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溧阳市竹箦中学姚建春

一节好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内在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开展系列创造性的活动。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真实、生动,探索性强等特点。以实验促教学,可以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

一、实验导学,激发思维火花

创造性思维往往表现为直觉思维,即常常只抓住对象本质的主要环节,而忽略那些非本质的次要环节,思维结果往往以"顿悟"的形式出现。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有意识在创设有一定模糊度,在智力上有挑战性的实验,给学生有进行分析、猜想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可通过下面实验导出课题,取一玻璃杯,内盛满水,举起硬纸片,问学生硬纸片能否托起倒扣的满满一杯水?学生都肯定的说不能,但实验演示结果却不出所料,倒扣着的水被纸片稳稳托住,并不外流,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促学,升华教学理论

实验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实践到理论;而验证过程则由理论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使教学理论得到升华。

初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中,有部分学生得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的结论,这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结论不一致。为了弄清原因所在,我们开展了下列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1)刚开始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

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而成。

(2)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随着加热时间的

延长,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

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加热过程中,水蒸发加快,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4)水沸腾前温度温度讲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底部的水先受膨胀上浮,上面冷水下沉,使烧杯中上部水的温度高于下部的温度。

(5)水沸腾时,看到大量气泡上升液面破裂。

(6)水沸腾中,温度计2示数下降,温度计1示数不变。观察发现温度计2露出水面的玻璃泡的温度低于水中温度计1玻璃泡的温度。这说明了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为什么要完全浸入液体中,不能露出液面的原因。

(7)水烧干后,两温度计示数急剧上升,此时烧杯和气体继续受热,它们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计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露出水面,二是停止对水加热进而巩固、升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理论。

三、实验助学,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避免教师、教材对学

生思维的压抑,避免无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某一特定的模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处于主动思维的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猜想,不轻易否定,就是对学生错误的猜想也不要简单地给予批评,要培养学生广泛的探究兴趣、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自信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激发学生不限于课本中的器材,将器材开放,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有独立见解的实验报告,然后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分析得出合理的器材与步骤。如在讲到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时,我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对于器材,有些学生将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于器材,我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我肯定了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了实验讨论,分析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在将相当于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又如学过欧姆定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测未知电阻的电路力图,学生根据原理设计出下面几种电路图。有的还说出他只需一个电压表也可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画电路的做法,并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分析得出宜采用的电路,学生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四、实验兴学,老枝绽新芽

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实验仪器大金较贵,很难做到允许学生大胆求异自由动手。曾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将几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带进了仪器存放室,他们很快对地上的一台旧蒸汽机模型发生了兴趣,汽缸封面玻璃坏了,有位同学尽说出没有锅炉。课后我和他们一道用一只果汁筒改成锅炉,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做成汽缸封面,经过一翻整修,它又可以工作了。活赛、飞轮转动自如,透明有机玻璃可以清楚地观察蒸汽机工作的全过程。成功的喜悦不禁使想到如能将旧物理仪器开放、利用,不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实践的条件和场所,还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探索。错了重来,坏了再修,反复体会,反复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这条"科学隧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探索性的思维。这不正是我们在创新教育中所追求的吗。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课堂电阻实验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实验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实验多为接受式(再现式)实验,即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目的的确立,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等都由教材和教师来决定,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操作兴趣、研究和探究欲望却受到了压抑。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多为探究实验,亦即探索式(发现式)实验,笔者发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探究实验的课堂教学将是物理新课程教学的亮点。为此,在《电阻》一节的课堂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案例过程:(第一课时介绍电阻,本节为第二课时) 一、设疑引入 师:(出示图片, 粗铜线 甲 创设情景) 细铜线 乙 细铜线 丙 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激励学生) 二、猜想与假设 生1: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 生2: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生3: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累死了 好难走啊… 跑得好舒 服…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 师:以前的实验多数是由老师来演示的,今天,老师想改变一下,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亲身体验一下探究的过程?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先来看一下,要验证大家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继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生:导线若干、电源、开关、电阻器(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所需器材,气氛非常活跃) 师:还需要什么器材? 生1:一根长导线,一根短导线 生2:一根粗导线,一根细导线 …… 师:如果一根是锰铜线长些,一根是镍络线短些,行吗? 生:不行,导线不同,长度不同,不好进行比较 师:那,我们该怎样验证它呢?(启发,引导) 生:(思考、回忆后)运用控制变量法(表扬:很好) 师:不错,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曾经讲过,当有多个变量时,我们就需要采用控制变量(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为了研究的方便,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新伙伴——电阻示教板(出示电阻示教板,老师介绍,学生观察) 三、开动脑筋想办法,设计实验搞探究 师: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 还可以多个人)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设计 四、根据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 师:哪组愿意向大家介绍你们的验证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组动手实验,其余的仔细观察,并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 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 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 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 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 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 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 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 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 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 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 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 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 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 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基础原理及现象

1.5 竞速轨道(1)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相等,但其中一个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另一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有加速也有减速,它们的路程与速度不同,它们运动的时间不同。 操作与现象 同时释放两个实心钢球通过同样高度、同样斜率的斜面滚到A、B两条轨道上,其中A 轨道是平直的,B轨道先是平直的,然后凹陷下去,再平直一段距离,接着有爬升上来与A 轨道同一高度,观察两个球到达轨道末端的时间,B轨道钢球先到达轨道末端。 注意事项 两球要同时从起点处下落;实验完毕及时将小球收到网袋里。 思考题 1、如果凹陷的部分没有平直的一段距离,两球会同时到达终点吗? 2、钢球的轻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1.6 竞速轨道(2)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几个因素。 实验装置 见仪器照片1.1

实验原理 两个球如果在斜率相同但空隙不一样的轨道上运动,每个球受到向下运动的合外力大小不同。虽然两球初始速度相同,当末速度不同。 操作与现象 把两个篮球放在两条斜率相等的轨道上,其中A轨道较宽,B轨道较窄。两个球同时滚下,B轨道的球最先到达终点。 注意事项 放置球时,不要用力过猛。 思考题 为什么轨道较窄的球会最先到达终点?两个球滚下来快慢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1.10 超级碰撞球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原理以及能量守恒原理。 2.观察物体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时力的作用以及能量的转换。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当质点系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时,质点系的总动量不随时间变化,这个结论称之为动量守恒定律。两个高弹性球质量不等,发生弹性对心相向碰撞时,根据动量能量守恒定律,质量较小球返回速率将较大球静止时大的多。大球和小球的初动能都变成了小球返回的动

初中物理实验题全部汇总(含答案)

一、力学部分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 [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 (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 (二)测滑动磨擦力 [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 (三)探究浮力大小 [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商镇中学孙永红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实验的养成教育,既贯彻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一、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立即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接着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大气压将为你解开这个谜,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拿出来,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四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当我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的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还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 二、学生多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践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他电学实验。此外,小实验、小制作也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自制电磁铁”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在实验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1)如下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如下图乙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cm. (2)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下图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如下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 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N. (2)当h="4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 N.(3)从开始提升到h=16cm,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是多少?

三、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 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 侧的标尺不垂直 四、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 .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1.关于电流方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课题结题报告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也以知识教学为主。因此,就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手段。虽然在知识积累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不够.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就是人的情感、态度,决定于方法。其次是严格学科体系制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挫伤中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光有老师的积极性,主动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上去努力工作,也是徒劳的。只有全国的大气候,大环境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形成一股合力,那样,我们的下一代才是有创造精神的人。而今应该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我们的课题基于这个观点提出,并几年的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我们对课题进行总结,给后来者一个参照物。希望中学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文学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又要有操作的程序和实际

动手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课堂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钻研方法。 我们认为中学阶段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还占据一定的地位,逻辑思维仅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思维品质处于矛盾交错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显著,但看问题只顾部分而忽略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而课堂实验活动从形象思维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活动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我们的实验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的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实验探究,去尝试、设计方案,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初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性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让物理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和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4)若UI 线是曲线:说明组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2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R 1 R 2 I U V A Rx R ′

三.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 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 四.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我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物理教学观摩上,我执教的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次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程教学资源丰富,课件制作手段先进,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到位;还有精彩的点评。为我们基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例,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一,物理语言的科学性。物理是一门严瑾的科学,物理教学中的每一句话都不能随意,有时会给学生造成误解或科学性的错误。 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引课阶段,教师创设情境。演示调光台灯的调节,问: 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由什么决定?新课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怎么样的关系?做出猜想后,用投影片打出思考,要求学生先确定研究的方法,再选择实验器材,最后考虑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后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这是根据新课程理念而设计的有节规律探究课。在本课设计时,教师将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和学生的异质互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本课改变了以往物理课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主动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节课还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引课阶段,教师创设情境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做适当的提示,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猜想可能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又猜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最后总结出猜想。这个环节从创设情境到提出问题到猜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探索动机。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

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除此之外演示实验还能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中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素养。 1、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学习主要是靠兴趣支撑,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会感到课堂枯燥无味,也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演示实验能使课堂具有趣味性,试想如果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老师拿一个乒乓球和一个漏斗,往下吹,没有把乒乓球吹的掉下去,反而吸在那里,这与学生的认知有冲突,就会大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激发出来,教师再利用硬币跳动实验、喷雾器等一系列实验贯穿整个课堂,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节课无疑是一节高效课,这节课中演示实验就很好的发挥了它的作用。 2、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物理规律 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学生不好理解,更不容易记忆,但是若能合理结合演示实验,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就能做到很好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我们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

握,如果不通过演示,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即便学生靠自己反复背诵记住了,也不会记得牢固。相反,通过实验演示操作 和动画模拟,学生的印象一定非常深,同时对什么是虚像也 有深刻的理解。 3、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掌控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选择 实验的内容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比如:在讲解电路内容的时候,学生对大部分的实验器材不了解,操作能力也不高,需要教师先进行实验演示和讲解,最后将实验操作作为检测或者复习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既可以巩固课堂效果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 4、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情感,提高多种能力 演示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参与实验的设计,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的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完全可以体现物理探究的完整过程。比如,在实验设计时,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对结果进行预测,逐步设计出实验方案,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进行实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操作规范的演示,对结果的分析、应用都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进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实验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实验知识点归纳 实验步骤、操作、结论 力学 1. 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 2. 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4. 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高台镇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 一、提出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现状的要求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可是,教学过程中严重的划一性和同步性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泯灭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教学目标,得出同样的结论,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个性、创新的社会现实。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已迫在眉睫。 2.新时代的要求 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所谓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个性的人才。而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进行的课题研究。 3.课程改革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 在这里我们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差别,认识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其个人的独特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得到全面发展,反对强求划一。在教学时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及各种能力。 基于上述背景,高台镇中理化组提出:要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学生的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1.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初中阶段,切实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实验探究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不但在课堂内学得主动,而且在离开教师,离开教材,离开课堂的情况下,也能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2.在构建新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就是要通过研究“教”的方式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

物理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5-12-01T09:13:15.35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作者:高亮[导读] 演示实验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演示实验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演示实验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增强抽象问题的直观性;演示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演示实验可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些作用进行具体论述。关键词:物理教学;演示实验;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实验是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演示实验自然成了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起到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演示实验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光的色散”一节时,笔者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为学生演示了太阳光经三棱镜色散的实验。学生对这一实验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如,笔者在教学“磁生电”时,边讲边为学生展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演示实验,教师可以顺利地导入新课 此前,笔者在教学“热机”的内容时,通常都是先讲能量转化,再讲热机原理。学生听起来很费劲,提不起学习兴趣。而现在教学这些内容时,笔者先为学生演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直到水沸腾,最后水蒸气把试管口的塞子冲出来这一实验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并向学生提出:“塞子为什么会被冲出?”这个问题,进而引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些热机的原理。通过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演示实验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增强抽象问题的直观性 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内容时,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凸透镜成像规律,那么,学生听起来会觉得抽象难懂。而通过演示实验,则能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何时烛焰成正立虚像,何时成倒立实像。这样,学生对这一问题就会理解得透、掌握得牢。又如,在对“运动电荷的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由于其是既抽象又容易出错的两个问题,因此,笔者使用阴极射线管和蹄形磁铁为学生演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让学生先看现象电荷的磁场,在判断其方向。这样,学生就牢牢地掌握了这两方面的内容。 四、演示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推理,进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预见该演示实验将得到的结论。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演示实验可以化解教学中的难点 众所周知,电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是初中电学的难点,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针对这些知识点,笔者在教学时,为学生演示了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借助测出的电功率和灯泡亮度的关系,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功率为额定功率。当电压变低时,实际功率就小于额定功率;当电压变高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等结论。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一部分内容。 总之,演示实验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演示实验时,要切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演示实验操作方便,并且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发挥好它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全椒县古河高级职业中学 239500)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4-06-27T10:18:15.84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3期作者:许扬全 [导读] 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许扬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积金镇初级中学校四川德阳 61810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3-023-01 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尚未真正发挥作用,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作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教材中的实验设计。 1增加物理实验仪器装备组成结构名称、功能作用的内容。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仪器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内涵不仅包括物理仪器装置所蕴含的物理思想,同时也包括仪器装置文化内涵。在教材中有意识的增加一些与物理实验仪器装备相关的内容,不仅可以规范教师对仪器装备的科学化操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2基于实验过程设计实验问题。物理新课程强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验问题的设计上要尽可能地结合实验过程,以具体的实验方法为素材,拓展原始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和综合能力。 3根据仪器装备的常见故障设计探究实验问题。预测在实验的进行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和组织学生一起探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基于大多数学校的器材配备实际设计实验。由于实施物理新课程实验所需仪器需要较大的物力和财力,一般学校都是根据实验的需要或者经济条件分步骤增加,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应结合乡镇中学的具体经济条件设计一些一器多用的问题。 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注意实验教学的启发性。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器官为基础的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全面的刺激和有效的诱导,让学生积极思考试验中的现象。物理实验相对于被动接受而言,其本身具备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会极大的吸引学生主动观察和分析,针对一些试验难点和重点,教师要以讨论的形式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 2.增强实验教学的自主性。在实验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思考空间。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实验步骤,恰如其分的运用器材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提出一些新颖和有效的论点,体现创新能力。 3.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增强手脑并用的能力。为了凸显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提前预想,然后通过合理使用器材去验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多样化演示,激发学习积极性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符合初中生感性认知阶段,因此备受学生的青睐。因为实验是通过引导观察思考、配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或通过演示实验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为学生独立训练创造条件。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作用独特。在观看演示时,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相辅相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鉴于此,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亲自做演示实验。物理的实验教学不应是教师的一枝独秀,将演示实验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些简单明了或者难度系数低的实验,全部交给学生,以便增强其自信心。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演示。教师要根据实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习惯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物理现象。 3.将演示实验变成探究式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一般是验证性实验,它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作用显著。但这类验证性的实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作用消极,它容易使学生忽略科学研究艰辛的探索过程,认为科研成果都是触手可及的。因此,教学中需要优化设计,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实验能力,更为以后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4.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面对一些难度系数高的试验可以通过师生通力合作来解决,教师可以让各组学生分别负责一部分,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后,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较高难度的实验中,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同时学会有关的技巧。 言而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缺少实验的物理好比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至于活力更是无从谈起,为此,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接轨,每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仁不让。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一、基本实验仪器的应用 1.刻度尺:用图1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温度计: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 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 因为______________;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 3.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 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 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 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 则物体的质量是。 4.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 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 __cm3,固体的体积为_ __cm3。5.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图4 图5 图6 6.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29日至2012年12月3日,我作为物理教师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装备办公室组织的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本次培训 在榆中县甘肃银行学校举行,培训共5天时间,时间虽短暂,但通过培训让我对于初中物理学科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益匪浅,本次实验教学培训主要内容是中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课改实验配备标准解读、中学理科实验创新理念和方法、实验操作与案例解析,对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容忽视 (1) 、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课堂里所学到的知识, 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很复杂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依靠语言和一些直观教具,有时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不容易获得巩固的知识。通过亲手实验,情形就截然不同。通过这个实验,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获得的知识根深蒂固,也能调动他们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2) 、通过亲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 要学好物理科学知识,必须具备使用各种仪器的基木技能。这些技能要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要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使印象深刻,知识巩固,这样就能获得照实物绘制简图的技能。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既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将来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开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对实验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用肉眼观察、用手操作,还要区别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随着实验经验的积累,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辉大大提高。 (4) 、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习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04-14T11:05:57.0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期作者:汤训锋[导读]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加以论证和说明,摘要: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都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加以论证和说明,因此,做好加强初中实验方面的教学,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物理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当中,既要革新授课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做实验的兴致,又要拓充授课方法,注重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体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深入和践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物理实验教学,并逐渐在课堂中加强了实验方面的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授课过程中依旧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其中,部分教师对于加强实验方面的教学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验需要占用大量的授课时间而放弃进行实验,通常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利用课件给学生将一些实验的内容进行演示,很少让学生去亲自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进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致和动力。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从而为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一、革新授课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做实验的兴致 就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授课情况来看,有不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旧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具体物理实验方面的教学,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去真正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物理实验逐渐丧失了参与的兴致和动力,甚至有些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产生了严重的排斥心理。为此,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思维理念,通过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能够引发学生参与做实验兴致的实验内容,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做实验的兴致和动力。 例如,在“光的反射”一课的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可以就“光是怎样进行传播的”的问题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和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得出“光是沿直线进行传播的”这一观点。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提出问题:“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来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进而引发学生继续去学习和探究的兴致和动力。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具体演示光射到镜面上的实验,并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论。 二、拓充授课方法,注重实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实验环节是重中之重,但是因为有不少的教师潜意识里认为实验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对于提高教学的成效帮助不大,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去组织和开展具体的物理实验活动,进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方面接触的比较少,很难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去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拓充授课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重,通过组织开展具体的实验活动,从而实现对学生物理意识和物理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例如,在“光的折射”一课当中,前面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有关“光的反射”这部分的内容,因此对于一些光学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起初,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在水中插入一根筷子,从侧面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物理现象。随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把本节课当中所涉及到的“光线斜射到玻璃上和垂直射到玻璃上所发生的不同物理现象”以及“光线斜射到水中和垂直射到水中所发生的不同物理现象”的实验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进而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亲自演示本次实验,并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思考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三、展开实验活动,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的去组织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进而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增强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进而切实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 例如,在“光的折射”一课当中,教师除了展开必要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前面所演示的具体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进而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光的折射”这部分的内容。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组织开展具体的实验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度,又有效的弥补了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不足和缺陷,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牢牢把握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趋势,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去组织开展具体的实验活动,同时还要做好研究和分析工作,让学生在参与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隆飞.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 中学理科园地,2018,14(04):54-55. [2] 刘建国. 依托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 黑河教育,2018(09):4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