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神经电生理和微血管多普勒联合监测在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研究

15 d
个 动 脉瘤 中 颈 内动 脉瘤
,
个 大脑
,
l
,
中动 脉瘤
10
,
15
个 后 交通 动脉瘤
3
,
10
个 前交 通 动脉瘤
,
深度控制在 给予 肌松 剂
1 3
.
O 5
.
~
1
.
0
M A C
,
术 中如 无 特 殊 情 况 不
36 ℃ )
。
个 大脑 前 动 脉瘤
DSA 显
个 大脑后 动脉瘤
,
1
个
。
其
。
保持 血 压 和 体 温 稳 定 ( 不 低 于
神经 电生 理 在监 测 皮 质 皮质 下 缺 血 和 脑
。
功 能损 害方 面 优 于
足
。
M D u ,M D u
在 检测 血 管 血 流 动力 学 方 面 优 于 神经 电 生 理
,
。
神经 电生 理 和
M I) u
能 相互 弥 补不
二
者联 合监测 可 最 大 限 度地 减 少 动脉 瘤 手 术 并 发 症 提 高手 术质量
。
术 中神 经 电 生 理 和 微 血 管 多 普 勒 超 声 ( m
la
r
ic
r o
—
v a s c u
D o p p le
r
u
lt
r a s o n o
g
r a
phy
,
M DU )
联 合监 测
分别从 电生 理 和 血 流 动 力 学 的 角 度 监 测 脑 组 织 功 能 和 血 流情 况 预 测 或 早 期 发 现 可 能 发 生 的脑 组 织
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应用

( 疆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影 像 中心 C 新 T室 ,新疆 乌鲁 木 齐 805) 30 4
摘要 :目的 : 评价 6 4排螺旋 C T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动脉瘤 夹闭术后 随访 的价值 。 方 法 : 0例连续动脉 3
瘤 的病 人 , 术 后 1 动 脉 瘤 夹 闭 术 后 随 访 。所 有 病 例 均 经 D A 证 实 。 采 用 6 在 0d行 S 4排 螺 旋 C 血 管 减 影 造 影 检 T 查 , 建 技 术 用 容 积 再 现 ( R) 最 大 密 度 投影 ( P , 重 V 及 MI ) 评价 动脉 瘤 夹 的位 置 和 动 脉 瘤 夹 闭 的 情 况 。 结 果 :3 0例 动 脉瘤夹闭术后通过减影 C TA 检 查 , 中动 脉 瘤 夹 2 其 7例 可 以 显 示 , 影 后 3例瘤 夹完 全 减 掉 , 减 并通 过非 减影 的 C A T
维普资讯
1 0 02
新 疆 医科 大 学学 报
J OUR NALOFX N I NG ME I AL UN VE STY 2 0 e . 2 ( ) I JA D C I R I 0 7Sp ,9 9
6 螺旋 C 减影 血 管 造 影技 术 在 脑 4排 T 动脉 瘤 夹 闭术 后 应 用
重 建 图像 观 察瘤 夹 的情 况 。2 8例动 脉 瘤 完 全 夹 闭 , 中 漏 诊 1例 动 脉 瘤 颈 夹 闭不 完 全 的 , 动 脉瘤 术 后 仍 显示 其 2例
部 分 瘤 体 ;8例 载 瘤 动 脉通 畅 , 2 1例 有 血 管 闭 塞 , 1例 有 血 管 狭 窄 。对 动 脉 瘤 颈 残 留 评 价 的敏 感性 / 异 性 6 / 特 7 10 , 载 瘤 动 脉 通 畅 的敏 感性 / 异 性 1 0 / 0 , 价 者 对 动 脉 瘤 颈 残 留 的 一致 性 为 0 7 , 载 瘤 动 脉 通 畅 0 对 特 0 10 评 A 0 .8对
双源CT单能谱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价值

双源CT单能谱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单能谱成像技术去除颅内金属伪影用于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的患者使用DSCT双能量扫描,采用双能量扫描程序,用单能谱成像技术利用不同的能谱直接进行不同密度的金属减影。
结论 DSCT双能量扫描单能谱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去除金属伪影,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术后的细微结构。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单能谱成像伪影【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198-01在临床检查过程中金属和高密度对比剂等周围产生的放射状或星芒状硬化伪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CT检查,给临床诊断带来了诸多困难[1],DSCT单能谱成像技术的出现对解决该问题带来了希望。
本研究通过对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行DSCT扫描,并通过后处理软件单能谱行伪影的处理,探讨单能谱软件在减少金属伪影方面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术后评估及愈后评价提供新的影像选择。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30例行DSCT扫描的颅内动脉瘤术夹闭后患者。
本研究均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77岁。
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
1.2 方法:使用第二代DSCT机器(SOMATONM Definition Flash,Siemens Healthcare, Forchheim,Germany)上进行。
采用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扫描参数:两个管电压分别为140kVp和80kVp,有效电流平均值分别为111mAs和222 mAs。
准直器宽度128×0.6 mm,矩阵512×512,自动重组层厚0.75 mm,层间距0.5 mm,扫描螺距0.4。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在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一例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在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一例盖延廷;张寒冰;吕忠中;吕晓敏;刘春;宋冬雷【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3页(P368-370)【关键词】血管旁路移植术;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作者】盖延廷;张寒冰;吕忠中;吕晓敏;刘春;宋冬雷【作者单位】200331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0331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0331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0331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0331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0331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患者男,55岁,因发现颅内动脉瘤40 d于2014年2月7日收住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患者在2013年11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昏迷2 d后清醒,醒后诉右眼失明,3周后康复出院。
2013年12月28日患者出现头痛,头部MRI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
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右侧瞳直径为 5 mm,无光感,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视乳头苍白,左侧瞳孔直径 3 mm,国际标准视力表为1.0,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敏感,眼底正常,视野正常。
右眶及颞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压迫颈动脉后杂音消失。
眼球各向活动正常,其他脑神经检查无阳性发现,四肢感觉、肌力正常。
头部CT提示右基底池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朝侧裂方向生长,瘤壁无钙化。
头部MRI检查T1和T2加权像提示右鞍旁有约直径 3 cm血管流空影,邻近中脑及颞叶海马区,瘤内有少量血栓形成(图1,2)。
全脑DSA提示右颈内动脉终末端巨大动脉瘤,呈哑铃状,三维重组影像也未显示出瘤颈,瘤体朝上、外、后方向生长,包绕右侧大脑中动脉。
同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经同侧岩上窦向乙状窦回流,经海绵间窦、对侧岩上窦向左侧乙状窦引流(图3);右侧中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颌内动脉供血,向翼窝静脉丛引流(图4)。
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

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摘要】目的:总结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8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6例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就其介入治疗策略作回顾总结,通过�底旨跤澳匝�管造影及临床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7例无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采取椎动脉内支架之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12例,2例因夹层累及小脑后下动脉而将支架置于小脑后下动脉内后闭塞动脉瘤,2例采用闭塞载瘤动脉治疗。
术后1例因急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15例恢复良好,死亡1例;6个月后7例DSA随访,未见动脉瘤显影。
结论:积极采取保留或闭塞载瘤动脉的介入方法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置入;弹簧圈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CUI Yan-feng,ZU Mao-heng,GU Yu-m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35):113-117【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al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Metho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f clinical data from 16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Xuzhou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August 2015.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of aneurysms.DSA,CT and clinical follow-up were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Modified RANKIN Scale(mRS)scores at hospital discharg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Result:All 16 cases were successful treated without bleeding complic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12 aneurysms were treated by stent-assisted coiling,2 aneurysms was treated by stent implanted in PICA and then aneurysm occlusion with coils,2 aneurysms was treated by proximal vertebral artery and aneurysm occlusion with coils.1 case died after operation.An acute hydrocephalus occurred in 1 case after operation and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was performed.During the follow up 1-24 months,there was no recurrence ofbleeding and infarction.7 cases were followed up by angiography,DSA showed that 7 aneurysms were disappeared.Conclusion: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 is feasiable.The selective method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eurysm is safe and effective.【Key words】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Stent implantation; Coil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 221002,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5.028 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和出血,因此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CT 疑有aSAH的患者,应尽早行头部CT平扫检查。 MR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发现直径大于3mm的未破裂动脉瘤,但通常不主张对急性破裂期动脉瘤行MR检查。 腰椎穿刺检查 CT或MRI阴性,但高度怀疑aSAH的患者。 CTA CTA诊断不明确时需进行全脑DSA。 全脑DSA 金标准。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目 录
定 义
分 类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 疗
护 理
0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语言、肢体活动、生命体征。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再出血等症状。监测间隔不应超过1h。
02
饮食及排便:术后6h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咳嗽等诱因。
03
术后一般护理
神经功能障碍 病人术后有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多因脑血管痉挛所致。除给予药物治疗外,对瘫痪肢体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失语的病人,应加强语言再学习,从单字、单词到句子,从日常用语到阅读书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动脉瘤再破裂出血
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肌力的变化,将血压控制在120~150/80 ~90mmHg,以平衡动脉瘤再出血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1
若患者出现头痛剧烈、频繁呕吐、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大小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急诊行头颅CT检查,做好开颅准备。
2
脑血管痉挛
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70%,可引起迟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 以动脉瘤破裂后7~10d多见,21d后多可自行缓解。 其发生主要与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导管、导丝和造影剂对血管的刺激有关。 表现为一过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头晕、短暂的意识障碍、失语、失认、肢体麻木、瘫痪等。 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能够避免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整体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应用体会

整体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应用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
结果: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成功行夹闭术,无一例护理不当记录,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38例,轻残4例。
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实行整体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整体护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体会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
通过对4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围术期行整体护理,取得很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42例,其中,女性19例,男23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45岁。
全部患者均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16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大脑前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大脑后动脉瘤4例。
患者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个别以动眼神经麻痹或一过性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入院。
1.2整体护理方法1.2.1术前整体护理1.2.1.1心理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引发剧烈头痛,患者多存在紧张及恐惧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常是发生脑血管痉挛或再出血的诱因。
护理人员首先应安慰病人及其家属,适时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本病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强调平静的心态及避免情绪激动的重要性,解除患者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1.2一般护理:避免环境吵杂、强光刺激、情绪波动、便秘、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可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降低诱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几率。
颅内动脉瘤的CTA、MRA及DSA的对照评价

放射性 : T C A所需要 照射 量仅为 D A的 13 但 仍有 一 S /, 定 的放射性 。 安全性 : T C A为微创检查 , 无需插入 导管 , 但需 经周 围静 脉注 入造影 剂 , 极少 数敏 感 者可 引起 过敏 反 应和 肾功 能 衰
竭。
3 1 C A 的成 像 特 点 . T
是诊 断颅 内动脉瘤 的“ 标准 ” 然 而 由于其风 险性高 、 金 , 操作 复杂、 存在造影剂 过敏 和 肾毒 性 、 可逆 的 和永久 的神 经并发
症, 应用受到一定 程度 的限制 。随着 C T及 MR血 管造 影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和完善 , 计算机体 层摄 影血 管造影 ( T 及磁 C A) 共振血 管造影 ( A) 颅 内动 脉瘤 检 出中 的地 位 越显 突 MR 在 出 。C A、 A及 D A 已成 为 目前 公认 最有 价值 的颅 内血 T MR S
例 , 没 有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 体 时 无 意 发 现 1 。4 但 查 2例 2例 行
曝 光获得 原始数 据 , 中第 1次 旋转 为蒙片 图像 , 其 复位 后 自
动 行 第 2次 旋 转 , 时 向靶 动 脉 注 射 对 比 剂 获 取 实 时 减 影 图 同
C A造影及 三维重建 ,7例行 脑血管 造影术 ( S 、 转数 T 4 D A) 旋
21 0 2年 4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 a fC ieeP o l at dc lJu n o hn s e pe SHe h l l
Ap . 01 r2 2
第2 4卷
下半月
第 8期
V0 . 4 S 1 2 HM No 8 .
【 临床研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2月第22卷第2期Chin J ClinNeurosurg,February 2017,Vo1.22,No.2 —77一 论 著. 术中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唐爽康东 曾春 【摘要】目的评价术中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 26例经DSA或CTA确诊的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利用复合手术平台在夹闭术中进行DSA检查。结果26例手术时间为 4.3~5.8 h,平均(4.9±0.8)h;术中造影时间为12~45 min,平均(26_+11)min。术中DSA证实23例动脉瘤夹闭满意,发现动脉瘤夹闭 不全2例,误夹闭后交通动脉1例,调整或补夹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显示动脉瘤均夹闭完全,误夹闭血管显影良好。术后无死亡 病例。术后出现偏瘫1例,运动性失语1例,术后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右侧股动脉穿刺处出血)1例。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0~2分23例(88.5%),3-5分1例(11.5%)。21例术后随访6个月,18例mRS评分0-2分,3例3~5分。结论术中DSA 在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动脉瘤残余、载瘤动脉闭塞,通过及时修正可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颅内复杂动脉瘤;术中DSA;夹闭术;应用价值 【文章编号】1009—153X(2017)02—0077—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 743.9;R 651.1 2 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 t0 neurosurgery for cerebral aneurysms TANG Shuangl KANG Donf,ZENG Chun1.1.Department ofNeurosurgery,Suining City Central Hospital,Suining 62900,China;2. Department ofNeurosurgery,The Third People Hospital ofSuining City,Suining 629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ntraopera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 to neurosurgery for the cerebral aneurysm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undergoing neurosurgery from January,2014 to October,2015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The cerebral aneurysms were definitely diagnosed by DSA or CTA in all the patients in whom intraoperative angiography were performed in the hybridization operating room.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angiography after the clipping of the aneurysms showed that of 26 patient,23 received total occlusion of the aneurysms,2 had aneurismal residue and 1 who underwent mistakenly clipping of the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received total occlusion of the aneurysms and had the free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which had been mistakenly clipped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aneurismal clip.Of 26 patients,23 were recovered well,1 had partial hemiplegia,1 motor aphasia and 1 bleeding in the punctured femoral a ̄ery.No patients died.Conclusion The intraoperative angiography can detect unexpected residual aneurysms and parental artery occlusion,and can decrease complications of eerebrovascular surgery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Key words】Cerebral aneurysm;Intraopera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Neurosurgery;Complication
颅内动脉瘤常规夹闭术中缺乏影像技术的支 持,可能出现动脉瘤残余、重要血管的误夹或载瘤血 管狭窄等情况,导致严重并发症或需再次手术。近 年来,术中DSA技术的应用 ],可术中实时判断动 脉瘤有无残留或误夹闭等情况,可有效避免常规夹 闭术后造影的滞后性。本文探讨术中DSA在颅内复 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14年1月至2015年l0 doi:1O.13798 ̄issn 1009~153X 2017.02.005 基金项目:四川省遂宁市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629000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唐 爽、曾 春);629000四川,遂宁市第l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康东) 通讯作者:曾春,E—mail:zengchun123@163.com 月收治的经DSA或CTA确诊的颅内复杂动脉瘤 ' 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42 70岁,平均 (57.2±16.8)岁。术前Hunt—Hess分级0~m级21例, Ⅳ级5例。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7例(宽颈动脉瘤 4例,微小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8例(宽颈动脉瘤 2例,巨大动脉瘤1),脉络膜前动脉4例(宽颈动脉瘤 1例,微小动脉瘤2例),眼动脉4例(巨大动脉瘤1 例),大脑中动脉3例(宽颈动脉瘤2例,微小动脉瘤1 例)。24例人院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术治疗,2例 未破裂动脉瘤人院96 h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进行 3D—DSA检查。 1.2仪器设备我院复合手术室内配备多轴全方位 机器人式血管造影系统(Axiom Artis Zeego,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Erlangen,Germany)和莱卡神经外 科手术显微镜系统(Leica M520 OH5,Leica Microsystems,Munich,Germany)。 一78一 中幽临床神 外科杂志2017 q三2月 22卷 2 Chin J Clin Nero・osurg.February 2017.Vo1.22,No.2 l3手术方法全麻后行翼点入路开颅手术 硬腩 膜悬吊完成后,采用Seldingel,改良技术行有侧股动 脉穿刺,导管超选颈内动脉备用 再剪歼硬脑膜,娃 微镜下经侧裂池暴露动脉瘤,夹闭完成后立即行 DSA检查,根据术巾DSA检查结果,重新调整或补夹 动脉瘤,直至动脉瘤完全不皿影。 l
2结果 26例手术时间为4.3~5.8 h,平均(4.9±0.8)h;术 中造影时问为12~45 lnin,平均(26_II)IlliI1。 术中动脉瘤破裂fn“fL l例,术f11 DSA发现动脉 瘤夹闭不全1例(3.8%),误夹闭后交通动脉1例 (3.8%),调整或补央动脉瘤后造影 刁 动脉瘤均火 闭完全,误夹闭m管及载瘤¨IL管通畅。 术后无死 病例 、术后}n现偏瘫l例,运动悱 失语l例,术后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右侧股动脉穿 刺处f…札)l例。H:院时,改良Rankin }表(1'IlO(1ift( cI Rankin scale,mRS)评分0~2分23例(88.5%)。3~5分 l例(】】.5%) 21例术后随访6个川,18例mRS评分 0~2分,3例3~5 、 .
3讨论 脑动脉瘤所在部位、生长方式、瘤体过大、瘤颈 过宽及骨性结构遮挡等均会给手术治疗 }来 难, 容易导致严匝并发症、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术 致残 牢为15%~25%, 循环动脉瘤为40%~75% 夹fdj 瘤颔后,戳破动脉瘤体II,以证实夹闭完令与 .fJ_}/f 能汪实动脉瘤足甭残余、载瘤动脉远端分支 塞或 载瘤动脉狭窄等情况、赵继宗等171【『11顾性分析1 04l 例动脉瘤手术资料后发现,残余动脉瘤发生率为2%
~6.15%,载瘤动脉闭塞发生牢为2.15%~5.14%,2.5r/f 的病人 重要血管误夹闭引起脑梗死、有学者报 道,3l例 大动脉瘤(>24 mli1)中9例(29%)需要洲 整动脉瘤夹,而54例大动脉瘤(15~24 mm) Il l2例 (22%)需要{J吉J整I 。为_r避免I 述情况发生,我fF16- ̄ 动脉瘤夹闭过程中采川术叶I DSA技术检测,共发 1例大动脉瘤(直径22 1111"11)灾闭不全1例,予以2枚 动脉瘤央补夹后,再次造影 动脉瘤夹『于j满意( 1);1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 后瘤颈部分残留,术 中再次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证实动脉瘤完整 夹闭(图2);l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DSA发现后 交通动脉被误夹 ,及时调整动脉瘤夹后,后交通动 脉瘤显影良好( 3);术巾DSA还发现载瘤动脉瘤 狭窄1例,IfI【管痉挛3例。本文术 无死TL:病例 1
h // ‘ 、、
。 图I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巨大动脉瘤夹闭前后后 术中DSA影像 a.夹闭前I)SA,动脉瘤显影情况;h.夹闭前球棠栓塞;n第一枚 动脉痈夹放置后,术中I)SA见动脉瘤仍有显影;d.第二枚动脉瘤 夹放置后,术中I)SA仍可见动脉瘤少许显影;t・.第三枚动脉瘤夹 放置后,术中I)SA见动脉瘤完全不显影,栽瘸血管通畅
. < r ,
圈≮ ’ 图2左侧后交通动脉动咏瘤夹闭前后术中I)SA影像 A.夹闭术前I)SA,动脉瘤显影情况;B.夹闭术后,术中DSA,见动 脉瘤有部分动脉瘤残留:C.夹闭术后,术中31)一I)SA.见动脉瘤仅 部分夹闭,瘤颈部另一子囊残留;D。调整动脉瘤夹,再次夹闭后, 术中I)SA未见动脉痈明显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