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docx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docx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docx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工具,随

着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的开展,自身抗体检测在疾病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

目前自身抗体检测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检验方法,加上工作条

件、传统诊疗习惯、结果判读以及医疗保险限制等方面的因

素影响,导致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应用上存在着不统一、不

规范现象。因此,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自身抗体临床应用建

议十分必要,可为广大临床医生和检验医师提供参考。《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以

下简称为《建议》)形成分 3 步进行。首先由来自全国大型

教学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中国

实际情况起草《建议》草案,然后将该草案提交由风湿免疫

科、检验科、消化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组成的专家组讨

论,补充和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的草案再次由起草成员讨

论,形成初步建议,并对每项建议条目进行解读。最后提交

由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专家进行投票评分( Delphi 评分,分值从 0 分到 10 分, 0 分表示完全不赞同, 10 分表示

完全赞同),计算所有专家打分的(平均值±标准差)作为

每条建议的专家认可度。《建议》包括 13 条,每一条都附有

基于 GRADE 法[1] 的证据分级、证据质量和专家认可度及其

95%的可信区间。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引起器

官或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累及的范围,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分为系统性和器官特异性,前者以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系统性硬化症( SSc)、类风湿关节炎( RA )、抗磷脂综合征( APS)等为代表;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AIT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线及肿瘤、药物等多种因

素共同作用下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伴随免疫系统功能

紊乱、自身反应性T 细胞、 B 细胞的活化和自身抗体、炎性

因子的产生。由于自身抗体的产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

特征之一,因而,自身抗体本身就成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血清学标记物。

二、自身抗体的分类、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 1.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

(1)抗核抗体( ANA )抗核抗体( ANA )是一组将自身真核

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A 、可提取核抗原和RNA 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ANA 的检测方法很多,目前间接免疫

荧光法( IIF )仍然是 ANA 检测首选方法。 ANA 阳性提示体

内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应结合其它临床资料判定其意

义。

(2)抗可提取核抗原(ENA )抗体谱ANA 的靶抗原众多,采

用盐析法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且不含DNA 的一类抗原统

称为 ENA 。临床常用抗ENA 抗体主要包括抗Sm、U1-RNP 、

SSA、SSB、Jo-1、Scl-70 和核糖体 P 蛋白抗体等 [2] 。其中抗

U1-RNP 抗体可在多种风湿性疾病出现,但高滴度抗 U1-RNP

抗体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 )有诊断意义。抗 Sm 抗体是SLE 高度特异性的血清学标记物 [3] ,在一些检测方法中,常与

抗 U1-RNP 抗体相伴出现,现重组抗原的应用,可

以出现单独抗Sm 抗体阳性。抗Ro( SS-A)抗体和 /或抗 La

(SS-B)抗体阳性是诊断干燥综合征的血清学标准。抗Ro

(SS-A)抗体的靶抗原由分子量为60kD 和 52kD 的两种蛋

白质组成,抗 Ro-52kD 可出现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一

般不作为诊断依据;抗Ro-60kD 抗体与干燥综合征密切相

关。抗 La(SS-B)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抗Scl-70

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症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标记物,与预后不

良、肺纤维化、心脏病变有关。抗着丝粒蛋白(CENP)抗

体是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特异性的血清学标记物,提示预后

良好。抗 Jo-1 抗体属于抗氨基酰 -tRNA 合成酶抗体群,在皮肌炎( DM )或多发性肌炎( PM )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

25%-30% ,该自身抗体群还包括抗PL-7 、 PL-12 、EJ 等。抗Mi-2 抗体几乎只出现于皮肌炎患者,阳性率约为20%。抗PM-1 抗体是多发性肌炎较特异的抗体,在多发性肌炎患者

中阳性率约为13%。目前,这些自身抗体的常用检测方法是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和免疫印迹法(IB )。

(3)抗双链 DNA( dsDNA )抗体该自身抗体对诊断 SLE 有较高的特异性( 95%),是 SLE 分类标准之一 [3] 。其抗体滴度在多数SLE 患者中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可作为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价的指标,并与 SLE 患者的肾损害相关 [4] 。目前公认的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 )、放射免疫法( Farr 法)

和 ELISA 法。

(4)抗核小体抗体(AnuA )抗核小体抗体可出现于系统性红

斑狼疮的早期,并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在SLE 患者中阳性率为 50%-90% ,特异性 >90%[5] 。常用的检测方法为ELISA 。

(5)抗 C1q 抗体抗C1q抗体除与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

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相关外,与SLE患者并发狼疮性肾炎及

其活动性也密切相关[6] 。常用的检测方法是ELISA 。

(6)抗磷脂抗体谱抗磷脂抗体谱主要包括狼疮抗凝物(LA )、抗心磷脂( CL )抗体、抗β 2-糖蛋白 1(β 2-GP1)抗体、抗凝血酶原( PT)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 PS)抗体等,在我国SLE 患者中检出率约为 20%-30% ,是 SLE 预后不良的

重要标志 [7] 。检测 LA 或抗 CL-IgG/IgM或抗β

2-GP1-IgG/IgM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血清学标准。

LA 通过体外凝血时间来定性测定,其它抗体常通过 ELISA 的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7)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 ANCA 的靶抗原有十

余种,与临床最相关的是蛋白酶3( 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 PO ),两者与 ANCA 相关血管炎,即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MPA ),以及这些疾病的肾脏表现密切相关[8] 。IIF和ELISA联合应用是检测ANCA的最佳方法。

(8)抗内皮细胞抗体( AECA ) AECA 与血管炎和多种风湿病

中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如白塞病、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

等。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目前检测 AECA 常用的方法是 ELISA 和 IIF 。

(9)类风湿因子(RF)IgM-RF是RF主要的自身抗体类型,

在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90%, 是2010年 ACR/EULAR 颁布的 RA 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检测项目之一[9] 。另外, IgA-RF 和 IgG-RF 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也可能有一定提示意义。免疫比浊法、 ELISA 和化学发光法是目前常用

的 RF 定量检测方法。除 RA 外, RF 也可见于其它自身免疫性

疾病、多种感染以及肿瘤性疾病等。

(10)抗瓜氨酸化蛋白 /肽抗体( ACPA ) ACPA 是一组对 RA 高度特异的自身抗体。抗角蛋白抗体 /抗核周因子属于抗丝聚蛋白抗体( AFA )群,可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同时与类风湿

关节炎病情活动性指标呈正相关,目前常用检测方法

为间接免疫荧光法。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是 RA 最新的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检测项目之一,敏感性、特异性均较

好[10] 。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也有一定的

诊断价值。目前,抗 CCP 抗体和抗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检测

的最常用方法是 ELISA 。

2.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 )相关自身抗体 (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相关 ANA 谱 ANA 在AIH 患者中阳性率可高达 70%-80% ,是疾病诊断评分的指标之一,但是缺乏疾病特异性。 PBC 患者 ANA 阳性率为

50%左右,在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阴性 PBC 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 85%[11] 。抗 Sp100 抗体和抗 PML 抗体在 PBC 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可达 30%和 20%。抗 gp210 抗体和抗 p62

抗体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7%-35% 和20%-30% ,是PBC高度特异性的标记物(特异性>95%)。

(2)I型、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型 ,AIH-2型)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ANA与AIH-1型相对应。IIF 是检测 ASMA 获得最佳特异性和敏感度的方法。抗肝肾

微粒体 -1( LKM-1 )抗体、抗肝细胞溶质-1( LC-1 )抗体用

来定义 AIH-2 型,通常用 ELISA 或免疫印迹法来检测。抗可溶性肝抗原 /肝-胰腺( SLA/LP )抗体是 AIH 的特异性抗体,一般不作为 AIH 分型依据,可通过 ELISA 或免疫印迹法来检测。(3)抗线粒体抗体(AMA ) AMA是PBC的标志性抗体,阳性率在 90%-95% 之间 [12] 。根据靶抗原不同分为9 个亚类,即 M1 ~M9,与 PBC 紧密相关的是M2、M4、M8 和 M9。AMA-M2是PBC特异性和敏感度最强的诊断指标,M4常与M2并存,而M9阳性常提示患者处于PBC的早期。IIF法用于AMA筛查,区分亚型常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

3.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1) 抗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是用来定义“抗NMDAR抗体脑炎”的标志性抗体[13] 。此外,抗NMDAR抗体可能与SLE 患者神经精神的异常状况相关。

(2)抗水通道蛋白4( AQP4 )抗体是视神经脊髓炎(NMO )的标志性抗体。可用于NMO 与多发性硬化症(MS )的鉴别诊断,在NMO患者中的敏感性约为58%-76% ,特异性可达85%-99%[14]。IIF或基于靶抗原转染细胞的检测(CBA)是该自身抗体首选检测方法。

(3)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

体与格林 -巴利综合症( GuillainBarr é syndrome)、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感觉神经病、米 -费综合征( Miller-Fishersyndrome )

等脱髓鞘外周神经系统神经有关;神经肿瘤抗体如抗Hu 抗体、抗 Yo 抗体、抗 Ri 抗体、抗 CV2 抗体等与神经系统副肿

瘤综合征密切相关;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重症肌无力确诊

的重要参考依据;抗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VGKC )复合物抗体、抗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受体、抗 AMPA 受体抗体、抗 GABAB受体抗体、抗甘氨酸受体抗体等与边缘性脑炎、

脑脊髓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抗髓

磷脂碱性蛋白( MBP )抗体、抗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 )抗体等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症的致病机制有关。

4.其它自身抗体 (1)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

(T G )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抗体是桥本甲状腺炎

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标志性抗体,也可作为产后甲状腺

炎、无痛性Graves 病等甲状腺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15] 。抗促甲状腺素(TSH)受体抗体是诊断Graves 病的重要依据,敏感性约为 95%,特异性可达 99%。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C LIA )、Farr 法和 ELISA 是目前检测这些自身抗体的常用

方法。

(2)胰腺相关自身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抗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抗谷氨酸脱羧酶 65( GAD65 )抗体和抗胰岛瘤抗原-2(IA-2 )抗体是诊断1 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的重要参考指标[16] 。灵长类胰腺冰冻组织切片为基质的 IIF 是检测 ICA 的标准方法,其它

3 种抗体的检测常用ELISA 和放射性免疫分析。

(3)乳糜泻( CD )相关抗体抗肌内膜抗体(EMA )、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tTG )抗体是诊断麸质敏感性肠病或乳糜

泻的首选检测项目[17] 。抗去酰胺基麦胶蛋白肽(DGP)抗体检测是乳糜泻相关自身抗体谱的重要补充,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乳糜泻患者。EMA采用IIF检测,抗tTG抗体和抗DGP抗体的检测方法为ELISA。

(4)生殖相关自身抗体抗卵巢抗体与女性的卵巢功能早衰

(P OF)和自身免疫性不孕症有关,检测方法有 ELISA 和 IIF 。抗精子抗体与男性女性的不育不孕症有关,这类抗体主要影

响配子发育和受精,检测方法有ELISA 、IIF 、混合性抗免疫球蛋白反应等。

三、《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

议》十三条本《建议》可为广大临床医生和检验医师在日

常诊疗实践中拟定检测项目及检测流程时提供参考。自身抗

体检测的合理应用有赖于检验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合作。

1、《建议》十三条

2、《建议》解读( 1)对临床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建议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疾病分类或诊断标准中列出的自

身抗体应在检测之列。需要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自

身抗体水平等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于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有重要

意义,因此建议在临床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进行

检测,并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建议选择性复查自身抗体,

用于评估疗效及指导下一步治疗。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

少数健康人群在没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时也可以

出现低滴度的自身抗体。因此,这些自身抗体的阳性结果不

一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测应以临床表现为依

据,对没有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的个体不建议进

行自身抗体的筛查。生理性自身抗体和自身抗体在疾病前期

出现的现象常干扰临床医生对自身抗体临床意义的正确解读。

部分疾病在分类或诊断标准中包括的自身抗体对诊断

有重要意义,如 SLE 诊断标准中包括的 ANA 、抗双链 DNA 抗体,SS 诊断标准中的 ANA 、抗 SSA、抗 SSB 抗体,MCTD诊断标

准中的抗 U1RNP 抗体, APS 诊断标准中的 CL 、B2-GP1、 LA 等。因此,在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时,应对相

应的这些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由于不同的自身抗体在不同疾

病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所不同,临床医生应在充分了解各

种自身抗体临床参考意义的前提下,根据疑诊疾病类型进行

选择,并将结果与患者临床特点、其它检查结果相结合,作

出合理解释。

(2)自身抗体的检测建议选用国际推荐(或公认)的检测

方法。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室的具体条件、

试剂的价格、出报告时间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自身抗体常

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

吸附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免疫胶体

金法、乳胶凝集法、放射免疫法、免疫斑点法等。目前,国

内采用的定性检测方法较多,而国外更多采用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检测的

效能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当敏感度增大时,特异性相应降低,反之亦然。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设定的临界值

( cut-off )和检测方法本身固有的特性,合理选择合适的

检测方法。如果作为一种筛查试验,敏感度高的检测方法应

作为首选,并对假阳性的情况加以甄别;在确认试验中,应

该选取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当同一种抗体用不同方法检测

的结果不同时,应通过更特异的检测方法进行确定。

(3)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建议以定量或半定量方式表达。

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应尽可能以定量方式表达,如无法进行定

量检测,建议选用半定量方式,对临床有更好的参考意义。

通常定量检测结果越高,临床意义越大,诊断的特异性程度

越高。部分自身抗体超过正常值上限三倍以上可视为高滴度

阳性。定量或半定量显示结果还有利于疾病前后或治疗前后

进行比较,对疾病的监测或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4)当自身抗体检验结果与临床情况不符时,建议结合患

者性别、年龄、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等特点,对检验结果

作出适当解释及下一步建议。对临床高度疑似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患者,如果某一种方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为阴性或弱

阳性,或当阳性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不符时,建议使用另

一种检测方法对结果加以确认。若偶然发现某种抗体存在,而无临床表现,应评估该抗体对该个体预后的影响,并结合

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其它相关疾病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综合

评价。由于自身抗体可出现在临床表现之前,因此必要时可

进行定期复诊及实验室指标监测。不可忽视很多自身抗体可

早于临床表现前多年出现,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如抗

CCP 抗体、 AMA-M2等。临床医师和检验科医师应在必要

时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点进行沟通,共同商议决

定下一步检测项目或给予患者何种建议。

(5)诊断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时,ANA 应作为初筛项目之一。当 IIF-ANA 阳性时,需要对 ANA 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进一步检测。 ANA 对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有很高的诊

断敏感性,所以被认为是此类疾病的首选筛查项目[18] 。如ANA 是 SLE 、SSc、SS 等患者的实验室共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 MCTD 诊断的必需条件之一。因此,在疑诊或需要除外此类疾病时,建议进行ANA 的检测。但由于 ANA 滴度值与病情严重性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不推荐使用ANA滴度值的变化来反映风湿性疾病的活动性和疗效反应性。ANA检测覆盖的自身抗体范围十分广泛,常见的自身抗体包括但不

限于,抗 dsDNA 抗体、抗 Sm 抗体、抗 Ro( SS-A)抗体、

抗 La ( SS-B)抗体、抗 U1-RNP 抗体、抗 Scl-70 抗体、抗Jo-1 抗体、抗核糖体P 蛋白抗体、抗CENP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着丝点抗体等。当ANA 结果阳性时,需要对ANA 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进一步检测,为确诊是何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提供依据。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IIF法检测ANA 结果如为阴性,可能原因有:第一,ANA 相关抗体的缺失;第二,存在的是针对高度可溶性抗原的自身抗体,如

抗 Ro( SSA)抗体;第三,抗体针对的是含量极少的胞浆靶抗原,如 Jo-1、Ro(SSA)等。因此,当患者临床表现高度怀疑罹患某种风湿性疾病(尤其是干燥综合征和皮肌炎 /多发

性肌炎)的患者,即使 IIF-ANA阴性,也应该考虑进行ANA 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由于检测方法敏感性差异及靶抗原

特点, IIF 检测 ANA 阴性而特异性抗体阳性现象的发生率在

临床上约为5%-10% 。

(6)ANA 检测建议以HEp-2 细胞为底物的IIF 法为首选。IIF-ANA检测报告中建议注明检测方法、特异性荧光核型和

抗体滴度值,同时指出正常参考区间和临界值。ANA 检测方法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操作简单,敏感度高,费用低廉,

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推荐使用的方法[19] 。 IIF-ANA在HEp-2细胞上的典型荧光模式有以下几类,每类中又包括可以辨识

的几种荧光模式。 1.细胞核型:核均质、核颗粒、核仁、着

丝粒、核点、核膜、弥散细颗粒、增殖性细胞核抗原等; 2. 胞

型:胞粒、粒体、核糖体、高基体、溶体、胞骨架等; 3. 有分

裂型:体、中心体、胞核基蛋白、中体等。 ANA 核型果下一

步特异性抗体的有一定的指意。 ANA 果推荐以滴度表示,

即阳性血清恰好呈阳性反的最大稀倍数的倒数。目前主要有

两种稀体系,一种是 1:40、1:80、1:160、1:320??;另一种是 1:100、1:320、1:1000、 1:3200??。当 ANA 弱阳性果,可于正常人群(包括孕、老年人等)或感染性疾病、肝疾病、瘤性疾病等多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当 ANA 果阴性或弱阳性,根据床情况作出判断

是否需要一步特异性抗体行或密切。 ANA 滴度越高,与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越大。告上除

果外,注明参考、方法。每个床

室都需要通床来确定适用于本室的ANA 正常参考范和界。 ANA 滴度本身是一种不格的定

量,与疾病活度的相关性很低,因此没有必要ANA 作的跟踪。

(7)抗 dsDNA 抗体建以短膜虫 IIF 或放射性免疫法(Farr assay)或 ELISA 方法。合床需要,可行两

种方法平行。抗 dsDNA 抗体的常用方法是 IIF 法或放射性免疫法或 ELISA 方法。其中放射性免疫法( Farr 法)高和力抗dsDNA 抗体,在断 SLE 方面特异性

高,但出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这种方法的使用受到很大

限制。 IIF 法简单实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用于检测高亲和力

和中等亲和力 dsDNA 抗体的方法,但是不能提供抗体准

确的定量信息。 ELISA 的检测敏感度高于 Farr 法和 IIF ,也能够

定量检测抗体,但有可能检测到没有临床意义的低亲和

力抗体。有条件时,实验室可以用两种方法对抗dsDNA 抗

体进行检测,以相互印证。

(8)抗 dsDNA 抗体作为 SLE 疾病活动性的监测指标之一,应

定期进行检测。由于抗 dsDNA 抗体水平与 SLE 疾病活动度,

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密切相关,且抗体水平的升高可以出

现在疾病复发之前,因此定量监测抗 dsDNA 抗体有助于 SLE

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估。对于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以每隔

6-12 周检测一次抗dsDNA 抗体为宜,而对于病情较为稳定

的患者,每隔 6-12 个月检测一次即可[20] 。Farr 法和 ELISA

都可以对抗体水平给出准确的定量结果,但两者相比, ELISA

更为经济。

(9)对疑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应进行包括类风湿因

子、抗 CCP 抗体在内的相关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以提高

RA 的早期诊断率。对疑诊为 RA 的患者,建议联合检测相关自

身抗体,如 RF、抗 CCP 抗体、 AKA 、APF 等,以弥补单一抗

体敏感性不足的缺点,为 RA 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由于 RF 阳性可见于其它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S、SLE、

SSc 等)、多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感染及肿瘤等)以及少数正常人群,因此,不可单纯将RF 阳性作为确诊依据,而

应结合患者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依据及联合抗体检测

结果等进行诊断。

(10)诊断抗磷脂综合征及评估血栓风险时,建议进行抗CL 抗体、抗β2-GP1、LA 等抗磷脂抗体的联合检测。与APS 相关的抗磷脂抗体有多种,包括抗CL 抗体、抗β2-GPI 抗体、 LA 、抗凝血酶原抗体、磷脂酰丝氨酸抗体、抗磷脂酸抗体、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等。其中诊断标准中提及的抗CL 抗体、抗β2-GP1 抗体、 LA 任一种阳性均可以提示APS 的诊断。在这 3 种抗体中, LA 是血栓病变的最强风险因子;

抗 CL 抗体诊断抗磷脂综合征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抗β 2-GP1 抗体是致病性抗体,特异性较高。建议对疑诊患

者联合检测这些自身抗体,不仅可以避免漏诊,还能够更全

面的评价血栓性疾病和病态妊娠的发病风险。阳性结果需要

在 12 周后复查确认。

(11)对临床疑诊为 ANCA 相关性血管炎的患者建议进行ANCA 测定,并针对抗 PR3 及抗 MPO 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作为疾病活动性的监测指标之一,建议对抗PR3 及 MPO 抗体定期进行定量检测。ANCA 阳性对 ANCA 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疑诊患者建议进行ANCA 检测。 ANCA 在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有多种靶抗原,包括蛋白酶

3( PR3)、髓过氧化物酶(MPO )、组织蛋白酶G( CG)、乳铁蛋白( LF )等。其中 PR3(属胞浆型ANCA 即 cANCA )

和 MPO (属核周型 ANCA 即 pANCA )与 ANCA 相关性血管炎

有关。 ANCA 阳性除见于 ANCA 相关性血管炎外,还可出现在

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 SLE 、RA 等)、淋巴瘤以及药物性或感染性疾病等,但

靶抗原并非 PR3 或 MPO 。 ANCA 的检测方法以 IIF 法及

ELISA 法为主。IIF 法敏感性较高,是区分 cANCA 和 pANCA

的基础。但 IIF 法测定的是总 ANCA ,不能区分靶抗原。因此,

当 IIF 法检测 ANCA 荧光核型为阳性( cANCA 或 pANCA

阳性)或临床疑诊为ANCA 相关血管炎时,应进一步用

ELISA 法对抗 PR3 或抗 MPO 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以增加对

ANCA 相关性血管炎诊断的特异性。在临床实践中,联合 IIF 和

ELISA 是检测 ANCA 的最佳方法。由于抗 PR3 及 MPO

抗体滴度与病情活动性一致,因此,可用做判断疗效及评估

复发的指标,定期进行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12)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肝脏、中枢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甲状腺等疾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与非自

身免疫性疾病或非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进行鉴别。

特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甲状腺

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胰腺疾病等,在与非免疫相关性

疾病进行鉴别时,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如

AMA-M2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高度特异性,有助于与药物性肝损害、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进行鉴别;又如抗甲

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可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因此,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13)新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及疾病监测中的作

用还需要临床验证和探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合理选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抗体被证实在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有的已经被

列入最新的疾病诊断标准,如抗 CCP 抗体在 RA 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已被列入 2010 年最新分类标准。随着科学的发展,会

有更多的自身抗体被发现,更多的自身抗体应用于临

床。其中不乏部分抗体由于其更为优越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被

逐渐认可、广泛应用,甚至代替原有指标用于临床。临床医

生和检验医师既是医学知识的实践者也是循证医学研究的参

与者,在诊疗过程中,应该对每个患者进行客观、具体、全

面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新自身抗体检测项目,为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依据。

声明《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

议》是根据已有的证据和专家观点达成,仅供参考。临床实

际应用时,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必须结合其它与特定疾病相关

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用于疾病诊断、监测和预后

估计。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笔画):于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王兰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王传新(山

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王江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消化内科),王晓川(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良录(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邓安梅(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医院检验科),邓小虎(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尹艳慧(北

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牛屹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

物中心),孙尔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 实验医学中心),孙桂荣(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孙凌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包广

宇(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石桂秀(厦门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仲人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朱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李莉(上海交

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李晓军(南京军区南京

总院),李永哲(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霞(大连医

科大学免疫系),刘海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验科),刘彦虹(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闫惠平(首都医

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朱军(北京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许大康(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衰老研究所),陈同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免疫科),陈红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

究所),沈立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6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床的长度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2. 油画棒长()厘米。 3.2米=()厘米300厘米=()米 30厘米-6厘米=()厘米45厘米+20厘米=()厘米 4.甜甜的身高是90厘米,再长()厘米,她的身高就是1米。 二、辨一辨。 1.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在下面画“√”。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在里填上“>”“<”或“=”。 1米90厘米2米200厘米100厘米1米 20厘米1米-80厘米50厘米5米1米80厘米2米 五、做一做。 1.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 1.你知道蚯蚓的身体有多长吗?

2.有一根绳子,剪去30厘米后,还剩7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 米? 3.小兔子要去外婆家。 (1)分别量出下面每条路的长度。 ①号路长()厘米;②号路长()厘米。 (2)小兔子走()号路近些。 4.小动物赛跑。 (1)蜗牛离终点还有多少厘米? (2)蚂蚁比小虫子多爬多少厘米?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厘米米 2.6 3 3.200 3 24 65 4.10 二、1.(√)()()()(√) 2.5 1 10 8 三、厘米米厘米厘米厘米米米米 四、> = = = < < 五、略 六、1.15厘米+4厘米=19厘米 2.30厘米+7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3.(1)①4②5(2)① 4.(1)1米-80厘米=20厘米 (2)90厘米-70厘米=20厘米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列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对齐,从()位 算起。 2.做加法时,个位相加满(),要向十位进();做减法时,个位 不够减,要从()位借1当()来减。 3.48比30多(),25比42少()。 4.比57多13的数是(),比53少26的数是()。 5.()+26=50 70-()=18 ()-37=48 二、连一连。 得数小于50的算式得数大于80的算式 三、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丽丽的身高是94厘米,云云比丽丽矮6厘米。云云的身高是() 厘米。 ①100②88③82④34 2.阳光小学二年级有两个兴趣小组,书法组有21人,绘画组的人数 与书法组的差不多,两个小组大约有()人。 ①21②50③40④60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非毒性甲状腺肿(nontoxic goiter) 2. 粘液水肿(myxedema) 3.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 4. Riedel甲状腺肿(Riedel’s goiter) 5. 库欣综合症(Cushing’s syndrome) 6.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 7. 毒性甲状腺肿(toxic goiter) 8. 克汀病(Cretinism) 9.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10.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12. 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13. APUD瘤(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tumor) 二、A型题 1.在垂体腺瘤的形态学分类中,以那种类型最多见 A.嗜酸性细胞腺瘤 B.嗜碱细胞腺瘤 C.嫌色细胞腺瘤 D.混合性腺瘤 E.以上都不是 2.在垂体腺瘤的功能分类中,以那种类型最多见 A.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 B.催乳素细胞腺瘤 C.促皮质素细胞腺瘤 D.生长素细胞腺瘤 E.无功能性细胞腺瘤 3.Sheehan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 A.垂体肿瘤 B.脑肿瘤 C.脑外伤 D.分娩时大出血 E.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的治疗 4.甲状腺癌中,以哪种类型的发病最多,恶性度最低,5年生存率最高 A.滤泡性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E.嗜酸细胞癌 5.最常出现砂粒体的甲状腺癌是 A.髓样癌 B.乳头状癌 C.滤泡性癌 D.未分化癌

内分泌代谢疾病

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一节糖尿病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或相对不足,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一种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由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代谢综合征: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急慢性并发症表现 分型 实验室检查 糖代谢异常检测:·血糖与OGTT试验·尿糖·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诊断标准 急性并发症 名称特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①血糖明显增高(一般>16.6mmol/L)

②酸血症(血pH≤7.2) ③尿酮体阳性(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④临床表现:深大呼吸、呼吸有烂苹果味、轻、中度脱水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①血糖极高(一般>33.3mmol/L) ②尿糖强阳性 ③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 ④意识障碍及重度脱水表现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①血乳酸增高(一般>5mmol/L) ②血pH<7.35 ③皮肤潮红,体温低,酸中毒性呼吸,意识障碍 低血糖 血糖≤2.8mmol/L+低血糖症状体征+进糖后可缓解 症状:饥饿感、心悸、出汗、头晕、乏力、颤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处理:酮症酸中毒 ·治疗关键在补液: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血糖下降至13.9mmol/L时,改为葡萄糖+胰岛素补液·小剂量短效胰岛素静点:0.1U/kg·h 降糖速度:3.9-6.1mmol/h ·纠正酸中毒:补碱指征:血pH<7.1,HC03-<5mmol/L ·见尿补钾:不论血钾正常与否,尿量>40ml/h即开始补钾 注意事项: >>经治疗后,血糖下降,酸中毒改善,但昏迷反而加重,或者一度清醒又再次昏迷,应警惕脑水肿>>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治疗原则同DKA,当血浆渗透压>350mOsm/L,血Na+>145mmol/L,可考虑输低渗溶液(0.45%氯化钠)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有利于肾脏保护,减轻蛋白尿。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 肾小球超滤过尿蛋白排泄率基本正常 早期肾病,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尿蛋白总量>0.5g/24h尿毒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Ⅵ期 微血管瘤(20 个以下) 微血管瘤增多,出血并 有硬性渗出 出现棉絮状 软性渗出 新生血管形成,玻 璃体积血 机化物 增生 继发性视网膜脱 离,失明早期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晚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一微二渗三棉软,新生血管五机化,六期脱离可失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章内分泌疾病总论 1.内分泌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性激素改变闭经、月经过少、性欲和性功能改变、毛发改变 生长发育儿童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症、侏儒症、呆小症、黏液性水肿 多毛毛发的分布主要与雄激素的作用有关 多饮与多尿见于尿崩症、糖尿病、原发性甲旁亢、发性醛固酮增多证 糖尿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 低血糖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增生、重症肝病 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呕吐、腹痛、便秘、腹泻 2.内分泌疾病的功能状态 激素分泌状态测定各腺体分泌的激素,了解垂体-靶腺轴的功能,如测定血中TSH、T3、T4.FSH、LH浓度等; 激素的动态功能测定疑诊激素分泌缺乏时行兴奋试验; 疑诊激素分泌过多时行抑制试验; 放射性核素功能检查如摄I131率的测定 激素调节的物质测定如血糖、电解质等的测定; 3.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

病因诊断自身抗体检测、染色体检查、HLA鉴定; 功能诊断临床表现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实验室检查-代谢紊乱的证据-电解质、脂质、血糖等; 激素浓度的测定; 动态功能测定-兴奋试验、抑制试验; 定位诊断影像学检查-X线片、分层摄影、CT、MRI、B 超; 放射性核素检查-甲状腺131I扫描; 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细胞学穿刺; 静脉导管检查-岩下窦静脉取血测定垂体激素,诊断库欣病; 4.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 内分泌功能亢进的治疗 手术治疗-切除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的组织; 放射治疗-毁损肿瘤或增生组织,减少激素分泌; 药物治疗-抑制肿瘤的合成和释放 奥曲肽可抑制GH、PRL、胰岛素等的分泌; 溴隐亭可抑制PRL、GH的分泌,并可缩小肿瘤; 赛庚啶和酮康唑治疗库欣综合征; 内分泌功能减退的治疗 替代治疗-补充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激素产生的效应物质(甲旁减补充钙、VitD )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闭经;无月经或月经停止 3.血脂: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检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 血脂正常值: 1、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在5.23—5.69毫摩尔/升。 2、甘油三脂(TG)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 5、脂蛋白(a)[Lp(a)]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小于300毫克/升。 6、磷脂(PL)正常范围在1.3—3.2毫摩尔/升。 7、游离脂肪酸(FFA)正常范围在0.4—0.9毫摩尔/升。 血脂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总胆固醇(TC)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

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2、甘油三脂(TG)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药物时。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5、脂蛋白(a)[Lp(a)]【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创伤和炎症、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除肝癌外的恶性肿瘤等。 【减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脂蛋白在肝脏合成。 6、磷脂(PL)在肝脏合成最活跃,主要由胆汁和肠分泌,自粪便中排出。磷脂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增高】常见于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高脂血症、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等。另外,他对于未成熟儿(胎儿)继发性呼吸窘迫症出现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7、游离脂肪酸(FFA)正常情况下,在血中含量极微,而且易受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因此,不能凭一次检测结果来评判,要作连续的动态观测。 【增高】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库欣症、肥胖、重症肝疾患、急性胰腺炎等; 【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胰岛素瘤、脑垂体功能减低、艾迪生病。 需要检查的人群: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患者及肥胖人群。 4.血糖正常值: 1、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mmol/L(70~110毫克/分升) 血浆血糖为3.9~6.9mmol/L(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mmol/L(120毫克/分升) 血浆血糖≥7.8mmol/L(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mmol/L(100毫克/分升)以上 血浆血糖在6.4mmol/L(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mmol/L(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 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2、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餐后1小时:血糖6.7-9.4mmol/L。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②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③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内分泌科出科小结

内分泌科出科小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内五科出科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 1.低血糖症发作时血糖低于 a.6.0mmol/l b.4.0mmol/l c.3.0mmol/l d.2.8mmol/l e.2.0mmol/l 2.甲亢最常见类型是 a.甲状腺性甲亢 b.tsh甲亢 c.,恶性肿瘤伴甲亢 d.hcg相关性甲亢 e.卵巢甲状腺肿伴甲亢 3.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 a.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 b.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 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d.胰岛b细胞遗传性缺陷 e.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4.理想体重的计算 a.理想体重简答题 1.试述甲亢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2.试述垂体危象的处理原则 3.试述骨质疏松的处理原则 答案dacb adca 1.甲亢药物治疗的适应症:轻症初发者,甲状腺轻度肿大者,<20岁,妊娠妇女、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甲状腺术前或术后复发不适宜131i 治疗者,131i治疗的辅助。 2.垂体危象的处理原则:补糖水抢救低血糖;补糖皮质激素以解除急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危象;对症处理:休克者予抗休克治疗、有感染给抗感染治疗、水中毒者给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低体温者给小剂量甲状腺激素等;禁用或慎用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降血糖药等。 3.骨质疏松的处理原则:⑴一般治疗:运动、钙剂、维生素d类等。⑵对症治

疗:止痛、处理骨畸形和骨折等。⑶特殊药物治疗: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雄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等第三篇:内分泌科实习小结 内分泌科实习小结 又是一个科室实习生活结束时,这已经是第三个科室了,又要开始对这五周的实习生活做个总结了。 内分泌科,没下科室前,对这个科室的认识还真是不深,就以为是简单的糖尿病,每天给病号测测血糖,打打胰岛素就行了,可到了科室,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才感觉到,自己对内分泌科的认识很肤浅。 有了前两个科室的经验,我们已经对基础的护理操作都很熟悉了,很快就投入了工作中,帮着老师们加药,输液,换液。。。当然,这一天的工作中,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给病号测血糖。但测血糖也不像我们原来想的那么简单,不是扎一下手指出血就行的,要有一定的顺序。先用酒精消毒手指两遍,待干后再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得分___________ 一、我会口算(共10分) 60-8= 5×9= 36-9= 57+9= 30+70= 76-40= 8×4= 7×5= 70-7= 35+8= 9+44= 5×4= 9×6= 24-7= 3×8= 5×8-20= 4×9+4= 32-20+50= 7+20-3= 二、我会填。(每空一分,共28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①一块橡皮长约6()②长颈鹿高约3() ③一本语文课本厚约2()④一座楼房高12() ⑤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⑥看一场电影的时间是120()。 2.)小丽的身高是83厘米,小兵身高1米,小丽比小兵矮()厘米。 3.)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 ); 4.)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 5.)你能用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 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6.)2和7的和是()2个7的和是(),2个7的积是() 7.) 8.)在○里填上“﹥”、“﹤”或“=”。 26○17+18 31﹣8○3×7 100厘米○98米9.)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60 42>()×6 27>4×() ()×5<36 70>9×()()×3<22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4个3列成加法算式是()。 ①3+3+3+3 ②4+4+4 ③4×3 2.)明明有3件不同的衬衣,2条颜色不一样的裙子,一共有()种穿法。 ①5 ②6 ③3 3.)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 ① ② ③ 4.)下列线中,线段是()。 ①②③④ 5.)可以用测量物体长度单位的是()。 ①时②角③分④米 四、我会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90-54= 38+44= 38+59= 60-27-9= 100-(42+19)= 86-(52-28)= 学 校 : 班 级 : 姓 名 : 装 订 线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练习一 一、计算 37+25+15= 17-9-2= 72-24+16= 34+16+27= 3×8+24= 26+38-35= 9×7-25= 5×(26-20)=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7-( ) =10 ( )-14=25 ( )+16=40 34-( )=16 12+( )=85 ()八四十八七()五十六六()三十六 ()六二十四八九()()九二十七 三、列式计算 ⑴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⑵羊圈里有22只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 ⑶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 ⑷学校买来90本新书,借给同学53本,还剩多少本? ⑸小明家有32只鸡,卖了17只,还剩下多少只? ⑹小明家有32只鸡,第一次卖了9只,第二次卖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 练习二 一、计算题 56+(28-15)= 7×6-14= 40+50-20= 4×7+72= 4×9-36= 3×5+46= 28+(26-17)= 24-(56-50)= 二、填空题 ()二十一()六二十四八九() ()九二十七四九()()二十四 8的7倍是() 3的9倍是() 8个5相加是() 三、问答题 ⑴二年级同学一共做了45个布娃娃,送给幼儿园35个,还剩下多少个? ⑵二年级同学做布娃娃,第一天做了22个,第二天做了23个,送给幼儿园35个,还剩下多少个? ⑶食堂第一周吃大米25袋,第二周吃大米37袋,两周共吃大米多少袋? ⑷商店里有苹果50筐,梨40筐,卖出25筐,还剩多少筐? ⑸一辆客车里有48名乘客,在第一站下去了18名,又上来了20名,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练习三 ⑴自行车厂计划三天生产自行车80台,第一天生产20台,第二天生产35台,第三天生产多少台? ⑵停车场上有65辆车,开走28辆后又开来39辆,停车场还有车多少辆? ⑶有18个苹果,小朋友吃了8个,还剩多少个?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尿崩症 一、概述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者肾脏对ADH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垂体性尿崩症;病变在肾脏者,称为肾性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年为多见。由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垂体切除术等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破坏,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释放和贮藏减少所致者称继发性尿崩症;无明显病因者称特发性尿崩症。 因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口渴中枢致大量饮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迅速出现严重失水、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 1、多尿:多尿、烦渴、多饮为其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多尿引起烦渴多饮,24h 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病人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 2、皮肤粘膜干燥,消瘦无力。如未能及时补充饮水,可可出现高渗征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 3、继发性患者可有原发性的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崩症可有不同临床特点。遗传性尿崩症常幼年起病。如颅脑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尿崩症可表现为多尿-抗利尿-多尿三相变化。肾性尿崩症较罕见。 4、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尿比重通常在 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正常值为600-80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若限制摄水,尿比重可上升达1.010,尿渗透压可上升达300mOsm/L。

二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二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 6×3= 25+6= 30-9= 36÷6= 12÷2=5×6= 6÷1=3÷3= 16÷4= 20÷5=3×4+1= 18÷6= 30-6= 4×1-4= 24÷4=5×3-5= 二、想想填填 1.看图填空。 ①12朵花,每( )朵一份,分成了( )份。 ②12朵花,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 )朵。 2.根据四九三十六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4个5相加,可以写作( )×( ),也可以写作( )×( )。 4.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 ) 三五( ) 四六( ) 二( )一十 ( )三得六 ( )十二

5.1只青蛙有( )只脚,4只青蛙共有( )只脚。 6.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钢笔长12( )。 (2)教室的宽大约是6( )。 (3)一座楼房高约20( )。 (4)一本科技书厚1( )。 7.按要求列式: (1)写出4道积是12的乘法算式: (2)写出4道除数是5的除法算式: 三、请在正确答案后的方框里画”√”。 (1)我家大门的高度约是( )厘米。 20□ 200□ 500□ (2)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 )。 4+2□ 4+4+4+4□ 2+2+2+2□ (3)15○3=5,○里填( )。 +□ - □×□ ÷□

四、动手画画:根据要求分别在图形里画一条线段。 (1)把六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2)把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3)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4)在下面的钉子板上画一个四边形和一个六边形。 五、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多少? (2)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多少? (3)除数是4,被除数是20,商是多少? (4)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4筐大白菜,每筐6棵,一共买来多少棵? 2.每块小方砖高5厘米,要想堆30厘米高需要几块? □○□=□( ) 3.小明和他的5个同学一共栽了30棵树,平均每人栽多少棵树? □○□=□(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卷(100套)

1.小红有28张画片,小明比她多16张,小明有多少张? 2.二(6)班买来故事书62本,买来科技书38本,买来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3.商店第一天卖出服装81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18套,第二天卖出多少套? 4.食堂每天吃9棵白菜。一个星期共吃了多少棵白菜? 5.教室里有3个同学,又进来9个男生和9个女生,现在一共有几个同学? 6.做一件衬衣,正面要钉5粒扣子,每只袖口分别钉2粒。做一件这样的衬衣共要钉多少粒扣子? 7.一根短绳长6米,一根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3倍,这根长绳长多少米? 8.商店里圆珠笔的盒数是铅笔盒数的8倍,有7盒铅笔,圆珠笔有多少盒? 9.大雁有22只,鹅比大雁少9只,鸭比大雁多19只,鸭和鹅各有多少只? 10.明明、兰兰和乐乐给校园里的小树苗浇水,平均每人浇6棵,一共浇了多少棵? 11.有24盒花,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8盒,送给幼儿园多少盒? 12.小刚做了9个蜻蜓标本,小英做的蝴蝶标本的个数是小刚的4倍。 (1)小英做了多少个蝴蝶标本? (2)小英做的蝴蝶标本比小刚做的蜻蜓标本多多少个? 13.马路两边种树,一边种了8棵,一边种了9棵,两边一共种了多少棵? 14.小明拼装一辆玩具赛车用了27分,小亮用了34分,小明比小亮快多少分? 15.果园里有7行苹果树,每行有8棵,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16.停车场停着3排小汽车,每排3辆,一共停着多少辆小汽车? 17.小明有8块糖,小红的糖的块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块糖? 18.小海用8厘米长的尺子量数学书面的边长,正好量了三次,数学书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9.学校在教室走廊的两边摆花,一边摆6盆,另一边5盆,一共摆几盆? 20.学校在教室走廊的两边摆花,每边都摆6盆,一共摆几盆?

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组织的抗原成份属于“隐蔽”抗原: A.皮肤B.眼球晶状体 C.心脏D.骨 E.膀胱 2.下列哪种组织的抗原成份为“隐蔽”抗原: A.心脏B.脑脊髓 C.胃D.肠 E.肾 3.下列哪种组织在个体发育早期尚未出现: A.骨B.肌肉 C.血液D.卵子 E.精子 4.风湿性心肌炎的发生认为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细胞壁什么蛋白与人体 心肌纤维的肌膜有共同抗原: A.B蛋白B.I蛋白 C.H蛋白D.N蛋白 E.M蛋白 5.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下列哪种细菌感染有关: A.大肠杆菌O11 B.大肠杆菌O12 C.大肠杆菌O13 D.大肠杆菌O14 E.大肠杆菌O15 6.自身抗体与细胞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属于哪型变态反应:A.Ⅰ型B.Ⅱ型 C.Ⅲ型D.Ⅳ型 E.以上都不是 7.抗体依赖性细胞细胞毒作用(APCC),效应细胞主要为: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 C.K细胞D.NK细胞 E.淋巴细胞 8.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机制为: A.自身抗体刺激受体功能 B.身抗体阻断受体功能 C.自身抗体沉积甲状腺组织 D.自身抗体破坏甲状腺组织 E.与自身抗体无关 9.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自身抗体刺激受体功能 B.自身抗体阻断受体功能 C.自身抗体破坏肌肉组织 D.自身抗体破坏神经纤维 E.与自身抗体无关 10.致敏T淋巴细胞对自身组织的损伤属于哪一类型变态反应:

A.Ⅰ型B.Ⅱ型 C.Ⅲ型D.Ⅳ型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A.血液中可栓出高滴度的自身抗体 B.病程反复科迁延 C.好发于女性 D.发病与遗传无关 E.目前治疗效果不佳 12.下列哪种疾病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性关节炎 C.硬皮病 D.重症肌无力 E.皮肌炎 1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中性粒细胞功能亢进 B.NK细胞功能亢进 C.Th细胞功能低下 D.Ts细胞功能低下 E.B细胞活动降低 14.系统性红斑狼疮产生的抗体中哪种最为重要A.抗红细胞抗体B.抗白细胞抗体C.抗血小板抗体D.抗核抗体E.抗凝血因子抗体 15.下列哪种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有帮助A.类上皮细胞B.郎罕巨细胞C.单核细胞D.LE细胞 E.成纤维细胞 16.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多见于青年男性B.有遗传倾向C.为多器官损害D.预后不良E.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 17SLE的下列哪种病变不是由于免疫复合沉积引起的A.狼疮性肾炎B.皮肤狼疮带C.疣性心内膜炎D.溶血性贫血 E.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18.类风湿因子为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19.下列哪种抗体的Fc段刺激类风湿因子产生A.IgG B.IgA C.IgM D.IgE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①小林的食指宽大约1()②课桌高72()③语文书长22()④一支粉笔长8()⑤教室黑板长3()⑥游泳池长60() 2、计算下面各题。 15厘米-7厘米=()厘米60米+ 9米=()米5厘米+ 60厘米=()厘米39米-6米=()米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8分) 1、大人一步长60米。() 2、自动铅笔长约9厘米。() 3、1米和100厘米同样长。() 4、一个加数是20,另一个加数也是20,和是0。() 三、选择题(9分) 1、小明有50元,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还剩()元。 A、22 B、30 C、20 2、被减数是74,减数是18,差是()。 A、92 B、64 C、56 3、小红的身高是98厘米,小丽比小红矮4厘米,小丽的身高是() A、102厘米 B、92厘米 C、94厘米 四、计算题(9分) 1、口算题 30+5= 42-12= 47-17= 26+24= 80-25= 78-26= 23-7= 26 + 34= 50-32= 2、竖式计算(18分) 70-24= 26 + 64= 60-36= 37+28= 57-42= 47-29=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6分) 5 8 7 0 3 9 2 5 + 1 6 —2 8 + 5 1 +3 ——————————————— 6 4 5 8 8 0 5 5

第3页,共6页第4页,共6页 六、(1)画出一条5厘米的线段。(5分) (2)画出一条比3厘米多3厘米的线段(5分)七、看图解决问题(20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 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专项训练 姓名()分数() 一、填一填,你能行!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 2、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3、1米=( )厘米 4、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5、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120( )。黑板长4()。 操场跑道400( )。 手指宽1()。 6、在( )里填上“>”、“<”或“=”。 3米( )3厘米30厘米()29厘米 1米( )100厘米3米( )2米75厘米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5米-8米=( )米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60厘米-16厘米=( )厘米 1米-12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 )米21米-4米=( )米 90厘米+10厘米=()厘米=( )米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5、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 ) 6、5厘米比2米长。 ( ) 7、一根电线杆高8厘米。 () 8、一本书厚3米。() 9、比38厘米短8米是30厘米。() 10、教室宽6米。() 三、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 )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比2厘米长比9厘米短的线段。 四、动脑筋。 1、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2厘米,这根绳子全长( )厘米。 2、用一把25厘米长的直尺量1米长的纸条,需要量( )次。 3、游泳池长50米,小明游了一个来回,一共游了( )米。 五、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⑴3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⑵4个点可以画( )条线段。 六、解决问题。 七、1、爸爸今年42岁,小红今年比爸爸小24岁,20年以后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八、2、红红拿12元钱买乒乓球和小皮球,如果两种球都要买到最多买几个球最少买几个球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内容:长度单位) 填一填。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护理试题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护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是 A 下丘脑 B腺垂体、神经垂体 C 甲状腺 D肝脏 E 肾上腺 2.胰岛素生理功能是 A 促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降低 B 促葡萄糖利用和转化,使血糖降低,促蛋白质合成 C 促蛋白质合成,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D 调节胃肠平滑肌运动 E 刺激骨髓红细胞生成 3.消瘦是指较正常体重下降为A 5%以内 B 8%以内 C 10%以上D 7% E 3% 4.肥胖是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为A 5% B 10% C 8% D 20%E 15% 5.抗甲状腺药物硫脲类、咪唑类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B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C 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D 降低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 E 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 6.1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特点下列哪项不妥 A 多发生于青少年 B 起病较急 C 症状 D 起病缓慢 E 常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7.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发生消瘦的原因是 A 口渴多饮 B 脂肪合成增多 C 无氧糖酵解增 D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多及失水 E促进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 .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A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B 酮症酸中毒 C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D 冠心病、脑血管疾病 E 糖尿病性肾病变 9.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后一小时方进餐,此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感,护士应想到患者发生哪些病情变化 A 胰岛素过敏 B 冠心病心绞痛 C 低血糖反应 D 酮症酸中毒早期 E 高渗性昏迷先兆 10. 现认为甲亢是哪种自身抗体所致 A. 甲状腺球蛋白的抗体(TAb) B.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 C. 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 D. 甲状腺刺激阻断型抗体(TSBAb) E. 甲状腺细胞膜上TSH受体的抗体(TRAb) 11. 甲亢患者最具特征的心血管体征为 A. 水冲脉 B. 心律失常 C. 脉压增大 D. 毛细血管搏动症 E. 睡眠时心率增快

(完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库

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库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一)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10分) 1、4个5相加是()。 2、32÷8=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还可以表示()里有()个()。 3、1时=()分78分=()时()分 4、同一方向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见()面。 5、地图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6、计算42÷7=6 时的口诀是()。 7、被除数和除数相等时(零除外)商是()。 二、我能行(28分) 1、算一算(12 分) 27 ÷3 = 18÷6 = 54÷9 = 5 ×7 = 8 ×7 = 5×6 = 7 ×8 = 24 ÷3 = 6 ÷6 = 40 ÷8 = 72 ÷8 = 4 ×6 = 2、在○里填上“<”“>”或“=”,(6分)。 42÷7 ○8 2+2 ○2×2 3×9 ○3×6 4×4 ○2×8 1秒○;时100分○1小时 3、在○里填上“+”“–”“×”或“÷”(6分)。 8 ○8 = 0 45 ○8 = 53 4 ○7 = 28 9 ○3 = 3 48 ○6 = 8 9 ○9 = 81 4、根据口诀写出4个算式(4分)。 七八五十六四七二十八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看一集动画片大约需要30()。 A 时 B 分 C 秒 2、4的8倍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 4×8 B 4+8 C 8÷4 3、观察物体 从侧面看到的是()。 A B C 4、从8:00~11:00经过了()时。 A 3时 B 2时 C 3分 5 、■的东面是()。☆■★———— A ☆ B ※ C ★ D ———— 五、我是公正小法官。(10分) 1、一年分为四季,春季是3 月,4月,5月。() 2、乘数×乘数= 积() 3、把8分成2份,每份是4。() 4、8个红球,2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5、计算4×5和20÷4时用的口诀一样。() 六、书店里的学问。(10分) 小明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24分) 7×2=8×8=42÷7=24÷6= 10÷5=56÷8=9×8=40-8= 20÷4=28÷7=25÷5=4×7= 4×4=45÷9=63÷9=15÷3= 1×5=64÷8=6×3+4=9×6+6= 6×4÷8=3×3×9=18÷2÷9=32÷4×5= 二、用竖式计算(12分) 3×7=35÷5=56+7= 45-38= 三、填空(24分) 1. 5个8相加,用加法算式表示:; 用乘法算式表示:或。 2. 18个正方体,每个一堆,摆了堆。 18÷ = (堆) 18个正方体摆成堆,平均每堆个。 18÷ = (个) 3.在□里填数,()里填单位名称。 这条线段的长是()。 4. 把上面的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刚好1米, 这根绳全长()米; 教室里黑板的长比这根绳稍短一些,黑板的长是()米多。 5.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组成和等号左边不同的算式。 6×6 =×3×8 =× 6. 在○里填上“>”“<”或“=”。 1+1 1×1 1-1 1÷1 7. 写出每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8. 市民广场在学校的面,图书馆在学校的面。 体育场在图书馆的面,图书馆在体育场的面。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10分) 1. 小强早晨步行上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5小时□15分□ 15秒□ 2. 青山小学操场上的一条跑道有多长?

60米□6米□ 60厘米□ 3. 小红面朝南站立,两手侧平举,左手指的是什么方向? 东□南□西□ 4. 袋子里放了1个黑球和4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 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黑球□ 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黑球□ 5. 小方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哪一幅图? □□□ 五、填填、画画(9分) 1.○在第2排第4个。 (1)★在第排第个。 (2)△在第5排第3个,在图中画出来。 2. 按要求在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 3. 按要求给盒子里的球涂上颜色。 六、解决实际问题(3+6+6+6=21分) 1. 每个茶杯3元,买这些茶杯一共要多少元? 2. (1)如果一个削笔刀9元,一把剪刀几元? (2)一把剪刀比一个削笔刀便宜多少元? 3. 把12棵树苗栽在公园里,可以怎样栽?先填表,再填空。 每行棵数 6 3 行数 3 6 每行栽的棵数多,栽的行数就; 栽的行数多,每行栽的棵数就。 4. (1)王阿姨买3架要多少元?如果付出30元,应找回多少元? (2)李阿姨买6个要多少元?如果用买的钱买,可以买多

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九章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一、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变特点:脑脊髓膜炎的急性化脓性炎。 病变部位:软脑膜、蛛网膜。 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颈项强直。 1.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G-) 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 病人或带菌者 鼻咽渗出物(抵抗力↓ (正常5—10%带菌,呼吸道粘膜血→脑脊髓膜 ↓多数 隐性感染 2.病理变化 普通型 分类 暴发型 (一)普通型—最常见,分三期 1、上呼吸道炎症期 病理:鼻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少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分泌↑。 临床:咽痛,流鼻涕…… 2、败血症期 病理:血管内皮损伤、小血管炎、细菌性栓塞、血栓形成。 临床:皮肤粘膜瘀点、瘀斑。—80%血液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 (选择新鲜瘀点处、无菌针头挑破,挤出液体涂片) 3、脑膜炎期—软脑膜和蛛网膜的化脓性炎 肉眼:脑脊髓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脑沟回结构被脓液掩盖,以大脑额叶和顶叶明显,脑底亦有较多脓液积聚,脑室常有扩张。 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内含大量中性白细胞、纤维素(纤维蛋白),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革兰氏染色可在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内外查见脑膜炎双球菌。脑实质充血、水肿。 (二)暴发型—急、凶、死亡率高 1、败血症型 ①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症型 ②皮粘膜广泛性瘀点或瘀斑,伴周围循环衰竭,

③内脏粘膜广泛瘀点或瘀斑,伴周围循环衰竭。 ④特别是肾上腺皮质大片出血引起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2、脑膜炎型 ①脑膜炎+脑炎(脑组织中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脑水肿,颅内压→脑疝形成(海马沟回疝,枕骨大孔疝)。 3. 临床病理联系 (一)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咽痛,流鼻涕 (二)败血症表现:高热、出血性皮疹 (三)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 脊神经根蛛网膜充血及炎细胞浸润→脊神经肿大椎间孔处神经受压→颈背肌肉运动产生压痛,→肌肉痉挛 (四)颅内压升高,头痛,呕吐,脑疝(昏迷,抽搐) 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蛛网膜下腔炎性渗出物 蛛网膜下腔阻塞-脑脊液回流↓ (五)脑脊液改变,压力↑、混浊或脓性外观细胞数↑,脑脊液涂片及细菌培养见脑膜炎双球菌。 4. 结局 多数患者通过治疗痊愈(抗菌素:磺胺) 少数患者因暴发性败血症或脑疝形成死亡(5%↓) 治疗不当转达为慢性并引起并发症: 1、脑积水,渗出物机化→脑膜炎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脑积水(儿童为头大面小) 2、颅神经麻痹:神经性耳聋、面神经麻痹。(颅神经受压,浸润受损) 3、肢体瘫痪和精神障碍。脑底血管炎→血管阻塞→脑缺血,软化。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简称“乙脑”。 病变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变质性炎 病变部位:脑实质 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昏迷。 1.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嗜神经性RNA病毒) 传染源:患者或受感染的家禽、家畜 传播途径:虫蝶传染(蚊、库蚊) 蚊子叮咬病人或受感染家禽或畜,吸入带病毒血液→再叮咬健康人→病毒侵入人体→局部血管内皮细胞、肝、脾、淋巴结单核吞噬细胞繁殖(第一次病毒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