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及其培养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

合集下载

规模化养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中英版

规模化养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中英版

★规模化养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pathogenic E. coli in vitro of large-scale chicken farm ★规模化养鸡场大肠杆菌病的综合性诊治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ibacillosis in large-scale chicken farm★规模化养猪场猪瘟抗体检测The swine fever antibody detection in large-scale hoggery★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The effect of lysine content in feedstuff on laying performance★家禽的初产体重对产蛋日量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primiparous weight of poultry on daily egg production★产蛋后期改变饲料蛋白对产蛋性能的影响The effects on laying performance by the change of dietary protein in the late laying period★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The effect on laying performance of methionine content in feed★饲料乳酸菌素的添加对家禽氮排泄量的影响The effects on poultry nitrogen excretion by adding lactobacillus in feed★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配比对家禽蛋重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the ratio of protein and energy in feed on the domestic fowl eggs' weight★家禽的初生重对开产日龄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birth weight of the poultry on the age at first egg★H5禽流感疫苗免疫蛋鸡的血清抗体监测The monitoring of serum antibody in H5 avian influenza vaccines immunized laying hens★中药制剂对兔病毒性出血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The impact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on the immune effect of rabbit viral haemorrhagic disease vaccine★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商品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The impact on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broiler brought by the long-term use of probiotics★球虫疫苗免疫研究The immune research of coccidiosis vaccine★微生态制剂在肉鸡(或蛋鸡)饲养中应用效果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the feeding of broiler (or hens)★麻醉药物鱼安定(MS-222)对黄鳝麻醉效果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narcotic drugs (MS-222) on eel★鱼安定(MS-222)对黄鳝催产效果的影响The impact of narcotic drugs (MS-222) to the effects of eel oxytocin★鲢鱼细菌性出血病的防治技术研究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silver carp's bacterial hemorrhagic disease★马杜拉霉素对家兔球虫病的防治效果及毒性试验The prevention and cure effect of maduramycin on coccidiosis in rabbits and its toxicity test★中草药奶牛增奶剂的研制及应用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 increase cows' milk★肉鸡大肠杆菌对几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broiler coli to several antibiotics★石蜡包埋组织中总RNA提取方法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method to extract total RNA from paraffin-embedded tissue★组织中总RNA提取效果的鉴定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ffect on total RNA extraction from tissue★肉鸡HSP70单抗的免疫组化研究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Broiler Chicken HSP70 Monoclonal Antibody★不同添加物对肉用仔鸡热应激的影响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broiler heat stress★不同添加物对缓和产蛋鸡热应激影响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dditives to ease the heat stress of laying hens★中药预防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的效果试验Test on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on piglet weaning stress syndrome★目前农村养鸡户药物中毒的原因与对策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esent rural poultry toxicity★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Ob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ing mastitis in dairy cows★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Discussion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grassroots animal quarantine work★临沂市基层动物检疫队伍建设状况及对策研究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the grassroots animal quarantine team in Linyi City★中草药防治仔猪腹泻的研究开发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rbal medicine to prevent and cure piglet diarrhea★犬难产的治疗Treatment of canine dystocia★非典型新城疫的综合诊断与防制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system of atypical Newcastle disease★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oiler E. coli disease★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cow endometritis★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治疗实验The experiment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ow endometritis★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免疫性能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medicine on cow immune performance towards endometritis★不同环境条件下饲料中霉菌生长情况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growth of molds in feed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乳酸菌制剂饲养肉鸡试验效果观察

乳酸菌制剂饲养肉鸡试验效果观察

1 4 2 饮 水要 求 从进 鸡开 始 , .. 试验组 鸡 只饮水 的 乳酸 菌浓 度 比例可 通过 加药 泵控 制在 2 ~4 , 每 栋鸡 舍 的储 存 乳 酸 菌 罐 必 须 做 到 每 天 彻 底 清 洗 1
次 , 3天彻底 消 毒 1次 。每 栋 鸡 舍 的 储水 罐 必 须 每 做到 每周 清洗 1 。每 天检 查饮 水 系统是 否漏 水或 次 堵塞 ( 包括 饮水 器 ) 发 现 问 题及 时汇 报 处 理 。各 周 ,
龄具 体浓 度见 表 1 。
表 1 采 食 量 数 据 及 饲 料 中添 加 Y Y乳 酸菌 浓 度 、 水 中添 加 乳 酸 菌 浓 度 以及 试 验 组舍 内 喷 雾 情 况 饮
试 验组 饮水 和环 境 中依 周 龄 不 同 , 别 添 加 不 同 浓 分 度 的乳 酸菌 制剂 。从 试 验 开 始 到 结 束 , 验 栋 和 对 试 照栋 人员之 间 要严 格 隔开 , 止 人 员 之 间 窜栋 。对 禁 照组 的管理 按 照 以往 的 管 理方 式 , 日常所 有 药 物 及 抗 生 素按照 出 口肉鸡 的标 准进 行 执 行 , 用 消 毒 试 所
剂也 和 以往 相 同。而 试 验 组 必须 按 照 试 验 的标 准 、
要 求 进行 , 原则 上不使 用 一切抗 生 素药 物 。 1 4 1 饲 料方 面要求 . . 育雏 前 1周 ( ~7日龄 ) 1 采 用原 育雏 料 , 即和对 照组 一样 的饲 料 , 2周开 始饲 第 料 中正式启 用 YY 干粉 乳 酸 菌 饲 料 ( 饲料 及 预 混 料
3 4
中国 兽 医 杂 志 2 1 0 1年 ( 4 第 7卷 ) 1 第 2期
பைடு நூலகம்
乳 酸 菌 制剂 饲 养 肉鸡 试 验 效 果 观 察

鸡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鸡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鸡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与药敏试验(新科学院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091班)绪论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genicity E.coli,APEC)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

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的鸡群普遍存在感染并常有发病。

该病的特征是病型多,包括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眼炎、关节炎、脐炎、肉芽肿以及肺炎等,最常见的为气囊炎、输卵管炎[1,2]。

在临床上往往不单独发病,一般继发于一些病毒性感染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现有的研究表明,APEC抗原性复杂、血清型多样,不同类型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致病菌的血清型差别很大[3]。

鸡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便会导致大量死亡。

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用药物控制该病不但费用高、效果不佳,且会造成药物残留和降低产品品质,为此,有效防治该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新乡地区某鸡群发生的疑似鸡大肠杆菌病进行了初步诊断,并采集典型病料进行病原菌的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为该病的确切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病料来源对来自新乡市一养鸡厂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病例进行临床初步诊断[4],病鸡表现为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食欲废绝,拉黄白稀粪。

用灭菌棉接触采集病鸡粪便作为病料。

(材料由动科学院提供)1.2 主要试剂草酸铵结晶紫(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碘液、氯化钠(北京中联化工试剂厂)牛肉浸粉、蛋白胨(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95%酒精(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番红(天津市瑞金特化学品有限公司)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微量发酵管(杭州天河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葡萄糖、乳糖、猪胆盐、中性红(郑州派尼化工试剂厂)营养琼脂(上海光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VP指示剂(天津市瑞金特化学品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钾、生理盐水、伊红、美兰、石碳酸、乙醚(广西汕头市西龙化工厂)标准麦氏比浊管(北京红娃数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1.3 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蛋白胨水营养琼脂培养基1.3.1 培养基的制备[5]营养肉汤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浸粉3g ,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称取蛋白胨5g,量取蒸馏水1000ml,将牛肉浸粉倒入,边加热边搅拌,沸腾后停止加热,调pH至7.0-7.4,分装到试管中,加塞后在压力为0.11Mpa,温度为121℃条件下灭菌15分钟。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作者:荆丽珍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8期摘要本试验目的是采用6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再筛选出敏感药物,为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是对送检的病死鸡和濒死鸡进行了剖检、病理学诊断和病原检测,无菌采取的病死鸡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药敏纸片法对其纯化培养物进行药敏试验。

关键词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药敏试验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鸡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

大肠杆菌致病性菌株的致病因子是由侵袭力、感染力和致病性这三个主要特征决定。

大肠杆菌主要有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三个病原类型,这三种抗原形成了众多的血清型。

该菌对外界抵抗力比较弱,一般高压蒸汽灭菌锅121℃30min便可将其杀死,对一般消毒药的抵抗力也很弱,常用的消毒药水均能将其杀死。

本实验对海阳六合鸡场送检的濒临死亡的鸡只和病死鸡进行了解剖检查,并且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和病原检测,确诊该海阳鸡场发生了大肠杆菌病。

通过做药敏试验,选择出几种药物,而这些药物通常是对此致病菌比较敏感的,然后進行药物治疗,以此达到控制疫情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病料及实验动物所有病料来自海阳六合养殖场送检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鸡、濒临死亡鸡40只,已经死亡鸡只的死亡时间不超过18h。

实验动物为:20只健康小白鼠和20只7日龄健康雏鸡。

1.1.2 仪器与设备恒温箱,光学显微镜,全自动高压灭菌器,超净工作台,美国微量移液器、剪刀、试管等。

1.1.3 培养基与试剂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

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等药敏片,硝酸盐还原剂、氧化酶试剂、微量生化试验管。

1.2 方法1.2.1 外部观察和病理剖检根据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表现出来临床症状,以及对送检的40只病死鸡和濒临死亡的鸡只进行的病理临床剖检及相关病理症状观察,根据表现出来的相关剖检特征,可以对大肠杆菌病作出初步诊断。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简易方法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简易方法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简易方法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增加,现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特别是肉鸡)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为细菌病之首。

因此,广大养鸡户谈之色变,没有比感染病毒病又继发大肠杆菌病更糟糕的了。

正因为如此,抗生素得到了大量广泛的应用,又由于大肠杆菌对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是畜牧兽医工作者今后工作的重点。

而就目前来说,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对鸡群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降低大肠杆菌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标准的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比较繁琐,要先进行细菌培养,再进行药敏试验,试验设备要求高,基层兽医诊疗机构很难做到,现介绍一种简易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1])。

1试验方法和步骤1.1试验设备恒温培养箱1台、干燥灭菌箱1台、酒精灯1个、接种棒(带接种环)1个(接种环可用回形针自制)、手术剪1把、镊子1个、普通营养琼脂1瓶、玻璃平皿(直径90mm)数个、烧杯(500ml)1个、玻璃棒1个、普通电炉1台、定性滤纸1盒、蒸馏水适量、生理盐水适量、小玻璃瓶(如链霉素瓶)数个(洗净晾干)、钢笔1支、细针头数个、高压蒸汽灭菌锅(可选)1个、普通天平1台、药勺1个、尺子1个。

1.2普通营养琼脂平皿制备1.2.1平皿消毒将玻璃平皿洗净,晾干。

用干燥灭菌箱120℃灭菌1小时;也可用酒精灯火焰消毒,将玻璃平皿内壁靠近火焰,同时慢慢转动平皿使之均匀受热,待平皿内壁上水珠烤干并发烫为止。

1.2.2琼脂消毒营养琼脂与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以3g:100ml的比例加入烧杯(先加蒸馏水,后加营养琼脂),用电炉加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使营养琼脂溶化均匀。

如有高压蒸汽灭菌锅可将溶化的琼脂液装入生理盐水瓶中(不超过其容量的2/3),瓶口留一通气孔(一般用16号针头刺入瓶盖),将瓶站立放入锅内,加热至121℃保持15分钟即可;如无高压锅可直接用电炉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将烧杯从炉上拿下来,待泡沫消了,再放到炉上,如此煮约20分钟(煮时不断搅拌)。

一例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动物保健2023.08摘要: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其不仅在鸡群内具有较强的传播速度,而且该病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可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的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以山东省胶州市某乡镇的一个规模化的养鸡场发生的一例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患病鸡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的同时,采用了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根据诊断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养殖户选择了阿奇霉素对患病鸡群进行治疗后,养鸡场通过治疗后的大部分患病鸡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身体各个机能恢复正常。

关键词: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诊断;治疗一例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刘正升,周水功,苗刚(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青岛266300)收稿日期:2022-12-05作者简介:刘正升(1976.2—),山东胶州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Email:****************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可在鸡群内大面积感染的传染性疾病[1,2]。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患病鸡的鸡体消瘦,心包积液,心冠脂肪有片状出血,小肠有粉红色炎症[3]。

剖检肠黏膜脱落,肠壁变薄,内有暗绿色稀便,肝脏肿胀、易破,每叶肝脏有2~3个黄色条纹,靠近肌胃的肝脏边缘有少数不均匀的出血点[4]。

且部分鸡解剖后腺胃、肌胃有绿色胆汁,胆囊肿大,脾脏肿大,气囊有炎性分泌物,呈淡黄色,肾脏紫黑色,直肠条状出血[5]。

眼睛部凹陷脱水[6]。

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增强,部分广谱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不够明显,因此在进行科学合理诊断的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治疗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指导鸡场科学、精准用药,还可为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未来防控提供参考资料[7,8]。

2021年10月,山东省胶州市某乡镇的一个规模化养鸡场的鸡群集体出现精神萎靡、羽毛凌乱、腹泻、发育迟缓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江西乌鸡源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江西乌鸡源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江西乌鸡源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吴晨晓;梁润利;李欢;黄婧文;肖芬;朱芝秀;邬向东
【期刊名称】《生物灾害科学》
【年(卷),期】2022(45)4
【摘要】【目的】为分离筛选出耐酸性强、抑菌效果好的乳酸菌菌株。

【方法】
采用MRS培养基从乌鸡十二指肠内容物分离得到产酸型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乳酸菌,并经产酸试验挑选出6株耐酸性强的菌株(分别编号为12C-8,12C-6,12C-9,12C-5,12C-2和12C-10)并进行了药敏试验和抑菌试验。

【结果】6株菌株对部分药物敏感,且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及其产物均有一定的
抑菌活性。

【结论】研究为研制禽用微生态制剂打下基础。

【总页数】5页(P494-498)
【作者】吴晨晓;梁润利;李欢;黄婧文;肖芬;朱芝秀;邬向东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
【相关文献】
1.鸡肠道内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2.猪源沙门氏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3.鹅源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4.一株猪关节源链球菌的分离
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5.乌鸡肠道中一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用益生性乳酸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鸡用益生性乳酸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4益生性乳酸杆菌在预防肉鸡肠道疾病及治 疗腹泻方面的作用
Redmend早在l 968年就曾报道乳酸杆菌经口饲
喂仔猪可以减少下痢、改善发育。C a sa s报道乳酸杆 菌可以降低雏鸡沙门氏细菌感染的死亡率。郭延军 (1999)应用乳杆菌(LB一9703)微生态制剂对出壳雏鸡进 行鸡白痢预防试验,使用剂量0.1mL(羽.日),连用7d; LB 9703组雏鸡存活率(96.97%)与土霉素对照组存活 率(93.94%)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存活率 (45.45%)差异极显著(P<0.01)。赵艳兵等(1999)在雏鸡 日粮中添加鸡源乳杆菌,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 后,添加乳杆菌组雏鸡较对照组死亡率降低2 0%。张 日俊等(2 0 0 5)用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的混合 物饲喂肉鸡,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及腹 脂率显著降低(p<0.05),免疫功能和体重明显提高。 Watkinsetat(1982)证明嗜酸乳杆菌可显著降低用大肠 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接种过的仔鸡的的死亡 率,并能竞争排除这些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植。李克 明等(1 9 9 7)用乳酸杆菌等饲喂肉鸡,成活率提高 2%~6%;Marcheter等用益生素预防雏鸡白痢,试验 组成活率为9 5%,而对照组为50%。

鸡用叠生|性乳酸析画 的研究与应厕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朱年华张日俊
摘要:本文对近10年来以乳酸 杆菌作为鸡用益生菌的应用效果进行 了综述,添加乳酸杆菌能显著提高肉 鸡生长速度5%~10%(占统计数73%)。 2/3的试验能显著提高饲料效率,但幅 度相差较大(从2.5%到30%)。多数报道 认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菌 的致病性,降低鸡的死亡率。乳酸杆菌 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较稳定。
菌(报道2次以上)。而且使用单一菌种乳酸杆菌(如 5个试验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为7.3 2%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饲料2008年第8期*通讯作者乳酸菌是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的优势菌,能够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丙酸等)、双乙酰、过氧化氢等化合物,能够抑制腐败菌和病原菌。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是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在异位时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又可能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各种感染(凌代文,1991;Sorrels和Speck,1970)。研究表明,乳酸菌通过自身的生长繁殖及其所产生的代谢物等,达到改善动物胃肠道内部微环境、降低pH值和抑制有害菌生长,对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治疗和保健作用(Blomberg等,1993)。本文旨在通过乳酸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乳酸菌菌液及其代谢产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特性。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菌株及培养条件乳酸杆菌为乳酪杆菌,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为鸡志贺氏大肠杆菌。培养乳酸菌专性培养液(MRS)组成为:胰蛋白胨10g,牛肉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物5g,葡萄糖20g,吐温(80)1mL,磷酸氢二钾2g,乙酸钠5g,柠檬酸钠2g,硫酸镁200mg,硫酸锰50mg,定容至1L,pH为6.2~6.6。培养条件为37℃,厌氧静止培养18~24h。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浸出物5g,氯化钠10g,定容至1L,pH为7.0。培养条件为37℃,摇床培养(150r/min)18~24h。1.2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判定抑菌能力的强弱1.2.1乳酸杆菌菌液的制备取0.1mL乳酸菌接种在200mLMRS液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然后进行抑菌试验。1.2.2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制备将上述各时间段培养的乳酸菌菌液取出3mL,然后以1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滤菌膜过滤,即为乳

酸杆菌代谢产物。1.2.3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准备称量2g酵母、1g氯化钠、1g胰蛋白胨、4g琼脂,置于250mL的三角瓶中,再加入200mL蒸馏水配制成溶液,高压灭菌。之后将灭菌过的营养琼脂液倒入12个平皿中,待用。1.2.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取200μL大肠杆菌培养物,用无菌的L型玻璃棒将其均匀抹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待干后打孔。在平皿底部分区(分四个区),用金属管在每个区打3个孔,孔径为

乳酸菌及其培养物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郭金玲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秋红刘香尹清强*商丘市饲料监测站董良奇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乳酸菌、乳酸菌上清液、抗生素及MRS对照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乳酸杆菌菌液及培养后的无菌上清液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的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乳酸菌培养时间的不同,乳酸菌培养液的pH值逐渐降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关键词]乳酸菌;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08)08-0034-03[Abstract]Lactobacillusanditssupernant,antibioticandMRSmediumwereusedtostudygrowthinhibitionofpathogeneticE.coliofchicken.TheresultindicatedthatLactobacillusanditssupernatanthadsignificantinhibitingeffectonpathogeneticE.coli.ThediametersofinhibitingzonesproducedbyLactobacillusanditssupernatantwerelargerthanthatofthecontrol;thepHvaluesandthenumberofE.colidecreasedwiththeextensionofincubatingtime.[Keywords]Lactobacillus;pathogeneticE.coliofchicken;growthinhibitionofE.coliinvitro

34中国饲料2008年第8期

(下转第40页)培养时间0h6h24h48h72h大肠杆菌+乳酸菌5.025.165.695.835.84乳酸菌4.964.914.904.814.81大肠杆菌+乳酸菌上清液5.115.034.854.834.83大肠杆菌7.368.248.909.058.89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含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含相同字母或无字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乳酸菌原液8.1±1.08.2±0.69.9±0.78.0±0.98.6±0.9a乳酸菌上清液7.3±0.47.9±0.98.7±0.58.5±0.88.1±0.6a抗生素8.5±0.58.9±0.79.4±0.210.7±1.09.4±1.0bMRS对照液7.2±0.17.7±0.67.4±0.27.4±0.47.4±0.2a

12h24h48h72h培养时间平均数

表1乳酸菌及其上清液、抗生素、MRS对照液对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n=3)

mm

图1不同培养时间段的光密度值

培养时间0h24h48h大肠杆菌+乳酸菌(3.71±0.45)×107a(5.65±0.76)×104ab(1.17±0.23)×103a乳酸菌(1.25±0.21)×104b(8.33±0.84)×103a(3.17±0.41)×103a大肠杆菌+乳酸菌上清液(3.63±0.44)×107a(1.47±0.35)×105b(8.33±0.90)×103a大肠杆菌(8.71±0.92)×107a(1.41±0.25)×108c(1.88±0.31)×109b

表2不同时间段培养液的活菌数变化个/mL

大肠杆菌+乳酸菌乳酸菌大肠杆菌+上清液大肠杆菌

876543210

OD值

06244872时间(h)

表3不同时间段培养液的pH值变化

7.0mm,再用镊子将孔内琼脂块挑出,然后封底。在4个区的孔内分别加入乳酸菌原液、乳酸菌上清液、抗生素、MRS对照液。37℃培养16h,观察抑菌圈大小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直径,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判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1.3利用液体培养的方法测定抑菌能力的大小制取4个50mLLB液体培养基,标号1、2、3、4。1号管加入1mL乳酸菌和200μL致病性大肠杆菌,2号管加入1mL乳酸菌和200μL无菌蒸馏水,3号管加入1mL乳酸菌上清液和200μL致病性大肠杆菌,4号管加入200μL致病性大肠杆菌和1mL无菌蒸馏水。随即取样测量光密度值、菌数及pH值,再置37℃厌氧培养6、24、48、72h,测定各不同时间段的活菌数、光密度值(OD值)、pH值。1.4统计分析数据经Excel软件初步整理后,利用SPSS10.0单因子方差分析中LSD法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讨论2.1乳酸菌原液、乳酸菌原液上清液、抗生素、MRS对照液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见表1。表1表明,乳酸菌原液、乳酸菌原液上清液和抗生素对致病性大肠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抗生素的抑制效果最好。2.2不同时间段的活菌数、光密度值、pH值变化见表2、图1和表3。由表2可知,培养液中的活菌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变化显著,大肠杆菌+乳酸菌、乳酸菌、大肠杆菌+乳酸菌上清液处理组的活菌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而只含有大肠杆菌的处理组的活菌数不断增加,这说明乳酸杆菌及其上清液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图1可知,不同时间段培养液的OD值变化趋势虽然是相同的,但24h后只含有大肠杆菌的OD值大于其他各组。这说明大肠杆菌在没有加抑制剂的情况下,其生长速度比添加有抑制剂的快。也就是说,乳酸菌原液及上清液、抗生素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从表3可知,大肠杆菌+乳酸菌、乳酸菌、大肠杆菌+乳酸菌上清液处理组的p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不大,但与只含有大肠杆菌的处理组相比仍显得很低,这一结果与大肠杆菌的活菌数低相一致。这说明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可能与乳酸菌产酸有关。

3讨论本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原液及乳酸菌原液上清液具有与抗生素同样的抑菌作用。从抑菌圈的大小来看,乳酸菌原液和乳酸菌原液上清液的抑菌作用低于抗生素。另外,乳酸菌原液和乳酸菌原液的上清液抑菌作用无显著差异,说明乳酸菌的抑制作用有可能与其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乙酸、乳酸、丙酸等)密切相关。培养液中低

35中国饲料2008年第8期pH值和低大肠杆菌活菌数相一致,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本试验结果与丁轲等(2003)报道相似,而与王传彬等(1997)的研究报

道不一致。本研究证实,乳酸菌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和抑菌剂,对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丁轲,倪学勤,潘康成,等.三株乳酸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3,24(3):19~21.[2]凌代文.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117~181.[3]王传彬,王永坤,朱国强,等.动物源乳酸菌筛选及生物特性参数测定[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18(1):1~5.[4]BlombergL,HenrikssonA,ComvayPL.InhibitionofadhesionofEscherichiacoliK88topigletilealmucusbyLactobacillusspp.[J].ApplEnvironMicrobiol,1993,1:34~39.[5]SorrelsKM,SpeckML.InhibitionofSalmonellagallinarumbyculturefiltratesofLeuconostorcirtrovorum[J].DairySci,1970,53:237~343.[通讯地址:郑州市文化路95号,邮编:

450002]

表1流动相梯度时间(min)乙腈磷酸/三乙胺溶液(含1%乙腈)079336991601387

表2混合标准液中各组分出峰顺序出峰顺序123456789名称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保留时间(min)29.32830.50332.86434.53638.64145.21247.28157.10658.754

图1喹诺酮类药物分离色谱图100.0080.0060.0040.0020.00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

氧-29.328诺-30.503培-32.864环-34.536洛-38.641达-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