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肠菌群特性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1.概况: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婴儿出生数小时后就进入肠道中并终生伴随,能为宿主提供一些营养作用的合成代谢产物,宿主免疫能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或器官,即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某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导致人类腹泻。
2.形态: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能运动;有菌毛包括普通菌毛和性菌毛3.体内分布: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大多数于正常条件下是不致病的共栖菌,在特定条件下(如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可致病。
但少数大肠杆菌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密切相关,它们是病原性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极少存在于健康机体。
4.培养: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的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后,埃希菌形成圆形凸起灰白色S型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浑浊的生长。
5.生化反应: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绝大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可与沙门菌,志贺菌等区别。
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IMViC试验)为++--,IMViC试验为此结果,可判断为典型的大肠埃希菌,表明被检物已被粪便污染,有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危险6.抗原构造: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种,已确定的大肠杆菌菌体(O)抗原有173种,表面(K)抗原有80种,鞭毛(H)抗原有56种。
O抗原凝聚相对较慢,呈颗粒状。
H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类抗体,H抗原的凝集出现较快,呈絮状。
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为多糖,与细菌侵袭力有关。
7.生物学特性:本属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
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通常情况下,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
但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普遍,不仅影响该病防制效果,而且亦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
8.致病物质定植因子:又称黏附素(adhesin),可与黏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定植于黏膜,这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大多数疾病的先决条件。
总大肠菌群说明

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
菌落,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大肠菌群数。
3 仪器
3.1 滤器
3.2 滤膜,孔径 0.45~0.65μm。直径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 3.5cm 和 4.7cm 两种。
3.3 抽滤设备。
3.4 无齿镊子。
3.5 高压蒸汽灭菌器。
4.2 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浓缩三倍配制。
4.3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供多管发酵法用)
4.3.1 成分
蛋白胨
10g
乳糖
10g
磷酸氢二钾
3.5g
0ml
无水亚硫酸钠
5g 左右
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
20ml
4.3.2 储备培养基的制备
先将琼脂加至 900 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及蛋白胨,混匀使之溶解,
每 100ml 水样中总大肠 菌群近似数
5 7 9 12 14 16 7 9 12 14 17 19 9 12 14 17 19 22 12 14 17 20 22 25 15 17 20 23 25 28 21 24 28 32 36 40 25 29 32 37 41 45
接种量,ml 10 1 0.1 2 50 2 51 2 52 2 53 2 54 2 55 3 00 3 01 3 02 3 03 3 04 3 05 3 10 3 11 3 12 3 13 3 14 3 15 3 20 3 21 3 22 3 23 3 24 3 25 3 30 3 31 3 32 3 33 3 34 3 35 4 30 4 31 4 32 4 33 4 34 4 35 4 40 4 41 4 42 4 43 4 44 4 45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1、什么是大肠菌群: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2、大肠菌群的组成:大肠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产气克雷伯氏菌属和阴沟肠杆菌。
3、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指标菌原因:1)在粪便中数量最大;2)在外环境中存活的时间与致病菌大体相同;3)检测方法简便容易。
◆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判断食品中否受到粪便污染。
2)有利于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有利于控制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保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
4、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1 形态与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2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3 培养特性:在EMB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或中心深紫色,圆形,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常有金属光泽;4 在麦康凯琼脂上的典型菌落:呈桃红色或中心桃红、圆形,扁平,光滑湿润。
5、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及操作方法◆国家标准:◆三步法:乳糖胆盐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乳糖发酵试验)◆行业标准:◆两步法:推测试验→证实试验表1 大肠菌群在几种常用分离培养上的菌落特征MPN法简介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最大可能数•对样品进行连续系列进行稀释,加入培养基进行培养,从规定的反应呈阳性管数的出现率,用概率论来推算样品中菌数最近似的数值。
•MPN检索表只给了三个稀释度,如改用不同的稀释度,则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或增加10倍。
6、粪大肠菌群的检验•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44.5℃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于LST中36℃培养48h内产气,并于EC内培养44℃24h产气的一群细菌;在胰蛋白胨肉汤中于44.5℃,24h 内产生吲哚的耐热大肠菌群。
检验方法:7、检验注意事项1)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什么是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

什么是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属于人肠道中的正常寄生菌,一般对人体内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K 合成具有积极作用,但人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时,便会成为条件致病菌,致使肠外感染,或者大肠杆菌对人的肠外组织造成侵害,也会造成肠外感染。
我们生活中饮用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总大肠菌群,一般包括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充分认识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
本文对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作以下科普。
1.总大肠菌群是什么?总大肠菌群是有某些特性的一组细菌,这种细菌和人畜粪便污染有关,一般不代表某个或者某属细菌,具有不同的生化和血清学。
主要是需氧和兼性厌氧,且在37℃温度中能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通常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和产气克雷伯氏菌、柠檬酸杆菌与阴沟肠杆菌等,一般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和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1.总大肠菌群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什么?大肠菌群属于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最早是粪便污染指示菌的一种,如果人的粪便中检测出总大肠菌群中的任何种类,便说明受检者的感染情况,并能反映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情况。
一般生活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数目高低和粪便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而这也能准确的反映总大肠菌群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程度。
粪便属于人类肠道排泄物,这种排泄物能显示人的健康情况,主要是粪便中通常不仅具有正常的细菌,也会具有肠道致病菌,比如常见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
如果生活饮用水中有粪便污染,便能反映其中具有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与流行病的威胁情况息息相关,所以人们要高度重视饮用水中潜藏的总大肠菌群类健康隐患。
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超标时,会造成呕吐、腹泻和胃肠感染等,常见人们发生肠道炎症性疾病和肝脏疾病、代谢疾病以及过敏性湿疹等。
实际上大肠菌群常导致人们发生肠道外感染,当大肠菌群离开肠道,对其他组织造成侵害时,便会造成尿道炎和膀胱炎等病情,严重时会造成腹膜炎或者胆囊炎等。
大肠菌群(M.R.N.)的测定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
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
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大肠菌群名称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杆菌。
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第一节大肠菌群标准检验方法一、检验方法(一)检样稀释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25g)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大肠菌群的定义及测定意义

大肠菌群的定义及测定意义(一)大肠菌群的定义及范围根据国家1994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系指一群在37 ℃、24 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大肠菌群主要是由肠杆菌科中四个菌属内的一些细菌所组成,即艾希氏菌届、拘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及肠杆菌属,其生化特性分类见表5-4。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肠菌群中大肠艾希氏菌I型和Ⅲ型的特点是,对靛基质、甲基红、v-P和拘橼酸盐利用四个生化反应分别为“十十一一”,通常称为典型大肠杆菌;而其他类大肠杆菌则披称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意义1. 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早在1892年,沙尔丁格(Schardinger)氏首先提出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病原菌污染的指标菌的意见,因为大肠杆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的常见细菌。
一年后,塞乌博耳德“斯密斯(Theobold.Smith)氏指出,大肠杆菌因普遍存在于肠道内,若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发现,就可以认为这是由于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造成的;从此,就开始应用大肠杆菌作为水源中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据研究发现,成人粪便中的大肠菌群的含量为:108个/g一109个/g。
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有粪便污染也就有可能有肠道病原菌存在。
根据这个理由,就可以认为这种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供食用是不安全的。
所以目前为评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而进行检验时,也都采用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细菌。
当然,有粪便污染,不一定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但即使无病原菌,只要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品,也是不卫生的,不受人喜欢的。
2.粪便污染指标菌的选择作为理想的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才能起到比较正确的指标作用。
①存在于肠道内持有的细菌,才能显示出指标的特异性。
⑧在肠道内占有极高的数量,即使被高度稀释后,也能被检出。
⑧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其抵抗力大于肠道致病菌或相似,进入水中不再繁殖。
大肠菌群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大肠菌群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大肠菌群的检测呀。
先说说检测原理哈。
大肠菌群呢,它是一群在一定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这就像是给它们定了个小特征标签。
咱们利用这个特性来检测它们呢。
比如说在含有乳糖的培养基里,如果有大肠菌群,它们就会分解乳糖,让培养基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还可能产生气体。
就好像大肠菌群是一群小馋猫,看到乳糖这个美食就忍不住动手脚啦,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判断有没有大肠菌群存在。
那检测方法呢?有好几种哦。
一种是多管发酵法。
咱先把样品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里,这就像是给大肠菌群安排了个小房间,看看它们会不会在这个房间里搞出动静来。
如果发酵管里有气体产生,而且培养液变浑浊了,那可能就有大肠菌群在里面嗨呢。
然后再把这些有反应的发酵管里的菌液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在这个平板上,大肠菌群会长出有特征的菌落哦,比如是紫黑色、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这就像大肠菌群在平板上给自己盖了个独特的小房子,咱们一眼就能把它们认出来啦。
还有一种是滤膜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给样品里的菌来个大筛选。
把样品通过滤膜过滤,大肠菌群就被截留在滤膜上啦。
然后把滤膜放到含有特定培养基的平皿里培养。
如果有大肠菌群,它们就在滤膜上慢慢长大,形成菌落。
这种方法就像是从一群小伙伴里把大肠菌群这个小群体给挑出来一样。
另外呢,还有平板计数法。
就是把样品直接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然后数长出来的符合大肠菌群特征的菌落个数。
就像数星星一样,一个一个把大肠菌群的菌落数清楚。
检测大肠菌群可重要啦,因为它能反映出环境或者食品的卫生状况呢。
要是大肠菌群超标,那可就说明这个东西不太干净啦,可能会影响咱们的健康。
所以这些检测方法就像是一个个小卫士,帮我们把好健康的关哦。
微生物检测 大肠菌群

I
1 Eosin>methylene blue agai 1 O plate: E. cdi exhibiting a green
metallic sheen, Experimenis 14 and 50-
A1 MacConktv agar plale;
A "T Laciose remienter on left, bctose nonfetTnenier on light EspenmenLs )4 and 68.
_ 4 00 (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
■制备培养基(绿色):将配方中各固体成 分 加热溶于水后,调^1. 2,加入指示剂和 溶液,者 沸3(11111^用。 ■接种:先加样品,后注入培养基,充分混匀
后,凝固后,37118-2411。 :结果判定:桔红色,有气泡产生或琼脂裂,
为阳性,绿色则为阴4生。
I
rii-Eito» of t.«vln*»''» FMR or LF^ Focto auar ■【■ v1> eflUfld
pvmti w tuboci. and IncutimcKi nl 3S~ C tor Jf4 ♦ p Knur*
【 Allot' 24 Houm A innuhnOon mAhA a Urum al^itnod alrdo from Diu
丁亿培养液:蛋白胨、氣化钠、磷酸氢二钠、十二烷基磺酸納、水
以无菌操作进行分装,
(2 )三料乳糖培养基 •接种:接种1、0.1、0. 01虬各三管于中,若接种量为1011±,则 用
三料17(:乳糖培养基. ■培养:35-371018-2411.
■结果判定:观察有无红色及产气,
(3)注意事项 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菌群的特性
检测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在于:
1,它可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大肠菌群因普遍存在于肠道内,若在食品中
能检出大肠菌群,则表明该食品曾直接或间接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2,它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威胁是肠道致病
菌,如沙门氏菌属等.但对食品检验肠道致病菌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食品中致
病菌含量极度少时,往往不能检出.由于大肠菌群在粪便中存在数量较大(108~
109个/克),容易检测,与肠道致病菌来源又相同,而且一般条件下在外界环境中
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相近,故常用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标菌.
当食品检出大肠菌群时,肠道致病菌有存在的可能.大肠菌群数值愈高,肠道致病
菌存在的可能性就愈大.当然,也有可能没有致病菌存在,因为这两者之间并非一
定平行存在.
大肠菌对氯很敏感,在含有0.5~1ppm氯量的水中,很快死亡.
大肠菌群等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对紫外线最敏感,用15瓦紫外线杀菌灯,距离
50cm,照射1分钟,或距离10cm,照射6秒钟,几乎可全部杀死.
大肠菌群在60℃,热死时间为5~30分钟,在70℃,热死时间为<5分钟,
今天翻了周德庆老先生的书,写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代时:
10度? ?860min
15度??120min
20度? ?90min
25度? ?40min
35度? ?22min
大肠杆菌生长温度范围7~49.5℃,最适生长温度37℃,最低水分活度0.95,
pH4.0~9.0,最高盐度6.5%,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室温下能生存数周,在土壤和
水中可达数月,O157大肠杆菌75℃时,1min即被杀死,但它耐低温。 因此说,
理论上没有水分的环境,大肠杆菌是不能生存的。在生活中,大肠杆菌无处不在,
有时又和水似乎无关。如人们的手上可以被大肠杆菌污染,而幼眼又看不到手上
有水,这是因为大肠杆菌一个只有1微米左右,幼眼是看不到的,同样,水也是
看不到的。人们看不到的,不等于不存在。
大肠菌群主要包括肠杆菌科中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和肠
杆菌属。这些属的细菌均来自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需氧与兼性厌氧。不形成
芽泡,在35—39℃条件下,48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革兰氏阴性。大肠菌群
中以埃希氏菌属为主,埃希氏菌属被俗称为典型大肠杆菌。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
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本群中典型大肠杆菌以外的菌属,除直接来自
粪便外,也可能来自典型大肠杆菌排出体外7—30d后在环境中的变异。所以食
品中检出大肠茵群,表示食品受到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
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日污染。
??大肠菌群最初作为肠道致病菌而被用于水质检验,现已被我国和国外许多国家
广泛用做食品卫生质量检验的指示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食品被
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群。
??一股认为,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理想指示菌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仅来自于人或动物的肠道,并在肠道中占有极高的数量。
②在肠道以外的环境中,具有与肠道病原菌相同的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能
生存一定时间,生存时间应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同或稍长。
③培养、分离、鉴定比较容易。
大肠菌群比较符合以上要求。然而由于大肠菌群在低温条件不适宜生长,特别是
在冰冻条件下容易死亡,所以用大肠菌群作为冷冻食品的粪便污染指示菌并不理
想。由于肠球菌对冷冻条件有强的抵抗力,因而有人主张以它作为冷冻食品的粪
便污染指示菌更为合适。
? ?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然而
对食品经常进行逐批逐件地检验又不可能,鉴于大肠茵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
同,而且一般在外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病原茵一致,所以大肠茵群的另
一个重要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肠道病原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当然食品中检出
大肠菌群,只能说明有肠道病原茵存在的可能性,两者并非一定平行存在,但只
要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则说明有粪便污染,即使无病原菌.该食品仍可被认为
是不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