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姜黄素对洛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姜黄素对洛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姜黄素对洛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谢媛;王洪;冯冬;郝海平;王广基【期刊名称】《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44)6【摘要】考察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洛伐他汀在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及姜黄素治疗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变化。

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模型,通过血清生化分析和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确证造模成功,在该模型下研究姜黄素的治疗对洛伐他汀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运用LC-MS法测定洛伐他汀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其在正常大鼠、脂肪肝模型大鼠及姜黄素治疗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差异;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肝脏CYP3A2的表达。

长期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使得洛伐他汀在血浆中的暴露显著升高,相应的AUC0-∞升高到正常对照组的1.53倍,半衰期延长到正常对照组的2.54倍,而姜黄素的治疗使AUC0-∞和半衰期都有明显降低,提示长期使用保肝药会改变药物在肝病状态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肝脏病理状态下CYP3A2的表达减少而姜黄素的治疗使其表达量增加所致。

因此,在使用保肝药治疗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时要注意与联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总页数】5页(P543-547)【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姜黄素;洛伐他汀;药代动力学;CYP3A【作者】谢媛;王洪;冯冬;郝海平;王广基【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学教研室;中国药科大学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1【相关文献】1.姜黄素在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中的作用机制[J], 王键;刘振强;包蕾2.姜黄素单体及姜黄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J], 余伟邦;金忠明;简怡飞;金晶;黄民3.七叶皂苷对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J], 吴秀君; 苑冬敏; 陈克研; 马然; 韩波; 于艳4.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姜黄素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比研究 [J], 侯乐萍;魏晓炎;支玲姣5.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J], 陈曦;肖衍宇;陈祎楠;平其能;张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氧化作用研究概况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氧化作用研究概况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概况第22卷第8期1998年12月浙江中医学院JOURNALOFZHEJIANGCOLLEGEOFTCMV o】.22No.6Dec~mber1998—2-,7,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概况魁革平沃兴德,…关键词姜黄素≤二胞些雌一氧化损伤DNA』)_梭/关键词姜黄素脂质过氧化细胞趣化傍盟一氧化损伤—E酚性色素姜黄素(Cureumin)其衍生物(脱甲姜黄素(分子质量368)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主要有效成份,其药理作用有抗氧化,抗感染,抗炎,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氧化作用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体内生理病理过程,不仅外源性氧化剂可以引起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堆积,而且细胞本身的有氧化谢过程中亦有ROS的产生.ROS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很容易与生物大分子反应,直接损害或者通过一系列过氧化链式反应而引起广泛的生物结构破坏,如Ros能氧代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参与动脓粥样硬化形成.为了减少有氧代谢过程中ROS对机体的损伤,国内外学者设想用抗氧化药物抑制ROS的毒性作用.近几年国外学者对姜黄素抗氧化作用研究较多,发现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氧化剂,具有抑制金属离子Fe,Cu诱导脂质过氧化,抑制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保护DNA免受过氧化脂质损伤等作用.本文主要对酚性色素姜黄素(Cucumin)及其衍生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姜黄素爰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姜黄酚性色素主要是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Desmethoxycurcurnin),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e—smetho~ycurcumin),其化学结构见图.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碱性水溶液,其结构特点是同一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酚及口一二酮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2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氧化作用2.1姜黄素抑制空气氧化脂质作用:姜黄素具有抗cH3000cURCUMlN脱甲氧基姜黄素(分子质量337)00.OHOHBESMETHOXYCURCUMIN附图萎黄素,脱甲氧基萎黄素,双脱甲氧基萎黄素化学结构空气氧化脂质作用.Toda等报道用亚油酸空气氧化作用来检测姜黄素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姜黄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它的亚油酸空气氧化Ic为】.83Xl0(硫代巴比妥酸值)和】.15×】0(过氧化物值).姜黄素抗氧化作用Ic高于羟苯丁酸酯而低于DI一a生育酚.6王广勋主编.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2597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编.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818许实波.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中草药.1991;22 (8):1409许实披.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中草药t1991;22(6):26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课题(92BO49)?10?1O石晶.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中草药,1997:28(5):28511盂庆橡.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粘度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1990;23(4):364l2石晶.姜黄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军医进修学院,1996;17(1):31(牧稿日靳1998—07171第6期赵革于.等:姜黄紊置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概况2.2姜黄素抑制Fe,Cu离子诱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金属离子Fe,Cu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及细胞损伤作用.在体外实验Fer,ton反应中.姜黄素具有极强的清除羟自由基作用,清除率达69.Reddy等”体内实验发现姜黄素(灌胃给药30mg/kg?d.10天)能抑制Fe(30mg/kg,嗟腔注射)诱导的Wester大鼠肝细胞损害作用.表现为姜黄素降低Fe’诱导的肝匀浆及血清过氧化脂质.怍者认为姜黄素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而发挥抗肝细胞毒作用的.我们的实验证实姜黄素在体外具有抑制Cu”诱导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不同浓度姜黄素与Cu.一(10/~mol/I)及低密度脂蛋白在37C共同孵育]0小时,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比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坫果显示姜黄素8S/~molIL即能抑制Cu”对低密度脂蛋白的诱导氧化作用,其抑制脂质过氧化Ic.为9.5~mol/I低密度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当姜黄素浓度大于8.5/amol/L时能抑制Cu一对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中的蛋白质部分的诱导氧化修饰作用.Sreejayan等”..体外实验发现姜黄素能抑制Fe”诱导肝微粒体及脑匀浆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姜黄素与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相等, 并且比a一生育酚抗氧化作用强2,3姜黄素抑制亚硝酸盐诱导氧化作用tUnnikr—ishnan等”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亚硝酸诱导氧化血红蛋白作用,保护血红蛋白不被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其抗氧化活性具有浓度依赖性.但当血红蛋白氧化进入自身催化阶段后再加姜黄素却没有观察到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索与其衍生物抗氧化作用相等.而其酚羟基乙酰化后抗氧化活性明显减弱我们认为姜黄素是通过去除过氧化物,二氧化复而发挥抗氧I艺作用,姜黄素与其衍生物分子中甲氧基对其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大,而酚羟基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Brouel.等研究发现低浓度姜黄素能抑制内毒素激活的巨噬细胞一氧化氯合成酶活性.体外培养内毒素激活的巨噬细胞用姜黄素处理并测定培养上清液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姜黄索抑制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Icj为6mmol/L,Noth ernblot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蛋白含量下降因此,姜黄素能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产生,减少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形成,并有去除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作用2.4姜黄素抑制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抑制内皮细咆,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上述三种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分别与低密度脂蛋白,加或不加姜黄素的无酚红,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32 ,1~o4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琉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 琼脂糖凝胶电泳冽定培养上清液中的低密度脂蛋自电泳迁移率,结果显示姜黄素浓度8.5/*moI/L即有抑制三种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而含姜黄素培养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并没有升高.说明姜黄索抗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并不是通过损伤细胞而实现的.本实验室用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膳食造成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姜黄素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发现姜黄素不但能降低血清脂质浓度,并且具有抑制血浆过氧化脂质作啊.Joe等.用含姜黄素培养液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发明10mmol/L姜黄素能完全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亚硝酸在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喂养8周,继续灌胃2周后取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测定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亚硝酸,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腹腔巨噬细胞释放Ros减少2.5姜黄素抗氧化损伤DNA的作用:Shin,Lin等”“研究证实姜黄素能抑制致癌利乙酸内豆蔻沸渡醇的氧化脂质和诱变捉癌作用N]HaT3用乙酸肉豆蔻沸渡醇处理后3O分钟,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升高1.8倍.使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反应生成ROS,进而氧化脂质和核苷酸,使脱氧鸟苷酸转变为8一羟基脱氧鸟苷酸,引起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致癌作用.与单独给100gg/L乙酸肉豆蔻沸波醇组比.同时给2mmol/ L姜黄紊和】00~g/L乙酸肉豆蔻沸波醇组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22.7.高压液相电化学测定结果表明:用诱变刺乙酸肉豆蔻沸波醇处理体外培养鼠成纤维细咆,能使鼠成纤维细胞DNA中8一羟基鸟苷酸含量升高,而姜黄索能抑制此诱变剂诱导氧化鸟苷酸生成8一羟基鸟苷酸,说明姜黄素既有抗氧化又有抗诱变作用.Shalini等.”研究证实姜黄水提液100pg/L具有保护DNA免受过氧化损伤的作用,其抑制率达80.Rajakumar等研究发现75mmol/L姜黄黎即能抑制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抑制率达403结语体内LDL被氧化修饰成为氧化LDL,氧化LDL与清道夫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力,易被巨噬细胞和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吞噬,大量脂质在细胞内储积后可形成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体内LDL氧化修饰的确切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易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由于ROS,一氧化氮和LDL周时存着.三者独立又相互影响.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技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R0s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起重要作用,羟自由基作为脂质过氧化链支链式反应的主要引发剂,其来源于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过氧化氢以外的途径.最常见的是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ONOO+H一NO+OH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由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生成.继而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羟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过氡亚硝基阴离子使载脂蛋白被修饰姜黄素具有极强去除羟自由基作用,又有去除过氧亚硝基阴离子作用,同时又有抗过氧化脂质损伤,降血脂作用因此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双重作用的姜黄素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第22卷第6期l998年12月浙江中医学院JOURNALOFZHEJIANGCOLIEGEOFTCMV0I’22No6Decemberlg987_2一”姜黄对高胆固醇和高脂肪膳食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沃*t金明敏(浙江中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杭州310009)fi2.m.2fi296?2g提要用含10猪油,1o蛋黄,o.8胆固醇的饲料喂小鼠.造成食饵性高脂血症应用姜黄,降脂宁和烟酸进行实验性治疗,发现姜黄能显着地降低血清和肝脏胆固醇扣甘油三酯含量.尤以降甘油三酯作用胖症的治疗除节食外.减步体脂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降血脂方面.由于治疗上的需要产生了一批祛脂乙酯,烟酸和树脂类药物.近来又有象舒降之一类的新药阿世.但由于副作用大,在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植物药天然溅肥和降血脂成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棍.我们在过去10年减肥和降血脂中草药研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筛选出一些具有减肥和降血脂的中草药和复方.证明姜黄能降低血清和主动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舍量”.但对其作用机制丁解尚步.我们使用小鼠造成食饵性高脂血症,观察姜黄对高血脂动物血糖,血清和肝组织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厦血清脂蛋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减肥和降血脂机理.1材料与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体重2o一23g,正常组喂6E基础饲料,实验组每天每只小鼠喂鲰含1O%猪油,10蛋黄,o.8胆固醇的高脂饲料.使其形成食饵性高脂血症,25天后分成4组; 模型组每天插管喂饲lml生理盐水;姜黄组每天插管喂饲lm140Og/Ir的生药煎剂;降脂宁组每天插管喂饲lm[4g/L的降脂宁f烟酸组每天插管喂饲lm[16g/I的烟酸.正常组和模型组喂饲lml生理盐水.处死前一天撒去饲料,仅留饮用水第10天喂药1h后处死.取血和肝组织进行测定高猪油造型组使用古18猪油饲料.每天每只小鼠喂饲6g.其它处理同上.血和肝脏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用异丙醇提取法,高铁醋酸一硫酸显色法{曼I定胆固醇,己酰丙酮显色法测定甘油三酯, 参考文献1ReddyAC.LokeshBR.EffectofCtarcuminandeugenoloniron?inducedhepatictoxcilyinrats.Toxicology.1996】07(1):392SrJayan,RaoMN.Curcuminoidsapotentinhibitorsof lipidperoxidation.JPharmPharmacol,1994;46(12):10133RajakumarDV.Rao—MN.Antioxidontpropertiesofdehy drozingeroneandCurcumininratbrainhomogenates.Mol CellBiochem,1994;140(1):734UnnikrishrtanMK.RaoMN.Cureumininhibitsnitrogen dioxideinducedoxidalionofhemoglobin.MolCell_Bicchem.1995{146(1):355UnnikrishnanMK,RaoMN.1nhibitionofnitritejndueed oxidicedofhemoglobinbycurcuminoids.Pharmazie,1995;50(7):4906UnnikrishnanMK.RaoMN.Curcumininhibitsnitritein—ducedmethemoglobinFormation.FEBS—Lett,l992;30l(2):1957Brouet1.OhshimaH.CurcumJn,allanti—tumourpromoterandantiinflammatoryagent.inhibitsinductionofnitricox*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课题(92B049)?12?idesynthaseinactivatedmacrophages.Biochem—Biophys—ResCommum,L995;206(2):5338Joe—B,Lokesh—BR.Roleofcapsaicin.ctlrculllJtlanddietaryn3fattyacidsinloweringthegenerationofreactiveoxygen speciesinrtperitonealmacrophages.BiochlmBiophysAc—ta.1994;1224(2):2559LIN—jk.shih—cA.InhibitoryeffectofCurcuminOnxathine ehydrogenase/oxidaseinducedbyphobot-r12一myristate一13一acetateinNIH3T3celts.CarcjnoⅡenes1s,l994;l5(8):17l7IOShih~CA.LLJKInhibitionof8hydroxydeoxyguanosine formationbycl~’cunin1nmousefibrobtas tcells.Careino- genesis,l993.14(4):7O91lShalini—VK.Srinivas—L.LipidperoxideinducedDNAdam age:protectionbyturmeric(curcumalonga)MolcellBiochem.1987;77(1):312Rajakumar—DV.RaoMN.Ant[oxidantpropertiesofdehy—drozingeroneandcurctlmininratbrainhomogenatesMot CellBlochem,l9g4;14O(1):73(收稿日期1998061o ,.,一。

姜黄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M ) M P 等。姜黄素能够作用于这些分子而发挥抗转移 的作用 。 姜黄素能完全 阻断单核细胞与 内皮细胞 的粘 附 以及 I A - 、 C M 1 VA- C M 1和 E A- L M 1在 内皮细胞上的表达 , 还可抑制 T F诱 导内 N
皮 细 胞 表 达 粘 附 分 子 , 机 制 可 能 是 由 于 抑 制 了 N — 活 其 F KB 化“ 。姜 黄 素 能 够 抑 制 喉 癌 H P细 胞 M P 2的表 达 与 活 化 , E M一 从
C c i E有 关 , y l n 。 y ln y ln C c iD、C c i E在 多 种 肿 瘤 中 过 量表 达 , 能
肿瘤细 胞的粘 附与浸润是肿 瘤细胞进 入血管和 淋 巴管发 生转移 的必要环节 , 此过 程受到 多种子 的调节 , 细胞间粘 如
附 分 子 (C M 、血 管 细 胞 粘 附 分 子 (C M 和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IA ) VA)
结 果表 明 , 黏 膜 中 的 C 肠 D T细 胞 和 B淋 巴 细 胞 的数 量 明 显 增
姜 黄 (u c a ln a 是姜科植 物姜黄 的根茎 , 产于 中 Cr u ̄ o g ) 主 国、印度 、日本等国。姜黄不仅在 印度作为香料用于食 品咖喱 中, 而且在 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其性 味辛 、苦 、温 , 可行 气破瘀 、 通经止痛 。 姜黄主要成分姜 黄素具有广 泛的药理作用 , 而对 于姜 黄素抗肿瘤作用 的研究, 长期 以来主要集 中在肿瘤 的 化学预 防方面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 的不 断发展, 研究者 们对姜黄素作用机制有 了更深入的研究。 笔者就迄今有关姜黄 素的抗肿瘤及其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1 抑制肿擅细胞 增殖 并诱导肿瘤细胞 的凋亡 姜黄素对 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以抑制肿瘤细 可 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 。安 氏等“ 观察姜黄素对不 同肿瘤细胞 的 作用及光 学显微镜下形态学变化发现, 0 p o / 6 m l L姜黄素能抑 制肝 癌细 胞 (M C 7 2 ) 宫颈癌 细胞 (e a 、结肠 癌细 胞 SM一 71、 H l)

中药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中药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中药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李锐;肖燕;和心依;王心怡【摘要】姜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理活性,已经成为全世界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中药姜黄在临床应用上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中药姜黄治疗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思路.【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2)003【总页数】7页(P98-104)【关键词】中药;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体内代谢【作者】李锐;肖燕;和心依;王心怡【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姜黄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药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临床与日常应用历史。

《中国药典》收载了源自植物姜黄的2个中药品种,即:姜黄和郁金。

其中植物姜黄(C. longa L.)的干燥根茎列为药典项下的姜黄;植物姜黄(C. longa L.)的干燥块根列为药典项下的“黄丝郁金”。

姜黄始载于《唐本草》,列为中品,称其:“味辛,苦,温,归脾、肝经。

有破血行气,痛经止痛之功。

主治胸胁刺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图经》、《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等本草著述皆认同《唐本草》之论述。

从其临床应用来看,有记载的姜黄为君药的处方包括:治心疼,源自《奇效良方》,用于心疼症的治疗;姜黄散,源自《杂病源流犀烛》,用于风热牙痛的治疗;瑞金散,源自《妇人良方大全》,用于妇人月经不行,月经不调等症的治疗。

姜黄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已有接近1 000多年的用药经验,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气、血杂症的常用中药。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现代技术与方法,运用化学分离、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手段对姜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实验结果,并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姜黄素 抗衰研究报告

姜黄素 抗衰研究报告

姜黄素抗衰研究报告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姜黄中的活性化合物,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衰老的潜力,并在许多与衰老有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首先,姜黄素被发现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自由基的过度积累和炎症反应是衰老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可以导致细胞损伤、组织退化和器官功能下降。

姜黄素通过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延缓衰老进程。

其次,姜黄素被证明对衰老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与血管内皮功能退化、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纤维化等因素有关。

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减轻心肌纤维化,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些都表明姜黄素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潜在的益处。

此外,姜黄素还显示出在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潜力。

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与神经元的退行性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累积有关。

许多研究显示,姜黄素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

这表明姜黄素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来说,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草药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潜力。

其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姜黄素还展现出在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益处。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姜黄素的抗衰老机制,并开发更加有效的姜黄素衍生物作为抗衰老药物的候选。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文雪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4期【摘要】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酚类色素。

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因此,姜黄素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物质,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

有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在这篇综述中,将讨论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1 降脂作用在大量动物实验中发现,姜黄素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其中对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还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肝胆固醇(CH)中TG含量,且对肝肾无毒副作用。

有关姜黄素降脂机制,一部分人认为是姜黄素通过加速肝和肾上腺对脂蛋白(a)和LDL的代谢而加强胆囊对LDL 排泄,同时抑制脾脏对LDL的摄取,从而达到降低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Asai等[1]认为姜黄素通过增强肝酞基辅酶A还原酶活性而改变脂肪酸代谢,最终降低血脂。

Rukkumain[2]等研究发现姜黄素降脂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干涉外源CH的吸收。

总之,姜黄素在治疗人类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

姜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或阻断细胞DNA将细胞阻滞在G2/M期[3],从而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姜黄素通过激活caspases-3和caspases-8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Choudhuri等[4]研究发现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依赖于p53基因相关途径。

此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是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5]。

姜黄素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来抑肿瘤细胞增殖。

姜黄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姜黄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A s a t Obet e o su y t e c n e tain o h u c mi io o s o a l ud i rt wi i h n e n b t t e c ru n l s me r l i i n a t t r cv o p q h me c a g i d
中 图分 类 号 :R 8 2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 9 7 2 0 ) 1 0 2 0 0 8 8 X(0 7 0 —0 4 - 2
素脂质 体 口服液比姜黄素混悬液入血速度 明显加快 , 有利于机 体的吸收 , 并且 消除减 慢, 血液 申浓度 高, 在组织 中分布广 。
Ke II:Cu c mi io m e Cu c mi y WO c s ru n l s po s ru n;P ama o iei h r cknt c
姜黄素是 中药姜 黄 的主要 有效成 分 , 现代 药理研 究表 明其 具有抗癌 、 抗凝 、 制 HⅣ 酶 、 抑 抗炎 、 氧化 、 血脂 等作 用 , 抗 降 这 些作用主要是通过局部注射或体外 试验所观察 到 的药 效L 。笔 】 ] 者研究 了姜黄素脂质 体 口服给药 在大 鼠体 内的动力 学特征 , 为
C r u n l o o s o a iu d i a s r e r a i l d e i i a e r l wl h u c mi u p n i n u c mi i s me r l q i s b o b d mo e r p d y a l n t d mo eso y t a c r u n s s e so wh c l p l n m n ih i a s s o d s rb t d i r is e n h o c n r to s i l d i i h r it i u e mo ets u s a d t ec n e t a i n n b o h g e . n 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如urnal 2014 Jan:18(1) ◇综述与讲座◇ 姜黄素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彩云 ,易加明 ,袁慧玲 ,陈卫东 ,鲁传华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8) 

摘要: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结构和溶解性特点导致其在体内吸收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剂型改造是解决姜黄素 应用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姜黄素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综述,发现姜黄素制剂能有效改善姜黄素生物利 用度低的不足,并显示出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结合纳米技术将实现姜黄素制剂的多功能化,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更 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姜黄素;姜黄素制剂;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doi 10 3969/j issn 1009—6469 2014 0l 001 

Progress in pharmacokinetics of curcumin and its dosage forms ZHANG Cai—yun。。 ,YI Jia—ming。。 ,YUAN Hui—ling。。 ,et al (1.Department ofPharnmc7,Anhui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Anhui 230031,China; 2AnhuiProvince缸y LaboratoryofResearch andDepartmem ofTraditionaf ChineseMedicine,Hefei,Ardtui 230038, ina) 

Ab ̄ract:Cureumin is extensively concerned and widd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its several biological and phar— macological activities,including antieaneer,anti—irflammatot7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However,its poor aqueous solubility and insta— ble structure lead to poor absorption,fast metabolism and low bioavailability,which seriously hinder its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review summarize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urcunlin and its six dosage form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everal dosage forms of curcunlin all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drug concentr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with other pharma— cokinetic parameter Curemnin drug system combined with nano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fulfill multi— function,providing nlor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urcunlin;curcunlin dosage form;ph洲ac0klnet1c ;bioavailability 

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根茎中的有效活性成分, 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丰富的药理作用,此外姜黄 素对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也有不错 的应用前景 。但姜黄素结构不稳定、水溶性差、 半衰期短及生物利用度低等不足,严重限制了其推 广和临床应用。近年来有关姜黄素及其制剂的药代 动力学研究比较活跃,大量科研人员通过药剂学设 计丰富了姜黄素剂型,有效地增大了姜黄素的水溶 性并减缓体内代谢速度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本 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姜黄素的药代 动力学特点,重点对姜黄素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姜黄素的临床应用。 1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1303006);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 项目(N0 KJ2012ZD09) 作者简介:张彩云,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药用生物材料和药 物新剂型、药物代谢动力学,E mail:cyzhan @163 CO ̄fl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吸收方 面,由于姜黄素水溶性差,胃肠吸收不好,导致口服 生物利用度低。如Schiborr等 采用灌胃和腹腔注 射两种给药形式考察姜黄素在小鼠体内的吸收行 为。灌胃给药组(按照5O mg・kg 剂量)30 min后 小鼠血浆、肝脏和脑部姜黄素含量均低于检测限,而 注射组(按照100 mg・kg 剂量)给药30 min脑部 姜黄素含量在4~5 g・g 。张立康等 研究了灌 胃(200 mg・kg )、腹腔注射(20 mg・kg )和舌 下静脉(10 mg・kg )三种途径给药后姜黄素在大 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实验结果 表明三种给药途径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 均符合二室模型…t分别59 28、9O 79和11 96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86 36、73 39、 104 62 mg・min ・L ;同时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 生物利用度为35 07%,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 度为4 13%。可见姜黄素经不同给药途径在大鼠 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相似,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 2・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如urnal 2014 Jan:18(1) 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J。 2姜黄素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针对姜黄素结构和性能存在的问题,人们利用 制剂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通过加入适当 的药用辅料,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和纳米技术,改善姜 黄素理化性质以有效的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 性,从而提高姜黄素体内生物利用度。现结合姜黄 素的六种主要剂型综述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2.1微囊剂微囊化主要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囊 材,将液态或固态药物包载形成核壳型微囊,同时也 可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微米级实 体小球或小囊。微囊化技术对提高姜黄素稳定性、 增加其溶解度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曾晓会等 J 采用口服给药,进行颈动脉插管研究了姜黄素微囊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发现姜黄 素微囊各剂量的药时曲线均呈双峰现象。姜黄素各 剂量组的C…没有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姜 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非线性过程,可 能是肠肝循环所致。同时对不同剂量组而言,低剂 量组的 比中、高剂量组小,但低剂量C 和AUC 比中、高剂量都大。这可能是由于高剂量接近最大 耐受量,低剂量最接近临床拟用量而容易吸收入血 所致。Manju等 采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了平均粒 径2 m、Zeta电位为59 mV的聚电解质(PSS/ PEI) 多层囊包裹的姜黄素微囊,在PBS中的体外 释放显示在一周之内缓慢释放2 77%,而0 025 100 L浓度足够对L929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2.2固体分散体固体分散体是将药物以分子、胶 态、微晶等状态高度分散于载体中,采用熔融法、溶 剂法等制成一种固体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统。在姜黄 素Seoa等 用聚乙二醇硬脂酸脂15(Solutol HS15) 作为载体制备了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其中姜黄素以 非晶形式存在于分散体中,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该分 散体能提高姜黄素的溶出度,1 h内溶出率达到 90%;体内药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固体分散体显著提 高了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与纯姜黄素相比 AUC。 提高5倍。Onoue等 为了提高姜黄素的 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制备了姜黄素纳米晶和无定 形两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两种固体分散体均能保 护姜黄素的光化学稳定性,提高了姜黄素的溶解度, 同时相对姜黄素原料药而言,纳米晶和无定形两种 固体分散体的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了16倍和12 倍。可见姜黄素固体分散体 … 能有效增加姜黄 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2.3滴丸滴丸是药物与基质混匀后滴入不相溶 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对提高药物稳 定性、增加药物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均具有显著 作用。朱光宇 采用自制滴丸机制备了姜黄素滴 丸,并进行外观检查、重量差异、重复性、溶出度等体 外研究。结果表明所制的姜黄素滴丸各项规定均符 合要求,体外测定符合药典规定。方瑜等 采用正 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制备了姜黄素缓释滴丸,体外 释放度考察结果显示该滴丸的释药行为符合Higu— chi方程,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韩刚等 以聚乙 二醇6000为基质制备了姜黄素滴丸,采用灌胃方式 对sD大鼠给药,并用纯姜黄素混悬液和姜黄素片剂 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给药剂型在大鼠体内的药 学过程都符合单室模型,姜黄素滴丸相比纯姜黄素 混悬液和片剂口服吸收快~C 和AUC均显著增大,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 046%,可见姜黄素滴丸显著提 高了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2.4脂质体将姜黄素制成脂质体可改善其水溶 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并增强靶向性。顾吉晋等 采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卡波姆包衣姜黄素脂质体,大鼠 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口服给药后药物动力学 呈双室模型特征,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281%,是静臣 脂质体的2 22倍。可见该法制备的卡波姆包衣姜黄 素脂质体可明显提高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同时 药物峰浓度显著增加。Chen等 制备了包封率和载 药量分别为86 67%和2 33%的姜黄素脂质体,其体 内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46 13 g・L ,t 

=12 05 h,AUC=416 58 g・L ・h (姜黄素混悬 液的相应数据分别为C…=35 46 g・L ,t = 3 85 h,AUC=244 77 g・L ・h ),可见该脂质体 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吴青青等 对姜黄素脂质体进行了体外透皮研究,实验12 h时姜 黄素脂质体的皮肤累积透过量和滞留量分别为姜黄 素吐温一8O溶液的2 11倍和3 05倍,表明脂质体作为 姜黄素的透皮给药载体能促进姜黄素的透皮吸收,并 能增加其在皮肤中的滞留量。 2.5纳米粒纳米粒药物输送系统主要是将药物 包封于亚微粒中以调节释药速度、增加生物膜的透 过性、改变体内分布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等。近年来 正在发展的固体脂贡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纳米粒给药 系统,其以固态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 制成固态胶粒。Cheng等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了以 PEG—PLA两嵌段共聚物和PVP共同包封的平均粒 径为80 nm左右的姜黄素纳米粒,通过以每周23 mg・kg 的剂量灌胃给药于老年痴呆T 576小鼠。 3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纳米粒比安慰剂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