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及考点

最新 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及考点

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及考点

一、试卷的基本结构

整个试卷分三部分,共29个题目,130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0个题目,30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8个题目,24分.第三部分为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几何证明题、函数题和动态综合题)共11个题目,76分.

二、考查的内容及分布

本次中考基础分105分.内容覆盖了初中全部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实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概率、函数、圆、三角函数等常考知识点.

学的知识在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目中出现比较多,而九年级的知识相对来讲偏难一点多出现在压轴题中,比如圆的几何证明、圆与四边形动点、二次函数动点.中考试题都是常规题,题型基本平时都有见过.

三、试卷考点和分值

1、数与式(共14分,占10.8%)

(1)实数·······················································11分(基础必考)(2)分式及数的开方············································3分(基础必考)2、方程与不等式组(共11分,占8.5%)

(2)不等式组··················································5分(基础必考)(3)一元二次方程··············································3分

(4)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3分

3、函数及其图象(共28分,占21.5%)

(1)一次函数··················································7分(难点必考)(2)反比例函数················································8分(难点必考)(3)二次函数··················································13分(难点必考)4、图形的认识(共38分,占29.2%)

(1)角度的计算················································3分

(2)三角形及三角形全等········································12分

(3)四边形····················································6分

(4)解直角三角形··············································6分(重点必考)(5)圆························································11分(难点必考)6、统计与概率(共16分,占12.3%)

(1)统计·······················································6分(基础必考) (2)概率······················································10分(基础必考7、动点综合(共19分,占14.6%)··································19分(难点必考)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中考总复习总结归纳(全套精华版)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中考总复习总结归 纳(全套精华版) 第一章有理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3分)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31 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31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 1、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 (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整体”代入。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3、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变号。 4、整式的运算法则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6分) 1、方程

中考数学命题常考考点及易错点(一)

中考数学命题常考考点及易错点(一)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中考数学命题常考考点及易错 点(一): 1、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弄不清绝对值与数的分类。选择题考得比较多。 易错点2:关于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易错点4: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易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易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

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这个知道就好!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

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与去年相比,在知识内容、题型、题量等方面总体保持稳定,不仅注重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且注重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综合意识。试卷分值与去年相比,总分值120分和题型结构没有变化,兼顾了初中毕业水平考试与选拔的功能,不过相比较去年的试题,基础题难度不大,压轴题难度有所提升。 一、试题特点:整体平稳 2017年中考试题考点与前两年对比,不少题目的考察方式与近几年题型相似,具体考点如下:

二、逐题分析:难度适中 (一)选择题 选择题较容易得分,基本上是送分题,基础部分第10题与往年题型不同,内容有变化,今年重点考察的对象是特殊四边形与相似的综合应用,但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 第15题往年喜欢考察找规律的题型,今年重点考察的是整体代入法。往年第16题常求阴影部分面积,而今年和去年都是考察几何图形中求线段长度问题。

(三)解答题(一) 第17、18题考点与往年相同,第19题尺规作图题今年放在了解答题(二)中,而以往学生最担心的应用题今年难度有所降低,放在解答题(一)中,容易得分。 (四)解答题(二) 数据分析与几何小综合和以往考察考点相似,但难度不大,容易得分,计算量比以前略有减少。 (五)解答题(三) 解答题(三)题型与去年基本一样,内容变化不大,难度稍有提高。23题函数小综合,相比去年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广,涉及到函数解析式、中点公式、三角函数;24题几何大综合与去年难度相当,不过题型有所变化,重点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与圆的切线性质、三角形相似等综合内容,要求学生对圆中角度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对相关几何模型熟悉,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特别是第(3)问求弧长,要求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求角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25题压轴题,为图形变换中的动点问题,把等腰三角形、矩形、特殊角度的三角形与二次函数最值等编合在一起,同时也体现出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等思想,并且本题较去年计算量有所加大,对学生的图形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卓越、博达教育专家认为,正确地做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具有完整的数学思维,区分度较高,具有选

推荐--人教版中考数学核心考点归纳梳理总结

中考基本考点归纳总结(概念、定理、推论、法则) 第一章实数与代数式 第1讲实数的概念与应用 考点1: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表示。 考点2:非负数a、2a a1)a(2a a0;(2)非负数之和为0,当且仅当每一个非负数为0。 考点3:能根据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及其有关性质解题,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1)实数:可分为、无理数;还可分为、0、。 (2)数轴:规定了、、的直线。数轴上的点与一一对应。 (2)相反数:是只有___________不同的两个数,即若a、b互为相反数,那么___________,0在相反数仍是0;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实数a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0。 (3)绝对值的概念:___________;一个数a的绝对值等于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___________。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b互为倒数,那么___________,0没有倒数。 考点4: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___________形式,其中___________,这种计数方法叫做___________。 第2讲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 考点1: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1)实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 的符号,并把_________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互为

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③一个数同0相加,__________________。 (2)实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 。 (3)实数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____,异号_____,并把_________。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_____。②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决定。当______________, 积为负,当_____________,积为正。③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__________. (4)实数除法法则:①除以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作除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_____,异号_____,并把_________。 0除以任何一个______________的数,都得0。 (5)幂的运算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____; 负数的__________是负数,负数的__________是正数 (6)实数混合运算法则:先算________,再算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 如果有括号,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 。 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0次幂运算:0a (a ≠0)=___________;(2)负指数幂运算:n a -=___________(a ≠0);(3)()n a -与- a n 的联系与区别:当n 是偶数时,()n a -+(- a n )=___________,当n 是奇数时,()n a -=___________。 考点2:实数大小比较及估算。异号的两个数,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的数大;两个负数 。 考点3:探索数字与图形的规律。

2020年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28个考点及60个易错点试题及答案-最新推荐

中考数学必须掌握的28个考点及60个易错点 中考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了,老师整理了中考的28个考点以及60个易错点,同学们再自查一下哈,以免遗漏! 1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2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 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3二次函数(4个考点) 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考核要求: (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 (2)知道常值函数; (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考核要求: (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考核要求: (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 (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考核要求: (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 (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注意: (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 (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 4圆的相关概念(6个考点)

最新山东省中考数学知识点与考点题型及分值分析

山东省中考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与考点 1.相反数,倒数,算数平方根,绝对值,乘方,开方. 2.三视图问题。2类:(1)已知空间图形,判断三视图(2)已知三视图球空间求空间的体积或者表面积。 3.平行线,相交相线的性质【三线八角问题】 4.估计无理数的大小.2法:进,出; 5.科学技术法,有效数字 6.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7.统计问题;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平均数 8.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且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9.圆锥球表面积,刘棱柱求表面积,柱体锥体求体积 10.四边形(特别是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求线段的长度(利用相似,勾股定理,三角函数) 11.图形运动的重叠部分(函数图形) 【行动问题+函数问题】 12.规律探索问题,找规律 13..最简分式,分式方程,分式运算;注意验根 1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内角和 15.圆中的垂径定理 16.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 17.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18.指数式计算:幂的运算性质 19.一次函数的性质(k,b)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数形结合 20.函数与不等式,方程的结合(图像)图像法解不等式 21.找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 22.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问题(对称问题) 23.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判定 24.二次函数的性质(a,b,c)+图像法 25.代数式求值,先化简,再求值。 26.概率问题 27.同类项的判定,整式的运算 28.统计问题(样本估计总体) 29.方程组解的定义+代入法 30.函数图象的应用 3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中k值的几何意义 32.等腰梯形的性质 33.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对称的三个公式 34.圆中切线的性质 35.轴对称,中心对称问题

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及考点

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及考点 一、试卷的基本结构 整个试卷分三部分,共29个题目,130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0个题目,30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8个题目,24分。第三部分为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几何证明题、函数题和动态综合题)共11个题目,76分。 二、考查的内容及分布 本次中考基础分105分。内容覆盖了初中全部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实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概率、函数、圆、三角函数等常考知识点。 考查知识点在各年级所占的比例 分析试卷中各题在三个年级段所占比例来讲,八年级九年级的比例相对大一点。七、八年级所学的知识在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目中出现比较多,而九年级的知识相对来讲偏难一点多出现在压轴题中,比如圆的几何证明、圆与四边形动点、二次函数动点。中考试题都是常规题,题型基本平时都有见过。 三、试卷考点和分值 1、数与式(共14分,占10.8%) (1)实数·······················································11分(基础必考) (2)分式及数的开方············································3分(基础必考) 2、方程与不等式组(共11分,占8.5%) (2)不等式组··················································5分(基础必考) (3)一元二次方程··············································3分 (4)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3分 3、函数及其图象(共28分,占21.5%) (1)一次函数··················································7分(难点必考) (2)反比例函数················································8分(难点必考)

最新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整理_2020中考数学复习

最新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整理_2020中考数学复习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考核要求: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 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 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锐角三角比 2个考点 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 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 (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 二次函数 4个考点 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 考核要求: (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 (2)知道常值函数; (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 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核要求:

最新中考数学易错题、易混点、易错点、疑点分类汇编与解析 完整版 (9)

最新中考数学易错题、易混点、易错点、疑点 分类汇编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用9根火柴棒(等长)拼成一个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和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2.设0<k<2,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2(1﹣x),当1≤x≤2时的最大值是() A.2k﹣2 B.k﹣1 C.k D.k +1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CD=6cm,AD=2cm,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A,AD,DC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C点停止,两点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而当点P到达点A时,点Q正好到达点C.设P点运动的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整个运动中y关于t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 4.(牡丹江)一水池有甲、乙、丙三个水管,其中甲、丙两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单位时间内,甲管水流量最大,丙管水流量最小.先开甲、乙两管,一段时间后,关闭乙管开丙管,又经过一段时间,关闭甲管开乙管.则能正确反映水池蓄水量y(立方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是() A.B.C.D. 5.(余姚市)一次函数y=ax+b,若a+b=1,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A.(﹣1,﹣1)B.(﹣1,1)C.(1,﹣1)D.(1,1) 6.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所得的平面图形均如图所示,小正方体的块数可能有()

A.7种B.8种C.9种D.10种 7.如图,已知CB、CD分别是钝角△AEC和锐角△ABC的中线,且AC=AB,给出下列结论:①AE=2AC;②CE=2CD; ③∠ACD=∠BCE;④CB平分∠DCE,则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咸宁)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①△AED≌△AEF;②△ABE∽△ACD;③BE+DC=DE;④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9.(莱芜)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则小立方体的个数不可能是() A.6个B.7个C.8个D.9个 10.(济宁)(课改)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是() A.3B.4C.5D.6 11.用若干个大小相同、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模型,其三视图如下所示.则搭成这个几何体模型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中考数学重点难点分值题型分布

中考数学重点难点分值题型分布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考点1:实数的分类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掌握)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 分值:3分 考试内容: 1.实数的定义与分类 2.实数的大小比较 3.数轴 4.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5.无理数的估算 考点2:实数的运算(掌握)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分值:3分、4分 考试内容: 1.平方根与立方根 2.实数的混合运算 考点3:科学计数法(掌握)与近似数(了解) 题型:选择题;分值:3分 考试内容: 1.科学记数法 2.近似数 1.2代数式 考点1:代数式(理解)——必考点 题型:选择题;分值:4分 考试内容:

1.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 考点2:求代数式的值 题型:解答题;分值:6分 考试内容: 1.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了解) 2.根据问题所提供的资料,求代数式的值 1.3整式 考点1:整式及其运算(灵活运用) 题型:填空题;分值:3分 考试内容: 1.整式的有关概念(了解) 2.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了解) 3.整式加减乘除法运算的法则 4.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法运算 考点2:整式乘法公式(灵活运用)——必考点 题型:填空题;分值:3分、4分 考试内容: 1.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了解) 2.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3.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3:因式分解(灵活运用) 题型:填空题;分值:3分、4分 考试内容: 1.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了解)

2.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会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4分式与二次根式 考点1: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必考点 题型:选择题;分值:3分 考试内容: 1.分式的概念(了解) 2.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确定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4.分式的基本性质 5.约分和通分 考点2:分式的运算(掌握)——必考点 题型:解答题;分值:6分 考试内容: 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 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用恰当方法解决与分式有关的问题考点3:二次根式(掌握)——必考点 题型:选择题;分值:3分 考试内容: 1.二次根式的概念 2.最简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2019年中考数学常考考点(三)

中考数学常考考点(三) ?(十一)可能事件、必然事件、简单的概率、抽样方式; ? 1.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中秋节晚上能看到月亮B.今天考试小明能得满分 C.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D.明天气温会升高 2.为了防控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某市医院成立隔离治疗发热流涕病人防控小组,决定从内科5位骨干医师中(含有甲)抽调3人组成,则甲一定抽调到防控小组的概率是() A.3 5 B. 2 5 C. 4 5 D. 1 5 3.布袋中装有1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一 个球,摸出的球是白球 ..的概率是. 4.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普查方式的是………………【】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5.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是() A.一年中随机选中20天进行观测; B.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进行连续观测。C.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D.一年中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6.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7.某烟花爆竹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 A.1万件B.19万件C.15万件D.20万件 8.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A)调查2019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 (C) 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

历年中考数学常见易错题整理(含参考答案)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含参考答案) 2020年3月 1. 如图,边长为a 的正ABC △内有一边长为b 的内接正 DEF △,则AEF △的内切圆半径为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 1 2 EF AB =; ②BAF CAF ∠=∠; ③12 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s t 80 O v t 80 O v t 80 O t v O A . B. C . D . 80 A D B F C E 第20题图 D C (第1题)

O G F B D A C E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 F 重合.展开后,折痕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tan∠AED=2;③S△AGD=S△OGD;④四边形AEF G 是菱形;⑤BE =2O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贝:我 注意到当 0x =时,0y m =>. 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 称轴为12 x =. 欢欢:我判断出12x a x <<. 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1a -的符号. 妮妮:m 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函数2 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 如果x a =时,0y <;那么1x a =-时, 函数值( ) A .0y < B .0y m << C .y m > D .y m = x y O x 1 x 2

中考数学常考易错点:13《整式》

整式 易错清单 1. (a m)n与a m·a n的区别. 【例1】(2014·湖南娄底)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2·x3=x6 B. (x3)3=x9 C. x2+x2=x4 D. x6÷x3=x2 【解析】x2·x3=x5,故A错误; (x3)3=x9,故B正确; x2+x2=2x2,故C错误; x6÷x3=x3,故D错误. 【答案】 B 【误区纠错】易把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相混淆,如x2·x3=x5和(x3)3=x9,即(a m)n和a m·a n混淆. 2.因式分解的步骤. 【例2】(2014·山东日照)分解因式:x3-9x= . 【解析】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x3-9x=x(x2-9)=x(x+3)(x-3). 【答案】x(x+3)(x-3) 【误区纠错】易错原因:一是提不出公因式和不能正确运用公式;二是因式分解不彻底;三是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相混淆. 3.整式运算中常见的错误. 【例3】(2014·北京)已知,求代数式(x+1)2-2x+y(y-2x)的值. 【解析】本题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再将x-y视为一个整体未知数代入求值. 【答案】原式=x2+2x+1-2x+y2-2xy=(x-y)2+1, 当时,原式=3+1=4. 【误区纠错】本题最常见的错误:(1)去括号时符号出错;(2)完全平方公式不熟悉. 名师点拨 1.能用字母表示实际意义,正确解释代数式的含义. 2.会利用概念判断整式、单项式、多项式. 3.会说出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项数以及按幂排列问题. 4.能掌握同类项的概念,能进行同类项合并,能区分去括号与添加括号法则的差异. 5.能区分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的差异.

2020中考数学知识点大全

2020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实数 考点一、实数得概念及分类(3分) 1、实数得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实质,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得数,如等; (2)有特定意义得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得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得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 考点二、实数得倒数、相反数与绝对值(3分) 1、相反数 实数与它得相反数就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得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得相反数就是零),从数轴上瞧,互为相反数得两个数所对应得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得绝对值就就是表示这个数得点与原点得距离,|a|≥0。零得绝对值就是它本身,也可瞧成它得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得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得数就是1与-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与立方根(3—10分)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得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得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她们互为相反数;零得平方根就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得平方根记做“”。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得正得平方根叫做a得算术平方根,记作“”。 正数与零得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得算术平方根就是零。 (0) ;注意得双重非负性: -(<0) 0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得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得立方根(或a 得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得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得立方根;零得立方根就是零。 注意:,这说明三次根号内得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3—6分)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就是零得数字起到右边精确得数位止得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得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得形式,其中,n就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得比较(3分)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与单位长度得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得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得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得点就是一一对应得,并能灵活运用。

中考数学命题易错点汇总

中考数学命题易错点汇总 三角形 易错点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特征与区别。 易错点2: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求最短距离的方法。 易错点3: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内外角性质,特别关注外角性质中的〝不相邻〞。 易错点4: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着重学会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综合运用以及线段相等是全等的特征,线段的倍分是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与三角函数的结合。根据边边角不能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 易错点5:两个角相等和平行经常是相似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线段成比例,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易错点6: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运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这里需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渗入。 易错点7: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8:将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探究各种解题方法。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

最新中考数学分值分配

近五年中考数学题型设置与分值参考 常见题型部分 第一部分实数 1.以倒数、相反数、绝对值、实数的概念为知识点来命制试题,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分; 2.以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为知识点来命制试题,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分; 3.以考察对基本公式的识记情况为基础来命制试题,多与整式运算相结合,只以判断类型的选择题出现,3分; 4.数式计算,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5分。 第二部分整式 1.以整式的基本运算来命制试题,偶见与实数运算相结合,多以判断类型的选择题出现,3分; 2.以整式的基本计算来命制试题,一般以填空或化简求值的形式出现.以填空形式出现时较为简单,3分;以化简求值形式出现时有一定难度,6分; 3.探索规律型,偶见选择或填空题,3分. 第三部分分解因式与分式 1.以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来命制试题,偶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命制试题,3分; 2.以分式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为基础并与分解因式相结合来命制试题.偶见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只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分;多以分式化简的形式来命制选择或填空题,3分,常见以简答题的形式来命制化简求值型的试题,6

分. 第四部分解方程(组) 1.在选择、填空题中,多以考察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基本解法和列方程(组)解运用题,常见知识点如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解方程列方程组或分式方程解运用题,3分; 2.在简答题中,常见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或分式方程,6分,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或分式方程的运用题,7~8分; 3.在函数中主要应用于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常见于解简单的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五部分方程型运用题 1.以列方程组或分式方程但不解方程的形式命题,常见选择、填空题,3分; 2.以方程组或分式方程的形式命制各种类型的运用题,以简答形式出现,7~8分. 第六部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考点命制选择或填空题,一般难度较低,易得分,3分; 2.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考点命制计算题,难度不大,易得分,5分; 3.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命制简答题,用于解决实际生产、生活或以民生相关的运用问题,多见于方案设计类型,8~9分. 第七部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1.以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为考点命制选择或填空题,多以面积相关,3分;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

高频命题点 一、选择题、填空题常考点 1、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①相反数:a 的相反数为a -(解题时找其数字一样,符号不一样的) ②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

中考数学的八大易错点 考前赶快过一遍

2019中考数学的八大易错点考前赶快过一 遍 2019中考临近,初三学生复习也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今天给初三的同学整理中考数学中8个易错点。大部分同学都容易犯错,看完希望大家能多留心哦,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收藏下或转发给需要的同学。 一、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

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 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有效数字。这个上海还没有考过,知道就好! 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 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 公因式要回头检验! 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中考数学分值分配

近五年昆明市中考数学题型设置与分值参考 常见题型部分 朱兴强 第一部分实数 1.以倒数、相反数、绝对值、实数的概念为知识点来命制试题,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分; 2.以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为知识点来命制试题,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分; 3.以考察对基本公式的识记情况为基础来命制试题,多与整式运算相结合,只以判断类型的选择题出现,3分; 4.数式计算,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5分。 第二部分整式 1.以整式的基本运算来命制试题,偶见与实数运算相结合,多以判断类型的选择题出现,3分; 2.以整式的基本计算来命制试题,一般以填空或化简求值的形式出现.以填空形式出现时较为简单,3分;以化简求值形式出现时有一定难度,6分; 3.探索规律型,偶见选择或填空题,3分. 第三部分分解因式与分式 1.以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来命制试题,偶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命制试题,3分; 2.以分式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为基础并与分解因式相结合来命制试题.偶见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只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分;多以分式化简的形式来命制选择或填空题,3分,常见以简答题的形式来命制化简求值型的试题,6分. 第四部分解方程(组) 1.在选择、填空题中,多以考察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基本解法和列方

程(组)解运用题,常见知识点如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解方程列方程组或分式方程解运用题,3分; 2.在简答题中,常见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或分式方程,6分,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或分式方程的运用题,7~8分; 3.在函数中主要应用于求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常见于解简单的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五部分方程型运用题 1.以列方程组或分式方程但不解方程的形式命题,常见选择、填空题,3分; 2.以方程组或分式方程的形式命制各种类型的运用题,以简答形式出现,7~8分. 第六部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考点命制选择或填空题,一般难度较低,易得分,3分; 2.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考点命制计算题,难度不大,易得分,5分; 3.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命制简答题,用于解决实际生产、生活或以民生相关的运用问题,多见于方案设计类型,8~9分. 第七部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1.以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为考点命制选择或填空题,多以面积相关,3分; 2.以待定系数法作为考点命制简答题,主要考察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多与反比例函数相结合,有时也考察一次函数的简单运用,7分. 第八部分二次函数 1.以实际问题或与面积相关的材料为背景命制选择或填空题,多与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有关,不常见,3分; 2.以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工具命制综合性较强的简答题,通常放在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