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05年真题答案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05年真题答案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05年真题答案

1、答案:质量守恒定律,对任一流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

闭合流域年水量平衡方程:P=E+R+△W

闭合流域多年水量平衡方程:P=E+R

全球多年水量平衡方程:P0=E0

2、答案: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它反映了在不受地下水影响条

件下土壤在田间或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含水量。

其蒸发因供水充分而持续稳定,达到蒸发能力;

其下渗因只受重力影响而趋于稳定,达到稳定下渗率;

其产流为蓄满产流模式,包气带饱和,降雨都会用于产流。

3、答案:蒸发率:单位时间从单位蒸发面面积逸散到大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大气中返回到蒸发面的水分子数的差值(当其为正值时)称蒸发率。

蒸发率大小的三个控制条件:a.供水条件,蒸发面储存水分的多少;b.能量供给条件,蒸发面上水分子获得能量的多少;c.动力条件,蒸发面上空水汽输送的速度。

4、答案:饱和下渗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a、以湿润锋为界,上层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下层土壤为初始土壤含水量;b、湿润锋向下移动的条件是上层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含水量。

饱和下渗理论的控制方程为:

①动力方程:fp=ks(1+Hc/l)

②水量平衡方程:fp=dFp/dt=(θn-θ0)dl/dt

5、答案:地面径流,①饱和地面径流:存在相对不透水层且上层土壤透水性强,下层土壤透水性弱;上层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含水量;侧向排水条件差。

②超渗地面径流:有供水,有界面,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容量。

地下径流,①地下水径流:有供水,包气带薄,地下水位高,整个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②壤中水径流:包气带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上层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

6、答案:a.两者的总势组成不同,饱和水流总土水势由重力势和静水压力势组成;非饱和水流总土水势由重力势和基模势组成。b.两者的水力传导度不同,饱和水流水力传导度为常数,非饱和水流水力传导度为土壤含水量的函数。

7、答案:①降雨空间分布不均,由于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时间也有变化,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地理位置、气旋、台风路径也有影响;

②下垫面条件分布不均,如土壤性质、植被、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

③各处产流类型的差异,有的地方满足产流条件先产流,有的地方后产流,有

的地方甚至不产流。

这样,降雨过程中产流面积会随时间变化。 前提条件是降雨时空分布均匀。

8、答案:运动波的特点:①运动波的水位流量关系为单值关系; ②运动波只有移行没有坦化,但可能发生变形现象; ③运动波的波速一般比同流量下的断面平均流速大; ④运动波总是向下游传播,波速Ck=dQ/dA.

9、①答案:流域上分布均匀,历时趋于零,强度趋于无穷大,但净雨总量等于1个单位的净雨所形成的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 ②流域系统线性时不变的情况下,流域瞬时单位线唯一;

③Q (t )=?t

-t t 0u )(),(τI

10、答案:①流域调蓄作用:在dt 时段内进入流域的水量是净雨i (t )dt ,而流出流域的水量的Q (t )dt ,涨洪时由于i (t )dt >Q (t )dt ,时段内的流域蓄水量必将增加,反之落洪时<Q (t )dt ,时段内的流域蓄水量必将减少,这种在洪水形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流域蓄水量增加和减少的现象称为流域调蓄作用。

②引起流域调蓄作用的物理原因有两点:

一、降水并不是从一个地点注入流域的,在同一场降雨中,降雨注入点离出口有远近之分;

二、由于流域各处水力条件(如糙率、坡度)不同,流域各处水滴的速度在流域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1、答案: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等于蓄水变化量。

dt 时间内,从左侧面流入微元体的质量流量为:dydzdt 2dx x -x x ???

? ??

??ννρρ

dt 时间内,从右侧面流出微元体的质量流量为:dydzdt 2dx x x x

???

? ??

??+ννρρ 则微元体在 dt 时间内,沿 x 方向流入流出的质量流量差为:

dx dydzdt x

-x ??νρ

同理:y方向:

dxdydzdt y

-y

?

?

νρ

z方向:dx dydzdt

z

-z

?

?νρ

dt时间内,纯流入微元体的流体质量为:

()

dxdydzdt

t

-

?

?ρθ

12、答案:Fp=kt1/2 (k为常数)

Fp=?t

fpdt

fp=F’p=(kt1/2)’=1/2kt-1/2

13、答案:蓄满产流:总径流R=f(P,W0,E)。因此其影响因素有降雨量、蒸发量、初始土壤含水量。

超渗产流:①只有超渗地面径流时,R=f(P,i,W0,E)。影响因素有降雨量、降雨强度、蒸发量、初始土壤含水量。

②总径流包含壤中水径流而不包含地下水径流,R=f(P,i,W0A,W0B,E).影响因素有降雨量、降雨强度、蒸发量、上下层土壤含水量。

14、①如图,河段下断面流量过程峰值位于上断面流量过程内,此时先出现下断面最大流量,再出现河段最大的槽蓄量,而当河段长小于特征河长时满足此条件。同理可知,河段下断面流量过程峰值位于上断面流量过程上的条件是河段长等于特征河长;河段下断面流量过程峰值位于上断面流量过程外的条件是河段长大于特征河长。

15、证明:对于扩散波而言,其比降项远远大于惯性项,即

t

v

g

x

v

g

v

?

?

+

?

?

?

?

?

?

?

?

?1

x

y

-

i0》,

由动力方程知,x

y

x y i Q i ??-

=??-

K

=00011θ 附加比降项

x y ??的符号随洪水涨落而变化,涨洪时x y ??<0,1x

y

1-1i 0???,Q >Q 0 落洪时1x y

1-

1i 0

??? , Q <Q0 所以任一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为逆时针绳套曲线。

16、解:以B 点所在的平面为零重力势能面。 基模势:

φmA=-2000,φmB=-1000 重力势:

φgA=10, φgB=0

总土水势:φ=φg+φm φB >φA 渗流方向B →A V=k

X

??φ

=9.9×10-7 日蒸发量E=vt=8.55×10-2 17、

岩石力学整理.河海大学

第一章 1. 现代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 地下:隧洞、洞室、采场 边坡:开挖边坡、坝肩边坡、库岸边坡 基础:坝基、路基、桥基、建筑物地基 滑坡及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 地学研究:地壳变形、地震、找矿 岩石切割与破碎研究:掘进、钻探、爆破 2. 岩石、岩体定义,区别 岩石:经过地质作用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地壳的绝大部分都是由岩石构成。岩体: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含有诸多裂隙、节理、层理、断层等不连续的结构面组成的现场岩石,它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 3.岩石力学 研究岩石(岩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破坏规律以及工程稳定性问题(如地下洞室稳定、边坡稳定、基础稳定)的技术应用学科。 4.了解Malpasset拱坝失稳与Vajoint库岸滑坡经典案例 马尔帕塞拱坝由于坝基失稳而导致整个拱坝倒毁 瓦依昂水库岩坡由于石灰岩层理强度减弱而发生大规模滑坡运动 第二章 1.物理性质指标 吸水率w a:是指干燥岩石试样在一个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吸入水的重力(W w1)与岩石的干重力(W s)之比 饱水率w sa:岩石在高压(一般压力为15Mpa)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W w2)与岩样干重量(W s)之比。 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 冻融系数:指岩石试件经反复冻融后的干抗压强度与冻融前干抗压强度之比,是评价岩石抗风化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软化性,用软化系数(K R)表示。 K R定义为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R cw与干压强度R c的比值 岩石的渗透性: 水在岩土体孔隙中的流动过程称为渗透。岩土体具有渗透的性质称为岩土体的渗透性。 岩石的崩解性: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失去粘结性并变成完全丧失强度的松散物质的性能。 2.岩体结构的类型 岩体结构的类型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补:结构面是指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诸如层面和断裂面等,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结构面密集度越大,岩体越破碎。 4.岩体结构工程分类方法(岩块) ①先根据岩块的单轴抗压强度R c分级。分为A、B、C、D、E五个等级; ②然后根据模量比E/R c 进行分级。分为H、M、L三个等级。 ③在①、②基础上,进行完整岩块的工程分类,共15个等级。 另外按风化程度分类,岩石分为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残积土; 按坚硬程度分类,又可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河海大学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2)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2);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1)增大;(2)减小;(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 c,K与(3)有关。 (1)降雨强度;(2)土壤含水量;(3)土壤性质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1)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2)。 (1)增加;(2)减少;(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2);P(A+B)=(4)。 (1)0.2;(2)0.02;(3)0.45;(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3)。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 p=(1)mm。 (1)360.0;(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1)。 (1)一致性;(2)代表性;(3)可靠性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1)。 (1)P( Q>2.5 m3/s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3)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2)等于;(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3)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2)小于;(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 c=(2)mm/h。 (1)2.0 ;(2)2.5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河海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通信原理课程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通信原理试卷A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在八进制中(M=8),已知码元速率为1200B,则信息速率为3600b/s 。 2. 各态历经性就是统计特性可由随机过程的任一实现的时间平均来代替。 3. 起伏噪声包括热噪声、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 4. 恒参信道无失真传输要求振幅-频率特性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相位特性是一 条过原点的直线。 5. 幅度调制又称为线性调制,调制信号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 简单搬移。 6. 在同等条件下,正常工作时,模拟调制系统,FM系统抗噪声性能最好, AM系统抗噪声性能最差。 7. 单极性RZ信号中空定时分量,双极性等概信号没有离散谱。 8. MSK信号是包络恒定、相位连续、带宽最小并且严格正交的2FSK信号。 9. 当DPCM系统中量化器的量化电平数取为2时,此DPCM系统就成为增量调 制___ 系统。 10. 匹配滤波器是指输岀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它可代替最佳接收机里的相关运算器。 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窄带随机过程的频谱与时间波形有什么特点? 答:窄带随机过程的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厶f内,且△ f<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12级工程地质PPT重点

考试题型 a:选择题b:判断题c:简答题(7选3)d:名词解释 1.水平运动(造山运动):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2.一般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硬结成岩的程序进行(判断题改变顺序) 3.大陆以剥蚀为主,海洋以沉积为主。 山区以剥蚀为主,平原以沉积为主。 3.地质时期的时间划分单位:宙、代、纪、世 与上述年代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这两个考一题) 4矿物相对硬度矿物相对硬度 滑石 1 正长石 6 玻璃 6 石膏 2 石英7 方解石 3 黄玉8 萤石 4 刚玉9 磷灰石 5 金刚石10 口诀:滑石方萤磷长,石黄刚金刚 注意:只是相对硬度:金刚石与刚玉的差别,大于刚玉与石墨的差别。 5.解理定义:晶体受到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破裂面裂开的现象。晶体可同时存在 几个方向的解理。 6.云母的极完全解理 7.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断裂方 向是任意的。(石英的断口是闭合状的) 8.碳酸盐类矿物与稀盐酸作用放出CO2小气泡。方铁石、石膏、石英(选择题) 9.石英SiO2 单晶或晶簇,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无色透明,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贝壳状断口。(记住) 10.火成岩的特征(岩浆岩)(产状会考选择题)岩基、岩株、岩墙与岩脉、岩床、岩盘和岩盆 矿物成分:其中尤以SiO2的含量最大(约占46.4%),因而火成岩实际上是一种硅酸盐岩石 11.火成岩中常见的构造类型:(1)块状构造;(2)斑杂构造;(3)带状构造;(4)气孔状构造;(5)杏仁状构造;(6)流纹状构造;(7)枕状构造;(8)柱状节理构造。 (根据SiO2的 含量划分) 12. 胶结类型: 基底式胶结(a)孔隙式胶结(b)接触式胶结(c) 碎屑岩的胶结物: 硅质-强度高铁质-易氧化钙质-易溶解泥质-易软化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12年真题答案

1、答案:流域调蓄作用:在dt时段内进入流域的水量是净雨i(t)dt,而流出流域的水量的Q(t)dt,涨洪时由于i(t)dt>Q(t)dt,时段内的流域蓄水量必将增加,反之落洪时<Q(t)dt,时段内的流域蓄水量必将减少,这种在洪水形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流域蓄水量增加和减少的现象称为流域调蓄作用。 原因:①降水并不是从一个地点注入流域的,在同一场降雨中,降雨注入点离出口有远近之分; ②由于流域各处水力条件(如糙率、坡度)不同,流域各处水滴的速度在流域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答案: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它反映了在不受地下水影响条件下土壤在田间或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含水量。 其蒸发因供水充分而持续稳定,达到蒸发能力; 其下渗因只受重力影响而趋于稳定,达到稳定下渗率; 其产流为蓄满产流模式,包气带饱和,降雨都会用于产流。 3、答案:土壤水相对于标准参照下的水所具有的特定势能。 纯水中土水势包括重力势和静水压力势。 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静水压力势和重力势构成: φ=φp+φg 非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基质势和重力势构成: φ=φm+φg 4、答案: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 渗润阶段:土壤含水量较少,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特别强,下渗容量很大。由于分子力和毛管力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快速减小,下渗容量递减迅速。 渗漏阶段:土壤颗粒表面形成水膜,分子力趋于0,这时水主要受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渗容量比深润阶段明显减小,而且由于毛管力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趋于减小阶段,下渗容量递减速度趋于缓慢 渗透阶段: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分子力、毛管力不起作用 控制下渗仅为重力,与分子力、毛管力相比,重力只是一个小而稳定的力,此时下渗容量达到一个小而稳定极小值,即稳定下渗率。 5、答案:①降雨空间分布不均,由于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时间也有变化,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地理位置、气旋、台风路径也有影响; ②下垫面条件分布不均,如土壤性质、植被、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 ③各处产流类型的差异,有的地方满足产流条件先产流,有的地方后产流,有的地方甚至不产流。 这样,降雨过程中产流面积会随时间变化。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小于等于该Wm’所占的流域面积比重为横坐标所得的曲线。 蓄满产流的产流面积变化特点: ①随着降雨量不断增加,产流面积不断增大; ②产流面积与降雨强度无关; ③全流域发生蓄满产流的条件∑(P-E) ≥Wm’m。 6、答案:质量守恒定律 闭合流域:P0=E0+R0

河海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河海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参考书目 007 中国文化概 论 《中国文化概论》宋开芝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 008 社会保障基 金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新论》殷俊、赵伟著,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6年。 011 西方政治制 度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修订版)唐晓、王为、 王春英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012 社会调查原 理与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风笑天主编,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013 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50 地球科学概 论 《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051 大陆岩石圈 动力学 《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车自成,科学 出版社,2002 243 日语(二外)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光村图书株式会社 244 德语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245 法语(二外) 《法语》第一、二、三册的前八课马晓宏等编(92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6 法语请参考相应的本科专业通用教材 610 法学综合 (1)(含法 理学、行政 法学,不含 行政诉讼法 学) 《法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文显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最新版。 《行政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胡建淼 著,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611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赵家祥主编,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3年 834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教程》(第二版),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社会思想名家》,刘易斯·A .科塞(美),石人译,上海人民出版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地质 期末复习考点

岩体: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裂隙、节理、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 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内出现,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是确定底层年代最好的标识。 节理:有一定成因,形态分布规律的裂隙。 构造节理: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在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可分为剪节理、张节理,劈理。断层:岩层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活断层:现今仍在活动,或近期有过活动,不久将来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地震震级M:一次地震,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 地震烈度i:某一地区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某一地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和一定超越概率水平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下蚀作用:河水及其所挟带的砂砾对河床的撞击,对可溶性岩石的河床的溶解,使河床受侵蚀而加深。 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岸的冲刷破坏。 河漫滩:指河床两侧,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谷底 阶地:河床发育过程中,由于地壳上升,气候变化、侵蚀面下降等因素,使河流下切,河床不断加深。原先河床河漫滩抬升,高出一般洪水位,形成的顺河谷带状分布平台。 硬度:水中含有钙镁离子而具有的性质。(德国度H°) 矿化度:水中含有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g/L) 结构面: 软弱夹层:在坚硬的层状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质或含碳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滑坡: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的破坏现象。 管涌:在岩层中由于渗透水流冲刷作用,将其中细小颗粒冲走带出的现象。 山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或衬砌上的压力。 弹性抗力:对于有压隧洞,存在较高的内水压力,使衬砌向外扩张,挤压围岩,围岩抵抗衬砌的挤压力叫作弹性抗力。 构造应力: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应力。 固结灌浆:通过在基岩中钻孔,将适宜的具有胶结性质的浆液压入到基岩的裂隙空隙中,使破碎岩体胶结成整体以增加基地岩的稳定性。 新奥法:新奥地利隧道工程方法简称,在隧洞设计施工中,结合现场围岩变形资料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进行开挖支护的技术。 坡积物:雨水或冰雪融水直接在地表形成的薄层片流和细流沿山坡进行洗刷作用,并将岩石风华的产物搬运到斜坡的平缓部位或脚下堆积起来的沉积物。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水文学的现状及未来 芮孝芳梁霄 (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 摘要:水文学已发展成为具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博大精深的学科体系。分析了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及还原论的缺陷,探讨了水文学发展的动力,总结了现行水文学的理论基础及局限性,指出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发展中可能的误区。最后,对水文学必须从“线性”向“非线性”拓展作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水文现象;水文学方法;还原论;非线性流域;水文模型 1 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与还原论的缺陷 水文现象是大气过程与下垫面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1]。相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不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以及不同时空分布的降雨降落在相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都会形成不同的洪水过程和不同的时间序列。根据现有的认识水平,水文现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既有确定性表现,又有不确定性表现,而且许多水文现象不确定性方面的表现更为强烈。 ·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表现既有周期性表现,又有非周期性表现。非周期性表现又有因果性和趋势性之分。 ·水文现象的不确定性表现可能有随机性、灰性、模糊性、突变性、混沌性等不同形式。随机性又有纯随机性、平稳随机性和非平稳随机性之分。 ·水文现象时空跨度很大,时空变异性大多数表现十分强烈。 ·不同尺度的水文现象之间非相似性表现十分强烈。 ·水文现象与天气现象比较,更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可见水文现象已经够复杂了!但由于受到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限制,我认为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可能还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正因为水文现象如此复杂,所以当人们用“还原论”[2]讨论水文的规律时,有时就会碰壁。

还原论认为,通过将事物分解成越来越精细的组成部分就能最终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将这种“还原论”用于分析河道中洪水波运动可以说相当成功,用于分析降雨径流形成也基本成功,而用于分析水文循环时空变化和径流长期演变就碰壁了。因为水文循环是一个由多路径、多尺度构成的及其复杂的系统,企图用还原论对其做出彻底的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来解决此类问题。此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学物理工具来恰如其分、完整地描述如此复杂的系统呢? 2水文学的分支及发展动力 地球系统是由四大圈层构成的。研究大气圈的是为大气科学,研究岩石圈的是为地质科学,研究生物圈的是为生物科学,研究水圈的是为由水文学和海洋学组成的水科学。作为一种独立学科,水文学也许是一个后字辈,但在近半个世界里却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和众多的分支学科[3]。按研究水体分(图1),有流域水文学、河流水文学、湖泊水库水文学、地下水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湿地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和全球水文学等。按服务于经济社会分(图2),有工程水文学、桥涵水文学、城市水文学、农业水文学、森林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等。按交叉学科或研究方法分(图3),有物理水文学、动力水文学、系统水文学、随机水文学、确定性水文学、计算水文学、数字水文学、气象水文学、地理水文学、地貌水文学、生态水文学、水文测量学、水文信息学和同位素水文学等。 图1 水文学按照研究水体的分类

2013年河海大学839通信原理考研试题(回忆版)

) 回忆版) (回忆版2013年河海大学839通信原理考研试题 通信原理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没有按真题排序,想到哪里就写哪里唠) 总体来说选择题的难度系数还行,如果复习比较好的话,就是送分的题! 1 05 年第二题 2 08 年第二题 3 11 年第五题 4 还有一题只记得Rb=1800/60(bit/s)M=8 求RB 5 另一题 已知段落码101 问它的起始量化电平

第二部分 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没有按真题排序,想到哪里就写哪里唠) 1 简答题今年比较人性化吧,没有像去年考个Ad hoc网络这样让“通信人”的名词解释 2 06 年第二题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应如何设计?为什么? 3 05 年第一题什么是门限效应?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法调制时为什么会产什么门应? 4 08 年第二题采用部分响应系统传输有什么优点?付出了什么代价? 5 08 年第一题什么是广义平稳随机过程?什么是狭义随机过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6 还有一题好像是没有出过的,不过也还好吧: 简述DSB和SSB输出信噪比特性,信噪比是否相同为什么?

第三部分 计算题共8题共100分(没有按真题排序,想到哪里就写哪里唠)1 X(t)= Acos(2πfct) ,通过积分传输特性,Y(t)=积分号X(t) 求: (1)Y(t)在tk时刻的概率密度函数 (2)Y(t)是否是平稳随机过程 (3)Y(t)是否符合遍态历经性 2 06 年第四题(18分记得特别清楚O(∩_∩)O哈哈~) 3 10 年第五题 4 书上第六章课后习题十一题 5 书上第六章习题 证明单极性最佳判决门限Vd和误码率Pe(题号不记得了) 6 循环码比较正规的一道题(去年考的是一道证明题,你们懂的)

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地质三班 姓名:李海 学号:1109020317 指导老师:杨老师,朱老师,严工 实习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实习地点:南京市浦口某工地现场 实习单位:江苏省工程地质勘察院 指导老师:严工,杨凤根老师,朱旭芬老师。 进入场地,我们首先看到这是一个拆迁重建的工地,地貌单元为岗地,对于拆迁的场地,严工介绍勘察中要着重注意老基础深度,以便于提供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为岗地,要注意是否有冲沟发育。 老师讲解后,我们着重看了钻孔过程及钻孔编录,场地每2 4 米布置一钻孔,角点额外布置。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及其曲线分析。双桥曲线图中,纵坐标深度(m ),纵坐标为阻应力(M p a )。实线为锥尖阻力,虚线为侧壁摩阻力。虚线和实线偏差大一般是粉质粘土,虚线和实线较吻合,一般是淤泥质粉粘,虚线和实线相互交错,一般是粉砂,曲线规律不明显,往往是有杂质。 场地中次生土较多,上部黄色为主,下部变为灰色,原因是下部地下水的浸泡作用,使得土中有机质积累而变为灰色土。 后来到附近另一工地观察了表面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底部包括了漫滩和岗地两个地貌单元的场地,场地漫滩区钻孔较深才能见到基岩,岗地区很浅就能见到基岩。场地植被丛生,可以根据植被的情况估判地下土的性质,如老土因为已经密实固结,植被长势一般不如新土好。 最后严工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华宁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应用以及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由衷的感谢! 总结 一个文明部落往往有必要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必要的交通路线和枢纽,各样工厂和大量建筑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以下简称工民建勘察)就是在这些建筑物施工前期进行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动力地质作用等方面条件的勘察和分析评价,为施工选择合适的场地并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工民建勘察服务的一般是房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及烟囱、水塔、电视电讯塔等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系。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11年真题答案

1、答案提示:毛管悬着水、饱和,土壤含水量; 达到蒸发能力,稳定下渗率,蓄满产流。 相关知识点:六个基本土壤水分常数(P64), 水文循环的四个环节的特点。 2、答案提示:质量守恒定律 闭合流域:p 0=E 0+R 0 全 球:p 0=E 0 海 洋:E 0=p 0+R 3、答案:裸土蒸发三个阶段: 当θ≥θf 时,因供水充分而持续稳定; 当 θm <θ<θ f 时,毛管的连续状态遭到破坏,土壤蒸发随着土壤含水量供应的减小而减小; 当 θ <θm 时,毛管输水机制完全破坏,以汽态水或膜状水输送水分, 4、答案提示:土壤水相对于标准参照下的水所具有的特定势能。 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静水压力势和重力势构成 非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基质势和重力势构成 5、答案:壤中水径流:存在相对不透水层,上层土壤质地比下层粗,至少上层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 地表径流:存在相对不透水层,上层土壤透水性比下层强,至少上层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 6、 7、答案:①降雨空间分布不均,由于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时间也有变化,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地理位置、气旋、台风路径也有影响; ②下垫面条件分布不均,如土壤性质、植被、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 ③各处产流类型的差异,有的地方满足产流条件先产流,有的地方后产流,有的地方甚至不产流。 这样,降雨过程中产流面积会随时间变化。 8、答案:由流域上分布均匀,历时趋于零,强度趋于无穷大,但净雨量等于1个单位净雨在出口断面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流域瞬时单位线。 Q(t)=()()?t dt t -t u I τ s E

9、答案:特征河长:河段中,由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量与由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量相抵消,具有河段槽蓄量与下断面流量呈单一关系的河段长。 ①L < l 时;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减少量小于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增加量 ②L = l 时;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减少量等于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增加量; ③L > l 时;涨洪时,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减少量大于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增加量 10、答案: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等于蓄水变化量。 dt 时间内,从左侧面流入微元体的质量流量为:dydzdt 2dx x -x x ?? ?? ????ννρρ dt 时间内,从右侧面流出微元体的质量流量为:dydzdt 2dx x x x ??? ? ????+ννρρ 则微元体在 dt 时间内,沿 x 方向流入流出的质量流量差为: dx dydzdt x -x ??νρ 同理:y 方向:dxdydzdt y - y ??νρ z 方向:dx dydzdt z - z ??νρ dt 时间内,纯流入微元体的流体质量为:()dxdydzdt t -??ρθ 11、证明:对于扩散波而言,其比降项远远大于惯性项,即t v g x v g v ??+????? ? ???1x y -i 0》 ,

(完整版)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 一、 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 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 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 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 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 ●水平年 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 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 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 ●典型年法 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 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典型年选择 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内分配 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 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 ●系列法 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通过逐年逐时段

河海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年级土木2010级 学号1010020206 姓名晏嘉兴 指导教师孙英学 二〇一三年六月 中国南京

目录 第一章前言 (3) 一序言 (3) 二实习目的 (3) 三实习要求 (3) 四地区简介 (4) 五实习概况 (4) 第二章地层 (5) 一湖山区内三叠系青龙组 (5) 二湖山区内石炭系金陵组、黄龙组 (6) 三阳山二叠系栖霞组 (6) 四六合白垩系赤山组、新近系方山组 (7) 第三章岩石 (8) 一沉积岩 (8) 二火成岩 (9) 第四章地质构造 (10) 一倾斜构造 (10) 二褶皱(火石峰背斜) (10) 三断层(阳山大石碑断层) (12) 第五章汤山溶洞群 (13) 第六章地质博物馆 (14) 第七章结语 (15)

第一章前言 一、序言 实践出真知,为了加深对地质学基本概念的形象理解,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2013年6月,我们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全体学生在孙英学等老师的带领下在南京湖山区域、汤山区域、六合火山地质公园、江苏省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 二、实习目的 通过考察南京湖山区域、汤山区域、六合火山群等典型地质点及参观江苏省地质博物馆,突破课堂学习地质学的局限性,认识野外地质现象,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加深对地质学基本概念的形象理解,巩固扩展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学习地质的热情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 三、实习要求 1、认识三大岩类、南京附近地层和典型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 2、初步认识和了解地质作用及地貌现象; 3、学习罗盘仪的使用方法,学习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的测量及表示方法;

2010年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考研真题

2010年模拟题 一、 问答题 (1) 建立水量平衡方程式的物理依据是什么?试导出无旁侧入流情况下,洪水通 过河段时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式的微分形式。 (2) 什么叫田间持水量?已知某土壤的干容重和用体积含水率表示的田间持水量 分别为 θρf b 和,试给出用重量含水率表示的该土壤的田间持水量ωf 。 (3) 什么叫蒸发率?试述控制蒸发的条件。 (4) 试列举出两个确定水面蒸发的理论途径,并讨论各自的使用条件。 (5) 什么叫下渗容量(能力)?试述控制下渗容量(能力)的条件。 (6) 超渗地面径流和饱和地面径流的形成条件? (7) 什么叫波速?试证明它与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8) 什么叫特征河长?若河长的河底比降为i 0,河道横断面为矩形,水面宽为b , 稳定流水深y 0与Q 0的关系为Q 0=my 0n ,试确定该河段的特征河长。(m 和n 为常数) (9) 试写出蓄满产流模式的包气带水量平衡方程式。由蓄满产流模式求得的产流 量,其径流成分的组成可能有几种? (10) 什么叫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它有哪些性质?用它计算流域产流量的试用条件 是什么? (11) 什么叫流域调蓄作用?其微观机理是什么? (12) 什么叫流域瞬时单位线?若组成流域的坡面和河网瞬时单位线分别为u L (t )和u R (t ),试根据给出流域瞬时单位线u w (t )的表达式。 二、计算题 (1)包气带由均质土壤组成,地下水埋深为100cm ,且稳定不变。当土壤水力传导度为K (θ)=120cm/d 时,包气带以0.74cm/d 的速率稳定蒸发,试求此时在地下水面以上5cm 处的基模势。 (2)已知流域上某场降雨形成的地面产流量你r s 的1h 时程分配如表1所示。该流域地面径流汇流的1h10mm 时段单位线q (1,t )如表2所示。试推求由这场降雨的地面产流量形成的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 表1

河海大学工程水文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1 水资源的定义,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1-2 通过哪些工程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3 工程水文学的任务是什么,在本专业中有什么作用。 1-4 工程水文学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 2-1 水循环包括哪些要素,与水资源有什么关系。 2-2 如何量算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纵比降。 2-3 某流域面积为793km2,多年平均流量Q=26.4m3/s,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80mm。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104m3),多年平均径流深R(m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m3/s/km2)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 2-4 如在上题的流域上兴建一座水库,从而增加水面面积△F=24km2,当地多年平均 =1220mm。蒸发皿折算系数采用0.83。问建库后该流的水面蒸发量(蒸发皿读数)E 皿 域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2-5 北方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和南方的河流上建库对径流的影响哪一个大。为什么。2-6 写出任一时段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说明各符号的意义不同时段(多年、年、一次雨)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中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为什么不同。 2-7 试述流速仪测流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8 试述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方法、步骤。 2-9 已知某测流断面,起点距和测点流速如图2-1所示,岸边系数α=0.7,计算相应水位,断面面积,断面流量。 表2-1 流速仪测流,断面流量计算表

图2-1 2-10 为什么要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如何延长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第三章 降雨径流分析 3-1 写出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公式及适用条件。 3-2 图3-1中有四个雨量站,用垂直平分法求面雨量可以连成三角形ABC 、BDC ,也可连成三角形ADC 、ABD ,哪一种连法比较好,面雨量成果有无不同。 图3-1 雨量站点分布图 3-3 为什么一次降雨总量大于对应的径流深,而一次径流过程历时一般大于降雨历时。 3-4 什么叫蓄满产流,判别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主要依据是什么。 3-5 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产流计算中采用什么扣损方案,其中参数(P 、R 、Pa 、E m 、I m 、K )如何确定及计算。 3-6 计算某流域1960年6月13~14日的流域平均降水量P 、前期影响雨量Pa 和相应的径流深R ,成果填入表3-4的洪号3 中。 (1)求6月13~14日的流域平均降水量P (资料见表3-2,表中A 、B 、C 、三个 雨量站的面积权重各为20%、50%、30%)。 (2)求6月13~14日降雨开始时的Pa 值。(资料见表3-2,I m =100mm ,K =0.92)。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

河海大学工程地质考试知识点总结 1.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主要任务有:①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③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止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以下问题:①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运动以及循环转化的规律;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以及水质的变化规律;③解决合理的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地消除地下水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下水、建筑材料等都是工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 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沙页岩层向坡外倾角为30度小于基岩面的倾角而导致雨后向基岩面方向滑移造成基岩滑坡3.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宙、代、纪、世、期(早、中、晚);宇、界、系、统、阶(下、中、上)绝对年代:放射性元素如铀铅法 相对年代:古生物法(标准化石,只在某个较短时代阶段出现并分布较广的生物化石);岩性对比法(相似形成环境岩性相似);标志层法;岩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不整合面下老上新);地层对比法,上新下老 5.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物质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石英、方解石、正长石等)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体是指在天然产出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的原位岩石 6.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固态矿物单个晶体形成集合体的状态),颜色,条痕(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而留下的颜色),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解理(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一定方向发生断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呈各种凹凸不平的形状),硬度等 矿物的力学性质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各种性质。常用的有解理、裂开、断口、硬度、比重 7.火成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而成 分类: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 火成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结晶颗粒大小、形态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矿物之间) 岩石的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产状:火成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岩石相接触的关系称为火成岩产状。侵入岩体的产状(岩基、岩株、岩墙与岩脉、岩床、岩盆和岩盘);喷出岩的产状(熔岩流、熔岩锥、火山锥、熔岩被)

0河海大学水文学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2014河海大学水文学原理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及答案) 《复习精编》是由昌明官方针对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河海大学专业课考试科目而推出的系列辅导用书。本精编根据: 五位一体,多管齐下,昌明老师与专业课权威老师强强联合共同编写的、针对2014年考研的精品专业课辅导材料。 一、昌明考研寄语 1、成功,除了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良好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毅力。 2、不忘最初梦想,不弃任何努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二、适用专业与科目 1、适用专业: 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水利水电学院:水灾害与水安全 2、适用科目: 811水文学原理 三、内容简介与价值

(1)考前必知:学校简介、学院概况、专业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2)考试分析: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3)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4)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5)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强化冲刺阶段可直接脱离教材而仅使用核心考点解析进行理解和背记,复习效率和效果将比直接复习教材高达5-10倍。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6)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2007-2013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7)备考方略:详细阐述考研各科目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备考教辅和辅导班、汇总考生常用必备考研网站。

河海大学水环境规划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湖泊湿地型城市水环境规 划—武汉四新地区 1四新地区水环境概述 1.1四新地区区位 “武汉新区”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由长江、汉江和外环线(京珠高速公路)合围形成“两江一路”的天然扇形区域,涵盖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及蔡甸区和汉南区的一部分,规划面积368 km 2,建设用地160km2,规划人口100万。 武汉四新地区的范围中心区域,具体为:东启长江,西至318国道,南接三环线,北至二环线,规划总面积15. 33公顷(不含江滩公园99. 26公顷)。 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对四新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四新是城市副中心,依托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整装和相关机械制造产业,积极发展服务区域的国际博览、科技展览和汽车贸易等专业性公共中心职能,并布局服务四新组团的商业、文教卫体等综合性服务功能。 1.2四新地区气候特点 武汉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夏季最长为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春秋季各为60天。年均气温17. 70C, 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3. 00C, 7月最高,月均达28. 80C。年月气温平均值差达25. 80C,大于同纬度的杭州、成都等地,显示出武汉气候的大陆性。武汉市市

区盛夏闷热,白天气温常在3 70C左右,夜间也常保持在30 0C左右,极端最大气温为41. 30C,素有“火炉”之称。 武汉市风向明显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以北风和东北,偏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 7米/秒,最大风速10. 0米/秒(北风),静风频率为10%。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民活动剧增的影响下,武汉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城区己经形成明显的城市的“热岛效应”。据相关资料统计,2003年7月23口一8月3口,武汉市20时的相对湿度高达50%一80%,并且4项温度记录刷新了历史记载:日最低气温32. 3 0C;日最低气温≥300C持续时间:10d;日平均气温35. 80C;日平均气温≥330C持续时间:10d。 通过对武汉市多年典型气象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南风;冬季则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而武汉主城周边地区湖泊洽以南部和东部地区为最。长江、汉水为武汉市内天然风道,因此,缓解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最现实途径,是结合城市内外天然的江河湖泊,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整,结合城市水廊道的建设,建构基于夏季主导风向的城市广义通风道系统,将自然风引入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3四新地区水环境特征 武汉新区的水系资源主要由两江——长江与汉江,六湖——月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北太子湖和南太子湖,以及其他湖泊——后官湖、万家湖、汤湖、西北湖和烂泥湖,另外还包括后官湖和诛山湖的一部分加之琴断口小河、朱家老港、朱家新港、墨竹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