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

摘要:《劝学篇》是张之洞对洋务教育改革思想的系统阐述。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是以“致用”为灵魂的“旧体新用”论。他在《劝学篇》中主张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鼓励多层次的“游学”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关键词:《劝学篇》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

《劝学篇》是张之洞“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下简称“旧体新用”)[1](P41)洋务思想的系统总结,也是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从“经世致用”转为“旧体新用”后的系统总结。在《劝学篇》的24 篇文章中,或多或少涉及到教育的有12 篇,分别是《内篇》中的《正权》、《循序》、《守约》、《去毒》,《外篇》中的《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科举》、《兵学》。这些文章反映出了张之洞系统、全面的教育改革思想。

一、对“旧体新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作了总结

张之洞从踏上仕途即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长达40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张之洞一直都从事着教育事业。为了挽救清王朝“贫弱废弛”的“国势”,张之洞认为必须从教育入手。“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2](P684)“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

[3](P908)他将国家、王朝的兴衰与教育直接联系起来,将兴学育才作为国家富强的第一要义,认为教育是立国的基础,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1](P35)他还特别强调“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P1)“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1](P4)因此,他一生也始终把兴学育才作为立国、强国的重大举措,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张之洞意识到中国“人才之贫由于见识不广,学业不实”,[3](P908)即学不适用是中国人才贫乏之因,所以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在《輶轩语》中,张之洞说:“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4](P595)士人要“通晓经术,明于大义”,还要“切实经济”是张之洞早期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通经致用”的要求。当任封疆大吏后,张之洞变成了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在发展实业以求“自强”、“求富”的过程中,张之洞感到旧式教育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他便转而主张改革教育来适应其洋务事业的需要,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也就从“通经致用”变为了“旧体新用”,突出“新学”的功能。张之洞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只有“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1](P22)才能挽救中国之危亡。他提倡“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等“旧学”与“西政、西艺、西史”等“新学”都要学习,“不使偏废”。他还提倡“政、艺兼学”,认为既要学习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等“西政”内容,又要学习算绘矿医、声光化电等“西艺”内容。[1](P41)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写道“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1](P41)“西艺非要,西政为要”。[1](P2)将“新学”由强调“西艺”到“西政”,体现了张之洞为“救时”、

自强而深化了“旧体新用”,扩大了“新学”的内容,强调学习“西政”的重要性,这同时体现了张之洞教育改革思想的灵魂——重在“致用”的特点。

二、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的教育改革思想

张之洞因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而认识到“今日中国欲转贫弱为富强,舍学校更无下手之处”,[5](P988)“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1](P40)可是科举制“自明至今行之已五百余年,文胜而实衰, 法久而弊起”。当时“中国仕宦出于科举,虽有他途,其得美官者、膺重权者,必于科举乎取之”。[1](P52)时局日新,国家缺乏“时务经济”之人才,虽也诏设学堂以造明习时务之才,“又开特科以搜罗之”,可是“学堂虽立,无进身之阶,人不乐为也”,“俊才皆仍志于科举”。[1](P52)张之洞觉得学堂不兴,“朝野之汶暗如故,空疏亦如故”,[1](P52)实是因为科举造成的,所以他提出“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1](P52-53),主张斟酌修改“科举之制”来促进学堂的推广、兴盛,以求得“习时务之人才”,达到自强、救亡的目的。如何变科举?张之洞设想:科举之体不变,变革科举的内容,议定科举新章,开经济特科,由原来仅试四书五经,统一弃取,改为加试实政实学和分场弃取,废八股改试策论。不论乡试还是会试,第一场考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论文五道。第二场考试时务策关于五洲各国政治、专门艺学等五道。第三场考试四书文两篇、五经文一篇。并且采取逐场淘汰的方法,被录取的方可考下一场,三场均优才中试发榜。[1](P53)这个设想成为他后来废科举的思想基础。当他试图调和“旧学”与“新学”的努力归于失败时,他便着手“废科举”来推进教育改革。并且他的主张很快为清廷决策人物所接受,最终“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3](P915)的办法,在1906年废除了在中国已实行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推广新式学堂打开了通畅之路。

三、以“守约”来改革“旧学”促进学堂发展的教育改革思想

张之洞主张“旧体新用”,并不断扩大“新学”的内容,是用“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1](P71)以达到“保国、保教”,进而“保种”,让新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多智巧不忘圣(指圣贤之道,纲常名教——引者)”。

[1](P2)然而时势日迫,外患日急,再守孔、孟之教的“先博后约”来治“旧学”已为时势所不能容了,况且“孔、孟之时,经籍无多,人执一业可以成名,官习一事可以致用,故其博易言也”,而“今日四部之书汗牛充栋,老死不能遍观而尽识”。[1](P24)所以,“今欲存中学,必自守约始,守约必自破除门面始”,将各门“中学”损之又损,“义主救世以致用当务为贵”。[1](P25)他对各类学问分别提出了“守约”要求,如:经学通大义;诸子知取舍;理学看学案;词章读有实事者;政治书读近今者;等等。张之洞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促进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但是张之洞仍然要求士人“十五岁以前,诵《孝经》、四书、五经正文,随文解义,并读史略、天文、地理、歌括、图式诸书,及汉、唐、宋人明白晓畅文字有益于今日行文者”,之后,才兼及“新学”,达到“将来入官用世之人,皆通晓中学大略之人”的目标,使“吾学、吾书庶几其不亡乎”。[1](P25)张之洞为保存“旧学”真是用心良苦,但事与愿违,当新式教育日益发展,培养的“新学”人才越多,“旧学”则日益为人们所遗弃,最终在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中,激进的新知识分子们彻底走向了张之洞所期望的反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