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

分享收藏

第一章解表剂

概说

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

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6、留意事项: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南方地带或夏日天气酷热,人体腠理松散,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太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夏季较冰冷,使用本类丹方,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丹方,以避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普通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内外并重者,则应内外双解。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丹方。

5、本类丹方,普通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避免影响药物的接收。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XXX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服从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

(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

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可规复肺之宣发之服从。—君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阳,助麻黄发散肌表之寒。—臣

杏仁:宣肺利气,止咳平喘,与麻黄配伍则肺气可宣可降,喘止咳平。(二药性味,麻黄属升,杏仁属降,一升一降,相得益彰)——佐

XXX:调和诸药。

(1)减缓麻黄、桂枝悍烈之性,不致发汗太过。

(2)负气分之麻黄和血分之桂枝和谐为用。

(3)和谐升发之麻黄与肃降之杏仁的感化。

(4)XXX自己有止咳平喘之功。——使

使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2、使用注意:只能用于体质强壮者,且只能暂用不宜久服。表虚自汗、体虚外感、新产妇人禁用。对疮家、淋家(血淋)、衄家、亡血家皆禁用。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

桂枝汤《伤寒论》

XXX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构成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八纲辨证

(太阳中风证——六经辨证)

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与恶寒有程度上的不同),鼻鸣干呕(呕:有声无物谓之呕;吐:有物无声谓之吐。),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病因病机

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主要包括:

1、卫弱营强: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外泄,汗液自汗而出,症见身不热而时有汗出。

2、卫强营弱:卫气强而浮越于外,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症见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病机关键: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方解

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调卫)——君

白芍:敛阴和营,固在内之营阴。(和营)——臣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断呕,助桂枝消除表邪。

大枣:补益脾胃,补脾生津,助白芍和营。——XXX

XXX:调和诸药。——使

使用

1、辨证要点:发热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2、除风寒表虚证外,还能够医治内伤杂证、病后、产后等因营卫反面、阴阳反面而致之证。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本证的病因病机、服用办法。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XXX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细辛黄芩生地甘草

服从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辛酸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方解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止痹痛。(太阳)

——君

防风:祛风散寒除湿。

苍术:发汗祛湿健脾。(太阴)

——臣

川芎:(厥阴、少阳)

细辛:(少阴)

白芷:(XXX)祛风散寒,行气活血,宣痹止痛。

黄芩、生地:清泻里热。(治、制)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升散药与清热药同用,使升者不峻,寒者不滞;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

运用

1、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

2、本方为四时感冒风寒湿邪的常用方剂。书中记载:“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所以应用本方要结合季节气候的不同,灵活加减。重点

构成、服从、主治及配伍特点。

小青龙汤《伤寒论》

XXX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半夏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麻黄芍药甘草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

麻黄: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宣肺平喘。

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XXX协助温化水饮。

——君

干姜:温脾肺之寒。

细辛:解表温肺散寒。

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浊。

——臣

芍药

五味子

养阴敛肺防止汗散太过伤津耗气

——佐

XXX: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

一以麻黄、桂枝解散在表之风寒,配白芍酸寒敛阴,制麻黄、桂枝而使散中有收;二以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在肺之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使用

1、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清稀而多,舌苔白滑,脉浮。

2、当代使用: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3、使用留意: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必需确属寒水相搏于肺者,方可使用。阴虚干咳无痰,口渴,舌苔黄,脉数者不宜使用。

4、加减: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桂枝,可加生姜、大枣以和谐营卫。

外感已解,但喘咳未止:去桂枝、麻黄,+少量炙麻黄

胸满,痰多,气急不得卧:重用细辛、半夏,再加生姜,以增强其降逆下气,温化寒痰之功。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小青龙汤配伍白芍、五味子的意义。

第二节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条辨》

XXX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组成

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豆豉牛蒡子甘草苇根(用法中加入)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

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芳香避秽。

——君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芥穗、豆豉:解表散邪,避免凉遏太过。(制性取用)

——臣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宣肺止咳,清利咽喉。

——佐

甘草:和谐诸药,护胃安中。

——佐使

配伍特点

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XXX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之品相配,构成外散风热,兼清热毒,芳香辟秽的清疏兼顾之剂。

使用

1、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

2、《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

3、使用注意:本方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则禁用。

4、加减:

本方也可用于风疹发热和麻疹初起。麻疹初起,透发不齐+浮萍、蝉蜕等以透疹达邪;疹色红赤,有热入营份现象+生地、赤芍等以清营凉血解毒。

治疗痈疮初起而有风热表证者+蒲公英、大青叶、紫花地丁等以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配伍特点。

2、银翘散中配伍荆芥穗、豆豉的意义。

桑菊饮《温病条辨》

XXX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组成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苇根甘草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症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

桑叶:散上焦风热,清宣肺热而止咳。

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

——君

杏仁:肃降肺气。

XXX:开提肺气。

——臣

连翘:清热解毒。

薄荷:分散风热。

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使用

1、辨证要点:咳嗽,身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2、本方较银翘散力量较弱,故被称为“辛凉轻剂”。

3、使用留意:风寒咳嗽者禁用;肺热甚者应加味使用本方,不然药轻病重,必不见效;本方均为轻清之品,不宜久煎。

重点

构成、服从、主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XXX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都可尝。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功用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症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方解

麻黄:宣肺散表。

石膏: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

——君

杏仁:利肺气平喘咳。

——臣

XXX: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佐使

麻黄汤与麻杏甘石汤

本方是麻黄汤之变剂,麻黄汤可治喘咳,但为风寒束表,肺气不得宣降之寒喘,故用麻黄、桂枝配伍,以散风寒。本方证之喘是热壅于肺的热喘,绝对不克不及用辛温之剂,故配伍

石膏,且其用量要大于麻黄,确保辛凉之剂之旨。与麻黄汤相比,本方麻黄用量增加一两,杏仁少20个,炙甘草多一两。由于本方减掉了桂枝,以是响应增长了麻黄的用量。又因重用了石膏,石膏质重而降,故削减了杏仁。甘草避免石膏伤胃,且二药甘寒能够生津,故加大用量。两方只差一味药物,可机能和功效却一模一样。

使用全网公布:中国医学:

1、辨证要点: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2、加减:可治麻疹之疹毒内陷+大青叶、连翘、黄芩;痰阻气急+葶苈子、枇杷叶;痰黄稠+瓜篓、贝母等。

3、现代运用: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2、方中麻黄与石膏的剂量比例。

第三节扶正解表

败毒散《局方》

XXX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量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有力。

方解

羌活、独活:XXX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

——君

川芎:活血行气止痛

柴胡:辛散解肌

——臣(散表邪)

桔梗:宣肺

枳壳:降气

前胡:祛痰

茯苓:渗湿

——佐(利肺气)

人参:扶助正气以祛邪;

散中有收不伤正。

——佐(扶正气)

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生姜、薄荷:以助解表。

——佐使

逆流挽舟:是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的方法。XXX从外入里者,治疗时乃使邪气由里还表而出,好像在逆流的水中挽船上行一样。代表方剂:败毒散。

运用

1、辨证要点: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有力。

2、加减后能够医治麻疹有出疹征象,但未出疹,身热不壮,脉细弱,苔白不渴,大便溏者。

3、当代使用:常用于医治感冒、风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枢纽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

2、逆流挽舟的观点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伤寒论》

XXX

大承气汤大黄硝,

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

XXX实重证疗。

组成

大黄四两,酒洗(12g)

厚朴八两,去皮,炙(24g)

枳实五枚(12g)

芒硝三合(6g)

功用与主治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方解

釜底抽薪:指用通导大便以泻去实热之邪的方法,好比抽去锅底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代表方为大承气汤。

急下存阴:指用苦寒泻下药疾速通便泄热,肃清燥结以储存津液,避免痉厥变证之法。代表方为大承气汤。

运用

1、辨证要点:痞、满、燥、实四症,舌红苔黄,脉沉实。

2、随证加减:气虚,加人参适量;津亏,加玄参、生地。

3、使用留意:(1)体虚慎用。(2)中病即止。

4、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等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第二节温下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XXX

温脾附子大黄硝,

当归干姜人参草;

攻陷寒积温脾阳,

阳虚寒积腹痛疗。

组成

附子干姜甘草人参大黄芒硝当归

功用

攻陷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寒积证

症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

附子:温补脾阳,以解寒凝

大黄:荡涤泻下,以除冷积

——君

◆XXX虽然苦寒,但与大辛大热的附子同用,则寒性可去,而泻下的感化仍然存在,此处用大黄,就是取大黄的泻下感化,使寒积从大便而出,即为“制性取用”。

芒硝:软坚通便,助大黄泻下

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散寒

——臣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归:润肠通便)

——佐

甘草:益气补中,和谐诸药

中医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中医方剂学笔记 分享收藏 第一章解表剂 概说 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方歌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八纲辨证 (太阳伤寒证——六经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剂学笔记总结(精心整理)

方剂学笔记 第一单元概述 常用治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方剂的组方原则 1.君药 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药力居方中之首 2.臣药 ①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②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①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 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 ①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味的增减使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 2.药量加减的变化 组成药物相同,用量不相同时,药物在方中的药力和地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方剂的功用和主治。 3.剂型更变的变化 同一方剂其剂型不同,功效亦有所差异。 第二单元解表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风寒外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而有表证者。 注意事项: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若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使用解表剂。 3.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宜。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过多,易耗伤气津,甚或

亡阴亡阳。 4.药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既助出汗,又防复感。 一、辛温解表 ①桂枝汤(5味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②九味羌活汤(9味药)——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③小青龙汤(8味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二、辛凉解表 ①银翘散(10味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组成】连翘、银花各一两,苦桔梗、薄荷、牛蒡子各六钱,竹叶、芥穗各四钱,淡豆豉、生甘草各五钱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经典中医中药方剂学笔记

经典中医中药方剂学笔记 00绪论 绪言 1、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3、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 4、《黄帝内经》载方13首。 5、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共收载方剂314首。“方书之祖” 6、晋唐时期,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前者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文献。 7、宋代,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其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初载方297首,后增补到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要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严用和《济生方》。 8、金元时期。 9、明清时期,明?朱橚《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10、方论方面,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其后又有明吴昆的《医方考》,清汪昂的《医方集解》。 方剂与治法 常用治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汗法: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不仅能发汗,尚能祛邪于外,透邪于表,畅通其血,调和营卫。“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 吐法: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治法。“其高者,因而越之” 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痰结等从下而出的治法。“其下者,引而竭之” 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达到消除病邪的治法。“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 温法:通过温阳、祛寒或回阳等作用,使寒祛阳复,用治里寒证的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 清法: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等。“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消法: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补法: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治法。“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方剂的分类 北齐徐之才的“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 后又有“十二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寒热。 方剂的组成 1、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当病人不拒药时就不必用反佐药。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笔记

方剂学笔记知识提纲 方 剂 学 总论 1、方剂学的发展史 2、方剂与治法 3、方剂的分类 4、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5、方剂的剂型 6、方剂的用法 7、方剂的命名 8、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个论 1、解表剂 2、泻下剂 3、和解剂 4、清热剂 5、祛暑剂 6、温里剂 7、补益剂 8、固涩剂 9、安神剂 10、开窍剂 11、理气剂 12、理血剂 13、治风剂 14、治燥剂 15、祛湿剂 16、祛痰剂 17、消食剂 19、驱虫剂 18、涌吐剂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 1、方剂的组成原则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煎法 2、服法

总论 一、方剂学的发展史 1、什么是方剂? 2、什么是方剂学? 3、学习方剂的重要性 4、发展史: (1)、商代伊尹创制了汤药。 (2)、《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剂著作。 (3)、《黄帝内经》,①确立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②奠定了“七方类分法”(最早的方剂分类)的基础。 (4)、《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为“方书之祖”。 (5)、《肘后备急方》,其方药多价廉易得,简便有效。 (6)、《备急千金要方》,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7)、《太平圣惠方》,我国历史上由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8)、《太平惠民各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9)、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开辟方解之先河。 (10)、明代朱《普济方》,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书(古代,载方64739首)。 二、方剂与治法 1、方与法的关系: 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指导;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以法统方。2、常用治法: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现代各中医院校统编的《方剂学》讲义等,都沿用了综合分类法。 四、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①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杏仁等②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如十枣汤中的大枣等③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如左金丸中的吴茱萸等。 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如麻黄汤和三拗汤。 (2)、药量增减的变化;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 (3)、剂型更换的变化;如抵当汤和抵当丸。 五、方剂的剂型 六、方剂的用法 方剂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的分类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方剂的分类 一、七方说 人们过去常说《内经》有七方说,把它叫做七方分类法。所谓七方是指的大、小、缓、急、奇、偶、重,后来又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复方,这个实际上是《内经》里较早的一种,也可以看作一种方剂归类、一种设想,也反映出当时方剂学在发展当中不是很成熟的一种提法。《内经》有这个七方提法,作为一个常识了解。 二、病证分类法 病证分类法是在历史上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如果向前推应该说《五十二病方》就是一种病证分类,按病证分类,当然很粗糙。《伤寒论》它还是个病证分类法,包括《千金方》,以及宋元时代很多医家的方书,都是属于病证分类,用得比较多的。 三、主方分类法 祖方(主方),有不少医家也挺推崇,施沛的《祖剂》,是很典型的一个,《祖剂》这本书,它是一个以基础方为首统帅系列的,包括当代和后代的变化方,以基础方为主。这实际上也是学习方剂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功用(治法)分类法

按治法,以法统方,从方剂角度是以功用,每一个方的功用,实际上针对了什么,方剂针对病机体现治法的就是治法。宋徽宗主持的那本《圣济经》里最早提出十剂,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到后来很多方剂它都有这个,比如说张景岳的《新方八略》,那它的功效,按功效分类,当然以后到《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等等都是以功效分类。 讨论到具体方剂,辨证立法结束了,到达遣药组方阶段,这个时候有两个环节,一个是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这个结构法体现在君臣佐使的组织结构上,它目的是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第二个是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熟练的配伍技巧,配伍应当是我们方剂学的,方剂复方是配伍,应该是方剂学教学、研究讨论的重要任务之一。 配伍这两个字,配,它有组织和搭配的意思,把药物组织、搭配成一个方剂。伍,有队伍、序列的意思。那作为配伍来说,我们是利用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因为药物既是作功效的,彼此之间功效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特点它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要通过合理的组织、合理的配伍,能够调整它药性的一种偏性,制约它的毒性,减缓它的毒性,增强它的原有功能,或者改变它的原有功能,消除、缓解它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它的作用有相辅相成的,有相反相成

《方剂学》学习笔记239

《方剂学》学习笔记239 各论/第十三章治风剂/平熄内风/大定风珠(滋阴熄风)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克)阿胶三钱(9克)生龟板四钱(12克)干地黄六钱(18克)麻仁二钱(6克)五味子二钱(6克)生牡蛎四钱(12克)麦冬连心,六钱(18克)炙甘草四钱(12克)鸡子黄生,二枚(2个)鳖甲生,四钱(12克)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三次温服)。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内动证。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大定风珠是《温病条辨》上的一个方,这个方我们把它定为二类方,实际上这个方在临床使用的几率来说,现在相对较少。 但由于我们开始,在讲平熄内风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内风典型的三种类型,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三种类型,作为体现出治法的完整性,以及在温病学说的辩证论治,体现卫气营血辩证论治全过程,这个方有一定代表性,所以一直保留在教材里边。 因为这类阴虚风动证,到温病的后期,真阴亏虚这种情况,在现代的病房里比较少,因为真正到温病发展过程到极期,然后延续之后,达到正气这样亏虚,现在都有补液等各种现代中西结合方法,一般不容易到这种程度。 在热病发展过程中,在吴鞠通他们那个时代,纯粹都是因为现代医学还不发达,都是以纯中医治疗,当中从病案这些看有发生这类情

况的,所以这个方从治法角度来理解它。 * 这种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证),是温病后期。 * 这要注意和羚角钩藤汤证的区别,羚角钩藤汤也是温病当中常用方,它是温病极期。 温病后期,作为温热病邪来说,已经发展到如强弩之末,病邪已经不多了。用吴鞠通的话讲,这个时候“邪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了,也就是说,邪虽然不重了,阴亏已经非常严重了,叫真阴,一般来说叫肝肾之阴,也就谈到真阴亏虚,从人体之阴,真阴,根本之阴,根本之阴极度亏虚了。 肝肾之阴亏虚了,水不涵木,那就是说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肝阴不足不能濡养筋脉,造成虚风内动,所以这个时候手足瘛疭,它这个风主要反映在手足瘛疭,在临床的表现方面来说,这个证候表现我们这个表格上,分为两部分。 (* 阴虚风动 - 手足抽搐无力 * 真阴亏虚 - 形体消瘦,神疲倦怠,无力五神,时时欲脱,舌绛少苔,脉气虚弱。) 所谓阴虚风动这个风,虚风内动,手足瘛疭,是一种手足搐搦、蠕动的表现,不自主的在搐搦这种动风,瘛疭的这个范围很小没有多大力量,搐搦一种蠕动,无意识的蠕动。 那怎么知道真阴亏虚呢? 那温病到后期迁延日久,形体消瘦,极度消瘦,形瘦神倦,脉来非常虚弱,加上舌绛少苔,这都反映出来一种真阴不足。阴不足,气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实际上气阴两亏,因为温病伤阴了,阴虚为主,脉细非常虚弱。 时时欲脱,这是气虚了,也就是说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这种时时欲脱,气阴两伤,真阴亏虚。 所以在这个阶段,注意它证候特点,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营凉血之清营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营凉血之清营汤 清营凉血方包括清营分为主和凉血为主的两类,各有一个代表性方剂。一方面邪热传营,温热病邪由气分进入营分,这个时候以清营汤作为代表;热入血分以后,血分往往是涉及到一个心主血,热扰心神比较突出,第二个,热入血分,热迫血妄行,出血是个重点,以犀角地黄汤作为代表。这个适用病证这两类,分别以一个方作为治法和配伍结构方面的一个代表。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或: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人营分者。)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清营汤是一类方,出于《温病条辨》。 从清营汤的病机分析来讲:要抓住邪热初入营分,这个初,初入营分,由气分传入营分,按照温病学派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治法体系的它的理论,那到气分是清气为主。我们前面说清热生津,这是它的基本治法,到营分呢,入营尤可透热转气,所以既要清营分的热,又要使这个病邪从初入营分透出气分而解,这是它治法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初入营分,在气分有些热邪、热证开始变化。初入营分的基本热型,身热夜甚。身热夜甚是由于发热,到晚上加重是由于进入晚上人体卫阳之气开始入里,卫气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所以卫气整个属于阳,营血整个属于阴,初入营分就开始进入阴分了。那到晚上呢?人体的卫阳之气入里,那这样病邪已经在阴分。到晚上两阳相争,温热病邪和人体的卫阳这两阳相争,发热就明显。那到白天呢?卫阳之气出表,邪正相争,邪正脱离接触,相对的发热较低,到晚上身热夜甚。口不渴是由于在气分阶段,气分大热伤津,所以口渴饮冷,到营分,营分属于阴分,营分之热熏蒸营阴上潮,反而口干而不渴,有的时候口干不喝水,这是初入营分热型这个特点。因为作为阴分有热,往往身热夜甚是它很突出的特点。那卫气怎么由表入里

中医方剂学——精华笔记

中医方剂学——精华笔记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 3.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7.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8.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 9.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10.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扶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11.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12.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13.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14.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15.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16.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17.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18.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 19.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20.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 21.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 22.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23.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24.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 25.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26.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27.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 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3.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 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1-3,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形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8.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 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 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3. 砒石:,雄黄:,巴豆:甘遂:,鸦胆子:,川乌:,雷公藤:10-25g,雷丸:6-15g,牛黄入丸散—,麝香入丸散—不宜入煎剂,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1g忌火煅,羚羊角磨汁或研粉服—克,煎服 1—3g,巴豆内服剂量-;甘遂入丸散剂-1g

中药及方剂学笔记1

君臣佐使组方法则 1 君药: 一、方中君药治疗主证(主病)。 二、君药对其他药物起支配作用。 因此,君药的作用,药力一定要大。 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药量+配伍+剂型(用法)。 1.1量小力大者为君 如安宫牛黄丸,功能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方中用牛黄与黄连、黄芩各一两清心火;麝香二钱五分开心窍。药力分析明显看出,一两的牛黄要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药力强。二钱五分的麝香也比各一两的黄芩、黄连、山栀、郁金药力强。故此方中应以牛黄为君药,麝香为臣药。同理,犀角地黄汤中君药也只能是一两的犀角而非八两的生地黄。 1.2量大者为君 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方中柴胡与黄芩单味药力基本相等,而柴胡用量为八两,黄芩只用三两,故而应当以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为君,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为臣。以此原则作为判定标准,炙甘草汤中的君药应当是一斤的生地黄而非三两的炙甘草。 1.3配伍后药力明显加大者为君 如九味羌活汤中,羌活、防风、苍术各用 15 g,单从单味药力上看,三药并无明显差别。但羌活一味在方中与散风寒祛湿的细辛、白芷等药的配伍,使其去上焦与肌表风邪之力明显加强,故此方应以羌活为君药。 2 臣药 2.1 辅助君药治疗主证 一、药物都是靠本身的偏性来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君药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这些偏性又对人 体不利。因此,必须使用一定的药物来纠正君药的偏性,这是从侧面来辅助君药治疗主证。例如,逍遥散中取柴胡舒肝解郁、条达肝气为君,但柴胡的偏性是专于疏泄,而易劫肝血,故方中又配伍白芍药养肝血为臣,来纠正柴胡的偏性。二者相伍针对性地治疗肝郁血虚证。 二、君药在某一方面的功效尚嫌不足,这时就需要臣药来辅助其治疗主证,使君药治疗主证的作用得 以增强,可以理解为“相须为用”。如麻黄汤中三两麻黄开表发汗为君,但其只能开发腠理而不能调和腠理,故而配入二两桂枝透营达卫,这样一来就能切合病机。 2.2 臣药治疗兼证 (主要兼证) 如痛泻要方主治痛泻,其主要病机是脾虚,故根据君药的定义,当以白术补气健脾燥湿为君。但同时还应兼顾肝郁病机,故配以敛阴柔肝止痛的白芍药为臣。 小結:君臣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二方皆以麻黄为君,但麻黄汤中由于臣药桂枝走表,因此麻黄就走表而发汗驱散风寒;相反麻杏石甘汤中由于臣药杏仁入肺,故君药麻黄入肺而止咳平喘的作用更加明显。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 3 佐药 3.1 协助君药和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称为佐助药 如桑菊饮中之芦根、连翘针对风热咳嗽之兼证,进一步起到佐药的协助作用。香苏饮中以陈皮为佐,就是协助臣药香附共奏理气和中之效治疗气滞兼证。

方剂学重点[全]

方剂学 ——重点疑点难点笔记 (后附常考题型)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方剂学笔记整理(终极版)

方剂学笔记整理(终极版) 方剂学重点总结,尤其为准备考试的同学准备,有重点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证,以及重要方剂的方解、用法,临床表现等等、并有标记考点、 重点、帮助大家复习、准备考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个好成 绩!! 方剂学重点整理 总论部分 1、一些重要的方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总论部分《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 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某方剂的特殊用法/某方剂的功用、主治证、临床 表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 药典某方剂配伍某味中药的意义/《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 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方剂配伍某类中药的意义/《普济方》: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某章方剂的分类/ 2、方剂的基本结构-方解★/☆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 证的药物;

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 病格拒。 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方剂变化形式:i.药味加减的变化-------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 ii.药量加减的变化------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 iii.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理中汤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5、常用治法:汗法:麻黄汤吐法:瓜蒂散下法:大承气汤和法:逍遥散 温法:理中丸清法:白虎汤消法:保和丸补法:四君子汤 方剂比较/ 各论部分

(完整版)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完整版)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I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I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 2、〈〈黄帝内经》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 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 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讲杂病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2、〈〈外台秘要》王焘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 2、《小儿药证直诀》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 2、金元四大家① 刘完素:字守真 788首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金?成无己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观点-- 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 张从正:字子和号

戴人,师从刘完素。《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③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④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丹溪心法》主张滋阴降火之法“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倡导“相火论”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 2、〈〈医方考》吴昆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① 叶天士(桂) ② 吴鞠通(瑭)③ 薛雪(生白)④ 王七雄(孟英)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I 方剂与病证 I 方剂与治法 一、 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载方61739首如:知柏地黄丸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著有〈〈温病条辨》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创“三焦”辨证 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2 、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三、“八法” 一一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 /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分类:辛温,辛凉注意: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药常不宜久煎 2、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注意: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共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单元总论 细目一: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3.下法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5.吐法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方剂的基本结构 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运用前提: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中的次要药物(只是臣、佐、使药的适当调整)。

方剂学重点(全)

方剂学重点(全) . 编辑doc 方剂学 ——重点疑点难点笔记 (后附常考题型) 第一章绪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 编辑doc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意义: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意义: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

方剂学笔记-完美打印版LT

2

3

4

3、表邪未尽又见里证,一般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当表里双解; 4、外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1、麻黄汤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君主治:风寒表实证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臣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佐助头身疼痛,舌苔薄白 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佐使病机:风寒束表(寒邪为主),营卫郁滞,肺失宣降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桂枝汤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散,发汗) 相反相成君主治:风寒表虚证及营卫不和证 白芍→养血敛营, (收,敛汗) 调和营卫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紧 生姜→助桂枝解表散寒,和胃止呕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相对1而言) 大枣→滋脾生津病机:风寒袭表(风邪为主),营卫不和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药后调理:①啜热稀粥②温覆 3、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君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外寒内饮证)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驱邪臣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薄,脉浮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痰饮咳喘,不得平卧/ 身体疼重,胸痞,干呕,头面四肢浮肿… 白芍→养血益阴病机:素有寒饮,复感风寒致肺失宣降(咳喘←水寒射肺,肺失宣降)五味子→收敛肺气(止咳) 治法:发汗解表,温肺化饮 甘草→调和诸药功效:发汗解表,温肺蠲饮(或温肺化饮). 4、银翘散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君主治:温病初起 牛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 荆芥穗、淡豆鼓→辛散表邪,制约方中诸药过甚寒性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桔梗→宣肺止咳病机:风寒袭表,热郁肺卫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鲜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止渴)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热表证之常用方剂 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宣肺平喘,开表散邪“去性取用”·君主治:肺热壅盛证 石膏→清(肺胃)热,生津止渴·身热不解,咳逆气急,舌苔薄黄,脉数 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臣有汗或无汗,鼻翼扇动,苔薄白,脉浮或滑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病机:肺热壅盛(表邪未尽,入里化热致宣降失常) 运用:本方为清肺热之要方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6、(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羌活/独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君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之证 川芎→祛风行气,活血止痛·臣憎寒壮热,无汗,肢体酸痛,脉浮重取而无力 柴胡→辛散外邪“先安未受邪之地”·头项强痛,鼻塞声重,胸膈痞满,咳有痰,苔白腻 枳壳/桔梗→宣降肺气,化痰止咳病机:正气不足,又感风寒湿邪(兼有痰阻气滞) 前胡/茯苓→祛湿化痰治法:散风除湿,益气扶正 人参→益气健脾功效:益气解表,散风除湿 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第七章泻下剂P67 含义: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 适应症:里实证(包括停痰、积饮、瘀血、宿食、燥屎、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 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 注意事项:1、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若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当权衡后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 2、年老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伤者,虽有大便秘结,亦不可专事攻下—或先予攻下兼顾其虚,或攻补兼施虚实兼顾。 3、服药期间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4、易伤胃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孕妇当慎用,以防堕胎。 7、大承气汤 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实君主治:Ⅰ、阳明腑实证Ⅱ、热结旁流证Ⅲ、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芒硝→泻热通便,润燥通便燥臣实(实热内结,腹痛拒按,按之硬,潮热谵语) 枳实→行气消痞痞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厚朴→行气除满满痞(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 功效:峻下热结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 治法:泻下热结病机:邪热与有形燥屎结于胃肠,腑气闭阻不通 体现:Ⅰ(下胃肠实热积滞)→釜底抽薪,急下存阴Ⅱ→通因通用Ⅲ(热厥)→寒因寒用 8、大黄附子汤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