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湖州、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结合先进装备制造业、机电产品控制、物流装备等产业人才需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个性化发展、实践动手能力的全程化培养,使学生具备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开拓、组织管理、科学研究等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后续深造能力,在机电装备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具有“笃学崇工、厚德尚用”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

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共事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业务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机械电子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利用现代测控技术实现对机电产品的控制与改造。

3. 文化素质:具有本专业以外的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使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4.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国防军事知识和体育运动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科学的锻炼身体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并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11人(含在读博士2人)、专业教师队伍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主编省部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机电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有实验用房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1200多万元,具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10余处,能够满足实验实践教学要求。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工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取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8项,省级学科竞赛奖项6项。

二、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和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在校修业年限为3~6年。

(二)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课程学分为160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不低于14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位课程:大学英语I-II、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电气控制与PLC。

学生修读学位课程的学分绩点须达到《湖州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规定的最低要求,方可获得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

应用。

四、知识体系基本框架

五、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构图

六、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

(二)实践性课程统计和学分数统计

(三)各学期课程教学周学时统计(实践环节除外)

(四)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五)专业课程中跨领域课程统计

(六)专业课程中校地共育、就业课程统计

(七)专业学位课程统计一览表

七、课程设置及修读说明

(一)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位课程、专业核心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师范专业)和实践性课程;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含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通识选修课(含通识核心课、一般通识选修课)。

2

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公共计算机等,采用“按类、分层次”教学,实施教考分离。

3.学位课程:规定学生必需修读各门学位课程(课程名称前标注 ),学生修读学位课程的学分绩点须达到《湖州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规定的最低要求,方可获得学士学位。

4.专业核心课: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专业基本规格。

5.实践性课程(不含课内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专业见习、课程设计(实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6.专业选修课程(含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模块,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7.通识选修课:分通识教育核心课和一般通识选修课,学生于第2学期开始修读。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进行自主选课。

(二)学生修读说明

1.第二课堂学分: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学分不低于14个学分,均不列入按学分收费范围,其中“国防教育课程与军事训练”(3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2学分)和创新创业基础(2学分)为第二课堂必修学分。其余5个学分指各类竞赛获奖、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发明专利、创新设计、大学生科研和实验室开放项目研究等,主要按照《湖州师范学院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办法》认定完成。

2.通识选修课:每位学生共须修读8个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核心类课程或创新创业类课程2学分,文科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2学分,理工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2学分,非艺术体育类专业至少修读艺术体育类通识课程2学分,网络修读不得超过4学分。

3.每位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通识课程、学位课程、专业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学分,总修读课程学分不低于160个学分,第二课堂学分不低于14个学分,并同时符合学校的其他有关规定,方可毕业。

八、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表

注:课程名称前标注 为学位课程

制定人:李兵审定人:程广振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2801 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学制:五年修业年限:4-7 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212.5 学分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建筑学。 相近专业:城市规划。院部负责人:胡跃进审核:方辉平校长:汪建利日期:2016年8 月 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能从事城市与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安徽省及华中、华东等地区,从事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规划、设计、监理、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2、培养要求 (1)科学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宽泛的人文科学社会基础。包括: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军事。 2)自然科学知识:了解高等数学、物理学、力学、材料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3)工具性知识: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和通信原理,掌握流行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至少掌握1 门计算机语言,并能进行编程;能用英语进行书面、口头表达,能较好地阅读专业文献。 (2)专业知识要求 1)工程制图与识图: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掌握制图的原理及规范制图的基本步骤、方法;掌握施工图的识度和使用,相关规范和图例。 2)建筑基础知识要求:掌握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素描与色彩、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概论,掌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物理等基 本知识。 3)建筑专业核心知识要求:掌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城市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2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2.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3.具有独立从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数控技术与装备2.机器人技术 3.网络测控、诊断与智能维护4.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 5.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6.微机电系统与微细加工 7.嵌入式系统与设备控制 三、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表1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分要求以及学分分配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从博士生课程中选择(课程代码最后三位为800-999)。 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要求:本学科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二学期末(最迟在第三学期)提出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经所在系或科研组组织答辩通过后可进入论文工作。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本学科硕士生应至少听满6次学术报告,方可计入1学分。 发表论文要求:本学科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包括已接收)一篇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 其它培养环节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5篇 导语: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1 一、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年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多数孩子学习纪律好,善于团结协作,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的研究能力还停留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层面,缺乏动手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方法。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尽量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解脱出来,多留给学生自由实践锻炼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目标: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法的变革。 4、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四、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通信行业的设计、制造、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开发、应用能力。能在电信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通信、信号处理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通信网络的组网设计及教学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一)知识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 2.系统掌握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强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解决电子通信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3.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职业素养要求: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三、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可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二)学位

眼视光学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眼视光学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就业于医院、眼镜行业以及眼视光产品企业,从事眼保健与视觉保健、视功能康复、医学验光配镜、眼视光特殊检查及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理想和创新、创业精神; 2、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视光学专业实践技能,掌握眼视光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眼保健、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的综合技能; 3、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人际沟通能力; 4、能够较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视光学科研工作方法,有参与现代视光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校学位英语考试,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 三、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眼视光学 四、主要课程(共19门) 物理学、医用化学、高等数学、头颈部解剖学、人体机能学、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视光学应用光学基础、眼视光学导论、临床视光学基础、眼科学、验光学、眼镜学、眼视光器械学、角膜接触镜学、斜视弱视学、低视力学、屈光手术学。 五、课程设置 必修课类(共32门、137学分) 公共基础课(共11门、59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3英语258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2计算机基础9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3物理学7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1086医用化学724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军事理论724高等数学825 体育1308 专业基础课(共10门、37学分)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头颈部解剖学362人体机能学985 1237医用电子学543 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 础

三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来源情况分析: 本校三年级一个教学班,共有学生34人,主要来源于东邵、潍泉、龙泉三个服务村。 2.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 3.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分析: 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 4.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分析: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方法、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单元划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按“方法与指导”“活动与探究”两个部分编写,共安排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人与自然.美丽的白雪;第二单元实验探究.神奇的泡泡;第三单元自我生活.洗手的学问;第四单元现代技术.走进动画世界;第五单元人与社会.关注消防安全,学会自我救护。

“方法与指导”部分,包括“人与自然.美丽的白雪”“实验探究.神奇的泡泡”两个主题,侧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活动与探究”部分包含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指定领域的相关内容。“神奇的泡泡”和“洗手的学问”这两个主题侧重于研究性学习领域;“关注消防安全,学会自我救护”侧重于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内容则贯穿于所有的主题之中。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学会方法与指导。 2)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怎样制订活动方案”“学会分工与合作”这两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订活动方案和分工与合作的一般方法,体验制订活动方案和分工在学习及相关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初步养成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3)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获得积极的劳动与技术的感受。进一步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 初步养成活动规划的意识和与人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初步养成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s 本专业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通信工程领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掌握信息科学领域内基础理论知识,获得从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到应用等各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参与设计、开发通信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将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通信系统与工程的设计、集成及开发等工作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duce fully-developed engineers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heath that are trained to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skills, a consolidated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o be enhanced with hands-on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The graduates in this program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th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which drive the information age, from acquir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to application. They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y ar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graduates are equipped with strong profession English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good personality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They are qualified to design, integrate and develop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and other related communities.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Highlights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4年制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4个创新创业学分为免费学分。实行弹性学年制,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特殊原因者,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规定学制3年。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管理学学士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学位课程必须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通识教育课程42学分,学科大类课程33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包含经济大类课程6学分,管理大类课程10.5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43学分。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电子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电产品开发、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预期能达到的目标如下: 目标道德修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目标知识应用能力:适应现代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复杂机械电子工程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目标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相关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目标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技术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 目标学习创新能力:具有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知识更新、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在机电产品开发、工业机器人集成设计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具有工程创新能力。 二、毕业要求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自然科学、机械电子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对机电产品的功能原理、工业机器人集成化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对机电一体化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及得出有效的结论。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考虑安全、环境、法律法规等相关标准,以及社会、健康、文化等制约因素的前提下,具有针对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电产品开发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能力,能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研究:能够基于机械工程科学原理对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电产品开发、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能够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安全进行实验操作,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电子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与客观评价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工程项目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正常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要求各年级、各班按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来切实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

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1)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及本学期实施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2)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年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按长短线结合的方式推进,其中长线主题活动各年级要求完成两个,由各班自主选择,可以为人文篇或特产篇,也可以围绕“节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同时要注意学科、活动的整合,结合“每月一事”中相关主题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视野统筹兼顾,有效开展活动。每次大主题单元活动,都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丰富阅读内容,增加与社会互动和研究的成分,同时要注意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严格按照教研室规定整理资料包。对需要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的,信息

通信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专业划分比较细的时候,本专业可“软”可“硬”,分别倾向于计算机与电子两个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趋势: 通信工程专业历来比较热门,基本上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在众多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相当受学生欢迎,不仅入学时录取分数高,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分配去向也较好。由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使毕业的学生较容易进入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在国内享有盛誉的IT企业,如微软、华为等,并且待遇相当优厚,属于“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之一。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比较热门,因此,出国深造难度相对大一些,不过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相当多。除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电子所同样不失为一个完成研究生学位的好去处。通信工程专业属于“朝阳产业”和“知识经济”的一部分,它正随着信息时代和通信技术一起飞速地向前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技术与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主干学科为: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通讯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通信行业培养人才,因此它的发展方向和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到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仍然相当强劲。商用的通信系统逐渐从第二代

2016级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岗位分析 (一)焊接专业及现状 焊接是加工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应用广泛,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加工制造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机械制造、安装、维修业也逐步向精、细方向发展,对焊接专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焊接人员的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焊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大。 (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1)石油和化工建设行业 50% (2)机械制造和加工行业 45% (3)其它行业 5% (三)、主要职业岗位 (1)焊接加工、焊接设备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2)焊接设备维修工作 (3)工业设备维修 (4)其它岗位工作 三、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焊接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的中级应用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能在各个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焊接技术相关的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各种焊接加工技术人员。 (二)专业要求 1、文化知识要求 毕业生具有中等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对专业英语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汉语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一定的综合能力(交际、公共、协同工作能力)。 2、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②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③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④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⑤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焊、 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⑥熔化焊基础知识 ⑦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接 工艺 ⑧焊接检验分类,X光探伤评定标准;焊接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方法及修补 要求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5.能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能减少和消除焊接应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一: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5级本科全外文专业)(春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了解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文化,符合国际通信领域要求标准的,适应国际通信行业需求的,具备扎实的通信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在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从事通信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与设备、信息与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通信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等;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和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具备通信学科和专业的基本能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通信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响应与运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技能课程: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口语、应用汉语翻译、中国概况、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必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等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网络编程等 选修课:无线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操作系统、现代交换技术等 四、学制 4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技术综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授予学位 通过本专业各课程学习并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以周计) 注:①实践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 周)(1学分) ②实践2:通信技术综合设计(2周)(1学分)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4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专业英文名称: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具有微计算机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煤矿采、掘、运、支、提、通、排、供电等专业知识,获得现代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牢固树立科学方展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的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要求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必要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修习。掌握一门外语的相关知识。 3. 专业素质要求 ①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④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逐步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⑥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 (双井中镇心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3)班田景胜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本课程是一项探求在自然常态教学条件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力求把这门课作为一像语文、数学一样的课程要求去实施、去开发,使之常态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一条有助于学校发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学期我们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 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模式。继续开展并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环境进行课题开发,力求把实践学习融入学生生活,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律方面的知识。 二、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4人,其中女生28人,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意识,课上一部分同学状态较好,课堂气氛活跃。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集中精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三、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四、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利用校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学校的植物园经过上学期的

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学期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园的开发与利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每周三节课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 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3、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无线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光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多媒体通信方向系列课程等。 四、学位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 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160 学分,其中必修(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分为102。学生从无线通信、光通信、多媒体通信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11 学分,并完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25 学分。每个毕业生要修满22 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包括文化素质类课程 6 学分(其中“两课”延伸课程2 学分)、 专业选修课12 学分、公共选修课4 学分。 六、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程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其中:实验、实习、实训、上机 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方向模块课任意选修课小计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小计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1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 6月1日修订)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速中国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

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图形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

2012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 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 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 教学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 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

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说明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7.5+5学分 (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秋冬 371E0010 形势与政策Ⅰ+1.0 0.0-2.0 一秋冬,春夏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秋冬,春夏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秋冬 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1.0 0.0-2.0 四春夏 (2)军体类必修 5.5+3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五年级合计+1或+1.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 03110021 军训+2.0 +2 一秋 031E0020 体育Ⅰ 1.0 0.0-2.0 一秋冬 031E0030 体育Ⅱ 1.0 0.0-2.0 一春夏 031E0040 体育Ⅲ 1.0 0.0-2.0 二秋冬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1.0-1.0 二秋冬,春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