和施工工法概述 摘要:该文充分把握双动力头钻孔机最新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总结出双动力头钻孔机的成孔机理和施工工法,并对其基本结构进行介绍。双动力头钻孔机中,内、外双动力头分别驱动内部钻杆和外部套管,在掘削钻进时,外部套管不但可以护壁,避免塌孔,还与内部钻杆同轴逆向旋转,使扭转反力自平衡,而且可以纠偏保证成孔垂直度,精度高,施工速度快。由于双动力头的存在,使钻孔机不但能实现普通长螺旋钻机的施工工法,还能根据不同施工要求进行多种施工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钻孔机施工工法机理双动力头 在桩基础建设施工中,双动力头钻孔机由于其施工效率高、成桩质量好、适用于多种施工工况,因而深受施工单位的喜爱。该文充分把握双动力头钻孔机最新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借鉴国内、外一流产品的优点,进行消化、吸收、改进和提高,总结出双动力头钻孔机的成孔机理和施工工法。 该类机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1为注浆管道、2为内动力头、3为外动力头、4为外套管和螺旋内钻杆、5为保护套、6为支腿、7为可扩履底盘、8为配重、9为可旋转平台、10为卷扬机、11为立柱、12为立柱顶部滑轮组。 一些细节结构根据不同机型可适当调整,例如底盘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履带结构,还可以采用步履结构。双动力头钻机相对于已有普通钻机噪音低、效率高,而且这种钻机可以在空间狭小的临近建筑物间进行施工。 1 双动力头钻孔机的成孔机理 双动力头钻孔机若按照动力头的工作方式分类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为双动力头可分离式,另一种则为双动力头不可分离式。无论双动力头是否可分离,双动力头钻孔机的成孔机理基本类似,两个动力头悬挂在桩架上,分别驱动外侧套管和内侧钻杆。两种情况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如果两个动力头可分离则外套管和内钻杆可进行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这样的优势则为可根据施工工艺需要,内侧动力头与外侧动力头能同轴逆向旋转,使扭转反力自平衡,双动力头上下任意分离、相对运动、逆向旋转分别驱动内侧钻杆和外侧套管钻孔,适用于多种工法的施工。当内动力头带动钻杆钻进的同时外动力头驱动外套管反向旋转跟进,这样就可以达到护壁的目的,避免钻孔坍塌(尤其是在提钻时),又可纠偏保证垂直度,还有利于钻屑的排出,成孔精度高,施工速度快,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地形。当然,如果两个动力头采用一个,双动力头钻孔机就可以像普通钻机一样进行施工。与普通长螺旋钻孔机相比,双动力头钻孔机克服了其输土速度与钻孔速度相矛盾的问题,一般长螺旋钻机施工时要实现快速输土,必然钻孔速度就要提高,因为钻头与负责输土的螺旋叶片是一个整体,但是钻头转速一旦提高扭矩就会下降,不利于钻机掘削钻进。双动力头钻孔机解决了这一矛盾问题,内动力头带动的内钻杆在外套管的存在下钻进时,可以提高速度向孔外进行输土,它也可以进行掘削,

双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地PLC改造设计

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报告书 2013 /2014第 2 学期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0电Y1 学号 10120731 姓名叶翔

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任务书 二级学院(直属学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目录 第一章机床的改造目的以及原因 (5) 第二章工作原理 (6) 2.1原理: (6) 2.2机床加工顺序功能图 (7) 第三章设计分析 (9) 3.1 PLC 的选型 (9) 3.2系统主回路设计 (9) 3.3 I/O 分配 (11) 3.4硬件接线图设计 (11) 3.4 梯形图设计 (13) 第四章系统调试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1.主电路 (18) 2.PLC接线图 (19) 3.原图 (20) 4 .梯形图 (21)

第一章机床的改造目的以及原因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给机械零件钻孔攻丝机床,是许多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该机床的电气系统由主拖动和控制系统两部份组成。主拖动系统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晶闸管-直流电动机(SCR-D)模拟直流调速系统、JF-D 调速系统、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系统有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和继电器与 PLC 结合的控制系统。JF-D 调速系统是上世纪 60 年代在机床上广泛使用的调速系统,目前该系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JF-D 主要由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和交磁放大机组成。其工作原理为:通过交磁放大机控制直流发电机的励磁电压,后者控制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从而控制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最终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另外还有二台交流电动机和一台直流发电机为该系统服务,大的交流电动机是直流发电机的原动机,小的交流电动机是交磁放大机的原动机,直流发电机为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提供励磁电压。目前,JF-D 型的两工位攻丝床的电气系统存在下列问题: (1) 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维护检修工作量大。 (2) 电气系统的连线多,判明故障性质和查找故障困难,查找故障的时间较长。 (3) 工作台频繁地来回运动,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触点容易损坏或接触不良。 (4) 机械方式实现的触点控制反应速度慢。 (5) 继电器的控制功能被固定在线路中,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等。 (6) 调速系统占地面积大,噪音大,耗电量大,效率低。 (7) 惯性大,调速系统动态及静态性能均不理想。 根据前面的分析,改造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的主拖动部份一般采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控制部份采用PLC。由于变频调速系统的各种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都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因此得到电气设计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推崇和喜爱。所以在本设计中对电机的转速控制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动力头式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动力头式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294-42 动力头式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1在钢结构平台施工时,施工孔位的平台周围一定要平整,用仪器超平,保证钻机底座的水平度。施工过程中每班都应检查钻机四角点的水平度,保证钻机四角的高度差≤5mm。 1.2在陆地施工时,钻机安装之前,钻机的安装场地应平好夯实,遇有软硬不均的情况应进行地基处理,孔位应预埋长度不少于钻孔直径1.5-2倍的护筒,护筒外围应用粘土压实,钻孔直径大于1.8米时,护筒外围应注水泥,以防泥浆外漏造成地基下沉。施工过程中每班都应检查钻机四角点的水平度,保证钻机四角的高度差≤5mm。 1.3对于陆地上的软地基,钻机底盘下应用枕木将钻塔下部垫实,但枕木不得超过底盘内侧边缘,防

止在起下钻具、钻具回转过程中撞到枕木。必要时做混凝土基础。 二、钻机安装注意事项 2.1在吊装整机时,应选择相应的大吨位吊车,选取相应吨位的钢丝绳套,并仔细检查绳套的连接处是否牢固,钢丝绳是否有破损,防止发生钢丝绳拉断事故,吊点位置要准确无误,防治重心偏移发生倾翻。 2.2如果不是整体吊装,用起重机将底盘吊到孔口基础上,并将开合门安装好,并接好开合油缸油管。 2.3将龙门架安装到底盘上,调整龙门架的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1000,此精度主要有基础轨道保证。 2.4将液压站、电气柜、操作室先后拼装好,并连接好电路及油路,注意油路不能有误接、漏接,接头不得有漏油现象。在联接液压站的管路时,注意进油管和回油管不能用错,否则容易出现橡胶软管破裂现象,发生危险。 2.5将动力头吊至龙门架中间并放稳,再把提升

信捷全自动钻孔攻丝机控制系统

信捷全自动钻孔攻丝机控制系统 攻丝钻孔机的机械传动采用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杆,夹紧液压,四轴同时工作,工件安装完成后,一次性加工完毕,是人工打孔的2到4倍,可一人操作多台设备,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旋转工作台和夹具用来完成工件的移动和夹紧,实现自动加工。钻孔滑台和孔动力头,用以实现钻孔加工量的调整和钻孔加工。攻丝滑台和攻丝动力头,用以实现攻丝加工量的调整和攻丝加工。工作台的移动,夹具的夹紧、放松,钻孔滑台和攻丝滑台的移动,均由液压系统控制。其中工作台的移动和夹具的夹紧与放松由电磁阀控制。 系统配置 系统拓扑

工艺简介

上料过程 在上料过程中,控制8个气缸动作,最终的目的是将十字料送到转盘上。 转盘动作 转盘下方装有6个定位传感器,使设备知道他在哪个工位。每执行一个动作,转盘就要转动一次。 倒角,打孔,攻丝 只要物料到达它指定的位置,他就执行它所要执行的动作。 下料旋转 物料一边执行完成之后,另一边也要执行,所以就要执行物料旋转。之后继续执行倒角,攻丝,打孔动作。 下料流程 物料处理好之后,就要进行下料。 核心 六个工位在执行的过程中,上料,下料旋转,下料,倒角,攻丝,打孔,都要配合使用,不浪费一点点时间,最终高效率至完成任务。 PLC优势 1、灵活性设计:整个系统中,拥有四种产品类型规格,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触摸屏中灵活选择,给客户带来了很多方便。 2、可操作性好:直接在触摸屏上点击按钮执行所需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钻孔攻丝系统的自动化;以及可以灵活的设置参数,供客户设计自己的产品规格。 3、可靠性好:系统中采用信捷先进的XC系列PLC,实现定量控制算法、同时,通过设置多个定时器和重量参数,从而可以最大限度调整下料过程,以适应各种场合的需要,并且每一个定时器和参数都可以调整;产品的稳定性可以使设备长期稳定的运行。 4、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5、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由于软件编程取代了硬件接线实现控制功能,使安装工作量大大减小,设计人员只需要一台PLC就可以进行控制

动力头钻孔动力头的优点都有哪些和未来发展趋势

动力头钻孔动力头的优点都有哪些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公司生产的钻孔动力头、攻牙动力头以及自动化组合钻床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改进改造、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水暖阀门、五金制造等多种制造行业,同时还能按照客户要求订做专用设备。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优质服务、不断创新”是内森科技公司的经营宗旨,热诚欢迎海内外新老客户前来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动力头(钻孔动力头、钻削动力头)是我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它不仅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性价比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还具有以下6个自省身优点: 1. 由于进给与旋转是同步进行,因此很薄或很软的材料也能被有效地加工 2. 适应性强,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加工螺纹的直径,螺距及行程 3. 行程长,附件种类多,可以方便地将单轴攻丝头换成多轴攻丝头,能同时满足用户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需要 4.不断响应用户对钻孔加工的高速化,钻削动力头,风电式底座型 5 主轴旋转由电力,进给及控制由压缩空气压力进行的性能价格比最卓越的钻削装置,根据加工条件可以从丰富的机种中选择最适合的型号 6. 底座型结构的高精度,高刚性钻削装置,主轴电动机采用了高性能,高功率的电动机、具有从低转速到高转速广泛的类型.钻孔攻牙主轴头属动力部件、可钻孔、攻牙作业、也可配装多轴器达到提升效率的结果.是精度要求较高之产品加工,量产型产品可配作自动化作业。 动力头(中心出水型)的使用说明书1、不要再没有开启冷却液的情况下使用,内部油封可能快速磨损; 2、为避免动力刀座内部机件过度磨损或油封损坏,冷却液需要有适当的过滤装置; 3、不可超过刀座额定最大转速; 4、不可超过刀座最大容许水压; 5、使用刀具为有中心出水刀具; 6、需搭配止水筒夹及止水螺帽使用; 7、使用前确认内外部喷水处无阻塞; 8、运转前需先供水避免过热; 9、只需中心出水时可将外部喷水关闭; 10、关闭外部出水时,将外部喷水处使用螺丝将其封闭; 11、禁用铁锤等工件物敲擎外部; 12、首次使用可以最大转速的70%,无负载旋转1小时,以达到磨合效果。 以客户为中心,按照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积极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个性化的服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机床工业化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业也必须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 高新技术,向全面信息化迈进。机床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柔性化、生态化、个性化、多样化。 目前中国机床行业发展存在的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就是中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还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生产制造的是以中、低端设备为主,这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中国机床行业的健康发

深孔钻PLC课设

目录 一、深孔加工技术概述 二、深孔钻的结构及动作原理 1、深孔钻结构示意图 2、电磁阀状态表 3、深孔钻工作循环图 4、动作原理(自动) 5、设计要求 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动机控制线路设计 3.2 液压拖动PLC控制部分设计( I/O接线图 ) 3.3 元器件选择 四、软件设计 4.1手动工作程序 4.2自动程序设计 五、课程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七、布置图与接线图

一、深孔加工技术概述 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将孔深超过孔径10倍的圆柱孔(内圆柱面)称为深孔。人类对深孔加工技术的需求至少可以上溯到14世纪欧洲滑膛枪的问世,远比第一次产业革命现代化机械技术革命来的要早。 深孔钻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深孔加工专用机床依靠先进的孔加工技术(枪钻、BTA 钻、喷吸钻等)通过一次连续的钻削即可达到一般需钻、扩、铰工序才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传统的控制方案是采用继电器和接触器与液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进给次数多,且需要快进、快退。多种进给速度的变换和控制系统需要以及大量复杂的硬件系统接线,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同时也间接的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加工质量。现在的工业企业大多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与液压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它能够大大的减少系统的硬件磨损和硬件接线,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加工工艺改变时,只需要修改程序,就可适应新的加工要求,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加工时,钻头的冷却和定时排屑成为了主要问题。采用分级进给的加工方法,可以使切屑顺利排出,钻头也得到较好的冷却。分级进给的加工方法即将被加工孔的深度分为数段进行加工。 可编程控制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自动控制装置。我们这次课程设计采用课本中介绍使用的三菱公司生产的N FX 2系列PLC,具有价格便宜,尺寸小,功能多,使用操作方便,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等特点。

组合机床的控制PLC控制系统

组合机床的控制PLC控制系统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能自动完成工件的钻孔和攻丝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如图1所示。 图1 两工位钻孔、攻丝组合机床示意图 机床主要由床身、移动工作台、夹具、钻孔滑台、钻孔动力头、攻丝滑台、攻丝动力头、滑台移动控制凸轮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移动工作台和夹具用以完成工件的移动和夹紧,实现自动加工。钻孔滑台和钻孔动力头,用以实现钻孔加工量的调整和钻孔加工。攻丝滑台和攻丝动力头,用以实现攻丝加工量的调整和攻丝加工。工作台的移动(左移、右移),夹具的夹紧、放松,钻孔滑台和攻丝滑台的移动(前移、后移),均由液压系统控制。其中两个滑台移动的液压系统由滑台移动控制凸轮来控制,工作台的移动和夹具的夹紧与放松由电磁阀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工作台的移动和滑台的移动应严格按规定的时序同步进行,两种运动密切配合,以提高生产效率。 1.

控制要求 系统通电,自动起动液压泵电动机M1。若机床各部分在原位(工作台在钻孔工位SQ1动作,钻孔滑台在原位SQ2动作,攻丝滑台在原位SQ3动作),并且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压力继电器PV动作,原位指示灯HL1亮。 将工件放在工作台上,按下起动按钮SB,夹紧电磁阀YV1得电,液压系统控制夹具将工件夹紧,与此同时控制凸轮电动机M2得电运转。当夹紧限位SQ4动作后,表明工件已被夹紧。 起动钻孔动力头电动机M3,且由于凸轮电动机M2运转,控制凸轮控制相应的液压阀使钻孔滑台前移,进行钻孔加工。当钻孔滑台到达终点时,钻孔滑台自动后退,到原位时停,M3同时停止。 等到钻孔滑台回到原位后,工作台右移电磁阀YV2得电,液压系统使工作台右移,当工作台到攻丝工位时,限位开关SQ6动作,工作台停止。起动攻丝动力头电机M4正转,攻丝滑台开始前移,进行攻丝加工,当攻丝滑台到终点时(终点限位SQ7动作),制动电磁铁DL得电,攻丝动力头制动,0.3s后攻丝动力头电机M4反转,同时攻丝滑台由控制凸轮控制使其自动后退。

三种钻孔方法的比较

[桥涵] 旋挖钻与冲击反循环、回旋钻施工比较 一、旋挖钻机 旋挖钻机在国际上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是在最近四五年才被逐渐认识和应用,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桩孔施工方法,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被誉为“绿色施工工艺” ,其特点是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好、尘土泥浆污染少。旋挖钻机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灌注桩桩孔的成孔设备,可以实现桅杆垂直度的自动调节和钻孔深度的计量;旋挖钻孔施工是利用钻杆和钻斗的旋转,以钻斗自重并加液压作为钻进压力,使土屑装满钻斗后提升钻斗出土。通过钻斗的旋转、挖土、提升、卸土和泥浆置换护壁,反复循环而成孔。吊放钢筋笼、灌注砼、后压浆等同其他水下钻孔灌注桩工艺。 此方法自动化程度和钻进效率高,钻头可快速穿过各种复杂地层,在桩基施工特别是城市桩基施工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 旋挖钻孔桩的施工特点 1.1 可在水位较高、卵石较大等用正、反循环及长螺旋钻无法施工的地层中施工。 1.2 自动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质量高。该钻机为全液压驱动,电脑控制,能精确定位钻孔、自动校正钻孔垂直度和自动量测钻孔深度,最大限度地保证钻孔质量。其工效是循环钻机的20倍,最重要的是,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得到了充分的保证。目前在我国的公路、铁路、桥梁和大型的建筑物的基础桩施工中均有采用。 1.3 伸缩钻杆不仅向钻头传递回转力矩和轴向压力,而且利用本身的伸缩性实现钻头的快速升降,快速卸土,以缩短钻孔辅助作业的时间,提高钻进效率。 1.4 环保特点突出,施工现场干净。这是由于旋挖钻机通过钻头旋挖取土,再通过凯式伸缩钻杆将钻头提出孔内再卸土。旋挖钻机使用泥浆仅仅用来护壁,而不用于排碴,成孔所用泥浆基本上等于孔的体积,且泥浆经过沉淀和除砂还可以多次反复使用。目前很多城市在施工中的排污费用明显提高,使用旋挖钻机可以有效降低排污费用,并提高文明施工的水平。 1.5 履带底盘承载,接地压力小,适合于各种工况,在施工场地内行走移位方便,机机动灵活,对桩孔的定位非常准确、方便。

本文介绍了气压式钻孔动力头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本文介绍了气压式钻孔动力头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并详细进行了动力头运动分析和设计计算。 1.气压式钻孔动力头概述 随着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迅速 发展,采用专用装备组合成现代化高速流水线 和多功能高效组合机床,在许多行业中已成为 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 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动力 头是组合机床的重要动力部件,其质量和性能 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台机床性能的好坏,但在一般的组合机床设计中,动力头只能提供主运动,其进给运动是由与之相配套的液压或机械滑台来实现的,这就给组合机床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此,我们在整合三十年的生产动力头的经验及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气压式钻孔动力头FD33-55,如图1所示。气动控制与液压阻尼系统如图2所示。FD33-55气压式钻孔动力头主要由以下零件组成:1.美国白马精密稳速器 2.同步带轮 3.日本轴承 4.密封圈 5.花键轴 6.密封圈7.轴承8.钻夹头9.活塞杆10.主轴11.气缸体12.轴承13.托架14.电机15.同步带16.后盖。如图1

2气压式钻孔动力头的主要结构特点 气压式钻孔动力头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由主运动、进给运动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1)主运动 气压式钻孔动力头的主运动采用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经同步齿形带及花键轴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主轴,不同的主轴转速可由更换不同的同步齿形带轮来实现。由于动力头的主运动采用电机驱动,主轴的转速特性好,输出功率和转矩大,能适应于多轴钻削和较大孔径的加工工况。 (2)进给运动 由于气压传动具有动作反应快、环境的适应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并能实现无级调速,工作寿命长,动力源来源方便,因此,动力头的进给运动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考虑到空气的可压缩性,载荷变化时动力头的运动的平稳性较差,工进速度的调整和控制采用液压调速器来实现,动力头的快进和快退速度分别用排气节流阀来调整。 (3)控制系统 气压式钻孔动力头的进给运动采用了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其进给运动的控制也采用了气动控制系统,由一个二位五通气控阀、一个机动阀、二个手动阀,若干个节流阀和两个外部控制气源口组成,结构紧凑,具有手动和远距离控制操作功能及原位、前位信号和复位信号保护功能。动力头快进行程和工进行程可通过挡铁连续可调。 (4)机械结构特点 气压式钻孔动力头是一个集动力头的主运动、进给运动和控制装置于一体的钻削动力头,为了实现其外形的紧凑,本动力头采用主轴嵌入气缸结构,主轴与活塞杆同心,活塞杆是空心的。里面装有进口的滚动轴承,以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主轴安装在轴承上,由同步带通过花键与电机连接,气缸体固定在托架上,活塞杆上装有液压精密稳速器和行程调整螺钉,通过调整螺钉碰撞限位开关,实现动力头主轴的复位。 3应用实例 气压式钻孔动力头作为组合机床的重要动力部件之一,在汽车工业、家电工业和摩托车制造业应用中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已被国内外许多生产厂家的实践所证明。该动力头由FANJI Tech Co., Ltd研制并生产出来之后,深得广大用户的青睐。已在轻工业、电梯制造业及其他机械加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