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语_中孔子思想的矛盾小辑_徐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学语言学研究 2008年4月号中旬刊
《论 语 》中 孔 子 思 想 的 矛 盾 小 辑
徐文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文章分析了《论语》体现的孔子思想中生活 方式的矛盾、政治思想的矛盾、主体自由性与客观制约 性的矛盾、致知方式的矛盾、仁与礼关系的逻辑混乱、 礼的仪文与实质的矛盾、仁的高蹈与平易的矛盾、仁的 外在表现的冲突。
礼的仪文与实质的矛盾。《阳货》:“子曰:礼云,礼 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 并 不 看 重 礼 的 仪 文 ,而 看 重 礼 的 实 质 ,即 “义 ”,他 说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因此,他主张 礼宁俭勿奢:“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 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可是,他对礼 重实质轻仪文的观念并不能一以贯之,某些时候他又 转向对仪文的极度强调了。“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 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 榖既没,新榖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 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 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 于其父母乎?”(《阳货》)按,宰我要求缩短三年之丧所 提出的理由,其实是符合“俭”的精神的,但在这里,孔 子却非常坚持“三年之丧”这一仪文。虽然他是以这一 仪文的内在实质—— — 对父母的感恩— ——来为这一仪文 辩护,但依他前面的说法,某一内在实质并非一定要通 过某一严格的仪文才能体现,仪文是可以简化的,只要 仪文的实质在即可。既然“礼”可以俭而不奢,为何丧不 可以戚而易呢?
2008年4月号中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许正说明孔子也隐约感觉到其观点的冲突处而以言辞 掩盖。
主体自由性与客观制约性的矛盾。孔子认为“仁” 的能否实行,不在于外界的条件与压力,而在于主体內 心的自觉与实行的决心:“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矣。”(《述而》)“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但 是,他又重重地拈出客观制约性— — —“命”,并认为人在 命面前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伯牛有疾。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 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无乎。”(《雍也》)“不知命,无以 为君子也。”(《尧曰》)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对此 解释道,人作为一经验存在,在事实领域,受物理规律、 社会条件等客观限制,因而无自由可言。但人作为自觉 活动者,在道德伦理领域,却有意志自由,可作价值判 断。于是,主体自由性与限制性处在不同的领域中,也 就不会相扞格。但我认为这种解释仍有问题,因为在孔 子那里,蕴含主体自由性于其中的领域与蕴含客观制 约性于其中的领域,这两者之间,并非如劳思光所说的 那样并无交集。其实,它们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就是 “道”之观念。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 公》)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也?”(《宪问》)前者的主体自由性与后 者的客观制约性于此都共同关涉到了“道”。他既然说 人可弘道,这个“弘”从语义上看,就不仅包括主体內心 的修养,也包括向外的推广;可是,他在后一句中却又 将“道”的向外推广完全归结到“命”了,于是前后两个 说法的抵牾遂不可避免。
关键词:《论语》 孔子思想 矛盾
透过《论语》文本,可以看到孔子的思想并非天衣 无缝,而是错综庞杂,其中甚至存在不少相互抵牾之 处,茲辑录如下,以增益思考。
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孔子赞赏颜回简单、清贫、淳 朴的生活方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一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的生活是如此简单而纯净,颇 有《老子》中“小国寡民”的意境。生活虽然简单,反倒少 了物质的羁绊与束缚,因而能从其中感受到诗意栖居 的灵性,体味到精神自由飞翔的快乐。对诗意生活的欣 赏 也 体 现 在 孔 子 对 曾 点 的 生 活 态 度 的 赞 赏 中 :“(点 ) 曰:莫春者,春服旣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泳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曾 点的逍遥中,生活的诗意同样与物质无涉,精神的自由 无须物质作为条件。但同时,孔子还追求和享受另一种 生活方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洁,鱼馁而肉 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 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 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 多食。”(《乡党》)可以想见,孔子对于饮食是何等的讲 究。这种非常精致的高层次的物质生活与颜回的简单 淳朴形成了明显的对照;这种对照体现出孔子思想中 不够妥帖之处:其一,借别人的生活方式推崇简朴的生 活以及摆脫欲望牵累的精神独立,自己却沉醉于以极 其精致的物质为基础的乐趣中,这不能不说有双重标 准和言行不一之嫌。其二,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 系缺乏明晰的前后一致的看法。在对颜回的赞赏中,精 神的自由、快乐无须物质作为条件,即使物质匮乏也无 妨;在“食不厌精……”中,精神的愉悦却先得有物质的 完美作为前提。
仁的高蹈与平易的矛盾。孔子一方面将仁的境界 设立得极其高远广大,简直无有止境。他从不轻许别人 以仁。在《公冶长》中,孔子答别人问时,不以冉雍为仁, 不以子路、冉求、公西赤为仁,亦不以令尹子文、陈文子 为 仁 。 对 于 伯 夷 、叔 齐 ,虽 称 他 们 “求 仁 而 得 仁 ”(《述 而》),但也只是称他们为“贤人”而非“仁人”。看见他们 只是得了仁的一部分而未揽全体。对于颜回,也只称其 “三月不违仁”(《雍也》)。即使对于自己,也是“若圣与 仁,则吾岂敢?”(《述而》)但另一方面,仁有显得十分容 易达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而 且,好像很容易就能找到仁人并与之作邻居:“里仁为 美,择不处仁,焉得智?”(《里仁》)孔子一面说仁的高 蹈,一面说仁的轻易,二者之间无疑存在龃龉,至少是 缺失了一相互勾连的渠道,而孔子又为设一说法将二 者贯通融合起来。虽然后人有种种说法替孔子将其贯 通,但后人之所以能有此阐释的空间,正说明了孔子思 想中存在着欠缺或漏洞。
仁、礼关系的逻辑混乱。《颜渊》:“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在这里, 孔子认为,人通过克制自己的私念,使言语行动都合乎 礼,就可以达致仁的境界。在逻辑关系上,是克己复礼
在先,而仁在后,因为克己复礼是修炼身心的方式,通 过这一方式的锻琢,才能渐渐达到仁,仁不会一下子凭 空出现在人心。因此,在这里,仁并非“礼”的前提。但孔 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 佾》)在此,仁却成为礼的前提了。一个人若不仁,就算 循礼也是无用的。可是,按孔子前面的逻辑,一个不仁 的人,不是更应去学礼、循礼吗?他虽然不仁,但通过遵 循礼,也许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趋于仁。换言 之,不仁之人的循礼,开始时是形式化、虚伪化的,但久 而久之,形式化的东西有可能内化为他内心的东西,从 而转移他原本不仁的气质、性情。这本是从“克己复礼 为仁”中可自然推演出的结论,却被“人而不仁如礼何” 否定掉了。

孔子的思想。这里把犯上作乱当作孝悌的反面提出,可 见其痛恨之至。他亦痛恨季氏僭用天子的仪仗:“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他认 为,诸侯僭用天子之权是天下无道的表现:“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 出。”(《季氏》)为此,他提出正名的主张,要求人们安于 名分,按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要求去行事,不做越界之 事。子路问他若为政将首先做什么,他说:“必也正名 乎。”(《子路》)所谓“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颜渊》)。然而,对于这种等级森严的周礼,其实他 是有一种矛盾心态的。一方面,他如此盛赞周礼,并以 恢复周礼为己任,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周礼有需要修 正的地方:“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之所以 觉得周礼需要损益,是因为周礼的森严的等级秩序与 他的“仁”的思想存在着抵牾。“仁”的理想是突破等级 界限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学而》)可见,仁者所爱的人,所爱的众,都 不是特定阶层的人和众。虽然仁有亲疏之分,是由父 母、兄弟姐妹、朋友的爱而推广到对素昧平生的众多他 者的爱,越往外围越淡,但这种爱最终毕竟越过了等级 的划分而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因此,如果从仁的思想出 发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绎,将会得出一种超越差等的政 治 - 社会秩序,这就与礼的差等色彩强烈的政治- 社会 秩序圆凿方枘了。所以,我们看到,孔子的行为实际上 也体现了对周礼的差等秩序的某种意义上的突破:若 按周礼,教育是贵族化的,孔子却身体力行平民教育,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并提出“有 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卫灵公》)。其二,孔子反对武力 征伐,主张通过软实力的影响以及道德的感化作用使 外族归顺,他说:“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徳以来之。既来 之,则安之。”然而,他却盛赞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的事功:“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 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 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齐桓公 能够成为霸主,当然是经过了大量的武力征伐的,据吕 思勉在《先秦史》里的考证,齐桓公曾先后于周惠王十 三年伐山戎,于襄王三年伐与叔带叛乱的戎翟,于襄王 八年助周御戎,于惠王二十年伐楚并略东夷,于惠王二 十三、二十四年伐郑,等等。可见其霸业并非是不以兵 车之力。这就显然异于孔子反对用武的思想了。孔子是 当时的博学之士,对于齐桓公这些南征北战的大事不 可能不知道,但他却说“不以兵车”,强为之曲饰,这也
致知方式的矛盾。孔子把人划分为四种:“生而知 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 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并认为这几种人之间 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 可是,他又分明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 里却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无几,人之所以有种种差 异是在于后天的学习与环境的影响。这就明显与 “不 移”相矛盾了。实际上,正是后天的“习相远”为人的不 懈向学留下了可供不断努力的空间。在《论语》中,孔子 并未指出在实际中存在着哪些生而知之的或困而不学 的人,这两种人被他“悬置”了。相反,他一再强调“学” 的重要性,他自己就是一个好学的人:“我非生而知之 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入太庙,每事问。” (《八佾》、《乡党》)“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 闻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多 见 而 识 之 ;知 之 次 也 。 ”(《述 而》)他主张抓住一切机会,最大限度地向别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述而》)他又谆谆提出学习应注意的方法:“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对“学”的强调与 详细论说,实际上是孔子自己消解了自己提出的生而 知之的上智者与不学不知的下愚者的存在的可能性。
仁 的 外 在 表 现 的 冲 突 。 “子 曰 :刚 、毅 、木 、讷 ,近 仁。”(《子路》)“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政治思想的矛盾。其一,孔子非常推崇周礼,他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如有用 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周礼的一大特点是讲 wenku.baidu.com等级秩序,要求人们安于自己的固有的社会角色,不 可僭越。所以孔子痛恨以下犯上。《学而》:“有子曰:其 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有子作为孔子的学生,他的话无疑反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