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题库

萌芽题库
萌芽题库

第一辑人物画廊

自画像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洒脱——()勇敢——()温柔——()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纳闷:

冲击:

3、仿写句子。

例:我是一只海豚。

我是一只快乐的海豚。

我是一只在大海里快乐翻滚的海豚。

我是一只海豚。

亲人坊

1、写出下列字的同音字,并组词。

玩——()()副——()()

2、仿照下列成语,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

一干二净()()()()3、选择填空。

A动作描写B对话描写

(1)弟弟见姥姥“意志坚如铁”,无可奈何地坐到沙发上,左手撑着下巴,皱紧眉头,冥思苦想着什么。()

(2)他凑近姥姥说:“姥姥,你想这蛋糕好吃吗?”

“我想一定很好吃。”姥姥笑着答道。

“那您想吃吗?”弟弟又发问。

“想!”姥姥边说边摸了摸弟弟的头。()

师生图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部首,再用该字组词。

申()()()()()()

分()()()()()()

2、连线,把下面的字搭配成词。

(1)羞别(2)辫别(3)梢悄

差火辩论稍儿

着耻辨子悄微

3、下面的句子是从哪方面描写人物的?请你认真分析,选择答案填进()里。(可以多选)

A语言B动作C神态

(1)一句话说得丽丽羞红了脸,她低着头,像棵含羞草。()(2)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

(3)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试卷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

众生相

1、在比喻句后面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像一首独奏曲,警告别人不要乱扔垃圾。()

(2)她一遍又一遍地扫着那宽阔的沥青路,好像不把这沥青路扫得一尘不染就誓不罢休。()

(3)你紧握巨笔般的扫帚,用青春蘸着汗水,用吉祥蘸着露水,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在城市健美的肌肤上书写着两个字——清洁。()

2、仿写词语。

急冲冲()()()()

第二辑锦绣天地

自然颂歌

1、分清字形,组字成词。

瑞()漫()竟()

端()慢()竞()

2、择关联词语,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既。。。。。。又。。。。。。不但。。。。。。而且。。。。。。既。。。。。。也。。。。。。既然。。。。。。就。。。。。。(1)它们()共同之处()各有风姿。

(2)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湿润土质。

乡村田园

1、正确答案填在下面句子后的括号里。

A比喻句B拟人句C设问句D反问句E疑问句

(1)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

(2)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

(3)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丝,像红色的线。()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奇妙()创造()灵活()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直——()外——()苦——()浅——()长——()真——()

人文风情

1、找出这段话中形容颜色的词,用曲线画出。

比如枣儿粽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水池一()石榴花

一()银针一()蒲扇

第三辑世间万物

植物乐园

1、“息”字的解释有:(1)呼吸时进出的气(2)停止(3)消息(4)利息“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种解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凡()然而()品格()

不畏()特别()伸展()

动物百态

1、填空

()的羽毛()的肉冠()的眼睛

()的嘴巴()的脖子()的胸脯

2、给下列字注音

喜好.()肉冠.()觉.得()

滑稽.()可笑扁.()嘴

奇特物品

1、写出带有颜色的成语。

白里透红()()()()2、比一比,再组词。

显()用()察()

湿()拥()擦()

第四辑珍藏童年

童年金梦

1、补充动词

()迷藏()散文()红叶

()毽子()故事()秋菊

2、据意写词。

(1)帮助事物制造声势。()

(2)花香浓郁。()

3、填空。

“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每个人扎不一样的风筝的原因是。童年滋味

1、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

2、填写量词。

一()吸水笔一()勇气两()巴掌

3、看拼音写汉字。

不kuì( ) 咬文jiáo( )字zhèn( )奋

童年趣事

1、给下面的字注音。

鳅()篓()叨()敏捷()

逮()

2、给下面带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

闹:(1)不安静(2)吵扰(3)干弄

(1)否则会闹.出笑话。()

(2)方塔街是我市的闹.市区。( )

乘:(1)坐(2)在数与数之间进行乘法运算(3)利用

(1)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2)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吧。()

童年心音

1、注音

蔷薇()芬芳扑.鼻()

滂沱()

2、照样子写词语。(写三个)

稳稳当当

黄澄澄

3、填空

亲近和疏远是一对()词。

安静和()是一对反义词。

第五辑奇幻空间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惊奇()整洁()遵照()2、组词。

渴()烈()壁()瀑()

喝()裂()避()爆()3、你知道下列这些人该怎么称呼?

在海边捕鱼的人叫()夫;

在地里耕种的人叫()夫;

替人看病的人古时叫()夫;

渡人过河的人叫()夫;

培育花朵的人叫()匠;

打铁的人叫()匠;

给人做木工活的人叫()匠。

科幻堂

1、找出下面句子中写错的字,在下面画上横线,并把正确的依次写在后面横线上。

(1)我们架驶着“旋伴号”,开始了新的杭行。

(2)我身上紧有一把栽纸刀,一戴泡过水的麦子、饼干和一小段凡布。

(3)我射下陷井,哺捉到许多山羊。

3、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饼干一()木屋一()破船()的海风()的淡水结实的()牢固的()顺利地()

童话树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可()七()八()

千()万()上()下()

2、你知道下列词语是什么意思吗?选择正确答案,填在句后括号里。

(1)唐僧也火了,用一百分贝

..的声音在电话里吼。()

A小数单位B扇贝C声音单位 D 比赛的得分

(2)“。。。。。。我去冰山西游,你去比赛,中了大奖别忘了与我同享!

886

...).

...。”(

A 886颗金丹B886次比赛 C 发财啦 D 再见了

(3)“。。。。。。可他是boss

....,.失名难违啊!”()

A博士 B 唐僧C老大D 和尚

资本主义萌芽 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里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商品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被打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 一、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 1、前提条件:1)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须的货币财富 3)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 ·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时间地点: 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 3、含义: 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 3、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 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 4、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 在当时的苏州,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5、主要特征: 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称之为“萌芽”,就是说当时的资本主义关系刚刚产生,还很不普遍,只是在个别地区、个别行业中出现。那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 6、实质 他们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7、意义: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2、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4、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根本目的是: A、打压蒋介石集团的生存空间 B、争取苏联的支持 C、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D、联合世界上的贫穷国家 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就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A、苏联一个 B、17个 C、25个 D、29个 6、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政策的基本方针包括: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法国 8、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最深远意义在于: A、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 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9、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B、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10、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根本目的是: A、和美国展开对抗 B、保障革命成果和恢复国内经济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1、2005是下列哪次会议召开50周年: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12、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刚提出时的具体内容是指: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3、下列事件发生在1955年的是: A、中国已同7个国家建交 B、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C、日内瓦会议召开 D、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1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①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④消除与各

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 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学者们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及其存在的条件有不同的理解,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也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出现于北宋,也有人上溯至唐,以至更早。多数学者是把它作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过程,或其起点,认为它产生于明中叶,到清中叶有了发展。 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1.生产力:明中后期,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2.劳动力:人身依附的松弛,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明朝中后期放松了对农民和匠户的人身控制) 3.市场:国内:城市的发展;国外:1567年“隆庆开海”,对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二、资本主义萌芽曲折缓慢的发展 1.历程: (1)产生:明朝中后期,首先在江南地区个别手工业部门出现,没有深入到农村; (2)挫折:明末清初,遭受打击。明后期政治腐败,政府横征暴敛;明末清初,战乱不已。 (3)发展: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表现是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说: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满族汉化,商品经济的繁荣。 (4)停滞:到鸦片战争前夕,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5)转型:1860、70年代,大部分手工工场最终破产,小部分转化为近代民族工业。 2.原因: (1)政治:中国中央君主集权制根深蒂固,专制统治腐朽,政府横征暴敛。 解说:“中国自古是单一制封建君主集权国家,庞大的帝国组织靠直接向全国小农阶层抽税来维持。在那个时代尚无现代经济理论,国家计税毫无科学依据,只能简单向全国平均摊派,不具备宏观调控功能,对社会经济并无积极作用。财政税收又多被用于奢侈挥霍或豢养军队,巨额财富无法回到正常的经济流通领域,民间经济即不能从中获利,私人财富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资本自然无从积累。这便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2)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范围小,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有限; 解说:以单个家庭与小块土地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论人力资源还是土地面积都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因此,它无法保证富余产品的稳定产出,更无力供养具有充分消费能力的民间市场。 (3)思想:儒家的正统观念,重义轻利,歧视商业,不重视科技。 1

情景作文教程四 第一课:《开心果》 教学目标: 1、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令人开心的特点,突出 趣味; 2、通过看、说、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一件事情; 3、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开心果”的特点。 教学难点:完整描述事情经过中突出“趣味性”。 教学准备:适量的开心果,相关教学PPT图片 教学过程: 导言:欢迎大家走进小桔灯情景作文的课堂,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下面请大家一起进入我们的第一站,我们第一站的口号是: 第一课时 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 过渡:(这一站转出来了什么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出示PPT图片:生活小知识— 你们认识我吗?) 相继出示一些坚果类的图片,师问:你们认识它们叫什么吗?生纷纷作答。师问:那老师告诉大家,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没有同学知道叫什么?如没有生知道,师告诉大家,它们都叫——坚果。 师问:“大家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吗?”生知道,可答;如不知道,老师简单介绍其营养价值。 师小结:同学们,第一站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坚果小知识,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不要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会身体棒棒。更希望大家将学到的小知识告诉你身边的朋友和家长,让他们也增加一些食物的营养知识。) (在第一站中安排坚果类的小知识,是贴合语文新课标中要求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去帮助指导学生的生活的目标;第一站教给学生一些生活的小常识的设计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征,树立一种大语文观;同时,也为后面引出今天的课题《开心果》作铺垫。) 第二站:点亮桔灯——闪闪闪 师语: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亮出你们的“火眼金睛”,呆会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神秘礼物,请大家观察一下,老师是怎样送礼物给你们的。有哪些动作、语言、神态?送的又是什么礼物? 师演:从门外进来,双手拿着准备好的一袋开心果,面带微笑,走上讲台,说:“今天老师有一件能让大家开心的礼物送给大家!”把袋子放在讲台上又说:“想拿礼物的同学必须会笑。”手指袋子,“会笑的同学请笑一笑。” 师问:刚刚老师的表演中有哪些动作、神态、语言? 生答:…….… 归纳:动作:走进来、拿袋子、走上讲台、放在桌上、指袋子 神态:面带微笑 语言:“今天…..给大家!”“想拿礼物……会笑!”“会笑……笑一笑。”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完整!那么大家想一想,一个简单的场面,我们可以分解出这么多的动作、神态、语言。如果让大家把刚刚这个场面完整地说出来,运用上我们刚刚分解出来的这些细节,你该怎么说,请思考一下! 生:…….(整理语言)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及时点评)

世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云南砚山第一中学査佩良 时限范围:十七世纪前 重点知识:希腊民主、罗马法制、人文精神的起源、世界主要文明的分布、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掠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知识准备:“文明”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文明发展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判断文明的标准主要有:文字的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进步、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又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一、古代西方文明政治的起源 1.西方民主的摇篮—古希腊 ①零星破碎、港湾众多的地理环境,使希腊不易产生统一的大国,孕育了希腊发达的海外贸易经济;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②希腊公民指的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由于希腊较为发达的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公民一般都思维敏捷、身体健康、能言善辩,珍视自由,追求平等,敢于表现,不屈权威,这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条件。 2.雅典民主政治建设 ①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辉煌的古典文化,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 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③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解放债务奴隶;促进工商业发展。政治上,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组织“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设立陪审法庭。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关系划分行政区;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组建“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改革打破了部落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扩大了公民权,雅典国家正式形成。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公安三中熊家国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二战”后国际关系 的突出特点;外交方 针的主要内容 结合近代历史 和国际环境,理 解我国外交政 策的制定以及 所取得的外交 成就 探究新中国独 立自主外交与 旧中国屈辱外 交的根本区别 情境再现 历史比较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 根本方针,它贯穿于新中国 外交的各个领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美国的外交孤立和中 苏建交;周恩来于 1953年底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在处理国 际关系方面的 意义 问题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 处理国与国之间,参与国际 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 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 问题的基本准则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55年亚非会议 周恩来总理在 万隆会议上提 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起到了 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 问题探究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 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 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亚非 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 民者参加的国际会议。 二、重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影响。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PPT材料,通过教材引言思考新中国建立后怎么开展外交活动,与传统的外交有什么区别?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展示PPT地图直接使用两大阵营对立的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1、背景: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面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 2、内容、含义及意义 内容含义意义 “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 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 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 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通过简单的说明让学生认识到它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的重大意义。在这里结合国际形势着重分析“新中国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方针?”,PPT展示。 联苏:苏联对中国民主革命长期支持;中苏政权性质和意识形态相似;站在苏联一边对中国更为有利;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的形成。 从宏观上来看,本专题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即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从微观上来看,国外商贸、城市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的主要容。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与阶段特征 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产生的,并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 1.商朝: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战国: 诸侯国的都城(临淄、、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 3.: 都城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始皇的优礼。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3.两汉: 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的木材玉石,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4.隋唐: 隋朝:东都,商业盛极一时。 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那时的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市的买卖时间也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的农村,包括偏远的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经商的人增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布海的大商人,更多的是中等商人和小商贩,还有不少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 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主要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 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我将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流程五个部分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外交成就,这些内容在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把握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理解我国根据时代变化、采取不同外交策略的原因,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本课内容有三目:“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前两目分别是1953年之前的外交方针与1953年之后的外交原则,第三目是1950年代中期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智慧等有较浓的兴趣,但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得学习。 三、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概述其在指导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叙述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成就。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国际视野来全面地观察、分析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归纳三大外交方针的内容与意义;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论从史出地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通过材料阅读,分析、评价“求同存异”的历史智慧与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认识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认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从而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感悟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四、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大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难点是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五、学法教法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确定与学法教法的选择,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板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堂导入呈现三张有关旧中国外交的照片,分别反映《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二十一条》签订的情况,引导学生回顾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历史,通过设问“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我们还

西方现代设计史 1.朱铭、荆雷合着《设计史》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时代设 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2.王受之着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综合地、分门别 类地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3.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博览会,暴露出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 要的装饰上就是一种罪恶”的缺点,从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的先驱。 5.威廉·莫里斯设计的《乔莎集》,被誉为书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6.朱尔斯·谢列特,“现代广告之父”。 7.“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主张设计师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为装饰 纹样,取消直线,代之以流畅、纤细而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 8.“现代之家”:①.朱利·梅耶-格拉弗②.阿贝尔·兰德利③.保罗·佛洛特④.毛里斯·迪佛雷 纳。 9.“六人集团”:①.亚历山大·察平特②.查尔斯·普伦米特③.托尼·塞尔莫斯汉④.赫克 托·基马德⑤.乔治·霍恩切尔⑥.卢帕特·卡拉宾。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师的重要人 物。 11.“格拉斯哥四人集团”:①.麦金托什②.玛格丽特·麦克唐纳③.费朗西丝·麦克唐纳④.赫伯 特·麦内尔。从事家具、彩绘玻璃和平面设计等设计工作,他们的设计主要采用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纹样作装饰,具有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特征。 12.安东尼·高蒂,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风格:折中主义。 13.彼得·贝尔伦,德国工业同盟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14.荷兰风格派: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 素。 15.里特维德,“红蓝椅”。 16.1919年,德国包豪斯建立,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宣言: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 工艺技术之间在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 17.意大利着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18.雅各布森,是一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作品:“蚁”椅、“蛋”椅、“倚者 椅”。 19.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来“少则烦”。 一、拉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①.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②.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使用目的,注重社会功能 ③.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设计灵感和素材 ④.反对现代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用手工技 艺。 二、威廉·莫里斯的艺术设计改革思想和艺术设计美学理论: ①.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工业生产 ②.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认为哥特式的手工也是纯真的,毫无造作的 ③.提倡艺术设计“回归自然” ④.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结合,设计出实用的艺术产品,主张“纯艺术”与手工艺术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 “工艺美术”运动 1.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_________倡导的。(威廉·莫里斯 一、填空题 1.“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理论指导家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是威廉.莫里斯。 2.1860年威廉·莫里斯“红房子”建成,引起设计界的兴趣和称颂,具有哥德风格特色,这座建筑和内部的用品风格,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3. 约瑟夫.帕克斯顿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水晶宫在1851年伦敦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开幕,开创了两种新材料的应用,引起了褒贬不一的看法。 4. 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斐尔前派的一个重要成员。 5.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成功也在该国家展示。 6.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一面在理论上展开了批评和宣传,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认为真正的工艺品应该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生产的手工艺品的标准的手工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 7莫里斯和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斯·詹斯、画家但丁·罗瑟蒂、建筑师飞利浦·韦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斐尔前派。 8. 1888 年在伦敦成立的“艺术和手工展览协会”,开始不断地举行一系列展览,向英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好及高雅设计品位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不仅开始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也影响到美国。 9.工业革命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对旧传统的摒弃,另一个是对机械生产的肯定。 10.德国建筑家歌德佛雷特.谢姆别尔参观水晶宫后,写了两本书,提出这个展览的反对意见。他因此成为德国第一个提出设计革命的人。P53下 二选择题 1.“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B )的风格,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来源。 A罗马B哥特C拜占庭D巴洛克 2.“工艺美术”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 A )提倡宣传好身体力行。 A威廉·莫里斯B菲利普·韦伯C查尔斯·沃赛D阿瑟·马克穆多 3.在1861年成立了莫里斯、( C )福克纳三人姓氏命名的商行,简称MMF商行。 A约翰·拉斯金B菲利普·韦伯C马克·马歇尔D查尔斯·沃赛 4( A )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 A家具设计B室内设计C金属设计D平面设计 5马克穆(A )是比较早的具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它是一本季刊,其设计以流畅的黑白线条装饰图而见长。

设计的萌芽:其代表作《考工记》、《博物志》 设色之功分为:画、缋、锺、筐、慌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的三项艺术之父(建筑、绘画、雕塑) 西方最早的美学专注: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赫加斯的《美的分析》 现代理论专注:1。“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德雷晒、欧文斯2.对工业革命作出反响的人物:普金、莫里斯、帕斯金 关于设计理论的理解: 1..20世纪初勒*柯布西埃 2.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 3.60年代的书籍:《设计新编的系统方法》、《设计程序的结构》,将系统的引进设计 4. 多元发展的设计研究,其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的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的定义: 又称设计评论,是设计学科、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设计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础,对多种设计现象与设计产品进行分析与研究批评的认识活动,他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接收活动 2.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设计史的工作是建立在设计批评之上的,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是建立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中的 3.设计批评的任务: 以独特的客观的立场或角度,通过各种媒介来描述或是阐述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 设计批评是追求的是价值判断 设计批评是来自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设计师的基础 4..设计批评包括:产品、设计师、设计思想、某一时间段的设计发展做出的评价与批评 5.设计批评的方式: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职业家的批评 6.设计批评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 7.设计批评的特性: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 设计批评与设计理论: 设计批评 是一种理论性的批判活动 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给设计理论的总结提供了具体的事例 设计理论: 是对设计本身的规律性总结与概括】 建立在设计师批评的基础上的 是对设计批评的进一步的抽象与概括 设计的一般行原则 1.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设计原则、 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 设计的特征 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大众性时代性经济性科学性象征性创造性 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简洁明确耐用 适用功能:功能性安全性愉快性 11.设计的分类 设计的分类:

资本主义萌芽 百科名片 相关书籍 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萌发尚未定型形成气候,而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规范性与规模,生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本来不易辨识,也不容苛求。不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还要从宏观上考察,才能定性 目录[隐藏] 定义 生产力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 定义 生产力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 [编辑本段] 定义 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萌发尚未定型形成气候,而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规范性与规模。 生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本来不易辨识,也不容苛求。不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还要从宏观上考察,才能定性。这里,我想提两点意见。 第一

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先现的现象,但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这就是说,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时,必须把考察的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看这个地方、这个行业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气候。同时,考察的对象必须有一定的量,不能相信孤证。必然性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社会性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所以,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总是具有多发性,是可以重复观察到的。 唐代何明远的丝织厂,仙君册的茶园,即使《太平广记》是可信的话,也只是一种偶发的、先现的现象。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允许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宋代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的中国,在农业、基本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我想,单从生产力来看,宋代已经有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但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来看,租佃关系、徭役赋税和工商业等方面的封建束缚,还未见松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僵硬,较唐代尤甚。因而,它只能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准备阶段。 第二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 这就是说,我们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是要探讨它的历史作用。如果只是一段插曲,也就不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了。任何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地消灭,必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阶段性。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史,只能从明代后期,或者说从十六世纪写起。这以前,确也有些个别事例,如徐州利国监的冶铁,徐一夔《织工对》中的丝织工场,但都后不见来者,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起点。我们所考察的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并有发展,看出明显的阶段性。清代前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要在鸦片战争后有个交代,看出它们的历史作用;这一点,后面将论及。[编辑本段] 生产力 第一部分 生产力是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不能用一句话回答。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三目,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的新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特点;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形势和新中国外交政策特点和基本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和外交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失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旧中国外交基本情况的简要回顾,使学生掌握对同一历史现象进行联想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等,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新中国重大的外交活动,去感受外交斗争的艰辛和技巧,去把握外交现象背后的目的和利益。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应用史料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必然结果。 1.正是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因为生产力的增长使得封建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的阻碍。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的最初出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随着世界历史、世界交往的转折而发生,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而发生[1]。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中文2版第44卷中指出: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其一方面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另一方面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当中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就是雇佣工人的出现,农奴制的解除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客观上实现了自由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它导致了自由工人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条件[1]。 之后16 世纪西欧陆续有其他一些国家具备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直到17 世纪40 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才真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时代。迫于人民起义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压力,代表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查理一世在1640年11月不得不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一直存在到1853 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阵地。“1649 年5月议会宣布共和国成立,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标志,它第一次宣告在欧洲的一个大国中初步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2.当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时候,人们变革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原始积累例如英国圈地运动、掠夺货币、贩卖黑奴等为资本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最终形成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2] 这是因为它为资本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最终形成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的,因而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变革的实现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 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第一个120 年间,英国资产阶级并没有立即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生产力,它们沿用的还是封建社会母体内成长起来的现存的社会生产力。在经济上,它们并不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求得资本的积累,而主要是依靠政权的强制力量,进在国内以“圈地运动”和在国外以疯狂的殖民掠夺为主要形式的“原始积累”。 参考文献: [1].李喆,资本主义起源新探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81、816、819、829、819、828-829、782. [3]丁天,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步性及其启示]

世界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汉英翻译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1.艾丁·包利(Etienne Louis Boullee ) 克劳德·列道克斯(Claude-Nicolas?Ledoux ) 卡尔·兰格汉斯(Carl Gotthard Langhans) 基里 (Friedrich Gilly) 约翰·索涅(John Soane ) 皮埃尔·朗方(Pierre Charles L ′Enfant) 皮谢尔(Percier) 丰丹(Fontaine) 约翰·纳什(John Nash) 2.罗伯特·欧文 (Robert Owen) 查尔斯·巴利(Charles Barry) 查尔斯·库克来尔(Charles Cockerell) 古斯都·普金(Augustus Welby Pugin) 飞利浦·威伯(Philip Webb) 查尔斯·马金托什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沃赛 阿瑟·马克穆多 ) 路易士·沙里文(Louis Ssullivan) 3.弗兰克·赖特(Ffrank Lloyd Wright) 格林兄弟(Charlesand Henry Green Green& Green Brothers) 古斯塔夫·斯蒂格利 (Gustav Stickley) 伯纳德·迈别克(Bernard Maybeck) 威廉·莫里斯 约瑟夫·伯克斯顿(Sir Jouseph Paxton) 哥德佛雷特·谢姆别尔 (Gottfried Sempell) 约翰·拉斯金 沃尔特·克莱因 4.阿瑟·本森(Arthur Smith Benson)

专题五(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如图9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下列选项中与之相适应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美联合公报》开展多边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朝核六方会谈 D.不结盟运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2010高考广东文综18题)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是() A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3.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4.1954年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台声明规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两国之间关系,并感到如果这些原则运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实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同年的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也同意以这些原则指导两国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如果这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

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以上材料反映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中国与印度、缅甸的关系() ①有利于和平协商和解决彼此间存在的问题,维护地区和平 ②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平等、和平地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范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4题)2011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40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约束6.(2009年天津会考5 题)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2010年9月安徽合肥一中高三月考10题)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想 8.下列我国外交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②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