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汇文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

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摇曳.(yì)商榷.(què)百舸.(ɡě)锲.而不舍(qì)

B.模.样(mó)不啻.(zhì)矫.饰(jiǎo)瞠.目结舌(chēnɡ)

C.愀.然(qiǎo)跬.步(ɡuǐ)肴.核(xiáo)桂棹.兰桨(zhào)

D.枕藉.(jiè)甄.(zhēn)别恣.意(zì)绿.林好汉(lù)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

..

相关

..,紧密相连的。

B.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那振聋发聩

....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B.株守乡井,到老没见到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漂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

C.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D.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想再写下去了,还是拿起纸笔,搁下手杖,去湖上散散步吧!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往)

C.酾酒

..(酒洒于地)临江,横槊.(长矛)赋诗

托遗响于悲风

..(凄凉的风)

D.其隙.(闲暇)也,则施施

..(随意行走的样子)而行

引.(放下)觞满酌,颓然就醉

5.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

..的一项是(3分)

A.吾从而师.之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舞.幽壑之潜蛟D.侣鱼虾而友.麋鹿

6.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段话(5分)

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想。

十八岁使我想起

7.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空格内写出这则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不超过15个字)(4分)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了,国人亢奋,出版商紧急加印,书店忙着补货,市民连夜抢购莫言作品,就连股市传媒股都一路飙升。在轰轰烈烈的“莫言热”背后,体现的是文化缺失的尴尬,人们的趋同、从众、围观心里被展露无疑。

莫言拿奖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也圆了国人的诺贝尔奖梦想,随之而来的是理所当然的“莫言热”,实体书店销售火爆,购物网站同样如此,京东、亚马逊、当当均推出“莫言专题”。据香港成报报道,各大电商的莫言作品纷纷断货,而莫言代表作《蛙》、《檀香刑》、《红高粱》等作品在莫言获奖消息公布当晚就宣告售罄。淘宝网成交记录显示,近几天,每分钟至少有一本莫言的书成交,因库存不足,部分商家甚至告知淘宝顾客,发货日期要推迟至下个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到则披.草而坐披:分开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遨:游览,这里指观赏

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边界,边际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

...现.作者“宴游西山之乐”的一项是(3分)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③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④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⑤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①④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⑤⑥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是力主革新的政治家,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感到屈辱、郁闷。这便是他游山玩水、乐而忘返的真正原因。

B.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游记,首先记述了游西山以外的山水情况,然后写宴游西山的情况,但总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突出西山形势高峻的特点。

C.文章多次使用“始”字,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构成了行文的线索,表达了对西山宴游的惊喜之情。 D.本文语言、句式多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骈散结合,极显灵动变化之妙。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模块考查共4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 .....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méng)隶脸颊(xiá)暗然流血漂橹 B.朱拓(tà)咀( jǔ)嚼(jiáo)褴缕万乘之势 C.逡(qūn)巡(xún)踌(chóu)躇(z hú)竦然翁牖绳枢 D.呜咽(yè)牲( shēng )醴( lǐ)踉跄瘐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本辞典虽然有一些缺页,是珍本。 ②会议将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新的主席团领导。 ③如果仅仅因为看了一下时下比较流行的武打、言情的小说或影视后,就一味地盲目地去模仿作品的人物过激行为,这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是没有一定能力的。 A.毕竟沿用鉴赏 B.毕竟采用鉴别 C.究竟沿用鉴别 D.究竟采用鉴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 ....,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 ....,使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 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得到了有效实施。 D. “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 ....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三要素是: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最后还有尾声。 B.《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班固撰,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北京汇文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

北京汇文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题 -4 一、选择 1.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0512=+-x x B.x(x-1)=x 2-3 C.x 2+y-1=0 D. 51 331 22-=+x x 2. 菱形和矩形一定具备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 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必有一根为( ) A.0 B.-1 C.1 D.2 4. 若b b -=-3)3(2,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b >3 B.b <3 C.b ≥3 D.b ≤3 5.使式子55-=-a a a a 成立的条件是( ) A.a ≥5 B.a >5 C.0≤a ≤5 D. 0≤a <5 6.关于x 的方程ax 2-2x+1=0中,如果a <0,那么方程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不能确定 7.若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8.关于x 的方程x 2-(a 2-2a-15)x+a-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是( ) A.-3 B.5 C.5或-3 D.1 9.李明的作业本上有五道题:①a a a =3;②x x x x x 45=-; ③

a a a a a =?=112;④636 124=+;⑤a a a 223-=-,如果你是他的数学老师,请摘除他做错的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 点F 在BC 边上,连结DE 、DF 、EF ,则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定△BFD 与△EDF 全等的是( ) A.EF ∥AB B.BF=CF C.∠A=∠DFE D.∠B=∠DEF 二、填空题 11.下列数据5,3,6,7,6,3,3,4,7,3,6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1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AB=20cm ,BC=12cm ,则△AOB 的周长比△AOD 的周长多 cm 。 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2)x 2+x+a 2-4=0有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 14.已知x <1,则122+-x x 化简的结果是 。 1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过点D 作DF ⊥BC 于F ,若AD=2,BC=4,DF=2,则DC 的 长为 。 17.菱形ABCD 中,AB=4,高DF 垂直平分边AB ,则BD= ,AC= 。 18.如果x 2-2(m+1)x+m 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 19.某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九年级的180名同学中任选10名同学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F B B C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以下名称的变化【】 A.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名称并用B.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C.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D.国文教学法一国语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育学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A.莱茵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 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姆D.布鲁纳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 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 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A.钱梦龙B.李吉林C.魏书生D.于漪 11.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12.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l3.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l4.对评估对象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是【】 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 15.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

【10套试卷】北京汇文中学小升初一模数学精选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1) 一.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 1.(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的倒数是 B .一桶油用去千克,还剩下 C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2.(2分)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C .两根同样长 3.(2分)小明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78元,带( )元够了. A .100元 B .200元 C .240元 4.(2分)将直角三角形ABC 以BC 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体积是V ,那么V =( ) A .16π B .12π C .25π D .48π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2分) 5.(2分)填上千克或克: 1个乒乓球重约3 . 2袋盐重1 . 一瓶矿泉水重500 . 一头奶牛约重200 . 6.(2分) ,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7.(2分)男生比女生多,则女生比男生少 ;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男女生人数比是 . 8.(2分)一个车轮的直径是40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了 厘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动80周,5分钟车轮可以走 米.

9.(2分)有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按边分,属于三角形,按角分,属于三角形. 10.(2分)水族箱里有红、黑两种金鱼共18条.其中黑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红金鱼有条,黑金鱼有条. 11.(2分)千克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4份;还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12.(2分)一栋楼每层有18个台阶,从一楼到六楼,要爬个台阶. 13.(2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或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5减x的差除以3 160减5个a x的3倍等于57 x除以5等于1.6 三.计算题(共5小题,满分32分) 14.(16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1)2﹣﹣﹣ (2)0.8++0.2 (3)15﹣5÷12﹣ (4)68﹣7.5+32﹣2.5 (5)﹣(﹣) 15.(4分)解方程. x÷4.5=1.2 (4x﹣6)×5=4.8 6x+1.6x=22.8 3.4x﹣6×8=26.8 16.(4分)解比例 3:5=x:15 =

2020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抖音、快手上的一些短视频,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短视频所展现出来的活力,所传播的“正能量”与主流文化相兼容,能让青少年群体,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A. 瑕瑜互见不容置喙乐此不疲 B. 良莠不齐不容置喙乐此不疲 C. 良莠不齐不容小觑喜闻乐见 D. 瑕瑜互见不容小觑喜闻乐见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画中的荒寒并未流于死寂,。,,。,,绚烂有失于天真,雕琢远离于古拙,市井易流于欲望,狂动易滞于表象。在荒寒中,画家摆脱了外在的牵绕,而玩味其内在的趣味。 ①就是要极力去除那些妨碍自然原样呈现的因素 ②其实表现的是中国画家对生命的理解 ③表现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物外情怀 ④中国画之荒寒境界并非只是借深幽之山水来逃避现实 ⑤而以此表现生命的热烈 ⑥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冷寒的对象 A. ②⑥①③④⑤ B. ⑤⑥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⑥①⑤ D.⑤④③②⑥① 3.下列各项中,不是吟咏“梅花”的一项是( )(3分) A.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B.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下列关于《三国演义》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壁之战,曹操狼狈逃命的过程中,有生动的“三笑”场面。一笑引出赵云,二笑引出张飞,三笑引出关羽。这三笑既表现了曹操的顽固自负,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8-08-29 20:49:26) 转载 分类:试题 标签: 教学法 教育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_____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递者和创造者。 2. ____________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______ ,张孝纯的________________;姚竹青的_______________ ___等等。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5. 陶行知_______ 的教学法思想,后来受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启发,改为__________ 。 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课本是由____________ 同志主持编制的。 7.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指出,语文和数学都是基础,但_________ 是基础的基础。 8.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 诸方面。 9. __________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 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1. 写作教学过程既要规范,又要有所变化创新,既要考虑教师的______ ,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_________ 。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基础题阅读题(共61分) 一、课内基础选择题1~8(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蓊.郁(wěng)窈.窕(yǎo)癸.丑 (kuǐ) 叱咤.风云 (zhà) B.伶俜. (pīng) 长篙. (hāo) 平仄. (zè) 前仆.后继 (pū) C.愀.然 (qiǎo) 百舸. (gě) 袅娜. (nuó) 一椽.破屋 (chuán) D.颤.动 (zhàn) 婆娑. (suō) 猗.郁 (yī) 峥嵘.岁月 (róng) 2.下列各项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敛裾杂揉踯躅夙兴夜寐 B.落寞羁鸟侘傺忸怩不安 C.斑阑垝垣芰荷惠风和畅 D.葳蕤阡陌嗔目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失其所与,不知 B.偭规矩而改错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便可白公姥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A.舞.幽壑之潜蛟 B.死生亦大.矣 C.越国以鄙.远 D.火尚足以明.也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哽咽 ..不能语 B.同心 ..而离居 C.叶叶相交通 ..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何厌之有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而又何羡乎 C.客有吹洞箫者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其声呜呜然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其孰能讥之乎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夏侯胜字长公。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 ..。”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义、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北京汇文中学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北京汇文中学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 B.B C.C D.D 7.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 ...的是( ) A.B. C.D. 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有答案)

2019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2019. 1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应用13分 1、古诗文默写(8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4),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6)烟笼寒水夜笼沙,。(《泊秦淮》杜牧)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气质庸容以偏概全离群所居超今冠古 B.造旨高深技艺精湛不懈追求不谋而和 C.匪夷所思雕琢庐火纯青物我两忘 D.无可辩驳塞进衣兜和蔼可亲格物致知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靠的_____________。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_____________。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_____________。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首要的技能_____________。 ①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名声和面子②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团队的耻辱③不是赚钱致富,而是分辨善恶美丑④不是商业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礼治 A. 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 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二阅读52分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4-8题。(12分)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中学语文教学法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学记》说的“教学相长”里的“教学”一词已经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意思。() 2、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一样的。() 4、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具有独立的系统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 5、语文课程内容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要解决的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教科书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教”的问题。()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是相同的。() 7、1913年3月19日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 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是上下位的关系。() 9、民国期间,小学语文称“国语”,中学语文称“国文”。建国后,统一更名为“语文”。() 10、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九年制业务教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的3个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增加了“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的相关内容。() 二、单项选择(10分) 1、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 A、物质性 B、活动性 C、关系性 D、层次性 2、1919年,()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以便把研究的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 A、叶圣陶 B、朱自清 C、陶行知 D、张志公 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的是()。 A、语文教材 B、社区资源 C、教师资源 D、学生资源 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的是()。 A、课外读物 B、课文系统 C、知识系统 D、作业系统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盥洗(guàn) B.錾银(zàn)两靥(yè)桌帏(wéi)执拗(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吸(yǔn) D.商贾(jiǎ)喧豗(huī)幽咽(yàn)间或(jià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告诫披肝沥胆徇私舞敝莫逆之交 B.渎职文过饰非责无旁贷招然若揭 C.忖度荒诞不经牵强附会栉风沐雨 D.荼毒满目疮痍沤心沥血轻歌曼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水声涛声,兽声鸟声,甚至如花开花落的声响,都有 一定的抑扬顿错 ....。 B.编辑部小李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恰当,真可谓疏而不漏 ....,令读者叹服。 C.我们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支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D.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怡然自得 ....的来到黄山。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C.补偿贸易是在科学技术作为商品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方式,也是

引进技术和设备的一种支付方式。 D.在企业管理这个行当中,创造最快的可能要属管理者的头衔了,原先叫掌柜的,后来叫经理,这几年又从老总、总裁更新为CEO、CFO了。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故乡》是其中的两篇;《祝福》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拯救滨海湿地 美国科学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52美元,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热带雨林的2倍,或其它森林的13倍,或草地的17倍,或农田的44倍!然而,对于滨海湿地的功能与价值及其被破坏的严重性,大部分政府官负和社会公众却知之甚少,甚至毫无认识,以至于把它们统统视为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荒地”。 滨海湿地系指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河口、滩涂、盐沼、海湾、海峡、红树林与珊瑚礁等等,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种特珠的生态系统,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种类。中国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有1.8万多公里,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在中国的海域沿岸约有1500条大小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河口湾、海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岛等6大生态系统30多个种类,其中不少是具有世

北京汇文中学

北京汇文中学已经走过138年的历史。从1926年时任校长高凤山先生提出并确立“全人教育”思想,到今日北京汇文中学所秉持的“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办学理念,北京汇文办学始终将对人的关爱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育人的首位。正因如此,北京汇文中学毕业的学生中涌现出中外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科学家、艺术家、名作家,还有著名劳动模范、体育健将、共和国的部长、党中央委员、部队将军和国家领导人,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英才辈出。更有成千上万的北京汇文中学校友分布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富强建功立业。 进入21世纪的北京汇文中学,将继续以“智、仁、勇”校训激励和鞭策自己,继承和发扬汇文中学的光荣传统,以更开放的姿态努力为每一位有志于成才的学子提供优秀教师队伍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发展特长、展示才能、参与中外交流的广阔舞台;继续积极创设宽松、民主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汇文中学真正能够成为“人文荟萃”、“广育人才”,具有学府风范的学校。 北京汇文中学始建于1871年,是首都百年名校。学校2005年起恢复初中部,现为包括高中部、初中部以及国际部在内的完全中学。139年的办学实践中,汇文形成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传统,彭雪枫、张学思、张克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大珩、王忠诚、贾兰坡、林同炎等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国学家启功、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等都是汇文的杰出校友。在新中国建立后历次市级重点中学的评审中,汇文均名列其中。2001年,汇文中学成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校。 学校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强调学校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反馈 文言文翻译两小题共7分 第一题多数学生得2-3分,能把重点词、主要句式翻译出来。 第二题得分在0-2分之间。主要是对倒装句、词的活用现象不懂。 建议:平时授课时,强调古文语法知识点。 诗歌欣赏两小题共6分。 1、得分情况:该首绝句,语言浅白,只要结合注解,即能悟情(思乡之情),故得满分者占三分之一,得一半分者占半数人之多。 2、失分情况 第一不认真审题。如"故园东望"说明诗人在向西行进。很多考生不认真审题就答向东。 第二、答题不标准,表达欠准确 第三、不会用诗歌术语。 建议: 1、教学生要善于挖掘诗歌信息 2、认真审题,并规范答题 3、注意诗歌术语的运用。 论述类文本阅读14、15两小题共8分。 本次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难易适中,但学生整体把握不准,得分率普遍不高。总分5分以上者寥寥无几,普遍3-4分,20%在2分以下。 存在主要问题: (1)没有整体把握全文,理解不到位,抓不住要点; (2)筛选信息不够细心; (3)概括分析能力不强。 今后教学建议: (1)注意指导学生全面、准确把握文章的要领,精准理解文意; (2)注重提升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3)加强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和训练。 实用类阅读 存在问题: 1 、答题不规范。没有分点作答。 2 、学生理解题干的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完全忽视要结合原文答题,有些答非所问。 3 、概括能力不够。很多学生答题时完全照搬原文。 解决措施: 1、要求规范答题,要求字迹工整。 2 、加强学生的读题能力。若出现结合全文,根据文本的理解等字词,意味着答案在原文中找依据。

3 、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学会提取关键语句的关键字词组合答案。 语言表达总共两题,总分12分. 最高分是9分,最低分0分,普遍是得3、4分的。 存在问题: 1、19题大部分学生都没读懂题目要求,没有根据题目中要求调整顺序要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称对称,同时也没从文段中说蕴含的信息中去调整。 2、20题学生普遍没按格式来写,还有就是少了留言的内容,与长辈所说的话也用语不当。 解决措施 : 1、要求学生答题要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作答。 2、让学生了解整句与散句的区别。 3、让学生了解一些应用文的格式。 4、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作文 本次作文评卷要求按高考要求进行。 得分情况:最高分52分;绝大部分36-45分,字数不够800的,一律30分以下。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一、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大致情况: 这次作文,属于半命题式作文,审题的难度不大,写作要扣合题目中说的,是曾强烈地撞击着我心扉,召唤着我的心灵,最后长久烙印在我心底深处的事物,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基本能把握住这个提示得出恰当的立意。 学生作文比较好的立意角度主要有: (一)写对自然人生的一种默默的关照和深切的体悟。如《我心中永远的葡萄藤》、《我心中永远的故乡》 (二)写我与别人诸多的喜怒哀乐人事景物的碰撞。比如《我心中永远的痛》、《我心中永远的爱》、《我心中永远的秘密》。 (三)写我对未来的憧憬、神往和梦想。如《我心中永远的梦想》、“我心中永远的追求》。 二、学生完成情况: 1、全级一人没写作文,约15人没字数没达到800字。总体完成情况较好。 2、整体来看,学生书写较为工整。 三、存在问题: 1、不少学生作文层次安排不恰当。如一篇文章仅两段或三段。 2、出现套题现象。 3、语言低幼化,叙事过于贫乏。

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第八章至第十三章(总分100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汉字的基本特点是形音义的结合。(对) 2、阅读教学目标应该培养的能力可区分为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三个层级。(对) 3、朗读是阅读训练的终极目标。(错) 4、问答法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教学方法。(对) 5、讨论法是作为讲述法的对立物出现的,具有反传统的特色。(对) 6、并非每一篇课文都必须编写阅读提要。(对) 7、“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说的是写作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对) 8、教学评价是测试的基础,测试是教学评价的继续。(错) 9、教学评价只对教师起作用,对学生没有作用。(错) 10、在课堂评价中应尽量运用正强化(即多进行鼓励和表扬),恰当地运用负强化。(对) 二、单项选择(10分) 1、小学3——4年级要求累计认识汉字(A)个。 A、2500 B、3000 C、3500 D、1600——1800 2、我国古代的识字教材《史籀篇》是(B)的著作。 A、汉代 B、西周 C、宋代 D、清代 3、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C)万字以上。阅读一般的现代文不少于()字/分钟。 A、10,200 B、5,100 C、400,500 D、100 ,300 4、语文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即关于方法的知识不包括(D)。 A、文字知识 B、语言知识 C、文学知识 D、哲学知识 5、“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的阅读教学模式是(D)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前苏联学者 C、夸美纽斯 D、莱因 6、“自读——导读——复读”的阅读教学模式是(C)提出的。 A、朱自清 B、黎锦熙 C、钱梦龙 D、魏书生 7、下列不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的是。(B) A、综合性 B、差异性 C、主体性 D、参与性 8、下列不属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A)。 A、以结论为目的 B、以问题为载体 C、以探究为中心 D、以反思为线索 9、有效考试的必要条件不包括(D)。 A、效度 B 、信度C、区分度D、精确度 10、下列题型属于客观题的是(D)。 A、简答题 B、论述题 C、作文题 D、选择题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