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设置要求

报警设置要求
报警设置要求

报警设置要求:

1. ECG: HR—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波速25mm/s。

打开心律失常分析和ST分析(报警高低限为±0.20mV)。

是否打开起搏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2. BP—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3. S

P O

2

— 90-10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波速25mm/s。

4. R—10~30次/分,波速6.25mm/s。

掌握要点:

一.振幅和波形清晰度调整的方法。

答:1.FILTER(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的伪差和干扰。

2.DIAGNOSIS(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波。

3.MONITOR(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中,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

二.氧饱和度测不出及测量误差的原因。

答:1.指甲床条件不良:如灰指甲、涂指甲油等。

2.动脉内血流下降:休克、低温,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贫血。

3.受血液内或皮肤上其他物质的干扰。

4.周围环境的强光线的干扰(可用不透光的物质遮盖传感器)。

三.测压不可靠或测压时间延长的原因。

答:1.病人移动、发抖或者痉挛;

2.心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心率;

3.血压迅速变化;

4.严重休克或者体温过低;

5.肥胖和水肿病人。

四.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答:1.病人的安全。

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五.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答:1.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1)频率大于100次/分;(2)节律规则;

(3)P波在Ⅰ、Ⅱ、aVF导联中直立。

2.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点:(1)频率小于60次/分;(2)节律规则;

(3)P波在Ⅰ、Ⅱ、aVF导联中直立。

3.房颤心电图特点:(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

(2)心房频率在350~600次/分之间;

(3)心室率依快慢分为三种类型:慢速型为心室率≤100次/分,一般在

60~100次/分之间;快速型为心室率在100~180次/分之间;特快型为

心室率在180次/分以上;

(4)QRS波群形态多数正常;但如合并室内传导阻滞则呈相应的改变。

4.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1)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间期>0.12S;3、代偿间歇不完全,即早搏前后的两个窦性P

波的间距小于窦性P-P间期的两倍。

5.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

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2、联律间期恒定;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连续3

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

6.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1、有连续3个或3 个以上的室性早搏; 2、

QRS波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心室率100-250次/分,频率规则或

略不规则,T波方向与QRS主波相反;3、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房

室分离),但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可见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

7.心室颤动心电图特点:心电图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

频率为150~500次/分,无法分辨QRS波群、ST段及T波。

8.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心电图呈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为150~250

次/分,无法分辨QRS波群、ST段及T波。

9.(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节律规则;每个P波后有一个QRS 波;PR间期延长超过0.20秒;QRS波正常。

(2)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脱落一个R波后,P-R间期缩短,继之又延长,周而复始。

(3)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PR间期正常或固定地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

(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P-P间期相等,R-R间期相等;P与R无固定时间关系(P-R间期不等);心房率快于心室率;QRS正常,

表示心室起搏点在交界区;QRS增宽变形,表示起搏点在心室。

六.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皮肤发红、破损)

1.选用适宜的心电电极及氧饱和度指套。

2.保持皮肤清洁,黏贴及捆绑松紧度适宜,

3.定时更换粘贴部位,电极每天更换一次,氧饱和度指套每2-4小时更换一次。有皮肤发红等情况及时更换。

矩阵报警联动菜单设置 设防监视器。若希望有哪几个监视器上显示报警联动的图像,需先对该监视器进行布防。 ① 以 LH60-86D/83D/79D 键盘为例,可在菜单下设置布防监视器。具体步骤如下:在操作状态下按一下键盘的菜单键进入可以看到监视器上显示MAIN SELECTION 字样如下图 ② 将光标移到 DIS 处,按键盘的ACK 键,改为所需要的代码,即设防成功。 2、设置报警触点与摄像机的对应关系。进入矩阵的主菜单SYSTEM-----5 SET ALARM CONTACTS 设置。 ACN (触点号)--在菜单里共有1024 个触点设置行,每个设置行对应一个触点

号。 CAM (摄像机)--设定报警时切换的摄像机号。 如果CN 区是一个字母S ,那么这个报警触点是同一个同步队列相联系的,也就是说此时CAM 号码是一个系统同步队列的号码。 DWL (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是报警摄像机画面显示在监视器上的时间长度。时间可以设置为1 到60 秒。输入61 将在当前摄像机位置停止报警队列运行切换。 PRE (预置点号)--如果摄像机安装在可预置的云台或者使用智能球。预置点可设为1 到72,当报警队列运行到带有预置点号的序号时, 不仅摄像机画面被切换到监视器上,而且指定的预置点也自动被调用。如果不希望调用任何预置点,可在这个位置输入0。 AUX (备用功能)--如果摄像机连接到带有辅助开关的解码器,可通过这个位置设置在切换摄像机画面的同时开关一个辅助开关, 这个功能可用于在报警触发时打开摄像机、应急灯、打开或关闭一个门等。如果不希望任何操作备用功能,在此位置输入0。 CN (连接下一个)--是指将队列中下一个位置的摄像机同时切换到下一个相邻的监视器上。因此可以组建多个由多个序号组成的同步队列, 将一组摄像机切换到一组相邻监视器上,停留组中第一个摄像机指定的停留时间。CN 有3 种选择: (1)是Y,将队列中下一个摄像机同时切换到下一个监视器上, 下一个摄像机的停留时间设置无效,应设为0。 (2)否N,不连接下一个摄像机。队列中的下一个摄像机在指定停留时间后被切换到当前监视器。 (3)系统同步队列 S,一个预先编程的系统同步队列被调入。在 CAM 位置中指定系统同步队列号。 PREVIOUS MENU (返回系统菜单) 移动光标到PREVIOUS MENU 行,并按ACK 键可返回到SYSTEM 菜单。 3、设置报警触点与监视器的对应关系。进入矩阵的主菜单ACCESS---5 MONITOR/CONTACT ACCESS 内设置。将触点对应的监视器(一定是布防过的监视器)改为Y 即可。 1. 矩阵菜单接口在矩阵CPU 板对插板后面,标有PGM 字样BNC 头。 2. 不同的矩阵系列有不同的设置方式:全兼容系统不需要对端口设置,其他系列需要对端口类型进行设置端口用途改为报警。 3. 报警扩展箱在出厂时就根据客户订购要求设置好用户不需要再进行设置。

2011/5/15 监护仪使用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责任声明 (5) 前言 (7) 第一章产品概述 (8) 1.1 监护仪概述 (9) 1.2 显示界面介绍 (11) 1.3 按键功能与基本操作 (13) 1.4 监护仪外部接口 (15) 1.5 内置充电电池 (16) 第二章监护仪的安装 (17) 2.1 开箱并检查 (17) 2.2 电器连接 (17) 2.3 通电开机 (17) 2.4 传感器的连接 (18) 2.5 记录仪的检查 (18) 第三章系统菜单 (19) 3.1 病人信息管理 (19) 3.2 缺省配置 (20) 3.3 回顾功能 (21) 3.3.1 NIBP回顾 (21) 3.3.2 报警事件回顾 (22) 3.3.3 趋势图回顾 (22) 3.3.4 趋势表回顾 (24) 3.4 监护仪信息 (25) 3.5 监护仪设置 (26) 3.5.1 工作界面选择 (26) 3.5.2 报警限显示 (26) 3.5.3 报警记录时间 (27) 3.5.4 报警暂停时间 (27) 3.5.5 参数报警形式 (27) 3.5.6 报警音量 (27) 3.5.7 系统时间设置 (27) 3.5.8 记录输出设置 (28) 3.5.9 事件设置 (28) 3.6 监护仪维护 (28) 3.7 演示功能 (29) 第四章病人安全 (30) 第五章维护和清洁 (32) 5.1 维护检查 (32) 5.2 一般清洁 (32) 5.3 清洁剂的使用 (32) 5.4 消毒和杀菌 (33) 5.5 消毒 (33) 第六章报警 (34)

6.1 报警概述 (34) 6.2 报警属性 (34) 6.2.1 报警类型 (34) 6.2.1.1 生理报警分类 (34) 6.2.1.2 报警级别 (34) 6.2.1.3 可清除声光 (35) 6.2.1.4 可完全清除 (35) 6.3 报警提示形式 (35) 6.3.1 声光特性 (35) 6.3.2 文字特性 (35) 6.3.3 其他 (36) 6.4 报警状态 (36) 6.4.1 概述 (36) 6.4.2 报警静音状态 (36) 6.4.3 报警声音关闭状态 (36) 6.4.4 报警暂停状态 (36) 6.4.5 状态切换 (36) 6.5 报警方式 (37) 6.5.1 概述 (37) 6.5.2 适用范围 (37) 6.5.3 栓锁后的报警提示 (37) 6.5.4 栓锁方式的清除 (37) 6.6 报警设置 (38) 6.6.1 声音开关设置 (38) 6.6.2 自动报警关闭 (38) 6.6.3 开机时导联脱落 (39) 6.7 参数报警 (39) 6.8 当报警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 (39) 第七章记录仪(选配) (40) 7.1 记录仪的一般资料 (40) 7.2 记录仪的类型 (40) 7.3 记录输出 (40) 7.4 记录仪操作及状态信息 (41) 第八章心电和呼吸(ECG/RESP) (42) 8.1 心电监护说明 (42) 8.1.1 心电监护定义 (42) 8.1.2 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 (42) 8.2 心电监护操作方法 (43) 8.2.1 准备 (43) 8.2.2 安装心电导联 (44) 8.3 心电图菜单 (47) 8.4 心电报警信息与提示信 (49) 8.5 呼吸测量 (51) 8.6 RESP报警信息与提示信息 (52) 8.7 维护与清洁 (53) 第九章血氧饱和度(SPO2) (54)

监护仪报警管理制度 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 无效报警,满足病情观察及诊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在“Profile Adult” 模式下,50次/分≤HR≤120次/分、90mmHg≤Sap≤160mmHg、90% ≤SpO2≤100% 、8次/分≤RR≤30次/分,超出范围即自动报警。 4.在监护状态时: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的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值的基础上±5~20次/分。 实际心率值<60次/分60~69次/分70~120次/分>120次/分 上限+20 +20 +20 +10 安全范围 下限-5 -10 -20 -20 2)血压: ①当设置收缩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收缩压的基础上±10~20 mmHg 实际收缩压<100 mmHg 100~160 mmHg >160 mmHg 上限+20 +20 +10 安全范围 下限-10 -20 -20 ②当设置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的基础上±10~20 mmHg 实际舒张压<70 mmHg 70~90 mmHg >90 mmHg 上限+20 +20 +10 安全范围 下限-10 -20 -20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病人RR>30次/分时,上限酌情+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低氧血症的病人,以病人实际血氧饱和度值下降5%作为报警下限,但最低限度不小于85%。 5. 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节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减轻对病人及工作 人员的干扰。 6. 做好家属及病人的沟通工作,解释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其恐惧心理。 下附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及报警限值

防盗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101节系统构想 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和安全防范之有关规定,我们设计了此套防盗报警系统方案。该系统及配套设备拟达到如下要求: (1) 可防止人员非法进入防范区域; (2) 防盗装置外形美观,设备均符合中国及国际质量认证; (3) 具有先进性的智能保安系统,系统5年不落后; (4) 具有全天候报警功能,重点部位报警; (5) 选用设备符合国内及国际标准认证,适应中国国情; (6) 整个系统全部采用先进设备,技术领先,可靠性高,使用简便,经久耐用,配套性好,具有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 102节防盗报警系统设计依据 防盗报警系统设计完全符合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条例和规范,包括: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5 4、系统接地分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5、IEEE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民用建筑闭路技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6、CCTR RECOMMENDATION 472-3电视系统视频指标 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8、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103节系统设备选型 根据“等级风险防护”的要求,所选用的设备质量可靠,技术性能先进,关键设备均通过国际和国内认证,前端设备与建筑风格的美观浑然一体。 经实地勘察×××××的现场,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测试和调试运行,适应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长期工作(-19℃~37℃,相对湿度95%)。 温度:-25℃~ +45℃ 相对湿度:0% ~95% 电源:交流50HZ,220V+10%, 环境: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设备符合防雷和良好接地的要求。 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或等于20000小时。 104节防盗报警系统 104.1 系统概述

一、操作步骤 1.工作界面选择 在“系统设置"菜单中选择“工作界面选择",可选择:标准界面、大字体界面、趋势共存界面、oxyCRG动态刷新界面、她床观察界面,默认为标准界面。 接收病人: 1.1选择“主菜单”—“病人管理”。 1.2选择“接收病人",如果监护仪已经接收了病人,请选择“确定”来解除当前 病人.如果监护仪未接收病人,则可以选择:“就是":将监护仪已存储得数据应用于该病人,“否”:清除已存储得数据。 1.3在“病人信息"菜单中输入或选择病人得各项信息。 1.4选择“确定” 2.屏幕波形设置 在“系统设置”菜单中选择“屏幕波形设置”,选择需要显示在屏幕上得波形及显示顺序。 3.报警设置 在“系统设置”菜单中,选择“报警设置”,在“报警设置”菜单中,用“报警选择”可以为以下测量参数设置报警,分别就是“HR报警设置”、“ST 报警设置”、“PVCs 报警设置"、“SPO2 报警设置”、“NIBP报警设置"、“IBP(1,2)报警设置”、“RESP报警设置”、“TEMP 报警设置"等。例如: HR 报警设置: 步骤1:在“报警选择”项中选择“HR报警设置”,此时菜单中仅显示HR报警设置参数。 步骤2:用户可以设置五项内容,分别为“心率报警”、“报警级别”、“报警记录”、“报警高限”、“报警低限”。用户可以用旋转按钮将光标移到要进行设置得选项上,按下旋转按钮即可进行设置。 其它测量参数得报警设置亦可按照以上方法进行。 4.常用监护步骤 4.1ECG监护 4。1。1、皮肤准备。由于皮肤就是不良导体,要获得良好得ECG电信号,对病人安放电极处得皮肤进行适当得处理就是必须得.选择平坦得、肌肉较少得地方作为安放电极得部位,并参照如下方法对皮肤进行处理:

迈瑞心电监护仪常用问题及报警处理 一、打开监护仪的电源,需按住该按键2秒钟以上。(1分) 二、按菜单键弹出菜单,可在菜单里设置系统信息,如:系统设置里调报警设置。调报 警选择为“公用报警内容设置”,报警音量“高”,报警记录时间为“32秒”,报警暂停时间“ 3分钟”,调参数报警形式为“非栓锁” 。(2 分) 三、进行ECG监测之前,应先清洁病人皮肤并选用完好的电极片。将光标打在『II』 上,按下旋钮键,可选I ,11,III导联,选择II导联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旋转旋钮键光标打在『XI』,按下旋钮键,可选择心电波形振幅有0.25、0.5、1、 2、自动,一般选择1、2;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旋转旋钮键,光标打在『监 护』,按下旋钮键,可选择“监护”、“手术”、“诊断”三种,选择“监护”再按下旋钮键。(5分) 四、光标打在『ECG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出ECG&置,心率报警选择“开”,报警 级别调“高”,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50,心率来源调“同时”,波形速度设为25.0。(10分) 五、光标打在『SPO』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SPO设置。报警开关为“开”,SPO报 警高限设为“100” (相当于断开上限报警),SPO报警低限设为 “90”。PR (脉率)报警高限设为160,PR报警低限设为50。(10分) 六、光标打在『NIBP』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NIBP设置。报警开关为“开”,收缩 压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90;平均压报警高限设为110, 平均压报警低限设为60;舒张压报警高限设为95,舒张压报警低限设为60;显示方式“多 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个人情况选择“自动测量” 或“手动测量”,具体操作提示见说明书P14-3。(10分) 七、报警形式:报警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报警、技术报警和一般报警。(5分) 1.生理报警:通常也称为参数报警,是指病人的一些生理参数超限而触发的报警,例 如心率(HR超出报警限。 2.技术报警:是指因系统故障而造成某种监护功能不正常或者造成监护结果失真时触 发的报警。 3.一般报警:是指由那些不属于以上两种报警类型,但又必须关注的因素触发的报 警。 报警级别:(7分 1.高级报警:表示病人有生命危险或者监护仪出现严重的技术问题,是最严重的报 警。 2.中级报警:表示严重警告。 3.低级报警:仅表示一般警告。 报警方式:本监护仪有三种报警方式:文字报警、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10 分 文字报警:当测量的参数超过设定的报警限时,该参数值将闪烁,并在屏幕右上方参数报警区显示的带“*”符号的文字报警。其中“***”表示高级报警,“** ”表示中级 报警,“*”表示低级报警。 灯光报警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说明 (以下各条中,凡打“√”者为本工程选用)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况(√) 1、原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原建筑已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通过消防审核,其中首层、二层局部现改造为百胜餐饮()必胜客大信餐厅使用。 原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按一级设置,设计依据按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执行。 原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系统等。 2、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含应急照明设计) 首层、二层局部现改造为百胜餐饮()必胜客大信餐厅使用。原自动报警主系统未作变更,于平面只作局部的位置调整。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系依据:JGJ T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等有关规以及建设单位和其他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系统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

系统(√),消防直通对讲系统(√); 四、消防控制室 1.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 防控制室。(√) 2.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并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 3.本工程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 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设 备、电源设备等组成。(√) 4.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火焰、可燃气体等探测器的火灾 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间、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 5.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位,显示消防水泵的电 源及运行状况。(√); 6.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 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按收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 7.消防控制室的新增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应能与原有火灾自动报警 设备联网及兼容,且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 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 8.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 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 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监护仪参数正常值及报警处理 一?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以第 声音为准。 1.电极粘贴部位: 心电导联的选取择:I 、U 、川导联可选,选择能显示各波段的导联,通常 U 首 选。 .各年龄小儿心率次数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3.正常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识别: 3. 1正常心电图及主要波段的含义: P 波:心房(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 P-R 间期:P 波起点全QRS 波起点间距,也可称为P-Q 间期。P-R 间期主要是电 激动经房室 传导系统下传,尤其是经由房室交界区时传导延缓产生的。 QRS 波:心室(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 ST 段:QRS 波群终末点(称J 点)至T 波起点间距。ST 段的升高或压低在诊断 有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中有重要意义。 T 波:代表心室复极。观察T 波的方向,形态和高度的改变与观察 ST 段的变化 有类似意义。 Q-T 间期:QRS 波起点至T 波终点间距,不能把U 波计算在内。Q-T 间期在诊 断某些心律失常,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判断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等方面有着 重要的临床。 3. 2窦性心律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 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 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这就是 心脏起搏点”。窦房结

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是窦性心律。 3. 3心律失常: 3.3.1窦性心动过缓:在安静状态下,婴幼儿HRvlOO次/分,1-6岁HR<80次/ 分。成人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B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3.3.2窦性心动过速:在安静状态下,婴儿HR>150~200次/分,年长儿HR>100~150 次/分窦性心动过速,P波存在或正常,RR不一致,PR恒定,婴儿心率通常<220 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常在每分钟101 —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 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在疾病状态中常见的病因为发热、低血压、缺氧、心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心肌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窦性心动过速亦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等,此时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3.3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冲动所引起急病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失常的一种,简单的说是指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快慢出现明显不齐整。 3.3.4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 波组成的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小儿 烦躁不安、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发作短暂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持续24 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 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性波形:QRS 波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室上性心动过速,P波消失或异常,心率不 随活动而变化,婴儿心率通常》220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 3.3.5心室颤动:是由于许多相互交叉的折返电活动波引起,其心电图表现为混乱的记录曲线在细胞水平,电活动可能还是存在的,但从心脏整体效应来看并无机械收缩,因而无有效心排量。心室颤动是心室各部分肌纤维发生更快而不协调的乱颤。室扑与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室扑、室颤一旦发生,很快便引起晕厥,随之出其不意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体检血压、脉搏夫法测量,听诊心音消失。室扑和室颤是猝死时常见表现之一,心电图特点:心室扑动时,无正常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律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时QRS-T波群完会消失,出现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的波动。 3.4报警原因及处理

门禁管理系统 改造方案书 北京首奥嘉创科技有限公司(设计) BEIJING SHOUAOJIACHUANG 、概述 本方案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技术”和“Digitalor门禁保安自动控制技术”,根据大厦所需的门禁等管理的具体需求,以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安全可靠和管理严格为原则,设计一套实现门禁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与依据 (1)设计原则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强大。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增减。 硬件资源的可扩充性和方便升级。在硬件设计上,我们采用可扩充性好的系统控制硬件。这样,在设计整个系统时,不需要设计很多冗余硬件,而只要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很方便地增加这些硬件。 系统建设的可操作性。我们将系统设计成可分步实施的方案。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安全性。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ISO9001标准 (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3、系统设计说明 持卡人将持有信用卡大小的非接触式IC卡,根据所获得的权限,在有效期内可进出所授权利的指定区域; (1)、用户需求分类:出入口控制管理功能 (2)、设计思想 每个机房内设置单向(或双向)Digitalor出入口保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内部人员正常出入,避免无关人员的出入,整个区域设有门禁控制管理系统。为实现上述功能,我们结合了客户需求、当前门禁产品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尽可能保留原有读卡器和锁等设备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结构更合理合理,安全级别更高的出入口管理系统。 4、设备介绍及功能说明 单门控制器 (1) DCU9009N DCU9009N控制器,它在独立控制1个门的单向进出或1个门的双向进出的同时兼具联动报警等功能。连电脑时,数据全部通过电脑下载到管理软件,脱机时可存储4000条进出事件和数据,停电时数据可保存180天。每个控制器支持7500个持卡人。 DCU9009N控制器是一款高性价比,高可靠性,超强功能的单门门禁安防控制器,具有1组出门按钮,1组门磁开关检测端口,2个联动输入点,1个联动输出点,2个兼容多种输入设备的读卡器端口,可控制1个门的单向进出或1个门的双向进出,电锁控制输出负载达18VDC/10A,DCU9009N控制器内嵌12V/1.8A电锁电源输出,并设有12V后备电源输入端口,DCU9009N控制器主板上跳线器通过设置可以很方便的实现12V有源输出直接到电锁或干接点输出。 DCU9009N控制器具有强大的内部控制点互锁功能,可任意设置每块控制板中各点的互锁,相互制约,提高安全性,特别适合银行、机关等高安全性要求的场所。控制器还带有辅助输入输出点,可接入烟感、湿感等模拟或数字的开关量状态信号,可控制灯光、CCTV、消防报警等设备实现联动功能。 技术参数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办法 组稿者:樊霞云审核者:季丽萍批准者: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 一、心率报警设置 1.正常心率(60-100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上限设100次/分,下限设60次/分。 2.异常心率:参考平时心率维持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待。 1)心动过速:上限上浮5-10%,最高不超过140次/分;下限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2)心动过缓:上限上浮15-20%,下限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调至45-50次/分,或遵医嘱设 报警限。 3)有心脏起搏器的心率:上限上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下限设置起搏器下限的频率。 二、血压设置 1.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如无特殊情况,收缩压上限设140 mmHg,下限设置90mmHg, 舒张压上限设90 mmHg ,下限设60mmHg; 2.高血压:应询问平时血压的控制范围,以基础血压上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3.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复苏过程),遵医嘱设报 警限。 4.血压高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5-1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 报警限 5.血压低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10-2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5%;或遵医嘱设报警 限 三、氧饱和报警值的设置: 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100%,下限为95%;如因某些原因或吸氧状态无法维持在95%,如COPD 患者上限设99%,下限设为9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备注: 1.如监护参数不在正常范围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协助医生处理,经过处理后,随着监护参数 变化随时调整。 2.心血管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可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细则。

一、单选题(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共10题,每题5分) 1、有关感温式火灾探测器( ),此说法是不对的. A.分为定温式和差定温式两种 B.分为定温式,差温式和差定温式三种 C.其工作原理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D.设定值有按温度和按温度上升速率或两者兼有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5 2、一个探测器地址码,代表一个( ). A.探测器 B.保护区域 C.报警区域 D.探测区域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5 3、工程图中,符号表示的意思是( ) A.编码型感烟探测器 B.非编码型感烟探测器 C.编码型感温探测器 D.非编码型感温探测器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5 4、工程图中,外框是方形,框内是“I/O”,表示是( ) A.输入模块 B.输出模块 C.输入输出模块 D.双输入输出模块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5 5、工程图中,符号表示的意思是( ) A.感光探测器 B.定温探测器 C.差温探测器 D.复合式感光感烟探测器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5 6、差温式火灾探测器的原理( )是不对的. A.是根据异常温度 B.是根据温升速率 C.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D.是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气室内的空气可通过泄漏孔排气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5

7、以下模块中,不需要地址码的是( ) A.输入模块 B.输出模块 C.输入输出模块 D.隔离模块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5 8、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离送风口的距离,离墙壁、梁的距离及( ) A.1000mm内不应有遮档物 B.500mm之内不应有遮档物 C.500mm之内不应有遮档物 D.50mm之内不应有遮档物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5 9、探测器在小于3m的走道上布置,( )是不对的. A.居中布置 B.距端墙距离不大于允许距离的1/2 C.感温探测器间距不超过8米 D.感烟探测器间距不超过15米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5 10、工程图中,符号表示的意思是( ) A.编码型感烟探测器 B.非编码型感烟探测器 C.防爆探测器 D.防潮探测器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0 二、多选题(选择多项正确的答案,共3题,每题10分) 1、下列选项中,( )是气敏半导体元件的特点. A.检测线路简单 B.灵敏度高 C.选择性差 D.价廉,适用范围广 E.能分辨混合气体中某单一成分的气体 考生答案:A、B、C、D 具体得分:10 2、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与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不同之处有( ) A.容量 B.记忆单元 C.巡检速度 D.自检功能 E.电源单元 考生答案:A、B、D(已修改正确答案) 具体得分:0 3、火灾报警控制器主要特点有( ) A.操作编程键盘可进行现场编程,进行自检和调看火警、断线的具体部位 B.当发生短路时,隔离器可以将发生短路的这一部分与总线隔离 C.排除故障后,控制器必须复位后,短路隔离器才能恢复正常工作

监护仪参数正常值及报警处理 一.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1.电极粘贴部位: 心电导联的选取择:Ⅰ、Ⅱ、Ⅲ导联可选,选择能显示各波段的导联,通常Ⅱ首选。 2.各年龄小儿心率次数(来源于诸福棠主编的实用儿科学第六版)

(来源于2010版高级生命支持教材) 3.正常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识别: 3.1正常心电图及主要波段的含义: P波:心房(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 P-R间期:P波起点全QRS波起点间距,也可称为P-Q间期。P-R间期主要是电激动经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尤其是经由房室交界区时传导延缓产生的。 QRS波:心室(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 ST段:QRS波群终末点(称J点)至T波起点间距。ST段的升高或压低在诊断有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中有重要意义。 T波:代表心室复极。观察T波的方向,形态和高度的改变与观察ST段的变化有类似意义。 Q-T间期: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间距,不能把U波计算在内。Q-T间期在诊断某些心律失常,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判断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 3.2窦性心律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

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是窦性心律。 3.3心律失常: 3.3.1窦性心动过缓:在安静状态下,婴幼儿HR<100次/分,1-6岁HR<80次/分。成人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 3.3.2窦性心动过速:在安静状态下,婴儿HR>150~200次/分,年长儿HR>100~15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P波存在或正常,RR不一致,PR恒定,婴儿心率通常<220次/分,儿童心率通常<180次/分。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在疾病状态中常见的病因为发热、低血压、缺氧、心功能不全、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心肌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消除诱发因素就会自行恢复。窦性心动过速亦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发热、贫血、妊娠等,此时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3.3窦性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冲动所引起急病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失常的一种,简单的说是指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快慢出现明显不齐整。 3.3.4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 波组成的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小儿

1报警联动设置报警联动页面如下图所示: 1.1报警输出 联动设备报警输出如下图所示 支持最低10秒,最高300秒报警延时。 1.2联动录像 联动录像通道 支持最低10秒,最高300秒录像延时。

1.3联动抓图 联动通道进行抓图。如下图所示: 具体抓图参数由【主菜单】→【通道设置】→【抓图设置】进行设置。 注:若接入通道为网络通道,确认前端摄像机抓图功能开启。 1.4云台联动 联动云台进行预置点、巡航、巡迹。 需在云台中预先设置预置点、巡航、巡迹线路。详见6.6.2鼠标右键菜单中云台控制部分。 1.5轮巡 选择轮巡通道,当报警产生时,选中通道进行单通道轮巡。

1.6屏幕提示 勾选开启屏幕提示,若产生报警则预览屏幕弹出如下提示 1.7蜂鸣 勾选开启蜂鸣,支持最低1秒,最高600秒蜂鸣时间。 1.8发送Email Email配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设置发件人邮箱的SMTP服务器ip地址、端口、用户名、密码及发送者邮箱,邮件SSL加密。 邮件标题支持中英文输入及阿拉伯数字输入,最大可输入32位字符。最大支持3个接收地址及SSL 加密邮箱。

1.9推送到手机 推送服务配置页面如下 【消息推送】开启或关闭手机消息推送。 【图片附件】开启推送消息带图片附件。 【时间间隔】设置消息推送间隔,60/90/120秒可选。 【测试】点击发送推送测试信息。 【事件】开启或关闭相关事件推送,事件类型包括外部报警、人脸检测、周界报警。 【设备异常】开启或关闭设备异常推送,包括设备启动、无硬盘、硬盘错误、录像开始/停止。 【紧急程度】对应类型推送级别,分高/中/低三级。 1.10发送到网盘 选择百度云盘、Dropbox、谷歌中一种,按照提示进行绑定。 支持动态检测、视频遮挡、本地报警、(人脸/周界)多种报警类型。 可联动其他通道同时进行抓图上传。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要求 1)联动控制方式,应将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2)手动控制方式,应将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 3)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2、雨淋系统的联动控制要求 1)联动控制方式,应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及以上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雨淋阀组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雨淋阀组的开启; 2)手动控制方式,应将雨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和停止按钮、雨淋阀组的启动和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雨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及雨淋阀组的开启; 3)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雨淋阀组、雨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3、水幕系统的联动控制要求 1)联动控制方式,当水幕系统用于防火卷帘的保护时,应由防火

卷帘下落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与本报警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仅用水幕系统作为防火分隔时,应由该报警区域内两只独立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启动。 2)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和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停止及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的开启; 3)压力开关、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和消防泵的启动、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4、消火栓系统联动控制要求 1)联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 2)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

报警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介绍 监控报警系统联动连接示意图如下: 备注说明: 红外报警探测器、烟感报警探测器等报警信号输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将报警信号输入给硬盘录像机,通过硬盘录像机的报警输入接口将信号接进监控主机进行联动报警。主要体现在球机云台控制预置位,当前端有报警信号输入时,球机云台将预先设置好的预置位,自动调取改预置位,并实现联动录像并报警。报警常规设置(大华设备配置介绍): 设置之前须接好报警输入与相应的报警输出(例如灯光、蜂鸣器等)

【事件类型】:选择本机输入或网络输入方式。 本机输入指一般的本机发生的报警输入; 网络输入指用户通过网络输入报警信号。 【报警输入】:选择相应的报警通道号。 【使能开关】:打勾表示选中,该设置项才有效。 【时间段】:设置报警的时间段,在设置的时间范围内才会启动录像。每天有六个时间段供设置。 时间段前的复选框选中,设置的时间才有效。

【类型】:选择常开/常闭型。 【录像通道】:选择所需的录像通道(可复选),发生报警时,系统自动启动该

通道进行录像。同时要 在3.2.3 录像设置中设置报警的录像时间段,在录像机的本地录像控制中选择自动录 像。 【录像延时】:表示当动态结束时,录像延长一段时间停止,时间以秒为单位,范围在10-300 间。 【报警输出】:报警联动输出端口(可复选),发生报警时可联动相应报警输出设备,其中第三路为可 控12V 输出。 【报警延时】:表示报警结束时,报警延长一段时间停止,时间以秒为单位,范围在10-300 间。 【屏幕显示】:在监视界面上提示报警信息。 【发送邮件】:打勾表示选中,表示报警发生时同时发送邮件通知用户。 【轮巡通道】:打勾表示选中,设置有报警信号发生时对选择进行录像的通道进行一至多画面轮巡显示, 轮巡设置时间在网络视频服务器本地设置。 【云台联动】:报警发生时,联动云台动作。如联动通道一转至预置点X。

监护仪报警规范设置 一、报警范围设置原则: 1.根据病情及监护需要调整主要监护参数报警上下限,并随时调整设置,避免漏报及无效报警。 2.根据医疗设定目标值。 3.根据正常值,调定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生命体征异常者:根据病情、异常值、医嘱设置。报警限不是正常范围而是安全范围。 二、心电监护报警设置方法 (一)心率报警设置 1.正常心率(60-100 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以现有的心率值上下限各上浮及下浮10%-20%,一般以上限不超过100次/分和下限不低于60次/分为宜。 2.异常心率:心率过快或过慢时,上限为当前值加5%;下限为当前值减5%; (二)血压设置 1.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若无特殊情况,以现有的血压值上下限各上浮及下浮10%-20%,一般收缩压上限为140 mmHg,下限为90 mmHg ;舒张压上限为90 mmHg,下限60mmHg 为宜。 收缩压、舒张压高者:收缩压、舒张压上限为目前血压值加5% 低血压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限为目前血压值减5% 2.高血压患者,应询问平时血压控制范围,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3.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

复苏过程),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4.如治疗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血压无法维持在正常范围,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三)呼吸设置 呼吸:下限12次/分,上限24次/分; 呼吸过快时,上限为当前值加5%;呼吸减慢时,下限为当前值减5% (四)氧饱和度设置 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为100%,下限为90%,如某些原因无法维持在90%, 下限为当前值减5%;或根据医嘱调节报警限。

当前位置:首页-> 帮助中心-> 体检终端使用说明 13.3 NIBP设置菜单 选中NIBP参数功能区,弹出“NIBP设置”菜单。 图13-3 NIBP设置菜单 ■ NIBP设置 ◆报警开关:选择“开”则在压力超范围时进行报警提示及存贮,选择“关”则不报警,并在屏幕参数 区NIBP旁提示“” ◆报警记录:选择“开”则在压力报警发生时进行记录仪输出; ◆报警级别:有“高”、“中”和“低”三个选项。 ◆压力报警是根据设定的高限与低限进行的。收缩压、平均压和舒张压可以分别进行报警处理。 ◆报警上下限的调整范围如下: 成人:收缩压40~270mmHg 舒张压10~215 mmHg 平均压20~235 mmHg 小儿:收缩压40~200mmHg 舒张压10~150 mmHg 平均压20~165 mmHg 新生儿:收缩压40~135mmHg 舒张压10~100mmHg 平均压20~110 mmHg ■ N压力单位:可选mmHg 或kPa 点击“模块设置”,弹出下面菜单:

图13-4 NIBP设置菜单 ■预充气值(本监护仪暂不支持此项功能) 按下此键可以选择下一次给袖带充气的初始压力值,在不同的缺省配置下,有不同的预充气值选择 用户按下前面壳上的MENU键后,进入“系统菜单”中的“缺省配置”菜单,并选择所列中厂家或用户配置中的一种,在确认了该缺省配置后,返回主界面选择NIBP参数区的NIBP菜单热键,进入“NIBP设置”。可以看到对应“预充气值”一项的初始值即为所选缺省配置所对应的初始充气压力值,如上表所示。移动光标至“预充气值”选项并按下,可以看到可供手动调节的预充气值选择范围即如上表所示。 注意 “预充气值”这一选项是帮助用户选择下一次的袖带充气压力,但其后进行测量的预充气值将是基于同一患者上一次收缩压的测量值。系统记忆这一数值可以缩短同一患者的测量时间,并增加测量的准确度。

1.报警/联动系统 iNET2000智能网络系统借鉴参考模型OSI的七层结构,独立开发出iNET 协议,其独特的理念基础决定了它与TCP/IP的共通性与关联性,系统既可应用于成熟的工业控制总线RS485,又可很方便地过渡到TCP/IP网络。INET2000智能网络系统应用路由器、单元集中器等设备扩充系统容量、延长总线/网络距离,适合于面积大、人口密度低的别墅小区,整个系统集成化程度高、扩充性强、可以方便地集成防盗报警、周界防范、门禁、CCTV监控、联动控制等子系统,整个总线的传输速率高达19200BPS。: ●RS485总线式结构,真正的“一线通”结构搭建; ●模块化设计,模块可单独升级扩展; ●简化前端,前端的设置都应可以在后端或中心设置; ●各子系统模块根据需要增减,结合应用软件,提供集成接口; ●布线施工方便; ●整体系统图: A.智能网络设备特点

●CW2902网络总线路由器是丛文智能网络主干设备,通过TCP/IP连接中 心电脑,端口间隔离保护,使网络不会因部分总线回路短路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内置防雷器件,自带12V/ 1A全自动不间断直流稳压电源,可接蓄电池,停电时提供后备电源给设备使用,每个CW2902路由器可通过CW2703单元集中器管理300个智能终端或直接管理20个智能终端; ●CW2703单元集中器是专门用于丛文智能网络的网络延伸,设备扩展和总 线隔离的网络通讯设备,自带12V/ 3A全自动不间断直流稳压电源可以为其它终端设备提供12V电源,可接蓄电池,停电时提供后备电源给设备使用,每个CW2703单元集中器可管理20个智能终端; ●总线式网络连接:通过智能网络的系统总线连接所有的报警设备、输入 模块和联动输出模块等,安装施工方便。可以构成星形、树形等拓扑结构,维护方便。 ●智能通信:包括路由器、单元集中器,接入系统中即自动处理传输信号, 保证信号可以准确及时传递到中心。 ●超长连接距离:每个网络设备都具备网络延伸的功能。每个网络设备所 引出的总线均有1.2km的有效通讯距离,足以满足大面积安防系统的需要。 ●系统可靠性高:通过单元集中器可以很方便地扩充系统容量,而且各个 单元集中器之间具有短路隔离功能,防止部分线路短路而导致系统瘫痪。 ●智能网络设备配置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