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性能检测

浅谈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性能检测
浅谈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性能检测

浅谈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性能检测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继电保护产品绝缘性能的引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绝缘性能;检验

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能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动作于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将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然而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性能是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安全指标。它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检验、运行人员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笔者总结了有关继电保护产品绝缘性能的引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2绝缘性能分析

2.1绝缘电阻检验

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电阻性能是装置基本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的大小将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如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电阻下降到一定的数值时, 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将会发生严重的恶化, 从而造成人身、电气设备事故, 对于要求输入阻抗很大的电气回路, 可能会由于回路信号入口处的绝缘性能不佳(如电压采集回路), 而影响其正常工作性能。

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很多, 除了直接与绝缘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能好坏有关外, 还与绝缘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导体间的绝缘间隙有关。另外, 周围的环境条件, 如温度、湿度及阳光照射、粉尘等, 都要影响绝缘电阻的大小, 而其整个影响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任何绝缘材料都不是理想的绝缘体, 它的内部存在着“自由的”带电粒子, 这些带电粒子在无外界电场作用时, 其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当有电场作用时, 这些带电粒子就按电场方向运行, 形成传导电流(又称为泄漏电流)。泄漏电流的大小与电场的大小有关,电场强度越大, 参与定向运动的离子数越多, 因而传导电流越大, 反映的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就越小。

在均匀强度的电场中, 电场强度与外加电压大小有关, 外加电压越大, 电场强度就越大。所以, 绝缘电阻的测量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有关。相应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在绝缘电阻测试中,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路所对应的试验电压。

2.2介质强度检验

浅谈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

浅谈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 发表时间:2019-09-19T10:00:07.3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作者:何毅翔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身份证号码:44068119871116XXXX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电线电缆是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与材料,绝缘则是其基本性能,指的主要是两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一旦发生绝缘故障,将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隐患。电线电缆绝缘检测不但能反映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还能判别绝缘材料质量优劣和工艺缺陷、使用性能等,通过检测绝缘性能准确判断电线电缆在使用中的变化状态。由此可见,探讨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 引言 电线电缆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应用于输配电网络的各个角落,故其质量优劣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十分重要。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十分重视电线电缆的质量问题,检测和评价电线电缆的性能,尤其是绝缘性能,自然也成为了一项主要的内容。 1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概述 电线电缆绝缘检测的材料可以分为固体、液体与气体三种不同的材料,同时,在对固体材料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又具有注射绝缘与挤出绝缘等多种不同的材料,而在对多种材料进行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固体材料处于较广阔的应用范围中。此外,对于电线电缆材料而言,在被应用若干年后,材料性能会呈现一定的老化倾向,在对绝缘材料老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发现其具有多种老化的原因。对于热老化而言,指材料的内部结构在受到热量影响的情况下,材料的整体性能会处于逐渐降低的趋势中。 2影响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的因素 2.1电线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因素 电线电缆绝缘层之所以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与其绝缘材料特性和电缆结构设计密切相关。所以在电线电缆生产、运输、安装和运行等环节,在外部温湿度、机械碰撞、高压电磁场等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引发了其微观结构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就可能造成电线电缆绝缘性能的下降。因此首先电线电缆安装、运输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可能会使得其绝缘保护层形成细微的机械损伤,并且这些损伤会由于运行过程中继续受到机械作用力和环境腐蚀等的叠加作用,从而成为绝缘层的薄弱部位。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威胁电线电缆的正常运行。其次在电力输配过程中,导体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绝缘层会长期处于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而这会导致构成绝缘层的物质发生微观结构改变甚至发生化学性质变化,出现绝缘性能劣化现象。最后在高压电场的长期作用下,绝缘介质内部会出现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使得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并导致常见的被击穿问题。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绝缘性能不可避免地会因受到多方面的考验而逐渐下降,因而必须在使用前或产品设计定型时通过标准方法检测保证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2.2温度的平衡 在电线电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会使电线电缆的整体性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如温度的平衡。在人类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同时,伴随外界温度的不断变化,绝缘电阻的能力会处于逐渐弱化的状态中,并且在温度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材料中的杂质离子能量会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在运动速度不断进行变化的趋势下,绝缘电阻的能力会逐渐降低。因此,温度的变化对电线电缆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若在人们进行测量的时候,应使温度处于平衡的状态中,检测数据才会具有科学性。 3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 3.1在线检测技术 1)直流叠加法。直流叠加法与人们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它能使检测过程处于逐渐减化的状态中,但也存在一些劣势,在对线路中的电压进行不断测量的过程中,在内外部电流进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会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性。而对于电缆中的电压而言,如果在电路连接方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会使电压处于零序的状态中,从而使电路出现全面性的瘫痪,不利于电路整体性能的提升。在对电流运行系统进行不断了解的情况下,需对电路运行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的了解,并加速检测技术不断进行快速发展的步伐,促进电路整体运行能力的提升。2)直流分量法。直流分量法能对电缆绝缘的老化过程具有合理性的检测,在对电缆进行不断检测的过程中,会对整体的电缆运行发展趋势具有正确的了解,同时,如若在电缆结构与交流电压进行结合的情况下,在经过一段时期后,电路间的电流会处于不断转化的状态中,并对直流电流进行合理的测量。在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便会对电线电缆的老化结果具有精确的认识,并加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速度,使电路工程顺利实施。3)低频叠加法。电频叠加法能对电阻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了解,并对电阻中的数值进行合理的阐述,在对电缆线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些额定的数值电压进行合理的测量,并参照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对电阻的数值进行合理的推算。并对电路运行程度进行合理的考量,使电路中的数值处于合理化的状态中,此外,对数据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敲,使数值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负载性,促进电网系统进行发展的步伐。 3.2结构尺寸检测技术 在检测电线电缆时要注意观察其外观尺寸、结构,主要有外观检测、尺寸检测、结构检测。外观检测是判断电线电缆质量优劣最直观的技术方法,通过外在展现进行综合判定。很多电线电缆的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外观直观显示出来,只要发现外观问题,那么存在质量问题的几率就很大。在检测时要先检查电线电缆表面的整洁度、光滑度,看表面有没有斑点、毛刺、油污、裂纹等,之后检查其氧化程度、腐蚀程度是不是符合要求。尺寸检测对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电线电缆并没有较高的要求,对高压交联电线电缆会更加严格,主要是检测电线电缆的外径、密度、偏心度、厚度等的尺寸,针对绝缘层厚度、线径直径等进行具体的检测。结构检测就是全面检测电线电缆的缆芯结构和护层、断面、绝缘芯,需要结合外观检测、尺寸检测,保证电线电缆外观良好,尺寸符合相关标准。 3.3停止运行检测技术 这一项电线电缆绝缘电阻检测技术也涉及到两种方法,一种是检测技术人员有效测量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因为电线电缆一般使用多层绝缘,技术人员可检测出线芯导体和屏蔽层之间的绝缘电阻的阻值。当电线电缆电压值不高时,就能有效测量两相地线的绝缘电阻。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按照电线电缆的类型、电压级别和所处环境等因素确定评判电阻的标准。另一种是有效测量残余电荷,先将1min直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判断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判断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636 更新时间:2006-5-18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 措施。本文从四种试验方法分析讨论测量电气设备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断其绝缘内部的缺陷。 1 绝缘电阻的测量 最基本而常用的非破坏性试验方法:就是用兆欧表测量被试验的绝缘电阻。通常,电气设备的绝缘都是多层的,这些多层绝缘体,在外施直流电压下,就有吸收现象,即电流逐渐减小,而趋于某一恒定值(泄漏电流)。图1中的曲线1即为这一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因为通过介质的电流与介质电阻的测量值成反比,故可用曲线2表示介质加压后其电阻的测量值与时间的关系,如被试品绝缘状况愈好,吸收过程进行得愈慢,吸收现象便愈明显,如被试品严重受潮或其中有集中性导电通道,由于绝缘电阻显著降低,泄漏电流增大,吸收过程快,如曲线3所示。这样流过绝缘的电流便迅速变为一较大的泄漏电流。因此可根据被试品的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被试品的绝缘状况。 当被试品绝缘中存在贯穿的集中性缺陷时,反映泄漏电流的绝缘电阻明显下降,用兆欧表检查时便发现。例如:变电站中的针式绝缘子最常见的缺陷是瓷质开裂,开裂后绝缘电阻明显下降,一般就可用兆欧表检测出来;而发电机的绝缘往往变动甚大,它和被试品的体积、尺寸、空气状况等有关,往往难以给出一定的绝缘电阻值的判断标准。通常把处于同一运行条件下不同相的绝缘电阻进行比较,或是把这一测量的绝缘电阻和过去对它曾测得的绝缘电阻值进行比较来发现问题;对于容量较大的设备如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等可利用吸收现象来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即绝缘电阻测量值)随时间的变化以判断绝缘状况。吸收试验反映B级绝缘和B级浸胶绝缘的局部缺陷和受潮程度比较灵敏。发电机定子绝缘的吸收现象是十分明显的,通常用吸收比来表示:K=R60″/R15″ (即60s时兆欧表读数与15s时的读数之比)。由于K值是两个绝缘电阻之比故与设备尺寸无关,可有利于反映绝缘状态,完好干燥的绝缘,吸收现象明显,吸收比K常较大(大于1.3);绝缘受潮时,吸收现象不明显,吸收比较小(接近于1)。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当某些集中性缺陷虽已发展得很严重,以致在耐压实验中被击穿,但耐压试验前测出的绝缘电阻值和吸收比均很高,这是因为这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报告要点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山西临汾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年春季 学号:131326309943 学生姓名:李建明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3. 总结实验的体会和心得。 二、实验电路 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并联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串联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动作电流:由于产生动作电位的结果而流动的微弱电流。 返回电流:电流低于那个值时电流继电器就不再吸合了。 返回系数: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返回系数用Kf表示。对于按故障量值和按自起动量值整定的保护,则可不考虑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电流继电器是过流动作,小于整定值后返回;为了避免电流在整定值附近时导致继电器频繁启动返回,一般要设一个返回值,例如0.97,电流小于0.97才返回。因此返回值要小于1 。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在出现故障后,可以保护继电器。

《高压绝缘检测》

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缺陷?比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露电流试验项目的相同点:两者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测量泄漏电流可使用较高的电压(10kV 及以上),因此能比测量绝缘电阻更有效地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 2、绝缘在干燥时和受潮后的特性有何不同?测量吸收比能较好地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答:绝缘干燥时的吸收特性02R R ∞ >,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01 R R ∞≈。如果测试品受潮,那么在测试时,吸收电流不仅在起始时就减少,同时衰减也非常快,吸收比的比值会有明显不同,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公式推导,为何桥臂中的一个电容要用标准电容器,这些测量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西林电桥是利用电桥平衡的原理,当流过电桥的电流相等时,电流检流计指向零点,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流检流计,此时电桥相对桥臂上的阻抗乘积值相等,通过改变R 3和C 4来确定电桥的平衡以最终计算出C x 和tan δ。采用标准电容器是因为计算被试品的电容需要多 个值来确定,如果定下桥臂的电容值,在计算出tan δ的情况下仅仅调节电阻值就可以最终确定被试品电容值的大小。 这一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处于电磁场作用范围的电磁干扰、温度、试验电压、试品电容量和试品表面泄露的影响。) 4、如果在现场测量tan δ电桥无法平衡时,应考虑是什么情况造成的?并采用何种措施维持其平衡? 答:有可能是外部电场的干扰。应采用下列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1)加设屏蔽,用金属屏蔽罩或网把试品与干扰源隔开;(2)采用移相电源;(3)倒相法。) 5、什么是测量tan δ的正接法和反接法?它们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正接线是被试品C X 的两端均对地绝缘,连接电源的高压端,而反接线是被试品接于电 源的低压端。反接线适用于被试品的一极固定接地时,而正接线适用于其它情况。) 6、电气设备绝缘缺陷的分类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绝缘缺陷分为两类:集中性缺陷和分布性缺陷。 集中性缺陷:表现为绝缘局部性的损伤(开裂、磨损、腐蚀等)、局部性的受潮和局部性的内部气泡。这类缺陷只影响一部分绝缘的性能。 分布性缺陷:表现为绝缘整体性的受潮、老化、污秽等。这类缺陷将造成绝缘整体性能的下降。 8、绝缘预防性试验的分类、概念以及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①绝缘特性试验是在较低的电压(相对于正常工作电压)下或用其他不会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检测绝缘的各种特性或表征量,如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油中各种气体含量等,进而判断绝缘的状态和可能的缺陷。 优点:试验本身不会造成绝缘的损伤,所以又称为非破坏性试验。 缺点:由于各种特性试验方法能够反映不同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中缺陷的差异,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②绝缘耐压试验是在较高的试验电压(其大小与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受到的过电压相当)下考验绝缘的耐电强度(绝缘强度)。 优点:对绝缘的检验最为严格和有效,特别是能暴露那些危害性较大的集中性的缺陷; 缺点:对绝缘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有时可能导致绝缘的击穿破坏。应在绝缘特性试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审批稿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 格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CSL101B线路保护全部定期检验调试报告 1.绝缘试验 以开路电压为1000V的摇表按下表对各回路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试验结果填入表1。 2.直流稳压电源检查 经检查,本装置电源的自启动性能良好,失电告警继电器工作正常()。 各级输出电压值测试结果见表2。 3.经检查,本装置时钟工作正常,掉电后时钟能保持运行,并走时准确()。 4.经检查,本装置CPU及MMI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正确(),记录见附表1。

5.经检查,本装置主网1、主网2及本装置所附带的打印卡、打印电缆线全部完好,打印功能正常()。 6.开入量检查 保护压板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3。 信号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4。

7.开出传动试验 a. 保护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1、CPU2、CPU3进行开出传动试验,注意观察灯光信号应指示正确,并在装置端子上用万用表检查相应接点的通断(),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 。 b. 重合闸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4进行开出传动试验(),结果记录于表6。 c. 经检查,起动元件三取二闭锁功能正确()。

8.模数变换系统调试 零漂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4,要求允许范围为±()。 电流、电压刻度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5,要求误差小于±2%()。 经检查,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完全正确()。 9.模拟短路试验 各保护动作值检验 a.经检查,高频距离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倍定值时可靠不动 作(); b.经检查,高频零序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倍定值时可靠动 作(); c.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倍定值时 可靠不动作();

技术贴: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资料

信号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 一、综合测试 各种信号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接续前、后应进行电气测试,电缆工程结束后应进行综合测试。各项测试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以作为竣工验收时重要的原始记录。各主要电气特性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1的要求。 表3-1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 1、用兆欧表测试绝缘可按:R x=0.001×L×R m计算。

式中:L-电缆实际长度(m) R m-仪表测量值(MΩ) R x-换算到每千米电缆的实际绝缘电阻值(MΩ) 2、电缆如经暴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对于工程中所采用的特殊规格电缆,其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普通信号电缆绝缘测试 信号电缆绝缘测试包括下列内容: 1、芯线间绝缘电阻测试 将电缆两端的芯线互相分开,测试端剥去约20㎜外皮。用500V兆欧表一线与芯线1连接,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手摇把,另一线依次与其他各芯线接触。与芯线2刚一接触时,兆欧表指针会向零偏转,但很快又回升,稳定在实际绝缘值处。指针稳定后,可读出芯线1与芯线2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另一线离开芯线2与芯线3接触,测出芯线1与芯线3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用同样方法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将兆欧表一线换成与芯线2连接,另一线依次与芯线3之后的各线相碰,可分别测出芯线2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并用依次测出其他芯线之间绝缘电阻值。 测试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还有另一种方法:兆欧表一线于芯线1连接,其他各芯线并联后与另一线连接,只需摇动一次即可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测出芯线1的绝缘电阻值之后,从并联芯线中抽芯线2,同样方法测出其与其他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如测到某芯线与其他各芯线间绝缘电阻为零或低于标准时,再分开并联芯线逐一接触,以查明与其中的某一芯线绝缘不良。 2、芯线与地之间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尚未敷入地下的电缆芯线与地之间绝缘时,兆欧表接地端子的表棒与电缆的铠装钢带连接(聚氯乙烯外护套型电缆需待敷设后方测试芯线对地绝缘),摇动摇把,线路端子另一表棒分别与每一芯线接触一次,即可测出芯线与地之间的绝缘。也可将全部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 学号: *******(1005班) 指导老师:倪** 课程老师:和*** 实验日期: 2013.5.29(8--10)

目录 一、实验预习 (1) 二、实验目的 (1) 三、实验电路 (1) 四、实验注意问题 (2)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2)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2) 七、思考题 (3)

一、实验前预习: 三段电流保护包括: 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三段保护都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 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内容及顺序:1 动作电流:选取可靠系数,计算短路电流和继电器动作电流;2 动作时间的整定;3灵敏度校验。 对继电保护的评价,主要是从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评价。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接线; 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和保护的性能 三、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 其中继电器的接线法有: (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另外还有两种继电器的接法如下: (3)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法(4)两相继电器接线法 对三相继电保护的评价: 由I段、II段或III段而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点是受电网的接线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使其灵敏性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注意问题 1、交流电流回路用允许大于5A的导线; 2、接好线后请老师检查。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1、要求整定参数如下: 保护I段动作电流为4.8A,动作时间为0秒; 保护III段动作电流为1.4A,动作时间为2秒。 2、按上述要求进行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将时间继电器整定把手调整到要求的刻度位置。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按图接线。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单相调压器改变电流,分别整定电流I、III段的动作电流,要求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整定值的误差不超过5%。将实际整定结果填入表13-1。 表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1、电流I段 通入5A电流(模拟I段区内故障):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调压器使电流为5A,再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分按钮,投入直流电源,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模拟手合I段区内故障),观察各继电器的动作。

从检验到项目 电缆基本性能测试全解析

1、检验方式 例行试验:是制造厂对全部成品电缆进行的实验。其目的是检查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以便发现制造过程中的偶然性的缺陷。它是非破坏性的实验,如导线的直流电阻、绝缘电阻时间。和耐压试验局部放电检测等。 型式试验:是制造厂家定期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性能检验,特别是对一种新产品在定型成批生产之前,或对一种产品的结构、材料和主要工艺有了变更而可能影响电缆的性能时进行的试验。通过型式试验:可检验该产品能否满足运行的要求,并可与老产品进行比较。如绝缘和护套的热老化性能、电力电缆长期稳定性试验等。 验收试验:是电缆安装敷设后对电缆进行的验收试验,以便检查安装质量,发现施工中可能生的损伤。如安装后的耐压试验等。 2.试验项目 2.1导线直流电阻的测试 电线电缆的导电线芯主要传输电能或电信号。导线的电阻是其电气性能的主要指标,在交流电压作用时线芯电阻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面比直流电压作用时大,但在电眼频率为50Hz 时两者相差很小,现在标准规定那个均只能要求检测线芯的直流电阻或电阻率是否超过标准中的规定的值,通过此项的检查可以发现生产工艺中的某些缺陷:如导线断裂或其中部分单线断裂;导线截面不符合标准;产品的长度不正确等。对电力电缆,还可检查其是否会影响电线电缆产品的运行中允许载流量。 对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有单臂直流电阻法和双臂直流电桥法,后者的准确度较前者高一些。测试步骤也较前者复杂。 2.2 绝缘电阻的测试 绝缘电阻式反映电线电缆产品绝缘特性的重要指标,它与该产品的耐电强度,介质损耗,以及绝缘材料在工作状态下的逐渐劣化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对于通信电缆,线间绝缘电阻过低还会增大回路衰减、回路间的串音及在导电线芯上进行远距离供电泄露等,因此都要求绝缘电阻应高于规定值。 测定绝缘电阻可以发现工艺中的缺陷,如绝缘干燥不透或护套损伤受潮;绝缘受到污染和有导电杂质混入;各种原因引起的绝缘层开裂等。在电线、电缆的运行中,经常要检测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以此作为是否能够继续安全运行的主要依据。 目前电线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除了用欧姆计(摇表)外,常用的有检流计比较法高阻计法(电压——电流法)。 2.3电容及损耗因数的测量

绝缘电阻的认识及测试标准

绝缘电阻地正确测量方法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电.在用电过程中就存在着用电安全问题,在电器设备中,例如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它们地正常运行之一就是其绝缘材料地绝缘程度即绝缘电阻地数值.当受热和受潮时,绝缘材料便老化.其绝缘电阻便降低.从而造成电器设备漏电或短路事故地发生.为了避免事故发生, 就要求经常测量各种电器设备地绝缘电阻.判断其绝缘程度是否满足设备需要.普通电阻地测量通常有低电压下测量和高电压下测量两种方式.而绝缘电阻由于一般数值较高(一般为兆欧级).在低电压下地测量值不能反映在高电压条件下工作地真正绝缘电阻值.兆欧表也叫绝缘电阻表.它是测量绝缘电阻最常用地仪表.它在测量绝缘电阻时本身就有高电压电源,这就是它与测电阻仪表地不同之处.兆欧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即方便又可靠.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它将给测量带来不必要地误差,我们必须正确使用兆欧表绝缘电阻进行测量. 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产生高电压,而测量对象又是电气设备,所以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使用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各种准备: ()测量前必须将被测设备电源切断,并对地短路放电,决不允许设备带电进行测量,以保证人身和设备地安全. ()对可能感应出高压电地设备,必须消除这种可能性后,才能进行测量. ()被测物表面要清洁,减少接触电阻,确保测量结果地正确性. ()测量前要检查兆欧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检查其“”和“∞”两点.即摇动手柄,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兆欧表在短路时应指在“”位置,开路时应指在“∞”位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兆欧表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牢固地地方,且远离大地外电流导体和外磁场.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可以进行测量了,在测量时,还要注意兆欧表地正确接线,否则将引起不必要地误差甚至错误. 兆欧表地接线柱共有三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为“”即线端,一个“”即为地端,再一个“”即屏蔽端(也叫保护环),一般被测绝缘电阻都接在“”“”端之间,但当被测绝缘体表面漏电严重时,必须将被测物地屏蔽环或不须测量地部分与“”端相连接.这样漏电流就经由屏蔽端“”直接流回发电机地负端形成回路,而不在流过兆欧表地测量机构(动圈).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表面漏电流地影响,特别应该注意地是测量电缆线芯和外表之间地绝缘电阻时,一定要接好屏蔽端钮“”,因为当空气湿度大或电缆绝缘表面又不干净时,其表面地漏电流将很大,为防止被测物因漏电而对其内部绝缘测量所造成地影响,一般在电缆外表加一个金属屏蔽环,与兆欧表地“”端相连. 当用兆欧表摇测电器设备地绝缘电阻时,一定要注意“”和“”端不能接反,正确地接法是:“”线端钮接被测设备导体,“”地端钮接地地设备外壳,“”屏蔽端接被测设备地绝缘部分.如果将“”和“”接反了,流过绝缘体内及表面地漏电流经外壳汇集到地,由地经“”流进测量线圈,使“” 失去屏蔽作用而给测量带来很大误差.另外,因为“”端内部引线同外壳地绝缘程度比“”端与外壳地绝缘程度要低,当兆欧表放在地上使用时,采用正确接线方式时,“”端对仪表外壳和外壳对地地绝缘电阻,相当于短路,不会造成误差,而当“”与“”接反时,“”对地地绝缘电阻同被测绝缘电阻并联,而使测量结果偏小,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电性能测试仪操作规程-绝缘耐压测试仪

浙江普林艾尔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HANGZHOU HONGTA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作业指导书名称 SPECIFICATION NAME 电性能测试仪操作规程 编号 NO. 型号Prod. 通用 日期Date 2011-4-6 版本Revision B/0 页号Page 3-2 编制: Compiler: 校对: Corrected by: 审核: Examined by: 批准: Proved by: 目的Why: 正确使用设备、验证及确保电器安装满足安全要求 步骤How : 电器强度及绝缘电阻检测: 1.前面板示意图 2.测试前设置 a )打开“电源开关”,按“设置”健进入第一项:耐压测试设置,调节“设置加减键”直到“交流指示灯”及“Ma 指示灯”同时亮,显示以下界面时停止调节: 电源开关 启动键 停止键 设置键 设置加减键 退出键 交流直流显示值 交流指示灯 直流指示灯 Ma M Ω显示 M Ω指示灯 Ma 指示灯 测试结束指示灯 时间显示值

按“设置”健,然后调节“设置加减键”。①测试产品额定电压为220-250V的,将电压调至1800V,如图㈠。②测试产品电压为115V的,将电压调至1600V,如图㈡ 图㈠图㈡按“设置”健,然后调节“设置加减键”。将电流设置为10mA,如图㈢),按“设置”健,然后调节“设置加减键”。将时间调至2s,如图㈣; 图㈢图㈣ b)按“设置”健进入第二项:绝缘电阻检测设置,调节“设置加减键”直到“直流指示灯”及“MΩ指示灯”同时亮,显示以下界面时停止调节: 按“设置”健,然后调节“设置加减键”。将直流电压调至500v,如图㈤ 按“设置”健,然后调节“设置加减键”。将绝缘电阻设置为2MΩ。如图㈥ 按“设置”健,然后调节“设置加减键”。将时间调至2s。如图㈦ 图㈤图㈥图㈦按“退出”健。设置完成。 c)将绝缘、耐压测试仪输出地线(黑色)夹在产品的金属外露部位上或电源线接地插片上,将高压输出线(红色)夹在样品的电源输出线火线端。 d)按“启动”健进入测量状态,第一项耐压检测电流应低于设定值,“测试结束显示合格1秒”接着直接进入第二项绝缘电阻检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Ω,“测试结束显示合格”结果在《工序及检验记 录卡》上记录;①耐压检测时“测试结束显示不合格并伴有报警声”为耐压不良,不良发生时应在其 返修栏故障项中填写“耐压不良”作为不合格品的标识。②绝缘电阻检测时“测试结束显示不合格并伴 有报警声”为绝缘电阻不良,不良发生时应在其返修栏故障项中填写“绝缘电阻不良”标识不合格品。 3.日常运行检验: 每天检验前将耐压测试仪的两个测试端分别夹在运行检查器的4和5接线柱上(如图㈧),按“设置” 健进入第一项:耐压测试设置,调整测试电压至1440V,电流设置至10mA,时间为60 s耐 压仪应报警(若不报警则仪器需重新调整电流,直到耐压仪报警。),并在《运行检查记录》中记录调整后合格的电流值。不良发生时必须暂停使用并告知质检部经理。

弧光保护单元试验报告

电弧光保护装置测试报告 一、参数: 变电站:CB-10kv开闭所测试时间:2015.1.20 型号:BPR342ARC 操作电压:DC220V 保护跳闸电流:1.2I e 保护跳闸条件设定:弧光及电流 额定电流I e:5A 出厂日期:2014.10 生产厂家:弘毅电器有限公司 二、测试内容: 上电前: 1.主单元 (1)单元固定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是□否(2)主单元接线是否按图纸接正确无误—————□是□否(3)主单元设置是否按现场要求设置正确————□是□否2.辅助单元 (1)辅助单元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是□否(2)辅助单元地址等设置是否正确,合乎要求——□是□否(3)辅助单元到主单元之间连接是否正确————□是□否(4)辅助单元与传感器之间连接是否正确————□是□否3.通讯电缆 通讯电缆是否有损坏或压伤————————□是□否 上电后:

1.主单元显示是否正常———————————□是□否 2.辅助单元显示是否正常——————————□是□否 3.主单元上显示的辅助单元数量是否正确———□是□否 4.主单元上显示的传感器数量是否正确————□是□否 5.定值整定: (1)主单元保护定值是否按现场要求设置———————□是□否(2)电流达到定值主单元是否能反映出来———————□是□否(3)实际电流值___6_A___主单元显示值___6.01A___ 6.测试传感器: (1)传感器线是否有损伤或压伤———————————□是□否(2)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牢固———————————□是□否 7.模拟弧光: (1)传感器传到辅助单元的地址是否正确———————□是□否(2)传感器传到主单元显示的地址是否正确——————□是□否(3)在6I e下打开弧光发射器,保护动作是否正常———□是□否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帽电绝缘性能测试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帽电绝缘性能测试

联系方式: 青岛市四方区萍乡路2号杨超-0 A704安全帽电绝缘性能测试仪 一、仪器用途: 用于测试安全帽对电的绝缘性能。 二、试验方法 优先采用方法2和方法3进行测量,两种检测方法同时合格为合格。 如果安全帽有通气孔、金属零件贯穿帽壳等情况时采用方法1和方法3,两种检测方法同时合格为合格。 测试之前需将安全帽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浸水,放置在温度20℃±2℃,浓度为3g/L的氯化钠溶液的水槽里完全浸泡24h,从溶液中取出安全帽后应在2min内将安全帽表面擦干。 以上预处理要求可配合A705安全帽综合预处理箱(含紫外线老化、高温箱、低温箱、恒温水浸泡箱、调温调湿箱) 方法1:将安全帽放在头模上,将头箍锁紧;将探头接触安全帽外表面的任意一处,顶端为半球形;在头模和探头之间施加交流测试电压,调整测试电压在1min内将电压增加至1200V±25V,保持15s;重复进行测试,每顶安全帽测试10个点。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 方法2:将安全帽倒放在合适的容器中,在容器和帽壳中注入3g/L的氯化钠溶液,直至溶液面距帽壳边缘10mm为止。将电极分别放入帽壳内外的溶液中,调整测试电压在1min 内增加至1200V±25V,保持15s。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

方法3:用两个探头接触安全帽外表面上任意两点并施加电压,两点间的距离不小于20mm。调整测试电压在1min内增加至1200V±25V,保持15s;测量安全帽表面两点间的泄漏电流,重复进行测试,每顶安全帽测试10个点,记录泄漏电流的大小及可能的击穿现象 三、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1、电流表示值误差±1% 2、电压表示值误差±1% 3、计时器示值误差±1% 4、探头直径4mm,顶端为半球形。 5、能在1min内电压增加至1200V±25V,保持15s。 6、调压器:量程1500V 四、仪器特征 1、优质不锈钢储水槽。 2、LED数字显示电流、电压值。 五、符合标准 GB/T2812-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内的电绝缘的性能测试标准要求。 GB/T2811-2007《安全帽》 2009-2010年典型使用单位: 国家安全生产北京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中心(安全帽紫外线照射箱) 国家安全生产武汉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中心(整套安全帽检测仪器) 国家安全生产武汉上海防护用品检测检验中心(防护服新标准检测仪器整套) 国家安全生产徐州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中心(防护服新标准检测仪器整套) 湖北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测站(整套安全帽检测仪器) 山西省技术监督局(整套安全帽检测仪器) 安徽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整套安全帽检测仪器) 河南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防护服检测仪器,安全帽检测仪器)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 完整版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 实验报告 院系班级 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 日期年月日 教师肖仕武成绩

Ⅰ. 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文。 二、实验项目 1、三相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三、实验方法 1 表1- 1 2、三相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图1- 1 表1- 2

表1- 3 三相短路故障,距离保护记录 4) 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4.0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36.00 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图1-1 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表1-2 表1- 4 A相接地故障,保护记录 4) 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7.5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42.00 四、思考题 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161B包括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每个功能相关的整定值有哪些? 功能: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高频保护,重合闸 1)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动作 距离保护三段1段:Z1set=(0.8~0.85)Z l,瞬时动作 2段:Z1set=K(Z l+Z l1),t=0.05

电力电缆绝缘性能的检测方法分析

电力电缆绝缘性能的检测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7T10:06:51.6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洪静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电力电缆具有运行可靠、易于布局等优点,因此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在实际使用电缆时,很多电缆都在地下埋设,特别是在城市或一些特殊地段。文章对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国家电力器材产品安全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电力电缆具有运行可靠、易于布局等优点,因此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在实际使用电缆时,很多电缆都在地下埋设,特别是在城市或一些特殊地段。文章对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力;电缆;绝缘性能;检测 1.电缆故障的形成及故障类型 1.1电缆故障的形成。 施工破坏。因为对路面进行机械施工,以及在路面下对管道进行铺设,是电缆损坏的罪魁祸首。而这些损坏中只有20%能引起输电保护装置直观发现故障点,从而产生保护动作。但是余下的 80%故障不会引起保护动作,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潮气侵入会使破坏部位发展到铅皮穿孔,甚至造成损伤部位彻底崩溃形成故障。 中间电缆头制作工艺差。此类故障也是电缆故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电缆头联接多采用热缩材料,而许多商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而采用较差质量的、烘烤不匀或烘烤过度的热缩材料,造成绝缘材料热缩不紧密或热熔过度,从而降低本体绝缘强度,导致了隐患的发生。 除此之外,在炎热的夏季,长期过负荷使用以及电缆老化。电腐蚀、化学腐蚀、电缆质量差等问题,都会造成电缆薄弱处和对接头被击穿。 1.2电缆故障类型。 高阻故障。一般情况下,电缆的绝缘电阻大于电缆的特性阻抗,当温度较高时,电缆发生故障,电阻变大。故障阻抗大于100Ω时,即为高阻故障。高阻故障的判定可以用数字式万用表或兆欧表来判定。 接地故障。又称短路故障,当电流过大或线路不稳时,电缆的电阻突然变小,故障点的实际测量阻抗变为0或小于10Ω以下的情况。接地故障可直接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测量。 相间短路。这是低压电缆中的常有故障,故障的表现形式是,测量时表现为相间电阻为0或很小,可用万用表或兆欧表直接测出,用低压脉冲也可直接看到测量波形出现反向回波。 开路故障。此类型故障多发生在电缆正常运行时,突然的断电或电流过大造成电缆过流烧断、开路,测量时可能会出现短路或高阻故障现象。 2.电缆故障的形成原因 2.1 机械损伤 在敷设电缆时,拉力过大或过度弯曲都有可能损坏绝缘与防护层以及在运输电缆时,外力直接作用于电缆也会误损伤电缆,造成电缆机械损伤。 2.2 过负荷运行 电缆长期运行在过负荷状态时,电缆实际温度会明显升高,电缆会出现过热现象,使电缆老化加速,甚至击穿电缆绝缘薄弱部位。 2.3 电缆头故障 电缆最常出现故障的部位为电缆中间连接头部位或终端头部位,下面为电缆头故障的具体表现:(1)电缆制作工艺存在问题,致使杂质、气隙混入电缆头内部,这样的电缆在投入运行后,由于受到了强电场的作用,电缆内部杂质会出现游离现象,引发树枝放电,造成电缆故障;(2)电缆接头处的金属屏蔽,不能有效接地,致使电缆接地电阻过大,形成高感应过电压,致使击穿电缆部分绝缘,引发电缆故障。 2.4 绝缘受潮 绝缘受潮是我们比较常见的电缆故障,电缆绝缘电阻过低与泄漏电流过大是其具体表现,以下为电缆绝缘受潮的主要原因:(1)电缆中间接头密封不良或终端接头密封不良,造成外部潮气侵入电缆,对电缆绝缘造成破坏;(2)电缆自身质量不合格,在电缆包铅或包铝制造过程中有砂眼或裂纹存在;(3)异物刺穿电缆护套,化学物腐蚀电缆护套或电解物腐蚀电缆护套,致使保护层失去保护功效。 3.电力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技术 离线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点,但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实时监测,使测量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现有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在线检测方法主要有: 3.1直流叠加法。直流叠加法通过LC滤波器,将测试回路存在的交流成分滤除,只检测电缆的绝缘层上的微弱直流电流来监测绝缘情况。直流叠加法的主要问题是杂散电流变化大、电缆头表面泄漏电阻低,造成测量误差大。叠加电压法不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 3.2直流分量法。直流分量法是通过外加交流电压情况下,监测电缆中水树枝放电引起的负电荷漂移而出现的直流分量,监测该分量判断电缆绝缘性能。直流分量法的优点是无需外加的电源、测量安全、简便,无需接触带电部分。但因直流分量较弱,易受外界的杂散电流影响,检测电流容易被干扰淹没。 3.3局部放电法。局部放电量可用于表征电力电缆的绝缘性能,但局放检测技术研究开发难度大,主要原因是;外界强电磁场干扰源很多,依赖硬件技术克服电磁干扰难度大;采集的信号量微弱,易被外界噪声所淹没;滤波器、放大器的使用使采集到的原始波形畸变,易导致误判;电缆绝缘劣化和运行的状态的判据缺乏等缺点。 3.4低频叠加法。低频叠加法需专用的7.5Hz低频电源,判断的标准决定于交流击穿电压和交流绝缘电阻的关系。低频叠加法优点是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