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 年正式启动, 2000 年 1 月至 6 月通过申报、评审,

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 年 7 月至 2001 年 2 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

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 3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 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

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 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 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 月 1 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实验区。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

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既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

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

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

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6 项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

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

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

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2、课程结构的改革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

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

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

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课程的实施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

5、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

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

6、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

发展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学校

课程。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

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

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

面改革,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

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

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

2001 年至 2003 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

构建了本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2001 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语文等21 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 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3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语文等15 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及《中小学环境教

育实施指南(试行)。

从 2001 年 9 月起,在全国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 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

单位)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2 年秋季,除上海、西藏外,全国范围内有530个省级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新课程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 余万人。到2003 年秋季,全国共有1642 个县(区)、3500 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2004 年秋季,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实验,2005年增加了江苏,2006 年又增加了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目前,全国已经有1/3的省份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近日,针对 2004 年首次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的高中学生,出

台了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对于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有重大意义。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取得的成就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

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过去以应试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

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倡导建构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

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三位一体” 。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

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

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

经过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课题组对部分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调查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堂的变化: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再不是以往的“闷课”,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它把学生从诸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问、怀疑等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解放,教材、教学过程、时空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

多变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教师的变化:教师的观念、角色以及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本次新课程是教育思想

观念的一次“启蒙运动”,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与反思,已被广大教师所认

同接纳,教师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等都发生了

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

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学生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较大,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和创新能

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经过几年的实验,新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八次新课程改革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方面:

第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进展。评价改革滞后并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国家依然沿用以前的中、

高考考试评价制度,使实验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有种担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原

来的一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情况,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

第二,国家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且各地区投入不平衡。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

不论是在新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备、师资培训等众多方面都需要大量

的资金,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实际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部门的协

调。

第三,对农村教育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师培训不足、经费支持不够、课程

编制较少考虑农村教育的需求、选择的实验地区和学校农村比率远远少于城市的等等。

另外,对每次组织的教师新课程培训缺乏必要的评价,使得一些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实

效。还存在对实验区的检查与评估不足,服务于新课程的资源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2.学校方面:

第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学校依然是形式主义至上,缺少真抓实干,部分原因是评价制度的滞后,关键问题则是学校领导的观念有问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

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

第二,新课程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支持,由于多数学校经济上的不足,有心无力,使课改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对教师均有较高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各地区因经济等各因素制约,课程开发的能力与校本课程质量发展不平衡。

第三,选修课的增加使教学管理难度增大,部分学校无所适从。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有

的学校出现教学管理混乱的情况,学生选修课的指导与管理工作一团糟。

第四,各学校大班教学的现状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使得“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只能是一句口号。

第五,各学校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不足。尽管一直在提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但大部分学校依然是独来独往,而且惟恐自己的经验被其他学校获得。这种关起门来搞课改的想法影响

了课改效果。

3.教师方面:

第一,观念转变慢。受以往教学经验的约束,许多教师虽然已经接受并认同了新课程改

革,但在观念上依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走的还是传统教学的老路。

第二,曲解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要么不够,要么理解不准,

导致课堂教学失控,一些好的教学方式形式化极为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准,对学生们的学习指导不知如何下手,有的依然是以前的手把手教,有的则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这使

得实施新课程后,教学效果反而没有过去的好,这一问题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推进的重要因素

之一。

第三,教师自身素质跟不上新课程的高要求。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仅要求必须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技能,还提出教师是教学研究者和课程开发者的要求,

而大多数教师往往缺少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急需提高。

第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影响教师的教学与生活。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

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的心理冲突。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往往有好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使得他们对自身能力和新课程本身产生怀疑。

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和众多询问无所适丛,不能处理好新课程要

求的新型师生关系。类似的心理冲突对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正常教学都有较大影响。

4.学生方面:

第一,对新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颇感吃力,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

低年级的学生还好,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适应了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突然面对新的课程要求,部分学生表现出抵制和不适应情况,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第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缺陷。由于新课程本身存在的衔接不当问题和一些老师过分强

调探究能力而忽视基础知识等原因,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第三,学习过程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和教师一样,学生也存在因对新课程不

适应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除以上问题外,就新课程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新课程远离农村的城市化问题和教材

衔接不严密等。另外,有些领导和教师还存在着对新课程的“神化”,对原有的旧课程全盘

否定的思想。一提新课程就什么都是好的,而旧课程则一无是处。还有大学师范教育缺少对

新课程的相关教学,这使得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各准教师缺少新课程的理念,不利于新课程

的推广。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众多问题制约着我们的新课程

改革进度,我们应该以发展求实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追求和困惑,实事求是地正视、分析和诊断这些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崭新的思想理念。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具体可以用“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县管理、学校实施”加以概括。据此,围绕高中化学新课程开展工作自然成为我工作的重中之重。调研采取实地听课、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 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我院领导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都非常重视,进入前都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上岗教师都做了认真的培训。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长期不尽合理,目前学校办学软件高度统一,而硬件却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学校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反响不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1.过早关注高考方案,不符合化学必修模块设置目的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近二十多年来,高考备受关注,几乎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仍然停留在高考成绩上,化学教师深感无奈,导致他们总是希望高考方案越早出台越好,这样就可以以考定教,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选择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它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素养教育。这两者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2.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高一年段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老教师,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要转变他们的教学方式,要有一个过程,现在他们基本上还是以满堂灌为主,深怕学生没有听明白。他们有丰富的应试教育的经验,对于旧大纲中的知识点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胸有成竹,而现在面对新课程,为了防止学生将来高考吃亏,教学中一步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业多多益善,考试此起彼伏,这是造成课时不足的原因之一。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很难与新课程相适应,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居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不到落实。 3.教辅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教研部唐水明整理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 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

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 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 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加大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课程改革六大目标[精品文档]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1.课程功能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 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 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的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高考新教育 2013-09-01 1810 5cc149a20102e7ha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兰州一中教研处根据有关资料摘编 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同时也要注意到新课程的缺陷,在课改中避免矫枉过正,使我们少走弯路。 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八次革新。前七次的时间分别为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5年、1986-1991年、1992-2000年。七次改革的简介见下表。 改革时间改革情况简介 第一次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 难。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 渭南师范学院 二〇〇七年六月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 渭南师范学院秦文孝罗维亮陈兰萍等 内容提要: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步子最大、思想内容最深刻、波及面最广泛的一次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的需要,了解基础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和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才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施状况;教师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师范院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2002年,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伊始,我们就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开始研究。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学院的支持下进行重点课题立项,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几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直接调查学校40余所(其中地市级城区学校6所,县乡以下学校38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0余人,教师1200余人(涉及学校467所,其中县市区所在地学校119所、乡镇以下学校348所),学生800余人,家长37人。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课程的理念、实施的保障系统、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情况以及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 调查工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大中小学生问卷各一份;不同人员的访谈提纲各一份。共发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30份,教师问卷1200份,各类学生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管理人员30份,教师问卷663份,学生问卷691份。听取市(县、区)、乡、校汇报30余场,召开教师与学生参与式座谈会26场;听课48节;并按访谈提纲对44所学校(小学9所、初中28所、高中7所)的79位教师、116名学生、37位家长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 在研究的理念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以农村为主、兼顾城市,以陕西为主、辐射全国的原则,资料来源量大面宽,具有普遍性,可信度高。 在研究的方式方法上,把建立基地深入剖析和面上调研结合起来,采用参与、访谈、跟踪、问卷、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注重了研究的实证性。我们在陕西率先进入新课程的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现行的课程体系完成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对于国家实力的增强、经济的繁荣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因此,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而科学知识及其相关的技能对于工业生产的意义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的倡导者赫伯特?斯宾塞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说明。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臵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简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改革 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课程改革 ,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八次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

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在教学方法上,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主要目标: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 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3、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4、既强调健康体魄,又强调健康心理 三、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所谓“全人”是指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能力等意识。 2、课程结构的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一课程结构的转变,主要基于如下三点: ⑴减少了课程门类,(把美术和音乐合为艺术、自然、理化生合为科学) ⑵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其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教师课程改革内容

精心整理 2018年教师课程改革最新内容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

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 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 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 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 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 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 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 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 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 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改革春风吹满地,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意识形式,都在有形和无形中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课程改革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它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发挥了健康而又积极的重要作用。 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中有提到,要“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每思及此,我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迅猛,以及它给我们社会素质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在之前的教育中,教育者通常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无疑是压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性与积极性: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道德等品质的教育,这使一些学生不能正常约束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份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师能够使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不仅在知识上,还在品德与个人修养中,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了教学活动。无论是小学的实践活动课,还是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际动手操作,还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于使学生突破课本,在自身的动手及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它使学生不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这不仅克服了学生死记硬背无

积极性的缺陷,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性。 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传播。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跟潮流,把教育理念努力使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的教学工具,校内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外的博物馆科技馆等,使学生能够更广阔地接受信息时代的洗礼。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科目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具体化,由原来单纯的语文数学扩展到外语等综合性课程,高中实行数理化分科制……这一系列举措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社会文化在改革光芒下变得更加先进与文明,影响了一代代祖国未来的花朵。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梦想步入三尺讲台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形势,无论是第八次课程改革还是之后的一系列教育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 课改历程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 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

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 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同年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设置选修课。——第六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五、深化改革期(1985—现在) 第七次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向“审定制”转变,一纲多本,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