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内分泌系统疾病(grace)

合集下载

内分泌系统疾病精品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疾病精品PPT课件

36
37
甲亢手术前须经碘治疗
治疗后甲状腺病变有所减轻:
1、甲状腺体积缩小、质变实; 2、光镜下上皮细胞变矮、增生减轻,胶质增多 变浓,吸收空泡减少。 3、间质血管减少、充血减轻,淋巴细胞也减少。
38
全身变化:
眼球突出; 眼球外肌水肿和粘液水肿 球后纤维脂肪组织增生 淋巴细胞浸润
27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28
1、概述
血中甲状腺素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 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好发于20-40岁,女性4~6倍于男性;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为甲状腺自身病变,功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90%); 甲状腺外器官病变,极少。
含T3、T4的甲状腺球蛋白进入滤泡腔
6
T3 T4
7
合成和分泌过程
甲状腺疾病
❖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 甲状腺炎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甲状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9
概述
因甲状腺素分泌不足、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 增生,胶质堆积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又称单纯性甲 状腺肿(simple goiter),一般不伴甲亢;
TSH分泌
甲状腺滤泡 上皮增生
摄碘功能增强 暂时缓解
滤泡上皮不断增生
滤泡腔内充满胶质
甲状腺肿大
充满没有碘化的甲状腺 球蛋白
11
2、病因与发病机制
❖ 致甲状腺肿因子
主要是抑制碘的吸收、转运、浓缩和活 化各个过程.
❖ 食物、药物、氟和钙增多、硫氢酸盐等; ❖ 高碘 ❖ 遗传与免疫
12
3、病理变化

内分泌系统疾病(介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因和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介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因和治疗)

05
核素扫描:评估内分泌器官的功能 和代谢状态
CT检查:清晰显示内分泌器官的形 态和结构
02
超声检查:检测内分泌器官的血流 和形态变化
04
PET-CT检查:综合评估内分泌器 官的病变和功能状态
06
病理学检查
血液检查:检测激素水平、血糖、血脂等指标 尿液检查:检测尿糖、尿蛋白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X光、CT、MRI等检查,了解器官形态和功能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内分泌系统疾病:指内分泌腺或细胞功能异 常导致的疾病
分类:根据激素类型和功能,可分为甲状腺 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等
症状:包括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各 种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 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 功能减退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 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激素分泌异常、激素受体异常、激素合成和代谢异常等 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如甲状腺炎、肾上腺炎等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早期发 现疾病,及时治疗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康状 况和医生建议确定
体检结果解读:向医生咨询, 了解体检结果和健康建议
及时就医
发现症状:如体重变化、疲劳、情绪波动等 及时就医: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内分泌系统相关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手术目的:纠正内分泌系统 疾病引起的生理功能异常
手术风险:手术可能带来的 风险和并发症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注意 的事项和护理方法
放射治疗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合理控制和调节激素的分泌,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引发各种不同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治疗。

一、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腺体,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肿瘤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出现心动过速、体力耐受力降低等症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则容易疲劳、体重增加等。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升高。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和胰岛素治疗等,其中生活方式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

三、垂体疾病垂体是内分泌系统中另一个重要腺体,它分泌的激素对机体的生长、繁殖、代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垂体疾病主要包括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垂体瘤和垂体功能亢进症等。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常表现为性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而垂体瘤则可以分为功能性肿瘤和非功能性肿瘤两种。

对于垂体疾病的治疗,常采用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放疗等方法。

四、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中一对重要的腺体,它分泌的激素对机体的代谢、应激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上腺疾病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症和肾上腺肿瘤等。

肾上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表现为疲劳、血压下降等症状,而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症则表现为高血压、肥胖等。

治疗肾上腺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总结内分泌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内分泌系统疾病课件

内分泌系统疾病课件

内分泌系统疾病课件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中枢,它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平衡。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和垂体疾病。

一、甲状腺疾病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过度活跃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体重下降、多汗和焦虑等。

常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手术切除甲状腺。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它的典型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和便秘等。

患者可以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来缓解症状。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它由于胰岛细胞功能不全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和口渴等。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等。

三、垂体疾病垂体是控制身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腺体,它分泌多种重要的激素。

垂体疾病包括垂体肿瘤和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肿瘤通常会引起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而垂体功能减退症则是由于垂体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垂体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和药物治疗等。

结论内分泌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疾病的了解和预防。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促进健康生活的实现。

以上就是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

《内分泌系统疾病》课件

《内分泌系统疾病》课件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内分泌系统 疾病,如甲状腺癌、垂体瘤 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治疗
方法。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直 接去除病灶,达到根治的效
果。
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 症和禁忌症,确保手术安全
和效果。
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 确保疾病没有复发。
01
02
03
04
05
放射治疗和核医学治疗
对于一些内分泌系统肿瘤,如甲状 腺癌、乳腺癌等,放射治疗和核医
临床研究进展
新型诊断方法
01
开发更为灵敏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实现内分泌疾病的早期诊断
和精准评估。
靶向治疗
02
针对特定靶点,研发新型药物和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
低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
03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展望和研究方向
跨学科合作
加强内分泌与相关学科的合作研究,如遗传学、免疫学、影像学等 ,以多角度揭示疾病本质。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 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 疲劳。
控制体重
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及相关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要点一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内分泌系统相关的体检,如血糖、甲状腺功能、 肾上腺功能等检查。
要点二
垂体疾病
总结词
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关键部分,控制多种激素的分泌,垂体疾病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
详细描述
垂体疾病包括垂体功能亢进、垂体功能减退、垂体瘤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引起一系 列内分泌失调的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概述

内分泌系统疾病概述

内分泌系统疾病概述内分泌系统是人体中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套化学信号系统,它由内分泌腺体和其分泌的激素组成。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了一系列由于腺体分泌异常或目标器官对激素反应异常引起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广泛涉及到人体的任何部分,对身体的正常机能和平衡产生严重影响。

一、垂体疾病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结构之一,它分泌的激素调控了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

垂体疾病主要包括垂体瘤和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垂体瘤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根据瘤体大小和功能分泌情况不同,可能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紊乱等。

垂体功能减退症则表现为体重下降、乏力、性欲减退等情况。

二、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腺体之一,它分泌的甲状腺素直接影响人体的基础代谢率。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症状常见有心悸、体重下降、手颤等;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表现为体重增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三、胰腺疾病胰腺是一个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器官,它不仅分泌消化酶帮助食物消化,还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来调节血糖水平。

胰腺疾病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异常,如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如果长期不控制血糖,还会引起心血管、肾脏等多个器官的并发症。

四、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是位于肾脏上方的一对内分泌腺体,其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对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起到重要影响。

肾上腺疾病主要包括肾上腺功能亢进症和肾上腺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功能亢进症可致心悸、发热、血压升高等症状,较为典型的是库欣综合症;而肾上腺功能减退症则会导致乏力、低血压、低血糖等。

五、性腺疾病性腺是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它们分泌的激素对于性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正常维持至关重要。

性腺疾病主要还是涉及到激素分泌异常,如男性的睾丸功能减退或女性的多囊卵巢综合症,都会引起不育或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六、其他疾病除了以上列举的主要疾病外,内分泌系统还涉及到其他很多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下丘脑功能障碍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调节机制之一,负责分泌各种激素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或异常时,就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分析其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

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持续升高。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

1. 病因和症状- 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它通常在青少年和儿童时期发病,症状明显,包括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 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多与年龄、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有关。

症状较轻,常常在中年或老年人发病,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乏力等。

2. 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糖测试,包括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等。

其他检查如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和尿液中的糖也是常用的方法。

-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是必需的。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控制可能足以维持血糖水平,但有时需要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它主要导致机体代谢率增加,出现一系列症状。

1. 病因和症状- 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Graves病,其病因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

患者通常有结膜充血、眼球突出、心动过速、体重下降等症状。

- 其他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包括多个甲状腺结节或功能性甲状腺肿瘤。

2. 诊断和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和甲状腺扫描等。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切除。

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原发病因和患者意愿来决定。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是否压迫周围腺组织
不压迫
压迫
• (二)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 • • • • 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男女之比为2:3 40-50岁多见。 首先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的生长很快,浸润周围组织引起临床症状 多数甲状腺功能正常,少数内分泌紊乱
• 1. 乳头状癌
• • • • 最常见,60% 青少年、女性 肿瘤生长慢,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 肿瘤大小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与生存率有关,而局 部淋巴结是否转移与生存率无关。局部淋巴结转 移较早。 • 病理变化: • 肉眼: • 多呈圆形,直径约2-3cm ,无包膜,质硬。切 面灰白,部分病例有囊形成,囊内可见乳头,故 称为乳头状囊腺癌,常伴出血、坏死、纤维化和 钙化。
小细胞型
梭形细胞型
巨细胞型
第四节 胰 岛 疾 病
normal gross appearance of the adult pancreas
Immunoperoxidase staining can help identify the nature of the cells present in the islands of Langerhans . On the right, antibody to insulin has been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beta cells. On the left, antibody to glucagon identifies the alpha cells.
现今共有超过2.3亿的糖尿病患者,并且以每年新增700万人
的速度递增。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将接近成年 人群的7% 左右,约3.3亿糖尿病患者。
2025年, 糖尿病患者在发达国家上升45%,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镜下:
① 以滤泡上皮增生为主要特征,滤泡大小不等,以小型 滤泡为主。小型滤泡上皮呈立方形,大型滤泡上皮多 为高柱状,常向腔内形成乳头状突起。
② 滤泡腔内胶质少而稀薄,胶质的周边部即靠近上皮处
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有的滤泡内甚至不见胶质。 ③ 间质中血管丰富,显著充血,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 有淋巴滤泡形成 。
质有吸收空泡,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对称增大,甲
状腺功能亢进及突眼等。还有人称之为Graves或Basedow 病。
甲亢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20~40岁多见 性别:男:女=1:4~6
1、临床三大典型表现:
1)甲状腺肿大 2)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率增高) 3)突眼(故又称为突眼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外的病变
2、合成或分泌障碍
发病机制
甲状腺滤泡 上皮增生 甲状腺素 甲 状 腺 肿 大
TSH
甲状腺球蛋白 合成增加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病理变化
肉眼所见 光镜所见
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形或
柱状,伴有小滤泡和小假乳 头形成,胶质较少。
增生期 超过150g,表面光滑。
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不
胶质贮
积期
甲状腺呈弥漫性显著肿大, 可达200-300g,表面光滑。 质地较软,切面呈淡褐色, 半透明胶冻状。
甲状腺结节状肿大,表面 不光滑,切面有大小不等 的结节及出血、坏死、囊 性变、纤维化、钙化等继 发改变。
少数上皮增生,呈小滤泡或 小假乳头样,但大部分滤泡 显著扩大,内积多量浓厚的 胶质,上皮细胞受压变扁平
结节期
有的滤泡过度扩大胶质贮积, 有的滤泡上皮增生,有的呈 乳头状,小滤泡形成,间质 纤维组织增生包绕结节状病 灶。
缺 碘 导 致 的 甲 状 腺 肿
病因
1、合成TH的必需原料缺乏:碘缺乏(200~500μg/d) 碘过多:竞争过氧化物酶上的活 性基团,酪氨酸碘化障碍而抑制 TH合成 某些物质可阻滞TH合成 先天性TH合成障碍(某些酶的 缺陷) 3、机体对TH的需要量增加: 青春发育、妊娠、哺乳期, 机体对TH的需要量增加
结节性甲状腺肿
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diffuse toxic goiter)
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exophthalmic goiter),是由
于自身免疫引起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T)和甲状腺
生长刺激免疫球蛋白(TGI)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素
分泌过多,甲状腺滤泡上皮显著增生,胶质稀少,周边胶
正常甲状腺由滤泡组成,无乳头结构。滤泡大小不等,由 单层立方的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
间质毛细血管
滤泡腔内的胶质
滤泡上皮细胞
正常甲状腺镜下:×400
T3和T4的功能
T3和T4作用于机体的多种细胞,主 要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 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尤对婴幼儿 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很 大,小儿甲状腺机能低下,不仅身材矮 小,而且脑发育障碍,导致呆小症。
临床病理联系
1. 血T3、T4 :基础代谢率增高,产热增多。
2. 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心悸,心跳加速,多 虑,易激动,性情急躁等; 3. 因甲状腺激素增多,影响磷酸化过程,能量 不足,患者常有食欲亢进,消瘦无力。
1. 眼球后软组织水肿及眼球肌肿大,故将眼球 推压向外,引起突眼症。
一、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diffuse nontoxic goiter)
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 是由于缺碘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促 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 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甲状腺球蛋白) 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 功能亢进。 地方性:该地区人群中约有10%以 上的人患病。 散发性
主讲人: 吴爱萍
主要内容: 弥漫性非毒性 甲状腺肿 弥漫性毒性甲 状腺肿 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瘤
复习正常结构
正常甲状腺外观 : 这是一个位于颈 部气管之上的正常甲 状腺外观。甲状腺有 右叶和左叶,中间有 峡部联接。甲状腺的
正常重量是 10~30
克。查体时它不易被
触及。
甲状腺(Thyroid gland):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一般结构: 纤维膜向内凹陷将实质分隔成许多小叶。小叶内有 大量滤泡和毛细血管。 滤泡(Follicle): 由单层滤泡上皮细胞包绕胶质形成。 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 单层扁平/立方/柱状。
甲亢临床表现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毒性心脏病
(心肌肥大扩张)
肝细胞变性坏死
2)突眼:球外肌水肿、球后纤维脂肪组织增 生、 淋巴浸润和粘液水肿。 3)全身淋巴组织增生、胸腺、脾增大
☆肉眼:
病 理 变 化
甲状腺对称性弥漫肿大,一般为正常的2~4倍,表面
光滑,切面致密、质实、缺乏胶质呈肌肉样外观,颜
色因血管和胶质的含量不同而为棕红或灰红色。
滤泡旁细胞:C细胞,常成群分布于滤泡之间,或单个分布于滤泡 细胞之间但不和胶质接触。染色浅,嗜银。细胞质内的分泌颗粒内 有降钙素(Calcitonin),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使血钙降低。
滤泡上 皮细胞 滤泡旁 细胞 毛细 血管 胶质
甲 状 腺 模 式 图
P
P
甲状腺光镜像(P:滤泡旁细胞 )
右下 左下
甲状腺肿(胶质贮积期):在左下有一个大的胶性囊肿,
胶样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结节期):有许多结节,数量及大小不一,大 者直径可达数厘米,结节境界清楚。常发生出血、坏死、 囊性变、纤维化、钙化、骨化。
甲状腺肿(结节期):有的滤泡过度扩大胶质贮积,有的 滤泡上皮增生,有的呈乳头状,小滤泡形成,间质纤维组 织增生包绕结节状病灶。
甲状腺肿大


毒性甲状腺肿: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
毒性甲状腺肿:高柱状上皮形成乳头状突起,胶质的周边 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
间质中有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淋巴滤泡形成
Hale Waihona Puke 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数人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1. 患者血中球蛋白增高,并有多种抗甲状腺抗体;常与其 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贫血等合并发生; 2. 与TSH受体结合的两种抗体 ①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 (thyroid-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s,TSI) ②甲状腺生长刺激免疫球蛋白 (thyroid growth-stimulating immunoglobulins,TGI) 3. 本病有家族性素质 4. 精神创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