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

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片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为全面落实中央“两个一百年”和“四个全面”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做好“五个统筹”。应对区域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省城乡规划工作要点》的通知(冀建规[2013]4号),编制本次《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总体规划

(2016-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遵从区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协同发展,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开发区发展战略与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开发区性质定位与规模、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工程规划、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近远期建设规划等专题研究。一、开发区体系规划

本次规划提出了区域整合、聚合、融合等3大发展战略,就开发区空间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安全工程规划、环

境与资源保护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近远期建设规划等领域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规划措施。

(一)区域空间结构

依据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提出“一轴、两区、三心、两点”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轴”指沿北京大道产业发展联系轴,即通过北京大道东西贯通开发区东西两区;“两区”指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东区(石油化工区)和以生物医药为主的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心”指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服务中心、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贸易中心、东区(石油化工区)物流贸易中心;“两点”指在以上三个中心的基础上,设置两处综合服务点。(二)区域发展分区

依托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总体部署,在区域范围内确定东西区两大发展片区。其中,东区(石油化工区)发展定位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定位为: 国内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三)区域体系结构

至2030年,总用地面积达69.28平方公里。继续推进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东部及南部、东区(石油化工区)南部工业用地开发,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四)产业规划

1、东区(石油化工区)产业规划

保留现状产业区,规划东区(石油化工区)形成八个产业功能区:石油化工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新型合成材料产业区、盐化工产业区、精细化工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现代物流产业区、高新科技产业区。

2、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规划

保留现状产业区,开发区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形成五大产业功能区:高端原料药区、中药产业区、制剂生产区、医药关联产业区、现代物流产业区。

(五)基础设施规划

形成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多方式立体综合交通系统。北京大道、中疏港路、中辛公路、南辛公路、文明路为开发区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沿海高速从东区(石油化工区)东侧通过,另规划一条邯港高速,对外高速公路出入口3个,分别为邯港高速与中疏港路出入口(规划新建)、沿海高速与北京大道出入口(现状)、沿海高速与中疏港路出入口(现状);规划区范围内有一条骋宇铁路,西至沧州市区,东至黄骅港,主要用于货运,于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南侧设沙胡同站;规划沿北京大道南侧、中疏港路北侧新增两条支线,满足开发区货运需求,增强吞吐能力;扁鹊路西侧新建中捷通用机场。

加快完善市域市政基础设施,新建雨水泵站3座;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220kV变电站1所,新建110kV变电站5座;新建LNG/CNG混加站1座,天然气门站1座;新建供水厂1座;新建广场4处;新建公园3处;规划公共停车场6处。

二、中心区域区域总体规划

(一)开发区性质

东区(石油化工区)发展定位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京津冀产业转移示范区。

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定位为: 国内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二)开发区职能

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和技术升级,重点延伸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促进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现代物流和新型建材等产业。

(三)开发区规模

开发区总用地面积为69.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7.14平方公里。规划预测开发区就业人口总量近期为6.5万人,远期为14万人。规划开发区就业人口的居住需求在黄骅新城、港城区解决,就业人员通勤主要依靠公共交通。

(四)空间结构

以南北生态空间为依托,以东西向干线交通为骨架,结合主要区域和产业区功能布局,形成“一轴两区、三心两点”的空间布局结构。沿北京大道产业发展联系轴,即通过北京大道东西贯通开发区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东区(石油化工区)和以生物医药为主的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服务中心、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贸易中心、东区(石油化工区)物流贸易中心的基础上,设置两处综合服务点。

(五)用地布局规划

至2030年,开发区总用地面积达69.28平方公里。继续推进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东部及南部、东区(石油化工区)南部工业用地开发,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整合现状基础,依据城市发展目标、综合确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着力提升中心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开发区形成统一配套、用地集约、产城融合的工业组团。形成生产、储存、物流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六)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结合开发区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一廊、两环、八带、多点”的景观结构。“一廊”指利用北京大道两侧的绿地重点打造的重要景观廊道;“两环”指沿文明河、中疏港河、通八河和新黄南排干形成的环形滨水绿化带;沿纬一北河、经

一河、新黄南排干、经七河形成的环形滨水绿化带;“八带”指沿天津大道、中疏港路、中辛公路、钱乙路、军盐路、化工四路、通四路、通八路两侧绿地形成的八条沿路绿化带;“多点”主要包括2处主要景观节点、6处门户景观节点和10处次要景观节点。

2030年末,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570.9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99%;公园绿地为111.9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96%;新增3处公园,分别为黄南公园、贝壳公园、湿地公园,是开发区主要的游憩空间。

(七)道路系统规划

完善开发区道路网,建立与开发区发展相协调的,以公交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在开发区合理安排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布局,新公交枢纽站,构建“两横五纵”的格局;完善和加密中心城区公交线路,优先落实公交枢纽及用地,优先加大公共交通路权,建设公交专用道系统。

(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加快完善市域市政基础设施,新建雨水泵站3座;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220kV变电站1所,新建110kV变电站5座;新建LNG/CNG混加站1座,天然气门站1座;新建供水厂1座;新建广场4处;新建公园3处;规划公共停车场6处。

(九)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用地拓展

在现状基础上,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开发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东区(石油化工区)重点拓展军盐路以南用地。

2、道路交通建设

道路建设方面重点建设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张仲景路、钱乙路南延段;新建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支一路、支二路、上海大道扩建、完善北京大道以北路网,东区(石油化工区)建设通四路、通六路南延段;新建通八路、化工三路、通二路、通三路、通五路、通七路。

3.基础设施配套

完善开发区建设所需的给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建设海水淡化管网、污水处理厂及110kV变电站,东区(石油化工区)重点建设通四路、通六路、化工一路的雨水管网,通四路、通六路、军盐路污水管网。

沧州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管理办法

沧州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管理办法 CFS-2011-14003 沧州市城乡规划局 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管理 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及《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规划设计条件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提出的规划建设要求,是指导和审定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以及土地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相关规定,提出规划设计条件。 第五条规划设计条件的提出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 (二)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 (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 (四)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五)合理节约和集约用地,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景观; (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八)符合城市防灾、减灾要求,保障城市安全。 第六条规划设计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用地范围、面积、性质和可兼容内容,包括规划用地、可建设用地和可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规划道路、绿地及河流等其他用地。 (二)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包括容积率(或允许的建设总量)、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间距等。临近历史风貌地段、文物古迹、视线景观走廊、电台、电信、气象台、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应按相关规定控制项目的建筑高度。对沿街建筑有控制要求的应提出明确的建筑控制要求。 (三)道路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设施配置要求。 (四)绿化配置要求,包括绿地率、公共绿地、绿化带、防护绿地等。对古树名木应明确提出保护要求。 (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要求。 (六)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提出的其他要求。 第七条规划设计条件分为强制性和指导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包括: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或允许的建设总量)、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让、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面积(或建设规模)。 2 指导性内容包括:建筑风格、色彩和景观环境等要求。 第八条规划设计条件中用地性质分类原则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第九条可兼容性用地应在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 第十条规划设计条件的提出应满足《沧州市城乡规划局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

沧州市简介

沧州市简介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北依天津,南依山东,与北京、石家庄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辖3区、4市,10县。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内区域城市。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京沪(北京-上海)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上海)、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我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的建成,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沧州市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有北京-福州、北京-广州、山海关-深圳、黄骅-银川、大庆-广州等国家级公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在沧州境内通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国特大跨世纪工程——黄骅综合大港,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80海里,是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也是中国目前港口建设中一次性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形成煤炭1亿吨,杂货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成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杂货、化工、客运、集装箱为一体的中国北方综合性枢纽大港。 地理交通 京沪(北京-上海)铁路、京沪高铁(北京-上海)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津汕(天津—汕尾)高速公路、东部沿海高速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该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的建成,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沧州全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年平均干燥度1.2-1.5,大陆度63.8-66.0,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2011-10-13 18:12:05四川经济日报我要评论(0)【字体:大中小】 昨日,《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该详细规划范围包括白沙街道与沙坪镇所辖区域,面积95.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7.6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2015年,第二阶段为2010—2020年,第三阶段为2020年以后。四川经济日报记者严为远 附件一、《控规》简要介绍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1、规划背景及区位介绍 (2) 2、规划范围与期限 (2) 二、主要规划内容 (2) 1、发展目标 (2) 2、发展定位 (3) 3、规模预测 (4) 4、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4)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6)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 7、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珠联绿带 (10) 8、市政工程规划 (11) 9、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3) 10、防灾规划 (16) 11、建设容量分区控制引导 (18)

一、规划背景 1、规划背景及区位介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和川南经济区的重大部署,按照市委“东拓西进”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四川宜宾港建设,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尽快融入长江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增强我市区域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和实现我市“双百”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宜委发〔2009〕26号)精神,由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了《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2、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临港经济开发区下辖白沙街道与沙坪镇,包含7个社区与26个村庄,总人口76654人。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范围包括白沙街道与沙坪镇所辖区域,面积约95.68平方公里(地形图实测数据),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7.40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 (2)规划期限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期)为2010年~2015年, 第二阶段(中期)为2010年~2020年, 第三阶段(远期)为2020年以后。 其中至本次规划中期:在规划年限(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设范围与《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相一致。 二、主要规划内容 1、发展目标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各种城市规划设计手段,确立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性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沧州西部新城

西部新城强势迎龙年 自席卷河北省的“三年大变样”浪潮以来,整个沧州的城市发展就与西部新城牢牢绑定,不可分割。兔年岁末,龙年将至,对于象征整个沧州新都会水准的西部新城而言,城市的未来景象已经愈发清晰。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沧州到北京不到1小时,到天津仅用20分钟,如此速度不仅助力沧州跨入京津一小时经济圈,更为沧州的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机遇,而首当其冲的获益者必然是西部新城。作为联动环渤海与长三角的动脉,以及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铁路之一,京沪高铁被看做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发展的优越道路。在2012年,随着列车数量的增加与环渤海经济活动的升级,高铁对于沧州的重大意义将更加全面地展现在每一个狮城人的面前。 2011年11月30日上午,西部新城举行了沧州新城企业总部项目开工奠基仪式,21个企业总部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市相关领导出席开工奠基仪式,并为项目培土奠基。市相关领导在致辞中说,实施沧州新城企业总部项目,是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各企业展示实力、树立形象、扩大沧州影响的重要窗口。沧州新城企业总部项目,包括沧州日报社传媒大厦、渤海大厦、天成大厦、图书大厦等21个工程,总占地448亩,建筑面积90.178万平方米,总投资34.6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与沧州体育馆、沧州国际会展中心和“一场三馆”遥相呼应,对塑造沧州西部门户形象,建设功能完备的迎宾商务大道,构建完善

的城市道路景观体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项目落成,也就是沧州新的中央商务区与中央生活区圆满璧现之时,沧州的都会进程更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回首2011 流津时代与狮城共进 在2011年,整个西部新城最为令人瞩目的大事件,当数体量约18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流津时代横空出世。大手笔的规划、极富未来人居生活理念的规划思想,以及涵盖“政商文教”等多元化业态的现代建筑,将为西部新城构筑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生活平台。 2011年11月10日上午,位于沧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流津时代接待中心,举行了盛大的落成揭幕仪式。项目发展商,实力雄厚的沧州建投公司,和北京上市地产企业万方地产的高层领导共同参与了揭幕仪式。现场配合河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标准的制定,双方就升级区域优势,以流津时代为样本、建设高标准生态示范小区的话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2011年12月4日,流津时代为回馈狮城父老,倾情冠名“2011沧州群星演唱会”,为沧州带来周华健、迪克牛仔、苏慧伦、黑豹乐队等诸多华语音乐圈中的明星大腕,为狮城带来一场高水准的音乐盛宴,更为沧州的2011留下一串完美的音符。 品阅千载筑创未来 流津时代2012再展宏图 作为西部新城最具规模的大盘,体量近180万平方米的流津时

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建设局2018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

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建设局2018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按照《预算法》、《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和《河北省省级预算公开办法》规定,现将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 一、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部门职责: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建设局是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政府直属机构,设质安站、规划科、办公室、房管分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5个科室;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直属单位1个。 (一)住房保障及维修资金管理 建立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稳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按照国家要求达到城镇住房保障工作目标,完成上级确定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机制和优质、高效管理服务机制,保障性住房及时分配到位。及时出台政策,妥善处理房改遗留问题,避免产生新的社会矛盾。拟定住房维修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监督住房维修金使用,确保住房维修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二)城乡建设管理 加强管理,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度。加强村镇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和指导推进城镇化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指导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破解融资难题。 (三)城乡规划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镇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得到有效保护。完成本级规划编制,健全规划体系。 (四)建筑业、房地产市场监管 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减少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行业水平。加强市场监测,促进全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计价依据,公正调解工程造价计价纠纷。组织合同履约跟踪管理督导。加强市场监测,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编制节能减排、能源在利用及住宅产业化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有效监控。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管理,提高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水平。改善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面貌及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发现和消除隐患,遏制伤亡事故发生。 (五)推进建筑节能 提高建设科技对住房城乡建设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建筑节能在城镇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提高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和新建筑节能产品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提高既有居住建筑的保温性能。评选备案项目,完善省级能耗监测平台,建立市级中转平台,实现能耗数据采集、传输、统计等功能。经改造的公共建筑达到节能标准。(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沧州渤海新区中疏港路东段翻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模板】

沧州渤海新区中疏港路东段翻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工程编码: 项目名称:沧州渤海新区中疏港路东段翻修工程施工 招标人:XXX海新区交通运输局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招标代理机构:XX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2020 年04 月日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招标公告 (1)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4)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4) 1.总则 (10) 2.招标文件 (12) 3.投标文件 (13) 4.投标 (16) 5.开标 (16) 6.评标 (16) 7.合同授予 (17) 8.重新招标和不再招标 (18) 9.纪律和监督 (18) 10.需要补充的其他内容 (18) 附表一:开标记录表 (20) 附表二:中标通知书 (21) 附表三:银行保函格式 (22) 第三章评标办法 (23) 一、总则 (23) 二、评标程序 (23) 三、评标委员会工作纪律 (26) 四、评标办法 (27) 五、评标报告 (32) 资格后审必要合格条件标准 (34) 附:评标专家承诺书 (35) 第四章合同主要条款及格式 (36) 第五章工程量清单 (36) 第六章图纸 (36) 第七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37) 第一节一般要求 (37) 第二节特殊技术标准和要求 (60) 第三节适用的国家、行业以及地方规范、标准和规程 (62) 附件A:施工现场现状平面图 (63) 第八章投标文件格式 (64) 目录 (65) 一、资格审查资料 (66) 二、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70)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72) 四、授权委托书 (73) 五、联合体协议书(仅适用于联合体投标) (74) 六、投标保证金 (75)

渤海新区情况介绍

沧州渤海新区相关情况介绍 (2008年7月28日) 一、沧州渤海新区的机构设置 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沧州东部临海区域,2007年2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7月20日正式揭牌。 沧州渤海新区分为核心区和规划协调区,规格为副市级。总面积3321平方公里,人口近75万人,海岸线130公里。核心区包括原黄骅港开发区、中捷、南大港管理区和化工园区,面积830平方公里;规划协调区包括黄骅市和海兴县,面积2491平方公里。沧州渤海新区负责对所辖区域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资源配置,需省解决的重大事宜,由以付志方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的黄骅港及渤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进行总协调。 沧州渤海新区核心区实行?一区三园?的管理模式。?一区?为沧州渤海新区,?三园?为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化工产业园区,规格均为县级。在内设机构上,设置?一办五局?,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城市规划建设局、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格为副处级。 在渤海新区成立之前,2005年5月,为加强对临港区域经济工作的领导,搞好临港区域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沧州市组建了临港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在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临港协调委在推进规划编制、基础开发、资源整合、体制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渤海新区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渤海新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2006年11月,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

目标。报告强调:?沧州临海工业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基本条件,要作为‘十一五’时期全省的重点工程,加快建设综合性港口和邯黄铁路,发展以化工、物流为主的临港产业,积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创新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成为拉动冀中南和朔黄铁路沿线发展的新引擎?。为贯彻落实省七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沧州临海地区的区位、港口、交通、腹地、产业和资源优势,建设河北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提出了建设沧州渤海新区的战略构想,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复。 沧州渤海新区的发展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面向朔黄铁路沿线及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研发转化基地;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河北及?两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 围绕这一定位,提出了渤海新区实现?三个率先?、发挥?四大作用?、落实?五大任务?的工作思路,即率先解放思想、率先科学发展、率先创新体制机制,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创新发展方式作用、创新体制机制作用、创新发展环境作用,建设大港口、培育大产业、快上大项目、搞好大配套、拓展大腹地。 沧州渤海新区的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和三个层面。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基础阶段,加快以综合大港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建设综合立体大交通网络,形成产业雏形;第二阶段集约发展阶段,形成产业的大规模有效聚集和提升;第三阶段腾飞阶段,再造一个新沧州,用5-8年的时间,投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成为全省名符其实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以原沧州临港协调委成立为标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2011-10-13 18:12:05经济日报我要评论(0)【字体:大中小】 昨日,《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该详细规划围包括白沙街道与沙坪镇所辖区域,面积95.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7.6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0—2015年,第二阶段为2010—2020年,第三阶段为2020年以后。经济日报记者严为远 附件一、《控规》简要介绍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1、规划背景及区位介绍 (2) 2、规划围与期限 (2) 二、主要规划容 (2) 1、发展目标 (2) 2、发展定位 (3) 3、规模预测 (4) 4、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4)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6)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 7、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珠联绿带 (10) 8、市政工程规划 (11) 9、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3) 10、防灾规划 (16) 11、建设容量分区控制引导 (18)

一、规划背景 1、规划背景及区位介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和川南经济区的重大部署,按照市委“东拓西进”发展战略要求,立足港建设,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尽快融入长江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增强我市区域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和实现我市“双百”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宜委发〔2009〕26号)精神,由临港经济开发区组织开展了《临港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2、规划围与期限 (1)规划围 临港经济开发区下辖白沙街道与沙坪镇,包含7个社区与26个村庄,总人口76654人。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围包括白沙街道与沙坪镇所辖区域,面积约95.68平方公里(地形图实测数据),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47.40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22公里。 (2)规划期限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期限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近期)为2010年~2015年, 第二阶段(中期)为2010年~2020年, 第三阶段(远期)为2020年以后。 其中至本次规划中期:在规划年限(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设围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相一致。 二、主要规划容 1、发展目标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各种城市规划设计手段,确立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性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 2001年11月6日--市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三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四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惩处建设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国行政处罚法》、《省城市规划条例》、《省城市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办法》、《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建设部部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市城市规划区。凡在城市规划区进行土地利用和各项工程建设,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区围:市所辖新河区、运河区、沧县全境及大浪淀水库所占区域。由规划建成区和规划控制区组成。 (一)规划建成区围:南至307国道以南500米,北至北二环路以北500米,西至西二环路以西500米,东至径一街以东500米,市城市规划区神黄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两侧各500米。 (二)规划控制区围:规划建成区以外至城市规划区围的区域。 第四条黄骅港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可派驻机构或设立分支机构。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规划管理工作。 (一)负责规划建成区的规划管理。

(二)负责规划控制区所有选址意见书和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负责规划控制区市计划部门下达计划的建设工程、城市水源地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规划管理。 (三)负责城市规划区的规划检查,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 第六条新华区、运河区、沧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辖区围具体行使下列规划管理权: (一)负责在规划建成区的城市居民和村民翻建住宅的初步审查,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核发规划许可证。非规划特殊要求,不得批准在建成区新建、扩建平房住宅。 (二)负责协调组织编制规划控制区村镇规划,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法律程序报批。 (三)负责对其发证建设项目的监察。 第七条沧县、南皮、孟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权限以外所辖区的城市规划管理。 第八条城市建设、土地、房管、市容、文物、人防、水利、地震、园林、市政、公用、环保、公安、工商、供电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有关规定协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城市规划按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编制。其中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十条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结合项目建设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城市重要区域或地段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编制各项规划应注重城市设计。 第十一条抗震、人防、电力、电讯、防洪、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环保、园林、绿化、文物保护、广播电视、消防、教育等专业规划,由其主管部门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按法定程序报批。 第十二条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编制,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

南大港管理区广泰家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广泰家园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10) 第四章建设方案与建设规模 (13) 第五章环境保护 (22) 第六章建筑项目的节能 (27) 第七章劳动安全 (37) 第八章物业管理 (40)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建议 (41) 第十章工程建设项目招标 (43)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7)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51) 第十三章社会综合效益评价 (55)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南大港区广泰家园建设工程 1.1.2项目建设单位:沧州市南大港信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地点:南大港管理区一分区 1.1.4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河北华港泰招标咨询有限公司1.2编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依据 a、南大港区广泰家园安全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经济资料 b、南大港区规划局提供的规划图 c、评价方法和参数依据2006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d、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该项目基础资料。 e、本项目采用的投资、价格等财务、会计数据、均经过项目承办单位确认。 f、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1.2.2编制工作范围 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实施进度和风险及社会效益分析等。

1.3研究工作概况 我公司受南大港区区委托,进行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我们组成项目组对拟建厂址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建设单位领导及有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与交流,收集了有关项目的技术资料并走访了有关专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可研报告。 1.4建设地点与建设规模 拟建项目位于南大港区管理区一分区,占地面积19.8亩(13200平方米),共建六栋住宅小区。 1.5项目建设安排 项目建设期初步计划定位2年 2012年3月——2014年3月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1.6总投资额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额3060万元 1.7资金筹措方式:自筹 1.8结论 1.8.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其中多层住宅建筑面积11630.28平方米,商业网点面积1569.72平方米。 1.8.2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共计3060万元,全部用于开发房地产投资,其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8028 字号:[ 大中小 ] 2014-09-25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一.重新确定贵阳市城市性质 按照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城市定位的普遍规律以及贵阳市的主导特征、比较优势,贵阳市城市定位应遵循唯一性原则、认同性原则、美誉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确定贵阳市的城市性质为:贵州省省会 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加强城乡统筹,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1.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产业、用地向城镇集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城乡统筹策略 (1)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城乡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加快建立面向“三农”、适当倾斜的公共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人才等资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2)制定分类指导的发展规划和政策。针对城镇不同的基础条件、

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引导和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近郊镇带动边远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3)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建立优质、高效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文教以及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水利灌溉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支持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福利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由“众星捧月”调整为“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特色。将金阳新区与老城、小河等区域连片发展,共同构成城市核心,同步推进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若以国土口径统计,建设用地289.86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320万。 (1)一城(主城):以老城区、金阳新区共同构成城市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白云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主城建设用地约204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237万。 (2)三带:将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及南岳山脉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3)多组团:顺应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因地制宜的在主城周边布局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即主城北部的高新区组团,南部的花溪组团,东部的龙洞堡组团,东北部的新天组团。主城周边组团建设用地约9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83万。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郭健 【摘要】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全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以沧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沧州市城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沧州市的发展条件,提出了差异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 引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2011年全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从发展空间还是政策基调看,城镇化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驱动力量。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河北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发展新引擎”成为河北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的七项重大任务之一。 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沧州市作为“河北沿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渤海新区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两个区域重点增长极之一)。然而,2012年沧州市城镇化率仅为44.0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城镇化水平。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全市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沧州市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1.沧州市概况 1.1 基本情况 沧州市地处华北地区东部,外沿渤海,内环京津,是河北沿海地区三个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截至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为719.77万人。

沧州市临港区域情况简介

沧州市临港区域情况简介 沧州临港经济区地处环渤海的弓顶处,北倚京津、南接山东,在中国经济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重要位置。该区包括黄骅市、海兴县、临港开发区、港城开发区、南大港管理区、化工园区六个县市区,土地面积3321平方公里,占沧州总面积的23%;人口70.4万人,占沧州的10.3%。2005年区域生产总值116.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财政收入10.14亿元,分别占沧州的12.8%,15.6%和11.3%。 2005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沧州要在河北省第二次经济翻番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增长极。根据这一指示,沧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常委挂帅,统携沧州临港区域的临港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并把建设综合大港、打造临港经济区作为全市的战略重点加速推进,努力打造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为发挥优势,尽快打造出举足轻重的经济增长极的基本要件,自2005年5月份协调委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建设现代化综合集枢纽港、国际性物流中心、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和能源基地”的定位来统领整个区域发展全局,以建设沧州综合大港为重点,整合东部资源、发展临港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滨海新城,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快推进。 在工作推进上,一是高标准编制四大规划。分别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辖区内六个县(市、区)、332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总体规划;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了沧州黄骅港综

合港区总体规圳;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制定了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化工设计院联合编制了临港化工原区总体规划,为今后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四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进入最后审批阶段,依此为依据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适时启动综合大港建设。应该说,综合性大港建设是实现临港经济区突破性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的龙头所在。黄骅港工程的建设,为发展综合性深水大港创造了条件。目前黄骅港一二期已建成1个10万吨级、4个5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码头,形成了近7000万吨的吞吐能力,一举成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特别是实施修建的双导堤外航道整治工程,使航道治理大见成效,经受了2005年8月份“麦莎”台风的考验,困扰港口建设的航连回淤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神华集团今年计划将航道挖深至-12.5米,可以满足10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因此,黄骅港建设深水大港,实现由煤炭输出港向综合性深水大港转变具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为尽快启动综合大港建设,我们在保证煤炭运输畅通的前提下,按照港口规划,实施分期推进,于2005年11月25日,在港区举行了沧州黄骅港综合港区前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拉开了建设综合身性大港的序幕,前期工程投资22亿元,建设周期三年,工程内容包括疏港公路、防波大堤、深水航道、临时围堰、两个5万吨级码头、6个10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岸线、航道出入口和吹填3.8万亩土地。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勘测设计、论证、评审立项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路基3.5公里。建成后,将和天津港、唐山港一起成力环渤海区域的国际性团组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35)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018年10月15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委、国土局、水利局、林业局、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覃塘区经贸局、覃塘区建设局、覃塘区环保局、及规划组织编制单位覃塘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环评单位广西博环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以下简称“规划”)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报告书有关规划概述 覃塘区产业园前身是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成立于2009年9月,属自治区重点推进园区。2011年5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桂经园区函〔2011〕313 号),园区分为一主四副即石卡临江产业园(主园区)、覃塘林产品加工区、大岭工业园、甘化园区、黄练工业集中区。2010年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出具《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09-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贵环管〔2010〕139号),同年贵港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复广西贵港(台湾)产业园总体规划(2009-2030年)(贵政函〔2010〕176号)。 根据《中共贵港市委办公室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区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意见》(贵办发〔2014〕24号),将石卡临江产业园、大岭工业园划归为贵港市产业园区管辖,覃塘区产业园管辖覃塘林产品加工区(现更名为“贵港市覃塘林业生态循环经济(核心)示范区”)、甘化园区、黄练工业集中区。2016年贵港市人民政府同意贵港(台湾)产业园更名为贵港覃塘产业园(贵政函〔2016〕118号)。 经版图变化、名称变更后,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2、规划范围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规划区控制范围为41.65km2,建设用地面积为37.39km2。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由一园四区组成,分别为综合产业中心区(综合产业中心区)、三个副园区(东龙片区、黄练工业集中区、凤凰林场片区)。 (1)综合产业中心区位于覃塘城区东南部。规划控制范围为32.54km2,建设用地面积为28.35km2。 (2)黄练工业集中区距覃塘城区约5公里,324国道东西向穿越园区,规划控制范围为2.32km2,建设用地面积为2.26km2。 (3)东龙片区位于覃塘区东龙镇镇区西北部,规划控制范围为2.52km2,建设用地面积为2.52km2。 (4)凤凰林场片区位于覃塘区凤凰林场内,规划控制范围为 4.27km2,建设用地面积为4.26km2。 3、产业发展定位 贵港市覃塘区产业园区依托优越的农林资源和交通区位、雄厚的建材工业及甘化工基础和地处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优势,通过搭建完善的空间、服务及政策平台,承接沿海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转移,建设华南大型水泥建材基地、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广西区内甘蔗化工综合产业基地,水泥工业与林产品行业研发中心,最终成为西江沿江地区现代化临港生态工业产业基地和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