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中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糖尿病患者中,近90%为2型糖尿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造成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1-3]。
目前为止,虽然对2型糖尿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但有效的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病情,避免和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5]。
随着病情的进展,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使得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通常无法达标,这使得皮下注射胰岛素变得很重要。
近年来,本院采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阿卡波糖(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70岁,病程1~10年,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6],均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不佳。
1.2病例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继发性糖尿病等;(2)肝、肾功能损伤;(3)严重心血管疾病;(4)近3个月内发生过严重低血糖;(5)体质量指数(BMI)≤20kg/m2;(6)有胰岛素或阿卡波糖禁忌证。
将患者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
对照组使用预混胰岛素针(诺和灵30R,丹麦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40)早、晚餐前20min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6 U/d;治疗组采用来得时(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13)睡前(22:00)皮下注射,起始剂量8U/d,另外给予口服拜糖平(德国拜耳医药,H20090123)每次50~100mg,每天3次。
拜糖平从50mg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每次增加25~50mg,使餐后2小时血糖(2hPG)控制在7~10mmol/L。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并计算患者BMI,测量空腹血糖(FPG)、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
血糖达标标准:餐前血糖小于或等于7.0mmol/L,2hPG≤9.0mmol/L;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心慌、饥饿、冷汗、手冷、发抖、头晕等。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2.2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每天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疗效观察
王梅珍,陈寄,梁一江,周小燕(电白县中医院,广东电白525400)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阿卡波糖(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
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和治疗组(采用来得时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患者每天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来得时联合拜糖平
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可作为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卡波糖/治疗应用;胰岛素/治疗应用;糖尿病,2型/药物疗法;治疗结果;血糖/分析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4-3710-02中图法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Observation on effects of insulin glargi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treating30cases of type2diabetes mellitus Wang Meizhen,Chen Ji,Liang Yijiang,Zhou Xiaoyan(Dianba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ianbai,Guangdong 525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insulin glargi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the treatments of
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60patients with T2D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was treated by premixed insulin and the therapeutic group(30cases)was treated by insulin glargi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Th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FPG,2hPG and HbAlc valu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dosage of insuli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therapeutic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Insulin glargi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 for treating T2DM is safe and effective,which can
serve as the first choice of therapeutic methods for T2DM.
【Key words】Acarbose/therapeutic use;Insulin/therapeutic use;Diabetes mellitus,Type2/drug therapy;Treatment outcome;Blood glucose/analysis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x±s)
组别
对照组治疗组30
30
9.8±2.4
9.7±2.1
FPG(mmol/L)
治疗前治疗后
6.1±2.0a
5.9±1.8a
n
11.4±2.8
11.1±2.5
2hPG(mmol/L)
治疗前治疗后
8.1±2.5a
8.3±1.8a
9.4±1.8
9.0±2.4
HbA1c(%)
治疗前治疗后
6.6±2.1a
6.3±1.7a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12月30日第28卷第24期J Mod Med Health,December30,2012,Vol.28,No.24
影响,容易漏掉小结石,造成阳性率及诊断率不高,如KUB诊断结石的准确性仅为84.0%。
16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和多种后处理方式,不受前后重叠影像的干扰,因而更容易发现结石;同时,由于CT能显示肾脏内的解剖结构能容易地鉴别肾结石和肾皮质内其他钙化。
对于输尿管结石,CT表现为脊柱前外方的高密度影,其上、下方还可见到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
通过对平扫所得的图像选取其连续层面进行MPR、CPR重建,使原来的横断面图像转换成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显示方式,图像就更直观,不仅能清晰显示结石和输尿管的关系,也能容易地与腹盆部其他钙化相区别,本研究与KUB、B超检查不符合患者,均征得患者同意行泌尿系CT造影(CTU)进一步检查,发现高密度影被输尿管内造影剂掩盖,进一步证实结石位于输尿管[10]。
3.3泌尿系结石在CT扫描中得到信息更多及征象更直观,不仅能准确定位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目;还能显示结石与周围关系及肾脏其他征象,如肾影增大、肾皮质变薄、肾周桥隔筋膜及肾筋膜条状增厚、泌尿系扩张积水、结石周围“轮缘征”等征象,采用MPR及CPR方法重建,还能直接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和梗阻程度。
3.4CT平扫检查无需肠道准备、无禁忌证,检查过程中无需腹部加压及无需注射造影剂,因而患者无任何不适且安全;又由于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后处理功能强大,一次扫描包括整个腹部,还能更多得到其他器官影像信息,如胰腺疾病、肠道疾病及生殖系疾病等作出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和治疗信息。
总之,通过对泌尿系结石进行螺旋CT平扫,同时通过与其他检查手段相比较,作者认为,螺旋CT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检查是一种简单、便捷、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在日常工作中大量加以推广用,在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又可以为临床明确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晓晓,王芬.100例泌尿系结石影像诊断学分析[J].健康必读,2012,
11(4):198-199.
[2]张钦昌.16排螺旋CT平扫及重建对泌尿系结石诊断应用价值[J].中
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20.
[3]沈肖曹,陈继民,史时芳.螺旋CT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
华外科学杂志,2004,42(8):499-500.
[4]殷瑞根,王冬青.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6(11):639-641.
[5]邓建林,杜伯林,王福涛,等.输尿管阴性结石的IVU表现与CT对照
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2):94-96.
[6]闵鹏秋.腹部疾病影像诊断肾结石和输尿管积水[M].福建:福建科技
出版社,2004:346.
[7]赵炳辉,周茂义,王滨,等.输尿管结石CT诊断评价及其影像学检查
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10):612-614.
[8]陈伯超,饶中和,姚小刚,等.CT对非创伤性急腹症的诊断价值[J].实
用放射学杂志,2002,12:1071-1073.
[9]顾品龙,金欣廉,朱新健,等.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对泌尿系结石的
诊断价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5A(2):354-355.
[10]于明川,张滨.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7):1138-1139.
(收稿日期:2012-10-31)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7-8]。
有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以及病程进展中的两个重要环节[9-10]。
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已发生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由此可导致胰岛β细胞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正常,再加上磺酰脲类等降糖药物的使用,更容易加快胰岛功能的损耗而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血糖升高。
此时,需要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补充。
目前,临床常用的笔式预混胰岛素针,随着治疗的进行,部分患者常出现餐后血糖控制不佳、餐前低血糖以及晚餐前血糖控制困难,并且注射与进餐的严密时间性常导致患者感觉不方便,肥胖患者随体质量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大等问题。
为此,本研究探讨了联合应用来得时和拜糖平口服,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效果显著。
对照组中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中含有中效胰岛素,具有明显的药效高峰;因此,很容易出现餐前及夜间低血糖,而来得时为一种长效胰岛素,经皮下注射后可形成微沉淀,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稳定的释放胰岛素单体,无明显峰值,可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释放,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小。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此外,来得时仅需1d注射1次,与进餐时间无关,极大地顺应了患者用药的方便性。
拜糖平为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可逆性地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
在与来得时联合用药时可根据具体的餐后血糖调节剂量,便于维持血糖的稳定性。
通过对血糖的平稳控制,更有利于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总之,应用来得时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明显,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具有较好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商书霞,宋光耀,陈树春,等.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
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3):346-347.
[2]李旭亚,杨萍,周丹.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1-422.
[3]张永鹏,刘静,李永民.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证治研究概况[J].中国
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2):277-279.
[4]母义明,杨丽娟.糖尿病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
杂志,2007,27(1):29-32.
[5]吴汉青,吴建能.糖尿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现
代医药卫生,2006,22(4):571.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5-
1018.
[7]贾伟平,项坤三,陆俊茜,等.中国人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素分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2):67-71.
[8]张延敏,李新强.抗糖尿病药物用药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6):841-843.
[9]朱大龙,毕艳.一种口服降搪药物不能控制血糖达标后降糖药物的
选择[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5):7-99.
[10]张赛春,姜燕妮,安婧,等.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
的积极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A):51-52.
(收稿日期:2012-09-14)
表2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x±s)组别
对照组治疗组30
30
28.8±4.6
17.6±4.1a
胰岛素用量
(U/d)
n
8.1±3.2
7.8±2.4
血糖达标时间
(d)
7(23.3)
1(3.3)a
发生低血糖
[n(%)]
(上接第3709页)
·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