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

生物基础知识集(一)

必修部分:

绪论:

1、描述性生物学的内容:《物种起源》:实验性生物学的内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分子生物学,DNA分

子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等的研究。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①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②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③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首先出现失绿。

④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⑤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⑥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

⑦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⑧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

⑨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

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

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

活性。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再能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

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

3、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

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6、衰老细胞的特点:(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

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

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氢和供能。

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

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底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

5、支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

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分子a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它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

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刚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

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

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

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元或葡萄糖,其意义是:稳定内环境的PH值,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

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1、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次还有体液中其它物质如:组织胺、二氧化碳、H+等。

2、动物的行为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受激素调节影响。

3、能全面体现甲状腺激素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实验研究是:手术摘除小狗的甲状腺(摘除成年狗、小蝌蚪的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为什么行?)

4、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的实验现象有:水平放置的根弯向地面生长(茎的背地生长不顶端优势,除草剂除去农田中双子叶杂草对农作物反而有促进作用)。

5、与垂体有关的动物行为有:性行为(促性腺激素)、泌乳和对幼仔的照顾(催乳素)。

6、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比其特点是:快速准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持久广泛。

7、养鸡场夜间增加照明提高产蛋量的原因是:长日照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控制着垂体使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又作用于卵巢使排卵量增加。

8、油菜和黄瓜在开花期由于天气原因使大量花粉被雨水冲走,为挽救损失,科研人员及时为两种植物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两种植物的产量是:前者减产,后者影响不大。

9、去掉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在其顶端放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将直立生长。

10、连续给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小鼠对低温环境耐受力增强,对低氧环境耐受力下降。

11、与产热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12、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种种促激素、催乳素(泌乳、对幼仔的照行为)

13、垂体对其它内分泌腺有调节、管理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

14、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

15、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属于反馈调节,类似的还有:体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的变化、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等。

16、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神经突起和突触的数目将增多。

17、每种激素都有自己的作用对象,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性腺激素——性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身组织细胞、胰岛素——肝细胞等,根本原因:只有该细胞中控制与该激素结合的糖蛋白基因能得以表达。

18、反射必须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导,有信号转化。低温、高温、PH值、机械压力、化学药物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

19、注意生长素与生长激素两种物质的作用。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

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

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相同点: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

5、酵母菌有氧气时有氧呼吸,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

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

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8、胚囊中的细胞(植物细胞: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

选修部分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1、下丘脑的功能有:感受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传导兴奋、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析综合(体温调节神经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所有的感觉中枢、言语中枢、躯体运动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2、人体体温维持恒定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是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下散热大于产热,炎热环境下产热大于散热,对吗?)

3、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性(分泌活动)增加的因素有:血糖浓度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

4、T细胞最初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5、效应T细胞的作用: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溶酶体酶,释放淋巴因子,裂解靶细胞。(识别抗原);效应B细胞只产生相应的抗体(不能识别抗原)

6、生物中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有:糖蛋白、抗体(抗原)、酶(反应底物)、载体(运载对象)、RNA聚合酶(基因中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NA限制性内切酶(特定碱基序列)。

7、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感应阶段、效应阶段

8、糖尿病病人:多尿是因为尿液中有葡萄糖使尿液的渗透压升高,要带走大量的水分;多饮是因为大量排尿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病人在口渴感;多食是因为糖类分解供能不足,病人有饥饿感引起多食;体重减少是因为糖类分解供能不足,引起体内蛋白质、脂肪的氧化分解。

9、血液流过下列器官后,血液中物质浓度会增加的有:肝脏(尿素、饥饿时的葡萄糖、CO2),肺(氧气)、小肠(刚进食后营养物质)、血液中浓度会下降的有:肝脏(刚进食后葡萄糖的浓度、剧烈运动后乳酸的浓度、有毒物质的浓度、O2),肺(二氧化碳),肾脏(尿素,血钾过高时的血钾浓度)

10、过敏反应导致的血管变化是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体温升高时血管变化是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11、正常人被超剂量注射胰岛素后首先大量出汗是由于:糖类物质大量分解产生大量热量,排汗散热,接着出现休克是因为:血糖过低,脑组织缺少能源物质,供能不足。

12、内环境的稳态是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有:细胞需要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

免疫反应产生的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各种激素、神经递质。

13、组织水肿的情况,总体上凡是会引起组织液液渗透压(相对)升高的因素都会引起组织水肿,常见的原因有:组织蛋白释放(组织细胞受损破坏);血浆蛋白减少(营养不良、肝细胞受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管壁通过性增加,血浆进入组织液)、炎症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阻)。

14、血浆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的代谢途径:经肝脏合成肝糖元或葡萄糖、随汗液排出体外、与缓冲物质反应后形成乳酸钠经肾脏排出。

15、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贮存在垂体后叶(垂体后叶制剂中含此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醛固酮由肾上腺产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

16、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所有的)感觉中枢分别位于:皮肤和黏膜、下丘脑、大脑皮层。

17、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控制饮食(少吃糖类食物)、选择适当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胰岛素。

18、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是两个不同区域。

19、人的离体细胞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代谢特点同变温动物。

20、患过乙脑的人,若干年后仍可能患上该病原因是:体办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终生保存;乙脑病原体发生变异。一个人经常不能产生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是因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

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1、与氮循环有关的几种微生物相关知识(原核生物)

2硝化细菌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特点:数量多、个体大、无基粒。

3、C4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3植物只发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4、C4植物在炎热的夏季无“午休”现象是由于C4植物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于,C3植物不能。

5、C3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只出现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4植物相反。

6、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是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PEF羧化酶与二氧化碳亲和力强。

7、C4植物CO2的补偿点低于C3植物,CO2饱和点高于C3植物,光饱和点高于C3植物。

8、光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首先转变为电能,标志是电子流的形成,最初电子供体是水,电子受体是辅酶II,这一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水的分解;第二步是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于ATP、NADPH中,其中的NADPH在暗反应中还作为还原剂。

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

1、细胞质遗传中在产生配子时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随机地不均等分配;在产生后代时遗传特点是,后代的性状由母本决定,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出现性状分离),细胞质遗传的后代可以出现性状分离,只是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2、转基因动物的最好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或克隆动物时的重组细胞)

3、真核基因编码区内含子也转录,只是后来被加工剪切掉了。

4、目的基因不可以通过转录法获得。

5、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时,主要是修饰非编码区的调控序列。

6、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与天然的胰岛素基因相比:编码区长度短(没有内含子);前者编码区的长度相当于后者所有外显子的长度;编码序列的长度相同,但碱基排列可能不同。

7、真核生物的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不连续的;编码序列在不同的基因中所占比例不同,在整个基因中所占比例很少,非编码区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8、限制性内切酶在基因工程中有两个应用:获得目的基因、切割运载体(同一种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起来,(不是连接碱基形成碱基对)

9、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中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10、诱变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的内容

11、目的基因的来源有:直接获得(鸟枪法)、人工合成(通过mRNA反转录法得到目的基因;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推测mRNA的碱基排列,再推测DNA上碱基对的排列)

12、人类基因组的含义是: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单倍体基因组是研究24条染色体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13、基因探针检测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应用有:基因诊断(不能进行基因治疗)、环境(病毒)检测、RNA碱基序列测定、刑事罪犯鉴定。

14、制作基因探针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分子。

15、不同生物之间转基因成功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生物DNA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表达时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要求基因结构相同,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16、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意义: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生物的进货。雌雄同体生物基因组测序,只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雌雄异体的生物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与另一个性染色体。

17、“鸟枪法”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缺点是有盲目性、工作量大。(适用于原核基因)

18、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检测是根据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进行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是根据是否有基因表达的产物生成。(检测抗棉铃虫基因是否得到表达的方法是:让棉铃虫采食棉花叶片有没有被杀死)

19、培育转基因植物时,目的基因可以随重组质粒直接导入子房的受精卵中,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形成的个体就是转基因植物(未经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将重组质粒先导入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再用此细菌去感染植物体细胞,然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植物体。

20、转基因动物的最好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或克隆动物时的重组细胞)

21、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不需要进行基因的替换)。

22、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中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23、不同生物之间转基因成功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生物DNA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表达时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要求基因结构相同,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24、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检测是根据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进行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是根据是否有基因表达的产物生成。(检测抗棉铃虫基因是否得到表达的方法是:让棉铃虫采食棉花叶片有没有被杀死)

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

1、各种生物膜化学成分相似(含量有差别,特别是蛋白质,不同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不同,功能不同),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中所有膜结构: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各种膜结构在结构上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联系。

3、可以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结构有:核糖体、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内膜,膜结构之间的结构联系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4、具有直接联系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外膜)——核膜,各种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膜。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是膜之间相互转化的前提条件,具膜小泡的转化过程是可逆的。

6、生物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主动运输、选择透过性);能量交换(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吸收、转化光能)信息传递(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后膜,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7、内质网是各种膜结构的转化中心,可以形成糖蛋白,可以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研究生物膜意义:模拟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培育抗寒、抗旱、耐盐碱植物;人工肾

10、要体现全能性,必需要有个体的形成,动物细胞工程都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11、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工具酶是胰蛋白酶;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12、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生物蛋白质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获得大量动物细胞(动物器官的克隆)、检测有毒物质。动物细胞培养是其它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13、细胞株是指从第10代开始继续传代到40—50的细胞,特点是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细胞系是指从第50代以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特点是遗传物质改变;细胞有癌变的特点(不要说癌细胞)。

14、小鼠骨髓瘤细胞(2N=24)与人的效应B细胞(2N=46)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在培养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有[(24+46)×2=]140个(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八个染色体组。15、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无病毒植株、紫草素等生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所使用的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16、试管牛与克隆牛都要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

17、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优点),得到杂种植株,两种植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到杂种植株上(目的);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细胞壁的形成。

18、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制备单克隆抗时在提取B淋巴细胞前应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抗原)

19、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进行两次筛选,其目的分别是:一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二是筛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都要用到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20、细胞的分化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21、“生物导弹”是指(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连接上(治癌)药物,利用药物(不是抗体)杀灭癌细胞,单克隆抗体仅起一个导向作用。

22、动物细胞培养的取材一般是:动物胚胎或是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

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1、微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四大类。

2、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与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动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前者只有核核;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在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有内含子与外显子),前者没有。

3、质粒是小型环状DNA,拟核是大型环状DNA。细菌的抗药性基因、固氮基因、抗生素生成基因在质粒上,质粒上的基因并非是细菌生活活动所必需的;拟核基因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根瘤菌的固氮基位于质粒上,硝化细菌的氧化氨的基因位于拟核上(控制主要代谢活动的基因)

4、芽孢是细菌的抗劣性休眠体,而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无丝分裂:不出现纺缍体和染色体),拟核DNA复制及平分(质粒DNA复制但不一定能平分),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无其它细胞器),可进行有氧呼吸但不需要线粒体。

6、菌落是由同种细菌(或真菌)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标准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

7、有鞭毛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大而薄,边缘呈锯齿状,无鞭毛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小面貌一新最,边缘光滑。

8、青霉素能通过影响肽聚糖的形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对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无影响,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能独立生存的最小生物)对青霉素不敏感。

9、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内部核酸,外部蛋白质衣壳),其中的核酸贮存了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状,从根本上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衣壳直接决定的。

10、病毒具有的两个特性及其应用:抗原性——由衣壳完成,灭活的病毒作疫苗;灭活的仙台病毒作动物细胞融合的融合剂;感染性——由核酸完成,病毒的致病性;基因工程中用病毒作运载体。

11、烟草花叶病毒只有基本结构,流感病毒除基本结构外,还有特殊结构(囊膜和刺突)

12、碳源的作用有:合成细胞组成物质和代谢产物,异养型生物的能源物质(需要量最大)

13、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常用的是铵盐、硝酸盐;氨既是硝化细菌的氮源,又是它的能源。

14、所有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有些微生物能自己合成,有些微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或合成能力有限,需外界提供(微量),生长因子的作用是组成酶和核酸的成分。

15、牛肉膏、蛋白胨、氨基酸既可作C 源、也可作氮源,还可以提供生长因子。

16、培养基配制的三个原则:目的明确(什么用途,培养微生物类型);营养协调(特别注意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糖的含量太高,微生物细胞会大量失水死亡;C :N 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低有利于代谢产物生成);PH 值适宜(细菌:6.5—7.5,放线菌7.5—8.5,真菌5.0—6.0)

17、培养基的分类:①按形态分(是否加入琼指):固态(微生物分离、计数);半固态(观察微生物运动、鉴定菌种);液体(工业生产)②按化学成分分(成分是否明确):天然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玉米粉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分类、鉴定)③按用途分:选择性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如加入青霉素,加入高浓度的食盐);鉴别培养基(加入伊红——美蓝,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工业上生产谷氨酸使用的是天然、液体培养基。

18、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多糖、维生素、脂类,次级代谢产物包括色素、激素、抗生素、毒素。

19、微生物代谢特点是:代谢异常旺盛;原因是:微生物面积与体积比大,物质交换迅速。

20、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方式有两种: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21、组成酶和诱导酶产生的机制:前者是在细胞中一直存在,它的产生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后者是在外界存在诱导物时,受遗传物质控制合成。

22、酶合成的调节对象是:诱导酶;意义是: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适应力。

23、酶活性调节对象:组成酶和诱导酶;调节特点:快速、精细;在核苷酸、维生素合成中普遍存在。

24、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方式:控制微生物的遗传特性(诱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控制发酵条件(氧、温度、PH 等)

25、微生物个体生长特点:生长很不明显,生长和繁殖交替进行;常以微生物群体为对象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26、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某细菌,适宜条件下人工培养,定期取样测定生长情况。测定方法:测细菌数目,也可测细菌重量(干重或湿重)。

27、各期生长特点:

①调整期微生物虽然不分裂,但代谢活跃。开始产生初级代谢产物,并贯穿微生物的一生,为分裂做准备(次级代谢产物在稳定期开始产生并达到最大)。缩短调期的方法:增加接种量;用对数期的菌种、用和原来培养环境相同的培养基。

②对数期的增长率最大。

③稳定期的活菌最多,但是增长率为零,培养条件有限,所以种内斗争最激烈。由于环境恶化,细菌抵御不良环境的结构——芽孢出现,细胞开始出现不同的形态。

④衰亡期为负增长,细胞形态最多,由于环境的极度恶化,细菌与环境的斗争最激烈。

28、发酵原理: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巴斯德、法国)

↓技术条件:1、微生物分离及培养技术的建立;2、密闭式发酵罐的设计成功

29、发酵工程

①菌种的选育:自然界直接分离、人工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构建工程菌或工程细胞。 ②培养基的配制主要步骤(略)

③灭菌:目的:杀灭杂菌(杂菌影响发酵产物的产量,例“青霉菌(????→←????( )

)其它细菌”);对象:杂菌细胞、孢子、芽孢

④扩大培养和接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加菌体数目,意义是缩短调整期。

⑤发酵过程:是中心阶段要随时检测:细菌数目、产物浓度,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严格控制温度、PH 、

溶氧、通气量与转速(谷氨酸生产过程中:PH呈酸性时,生成乙酰谷氨酰胺,溶氧不足时,代谢产物是乳酸或琥珀酸)。

⑥分离提纯产品:菌体:过滤、沉淀方法;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30、连续培养法缩短了培养周期。

31、发酵工程的应用

①医药生产上的应用:微生物直接生产各种抗生素、“工程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生物制品。

②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传统发酵产品:酒、醋等,食品添加剂;味精、色素等,单细胞蛋白:微生物菌体(人造肉)

利用酵母菌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对通气量的总体控制要求是:先通无菌空气一段时间后,再密封。

32、发酵工程中如果要得到的产品是菌体(单细胞蛋白)可采用过滤、沉淀的方法进行分离;如果要得到代谢产物,可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二、重要的观点、结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8、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1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14、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6、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18、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9、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

(高考生物)生物处理基础知识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处理 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采用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在污水中形成的一种呈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被称为“活性污泥”。3,混合液: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互相混合形成的液体,称为混合液。 4,化学需氧量(CODmg/l):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5,生化需氧量(BOD5mg/l):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 6,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以%表示)。因为活性污泥在沉淀30分钟后一般可接近它的最大密度。当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良好时,污泥沉降比的大小,可以反应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数量。 7,污泥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mg/l) 8,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分钟沉淀后一克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ml/g),单位可省略。 9,沉降比(SV)与污泥体积指数(SVI)及污泥浓度(MLSS,g/l)之间的关系: SVI=SV×10/MLSS。

10.溶解氧(DO,mg/l):指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氧量。一般控制在2-4mg/l。11,污泥回流比(R):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R=回流污泥量/入流污水量,一般用%表示。

(完整版)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检查清单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_______,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__。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 肽键:__________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_________— ________x18 5 、核酸种类:______和______;基本组成元素:_________。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 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R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_____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_____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_____糖。 11、脂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种) 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基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最基本元素:_________ (1种) 主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____,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____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__________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

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

高三生物零基础应该怎么学

高三生物零基础应该怎么学 要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 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 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设法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 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

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 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 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 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 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 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猜你喜欢:

(生物)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梳理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梳理(选修1)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 一、果酒制作 1.原理:菌种,属于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方程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方程式为:。 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在、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 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____起主要作用。 人工培养,经分离纯化后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发酵时间:d左右 二、果醋制作 1.原理:菌种:,属于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 2.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需要充足的。 3.发酵时间:d左右 三、实验设计流程图及发酵装置 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 ↓↓ 果酒果醋 2.发酵装置: 充气口作用; 排气口作用; 出料口作用。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使用该装制醋时,应该关闭;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3.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常.并用在条件下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新鲜。先冲洗,再去枝梗。

2.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清洗干净后用消毒。 3.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并充气口。若采用的是简易发 酵装置,需每隔12h左右将瓶盖以放出,此后再将瓶盖。 1.2腐乳的制作 1.原理: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丝状,属于核生物。其适宜的 生长温度为____℃。 等微生物产生的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 和氨基酸;酶可以将____水解成和脂肪酸。 2.条件: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____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避免,保证产品的质量。 3.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4.注意事项: (1)控制盐的用量。盐浓度过低,不足以,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 在豆腐块装瓶时,需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而盐量。 (2)酒的含量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 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导致豆腐腐败。 (3)卤汤中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的作用。 (4)防止杂菌污染。腐乳瓶洗干净后需消毒。 装瓶、加入卤汤后,需用胶条将瓶口____。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 。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泡菜制作原理: 菌种:。它是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常见的种类有和,后者常用于生产酸奶。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N-l-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目测比色法) 3.亚硝酸盐的危害: 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亚硝酸盐转变成致癌物——。 人体摄入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当摄入总量达到g时,会引起死亡。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1.分类: (1)按物理性质分:培养基与____培养基。通常在后者中加入了作为凝固剂(98℃以上熔化,44℃以 下凝固)。 (2)按功能分:培养基与培养基。(植物的组织培养中通常要使用____培养基)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生物基础知识

2021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生物基础知识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知识梳理: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一)元素的分类 1.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以万分之一为界): (1)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 等。 (2)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 等。 (3)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P是组成ATP、膜结构等的重要成分;Ca是组成骨骼、牙齿的成分。 2.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分为: (1)最基本的元素是:C 。 (2)基本元素:C、H、O、N 。 (3)主要元素:C、H、O、N、P、S 。 (二)元素的含量特点 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由多到少依次是O、C、H、N 。 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由多到少依次是C、O、N、H 。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 (三)元素的存在形式 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四)来源 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五)组成细胞的元素的主要作用 1.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K+、Na+、Ca2+、HCO3-等。

2.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组成: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Mg是叶绿素的成分;Fe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3.影响机体的重要生命活动:如B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从而促进植物受精,油菜缺B 会“花而不实”;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N、P、K、Mg与光和作用有关。 (六)组成细胞的各元素特点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差异性 2.不同生物体:元素种类大体相似含量有所差异 二、细胞中的无机物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前者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后者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一)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2.含量: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 3.功能: (1)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4.水的含量与代谢的关系: (1)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 (2)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是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2.功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渗透压平衡(Na+、Cl-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维持细胞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新课标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 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资料: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一)

名词: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语句: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3、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4、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是由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5、能够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 6、生物科学的发展: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成就:细胞学说创立;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b、实验生物学阶段(成就: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c、分子生物学阶段(成就: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做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7、当代生物学的主要朝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已达到分子水平;宏观是关于生态学的研究。 8、生物工程的成就a、医药: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b、农业:抗植物病毒、两系法杂交水稻、转基因鲤鱼、抗虫棉; c、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石油草和超级菌。 9、世界五大问题: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备基础知识整理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1、细胞是除病毒外所有生物的结构单位,是所有生物的功能单位。 ★病毒无细胞结构(非原核也非真核),代谢和繁殖在宿主(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生物、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4、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换高倍镜:①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③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注意:①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②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③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小,视野范围越小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 大量元素:C 、H 、O 、N 、P 、 S 、K 、Ca 、Mg 等 基本元素:C 、H 、O 、N (90%) 物质基础 最基本元素: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微量元素:Zn 、Fe 、B 、Mo 、Cu 、Mn 等(新木桶碰铁门)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水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①占细胞鲜重最多元素是O ,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是C ,化合物是蛋白质。 ②组成细胞的元素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种类相同)和差异性(含量相差很大) 自由水:①良好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等 1、细胞中的水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4.5%;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①组成细胞内复杂的化合物。(如Mg 2+ 构成叶绿素、Fe 2+ 构成血红蛋白、I - 构成甲状腺激素等) ②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K +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HCO 3-维持血浆pH,Ca 2+ 浓度过低肌肉抽搐等) 3、蛋白质 (1)合成场所:核糖体 (2)结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功能多样性——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作为结构蛋白,如构成肌肉; ②作为功能蛋白: 催化(如酶);调节(如激素);识别(如受体) 免疫(如抗体);运输(如血红蛋白) ☆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水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 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 肽链数 N 个AA 形成M 条肽链时(AA 的平均分子量为α),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 N×α-(N -M )×18 ; ★代谢旺盛的细胞往往蛋白质的合成也很旺盛,核仁明显,核孔多,核糖体等相关的细胞器增多。 ★鉴定:双缩脲 + 蛋白质(多肽)→紫色(反应不需加热,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 液) 4、核酸 (1)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或拟核 AA 的结构通式

2020高考冲刺:生物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2020高考冲刺:生物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 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 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2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3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

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4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

关于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 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高考生物基础

第一部分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错。有氧呼吸分三个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故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原核细胞(蓝藻、光合细菌)无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进行。 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错。水绵、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同化作用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自养型是指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生物。异养型是指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的生物。以上三种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对。胰岛素、抗体是蛋白质,淋巴因子是多肽类物质,它们都含有肽键。在碱性条件下,只要有肽键(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与否无关)就可以和 Cu2+发生络合反应生产紫色产物。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错。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其他氨基和羧基均在 R 基团上。每条肽链的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对。细胞结构生物,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既 有 DNA 又有 RNA,DNA就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 或者 RNA,含有什么核酸什么核酸就是遗传物质。根据病毒含的遗传物质病毒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对。淀粉、半乳糖、糖原都是糖类,糖类只含有 C、H、O。另外脂质中的脂肪也只含 C、H、O。 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 与 DNA 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对。水是良好的溶剂,很多细胞代谢是在水环境中进行,一些代谢还有水参与,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应等。同时细胞代谢也会产生水,如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形成 DNA 时生成水。 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错。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流动性的实例:动物细胞杂交、原生质体的融合、胞吞、胞吐、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吞噬细胞吞噬抗原等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错。细胞器可以根据膜的层数分为双层膜结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膜单层,核膜双层,但不是细胞器。

高考理综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2012高三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有害元素 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C 非必需元素 无害元素 C 、H 、 O 、N 、 P 、S 、 K 、Ca 、 Mg 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 Pb 、Hg 等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水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无机盐 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 、H 、O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 C 、H 、O 、N 、P C 、H 、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 、H 、O 、N 、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高考生物重要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复习 1.从生物的基本特征来看,生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物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但病毒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3.生物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从总体上说,生物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种生物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进化发展。 5.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现存的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环境大体上相适应。 6.描述性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实验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被重新认识,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7.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 8.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C ,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约占元素总量的97% 。所有元素的主要功能是组成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和影响生命活动。 9.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都有,没有一种是生命所特有的,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各种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10.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失去结合水,细胞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细胞结构被破坏,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自由水的含量越高则生物的新陈代谢越快。 11.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其功能表现为:有些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哺乳动物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血钙过高,会出现肌无力。12.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其功能包括:糖类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核糖,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动物细胞中不存在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元,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从储存能量的效率来说,效率最高的是脂肪。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TP 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 13.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固醇大类,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它们的功能是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4.多糖(CHO)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n1065苷酸。 15.蛋白质分子的特异性取决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主要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其功能主要有⑴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⑵催化作用⑶运输作用⑷调节作用⑸免疫作用。 17.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凡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 。 18.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高考生物必考基础知识点及记忆口诀

高考生物必考基础知识点及记忆口诀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提醒】对于这一章出题类型多为选择题,重在考察同学们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分值在6-12分左右,同学们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要非常细心哦! 第二章新陈代谢 2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6.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27.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28.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测试卷

高三生物基础知识测试卷 1.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2. 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3. 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5. 一切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细胞中都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6. 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7. 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8.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9. 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10.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 11.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某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 12. 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13. A 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14. 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 [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 15.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 16.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17. 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18. 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19. 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 20.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21. 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 22. 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23. 某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如果有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24. 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 25.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 26. 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27. 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28. 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 29. 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30.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