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7讲 句子的运用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7讲 句子的运用
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7讲 句子的运用

第7讲句子的运用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句子的仿写、续写、缩写、扩写等考点已逐渐转变为一种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常与语言表达和修辞等考点的考查“联姻”。从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向来看,句子的仿写题目呈递增趋势。仿写句子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范围以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仿写题主要是针对提供的例句仿造句子,一般而言,仿写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式仿写,即例句以段或长短句交错的形式出现,让考生模仿造句,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类仿写题的思想性强,富有启示性。另一类是修辞式仿写,即例句运用了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仿句句式必须与之相似,所用修辞手法与之相同,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手法的积累与运用。预计2015年中考,句子运用题还是以仿写为主导,佐以少量的缩写、扩写和续写题目。

1.仿(续)句四统一

(1)话题要统一。“话题”在此指仿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显性话题式,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②隐性话题式,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写时根据上下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合理选材。

(2)句式要统一。仿写句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和语气——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

(3)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常与修辞联系在一起考查,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

(4)色调要统一。仿写句子除了必须做到前三项要求外,在选材和造句上还要注意色调的统一。色调,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创意和境界。

2.缩写三注意

(1)缩写后的句子基本意思不能改变,所以句中的否定词不能随意删掉。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写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

(2)保留必要成分。缩句时要尽可能去掉全部的修饰语,但有些特殊句子不能把所有的修饰语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

(3)保留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结构、语气或情感。如“平静的水面霎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可以缩写成“水面漾起了波纹”,“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3.扩写四步骤

(1)画一画,弄清扩什么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

(2)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

(3)连一连,扩写后的句子搭配是否恰当。

(4)检一检,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4.换句四技巧

(1)主动句变被动句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

(2)肯定句变否定句,常用的方法是将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①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词+否定词+问号。②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反问语气词+问号。

(4)长句变短句的变换技巧是:①把长句里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短句;②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复指它;③将原来共用一个中心语的组合的成分拆开,组合成一组排比句;④将联合结构的句子改成并列的分句。

(2014·广东)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____________;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2)_____________,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首先结合前后文,把握语段的主题——“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再观察分析填句的前后例句的句式;最后确定仿句里的要点:第一句填写内容必须有作者名(如陶渊明)和作品中提及的地点(如桃花源),第二句填写内容须有作者名(如鲁迅、琦君)和事件中含有作品名称(《雪》《春酒》)。

【参考答案】(1)示例一: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示例二: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2)示例一: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示例二: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

(2014·重庆A卷)灵活运用词语,能使表达新颖活泼。请你参照下面示例中加点词的用法,自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要求:体现词语的灵活运用;不得选用示例中加点词语)

示例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示例2:喝了几天,痛快了几天,哥.们.了几天。(阿成《黑龙江的山很多了》)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全新的句子仿写题。参考题干和例题,明确写句子的核心:所仿写的句子中,必须有一个词相当于文言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例1中的“朦胧”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2中的“哥们”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根据题干要求,我们自选一个词语写句子,但这个词必须在这个句子中发生了词类活用现象。下面答案仿句中的“硕大”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参考答案】示例:硕大——漫长的等待中,他把心硕大成一个个肥皂泡,希望就这样轻飘飘消逝了。

(2014·汕尾)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的神态或动作的话。(80字之内)

A组:怜悯拮据小心谨慎瑟瑟发抖忐忑不安衣衫褴褛

B组:因为……所以……既……又……

【思路点拨】本题以供词组段的形式考查扩写。这种题型不仅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

考查了联想、想象能力。首先要分析提供的这两组词,A组中的词语既有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又有人物的外貌描写;B组中的两组关联词,“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既……又……”表示并列关系;然后要严格遵循题干的要求——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描写(不能停留在叙述上)某人的神态或动作,80字之内;最后根据选择的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组织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那个小男孩子衣衫褴褛,瑟瑟发抖地蜷在墙角。他那忐忑不安的眼神,既让人怜悯,又叫人担心……

1.(201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结合语境,续写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地站在海边期盼机会,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地翻飞盘旋寻求机会;不是像寒号鸟那样恐惧地钻进崖缝躲避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巴中)仿写句子。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语意连贯。

例句: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预测)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两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中山菊城中学一模)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进行仿写。

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慈善家说:“安居乐业,每个人都有温暖的家就是美,一种人性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重庆一中模拟)仿照画波浪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文段前后连贯。

我们习惯于用“周”“月”“年”作为光阴的尺码。时间刻度的粗化,意味着人生的恍惚、知觉的紊乱。其实既然生命乃自然赋予,光阴也一定源于自然进度,那么,一个人要想持有清晰、纯粹的时间印象,即必须回到大自然——到这位天时的缔造者和发布者那儿去领取。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凭林间蝉鸣、旷野萤火、“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记忆盛夏;我们的眼帘中,要有落木萧萧、鸿雁南飞,我们的眼帘中也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广东模拟)仿照句①,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内容要能推出句②的观点。

①无论是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7.(2015·预测)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书写正确、工整。

什么是包容?

包容像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故天空广阔无边;

包容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4·中山小榄一中模拟)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9.(2014·黔东南模拟)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忘记启程,忘记赶路。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你前行的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了你铿锵的步伐,但决挡不住你的万丈豪情。只要你启程,就会体会到跋涉的快乐。

10.(2014·随州)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的眉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1.(2014·临沂模拟)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12.(2014·益阳)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13.(2014·赣县二中模拟)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不可否认,我国第一艘航母将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

改句:我国第一艘航母将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B.原句:江西省有哪些土特产在全国的名优特产品评选中胜出?

改句:江西省哪有土特产在全国的名优特产品评选中胜出?

C.原句:“妈妈再打我一次”的微博一会儿就走红了。

改句:“妈妈再打我一次”的微博不一会儿就走红了。

D.原句:你难道不知道“毒胶囊”有多毒?

改句:你应该知道“毒胶囊”有多毒。

14.以给“安全食品”下定义的形式将下面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增删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①安全食品是一种无毒、无害的食品。

②安全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③安全食品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15.(2014·重庆一中模拟) 2014年3月28日清晨,韩国政府正式送还437具在抗美援朝战

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遗骸。半个世纪埋骨他乡的英魂终于踏上回家之路,而沈阳烈士陵园也已经做好了迎接英烈的准备。请你至少选用下面五个词语中的三个,在烈士陵园的石碑题上一首具有诗歌韵味的缅怀英雄们的小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纯粹激荡炽热宛如毫无畏惧

【参考答案】

1.而是像海燕那样高傲地在海上飞翔!

2.人生犹如一幅画卷,等待我们去精心描绘;人生犹如一曲乐章,等待我们去用心演奏。

3.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4.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5.靠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几处早莺争暖树”来感知早春白雪皑皑滴水成冰

6.示例一:无论是苦心研究最终发现“镭”的居里夫人,还是身患重病却探究出宇宙成因的史蒂芬?霍金;示例二:无论是勤学数十年才撰成《资本论》的马克思,还是潜心钻研反复试验而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

7.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故高山雄伟壮观。/(包容像)大海,收容每一滴水珠,故大海浩瀚无涯。8.一块碎石,组成不了雄壮的山川一滴水珠,汇集不成辽阔的海洋

9.就像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突来的风暴也挡不住你远行的背影

10.碧水是她明亮的双眸云雾是她迷人的面纱

11.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

12.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13.B

14.示例:安全食品是一种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15.示例:在那些炽热的岁月里/你用纯粹的生命/书写出一曲英雄不悔的挽歌/你倒下的姿态/宛如世间最美的彩虹/绚烂了黑暗的沉寂。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含答案)(1)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阅读下列文段,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当我们步入无想山森林公园竹海大道两边的林间世界,享受着清幽的氛围时,那竹林真的静悄悄吗?仔细找找!也许,你会辨认出伪装高手尺蠖,正假扮成枯枝,迷惑着“敌人”;也许,你会看到忙碌的鼠妇,从潮湿的落叶堆中爬出,正把钟爱的腐zhí质转化成大地的养分;。当我们沉浸在静谧中,享受着休闲生活,其实竹林中的动物们在过着它们的生活。 (1)选择“爱”一词的正楷字体或行楷字体,进行临写。 (2)给文段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氛(________)围②腐zhí(________)质③沉浸(________) (3)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 (4)从“却、也、就”三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文段最后一句的方框中,并简明说说选择该词的理由。 你选择的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________ 【答案】(1)略 (2)fēn;殖;jìn (3)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4)也;表示并列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竹林中的动物与我们一样,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活状态。 (5)示例:也许,你会发现隐身的竹节虫,正警觉着周围的风吹草动,随时准备逃离可能的危险。 【解析】【分析】(1)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本题按要求临写即可。 (2)本小题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殖”的字形和“氛”字的读音。 (3)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还……)去掉;要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语句“那竹林真的静悄悄吗?”可将改写成“那竹林并不是静悄悄的。” (4)根据语境,前一句写“我们”,后一句写动物。句子间构成并列关系,所以选用表并列关系的“也”字。 (5)本题作答要选择林间的“动物”,用“也许,你会……”的语言形式来拟写这一动物的行为表现,使之构成排比句。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略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 (2020年福建省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2)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4)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②(A. sù B. 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甲(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乙(A.琳琅满 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 象,丙。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汉语句子成分分析视频讲解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做句。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主语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和一部分主谓短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形容词性短语。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这种句子可以叫谓词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 主语(动词)谓语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2、谓语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好相反。它的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用做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南涧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主语谓语(状语+ 动词+补语)主语谓语(动词+ 补语+宾语)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说话‖要简洁些。 ↓↓↓↓↓↓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明天‖教师节。她‖大眼睛,红脸蛋。 ↓↓↓↓↓↓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主语谓语(名词)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二、动语、宾语 1、动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

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子成分及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子成分及专题训练新人教版 学法指导: 在一个句子里,主语、谓语、宾语好比树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则是枝叶。句子的主要意思靠主语、谓 语、宾语来表达,但也少不了定语、状语、补语来修饰补充。要正确理解这六种句子成分,可以记住这样一句话:“我(主语)[又](状语)去了(谓语)(那间)(定语)教室(宾语)〈一趟〉(补语)。” 一、主语 主语可分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 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名词 主语句。例如: 主语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和一部分主谓短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 语、形容词性短语。这是以动作、形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这种句子可以叫谓词性主语句。例如: 6、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动词) 7、整齐‖比不整齐好。(形容词) 8、“这样‖行不行?”“这样‖就好了。”(代词) 9、他不参加‖也好。(主谓短语) 10、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形容词联合短语) 二、谓语 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相反。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用做谓语中心的动词、 形容词等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 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动词谓语常常用复杂形式,即在前面或后面要带上别的成分,如前面例1和例5。动词单独做谓语是有条件的,或者用在对话里(例如“你瞅!”);或者用在复句分句里(例如“你来,我就走!”);或者用在对比、排比句里(例如“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不然,常常要加上一定的语气词或动态助词(例如“春天来了。”)。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及练习

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 (2020年宁夏中考题)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默写。(10分) (1)杜牧在《泊秦淮》中描绘朦胧水色夜景、点明时间地点的诗句是:,。(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即景说理、直抒胸臆的诗句 是:,。(3)崔颢《黄鹤楼》的尾联 “?。”以抒情作结,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绪。 (4)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同样表达这种情怀的千古名句 是:,。。(5)《大道之行也》中讲述选拔人才,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的句子 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注意“笼”的书写)(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遮”的书写)(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意“忧”的书写)(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意“睦”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6分) 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摘抄3: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1)名著:《》。

成都中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汇编(答案)

【2004年】五、语言运用。(共12分) 例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个字,含24字)(4分) 本报讯(记者凌弘)今(15)日8时30分,2004年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绵阳汉龙体育馆举行。 科技活动周的开幕式将通过通讯卫星信号传输手段向全国转播,使北京、上海和四川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况适时互传、实时互动。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分外夺目。全国人民将一睹绵阳人民的风采。 中国政府自二○○一年开始设立并组织实施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被定为活动开展时间。活动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面的问题。(4分) 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同学说: 。(2分)例3.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4分)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中考 语文 短语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 1.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美丽”“操守”都是形容词,“满眼烟云”是偏正短语。 B. “爱是人生之源”这个句子中的“人生之源”作谓语。 C.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是递进复句。 D. 句子“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神往和迷恋。”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神往”和“迷恋”互换位置。 【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 A中“操守”是名词。“满眼烟云”是主谓短语。 B中谓语是“是”。 C中“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是假设复句。 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语法知识,多记忆。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 林冲是《水浒》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C.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 “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答案】C 【解析】【分析】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中州劫法场,情节错误。“中州劫法场”是晁盖等人救宋江的情节。 D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 3.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他委屈地离开教室”中的“委屈”在句中作状语。 B. “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 “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平时的积累,仔细分析各个选项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2020届中考语文知识点综合复习检测3(语言积累与运用)-最新推荐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1讲 字音与字形 一、字音 1.(2014·南充)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牟.取(m óu) 叱咤. (zh à) 匀称.(ch èn) 忍俊不禁. (j ìn) B .禁锢.(g ù) 瓦砾.(1ì) 追溯. (shu ò) 义愤填膺. (y īng) C .恻.隐(c è) 狼藉.(j í) 蓦.然 (m ò) 惟妙惟肖. (xi ào) D .阔绰.(chu ò) 琐屑.(xi è) 殷.红(y īn) 鳞次栉. 比(zh ì) 【解析】A 项“禁”应读为“j īn ”;B 项“溯”应读为“s ù”;D 项“殷”应读为“y ān ”。 2.(2012·南充)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 A. 恐吓.(hè) 愤懑.(mèn) 埋. 怨(mái) 校.对(jiào) 吹毛求疵. (cī) B .徙.倚(xǐ) 慰藉.(jí) 羸.弱(léi) 眼睑.(jiǎn) 恪. 尽职守(kè) C .沉浸.(jìn) 哂.笑(shěn) 鞭挞.(tà) 炽.痛(chì) 舐. 犊情深(shì) D .荫.庇(yìn) 干瘪.(biě) 纤.巧(qi ān ) 惬.意(qiè) 龙吟凤哕. (huì) 【解析】A 项“埋”应读为“m án ”;B 项“藉”应读为“ji è”;D 项“纤”应读为“xi ān ”。 3. (2016·云南)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省.悟(x ǐng ) 狭隘.(y ì) 丘壑.(h è) 殚. 精竭虑(d ān ) B.孤僻.(p ì) 殉.职(x ùn ) 执拗.(ào ) 黯. 然失色(àn ) C.斑斓.(l án ) 桑梓.(z ǐ) 阿谀.(y ú) 苦心孤诣. (y ì) D.伫.立(ch ù) 蓓.蕾(b èi ) 角.色(ju é) 重峦叠嶂. (zh àng ) 【解析】 A 项“隘”应读为“ài ”;B 项“拗”应读为“ni ù”;D 项“伫”应读为“zh ù”。 4.(2016·荆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C ) A .哂.笑(sh ěn ) 冗.杂(r ǒng ) 晦.暗(hu ì) 锐不可当. (d āng ) B .颓.唐(tu í) 荫.庇(y ìn ) 驰骋.(ch éng ) 引吭. 高歌(h áng )

中考语文句子成分分析及其运用教案汇总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运用: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主语、谓语 1、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2、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太阳‖热烘烘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3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例如: 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2)动词、主谓短语做宾语。它们充当宾语有一定条件,如:感到、加以、认为、觉得、希望、企图、建议、允许、提议、给以等。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二、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的”定语的标志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地”状语的标志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 +“干什么” (主语)(谓语)(宾语) 例:杨亚‖写字 主谓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主语)(谓语、宾语) 例:猫‖捉鱼 主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谓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 主谓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 (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二)示例及练习部分 划分句子成分练习

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语言运用(答案)

2016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语言运用 一、语言运用。(共12分)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4个字,含24字)(4分) 本报讯(记者凌弘)今(15)日8时30分,2004年全国暨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绵阳汉龙体育馆举行。 科技活动周的开幕式将通过通讯卫星信号传输手段向全国转播,使北京、上海和四川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况适时互传、实时互动。绵阳会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分外夺目。全国人民将一睹绵阳人民的风采。 中国政府自二○○一年开始设立并组织实施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被定为活动开展时间。活动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2.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王昶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

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王昶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 同学说: 。(2分) 3.下面是美国关于眼镜的一则广告,你喜欢这一广告吗为什么(4分)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语言积累与运用”题过关练(34份)(有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语言积累与运用”题过关练(34份)班级姓名完成情况 (一)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斑斓.(1án) 屏障不省人事.(.xīng) 春寒料峭 B.侍.弄(sì) 诲暗前仆.后继(pū) 血气方刚 C.抉.择(jué) 簇新正襟.危坐(jíng) 纷至踏来 D.祈.祷(qī) 摇曳拈.轻怕重(niān) 雕梁画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 ....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 ....,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 ....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棋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盒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盒景,那么除了将树水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①⑤②⑧④ B.①⑤③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 ③①②⑤④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住绩!”王同学回复: 。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 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 我定加信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一)下面是一份“数字化阅读辩论赛”的辩论陈词,阅读后完成1-3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即使)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至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恋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深阅读的权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顺序渐进、(归根结底/创根问底)、探究(质疑/置疑)的方法去读。我们(假如/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皓首穷经,也应当在纷烦的信息中独具慧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门槛(kǎn) 导至流恋忘返 B.镇密(zhēn) 芜杂顺序渐进 C.零散(sàn) 纷烦废寝忘食 D.皓首(hào) 敏捷独具慧眼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A.虽然归艰结底置疑即便 B.即使创根司底质疑假如 C.虽然刨根问底质疑即便 D.即使归根结底置疑假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B.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C.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D.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二)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4.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救,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A.仰天山 B.蓝宝石 C.杨家埠 D.青云山 6.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裁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 短语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阿城的《溜索》都是短篇小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是中篇小说。 B. 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C. 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D. “中国梦”“精准扶贫”“一带一路”“振兴中华”“互联互通”等短语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D “中国梦”“精准扶贫”是偏正短语,“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并列短语,“振兴中华”是动宾短语。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及短语类型。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 林冲是《水浒》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C.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D. “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答案】C 【解析】【分析】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中州劫法场,情节错误。“中州劫法场”是晁盖等人救宋江的情节。 D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年正月初六,彰武县“沙泉鱼宴”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节目播出后,触发了很多观众味蕾。②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迅速蹿红并成为搜索的热点。③据统计,自“沙泉鱼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彰武县共接待约3万多名游客前来尝鲜。④彰武县借助《舌尖上的中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常见题型含答案

中考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常见题型资料 常见题型 1、仿写 2、压缩语段 3、连贯 4、情境题 5、名著导读 6、扩展语句 7、图文转换 一、仿写题 (1)常见类型 1、套用式仿写题 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 小结:本题仿写的重点是:其句式只需例句。 2、修改式仿写题 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小结:此题是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仿写。 3、续写式仿写题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小结:这道题既是又是,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及修辞(、)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 4、造句式仿写题 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副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 小结:从形式上看,两个例句先为句,后是由词组成的两个并列短语;

那么,空格处只要再写一个由词组成的四字并列短语即可。从内容上看,两个例句都是比喻句,后面的四字短语分别概括了年和年的特点,因此,仿句的空格处填写的四字短语还必须符合年的特点。 (2)解题方法 5、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小结:方法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与上的相同点。 6、例题: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小结:方法2、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改写。 (3)巩固练习 7、例题: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处填入与加线词语结构相同的两个短语。 例句:江南是个好地方,她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8、语言表达有形象和抽象两种形式,不同的表达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各小题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任选两题)(4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抽象表达:做事果断 (1)形象表达: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抽象表达: (2)形象表达:抽象表达:主次不分 (3)形象表达:众人拾柴火焰高。抽象表达: 二、压缩语段 1、下定义 练习一、根据下面所列的7个句子,加以筛选和组合,给“导弹”下定义。(不超过28个字)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 (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朗州十年,是刘禹锡23年贬谪()生涯中时间最长、处境最差、变故最多的时期,也是他采风最深入、积累最丰富、思考最深刻、信念最坚定的时期。在朗州,他登德山、攀孤峰、临枉诸;寻古城遗迹,观沅江竞渡,听洞庭唱晚;怀善卷、思屈子、吊马援;赏月桃花源,祭sì()太阳山,采菱白马湖。刘禹锡将一生中最美好、最富创造力的时光留给了朗州。奠定他文学地位、历史贡献和体现唯物主交思想的主要作品,都深深烙()上了朗州的印迹。2.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 ②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 ③因为你获得念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奢者狼籍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④节俭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A.①②⑤③④ B.①④②⑤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③④①② 3.下面的句子是从某校新高考改革研讨会的通知上摘录下来的,其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面对维护教育公平、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 B.2021年,我省将基本建立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C.新高考改革将最终形成多元录取、综合评价、分类考试的招生模式。 D.切实改变“一考定终身”,简单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 4.对下面这句话中“贫穷”“残废”“孤独”“痛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个不幸的人,由贫穷、残废、孤独、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贝多芬传》) A.贝多芬在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出生,母亲酗酒,父亲早逝,十七岁他便成为了一家之主。 B.自少年时代起,贝多芬就忍受着耳疾的折磨,步入中年后,他的两只耳朵就完全失聪了。 C.贝多芬是高傲而独立的天才,一生与平庸作战,临死时,只有至爱的侄儿陪伴在他的身边。 D.除了疾病所带来的肉体的痛苦,贝多芬还承受着爱的痛苦,在渴望与无奈中,他终身未娶。 5.古诗文默写。(5分)

中学语文6种句子成分分析看懂句子结构

中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3张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熟记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图解三大类句子 1、常用语句

2、兼语语句 (前谓语为使令性动词) 3、主观语句 (谓语为感官心理方面的动词) 注明 主干成份——主语、谓语、宾语; 附加成份——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 ”标注,谓语“__”标注,宾语“波浪线”标注;定语“()”标注,状语“【】”标注,补语“< >”标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 一、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 (1)今天晚上‖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二、谓语 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任务一】下面是某班同学以“古典诗文的功用”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功 用 出处古诗文名句评点 观 察 《论语·子罕》①________,不舍昼夜。光阴似水啊! 言 志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 居作》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 ________。 坚定守护理想。 李贺《雁门太守行》③________,________。爱国至死方休。 抒 情 李白《送友人》④挥手自兹去,________。“潇洒”走一回。 《诗经·关雎》⑤窈窕淑女,________。一生挚爱啊! 明 理 王安石《登飞来峰》⑥________,________。 认识高远,方能看透本 质。 王湾《次北固山下》⑦________,________。 真个是乐观、积极、向 上。 同学设计出了三种版面,究竟哪一种更适合挂在教室里呢?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1)逝者如斯夫;寂寞沙洲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萧萧班马鸣;君子好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示例一:我选乙,理由:乙图中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传达出想登临高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背景是群山,图文相符,适合挂在教室里。 示例二:我选丙,理由:丙图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背景是翠竹,翠竹代表着一种刚正不阿的气节,适合挂在教室里。 【解析】【分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