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

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Ξ

陈 钊 陆 铭 许 政

内容提要 在中国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如果片面限制大城市的扩张,鼓励小城镇发展,片面强调区域经济的均等化,将无法充分发挥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集聚发展的好处。为此,必须克服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打破城乡间和地区间分割的制度障碍,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并由此最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

引 言

中国未来城市化与区域发展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一是为了追求短期的区域发展平衡而牺牲城市化中的集聚效应,其二则是充分发挥城市化中的集聚效应并在长期内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前者很可能导致中国长期增长潜力的丧失,而后者更可能使中国实现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这两条道路的抉择是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抉择。

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持续和快速提高将是一个同时影响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进程。历史地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之后,城市化比率却仍然只有43.9%。①据预测,如果中国每年的城市化比率以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即每年约有1000万人口进入城市,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才达到6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化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们在指出中国城市化的潜力时,往往只关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没有意识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增长持续的大国,伴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要素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在城市化进程的背后更为重要的将是中国城市的区域布局的持续调整和城市内部集聚效应的加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集聚效应的确正在加强,但与此同时,中国滞后的城市化进程使这一集聚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事实上,在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若干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顺应市场规律,在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更合理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如果说城市化是一个由市场力量驱动的、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那么对于中国的城市化,我们更需要在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背后,进一步探讨这一过程中城市发展在空间集聚上的差异。中国的大国特征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区域发展差异不可忽视。历史上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是一个趋于分散化的工业发展格局,在这样的起点之下,中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且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这就意味着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

Ξ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和谐发展的经济学研究:社会满意度、收入分配与城乡融合”(项目号:08B JL008)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项目号:07JZ D0023)的阶段性成果。

间布局的调整将是极为显著的。②而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决定了这样的调整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这样的问题。然而,当强调这种城市化在空间集聚上的差异时,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忽视了空间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借鉴把空间因素引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③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将获得至少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规模效应。第一,分享(sharing):生产者可以从更大的范围获得广泛的投入品供给,从而发挥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在生产规模提高时降低平均的生产成本。最终产品生产商对于投入品的分享也使得投入品供应商面临更为庞大的市场需求,从而能够根据特定的需求来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第二,匹配(matching):在更大的市场范围里,各种要素得以更好地匹配。企业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投入品和特殊技能的劳动力,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同时,在一个有众多潜在企业的地方,对投入品多样性的需求更容易获得满足,职工们也更可能找到适宜的雇主。第三,学习(learning):无论是排他的还是非排他的知识,显性的抑或隐性的知识,空间集聚均可以加速其外溢,便于员工和企业家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学习。④

当前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国际环境意味着通过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来带动工业的发展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从后工业化与全球化这两个角度对此加以说明。

经济的空间集聚在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有关实证研究表明,规模效应的来源主要是在人口集聚过程中的服务投入的多样性。⑤的确,随着中国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投入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提高,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占消费的比重也在增加,这时,由服务多样性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将越来越重要。通俗地说,当经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有些人才只能在大城市找到(比如非常专业化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有些服务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比如疑难病症的诊治和最为个性化的文艺表演)。

Au&Henders on在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中考察了城市最佳规模与工业化及后工业化的关系。他们发现,以就业人口衡量的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因此,倒U型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城市就业人口便是城市的最佳规模。然而,随着经济中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在生产环节中服务品的投入更趋多样性,经济集聚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发挥的规模效应也将越来越重要,相应地,城市的最佳规模也将提高。⑥

经济的全球化也推动着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为了节省国际贸易中的运输成本,集聚更可能发生在地理位置较优的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海洋运输成本低廉的优势的确使得大城市更容易集聚于沿海地区。中国的实际情况则是,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及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国际贸易在中国国内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⑦。可以预期,这将使得集聚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中进一步得以加强。此外,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新科技革命以及知识经济的冲击,使得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在生产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而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更需要借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这又要求各种要素特别是稀缺的专业化人才在大城市集聚。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空间集聚与规模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现了特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模式。在当时采取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下,小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大城市人口比重逐年下降,总体的城市化水平则从改革开放前的长期低于20%提高到将近30%。从1990年前后起,中国的城市化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成为可能,从此土地要素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伴随着市场化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向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强。城市化水平在1990年之后的10年间又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仍在继续提高。

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尽管大城市的规模扩大曾受到政府的控制,但是,来自集聚效应的市场力量仍然在推动着大城市数量的增加。从1991年到2003年,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由9个增加到了33个,到2006年,这一人口规模的地级市数量达到了37个。从理论上来说,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本地市场容量的扩大会引起城市内部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虽然在大城市的工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服务业的份额将开始提高,城市经济很可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此时工业份额的下降并不表示工业绝对规模的下降,相反,产业间互补性的存在会进一步促进更多高附加值的工业在大城市内部或者

2009.2

周边地区集聚。

我们利用来自城市一级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可以发现,城市的规模经济的确正在不断提高城市内部工业集聚的程度,城市的工业化水平随城市人均G DP的提高的确呈现出先提高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观察并比较不同年份的数据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呈现两个重要特点:第一,绝大部分城市目前仍然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的阶段,只有极少数城市进入了人均G DP提高伴随工业份额下降的阶段;第二,城市发展和工业化的相互推动作用随时间的推移在增强,以人均G DP度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越来越有利于工业集聚。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集聚效应是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力量的推动下出现的,这并不能掩盖中国因城市化水平滞后以及城市规模偏小而导致的城市集聚效应发挥不足的事实。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长期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相比之下,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国历史上的城市化水平基本超过工业化水平,只有孟加拉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始终较为接近,而印度则在1997年经历了城市化超过工业化水平的转变。考虑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不完全具有可比性,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200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偏低,根据人均G DP水平预测的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应该是50.5%,而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40.4%,两者相差1011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中国的人均G 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更高,那么,按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应更高。⑨

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将会导致大城市难以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和人均G DP之间也呈现出倒U型关系,换句话说,人口密度的提高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超过一个临界值后,人口密度的增加才会对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产生负面作用。然而,我们的分析显示,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处于这个倒U型曲线的左半边。这就意味着,如果以人均G DP 的最大化来衡量城市的最优规模,那么中国有大量的城市因为规模太小而遭受了生产率的损失。⑩计量分析表明,中国有大约51%~62%的城市规模过小。在比较典型的城市,由城市规模过小造成的损失大约占职工平均产出的17%。职工平均产出损失高达25%~70%的城市数量至少占到全部城市样本的四分之一。 λ?Fujita等人的实证研究也发现,中国不同城市之间的规模差距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水平。 λω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中的认识误区

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表明,来自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劳动生产率,然而中国的城市发展却存在着规模偏低、规模差距过小的问题。这一结果与人们对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认识误区不无关系,本文将其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都使地方政府相应地采取了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集聚效应的政策措施。

误区一,通过限制人口流入保护城市居民利益。因为担心外来人口争夺有限的城市公共品资源和挤占城市的就业岗位,很多城市政府会通过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外来劳动力流入来保护本地城市居民的利益。但事实上,限制外来人口流入的政策会损害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各方的利益。首先,外来人口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他们更难以在城市立足,有很多农民不得不仍然滞留在土地上。其次,限制人口流入的政策使企业不能雇到更为合适的劳动力,或者必须为现有的劳动力支付更高的工资,这既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也使企业因成本上升而失去一定的竞争优势。最后,从长远看,由于劳动力要素不能充分地流动,城市的规模效应赖以存在的要素匹配与分享等机制将受到限制,城市内部的集聚效应也会受到制约。事实上,外来人口不仅增加了城市的劳动力供给,也通过集聚提高了城市劳动力的生产率。在长期内,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损害城市的效率和当地居民的福利。

误区二,小城市(镇)发展才是未来方向。由于担心出现拉美国家的“城市病”现象,认为小城市(镇)才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合理方向的观点始终存在。然而,这种判断既没有意识到城市病并非大城市的必然现象,也没有意识到,小城市(镇)的发展必须以大城市的存在及其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为前提。这样的认识误区只会造成中国目前这种大城市规模偏小、小城镇过度发展、城市规模差异过小的局面,损失经济效率。事实上,从大城市到小城镇的发展,是集聚效应不断加强的结果。随着交通成本的下降,大城市经济活动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但同时也导致地租、工资等商务成本的上升,这种拥挤效应的增加就促使一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周边小城市(镇)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功能互为补充的“城市圈”或“城市带”,使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更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与供给、更好的公共品提供以及更高的城市治理水平都将在大城市的发展中得到体现。相比之下,如果只有小城镇,无论是社会公共品提供还是多样化需求,都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

误区三,现阶段的“民工荒”表明劳动力短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时代已经到来。始于2004年春天的“民工荒”似乎预示着中国劳动力短缺时代的到来,资本似乎应主动向劳动力较充裕的内地转移。如果不考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发挥,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制度上的变化,只是静态地看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的现象,那么我们的确会得出类似上述的结论。但是,事实上,除了一些导致民工局部性短缺的短期因素外,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政策歧视才是导致民工荒的更为重要的根本性原因。由于制度上的城乡分割,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以短期为主,大部分外来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在婚后以及有孩子的期间将回到农村。也正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流动成本,大量农村劳动力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转变为拥有城镇户籍的居民。换句话来说,事实上在中国农村仍然有大量“潜在”的剩余劳动力,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这些劳动力还有必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继续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误区四,城市发展中的集聚效应会扩大中国的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为此应当采取限制东部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这个认识误区的剖析,同样需要分几个层面。首先,客观地看,城市的集聚效应短期内的确可能扩大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但只要劳动力是充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这种差距的扩大就更多只是体现在G DP 的统计上,而并非实际收入上。事实上,1.5亿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收入绝大部分都被用于反哺农村家庭。其次,农村劳动力在返乡后,会带来在城市先进部门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这些农村稀缺资源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有关研究也表明,城市化是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 λξ第三,从长期来看,城市集聚效应发挥到一定阶段,部分产业或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就会向内地或农村地区转移,而此时,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内地的人均资源(尤其是土地等自然资源)拥有量将增加,这必然会带来内地劳动生产率以及收入的增长,因而在长期中城市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并不会扩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在美国、智利和巴基斯坦,地区间的收入收敛都是因为更充分的要素流动性,而不是地区发展的特殊政策。 λψ在美国和法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地区间差距扩大的现象,但是后来,地区间的差距出现了持续的缩小趋势。事实上,只有要素流动和持续地发展才能最终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从全球范围来看,越富的国家地区间的差距越小。 λζ最后,即使在短期内由于要素不能够充分流动而导致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经济集聚中有所扩大,中央政府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地区间财政转移来避免过大的地区差距。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来缩小城乡或区域间在公共品提供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提高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为地区间最终的协调发展做好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本的准备,也为劳动力最终的自由流动做好准备。

未来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目标及政策调整

对照上文所论述的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现实以及存在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的城市化和区域发展中应当以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为目标,走一条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同时又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道路。下面我们从政策操作的角度分别对如何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如何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如何实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展开讨论,我们将发现,所有的这些政策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也需要政府致力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实现城乡的融合。

第一,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可能导致中国城市内部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户籍制度造成的城市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二元社会分化。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是城市内部实现和谐社会的标准仍然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在此尝试提出城市内部和谐社会的四条标准,即利益诉求有机制、社会保障广覆盖、公共服务无歧视、发展机会能均等。“利益诉求有机制”是指要让弱势群体有利益代言人,使他们的意愿能够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使他们在利益受损或受到不平等对待时拥有利益诉求的渠道。“社会保障广覆盖”是指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将城市内的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其中,不论居民是否拥有本地户籍或城市户籍。“公共服务无歧视”要求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无歧视地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在子女受教育方面。“发展机会能均等”意味着即使人与人的身份、收入有差异,但每个人的发展机会(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待遇)在制度上应该均等。

为达到上述四条和谐城市的标准,就需要打破城市内部对外来人口及非城市户籍人口在劳动力市场、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歧视政策,放宽对他们享受社会保障的限制,并逐步给予他们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政治权利,使得农民工与城市政府和原有城市居民真正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政策转变在操作上还存在着各种阻力,因为城市政府往往担心一旦实现了上述城乡融合,城市就会面临人口承载能力、城市治理能力等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对于这一点,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2009.2

以社会保障系统的支付能力为例,从统计来看,与城市本地的户籍人口相比,外来非户籍人口的平均年龄更低,健康状况更好,失业率也更低。也就是说,将常住的非户籍人口纳入城市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体系后,他们与城市户籍人口一样缴费,但其社会保障支出相对更少,因此,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反而能够缓解城市由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带来的社会保障上的压力。反过来看,在一些大城市,外来的非本地户籍人口已经占到相当高的比例,如果如此高比例的常住人口不拥有与本地户籍人口同样的权利,将给城市的社会融合与和谐发展埋下严重隐患。

对城市治理能力和基础设施容量不足以容纳更多人口的担忧也可能有所夸大。如前文所述,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容量是可以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的,从东亚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解决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环境、住房、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恰恰是城市发展的过程。最近10年来,东亚经济复苏非常快,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东亚充分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机遇,发挥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放弃规模就是放弃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有待大大提高,目前绝大部分的城市还处在人均G DP 增加推动城市工业集聚的阶段,并且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也会有助于提升城市的人均G DP水平。因此,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集聚效应需要进一步发挥,需要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需要西部地区的人口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聚。

在我国现今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城市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发挥需要政府在制度上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具体包括:(1)降低人口流动的制度成本。政府应当放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政策,减少对非城市本地户籍人口在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歧视,在现阶段至少应当给予在城市就业的常住人口与城市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各项待遇。降低人口流动的制度成本还需要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不同城市在社会保障服务上相互衔接。此外,政府应充分重视租房市场,让租住住房者能够与自住房拥有者在申报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2)实现政府功能从微观干预向宏观管理的转变。在中国阶段性地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政府需要为市场经济建立规则而不是直接改变或影响市场的选择结果,政府的职能应当更多地从微观的干预转变为宏观的管理。政府干预的减少将会有效地减轻中国国内的市场分割和行政性壁垒,促进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

第三,实现城乡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城乡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人口承载能力不足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城市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过程中短期内可能出现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而造成的各种成本。为了同时达到上述目的,城乡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政策应当从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地区间公共服务的适度均等化两方面做起。

在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方面,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转移来缩小城乡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长期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反而起到了加剧地区发展差距的作用。直到近年来,中央政府才更多地考虑了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从各省所获得的中央财政转移份额上可以发现,从2000年开始,转移支付已经调整为更倾向于欠发达的省份。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偏向较不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正是政府功能在宏观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将使较不发达地区愿意放弃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产业,主动减轻市场分割,让发达地区充分实现在某些优势产业上的集聚效应。

在地区间公共服务的适度均等化方面,政府需要把更多的财力用于公共服务的开支,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能够实现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保障)投入上的适度均等化。通过公共服务的适度均等化,城乡之间、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就更容易实现,人口跨地域流动的制度成本也能够降低,人口的跨地区流动也将通过集聚效应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改进,而降低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差异。最终,不仅外来人口能够在其就业的城市享有相应的公共品服务,一部分大城市的户籍人口也会更愿意移居到周边的小城市(镇)甚至是生活成本更低的农村地区。这样,城市就能够更充分地吸引最有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其中,使城市的集聚效应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①此数据来自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世界银行公布的相应

数据为41%。对于类似的统计数字,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若将1亿到115亿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考虑在内,中国的城市化率会略有上升。参见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第4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一数据已经考虑了常住人口,而常住人口中有一部分将来要返回农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故中国实际的城市化率是不足的。参见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城镇人口数据都是按常住人口数进行统计或调整的,即使依照前一种观点,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偏低。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

 ②我们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全球化与市场化都显著加快了

中国的工业集聚。参见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179页。

 ③读者可以通过这方面的综述性文章了解新经济地理学的研

究进展。Neary,J.Peter,O f Hype and Hyperbolas:Introducing the New Econom ic G eography,Journal o 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1,39(2),pp.536~561.

 ④G ill,Inderm it S ingh and H om i K haras,“An East Asian Renais2

sance:Ideas for Econom ic G rowth”,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2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W orld Bank,2007,p.232.

 ⑤

λ?Au,Chun2Chung and J.Vernon Henders on,“Are Chinese Cities T oo Small?”Review o f Economic Studies,2006,73(3),pp.549~576.

 ⑥Au,Chun2Chung and J.Vernon Henders on,“H ow M igration Re2

strictions Lim 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Journal o 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80(2),pp.350~388.

 ⑦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2~2006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

度从42.69%上升到了63.74%。

 ⑧Chen,Zhao and M ing Lu,“Is China Sacrificing G rowth When Bal2

ancing Interregional and Urban2Rural Development?”in Y ukon Huang and Alessandro M agnoli Bocchi(eds.),Reshaping Economic

G eography in East Asia,The W orld Bank,2008,pp.241~257. ⑨⑩陆铭等:《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年版,第130~131、131~132页。

 

λωFujita,M asahisa,J.Vernon Henders on,Y oshitsugu K anem oto,and

T om oya M ori,“S 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 ic Activities in Japan

and China”,in V.Henders on and J.F.Thisse(eds),Handbook o 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 ol.4,N orth2H olland,2004,pp.

2911~2977.

 

λξ实证研究发现,同样的劳动力,在城市部门收入能够提高

33%。G laeser,E.and David C.M are,Cities and Skills,Journal

o f Labor Economics,2001,19(2),pp.316~342.

 

λψ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

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λζ瑞扎?尚柯、沙安文:《缩小经济差距———缩小地区收入差异的政策表现的“积分卡”》,载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主编《中国

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0页。

作者简介:陈钊,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陆铭,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许政,1986年生,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战 磊〕

 ?补白?

《止止堂集》注释订误一则

吕靖波

《止止堂集》是明代戚继光的诗文集,王熹校释本于2001年中华书局出版,为戚继光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某些注释因失考而产生错误,兹举一例,就教于方家。

戚继光《读〈孤愤集〉》诗云:

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有恨拂龙泉,生不与时适。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呜呼少保冤,九州

目所击。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策。不知后世人,视

今何如昔?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第

43页)

王熹注释《孤愤集》云:“即韩非所著的书篇名。”释“少保”:“即指岳飞。”此两处释文皆不确。谨辨识如下:此处《孤愤集》并非韩非子之《孤愤》,而是胡宗宪幕府文人沈明臣所作的《孤愤集》,该集现存明隆庆刻本。胡宗宪是明嘉靖间抗倭名臣,但因阿附严嵩,两次被逮,后瘐死狱中(《明史?胡宗宪传》)。隆庆改元后,阁臣徐阶主修《世宗实录》,继续丑诋胡宗宪。沈明臣对此大为不平,于隆庆二年,“走哭墓下,持所为诔,遍告士大夫,颂其冤状”(屠隆《沈嘉则先生传》,《由拳集》卷一九),并请汪道昆为《孤愤集》作序。显然,《孤愤集》是一部替胡宗宪鸣冤的

作品集,汪道昆在其序中说得很清楚:“胡司马有社稷功,中憾者,卒死请室。今上毕录先帝故臣功状,置司马不以闻……往岛夷起吴越,率以泽量人。司马提三尺剑,全活之何论亿兆,及司马不辜死,卒无能发一辞,非山人则皆喑者矣。”(《孤愤集序》,《太函集》卷二一)嘉靖间抗倭时,戚继光为胡宗宪部下参将,颇受器重,胡氏幕下文人徐渭、沈明臣等均与之结交。隆庆初,戚继光受命北调,戍守蓟镇,沈明臣曾远赴燕地,同游塞上。因此,戚继光能够看到这部《孤愤集》,亦在情理之中。

此外,胡宗宪于嘉靖四十年以功加少保(吴廷燮《明督府年表》第439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可见诗中的“少保”即指胡宗宪,而与岳飞无涉。“少保”若指岳飞,不仅与《孤愤集》毫无关联,而且诗句“不知后世人,视今何如昔”也成了无的放矢。胡宗宪曾为平定倭乱作出过重要贡献,虽被列为“严党”,但过不掩功,他的死主要是朋党倾轧的结果。当时及后世的诗人对胡宗宪的遭遇多有题咏,戚继光的这篇作品亦是其中之一,字里行间充满了惋惜与不平之情,若将它曲解为吟咏岳飞之诗则不免望文生义了。

2009.2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2006年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针 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区域不同外界评价迥异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 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 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他们的 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 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 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 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 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矗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 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 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 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 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 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 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 差距可能更高。

城乡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试题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下面说法正确吗?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明显 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长三角区域已经 正确 能够比较自由地流通。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吗?双带就是指我们江苏这个沿海发展带 的和东陇海发展带,其中东陇海地区是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 域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3. 下面说法正确吗?要推进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一是要加快 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二个就是要加快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体系的 正确 一体化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4. 下面说法正确吗?主体功能区规划它具有约束性,既要约 正确 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不用约束政府的行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5. 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省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区 域间功能服务和生态条件的差距还比较大,就是我们三大区域, 正确 分布还不够均匀,不够协调。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6. 下面说法正确吗?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坚持一手 抓粮食高产制度的普及化,提高单产水平,稳定粮的食生产, 正确 一手抓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适时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7. 下面说法正确吗?农业生产空间是叫两带三区。两带是指 沿江农业带和沿海农业带,三区是指我们的太湖农业区和江淮 正确 农业区、徐北农业区,就是苏北灌溉总渠,徐北农业区。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8. 下面说法正确吗?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地建设,要充 分发挥沿海深水港口、土地、岸线爱心资源比较丰富的独特优 正确 势,集中布局发展大型生化、钢铁、造船、汽车等联合产业, 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积聚效应。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9. 下面说法正确吗?具有江苏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 的思路是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 升农业,我们努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 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保障这 五个一体化,这是工作思路。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10. 下面说法正确吗?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城市 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城镇就近和异 地转移。 A. A.正确 B.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正确 √

我国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努力

学院级专业 201 -201学年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O一八年六月

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方面作 了哪些努力 姓名:学号:专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五个统筹”。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

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扩大,城市化进程迟缓,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统一政策。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城乡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让农民市民享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在就业、教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给城市化的农民以市民待遇。这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意义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民化。二、取长补短。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虽是基础产业,但它却是弱质产业。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代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有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但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业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宋智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均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问题,这两个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完整的战略格局。我们要全面理解党中央关于这两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准确把握两大战略各自特点和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实施两大战略的各种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历史演进 建国以后,在区域经济总体布局上,我国最初采取的是沿海、内地的“两分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国防备战的需要,又采取了“三线建设”的“三分法”格局,推动了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开始转向效率目标,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随后沿海经济带由南向北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轴,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随之迅速扩大。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审时度势,在坚持贯彻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同时,又相继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确定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框架。金融危机前后,国家纵横捭阖,大手笔规划了20多个国家战略经济区,是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主体功能区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区域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其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0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14部委组成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选取了8个省份作为试点先行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求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010年底,国务院正式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提供了基本依据。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十三五”区域发展空间(下) 测试答案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十三五”区域发展空间(下) 68分 一、单选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以下不属于长江经济带范围九省二市的是()。 C A.云南 B.四川 C.河南 D.湖南 2. 根据本讲,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基础设施相联相通 B.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C.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D.资源要素互补互促 3. 以下不属于日本东海道城市群包括的都市圈的是()。 C A.京滨都市圈 B.名古屋都市圈 C.琉球都市圈 D.阪神都市圈 4. 以下不属于泛珠三角城市群的是()。 A A.安徽皖江城市带 B.珠三角 C.海峡西岸 D.珠三角西部城市 5.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不包括的城市是()。 B A.费城 B.芝加哥 C.波士顿 D.华盛顿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本讲提到,京津冀的总体定位是()。 BCD A.经济优先发展示范区 B.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C.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D.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2. 根据本讲,以下属于治理“大城市病”中功能疏解时的原则的有()。 ACD A.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B.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C.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 D.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 3. 根据本讲,我国城市群中未来有望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有()。 AC A.京津冀鲁城市群 B.海峡西岸城市群 C.泛珠三角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三、判断 ( 共 5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形成城市群的条件包括城市之间要有联系。正确 正确 错误 2. “大城市病”的治理,重点是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正确 正确 错误 3. 天津市的定位是科技创新中心。错误 正确 错误 4.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正确 正确 错误 5.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正确 正确 错误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试行) 青岛市规划局 2010年5月

青岛市规划局 关于发布施行《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局编制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于2010年5月10日施行。凡青岛市市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以及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应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

编制说明 青岛市规划局曾于2007年编制了《青岛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表(试行)》,并作为控规及相关规划编制、管理的参考资料,对强化新区、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控制和配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更加突出,节约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民生问题获得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省、市又不断出台了一些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标准、规定等。为了使全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更加合理、系统、均衡,更加符合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市规划局对现行相关标准、规划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制完成《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情况及城市发展要求,并参考国内相关城市做法研究制定。本标准由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执笔起草。在起草和修改完善过程中,市规划局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研讨、论证,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汲纳这些意见和建议,使本标准在合法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本标准自2010年5月10日起施行。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意见、建议或疑问,请及时向青岛市规划局反映。市规划局将适时组织对本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不断加强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进一步优化完善本标准。 本标准包括条文及条文说明两部分,均由青岛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努力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 协调的努力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学院级专业 201 -201学年第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O一八年六月 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方面作 了哪些努力 姓名:学号:专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五个统筹”。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扩大,城市化进程迟缓,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统一政策。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城乡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让农民市民享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在就业、教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给城市化的农民以市民待遇。这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意义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民化。二、取长补短。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虽是基础产业,但它却是弱质产业。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代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有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但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业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城市扩张的土地。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使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结束农业哺育工业创造了条件。现在,社会的发展到了用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阶段。2005年伊始,中央发布了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新的一号文件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从此将结束把农业作为政府收入来源、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旧的发展道路,而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这是中国农业新世纪的良好开端。三、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业的现代化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以低投入高产出,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大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显然与现代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除了基础薄弱外,其他如人均耕地少、生产效率低、组织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现象,都与我国目前的农业制度有关。在传统农业的大背景下制定的相应制度,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没有农业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农民仅靠耕种自己的土地,是很难致富的,加上户籍制度等对农民城乡流动的制约,就出现了农村人多地少、就业不充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就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学界定土地使用权,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机会均等的投融资体制,推进农村市场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之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模板:统筹区域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

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模板: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 同繁荣 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 问题,如何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成为政府 重点注重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缩小地区差别。为此,近年来中央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先后提出 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以及促动中 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动西部大 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动中部地区崛起,积 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别拉大的趋势,形成 东中西相互促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政府能够 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开发规划,使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经济要素向 目标区域转移,通过对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增强 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当地的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实行传统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医保、税收等 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从而真正缩小区域发展差别。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旨在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部署。中央提出两个基本判断: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时期,并据此提 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 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增大对农村的政策 扶持和优惠力度,坚持党对农村发展采取的大政方针。如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农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设施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动态平衡。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设施;住宅;交通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体育馆、医院、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等,只有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才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共享,扩大建设规模,积极推进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等基础项目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应用科学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方式,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分析,可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形式,还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工程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分区引导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现有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以及择机建设用地这三种[1]。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理念 2.1 细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是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在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施工成本比较高,建设规模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很难获得收益,因此,私人或者企业往往不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现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公共设施也逐渐被细分为纯公共设施、混合型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化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公共设施决策、投资和管理也发生了分离。基于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布局时,应该优先对纯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可优先布局,而对于电影院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则可交给市场规划。第二,对于公共物品以及市场化物品,需要注意协调好二者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2006年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针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区域不同外界评价迥异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矗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

2019年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

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v1.0 可编辑可修改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目录 编制说明 1 总则 (3) 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级和配置要求 (3) 3 市级和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规划导则 (4) 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9) 附录:术语、用词说明及参考文献(规范) (18) 《杭州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条文说明

1 总则 【目的和依据】为突出以人为本,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并考虑城乡发展需要,制定《杭州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指七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更新改造时,可依据本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切实可行,并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服务水平。 杭州市辖县级市的中心城区可参照本标准实施。 城市特殊功能区域,如风景名胜区、前湾保税港区、港口、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的相关内容,另行规定。 【配置原则】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相关规划,应遵循系统、兼容、创新、继承以及适度超前或相对稳定的原则。 【强制性要求】本标准中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内容或规定应为强制性要求,在城市规划实施时,须优先安排并与其它建设工程同步予以落实;当公共服务设施无独立占地要求时,其建筑面积应作为强制性要求予以落实。 【相关法规】本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严格执行本标准,并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级和配置要求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按其用地性质或使用功能,本标准将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七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4)体育;(5)商业金融;(6)社会福利;(7)行政办公;将居住区级以下(含居住区,下同)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八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娱乐;(4)体育;(5)商业金融服务;(6)社会福利与保障;(7)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8)市政公用。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综合考虑建设规模以及投资、布局方式等,可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五级: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调查 所在院(系、班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二班 学生姓名(学号):杨舒雅 103012016036 指导教师:陈仁芳 实践起止日期:二○一八年二月至二○一八年三月

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6级英语师范二班杨舒雅 指导教师:陈仁芳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展开调查,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医疗以及教育三个方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的进行分析,积 极寻求解决对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医疗;教育 一、调查目的 二、现状分析 (一)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6: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8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1242.6元,2000年达到4027.0元,2003年达到5850.0元。 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2017年,六安城镇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1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7元;2016年,六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8元;2015年上半年,六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5元。 (二)医疗状况 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我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综述

我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综述 于敬 【摘要】公共服务设施是承载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布局的合理和均等化发展对于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及时对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规划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其中的经验,深入分析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面临的新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综述 1.基本概念与内涵 目前,在我国一般认为“公共服务设施”是由“公共”“服务”“设施”三个词语组成,或者是由“公共服务”与“设施”两个词语构成,是这些词语含义的整合1。但在《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或维基百科中,并没有“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服务”的词条,与之相关的中文词条包括“公共事业”“公共产品”“基础设施”等。与之相关的英文词条包括“public service”2以及“infrastructure”3,前者不仅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等有形的公共物品,还包括提供无形的诸如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一切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而后者则专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4。 1.1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有着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基础,不同国家或经济组织对公共服务的界定都不相同,其概念和范围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1928年法国法学家Duguit在其著作中定义“公共服务”指“所有要完成的活动都应当由政府提供保障、进行安排和监督”。在法国,公共服务涵盖所有涉及大众利益的事物,因此是一项特定的法律制度。同时,公共服务也有其意识形态的内容,分为三大类:主权服务,与国家传统职能相吻合;社会和文化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文化活动;经济服务,法律上成为工商公共服务(SPIC)5。公共服务运行的基本原则是连续性原则、平等原则以及公共服务满足需求或适应需求原则。 2004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共同利益服务的白皮书》6,提出了欧盟促进高质量的共同利益服务的发展策略,目标关键是确保欧盟所有公民和企业都有权使用高品质的、可负担得起的共同利益的服务。“共同利益服务”已成为欧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概念,包

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乡发展不平衡 最起码对于我国的发展现状有了一点的了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除了经济的不平衡之外还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还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存在,所以可以归结为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 而为什么是发展不平衡呢?这个答案是: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不匹配、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不管是在发达国家,像美国,还是在大城市,小地方,这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我国这个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应该客观辩证的看待,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的进行分析。那么,我国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呢? 原因如下: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是自然条件迥异,这就决定了发展的“先天性”差异。比如,我国东部地区多为平原,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而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以及沙漠戈壁,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是他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占据着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转移至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装跨国依然没得到彻底解决,纵向看来各地区发展都很大,横向看来,地区的差距还在 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方面对其进行倾斜。这些极大促进东部地区发展,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在客观上拉大了东西部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是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由此,可见,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平衡,涉及面广,原因复杂,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结果。 既然我国的发展这么不平衡,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对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虽然在很多地方比如成都都已经试点,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缩小城乡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那么就要 做到以下: 一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当前,我国基本上已经仅买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有条件拿出更多的财力来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因此,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决策时,必须优先向“三农”倾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惠农强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紧饮水、公路、朝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生活条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 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二,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向农村聚集。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作用,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医疗、文化、卫生人才下乡。 三,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动为战略着眼点。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农村劳力转移,逐步转变为市民。四,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系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路径空间模式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一、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陈政高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9日07 版)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的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三五”时期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必然要求。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以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发挥区域发展潜能、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空间结构、推进转型发展、增强承载能力为重点,实现区域空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绿色化开发利用。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重要意义 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全面开发开放格局,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生态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差距客观存在。国家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四大板块。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三大战略与四大板块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体系,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5%,正处于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中

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妥善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推动农村人口同步实现小康。这对我国区域空间承载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功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能与活力。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区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当前,我国区域空间利用还存在开发模式粗放、生态保护不力、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优化区域发展空间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提高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优化开发利用结构,增加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提高生产空间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空间开发模式转型。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主要任务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内涵丰富、任务繁重,必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要做到先摆棋盘后落子,形成纵贯东西、连通南北、覆盖全国、辐射世界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使城市群成为集聚人口和产业的主要平台。要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在点上形成一批中心城市和重点经济区,在线上优化支撑城镇布局的设施网络,在面上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均衡化、网络化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议》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区域发展空间的总体布局。一是坚持国际视野,积极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