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致病类型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细菌质粒性质:
5、质粒对于细菌的生长不是必须的
代表性细菌质粒(1)
F因子(fertility factor)
F因子,又称致育因子或性因子,62×106Dalton,94.5kb,环状双链DNA,编码94个中 等大小多肽,其中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 存在于肠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链球菌等细菌中,决定性别。
★ 菌株基因优化: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组都被优化过,使之带有不同基因型 (例如β 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用于分子克隆实验。 ★ 操作简便,表达量高:大肠杆菌操作和培养条件简单,适于大规模发酵。表 达的外源基因蛋白量甚至可以达到细菌总蛋白的80%。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缺点:
★ 基因结构差异:大多数真核基因含有内含子,细菌中没有除去内含子机制,外源基因 编码区必须是连续的,删除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和5’非编码区 原核:CDNA 真核:DNA
划线到LB平板上。
质粒概述
质粒(plasmid)是染色体以外能 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不具有胞外期
对寄主细胞来说是非必需的 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染色体外DNA或 RNA分子都可以称为质粒。 狭义的质粒:一般是指细菌染色体外的 环状DNA分子。 质粒的命名:一个小写字母p加2-3个 大写字母和数字,如pBV220,pET30 。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郑丽舒
中国疾控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015.04.15
主要内容
一、大肠杆菌:概述 应用 基本操作 二、质粒:常见质粒 质粒的分离纯化 感受态细胞 质粒转化 三、噬菌体:λ噬菌体及其载体 M13噬菌体及其载体 四、分子克隆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Theodor Escherich 1885)
第四节 肠道杆菌

S.S.琼脂平板
其它肠道致病菌:淡 黄色半透明小菌落
大肠杆菌在双糖铁培养基中表现:
上层: 乳糖、 硫酸亚铁 下层: 葡萄糖 动力
记录:
葡萄糖 +
乳糖 +
动力 +
H2S
未接种管
大肠杆菌 生长管
—
IMViC试验
靛基质(吲哚、I)实验、甲基红(MR、M)实 验、乙二酰(VP、V)实验、枸橼酸盐利用(C) 试验的合称缩写,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尤其对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培养特性相 同或相似的细菌更为重要(主要用于鉴别大 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 验)。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黏附素 侵袭素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1. 出血性结肠炎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2. O157:H7
3. 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 →糖脂受体 (肠绒毛和肾上皮细胞)
→终止蛋白质合成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肠杆菌科的主要代表菌
属 代 表 疾病
埃希氏菌属
大肠杆菌
肠内/外感染
志贺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 变形杆菌属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变形杆菌
细菌性痢疾
肠热症 尿路感染
耶尔森氏菌
鼠疫杆菌
鼠疫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氏菌 肺炎,气管炎 沙雷菌属 黏质沙雷菌 肺炎
发酵型
氧化型
产碱型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O-F试验)
氧化酶试验 阳性:紫红色 阴性:无色
分离培养
大肠埃希菌检验程序
分离培养 * 病料—麦康凯平板、血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可疑菌落
医学微生物学之肠道感染细菌

❖ 抵抗力弱,对热、酸敏感,粪便标本立即送检;
对抗生素敏感, 但易形成抗药性。
整理课件
22
整理课件
2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 侵袭力(invasion plasmid antigen,IPa)
❖ 内毒素(主要因素) ①发热,中毒性休克; ②破坏肠粘膜—脓血粘液便; ③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腹痛、里急后重。
肠腔.编码毒素的基因位于噬菌体上,可缺失
而不产生。
http://www.xa sg120.c om /fkzl/ http://www.xa sg120.c om /fkzl/lc / /fkzl/wy / /fkzl/y d/ http://www.xa sg120.c om /fkzl/ zgj l/ http://www.xa sg120.c om /fuke / /fuke/fujiany an/ /fuke/gjy / /fuke/ndy / /fuke/pqy / /fuke/y dy / /fuke/zigongneimoy an/ http://www.xa sg120.c om /gongj ing/ http://www.xa sg120.c om /gongj ing/fe ida / http://www.xa sg120.c om /gongj ing/gongj inga i/ http://www.xa sg120.c om /gongj ing/m ila n/ http://www.xa sg120.c om /gongj ing/xirou/ /gongjing/y anzheng/ http://www.xa sg120.c om /j bzs/ /jhsy / /jhsy /gwy / /jhsy /jiancha/ /jhsy /shanghuanquhuan/ /jhsy /wtrl/ /jhsy /wutongy inchan/ /jhsy /y aoliu/ /jry uy ue/ http://www.xa sg120.c om /we ic hua ngfuke / /y y hj/ http://www.xa sg120.c om /zhe ngxing/c nm xf/ /zhengxing/xy c zx/ /zhengxing/y djss/ /zhengxing/y dzx/
鸡大肠杆菌病的分类辨症施治

鸡大肠杆菌病的分类辨症施治马明【摘要】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首要细菌病。
该病的类型繁多,各日龄鸡均易感染,用一般药物治疗极易产生耐药性,常规单用西药不能确保疗效,治疗时如配合新型抗菌药物使用可达到理想效果。
1流行特点(1)各时段、季节、日龄的鸡均易感染该病,其中以幼雏居多。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辨症施治;分类;药物治疗;药物使用;流行特点;细菌病;养鸡业【作者】马明【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兽医所,131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315.1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首要细菌病。
该病的类型繁多,各日龄鸡均易感染,用一般药物治疗极易产生耐药性,常规单用西药不能确保疗效,治疗时如配合新型抗菌药物使用可达到理想效果。
1 流行特点(1)各时段、季节、日龄的鸡均易感染该病,其中以幼雏居多。
(2)大肠杆菌属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恶劣的外界环境、各种应激因素、鸡群密集、空气深浊、饮水不洁、营养不良等都能诱发此病的流行。
(3)大肠杆菌常与沙门氏菌、伤寒、副伤寒、支原体、新城疫、感冒、传支、传喉、法氏囊炎等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中支原体尤为严重。
2 诊断要点由于大肠杆菌病有多种临床表现,所以在诊断和治疗上要仔细区分。
2.1 急性败血型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主要表现为精神极度沉郁,羽毛蓬乱,鸡冠发紫,排黄绿色和黄色稀便。
剖检全身器官广泛出血,打开腹腔后可闻到特殊气味,肉鸡容易继发腹水。
2.2 雏鸡脐带炎型一般是由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在1-7日龄的雏鸡,病鸡多在出壳后3-5天死亡。
病雏虚弱,常堆挤在一起,表现为水样腹泻;腹部膨大,脐孔未闭合,并呈蓝黑色,带有刺鼻的恶臭味;卵黄不吸收或吸收不良,死亡率常在10%以上。
2.3 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型主要表现为呼噜、咳嗽,呼吸困难,气囊浑浊,气囊壁和心包膜增厚(为黄色干酪样物),心包积液浑浊,肝包膜变厚,病鸡大多由于营养不良而日渐消瘦,逐渐死亡。
致病菌分类

致病菌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致病菌是一类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在人体内繁殖并造成各种不同的健康问题。
致病菌通常根据它们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和引起的感染类型进行分类。
在医学领域,对致病菌的分类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不同种类的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传播方式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致病菌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几类。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几类致病菌的特点和常见分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和较小的大小。
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种类型。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含有高浓度的革兰染色阳性物质,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含有脂多糖等成分。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它们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感染,如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它们依靠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类,它们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复制自身来引起疾病。
常见的致病性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它们可以导致呼吸道感染、性传播感染和肝炎等疾病。
3. 真菌真菌是一类真核生物,它们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结构,并且通常以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真菌可以分为真菌和霉菌两类,其中真菌主要以分生子的方式进行繁殖,而霉菌则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繁殖。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和组织胞浓梗等,它们可以引起真菌感染和皮肤感染等疾病。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它们依靠寄生在宿主体内或外来获取养分和生长。
寄生虫可以分为原虫和蠕虫两类,其中原虫为单细胞寄生虫,而蠕虫则为多细胞寄生虫。
常见的致病性寄生虫包括疟原虫、蛔虫和钩虫等,它们可以引起疟疾、肠道寄生虫病和皮肤寄生虫病等疾病。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来确定致病菌的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通过病原菌的检测和分离,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诊断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传播。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1.概况: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婴儿出生数小时后就进入肠道中并终生伴随,能为宿主提供一些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产物,宿主免疫能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或器官,即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某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腹泻。
2.形态: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有菌毛包括普通菌毛和性菌毛3.体内分布: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大多数于正常条件下是不致病的共栖菌,在特定条件下(如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可致病。
但少数大肠杆菌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密切相关,它们是病原性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极少存在于健康机体。
4.培养: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的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后,埃希菌形成圆形凸起灰白色S型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浑浊的生长。
5.生化反应: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绝大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可与沙门菌,志贺菌等区别。
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IMViC试验为此结果,可判断为典型的大肠埃希菌,表明被检物已被粪便污染,有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危险6.抗原构造: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种,已确定的大肠杆菌菌体(O)抗原有173种,表面(K)抗原有80种,鞭毛(H)抗原有56种。
O抗原凝聚相对较慢,呈颗粒状。
H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类抗体,H抗原的凝集出现较快,呈絮状。
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为多糖,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7.生物学特性:本属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
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通常情况下,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
但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普遍,不仅影响该病防制效果,而且亦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
8.致病物质定植因子:又称黏附素(adhesin),可与黏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定植于黏膜,这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大多数疾病的先决条件。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是我们了解得最清楚的原核生物,它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简要介绍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质粒、核糖体、鞭毛等结构与功能以及大肠杆菌的产能方式和生化反应。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致病,但它是条件致病菌。
大肠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原核生物的主要特征:细胞核为拟核,无核膜,细胞质中缺乏象高等动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为70S,以二分分裂繁殖。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其大小为:0.5~0.8μm×1.0~3.0μm。
周身鞭毛,能运动,具致育因子的菌株还具性菌毛。
1.形态结构1.1 细胞壁位于大肠杆菌的最外层,厚约11um,分为两层,即外膜和肽聚糖层。
外膜是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占细胞壁于重的80%,厚约8nm,位于肽聚糖层的外侧,主要由磷脂、蛋白质和脂多糖组成。
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素,也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和其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
肽聚糖层由1~2层网状的肽聚糖组成,占细胞壁干重的10%,厚约2~3nm,是细菌等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成分。
大肠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链、短肽和肽桥三部分组成。
聚糖链由N-乙酸葡糖胺和N-乙酚胞壁酸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短肽由L-丙氨酸→D-谷氨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D-丙氨酸组成,并由L-丙氨酸与胞壁酸相连。
一条聚糖链短肽的D-丙氨酸与另一条聚糖链短肽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直接形成肽键(肽桥),从而使肽聚糖形成网状的整体结构。
由脂蛋白将外膜和肽聚糖层连接起来,从而使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1.2 细胞膜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其它生物细胞膜的结构相似。
但其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且种类多。
其细胞膜具选择透性,从而可控制营养物质进出细胞。
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大肠杆菌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 mRNA的分子结构差异:绝大多数真核mRNA分子的3末端有 poly(A)尾巴,在5末端有一个帽结构。真核mRNA不能结合到细菌核 糖上。
★ 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修饰加工系统:表达的蛋白质不能进行糖基 化、磷酸化修饰,难以形成正确的二硫键配对和空间构想折叠,因而蛋 白质没有足够的生物学活性(缺乏对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复性功能)。 ★ 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不存在信号肽,产品多为胞内产物,表达的蛋白经 常是不溶的,表达蛋白量超过菌体总蛋白10%时,容易形成包涵体。 ★ 细胞周质中有种类繁多的内毒素很难除去,细菌的蛋白酶可以识别降 解真核生物的蛋白质产物。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 ,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 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一 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 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松弛型质粒的复制不受细胞核控制,在染色体DNA复制停止的情况下仍可 以进行复制,在细胞内的数量可以达到10-200个或更多。如果用一定的 药物处理抑制寄主蛋白质的合成,会使质粒拷贝数增至几千份。
pBR322即属于松弛型质粒,经过氯霉素处理才能达到更高拷贝数。
严紧型
松弛型
细菌质粒性质:
3、可以通过转化(直接吸收摄入)、转导(噬菌体载体)或接合作用(通 过细胞间紧密接触而实现遗传物质交换)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使 两个细胞都带有质粒;质粒转移时,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携带着染色体 (片段)一起转移,所以可成为基因工程载体。
大肠杆菌的培养与保存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