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五版第五章 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五章 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五章 习题答案

第五章 习题

5.1计算pH=5时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H)。若此时

EDTA 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

0.0200mol ·L -1,则[Y 4-]为多少?

答案:(1)EDTA 的61~K K :1010.26,106.16,102.67,102.0,101.6,100.9

61~ββ:10

10.26

,1016.42,1019.09,1021.09,1022.69,1023.59

pH=5.0时:

()[][]

[]

[]

[]

[]

6

6

55

44

33

22

1

H Y H

H

H

H

H H

1ββββββ++++++

++++++=α

=1+105.26+106.42+104.09+101.09+10-2.31+10-6.41

=106.45

(2)[Y 4-

]=45

.610

020.0=7.1×10-9

mol ·L -1

5.2 pH=5时,锌和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 ·L -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pH=5时,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 2+?

答案: 查表5-2: 当pH=5.0时,lg αY(H)=6.45,Zn 2+与EDTA 浓度皆为10-2mol ·L -1

, lgK ’=lgK 稳- lg αY(H)=16.50-6.46=10.05﹥8,可以滴定。

5.3假设Mg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 ·L -1,在pH=6时,镁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 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 2+。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 答案: (1)查表5-2: 当pH=

6.0时,lg αY(H)=4.65,lgK ’=lgK 稳- lg αY(H)=8.69-4.65=4.04, lgK ’﹤8, ∴不能滴定

(2)lg αY(H)= lgK 稳-8=0.69,查表5-2得pH ≈9.6。

5.4试求以EDTA 滴定浓度各为0.01 mol ·L -1的Fe 3+和Fe 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

答案:(1)Fe 3+

:lg αY(H)= lgK 稳-8=25.1-8=17.1,查表5-2得pH ≈1.2

(2)Fe 2+

:lg αY(H)= lgK 稳-8=14.33-8=6.33,查表5-2得pH ≈5.1

5.5计算用0.0200 mol ·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 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答案:(1)lg αY(H)= lgcK 稳-6=lg(0.0200×1018.80

)-6=11.1,查表5-2得pH ≈2.8 (2)[OH -

]=

]

[2+

Cu

K sp =

0200

.010

2.220

-?=1.1×10-9

, pH=5.0,∴pH 范围:2.8~5.0

5.6称取0.1005g 纯CaCO 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 溶液。吸取25mL ,在pH ﹥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 。试计算: (1)EDTA 溶液的浓度;

(2)每毫升EDTA 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 和Fe 2O 3。 答案:(1)c(EDTA)=

3

30

.25000

.2510

-??

V

M

m CaCO = 3

..10000.2510

90.241.1001005.0-???

=0.01008mol ·L -1

(2)T ZnO/EDTA =c(EDTA)×M ZnO ×10-3=0.01008×81.04×10-3=0.008204g ·mL

-1

T Fe2O3/EDTA =2

1c(EDTA)×M Fe2O3×10-3

=2

1×0.01008×159.7×10-3

=0.008048 g ·mL -1

5.7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 2)的含量。称取0.2500g 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 ,吸取25.00mL ,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24 mol ·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mL 。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 2的质量分数。 答案:

ωZnCl2=

s

ZnCl m M cV 00

.250.2502

3

10

?

??-×100%=

2500

.03.13610

61.1701024.000

.250.2503

?

???-×100%=98.31%

5.8称取1.032g 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 ,加入T Al2O3=1.505mg/mL 的EDTA 标准溶液10.00mL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12.20mL 。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0.6812mL EDTA 溶液。求试样中Al 2O 3的质量分数。

答案:25.00mL 溶液中Al 2O 3的质量为m =1.505×(10.00-0.6812×12.20)=2.542mg ,

ωAl2O3=

s

m m 3

00

.250.25010

-??

×100%=

032

.110

542.23

00

.250.250-??

×100%=2.46%

5.9用0.01060 mol ·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水中钙和镁的含量,取100.0mL 水样,以铬黑T 为指示剂,在pH=10时滴定,消耗EDTA 31.30mL 。另取一份100.0mL 水样,加NaOH 使呈强碱性,使Mg 2+成Mg(OH)2沉淀,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继续用EDTA 滴定,消耗19.20mL 。计算:

(1)水的总硬度(以CaCO 3 mg ·L -1表示)

(2)水中钙和镁的含量(以CaCO 3 mg ·L -1和MgCO 3 mg ·L -1表示) 答案:(1)总硬=3

310-?水V M

cV

CaCO EDTA

=3

10

100.0100.1

31.300.01060

-???=332.1mg ·L -1

(2)钙含量=

3

310-?水V M

cV

CaCO EDTA

=3

10

100.0100.1

20.190.01060-???=203.7 mg ·L -1

镁含量=

3

310

-?水V M

cV

MgCO EDTA

=

3

10

100.032

.84)20.1930.31(0.01060-??-?=108.1 mg ·L -1

5.10分析含铜、锌、镁合金时,称取0.5000g 试样,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 试液。吸取25.00mL ,调至pH=6,用PAN 作指示剂,用0.05000mol ·L -1 EDTA 标准溶液滴定铜和锌,用去37.30mL 。另外又吸取25.00mL 试液,调至pH=10,加KCN 以掩蔽铜和锌,用同浓度EDTA 溶液滴定Mg 2+,用取4.10mL ,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锌,又用同浓度EDTA 溶液滴定,用去13.40mL 。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答案:(1)ωMg =

.10000

.253

10

?

??-s

Mg

M

M

cV ×100%=0

.10000.253

0.500030

.241010.40.05000

?

???-×100%=3.99%

(2)ωZn =0

.10000.253

10

?

??-s

Zn

M

M

cV ×100%=0

.10000.253

0.500039

.651040.130.05000?

???-×100%=35.05%

(3)ωCu =

.10000.253

10

?

??-s

Cu

M

M

cV ×100%=

.10000.253

0.500055

.6310

)40.1330.37(0.05000?

??-?-×100%=60.75%

5.11称取含Fe 2O 3和Al 2O 3试样0.2015g ,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 ·L -1的EDTA 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 。然后加入上述EDTA 标准溶液25.00mL ,加热煮沸,调节pH=4.5,以PAN 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 ·L -1 Cu 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 。计算试样中Fe 2O 3和Al 2O 3的质量分数。 答案:(1)ωFe2O3=s

O Fe m M

cV 3

23

2

110

??-×100%=

2015

.069

.15910

20.1502008.03

2

1????-×100%=12.09%

(2)ωAl2O3=

s

O Al Cu

Cu

EDTA EDTA m M

V

c

V c 3

23

222

1

10

)(??--+

+

×100%

=

2015

.096

.10110

)16.802112.000.2502008.0(3

2

1???-??-×100%=8.34%

5.12分析含铅、铋和镉的合金试样时,称取试样1.936g ,溶于HNO 3溶液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mL 试液。吸取该试液25.00mL ,调至pH 为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479 mol ·L -1 EDTA 溶液滴定,消耗25.67mL ,然后加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5,继续用上述EDTA 滴定,又消耗EDTA24.76mL 。加入邻二氮菲,置换出EDTA 配合物中的Cd 2+,然后用0.02174mol ·L -1 Pb(NO 3)2标准溶液滴定游离EDTA ,消耗

6.76mL 。计算合金中铅、铋和镉的质量分数。 答案:(1)ωBi =0

.10000

.253

10

?

??-s Bi

m M

cV ×100%=

.10000.253

936.10

.20910

67.2502479.0?

???-×100%=27.48%

(2)ωCd =

.10000.253

10

?

??-s Cd

m M

cV ×100%=0

.10000.253

936.14

.1121076.602174

.0?

???-×100%=3.41%

(3)ωPb =

.10000.253

2210

)(?

??--+

+

s Pb

Pb

Pb

EDTA EDTA m M

V

c

V c ×100%

=

.10000.253

936.12

.20710

)76.602174.076.2402479.0(?

???-?-×100%=19.98%

5.13称取含锌、铝的试样0.1200g ,溶解后调至pH 为3.5,加入50.00mL0.02500mol ·L -1 EDTA 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醋酸缓冲溶液,此时pH 为 5.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00mol ·L -1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红色,用去5.08mL 。加足量NH 4F ,煮沸,在用上述锌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70mL 。计算试样中锌、铝的质量分数。 答案:ωAl =1200

.098

.261070.2002000

.03

???-×100%=9.31%

ωPb =

1200

.039

.6510

)]08.570.20(02000.000.5002500.0[(3

??+?-?-×100%=40.02%

5.14称取苯巴比妥钠(C 12H 11N 2O 3Na ,摩尔质量为254.2g ·mol -1)试样0.2014g ,溶于稀碱溶液中并加热(60℃)使之溶解,冷却后,加入醋酸酸化并移入250mL 容量瓶中,加入0.03000mol ·L -1 Hg(ClO 4)2标准溶液25.00mL ,稀释至刻度,放置待下述反应发生:

Hg 2+ + 2C 12H 11N 2O 3-

= Hg(C 12H 11N 2O 3)2

过滤弃去沉淀,滤液用干烧杯接收。吸取25.00mL 滤液,加入10mL0.01mol ·L -1MgY 溶液,释放出的Mg 2+在pH=10时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0.0100mol ·L -1EDTA 滴定至终点,消耗3.60mL 。计算试样中苯巴比妥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2014

.02

.254210

)60.30100.000.2503000.0(3

00

.250.250????

?-?-×100%=98.45%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

仪器分析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2 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组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还能用于组分的结构分析;(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仪器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准确度稍差,适合于微量、痕量及超痕量组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的手段,是分析化学的组成部分。 1-5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实现仪器分析的一种技术设备,是一种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才能达到量测的目的,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的工具。仪器分析与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 1-7 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的是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某种确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还受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的影响。因此要进行组分的定量分析,并消除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对测量的影响,必须首先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2-1 光谱仪的一般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引入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光源:提供能量使待测组分产生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 单色器: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样品引入系统:将样品以合适的方式引入光路中并可以充当样品容器的作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对信号进行放大、转化、数学处理、滤除噪音,然后以合适的方 式输出。 2-2: 单色器的组成包括:入射狭缝、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出射狭缝。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入射狭缝:采集来自光源或样品池的复合光;透镜:将入射狭缝采集的复合光分解为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即将光按波长排列) 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色散后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 2-3 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衍射后有不同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2-6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一) 一、填空题:(24分2分/空) 1、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2、移液管移取溶液时,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应用_右__手食指堵住管口。 4、标定EDTA溶液时,若控制pH=5,常选用___XO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若控 制pH=10,常选用_EBT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 5. 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滴定接近终点时, 应控制半滴加入,加入半滴溶液的方法是轻轻转动旋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吹洗。;滴定完毕进行读数时,应将滴定管取下视线应与__欲读刻度线平行。__。 6.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7.NaOH 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2,若以此NaOH 溶液滴定H3PO4至第二个计量点, 则H3PO4的分析结果将偏高。 二、判断题:(8分2分/题) 1.测定水的硬度时,需要对Ca、Mg进行分别定量。(×) 2.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 3.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4.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会使分析结果偏低。(√) 三、简答:(68分)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14分) 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为什么不计滴定体积?能否用不知道准确浓度的Zn2+溶液滴定?实验中使用的EDTA需不需要标定?(15分) 答: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的是置换滴定法,只要计量从AlY-中置换出的EDTA,而不需要对与Al3+反应后过量的EDTA计量,滴定过量的EDTA可以,滴定置换出的EDTA不行。 实验中使用的EDTA不需要标定。 3.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说出名称和规格:(14分) 1) 准确称取0.6克待测定样品,溶解,定溶到100.0ml; 2) 移取25.00mlHCl溶液,用0.1mol·L_1标准溶液滴定。 答:1)分析天平,100ml容量瓶。 2)25ml移液管,50ml碱式滴定管。 4.有一碱液,可能含有NaOH、Na 2CO 3 或NaHCO 3 ,也可能是其中两者的混合物。 今用盐酸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盐酸体积为V 1 ;当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继续用HCl溶液滴定,又消耗HCl体积为V 2 ,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是什么?(15分) (1)V 1=0;(2)V 2 =0;(3)V 1 >V 2 ;(4)V 1 <V 2 ;(5)V 1 =V 2 。 答:(1)V 1=0:存在NaHCO 3 (2)V 2 =0:存在NaOH (3)V 1>V 2 :存在NaOH和Na 2 CO 3 (4)V 1 <V 2 存在Na 2 CO 3 和NaHCO 3 (5)V 1=V 2 存在Na 2 CO 3 5.简述KMnO4溶液的配制方法。(10分) 称取计算量固体KMnO4于计算量体积水中,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1h,冷却后,用微孔玻璃漏斗(3号或4号)过滤。滤液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将溶液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3天后过滤备用。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docx

试卷一 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35 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 (mol/L) NH+]+[H-]+[NH] +[HPO2-]+2[PO3-] 142434344 (2) 12 (mol/L)H 33+23-- ] c (mol/L)NaAc+ c BO[H ]+[HAc]=[H BO]+[OH 2.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 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 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4.二元弱酸 H B,已知 pH= 1.92 时,δ=δ;pH=6.22时δ=δ, 则2H2B HB-HB-B2- H2 B 的 pK a1= 1.92,pK a2= 6.22。 5.已知3+2+4+3+)=1.44V,则在1mol/L24溶液中用 (Fe/Fe )=0.68V,(Ce/Ce H SO 0.1000 mol/L Ce4+滴定 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 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 (XO) 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 EDTA ,终点时溶液颜色由 ___黄______变为 ____红______。 7.某溶液含 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 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99:1。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与 Na S O 的反应式为I+ 2S O2-=2I-+ S O2-。 222322346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示 , 等于 M/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 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 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 1.什么是基准物质 ?什么是标准溶液 ? 答: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 ,络合滴定指示剂 ,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 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 H+,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 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 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 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一.填空: √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 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 二.选择: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 其意义是 (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

(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 (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 (D)在此区间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 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 √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0.5g 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 三.判断: √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 (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 (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 5 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 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1.94; B. 2.87; C. 5.00; D. 9.62。 4. K 2Cr 2 O 7 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 2 SO 4 -H 3 PO 4 的作用无关 ----------( C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 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武汉大学第五版上册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1. 称取纯金属锌,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计算 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 0.325065.39 0.0198825010 Zn c mol L +--= =?g 2. 有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L 。问应加入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 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844:1:1NaOH KHC H O n n =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 6.含S 有机试样,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2242S SO H SO KOH :::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 8.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32CaCO HCl : NaOH HCl : 00 1 ()2100%100% 1 (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 0.250098.24%cV cV M 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 -=?=??-??=?= 9 今含有 MgSO 4·7H 2O 纯试剂一瓶,设不含其他杂质,但 有部分失水变为MgSO 4·6H 2O ,测定其中Mg 含量后,全部按MgSO 4·7H 2O 计算,得质量分数为%。试计算试剂中MgSO 4·6H 2O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I 分析化学概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 2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 (A)4.00×10-5 (B)0.400 (C)0.004 (D)p K a = 4.008 3 为了消除0.0002000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 (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 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 (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 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 (1) 0.02537 (2) 0.2009 (3) 1.000 (4) 20.00 (A)1,2 (B)3,4 (C)1,3 (D)2,4 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 (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 (A)1,2 (B)3,4 (C)2,3 (D)1,4 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 (2) 0.140 (3) 1.40 (3) K a=1.40×10-4 (4) pH=1.40 (A)1,2 (B)3,4 (C)1,4 (D)2,3 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 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 9 用25 mL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详解下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详解(下)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答案 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 答:(1)EDTA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配合物;(2)多数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可形成五个五原子环); (3)EDTA与金属配合物大多数带有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率快;(4)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 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其它反应条件如介质浓度、溶液pH值等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是以各物质总浓度表示的稳定常数,受具体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大小反映了金属离子,配位体和产物等发生副反应因素对配合物实际稳定程度的影响。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 答: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具体控制溶液pH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值;(2)pH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值。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配位剂,能与金属形成有色配合物,当被EDTA等滴定剂置换出来时,颜色发生变化,指示终点。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 ≥104(个别102);(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适宜的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 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弱酸碱,存在着酸效应,不同pH时指示剂颜色可能不同,K’MIn不同,所以需要控制一定的pH值范围。指示剂变色点的lgK’Min应大致等于pMep, 不同的金属离子由于其稳定常数不同,其pMep也不同。金属指示剂不象酸碱指示剂那样有一个确定的变色点。所以,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 6.什么是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如何避免? 答: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常数比EDTA与金属离子稳定常数大,虽加入大量EDTA也不能置换,无法达到终点,称为指示剂的封闭,产生封闭的离子多为干扰离子。消除方法:可加入掩蔽剂来掩蔽能封闭指示剂的离子或更换指示剂。指示剂或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溶解度较小, 使得指示剂与滴定剂的置换速率缓慢,使终点拖长,称为指示剂的僵化。消除方法:可加入适当有机溶剂或加热以增大溶解度。

分析化学(第五版)试卷5套及答案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B) 一、是非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分析法的测定灵敏度高,因此常用于微量分析。 ( ) 2.分析数据中,凡是“0”都不是有效数字。 ( ) 3.纯度很高的物质均可作为基准物质。 ( ) 4.用HCl溶液滴定Na2CO3基准物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n(HCl)∶n(Na2CO3)=1∶1。 ( ) 5.酸碱滴定中,只有当溶液的pH突跃超过2个pH单位,才能指示滴定终点。 ( ) 6.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2+。 ( ) 7.AgCl的Ksp=1.56×10-10比Ag2CrO4的Ksp=9×10-12大,所以,AgCl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Ag2CrO4大。 ( ) 8.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如果生成的AgCl沉淀不分离除去或加以隔离,AgCl沉淀可转化为AgSCN沉淀。但用佛尔哈德法测定Br-时,生成的AgBr 沉淀不分离除去或不加以隔离即可直接滴定。 ( ) 9.重量分析法要求沉淀溶解度愈小愈好。 ( ) 10.吸光光度法只能测定有颜色物质的溶液。 ( )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样预处理的目的不是为了() (A)使被测物成为溶液; (B)使被测组分生成沉淀 (C)使被测物变成有利测定的状态; (D)分离干扰组分 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3.称取含氮试样0.2g,经消化转为NH4+后加碱蒸馏出NH3,用10 mL 0.05 mol·L-1HCl吸收,回滴时耗去0.05 mol·L-1 NaOH 9.5 mL。若想提高测定准确度, 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 (A) 增加HCl溶液体积 (B) 使用更稀的HCl溶液 (C) 使用更稀的NaOH溶液 (D) 增加试样量 4.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为()。 (A)增加1个pH (B)增加2个pH (C) 2个pH (D)减小2个pH 5.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0.1 mol·L-1 HF (p K a = 3.18) (B) 0.1 mol·L-1 HCN (p K a = 9.21) (C) 0.1 mol·L-1 NaAc [p K a(HAc) = 4.74] (D) 0.1 mol·L-1 NH4Cl [p K b(NH3) = 4.75]

分析化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

1.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样的分解;测定方法的选择;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 2.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_________组分的测定,组分质量分数在_________以 上;仪器分析法通常适于__________ 组分的测定,组分质量分数在 ____________以下。(常量;1%;微量或痕量;1%) 3.已知黄铁矿中硫含量约为30 % , 为获得约0.5 g BaSO4沉淀, 应称取试样 __ __ g。[M r(BaSO4)=233.4, A r(S)=32.06](0.2g) 4.分解试样所用的HCl,H2SO4和HNO3三种强酸中,具有强络合作用的酸是 __________,其生成的盐几乎均易溶于水的酸是___________。(HCl;HNO3)5.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重要参数是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表示测量结果的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总体平均值μ;标准偏差σ;准确度;精密度) 6.系统误差的特点是: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重 复性;单向性;可测性) 7.校准、做试验,做试验,对分析结果加以能减 少系统误差。(仪器;空白;对照;校正) 8.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1)称量时, 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计不准。(3)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 全。(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9.判断误差类型:a.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属于 _________误差;b.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不小心将样品洒落在天平称量盘上,属于_________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 10.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类型:a. 以含量为95%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 EDTA溶液的浓度,属于_________误差;b.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属于__________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1)称量过程 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2)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

分析化学[第五版]武汉大学_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 克? 解: 844:1:1 NaOH KHC H O n n =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 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 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2242S SO H SO KOH :::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 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25.00mL0.2600mol/LHCl 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0.2450mol/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32CaCO HCl : NaOH HCl :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 及答案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一)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9题 38分 ) 1、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 A、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2、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mol/L HF (p K a = B、 mol/L HCN (p K a = C、 mol/L NaAc [p K a(HAc) = ] D、 mol/L NH4Cl [p K b(NH3) = ] 3、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 A、AgCl沉淀不完全 B、形成Ag 2O的沉淀 C、AgCl吸附Cl-D、Ag 2 CrO 4 沉淀不易 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 2Cr 2 O 7 B、KMnO 4 C、As 2 O 3 D、H 2 C 2 O 4 ·2H 2 O 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w CaO =% B、[H+]= mol/L C、pH= D、420Kg 6、用mol·L-1HCl滴定mol·L-1NH3·H2O(PK b=的pH突跃范围为~,用mol·L-1HCl 滴定mol·L-1的某碱(PK b=的pH突跃范围则是:( ) A、~ B、~ C、~ D、~ 7、某三元酸pKa1=2,pKa2=6,pKa3=12。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选用 (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变色范围~) 8、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含CO 3 2- 的NaOH溶液,然后用此NaOH

分析化学第五版答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 ,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 应称取0.3~0.4g 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 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25.00mL0.2600mol/LHCl 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0.2450mol/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 , 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2 2.16V mL =22422H C O H O ?844:1:1 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422:2:1 NaOH H C O H O n n ?=1111 2 1 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21 2 1 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 =???=224 22H C O H O ?2242S SO H SO KOH 100%1 0.108/0.028232.066/2100% 0.47110.3%nM w m mol L L g mol g = ????=?=32CaCO HCl NaOH HCl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2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 《分析化学》试卷(2)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总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 24分) 中,计算以Fe3+滴定Sn2+至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 ----------------------------------( ) (A) 0.50 V、0.41 V、0.32 V (B) 0.17 V、0.32 V、0.56 V (C) 0.23 V、0.41 V、0.50 V (D) 0.23 V、0.32 V、0.50 V 2. 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 (D)1mol/L NH3·H2O 4.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是由于 --------------------------------(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 -------------------------------- ( )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姓名 学号系别专业班级 得分评卷人…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期末复习重点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期末复习重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192479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3.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 及记录系统。 14.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 (1)波长588.9nm 可见光(2)波数400cm-1红外 (3)频率2.5×1013Hz 红外(4)波长300nm 紫外 15.常见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和原子荧光三种光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为线光谱。 16.红外光谱是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 17.L=2的镁原子的光谱项数目为 4 ,其中多重态为3的光谱项数目为 3 。 18.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某波长光波的能量与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相等时,才发生物质对某光波的吸收,也就是说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 19.在光谱法中,通常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光谱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测量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光学光谱通常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钨丝灯,氢灯或氘灯做光源。 22.红外光谱仪用能斯特灯与硅碳棒做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复习题 1.名词解释: 光谱干扰:由于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光谱与干扰物或受其影响的其他辐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物理干扰:是指试样杂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试样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额吸光度下降的效应。它主要是指溶液的粘度、蒸气压和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对溶液的抽吸、雾化、蒸发过程的影响。 化学干扰:在凝聚相或气相中,由于被测元素与共存元素之间发生任何导致待测元素自由原子数目改变的反应都称为化学干扰。 电离干扰:待测元素自由原子的电离平衡改变所引起的干扰。 基体效应:试样中与待测元素共存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所引起的种种干扰。

分析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B,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 指示剂变色范围 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酚酞 8. 0 — 10.0 硝胺 11.0 — 12. 3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光

度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10-2 ,K a2 = 1×10-6 ,K a3 = 1×10-12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 NH 4H 2PO 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 A 、 Ce 4+ + Fe 2+ = Ce 3+ + Fe 3+ B 、 2 Fe 3+ + Sn 2+ = 2 Fe 2+ + Sn 4+ C 、 I 2 + 2 S 2O 32- = 2I - + S 4O 62- D 、 MnO 4- + 5Fe 2+ + 8H + = Mn 2+ + 5Fe 3+ + 4H 2O 2、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D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C. 砝码生锈 D.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确 3、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D ) A. C(1/5 NaOH)=2.5C(NaOH). B. 5C(1/5 NaOH)=C(NaOH) C. C(1/5 NaOH)=C(NaOH) D. C(1/5 NaOH)=5C(NaOH) 4、关于重铬酸钾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