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高频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分析

讨
论
颈动脉超 声检查 , 观 察 颈动脉 内中膜 , 将
斑块分为软 斑 . 硬 斑 及混合 性 斑块 , 随 机
脑梗死是神经 系统 常见疾病 , 动脉粥
样硬化 是 基本 病 因 J , 动脉 粥 样硬 化 是
一
筛选 体 检 者 4 8例 作 为 对 照 组 , 分 析 斑 块
种大 中动脉退行性 、 增 生性的全身性疾
与脑梗死 的关 系。结果 : 脑梗 死 组 中, 颈 动脉 硬 化 斑 块 的 检 出率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9 3例 脑 梗 死 患 者 中 检 出 斑 块 6 9 例
( 7 4 . 1 9 %) ,对 照 组 栓 出 斑 块 6 例
摘
要 目的 : 通 过 应 用 彩 色 多普 勒 高频
超 声对 颈 动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 检 测 , 探 讨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斑 块 与 脑 梗 死 发 生 的 相
关性 。方 法 : 收治脑梗死 患者 9 3例 , 进 行
内斑块管腔狭窄处血 液动力 学的变化等。 判断 标准… : 颈 动 脉 内 中 膜 厚 度 ( I MT)>1 . 0 mm 为 内 膜 增 厚 , I M T> 1 . 2 a r m视为斑 块 形 成 , 根 据 组织 病 理 学 研究 和斑块 的影 像学特征将斑块分为 : ①
增厚 , 使 内膜 变 为粗 糙 , 逐渐 形 成 斑 块。
斑块 的组织成 分与 脑梗 死 的发 生密 切相 关 。有学者认 为斑块 不稳定 是 引起 脑梗
局部一扁 平状 强 回声。③ 混 合 斑 ( 亦 称 复杂斑 ) : 由不均质 软 、 硬斑 混合组 成 , 呈
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论文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根据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相关因素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
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50例(其中非进展性126例,进展性24例),非脑血管病患者46例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结果:各组动脉狭窄比例明显不同(p005)。
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与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等因素有关,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引发短血性脑血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相关因素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03脑硬死的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均可通过一定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
本文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
资料与方法2009~2011年收治脑梗死患者15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和mri证实。
其中非进展性126例,男84例,女42例,年龄25~85岁,平均6245±1028岁;进展性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30~84岁,平均6140±1058岁。
对照组为同期非脑血管病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34~86岁,平均6425±1048岁。
方法:⑴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规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椎动脉、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基础[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21mm,并且局部向管腔突出,根据超声特点检测患者斑块类型:①不稳定斑块;②稳定斑块。
⑵其他因素检查:生化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患者第2天空腹抽血,检测血脂(tg、tc、hcl—c、ldl—c)血糖、肝生化等。
入院每天常规检查,测血压、测空腹血糖肝生化及血脂情况,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常用标准,吸烟史判断标准为每天吸烟支数20支,吸烟年数超过5年为阳性。
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

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
立普妥可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已相成的斑块可增强其稳定性。
临床采用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得良好疗效,斑块由4.52±0.54减为3.97±0.57。
无严重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相关。
研究表明,稳定性颈动脉斑块不易破裂导致脑缺血症状,即使有单纯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也多是良性;而不稳定性斑块即使不引起严重狭窄,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或血管性痴呆。
余姚市人民医院采用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得良好疗效。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组织选择性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HMFCoA)还原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而使细胞内胆固醇减少及反馈调节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力,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清除,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
同时,阿托伐他汀除调降血脂外,尚有诸多非降脂作用,如抗炎作用,能明显降低CRP的含量,改善内皮功能等,可以预防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对已相成的斑块可增强其稳定性。
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厚度呈现下降趋势,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效,但需坚持长期用药。
用药过程中未见阿托伐他汀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比较安全,适合长期服用,特别适合颈动脉轻度狭窄和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商品名】立普妥【通用名】阿托伐他汀钙【适应证】杂合子家族性或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也用于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
【用法用量】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每日一次10mg,其血脂水平可得到控制。
治疗2周内可见明显疗效,治疗4周内可见最大疗效。
长期治疗可维持疗效。
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患者初始剂量为每日10mg,应遵循剂量的个体化原则并每4周为时间间隔逐步调整剂量至每日40mg。
动脉到动脉栓塞性脑梗死的诊断和处理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类型(Szabo分型)
Several disseminated small lesions
Multi- microembolization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类型(Szabo分型)
Small lesions in hemodynamic risk zones
Border zone infarction
其它缺血性卒中或TIA
中度高危
或 氯吡格雷
只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 (一级预防)
中危
阿司匹林
栓塞的 MRI
栓塞的MRI
问题1: 上述病例中您认为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
A 动脉栓塞 B 血液动力学机制 C 穿支病变
问题1: 上述病例中您认为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
A 动脉栓塞 B 血液动力学机制 C 穿支病变
Negative Remodeling
RR < 0.95
SchoenhEagEeMn eCtoanl.toCuirrculation 2000; 101:598-603
5 血管闭塞
栓塞性事件 血流动力学事件
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 动
TIA
脉
粥
样
硬 脑梗死 化
血流动力学性 栓塞性 混 合性
血流动力学性 栓塞性 混 合性
斑块MRI显示,血管内膜表面不完整,红色箭头为手术切口,白色箭头显示斑 块自身纤维帽破裂,蓝色箭头显示管腔内血栓形成,(H&E)*400显示血栓内 含大量包膜完整红细胞,为新鲜血栓形成,使管腔严重狭窄。
颈动脉球部扁平斑块 不均质
IV-Va型病变
VI型病变
颈动脉斑块MRI成像方法
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进行横断面扫描,范围2cm,包括四种不同对比加权图 像:PDWI,TIWI,T2WI和TOF,为了减少分析时各层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选取 扫描层距为2mm。这样平均每根动脉标本有12-18层图像与剥离标本的组织切 片相比较
脑梗死教学ppt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视觉障碍
言语表达障碍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 随意运动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主要表现为瘫痪,是脑梗死最常见症状。
➢ 中枢性面瘫:嘴角歪斜,鼻唇沟变浅,流涎。 ➢ 中枢性舌瘫:伸舌偏斜。 ➢ 肢体瘫:偏身或单侧,不能抬腿,手不能高举,握物不稳等。 ➢ 其他瘫痪。
➢ 智能障碍 ➢ 眩晕 ➢ 延髓麻痹 ➢ 共济失调 ➢ And so on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脑梗死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梗死 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 椎动脉血栓形成 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皮层支闭塞
头颅CT平扫 脑梗死
脑梗死发病后的24小时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这 个时候,需要头颅MRI检查协助明确诊断。
头颅MRI:可以显示发病数小时后脑梗死病灶。
DSA检查 明确脑梗死的责任血管
脑梗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梗死的诊断
脑梗死的鉴别诊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栓塞 ➢颅内占位性病变
2.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积极处理各项可进行干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 对脑卒中后抑郁、认知障碍的干预。
小结
➢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 ➢ 临床表现与梗死部位直接相关 ➢ 头颅CT及MRI可明确诊断 ➢ 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期治疗。
思考题
• 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 脑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最迅速的影像学检查是什么?
偏身运动障碍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视觉障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侧 同时 受 累 , 次 是 分 叉 处 和 IA 颅 外 段 , 脑 梗 死 患 者 其 C 且
患者 10例 ( 3 脑梗 死组 ) 均 符合 全 国第 四届 脑 血管 病学 术 ,
C A内径显 著狭窄 , 可能与 动脉局部 剪切力 增加 , 起 内 C 这 引
会议修订 的诊断标 准 , 并经颅 脑 C T和 M砌 证 实。男 8 、 8例
双侧颈总动 脉 ( C 、 总动 脉 分 叉 处 ( I ) 颈 内动脉 C A) 颈 BF 及
(C ) I A 颅外段 , 量并记录颈动脉 内膜 一中层厚度 ( ) 管 测 MT 、
壁 内径 , 粥样硬 化斑块 回声强 度 、 量 、 数 部位 等。粥样 硬化斑
块 的诊断标准为 : M ① T>1 2mm为斑 块形 成 , 动脉 内膜 . 颈
性 梗死 。 本研究表 明年龄 、 高血 压、 高血糖 、 高血脂 维蛋 白原 纤
升 高是 影 响 脑 梗 死 患 者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斑 块 的 危 险 因 素 。年
大 面积脑梗死 3 O例 , 脑干梗死 2 4例。
方法 : 采用美国 A uo — se 色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仪 , csnA p n彩 使用 7 5MH 线阵探头 , . z 由超声科 专业 医师操作 。分别检 测
光滑完整者正常 ; ②斑块 质地 与周 围组织相 比呈低 回声并表
脑梗死名词解释护理学

脑梗死名词解释护理学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
脑梗死通常是由于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脑血管狭窄或堵塞所致。
在护理学中,脑梗死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临床护理,包括协助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协助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工作。
3. 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抚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其心理负担。
5.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康复。
6. 安全护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包括跌倒、误吞误食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之,脑梗死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和
心理健康,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
到正常生活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 26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淮海医药,2021,39(1):54-56.[15]张永博.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6):109-110.[16]林仁志,郑晨辉,钟吉俊,等.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c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0):1194-1196,1201.[17] CAMENZULI C,WISMAYER P S,AGIUS J C. Transoral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actice so far[J]. JSLS,2018,22(3):26.(收稿日期:2023-06-22) (本文编辑:马娇)①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万雅迪①【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进展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进展性LAA 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神经功能和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活性氧簇(R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3个月,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NIHSS 评分、mR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