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导学案)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

环节

一、师

生谈

话,引

入复

习(4

分钟)

师: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刚才大家回

答得特别好,那么这节课开始,我们

将复习图形的相关知识,图形都是由

线组成,那么我们就从研究线开始来

研究几何图形。

学生思考回忆

后自由回答。学

生认真倾听教

师谈话,准备进

入复习。

1.数一数,下图中有

( 1 )条直线,( 8 )

条射线,( 6 )条线段。

2.动手操作,大显身手。

(1)过点A画BC的平行

线。

(2)画出三角形ABC中

AB边上的高。

3.如果从A、B两村各修

一条小路到公路上,要使

这两条小路的总长最短,

应该怎样修?请你在图

中画出来。

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其余各角的度

数分别是( 50°、80°或65°、65°)。

9.在边长是6cm 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

的半径是( 3cm )。

10.画一个直径是 2.4cm

的圆,再画出它的两条对

称轴,使这两条对称轴互

相垂直。 答案:

11.(1)1公顷=( 10000 )平方米

(2)1吨=( 1000 )千克

(3)1升=( 1000 )立方厘米

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27分钟)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1)画一画。

让学生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线段。

(2)提问: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学生整理完成下表。

2.复习垂直和平行。

(1)提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

置关系有哪几种?你能画出来吗? (2)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理解垂直的含义。

1.(1)学生动手画直线、射

线、线段。 (2)学生回顾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完成

表格。

2.(1)在同一

平面内两条直

线的位置关系

有两种:相交、

平行。如图:

(3)如图,你能分别量出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平行线l 1与l 2之间的距离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 3.复习角。

(2)学生理解

垂直的含义。 (3)学生测量并理解点到直

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角的定义。

指名学生回答。

明确: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

(2)角的分类。

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指名学生汇报。

按角的大小分,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③提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

4.复习三角形。

(1)三角形的分类。

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方面回顾三角形的分类。3.(1)学生回顾角的定义。(2)小组交流讨论角的分类,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4.(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三角形的分类。

(2)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特征。

5.(1)学生交流四边形的特征。

(2)三角形的特征。

①稳定性;

②内角和是180°;

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复习四边形。

(1)小组交流四边形的特征。(容易变形)

(2)组织学生交流小学阶段学过的四边形。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整理出如下的关系图。(2)回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3)学生汇总4类特殊四边形的特征。

6.(1)学生画圆并明确画圆需要确定圆心和半径。

(2)学生讨论并汇报有关圆的知识。

7.小组讨论总结学过的计量单位。

三、巩

固练习。(5分钟)1.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后集体交流订

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课堂小

结,总结延伸(4分钟)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

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