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C 6、C 7、C 8、D 9、B 10、C 11、C 12、C 13、A 14、D 15、C 16、D 17、A 18、D 19、X 20、A 21、D 22、C 23、A 24、B 25、D 二、填空题 26、夙兴夜寐 27、我有嘉宾 28、燃到了这般模样 29、纵有健妇把锄犁 30、将军角弓不得控 31、蓬山此去无多路 32、风急天高猿啸哀 33、遗民忍死望恢复 34、苒苒物华休 35、乍暖还寒时候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36、列:职位 37、岁:收成,年成 38、庠序:指学校 39、旋:转,改变 40、从:通“纵”,合纵 41、汩汩然:水流很通畅发出的声音,在此指文思如泉涌

43、俟:等待 44、负:背着 45、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小人 四、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6、你有母亲可以奉送,我却没有啊! 47、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 48、哪能知道别人终不相救,从而预先弃城逃走呢? 49、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 50、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五、理解与分析 51、(1)《雪夜访戴》。(2)表现了王子猷任诞放达的性格和作派。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 52、(1)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或答: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 (2)直接措施: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措施: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类比论证“防民之口……民亦如之。”“民之有口也……衣食于是乎生。” 举例论证“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 对比论证,本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53、(1)用多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2)类比: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象征:接连用七种事物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与看法。作者将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韵味悠长。 (3)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在作者的眼中,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背景的关系,那就是——“我与地坛”! 54、(1)特点有:高傲倔强、无拘无束、蔑视权贵、超凡脱俗,不谄媚世俗。 (2)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 (3)比喻深刻、精辟,赋予文章以形象性,并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比如“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等比喻形象鲜明又生动风趣。 55、(1)体现了主动迎合大众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的艺术创作规律。 (2)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始终坚持自己的标准,不以外界为转移的艺术创作规律。(3)体现了范曾的坚持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不因外界驱使

2015年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2015年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诗经》收录的诗歌总篇数是 ( ) (分数:2.00) A.160篇 B.40篇 C.105篇 D.305篇√ 【解析】《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先秦诸子中,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 ( ) (分数:2.00)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解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倡导"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左传》的体例是 ( ) (分数:2.00)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语录体 【解析】《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记》是纪传体,《论语》是语录体。 4.《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 ) (分数:2.00) A.李斯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解析】《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 5.被称为"汉之飞将军"的是 ( ) (分数:2.00) A.李广√ B.李蔡 C.项 D.程不识 【解析】李广是大汉王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将军,一生对匈奴征战无数,异常英勇威猛。有次作战,他在敌众我寡已经被俘的危急关头仍然凭借智勇双全得以死里逃生,令匈奴人十分畏服,因此被称为"汉之飞将军"。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201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013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卷的试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 A.性善与仁政B.仁与礼 C.严刑峻法D.隆礼重法 2.诸子散文中汪洋恣肆、辞藻瑰丽的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3.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大学之纲领”,不在其中的是 A.明德B.亲民C.平天下D.止于至善 4.《氓》产生的地域是 A.河南B.陕西C.山东D.江苏 5.《谏逐客书》涉及到的秦国制度是 A.世卿世禄B.军功爵禄C,客卿制D.郡县制 6.《湘夫人》的作者是 丸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 7.与秦晋觳之战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烛之武退秦师B.晋楚城濮之战 C,晋惠公背信弃义D.晋公子重耳流亡 8.《史记》中以时间先后为历代帝王作传的是 A.表B.书C.本纪D.世家 9.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历史事件典故的诗句是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 A.陶渊明B.孟浩然C.谢灵运D.欧阳修 11.苏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B.李贺C.杜牧D,元稹

12.下列未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是 A.曾巩B.欧阳修C.王安石D.范仲淹 13.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 A.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4.《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 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 15.《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 A.《望江亭》B.《梧桐雨》c.《莺莺传》D.《拜月亭》 16.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是 A.晏几道B.柳永C.周邦彦D.贺铸 17.下列选项中,显现《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D.断肠人在天涯 18.《宝玉挨打》中,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的是A.王夫人B.李纨C.薛宝钗D.贾母 19.鲁迅的《风波》的历史背景是 A.张勋复辟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20.下列作品集出自郭沫若的是 A.《红烛》 B.《繁星》C.《灾难的岁月》D.《女神》21.《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 A.油纸伞B.雨巷C.篱墙D.丁香姑娘 22.《拣麦穗》中作者的向往是 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D.美丽的梦想2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 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 24.以“含泪的微笑”著称的美国小说家是 A.马克·吐温B.杰克·伦敦C.海明威D.欧·亨利 2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 A.《哈姆莱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C.《李尔王》D.《奥赛罗》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2015年真题版

浙江省2015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满分为150分; 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答卷,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本题共有20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 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河流 D.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2.下列句子没有 ..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甚矣,汝之不惠 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D.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4.下面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是() A.必须品 B.脉搏

C.山青水秀 D.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费近百万元。 ②父母不应该_____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③广告是一种宣传形式,商业广告的目的是_____。 A.结余袒护盈利 B.结余庇护盈利 C.节余庇护营利 D.节余袒护营利 6.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这几天像过节一样热闹。 B.人情味像生活中调味的盐。 C.蔬菜的价格像水果一样贵。 D.这里的老鼠像猫一样大。 7.下列词语不属于 ...敬辞的一项是 A.斗胆 B.雅正 C.垂爱 D.海涵 8.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何处注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 A.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B成文时间之后,抄送机关之前 C.成文时间之后,主题词之前 D.份号之后,文件名称之前 9.对下级机关提出建议,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下列哪一种公文? A.商洽函 B.意见 C.批复 D.通知 10.《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恢复中原态度诗句的一项是() A.和戎诏下十五年 B.几处今宵垂泪痕 C.沙头空照征人骨 D.厩马肥死弓断弦

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2003-2013)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200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先秦诸子散文中,想像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多用寓言说理的作品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2.战国时,屈原根据楚地民歌改造的独特诗体称为 A风B.乐府诗C.楚辞D.五言诗 3.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陶渊明B。谢灵运C。王维D。孟浩然 4.下列诗歌属于近体诗的是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三维《山居秋螟》 C。陶渊明《饮酒》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哪首诗中的句子 A。《将进酒》B.《行路难》(其一) C。《蜀道难》D。《长干行》 6.宋代文学家成就最高、各种文体创作都获得极大成功的作家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陆游 7.“闷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出自 A.李清照《声声慢》B。苏轼《定风波》 C.李煜《虞美人》D。秦观《鹊桥仙》 8.下面术语中哪一个不是词的别称 A.诗余B。长短句C。乐府D。歌行体 9.《宝玉挨打》中不属于宝玉挨打的原因是 A.宝玉没有热情地与贾雨村应酬。 B。宝玉无视革卑有序的等级观念,竟和戏子来往。 C。宝玉被诬告“逼淫母婢″,遇死人命。 D。宝玉求告的老妈妈因为耳聋,没能及时向贾母报信求助。 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属于指代用法的是J A。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著而叹曰……《庄子·秋水》) D.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种树郭某驼传》) 11.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 A.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以小说的形式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作家是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郁达夫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 题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杨衒之)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着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苏轼,字(子瞻/子由),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着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钱钟书/杨绛),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晋侯饮.赵盾酒 2.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3.自非亭午 ..夜分,略无阙处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简答题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论述题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五、作文题 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郦道元,水经 2.子瞻,眉山 3.英国,莎士比亚 4.杨绛,洗澡 5.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饮:给酒喝。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亭午:正中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郦道元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形成,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相关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 2.试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柳宗元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像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 作者凭借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像,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司马迁,字(子固/子长),西汉阳夏人,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着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诚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神韵/性灵)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3.《蛮子大妈》的作者莫泊桑是(德/法/俄)国人,作品主要反映的是(普法/俄法)战争中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3年

成人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3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150分钟)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 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的散文是 A 《种树郭橐驼传》 B 《季氏将伐颛臾》 C 《谏逐客书》 D 《答司马谏议书》 2. 《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A 培根、契柯夫、屠格涅夫 B 契柯夫、屠格涅夫、培根 C 屠格涅夫、契柯夫、培根 D 培根、屠格涅夫、契柯夫 3. 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毅”的论辩手法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4.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 传记 B 奏章 C 文论 D 史论 5. 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A 郭沫若《炉中煤》 B 徐志摩《再别康桥》 C 闻一多《发现》 D 艾青《我爱这土地》 6. 曹禺的代表作是 A 《雷雨》、《日出》、《北京人》 B 《茶馆》、《屈原》、《北京人》 C 《茶馆》、《雷雨》、《日出》

D 《屈原》、《茶馆》、《雷雨》 7. “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 A 柳永、辛弃疾 B 李清照、柳永 C 辛弃疾、李清照 D 苏轼、辛弃疾 8.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 A 共叔段、公子吕、颖考叔 B 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 C 颖考叔、祭仲、公子吕 D 子封、共叔段、颖考叔 9. 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是 A 秦王 B 魏王 C 楚王 D 齐王 10. 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 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 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 D 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

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

浙江普通专升本真题《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居“唐宋八大家”首位的作家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韩愈 D.柳宗元 2.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左传》 B.《论语》 C.《史记》 D.《战国策》 3.下列文章中不属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报刘一丈书》 4.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 A.诗 B.词 C.曲 D.赋 5.《诗经·氓》中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感伤未成年男子的早逝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B.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7.“想佳人、妆楼颙望”中的“颙望”意思是:( ) A.远远眺望 B.举首凝望 C.低头凝思 D.抬头仰望 8.律诗中要求必须压韵的是:( ) A.首联与尾联 B.颈联与颔联 C.颈联与尾联 D.颔联与尾联 9.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 A.无乃而是过与? B.且尔言过矣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10.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 的作家是:( )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11.在《秋水》中,庄子用以说明“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的 是:(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C.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 D.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12.典故运用是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的一大特色,下列词句中不属于典故的是:( ) 文案大全

2013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卷的试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非子的核心思想是 A.性善与仁政 B.仁与礼 C.严刑峻法 D.隆礼重法 2.诸子散文中汪洋恣肆、辞藻瑰丽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3.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大学之纲领”,不在其中的是 A.明德 B.亲民 C.平天下 D.止于至善 4.《氓》产生的地域是 A. B. C. D. 5.《谏逐客书》涉及到的国制度是 A.世卿世禄 B.军功爵禄 C,客卿制 D.郡县制 6.《湘夫人》的作者是 丸屈原 B.宋玉 C.贾谊 D.植 7.与晋觳之战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烛之武退师B.晋楚城濮之战 C,晋惠公背信弃义D.晋公子重耳流亡 8.《史记》中以时间先后为历代帝王作传的是 A.表 B.书 C.本纪 D.世家 9.操《短歌行》中引用历史事件典故的诗句是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 A.渊明B.孟浩然 C.灵运D.欧阳修 11.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贺 C.杜牧 D,元稹

12.下列未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是 A.曾巩 B.欧阳修C.王安石 D.仲淹 13.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 A.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C.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 A.铺扬厉 B.夸饰渲染 C.主客问答 D.骈俪对偶 15.《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 A.《望江亭》 B.《梧桐雨》 c.《莺莺传》 D.《拜月亭》 16.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是 A.晏几道 B.柳永 C.周邦彦 D.贺铸 17.下列选项中,显现《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 18.《宝玉挨打》中,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的是A.王夫人 B.纨 C.薛宝钗 D.贾母 19.鲁迅的《风波》的历史背景是 A.勋复辟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20.下列作品集出自郭沫若的是 A.《红烛》 B.《繁星》C.《灾难的岁月》 D.《女神》 21.《雨巷》中象征理想的意象是 A.油纸伞 B.雨巷 C.篱墙D.丁香姑娘 22.《拣麦穗》中作者的向往是 A.丰收的年景 B.美好的爱情 C.人间纯真的感情 D.美丽的梦想 2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24.以“含泪的微笑”著称的美国小说家是 A.马克·吐温 B.杰克·伦敦C.海明威D.欧·亨利 2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 A.《哈姆莱特》 B.《罗密欧与朱丽叶》C.《尔王》 D.《奥赛罗》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的文学常识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的文学常识 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现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自己的怀抱。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作品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明。因此,后人称之为“诗史”、“汉末实录”。 4.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钟嵘评价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精兼雅怨,体被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大学语文试题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重考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 1、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0分) (1)《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 答:各人的志向。 (2)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 答: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答:子路想治理一个小国家,使它强盛。? 冉有也想治国,使人民富足,但比子路谦逊得多。?公西华想做礼观,传礼。? 曾皙想做一个隐士与志同道合者享受人生。? 2、阅读《岳阳楼记》中的下列文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请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说说由这段话可知范仲淹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答: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忧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最后简述您从《岳阳楼记》中得到哪些人生启迪?(10分) 答: 人生启迪: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精神. 3、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 答:通过这些形象,作品传达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者

2007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07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精卫填海”这则神话出自 ( ) A.《山海经》 B.《列子》 C.《淮南子》 D.《韩非子》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出自 ( ) A.《蒹葭》 B.《关雎》 C.《氓》 D.《七月》 3.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 ( ) A.《尚书》 B.《论语》 C.《春秋》 D.《荀子》 4.我国最长的乐府叙事诗是 ( ) A.《孔雀东南飞》 B.《陌上桑》 C.《木兰诗》 D.《采薇》 5.被谢灵运称为“才高八斗”的作家是 ( ) A.王粲 B.曹操 C.曹植 D.左思 6.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是 ( ) A.顾况 B.陶渊明 C.孟郊 D.孟浩然 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 ( ) A.祈使句 B.宾语前置句 C.被动句 D.定语后置局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指斥的对象是 ( ) A.郑庄公 B.姜氏 C.子封 D.共叔段 9.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 ( ) A.旷达飘逸 B.诗中有画 C.沉郁顿挫 D.慷慨豪迈 10.下列作者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 刘禹锡 D.元稹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拟、借代 B.比喻、夸张 C.比拟、夸张 D.比喻、象征 1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五代史》属于 ( ) A.纪传体通史 B.国别史 C.编年体通史 D.断代史 13.明代的宗臣属于 ( ) A.前七子 B.后七子 C.公安派 D.唐宋派 14.下列作品中,节选自长篇小说的是 ( ) A.《宝玉挨打》 B.《风波》 C.《断魂枪》 D.《米龙老爹》 15.“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 ) A.培根 B.拉封丹 C.伏尔泰 D.富兰克林 二.多项选择题 16.选自《史记》的“垓下之围”,反映项羽英雄末路的事件有 A.破釜沉舟 B.告别虞姬 C.斩将夺旗 D.鸿门宴 E.乌江自刎 17.下列属于李白的作品有 A.《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D.《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E.《关山月·明月出天山》 18.下面各句中,“国”表示“国都”意义的有 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B.登斯楼也,则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 D.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E.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9.下列鲁迅作品属于小说的有 A.《狂人日记》 B.《灯下漫笔》 C.《祝福》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E.《伤逝》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1.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说着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诚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2分) 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由于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所以就认为许远是投降了敌人。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2分) 这里用的驳论方法是驳斥论据。所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方法。 (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3分) 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论据,一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二是引绳而绝必有处。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 2.阅读梁实秋的《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个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请回答: (1)本片段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分两个层次:“不可挽住的就诖它去罢”为第一层;从“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至结尾为第二层。第二层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和运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 (2)本片段中,作者在议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比较论证中的对比论证法。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时间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 读音是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 B .宋、郑、楚、秦 C .齐、曹、宋、郑 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 B .七言歌行 C .古题乐府 D .新题乐府 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 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 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 A .刘孝标 B .刘义庆 C .刘向 D .刘伶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论语》主要记载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庄子散文,想象丰富,多采用论辩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好__________先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独伧然而泣下。 7、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壮罢低声问夫婿,____________________。 8、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9、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_。 10、李商隐诗名体皆工,成就斐然,尤以_____________最为突出。 11、苏轼与父苏洵、弟_______,合称“三苏” 12、矛盾小说著作主要有《蚀》、《虹》、《_______》、《腐蚀》、《清明前后》等。 13、钱钟书的主要著作有《读忆录》、《管锥篇》、《旧文四篇》等。长篇小说有《_______》。 14、《左传》是_________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5、《史记》是我过第一部_________体通史。 16、王昌龄与高适、_________同为盛唐边塞诗人代表。 17、韩愈卒后溢“文”,故后世称__________文公。 18、徐志摩的代表诗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即____________。 19、北宋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诗人是__________。 20、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风格__________。 二、解释词语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 舍: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 幼吾幼: 3、公退之瑕,披鹤,戴华阳巾,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公退: 世虑: 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着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望洋向着: 莫己若: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侣渔虾而友麋鹿,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居。 渔櫵: 侣渔虾: 6、自衿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右,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自衿功伐: 过矣: 7、唯圆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彭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