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名言警句修订稿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名言警句修订稿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名言警句修订稿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名言警句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名言警句(摘录)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

﹡教育为立国之命脉,吾人既已三复言之矣。

* 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 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力的表现,力的变化。实则整个宇宙,也就是一个力的表现,力的变化的过程。

* 虽然,教育之功能,就其大者而言,为立国之大本;就其小者而言,亦为如何导引国民精神生活与实际生活臻于健全与畅遂之关键。

* 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我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意义。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这地方感受他的热,热到极点,便要起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这样的力量。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

*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故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 教育是民族解放的武器,人类解放的武器。

* 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 吾人认为教育青年,应着重于养成其创造之精神,与开天辟地推进时代之生命力,而不应养成书痴,或旧时代之继承者。

*中国教育的三条出路是:

一、教人少生小孩子;

二、教人创造富的社会;

三、教人建立平等互助的世界。

这三条出路是一套连环的出路。少生几个孩子,便可以多做一些创造工作;多做一些创造工作,便可以多得一点平等的地位与人互助;而这种平等的互助,又可以叫你放心大胆去少生几个孩子。

* 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 今日中国农人居多,我们苟能努力研究,农村教育的种种切要问题;可以逐渐解决,并推广至一省一国。

* 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

﹡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过相当的教育,能够和衷共济,努力为国家负责,国基一定稳固

生活教育

*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 生活的宗旨是什么?扼要地说:

一、提高生活的水准

二、启发警觉性

三、培养创造力

这,无疑地是我国今日当务之急。

*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说来: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

* 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社会是个人结合所成的。改造了个人便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社会便也改造了个人。

* 学校是为杜会设立的,学校而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 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

* 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

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 我们需要的教育,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人。

*“做”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教人求真

*

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为了争取生活之满足与存在,这行动必须是有理论、有组织、有计划的战斗的行动。

* 行以求知知更行,不知直认为不知。遍览已知求未知,以知与人己愈知。

*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

* 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 青年人是最重要的人;爱护青年是最重要的事;为青年人说的公道话是最重要的话。

*我们要虚心,虚心,虚心:承认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

我们要学习,学习,学习:达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

我们要贡献,贡献,贡献:实现文化为公,天下为公。 * 不能用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希望你们能用人的长处,而又帮助人克服短处。

* 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并与同事共同过民主生活,以造成民主的学校。

*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 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 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 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一)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子学习。

*

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敌人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学得博。

* 最重要的是故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我认为:这是改进中学教育和一切学校教育的大关键。

*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

*

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步的科学方法。普及教育运动之最大使命,便是把这个钥匙从少数人的手里拿出来交给大众。

* 现代国家的教育,要本着民治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建设他的制度,分析和估定他的内容,发明和实验他的方法,而考核他的效果。

*

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5等到中国的孩子都成了科学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为科学的中国了。

*

我们不歌唱远古,我们不歌唱未来,我们只歌唱现代!歌唱从古以来之现代,歌唱未来所从来之现代。歌唱现代的战斗,歌唱现代的创造,创造到无穷的将来!

* 我们要想创造新民族,只能提倡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

* 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

﹡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对于教育,第一要有信仰心;第二要有责任心;第三要和学生同甘苦;第四要有开辟精神;第五要有试验精神。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学做真人

* 事实告诉我们,大人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人。

*前进的小先生要有四种精神:一、追求真理;二、即知即传;三、联合起来;四、百折不回。

* 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作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作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 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账即记。

* 只做大众的公仆,不做个人的听差。

* 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

*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 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要引他到最高尚、最完备、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那方才是好学生。

*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 失败是成功之母。单有母亲不能生子。成功之父为谁“奋斗是成功之父”。

*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好学。但好学必先虚心,才能够学得进去,才能够容得下更多更好更实际更有用的学问。

*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整个科学的生活之过程便成了: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无穷。懒得动手去做,哪里会有正确的思想产生,又何能算科学生活

*

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您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得好些吗?您能帮助我过

一过更丰富的生活吗

* 看书是如同吃饭一样的要紧,也是生活所必需的。

* 只知读书不会做别的事,便是书呆子。书呆子和只会吃饭的饭桶一个样子。

* 每一个青年都得擅长一种外国语。无论是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是艺术、文学都得要至少一种外国语。

* 不论歌或诗,只要人民能接受,听得进耳,背得上口,都是好的。

﹡做公民的一方面要自己爱惜公物,一方面对于损坏公物的人还要一致反对。我们应当爱护公物如己物。

﹡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事要硬办,话要软说。贯彻始终,路线正确。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负重,有为有守。

一粥一饭,来处不易。自勉勉人,爱惜物力。

发奋忘食,公而忘私。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读陶行知名言有感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读陶行知名言心得 英语组刘岩 时间飞快,转眼自己走进了教育这个行业都13年了,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要用心去学、去体会、去实践,这样才会进步。就象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都问问自己进步了吗?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况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

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 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 建堂小学陶春海摘要:陶行知先生在吸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和抨击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主题词:改革生活创新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特点作一肤浅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一要敢于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地发现出来;二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 2、要改革教学方法

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X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 3、要改革考试制度 陶行知是改革旧考试制度的倡导者。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因此,他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这是六十多年前陶行知的呼喊,真好像是针对我们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说的。 4、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 陶行知较早地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早在1935年,他指出普及教育之要义有三:“甲、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是学龄儿童及失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家境贫寒,在当地一位私塾先生和他外祖父的帮助下,读了几年《四书五经》。1906 年入教会学校崇一学堂 读书,开始接受西方教育。1910 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1911 年,汇文书院与其他教会学校合并为金陵大学,陶行知进入金陵大学文科学习。1914 年以优秀成绩毕业,留学美国。1915 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受近代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孟禄等。1917 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的教授和教育科主任,主编《新教育》杂志。后来到北京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总干事。 从1923 年起,陶行知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和晏阳初等人倡议成立了"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环境、把握国家命运的重要方法,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打破贫富贵贱,“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 1927 年,为了大范围地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他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晓庄师范,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康健的体魄和艺术的兴趣的乡村教师,然后由他们去办乡村学校,以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同时确立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1930 年,晓庄学校被国民政府下令查封,陶行知遭到通辑,逃到日本。 1931 年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他首先发起了" 科学下嫁" 运动,创办"自然科学园"" 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编辑《儿童科学丛书》和《大众科学丛书》,向儿童和普通老百姓介绍通俗科学知识。 1932 年他开始从事工学团的试验。工学团实际上是一种以贫苦工农大众为教育对象,采用半工半读形式的教育组织。根据陶行知制定的《乡村工学团初步计划》,提出工学团的宗旨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对工学团的成员实行军事、生产、科学、识字、运用民权、节制生育六大训练。为了解决工学团的师资短缺问题,他创造并推行“小先生制” 。所谓“小先生 制” ,主要是利用上学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他把这种识字,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小学生称为“小先生” ,所以叫“小先生制” 。陶行知认为这是一种“即知即传人”的方法。陶行知当时在上海办了很多工学团,其中“山海工学团”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所。 抗日战争中,陶行知主要从事抗战教育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39 年在重庆所办的“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其实是一所难童学校,它是从在抗日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孤儿中挑选比较有才能的进行培养。分成社会、科学、艺术、文学、普通等组,因材施教。陶行知一生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理想和热情。他忍受了物质生活的贫乏,以“爱满天下”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陶行知死后,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1)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裴斯泰洛齐在所著《天鹅之歌》中提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则。”陶行知深受瑞士近代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启发,曾表示过:世界上的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等的成就,“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发 明” ,并愿成为中国“试验之先河”。给陶行知直接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力图变革传统教育,融合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以使学校和社会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1,陶行知手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9,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929年春,为发展江苏北部乡村小学教育,陶行知派晓庄师范学生李友梅等到淮安创办新安小学。陶行知写信鼓励师生,要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坚持办学。资料图 10,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13,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十分关怀儿童的成长,经常募集基金,购买节日礼物赠送贫苦儿童。资料图 14,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15,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2011-04-10 09:51:43) 分类:教育教学论文 标签: 杂谈 【摘要】 陶行知被列为世界八大教育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是我的行动指南,为中国教育开辟了崭新的道路。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从他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受到了熏陶,得到了启示。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为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操练;实施“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操作要求。 【关键词】 爱的教育生活教育尊重学生六大解放 一、实施爱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对学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父爱、母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着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是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在这种思想的认识下,我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把爱放在了首位。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教师对“学困生、留守学生”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学困生”“留守学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平时,我在教育活动中不说粗话俗话,使用爱心用语,保护学生心灵不受到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他们。对“留守学生”多和他们交谈,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就产生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在爱的教育中,我着力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区做好少年”,“我为班集体增光彩”,“勤学苦练,回报父母”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尊师敬长、爱他人的情感。同时,开展“祖国需要我、真情回报祖国”,“学雷锋,做好事”,“家乡巨变”,“爱心捐款”,“当2008北京奥运志愿者”,“我为环保献计献策”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

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 一、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他出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免费入塾读书。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师从杜威,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二、陶行知教育理论内容与意义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五四”以后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他的一系列进步教育理论包括生活教育、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等思想,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颇具现实性和启发性。而他的成人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宣传,至少没有得以深入的研究。 三、陶行知成人教育思想简述 成人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成人教育的意义、宗旨、内容、方法等问题的论解,旨意明确、精要深邃,非常切合成人的实际和特点,也很贴近现代成人教育的理念,值得人们很好地发掘、整理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他的成人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性和参考价值。下面就从这些方面一一详细地论述。 (一)、对成人教育的意义和宗旨的精要阐释 陶行知不仅对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学校教育进行了精辟的理论阐释,提出了颇有深度的见解,而且对以各类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成人教育,也进行了不懈探索,从而提出了其独到的成人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他对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对社会发展意义的论述,反映了其基本的成人教育观,是我们认识并把握其成人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1、关于成人教育之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理性把握 陶行知很早就认识到了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普及教育视为整个教育的有机整体。过去,一提到教育,人们就联想到学校,认为只有学校教育才是正规的、正统的教育。陶行知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要挽救中国的危亡,要培养“健全之公民”,要发挥教育的成效,既要依靠普通教育、学校教育,又要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把各类成人都纳入到教育对象的范围中来。他说:“无论老少,也应该受教育。生活教育很早就提出活到老学到老。”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各类在职工人、干部和农民,他们直接担负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从事着实际的工作,他们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的提高,是更为现实、更为有效的问题,将其排斥到教育之外,是万万不可的、错误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陶行知把成人教育提高到终身教育的高度并将其视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935年他在论及“中国普及教育方案”问题时指出:“普及教育之要义:甲、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

关于教书育人的格言

关于教书育人的格言 关于教书育人的名言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g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当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便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最初攻读市政,后来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于是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当陶行知于1917年学成归国的时候,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为此,他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仪型他国”,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这期间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 但是,开展乡村教育决非易事,它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地为之奋斗。因此,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他还立下宏愿,要排除各种困难,筹措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乡村师资队伍,1926年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 晓庄师范诞生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炮火声中。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也就是在晓庄师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由于生活教育理论基本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在当前我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作为借鉴。 1932年,陶行知通过总结晓庄师范的经验,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它既是学校,又是工厂,也是一个小社会。它制定了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教育122班陈贤仕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合一的学说。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借鉴与传承的意义。针对教育界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和教育改革,陶行知的具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可行性。我们的教育正循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迈向新的辉煌。 一、时代背景: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发展迅猛,教育的发展亦渐渐露出颓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新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日益增强在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人才素质结构、课程和教学模式、教育与其他系统联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而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育新的生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走出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他的思想曾深刻地促进着中国的基础教育。而今虽时代变迁,陶行知的教育主张却依旧神奇地与时俱进着。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这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潮流。联系现时的教育,陶行知的思想学说依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给我们提供着现实可行的理论。

高校的教育无疑是最受人瞩目的,因为它在学生的受教育历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时期的教育是为了直接进入社会而进行的教育,而我们又辗转回到了一个应试教育的问题。尽管近年有所改进,但存在的现象却依然需要受到国家的密切关注。一些学生仅仅为了毕业而毕业,并没有注重能力的培养;一些老师也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并没有注重教学生学习。作为新一代的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我,如今一直在践行着陶行知所说的教学合一的理论,并且不断根据现实情况 而相应地作出调整。 陶行知所创立的三大教育经典学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他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并且将在未来的教育界发挥巨大的作用。 “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所提倡的,一方面是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最终又回归生活,而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便是一所最好的最大的学校;另一方面,社会所给予的知识便也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知识,更是专业技能与处世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国民树立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一些“应试”学生认为学校生活的价值就是获得毕业证书,并没有认识到证书固然重要,可是没有实际操作能力便也枉然。因此,不止学生,甚至是老师,积极把生活即教育和社会即学校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将引导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贡献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一学说亦让我想起另一句话: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演讲稿.doc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在教育理想上,他主张“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在教育准则上,他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在教育策略上,他基于知行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论断,突出实践(“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在教育理论上,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社会生活的前进的需要实施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彻底转变;在教育实践上,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开辟新路,为世人树立楷模,为万民敬仰。 总体而言,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很多观点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内在相通,对当代职业教育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下几点: 一、树立“服务大众,服务就业”的职业教育宗旨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服务宗旨是什么呢?这是当前职业教育面对的首要的现实任务。行知先生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在于“生利”,即能给学生生利的本领,是谓“生利主义”,认为“凡养成生利人物(笔者注,可指学生)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比如制造产品;一是生“有利之事”,比如商贸流通等,生利的目的在于“以利乐群”。 生利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宽泛的“生活主义”相比,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与狭隘的“衣食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利群”为精神追求,即有利于公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 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里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纳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重视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概知识,亲知是几乎被完全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从闻知那里推想出来的罢了。 2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地实验,方能免入歧路。 3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4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 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8 作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 9 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1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本文引用自碧溪《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德育为先。现用八个字来阐述(也许不够全面)。 一、“实”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美国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翻了半个筋斗。1924年,时任校长的陶行知,把南京安徽公学的校训定为“实”。实事求是,是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本原。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二、“活”字。 陶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旧师范教育只是大书呆子教小呆子,倘若刮一阵普及教育风,小呆子遍及到全中国,中国就成为一个书呆国,书呆国就要亡国。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陶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教育应是动态的、接受熏陶的。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是酿造出来的。潜移默化的,日新其德、日勤其业。” 三、“真”字。 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陶先生明确地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崇尚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回归人性,焕发童真、真与诚是联系在一起的,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标识之一,坚持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相亲相爱的。 今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要有高尚人格、中国灵魂,参与世界竞争的现代人,要有智慧、知识内化为智慧,要有创新意识,创造实践能力,要有团队精神,要有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四、“创”字。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是举世无双的一位创造教育家,他的创造思维、创造思想、创造智慧、创造实践、创造能力、创造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经典创造名言,名不虚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造了导师杜威的教育学说,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在中国土地上倡导了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名言

陶行知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陶行知 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陶行知 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6、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 8、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陶行知 10、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陶行知 11、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行知 12、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 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 四解放嘴,王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陶行知 13、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陶行知 1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15、教育是立国之本。——陶行知 1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陶行知 17、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

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陶行知 18、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陶行知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甘肃兰州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陈霞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将一生奉献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中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邃,其中响“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出发.论述了在当今信息社会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课程改革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当今信息社会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关于"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坯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郎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1.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教育不是少数富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最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反对统治阶级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飞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离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陶行知名言警句

陶行知名言警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陶行知名言警句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