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样品管理规程

TS16949样品管理规程
TS16949样品管理规程

样品管理规程

1.0、目的

确保本组织样品的申请、制作、认定、保存、废弃等作业按规程进行。2.0、范围

此规程适用于本组织的所有样品。

3.0、职责

3.1 生产部生管员负责安排样品制作日程及生产物料的准备。

3.2 品质技术部、生产部负责样品的制作。

3.3 品质技术部负责样品的选定、申请、相关资料的准备及样品的提交。3.4 品质技术部负责认定合格样品资料的分发及公司内样品的保存、废弃的管理。

4.0、内容

4.1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供应商应对本公司/本公司对客户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

4.1.1开始制造的新产品;

4.1.2 变更了设计的产品;

4.1.3变更了要求事项的产品;

4.1.4由于改正、预防措施等需要更改5M的产品;

[5M更改事项]

a 重要工序的操作人员变动、供应者的改变;

b 新的设备、模具、夹具、测量机器等的使用;

c 原材料的材质、特性、形态的改变;

d 操作、检查、输送等方法的改变;

e 工序的省略、追加、顺序的改变。

4.1.5 一段期间没有制造供应、担心会出现生产条件等陈旧化的产品。4.2 原材料样品的认定

4.2.1 采购科负责在正式定购前向供应商索要样品以供样品认定:

a 数量必须满足完成样品试验认可及样品分发需要;

b 索样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性能指标资料。

4.2.2 品质技术部应结合生产原材料使用需求,运用以下方法的一种或几种对样品进行认定:

a 外观检查

b 材质认可

c 理化实验

d 破坏实验

e 试装配。

4.2.2 品质技术部将样品认定结论记录在《供应商样品认定书》上。以上实

验必要时可由品质技术部协助进行。

4.3样品的申请

4.3.1 新产品量产前应顾客要求为顾客提供样品,或供应商应我公司要求

提交样品待认定,均无需申请。

4.3.2新产品量产后如需追加样品,应填写的《样品申请单》向有关部门

申请。

4.4样品的提交、使用及保管

4.4.1 量产前需要认定的原材料样品,由供应商按我公司要求提交到我公

司采购科,由采购科转交品质技术部进行认定。

4.4.2 量产后供应商如需与我公司签订样品,应填写我公司的《样品申请

单》并将实物一起送交品质技术部申请。

4.4.3 品质技术部根据情况联同相关部门对样品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在

《样品台帐》上做登记。

4.4.4 我公司需要与客户签订样品时,由品质技术部选定样品并将准备好

的样品提交顾客,顾客认定后取回并将相关资料登记在《样品台帐》上。

4.4.5如公司需要确定公司内部使用的样品时,可由使用部门填写《样品

申请单》提交品质技术部处理。

4.4.6品质技术部根据情况联同相关部门对样品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在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2)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 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 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关于业务员样品领用管理规定

样品管理规定

编制:审核:批准: 样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对样品领用的管理,规范和约束样品的领用工作,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2.1本规定包括客户、相关部门或人员样品领用程序、样品退回及及具体领用样品所必须履行的手续; 2.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市场销售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3职责 3.1总经理级成员、相关部门经理负责样品发样的审批; 3.2相关部门或人员对所领用样品及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3.3生产经营部成品库负责样品的发放、样品寄送及样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4样品领用一般规定 4.1需要领用样品的部门或人员,必须填写书面领用申请,由本部门经理和总经理级人员审批; 4.2在下列情况下,部门或人员可以向公司提交领用样品的申请报告: 4.2.1开辟新客户(或老客户需要新产品),客户要求公司提供样品; 4.2.2 公司认为有必要向客户提供样品的其他情况。 4.2.3技术员由于工作需要领用样品; 5管理要求 5.1凡是要求领用样品的部门或人员,必须向生产经营部成品库申领并填写《样品需求申请单》(见附表1)。 5.1对于市场部业务人员领用样品做如下要求: 5.1.1必须注明所需样品的单位名称、接收部门、接收人等。 5.1.2写明所需样品的型号、数量、填单人的签名(如遇业务员出差在外,应由销售内勤填单,并代签名)、日期等。经部门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销售组确认成品库有无库存。无,则安排生产计划生产,并给出交期;有,若为紧急发货产品,协调安排生产计划,若非紧急发货产品,签字确认后交成品库建账后发放样品; 5.1.3对于新开拓业务的单位,需提供该客户的详细资料。 5.2.3.1基本资料: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联系人、部门、职务等; 5.2.3.2客户介绍:公司简介、主营业务、品牌产品、销售规模、发展方向等; 5.2.3.3产品分析:客户目前产品的使用情况、新产品开发的动向、该样品对于客户的前景预期等; 5.2.3.4其他:如客户的配合程度、需求的紧迫性、客情关系描述等。 5.2对于客户索要样品的由生产经营部销售组负责与客户沟通填写《样品需求申请单》,传真至客户,由客户签字后回传,方可通知成品库寄送样品; 5.3对于技术员出于产品开发需要样品时,由技术人员填写《样品需求申请单》经部门经理初审主管副总批准后,销售组确认成品库有无库存。无,则安排生产计划生产,并给出交期;有,若为紧急发货产品,协调安排生产计划,若非紧急发货产品,签字确认后交成品库建账后发放样品; 5.3相关部门或人员退回样品时,应将样品送至生产经营部成品库,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退库。

1.样品管理规范

1. 目的 本程序是为本公司对样品接收、流转、保管、处理做出规定,保证样品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质量不变和保管期间不损坏、不丢失、不混淆。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检测过程中各类样品的接收、流转、保管和处理。 3. 职责 3.1 业务部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分发、流转、留样的管理。 3.2 公司总经理负责超过保存期样品处理的批准。 3.3 检测人员负责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 4. 工作程序 4.1 样品接收 4.1.1 样品验收 4.1.1.1业务部样品管理员对来样进行符合性检查,并在采样记录单的样品状态或备注栏内记录。检查内容应包括样品的安全警示、外观特征、数量、附件、要求(贮存条件、处置要求、维护要求、检测说明、保密及是否退样等)以确认是否符合本公司检测要求。 4.1.1.2 检查过程中如果对样品有疑问,或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应向送样方提出,要求进一步说明。检查结果应作详细记录并在采样记录单的样品状态或备注栏内记录并由业务部样品管理员签字确认。 4.1.2 样品编号和样品标识 4.1.2.1 样品编号应具有唯一性,保证样品不混淆,同时在每个样品上贴上“样品标识签”,对样品进行检验状态标识以表明样品的检测状态。 4.1.2.2业务部样品管理员应在接收样品后按类别进行编号,归类保存。 4.2 样品保管 4.2.1业务部样品管理员完成样品验收相关要求后应立即将所接收的样品送入本公司样品库,并做好“样品一览表”。在样品保管中做到“三不”(不损坏、不丢失、不混淆)。 4.2.2 样品库要求 4.2.2.1存放样品应根据样品检验状态标签分区存放在样品柜上,做到摆放整齐、安全,不得丢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管理规程

1.目的 本程序对产品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医疗注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管理,包括口罩等产品的研制,以及定型产品的改进。 3.职责 3.1.技术部 3.1.1.负责编制和执行产品设计开发计划,对产品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组织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工作。 3.1.2.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产品设计问题,生产工艺编制,工装夹具设计和制作. 3.1.3.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交风险管理报告。 3.2.生产部负责组织试产,参与相关过程评审。 3.3.采购部负责产品试制过程中物料采购。 3.4.销售部负责市场调研并参与相关设计评审。 3.5.质保部负责试制过程中产品的检验和测试。 4.规程 4.1.设计开发策划 4.1.1.项目来源及市场调研分析 1)新产品的开发由销售部、技术部通过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收集市场情报,提交《产品立项建议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经过总经理批准后进入立项评审阶段。 2)技术部或销售部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提出系列产品或升级产品的开发,提交《产品立项建议书》直接进行立项评审。 4.1.2.产品立项及设计开发计划编制 4.1.2.1.技术部负责技术可行性评估,组织立项评审并编写《产品立项评审报告》。评审通

过后,技术部应编写《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书》,内容包括: 1)明确产品设计开发必须遵循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2)明确产品功能、性能和安全的要求(包括应用技术、机械机构、性能指标、安全规范等); 3)明确设计开发各阶段的划分(包括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图纸设计,工艺设计、样品试制、试验测试等); 4)明确设计开发各阶段的要求(包括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评审、设计变更和设计转移等活动的要求); 5)明确设计开发各阶段的人员分工、职责和进度要求; 6)明确设计开发各阶段的接口、传递和评审的形式和要求; 7)客户的特别要求; 8)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9)其它要求。 4.1.2.2.技术部认为必要时可对所立项目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进行试验,以验证产品总体设计和开发的可行性,由相关人员编制《试验计划书》,并作试验记录。 4.1.2.3.风险管理人员负责拟制“风险管理计划”,组织风险小组成员开展设计和开发策划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具体参考《风险管理规程》。 4.1.3.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评审 技术部应组织开发小组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做出适当修改,并记录于《设计开发评审表》(策划评审)。 4.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4.2.1.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 4.2.1.1.技术部根据《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书》组织相关人员协商新产品设计的有关事项,并编制《设计开发任务书》,内容应包括: 1)产品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安全和寿命要求; 2)客户定义的需求; 3)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4)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5)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包括安全、包装、运输、贮存、环境经济方面等);

公司劳保用品发放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498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公司劳保用品发放管理 制度正式样本

公司劳保用品发放管理制度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目的 为了规范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贮存、发放,确 保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有效使用,特制订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工 作。 3 引用文件 《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4 术语与定义(无) 5 职责

5.1 公司人力资源中心负责制订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和采购计划。 5.2 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审核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并监督执行,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的安全性能检验工作。 5.3 公司物资公司负责所有公司劳动保护用品标准中规定的职工劳保用品的采购及发放工作。 5.4 项目部负责制订应急性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并负责具体的采购、检验、发放工作。 6 具体内容 6.1 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制订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和采购计划。 6.2 公司安全监察部审核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和采购计划。 6.3 物资公司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贮存与

样品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本厂样品的管理。 2 范围:本规程适用所有化验留样、商检留样及外寄样品的管理。 3 职责:服务中心和化验室责本规程的实施。 4 程序(内容): 4.1样品瓶的灭菌:玻璃样品瓶在160 C干热灭菌2小时,塑料样品瓶用二氧化氯(150ppm,30分钟)灭菌。 4.2样品的采集 采样方法: 无菌操作法,既将样品袋拿回实验室,在无菌室用75%酒精棉球对样品袋盖子、启盖器及工作人员的手处进行酒精消毒,然后再倒出所需样之数量,之后再对盖子和盖口进行消毒,消毒之后,立即盖上盖子将样品放回原处。 4.2.1对每生产批次(共N桶)的产品,在灌装开始30min后取第一次样品(2个小无菌袋,采样各2L), 4.2.2在罐装一半时取第二次样品(6个小无菌袋,每袋采样2L),作为本批次产品中间样品。其中,一个作为本批次样品复测用样,标识为批次号,中间样(复测样),采样序号,采样人,采样日期,取样结束后,一个作为本批次产品微生物检验用样,表示为批次号,中间样(微生物检验用样),取样结束后化验员负责取回样品,并交微生物检验员。另一个作为本批次产品理化指标检验用样,标识为批次号,中间样(理化检验用样),采样序号,采样人,采样日期,取样结束后化验员负责取回样品。另外三个做为商检留样,标识为批次号,采样序号,采样人,采样日期。 4.2.3在灌完结束前30min采第三次样品(2个小无菌袋,采样各2L),标识为批次号,采样序号,采样人,采样日期。一个化验室留样;一个商检样。 4.2.4 所取样品应只与对应批次同类、应置于样品桶内成品包装袋上方,顶部加盖,桶外加贴“留样桶(商检样)”或“留样桶” 4.3 标识桶的贮存 服务中心负责将样品桶按对应批次放置于成品垛的前面,存放条件为采样员易采样为宜。4.4 已售成品样品的管理 发货前,服务中心应及时通知质检部发货的批次及发货的时间,样品管理员于发货前将该批

样品试制管理规程

样品试制管理规程 1、目的 通过对样品的试制,初步证实该样品满足《设计输入要求》、《设计方案说明书》和《产品设计开发计划》等要求的能力,开发、验证及优化产品配方,为下一步小、中试过程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前期样品试制过程。 3、职责 3.1副总裁:负责原辅料及设备设施的的批准,参与样品审评。 3.2品研部经理 3.2.1负责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工作,参与样品审评。 3.2.2负责产品配方、工艺文件、检验项目的制定或审核。 3.3研发员 3.3.1组织产品的试制,跟催试制进度,参与样品审评。 3.3.2起草工艺文件,编制检验项目。 3.3.3整理保存试制、评审、验证过程中相关的记录及报告 3.4实验室 3.4.1负责样品的品质检验及稳定性检测。 4、规程内容 4.1原辅料及设备设施的采购管理 4.1.1库存中已有的原辅料,填写《取样单》根据需要领取。 4.1.2需采购原辅料应先索要样品,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的资质证明,无法提供合格资质证明的不采用,样品符合要求后由研发员根据所需量或者供应商的最小订量情况进行采购,填写资源申请单。 4.1.3对原辅料及供应商的资料信息统一管理填写《原物料清单》。 4.1.4试制过程中所需设备设施,由品管员填写资源申请单,品研部经理审核,副总裁批准。 4.2试制过程管理

4.2.1研发员依据《设计输入要求》、《设计方案说明书》、《产品设计开发计划》等要求初步编制产品配方及工艺要求。 4.2.2研发员记录整个试制过程中的试验参数及工艺要求,必要时可以进行产品配方及工艺规程的优化。 4.2.3如样品试制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的资源,应以工作联络单的形式或电话预先通知该资源所属部门主管,该部门应执行资源属地管理原则协助品研部完成工作并做好记录。 4.2.4应至少完成3-5批次的样品试制,每批样品试制的数量应能够满足品评、稳定性试验、品质检验及留样用数量。 4.2.5样品试制完成应优先进行品评小组的品评,如能够通过再进行品质检验及稳定性试验验证。品评过程依据《产品品评管理规程》。 4.2.6品管员编制品质检验项目,并经研发部经理批准,由品研部根据检验项目安排样品的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交由研发员归档管理。 4.2.7研发员安排样品的稳定性试验,验证样品的稳定性并出具样品稳定性报告并由研发员归档管理。 4.3样品评审 4.3.1样品的试制、检测及验证工作完成以后,研发员整理出样品试制过程中的所有资料及样品2-3个最小包装(资料至少应包括产品配方,关键工艺说明,原辅料清单,3-5各批次的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及品评记录,样品试制报告等)。 4.3.2样品评审具体执行《新产品评审管理规程》。 4.4样品确认 4.4.1样品评审、验证合格后,方可把样品送交顾客或设计提出人进行确认,如果对样品不满意,品研经理需要根据顾客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调整,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4.4.2如果顾客不满意,该设计终止。 4.4.3顾客确认的证据(如:邮件、确认记录、电话【顾客确认电话需记录】由研发员保管,作为设计确认的证据之一。 5、记录 5.1《取样单》 5.2《原辅料清单》 5.3《品评记录》 5.4《检验报告》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贮存、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取样、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3、职责 样品管理员负责分析测试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样品由抽样员负责按照样品取样的程序按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取样,并记录取样接收时样品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检测人员接收到样品后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实验室样品管理员负责对检测室样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4 、样品的取样 抽样员应根据取样频次到指定地点按时取样,抽样人应对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负责,保证样品的完整性。每一编号的样品数量不少于水泥所需的外加剂量。

实验室样品管理员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状态,并做好登记。 检测员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或检测员对检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或认为样品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或有异常情况时(包括包装和封签),必须进行再次取样分析。 5 样品的识别 样品的识别包括不同样品的区分识别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下的识别。 样品区分标识,贴在样品外包装上,新有样品均要进行编号,标明产品名称、状态、生产日期及批号,不得随意更改。 样品在不同的试验状态,或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等阶段,应根据样品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以保持清晰的样品识别号,保证各分析室内样品编号方式的唯一性,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可追溯。 6、样品的贮存 实验室室应有专门且适宜的样品贮存场所,配备样品室及样品架。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 7 、样品的处理 样品保存期为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复检及仲裁使用。存放到期的样品,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销毁,并做好处置记录。

TS16949程序文件:培训控制程序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1267 TS16949程序文件:培训控制 程序标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S16949程序文件:培训控制程序标 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TS16949程序文件:培训控制程序 ⒈目的: 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保证所受培训人员达到有关规定要求,为质量体系正常运行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⒉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 ⒊职责: 3?1财务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

施。 3?2其他部门负责培训的申请并组织本部门人员接受培训。 3?3技术部编制专业技术培训大纲。 ⒋工作程序: 4?1技术部编制专业技术培训大纲,作为财务部实施培训的依据。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则显示员工有接受培训的需要: ①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及能力,预备公司将来的发展需要; ②新工人进厂; ③公司有临时培训指令时; ④当员工实际操作技能低于或不能满足其岗位工作的需要

样品管理规定完整版

样品管理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样品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发放号: 编制:尤毅日期: 审核:龙建华日期: 批准:李运明日期: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5日实施日期:2017年03月12日 《改订履历》 版本制定.改订 实施 年月日内容及理由批准审核拟制 制定程序作成 李运明龙建华尤毅实施 实施 发放部门总经理技术中心 物料中心质量管 理部 行政中 心 技术过 程部 市场营销 部 采购供应链车间 份数111

一、目的:为规范样品的管理,保证供应商来料检验有序进行,确保质量保障溯源,特制定样品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合格供应商新送检材料并且未封样的产品进行质量查证、比对参照之用。 三、样品管理及责任划分: 1、检验样品:检验员负责制作, 四、定义: 五、作业规范:

1.样品标签制度:各样品必须加贴样品标签,根据其所在整批材料或产品的状态,标注品名、规格型号、初物编号等信息,以区别样品的批次及检验状态和结果。 2.建立样品档案:所有样品依据其保存要求,分类登记、建立样品档案,以明确其来源、去向及保存期限等。 3.所有样品由外检组检验员负责保管,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翻动,更不许更改其标签或将其带出检验室。 4.检验:由具有检验资格的专职检验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相关项目实施检验,并如实做好检验的原始记录,填写《检验记录单》。 5.开始检验前,做好检验台面及检验员的卫生清洁工作;开封检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原样,不得污染及损毁样品。 6.对样品所进行的每一项比对确认操作,要在其记录中标注。 七、样品管理表单: 1、《样品标示卡》: 2、《样品资料清单》:

产品样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样品制作,确保对外提供适宜的样品,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对外提供的样品和公司样品室的样品。 3职责 3.1销售部及需要对外提供样品的部门提出样品制作申请,经主管副总同意后,报总工程师审批。补偿器类、公司专利产品还需报总经理批准。 3.2研发部依据样品制作申请设计样品,下达《样品生产通知单》,并监督、指导、跟踪样品的制作,负责样品最终合格与否的判定。内部展示样品的制作计划由研发部提出。 3.3生产部依据研发部下达的样品生产通知单组织样品的制作、包装和托运。3.4质检部负责样品制作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5采购部负责样品材料采购。 3.6财务部负责样品材料入库和发放。 4定义 无 5工作程序 5.1样品生产计划 5.1.1销售部及需要对外提供样品的部门,根据需要以《信息联络单》的方式提出样品制作申请,经主管副总审核,按3.1要求报批。 5.1.2销售部下达制作申请需写明样品需求的单位、用途、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收货地点及收货人和电话、项目负责人和电话、制单、审核、批准、是否返还、是否收费等相关信息。 5.1.3研发部根据审批的样品制作申请,编制样品生产通知单。 5.1.4样品生产通知单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执行。 5.1.5生产部依据批准的样品生产通知单编制样品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并组织生产。 5.2样品设计 5.2.1样品设计应根据实际用途及相关要求、标准设计,编制工艺,满足使用要求。展示用样品应方便了解产品特性,注重精美。订货对照用样品,应按订货要求设计制作,样品应与将来实际提供的货物基本一致。 5.2.2样品图纸的发放、存档、登记、收回和销毁,按《技术文件管理规定》执

研发中心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样品样板管理制度

样品样板管理制度 一、目的 1、将设计中的有关要求反映在样板实体上,提供直接的感观效果,并进一步选 择及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为今后大面积施工作出施工标准与表率。 3、将幕墙、机电、土建、精装修等各专业总体协调起来,检验施工顺序的正确 性和连续性,为今后大面积施工提出总体协调步骤。 4、及时发现设计及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办理相应变更、洽商,对调整施工方案 具有指导意义等,提前解决有关施工问题。 1、将建筑效果、使用功能、材料选型、专业交叉、施工质量、节点处理、工作 协调、工期管理、建造成本等各方面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5、通过样板施工将各部位、节点的建筑效果、施工质量进行验证,同时作为材 料、设备选型的依据,对各种材料、设备的性能加以判断,以期建筑效果与使用功能的统一。 二、范围 (一)、包括总承包以及专业承包范围内所有项目的主要材料及关键工序的展示等。 三、相关单位职责

四、样品样板实施流程 (一)、样品样板制作计划 1、样品样板工作组共同制定样板样品工作计划,包括基本材料样品计划和工程 样板计划,小组各成员单位围绕工作计划,以例会的形式展开工作。各方分别明确一名协调人,此协调人根据工作内容对本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协调与落实。 本工程应组织完成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工程样板,计划部位主要为现场。具体如下:

1、成品保护预控原则 1)组合结构深化设计、钢结构深化设计、装修装饰、机电安装施工图的设计进 展与设计质量是样板工作计划实施的关键。方案设计与施工图深化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2)设计的核心单位深化设计以各深化设计单位为主,总承包深化设计部门、各 专业承包商的深化设计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在满足设计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达到建设单位的目标。 3)深化设计的周期深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生产进度的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审核与 回复过程中不定因素,制定相应的深化设计计划,结合计划及时跟进深化设计,必要时可根据工程施工工序特点采用分段和分部完成与审批的形式。2、深化设计审核与确认 1)深化设计审核:设计审核方案、效果设计主要参与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专业设计公司,设计过程中各方需保持信息的沟通,同时可采取论证会议、汇报会议等方式结合进行。各类深化设计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顾问公司审核确认为准。各单位深化设计人员在深化过程中应充分、详尽,尤其在节点区域各专业的结合包括大样图和工序的体现等。 2)深化设计确认:节点深化设计和完善由总承包方深化设计部及各专业承包商 负责完成。总承包单位负责汇总协调,报送各方并获得各方同意签字认可。(二)、设计管理职责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定 1 、目的 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贮存、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 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取样、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3、职责 3.1 样品管理员负责分析测试样品的管理。 3.2 实验室样品由抽样员负责按照样品取样的程序按时到指定 地点进行取样,并记录取样接收时样品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 及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3 实验室检测人员接收到样品后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 的样品加以防护。 3.4 实验室样品管理员负责对检测室样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4 、样品的取样 4.1 抽样员应根据取样频次到指定地点按时取样,抽样人应对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负责,保证样品的完整性。每一编号的样品数量不少于0.5T水泥所需的外加剂量。

4.2 实验室样品管理员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状态,并做好登记。 检测员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或检测员对检验结果持 怀疑态度,或认为样品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或有异常情况时(包括包装和封签),必须进行再次取样分析。 5 样品的识别 5.1 样品的识别包括不同样品的区分识别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下 的识别。 5.2 样品区分标识,贴在样品外包装上,新有样品均要进行编号, 标明产品名称、状态、生产日期及批号,不得随意更改。 5.3 样品在不同的试验状态,或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等阶段,应根据样品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以 保持清晰的样品识别号,保证各分析室内样品编号方式的唯一性, 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可追溯。 6、样品的贮存 实验室室应有专门且适宜的样品贮存场所,配备样品室及样品 架。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样品贮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 7 、样品的处理 样品保存期为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复检及仲裁使用。存放到期 的样品,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销毁,并做好处置记录。

TS16949文件(全套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表单)

共页第页

文件控制流程图

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有效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 职责 3.1质量部负责编制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3.2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相关部门主管审核、签字, 质量部审定,管理者代表批准。 3.3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其他管理性文件,相关部门主管审核、签字,综合部审定, 管理者代表批准。 3.4技术部和相关部门负责编制主管的技术文件、支持性文件,包括《工序标准操作卡》、《作 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检验指导书》等,并由部门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3.5各部门设兼职文件管理员,负责本部门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和要求 4.1文件的分类 4.1.1受控文件 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部门(含提供认证机构)、场所、班次,使用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包括: a.质量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质量文件(表格、报告等)。 b.管理文件:如制度等。 c.技术、支持性文件:如工程图样、工程标准、数据资料、检验指导书、试验程序等。 d.外来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顾客工程规范、供方记录等。 4.1.2非受控文件 凡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无关联的文件属于非受控文件,如行政任命、事务性通知等。 a.盖“非受控”章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供有关人员参考用。 b.因评审、考察等用的,向上级机关或顾客提供的质量体系文件,均为非受控文件。 c.“非受控”文件,更改不通知,作废不回收。 4.1.3文件管理 a.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性文件由综合部归档、控制、分发和回收。 b.技术文件由技术部归档、控制、分发和回收。

样品管理规定整理

样品管理规定整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样品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 版 本: 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 发 放 号: 编制: 尤 毅 日期: 审核: 龙建华 日期: 批准: 李运明 日期: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5日 实施日期:2017年03月12日 《 改订履历 》 发放部门 总经理 技术中心 物料中心 质量管 理部 行政中心 技术过程部 市场营销 部 采购 供应链 车间 份数 1 1 1

一、目的:为规范样品的管理,保证供应商来料检验有序进行,确保质量保障溯源,特制定样品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合格供应商新送检材料并且未封样的产品进行质量查证、比对参照之用。

三、样品管理及责任划分: 1、检验样品:检验员负责制作, 五、作业规范: 1.样品标签制度:各样品必须加贴样品标签,根据其所在整批材料或产品的状态,标注品名、规格型号、初物编号等信息,以区别样品的批次及检验状态和结果。 2.建立样品档案:所有样品依据其保存要求,分类登记、建立样品档案,以明确其来源、去向及保存期限等。 3.所有样品由外检组检验员负责保管,其他人员不得随意翻动,更不许更改其标签或将其带出检验室。 4.检验:由具有检验资格的专职检验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相关项目实施检验,并如实做好检验的原始记录,填写《检验记录单》。 5.开始检验前,做好检验台面及检验员的卫生清洁工作;开封检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原样,不得污染及损毁样品。 6.对样品所进行的每一项比对确认操作,要在其记录中标注。

样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对公司的样品进行统一管理,避免混乱,减少浪费。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的样品,包括供方的样品、顾客提供的样品、生产或检验参照的样品、顾客签封的样品、新开发产品的样品等。 三、职责 1、技术工程部负责公司样品的管理,建立台帐、定期盘点、定期清理无保留价值的样品。 2、行政后勤部负责报废样品的处理。 四、内容 (一)供方样品的管理 1、经装配后富余的样件(由技术部申请的零部件样品)由技术部门登记《零件样品库存帐》,入库、出库时要进行登记。定期进行盘点掌握库存情况,有需要时可以随时查找,避免重复采购。 2、不合格的零部件样品由采购部门退回厂商或销毁,避免与合格材料混淆。 3、库存的零部件样品技术部门每半年清理一次,清理出过期的、无保留价值的样品列出清单,由技术部门经理确认后交行政部进行报废处理。 4、新产品试生产的料件由技术部单独存放,避免与生产混料。试产通过后,技术部门将储存的该产品所用的合格材料及零部件转交库房,库房填写红字《工装、工具、材料、半成品领料单》冲账。 (二)顾客提供样品的管理 1、从顾客处取得的样品,技术部门根据产品型号,样品获得的时间,进行统一标识后填写《外来样品登记表》将用途及主要参数(测试、测绘、对比试验等)登记表中。 2、顾客样品每半年清理一次,将顾客样品的状态,处理办法填入《外来样品登记表》。失效、无保留价值的顾客样品列出清单,交行政部进行报废处理。 (三)新开发样品的管理 1、技术部门按《新产品设计任务书》要求开发的样品要填写《开发样品登记表》。取走样品时,市场人员要在《开发样品登记表》上签字。剩余样品要做好标识,注明型号、生产日期、数量保存于样品柜中,同时在样品目录清单上记录。 2、经顾客确认签封的样品,作为试生产和检验依据的标准,产品开发阶段由技术部门负责保管,正式生产后由技术部门转给品质部保管。 3、新开发的样品由技术部门每半年清理一次,失效的、无保留价值的样品列出清单,由部门经理确认后交行政后勤部进行报废处理。

新产品开发管理办法

一. 目的 1.确保新产品开发遵循既定流程,以最正确之方向、最经济之成本、最快之速度、最优化 之设计进行,达成公司经营目标。 2.“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籍由适当之设计规划、设计审查、设计验 证、设计确认,确保新产品符合既定之标准,满足客户需要。 二. 范围 1.适用于本公司自行设计与开发之新产品;其中新机种的开发按本办法所规定的流程来规范 运作;改型产品的开发可视情况对某些流程之运作进行删减调整,其具体运作流程以其“新产品开发进度管制表”进行管制。 3.本程序将産品设计开发与工艺设计开发整个过程分爲以下的5个阶段:産品策划阶段、産 品设计阶段、工艺开发阶段、试产阶段、量产阶段。 三. 定义 1.新产品:新产品分为新机种和改型两类,新机种是指在外观或功能上相对于原有之常规 产品有重大改进与突破,或本公司从未生产过的全新的产品;改型是指在不改变核心结构的前提下对相关特性做改变,以符合不同客户、市场的需求. 2.SOP:作业标准书 3.SIP:检验规范书 4.SNP:包装规范书 四. 权责 1.项目工程师:主导新産品整个项目开发的推进,为具体工作推展的责任人。 2.项目小组:整个新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试作等各项具体工作执行的团队。 五.内容 1.新产品开发管制作业流程图

功能结构设计

审查 開發課 作問題管制表

本分析表、产品规格书

2. 执行办法 2.1产品企划阶段 2.1.1根据公司新产品研发规划、市场反馈信息或客户需求,营销、研发部门人员均可以适当方 式提出新产品开发建议。 2.1.2依据新产品开发的建议,研发部应执行初步评估与策划,输出之信息应尽可能涵盖产 品之用途、发展方向、性能参数要求、希望成本、开发周期及相关法令/法规要求等各 方面信息,提出“产品开发提案单” (FM10000001),并适时提出“新産品开发可行性评估报 告” (FM10000002)。 2.1.3新产品开发提案单经批准后,研发部应指定项目工程师,针对产品开发提案单进行内部 讨论,提出设计开发总进度及规划新产品各阶段的进度,并拟出“新产品开发进度管制表” (FM10000002)以管制各项工作进度。 2.1.4项目工程师召集并确定各部参加项目小组的成员,小组成员中需包含结构、电子、安规、 测试、品工、制造、采购、视需要还可安排供应重要零组件的供方代表等,并将成员名单 及工作职责列表。 2.1.5研发部主管主持召集项目小组成员,进行新产品开发介绍会,针对产品使用领域、功能、 性能特点、大约时程规划、成本控制目标等进行介绍。 2.2产品设计阶段 2.2.1项目工程师根据产品策划输出的需求,初步订出相关较具体的性能参数。 2.2.2根据订出之成本目标,提出模块结构与成本。 2.2.3界定关键零组件。 2.2.4初步拟定寿命测试方法及要求。 2.2.5功能结构设计 2.2.5.1项目结构工程师根据所要求的性能目标、模块化结构,进行具体的功能结构设计, 达成预定要求,功能设计包含电气功能、机械功能两大类,由工程师充分发挥才能,结合相 关信息进行设计。 2.2.5.2功能设计应充分考虑设计上、制造上之可行性,根据类似产品之设计经验,由项目工 程师召集各分项工程师进行分析、研究,集思广益,并呈主管核准设计图面,于设计过程中 涉及材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制造可行性,必要时应充分运用和借鉴供方材料工程专业

TS16949文件管理程序文件.doc

文件管理程序 1.目的 对公司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或岗位及时得到使 用有有效版本的文件,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文件。 2.围 适用于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包括外来文件)。 3.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手册的批准、发布。 3.2管理者代表负责文件发放围及程序文件的批准。 3.3文控中心负责文件的归口管理及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3.4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修改、使用和保管。 4.定义 4.1 受控文件: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起沟通意图、统一行动重要作用的信 息及其承载媒体,对其编制、评审、批准、编号、发放、使用、更改、更改状态标 识、回收、作废、处置等应进行控制。 4.2 非受控文件:指只具有参考性功能的,作为资料性质的文件,对其只进行发放登记, 不作更改等其他跟踪控制。 5.工作程序 5.1 文件的分类 5.1.1按文件的性质分类 a)手册(包括形成文件的方针和目标的声明); b)ISO/TS16949 技术规与 ISO14001 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及公司为了确保其质 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形成的程序文件(包括质量 计划); c)公司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形成的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图样、样板、技术文件等 , 亦即公司的三阶文件; d)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形成的文件要求的记录的空白表单;即四阶文件。 e)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及顾客提供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样板等)。 5.1.2按文件载体分类

a)纸性文件; b)非纸性文件。 5.2 文件的编号 / 记录的空白表单表码 5.2.1 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号(环境文件编号时不用部门代码) XX–XX –XX 流水号 制定部门代码 类别代码 5.2.2三阶文件的编号(环境三阶文件编号时不用部门代码) XX –XX –XX 流水号 制定部门代码 类别代码 5.2.3文件编号的说明 a)类别代号的意义——质量 手册类别代号为 QM; ——环境手册类别代号为EM; ——质量程序文件类别代号为QP; ——环境程序文件类别代号为EP; ——质量三阶文件类别代号为QI; ——环境三阶文件类别代号为EI ; ——质量记录的空白表单的类别代号为QE.; ——环境记录的空白表单的类别代号为EE。 注:ROHS管理手册是对 ROHS的一个总要求,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编号为EI- b)流水号的意义— —质量手册为 01 ——环境手册为001 ——程序文件的编号按程序文件所描述的要求在ISO/TS16949 技术规、环境管理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流水,为01~99; c)部门代码 三阶文件按着使用部门及文件类别予以分类 (1)部门代码规定如下: 总经理室—— GM业务部——SD PMC部—— PMC生产部——PD采购部——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