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绪论 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但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变成“书呆子”,上述事实表明()。

A.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教育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D.教育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2.下列关于教育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分的

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成显性功能的

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

3.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竟技”一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

解析:古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是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

A.素质教育 B.终身教育 C.全人教育 D.全纳教育

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入职后的教育要统一起来,“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5.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现代社会

6.教育家陶行知在《普及现代生活之路》一文中提出,“我们要求的是整个寿命的教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这体现了什么教育理论?()A.远程学习B.连锁学习C.终身学习D.观察学习

7.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朝B.商 C.周D.秦

解析:我国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夏朝的"庠、序、校"。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反映出古代教育的典型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目标明确

C.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D.鲜明的阶级性

解析:此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原文是:"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

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思就是体力劳动者将受制于脑力劳动

者,也就是脑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比体力劳动者高,因此,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

9.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B.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C.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D.显正向功能和隐负向功能

10.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这一特点是出现在()。

A.原始教育B.古代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1.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A.依赖性B.继承性C.相对独立性D.历史性

12.“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书院最早萌芽于唐朝,但作为一种制度形成和兴盛于宋代。

13.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4.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

育制度成为()。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15.主张“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一个人

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观点的当代教育思潮是()。

A.继续教育B.终身教育C.生涯教育D.补偿教育

16、“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出自于()。

A.心理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神话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

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活动。

17.我国最早的私学出现在()。

A.春秋B.战国C.夏D.商

私学始于春秋而盛于战国。

18.在欧洲文艺复兴前,作为教育内容的“三艺”是指()。

A.文法、修辞、辩证法B.文法、几何、天文

C.算术、几何、修辞D.几何、天文、音乐

19.西周的官学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

A.府学B.内学C.乡学D.藩学

西周在文化教育上的历史特征是(学在官府),其学校系统包括国学和乡学。

20.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是()。

A.梁漱溟B.黄炎培C.蔡元培D.陶行知

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他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这也是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民国教育方针在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新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旧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进步主张,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1.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

22.下列对大学精神的解释中,不是蔡元培先生做出的是()。

A.“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2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教育性B.公平性C.科学性D.培养人的活动

24.“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功能的重要性。

A.个性化B.社会化C.职业化D.主体化

2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26.下列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②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③教育的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④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调控着整个教育过程

A.只有一个是正确的B.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C.只有三个是正确的D.全部正确

27.学校教育一般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三个要素。

A.教学方法B.教学手段C.教育影响D.教育内容

28.“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这一论述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相对独立性B.教育的民族性

C.教育的文化制约性D.教育的保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