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元素周期表缺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元素周期表缺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学案:元素周期表缺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预习目标】

1、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

及其简单的计算。

【预习自测】

一、元素周期表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1 H—He

2 Li—Ne

3 Na—Ar

长周期4 K—Kr

5 Rb—Xe

6 Cs—Rn

不完全周期7 Fr—112号

【思考】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

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

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二、核素 1、原子结构:

2、质量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所以,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为: 3、核素

符号A

Z X 表示1个 为Z , 为A 的原子,其中子数为

4、核素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我们

把 。如氢元素有11H 、21H 、31H 三种不同核素。

5、同位素

⑴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元素的三种

不同核素11H 、21H 、3

1H 互为同位素。

⑵同位素的特点:

①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保持不变 我思我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练习:

2.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原子核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

质子

A 、金刚石与石墨

B 、D 2与H 2

C 、40 19X 与 40 20Y

D 、35 17Cl 与37 17Cl

E 、水和重水(D 2O )

F 、纯碱和烧碱

G 、氕和氘 3.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请你在元素大厦中为119号元素安排好它的房间( )

A .第八周期第IA 族

B .第七周期第 ⅦA 族

C .第七周期第0族

D .第六周期第ⅡA 族 4.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293

118X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

A .0

B .57

C .118

D .175 5.跟9g O H 2中所含有的中子数相等的O D 2的质量为( )

A .4.4g

B .6.7g

C .8.0g

D .10g

6.用符号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3)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决定。 (4)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决定。(5)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 决定。(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决定。(7)核电荷数由_______决定。 7、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 .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 .不同种元素的离子

D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课后作业:

1.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 、17O 、18O ,氢的同位素有H 、D ,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2.某元素M n+

核外有a 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A-a+n

B.A-a-n

C.A+a-n

D.A+a+n

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4.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

2A

Z X

”,其中A 是137,中子数是81。那么该微粒的核电荷

数是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5.由H 2

1和O 188组成的11g 水中,含有中子数为多少摩尔?含有电子数为多少个?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 原子对外显中性 2、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从上到下行数 名称元素种数原子的电子 层数 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序数变 化规律 常用名又名 1 第一周期短周期 2 1 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2 第二周期8 2 3 第三周期8 3 4 第四周期长周期18 4 5 第五周期18 5 6 第六周期32 6 7 第七周期7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 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A”表示,如Ⅰ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B” 来表示,如ⅡB。0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B” 注意:① 1,2行对应为ⅠA,ⅡA;13---17行对应为ⅢA---ⅦA ② 3---7行对应为ⅢB ---ⅦB;11,12行对应为ⅠB,ⅡB。 ③ 8,9,10对应为Ⅷ ④ 18行对应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知识回顾: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包括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R+2H2O====2ROH+H2 4Li+O2====2Li2O 4Na+O2====2Na2O(缓慢氧化) Na+O2==△===Na2O2 2、卤族元素

(vip专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整套】 精品配套学案 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配 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课前预习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二. 预习内容 (一)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 应先预习实验, 明确实验、、 , 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 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 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 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 应将仪器 , 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 (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 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 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 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 如:H2,CO,CH4,C2H4,C2H2等 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 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 要注意吸收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 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 (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 块状的用 .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 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 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1)

阅读教材5步曲 读:课前阅读教材,思考本节所讲的核心内容,如果阅读后印象不深,再阅读一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划:阅读教材和学案,划出理解该概论要点与细节,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适当做以标记。 写:带着阅读教材的体会,深入课堂,静心听讲,把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快速以简要的文字,标写在书上该概念旁,不可把黑板上所有东西茫茫碌碌照抄照写、以免影响听课的质量。 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把握核心概念理解的要点,形成自己理解的思路。记: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内容的内涵记在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以便课后复习。

导学案NO.1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审核: 课题:过滤与结晶课型:复习课时 : 1 【考纲解读】 过滤和结晶使用的仪器及其应用 【自学与归纳】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如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佘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有:、、。 1、 原理: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 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实验小结: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2、和结晶 原理:利用的方法,使溶液中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 操作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 3)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是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交流与展示】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如Na2SO4 MgCl2 CaCl2 多余的__________、 适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典型例题

元素周期表典型例题 1.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则这两种微粒肯定不会是 ( ) A.两种不同的原子 B.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C.两种不同的离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 2.元素的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不是周期性变化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 B.化合价 C.原子半径 D.元素的化学性质 3.下列对有关元素的叙述能说明该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 () A.原子核外N层比M层少8个电子的元素 B.原子核外L层比M层多一个电子的元素 C.最高价为+6价的元素 D.无负化合价的元素 4.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Li Na K B、Ba2+ Ca2+ Mg2+ C、Ca2+ K+ Cl- D、N O F 5.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A.只有x+1 B.可能是x+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6.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 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 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A、B、C、D、E B. E、C、D、B、A C. B、A、D、C、E D.C、D、A、B、E 7.短周期元素 X 和 Y 可以形成 XY 4 型化合物, 若 X 的原子序数为 m , Y 的原子序数为 n , 则 m 和n 的相互关系为() A.m – 13 = n B.n + 5 = m C.m + 8 = n D.n – 11 = m 8、已知一个N 2O 3 分子的质量为a g,一个N 2 O 5 分子的质量为b g,若以氧原子 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NO 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8(b+a)/(b-a) B. 16(b+a)/(b-a) C. 8(b-a)/(b+a) D. 16(b-a)/(b+a) 9.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molE 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LH 2 ;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画出C原子、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1学案.docx

单元复习 【知识框架】 【专题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涵义: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一一分开成为纯净 物,并要求恢复物质的原来状态;物质的提纯则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二者要求不同,这也是两种题型在解题中的区别。 2.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在用化学进行分离与提纯时,所选用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 新的杂质。试剂与杂质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被提纯的物质要复原,尽量不减少。所选用试剂应尽可能易得到。即符合“多得”、“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注意】( 1)在实际操作中,加入“适量” 的试剂除去杂质是很难的。要彻底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必须过量。所以由所选择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也必须除去。 (2)对于分离与提纯的全过程,要求做到选择试剂合理,加入顺序正确,操作步骤 简便,除去杂质彻底,并且尽可能地将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过滤法;2)蒸发法;(3)蒸馏法;(4)萃取和

分液法。 【例题 1】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 2+2+2++ Zn、 Hg、 Fe、 Ag 等四种离子。某学生利用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如反应速率、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设计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银的方案为: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锌粉、铜粉、铁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提供的 仪器:试管、烧杯、导管、铁架台(包括铁夹、铁圈、石棉网等)、酒精灯、 U形管、启普发生器等。试填写下列空白: (1)第①、②步操作中需要的药品为:①;②。 (2)第③步操作的仪器必须连接装置,理由是。 (3)第④步操作必须的玻璃仪器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第④步操作开始时应该,结束时应该。实验过程中对多余氢气的处理方法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分离除杂质知识,对于汞的易挥发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要 充分注意。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可以用活泼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汞也不活泼,因 此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汞,虽然汞易挥发,但汞蒸汽有毒。所以在加热回收时必须加一个冷凝 装置。因为加热时银将变成氧化银,所以需要用氢气还原。 【答案】:⑴①铁粉;②稀盐酸或稀硫酸。⑵冷却回收;回收金属汞,防止汞蒸气污染环境。 △ ⑶试管、导管、酒精灯;棕褐色固体变为银白色,试管口有水滴;H2+Ag2O 2Ag+HO。 ⑷先通 H ,待 H 充满试管后,再加热;先停止加热,继续通H ,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 ; 2222 点燃。 【专题 2】.物质的鉴别 1.物质的检验分为物质的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情况。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将它们区分开来。物质的鉴定是指对未知物进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进而确定它是什么物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 课题: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高一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 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过程 与 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周期表的结构 2、自主探究:探究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 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学生 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周期: 三短,四长 2. 族: 主族:短周期+长周期 A 副族:完全长周期 B 0族:稀有气体元素 Ⅷ族:8,9,10纵行 3.过渡元素:副族+第Ⅷ族 元素位置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视频]《元素周期表之歌》 [引言]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112种元素,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元素。早在人们发现元素的那一刻起,科学家们就一直探索元素的奥秘,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活泼,有的不活泼。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元素周期表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这得从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说起了 讲解元素周期表发展历程 [讲]门捷列夫总结前人的不足,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将不同种类的元素排入周期表。于是得到了我们今天的元素周期表。在这张表里原子核电荷数即为原子在周期表中的序数。根据我们初中所学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即可得到以下的结论。 [板书]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过渡]今后,我们只需知道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就能知道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序了。那我们要想再具体的定位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需要更加详尽的表述喽。 [提问]请同学们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 7个横行 [讲]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个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 1.周期: [讲]下面请同学们看元素周期表中的前三周期,确定每一周期有多少种元素。然后,在试着数数下面的几个周期,确定每一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第一周期2种,第二、三周期8种,第四、五周期18种 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由于分别有镧系和锕系元素存在,所以这两个周期应该有32种元素。由于第七周期还有部分元素未发现,所以目前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26种元素。一、二、三周期元素种类较少,我们称之为短周期,其它四个周期为长周期。第七周期为排满,故有时也被称为不完全周期。帮助学生正视科学探索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执着理念 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知识 以第三周期前三种元素:Na、Mg、Al 核外电子排布为例 重点内容 逐层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全集(含答案)

【目标导航】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示。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 简单的实验操作。 3、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 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 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一课时:实验基础知识 【问题导学】 1、如何保证实验安全?(课本第4页) 2、课本第4页,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试给下列几类物品举例。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剧毒品 腐蚀品 氧化剂 3、你听过实验中的“六防”吗?试着查查资料,了解一下,把你不熟悉的地方标记一下。 5、你认识下列仪器吗?是否知道他们的作用?

上面仪器中哪些可用作反应容器? 哪些可以直接加热? 哪些可以间接加热? 强调:胶头滴管 【练习】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到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 E、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F、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G、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练习】2、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坩埚 【问题导学】6、初中你一定学过很多基本实验操作,一起来复习一下。 (1)药品取用: 原则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 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2、3 周期) 周期: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 周期) 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 主族7 个:ⅠA-ⅦA 族:16 个(共18 个纵行)副族7 个:IB- ⅦB 第Ⅷ族 1 个(3 个纵行) 零族(1 个)稀有气体元素 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 点燃 4Li + O 2 2Li 2O 2Na + O 2 Na 2O2 2 Na + 2H 2O = 2NaOH + H2↑2K + 2H 2O =2KOH + H2↑ 通式:2R + 2 H 2 O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 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预备知识】 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 1.酒精灯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精,酒精占 容积。 2.试管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___________。 3.量筒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___________。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4.托盘天平 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___________。 5.烧杯 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___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________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 1.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第一讲 元素周期表 【展示目标 聚焦学习】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 3、碱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4、卤族元素及其性质 【知识精讲 深化思维】 要点一:原子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及其发展 诞生: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依据: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发展: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空位先后被排满; 成熟: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排列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 为原子的原子序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原子与元素的关系 ①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 ???? ?? ?? ??? ?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中子(不带电)电荷)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质子(原子核(带正电)1

在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②元素的定义: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关系:元素将原子分类,按照质子数是否相同分类,对应的一类原子就是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核外电子遵循“2n2”的规律:其中“2n2”指的是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n”指的是电子层数。 每一层排满是最稳定的结构,每当排下那一层电子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能不能排满,如果不能排满,则以上一层为标准来排,然后依次类推。 (3)编排原则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

高中化学必修一(新教材)全书导学案

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自主学习

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化学科学经历了三个过程: 1.古代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 火种的获取和□01保存、□02烧制陶瓷、□03冶炼金属、酿造□04酒类和炼丹等。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发现□15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16合成化学,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等。 (2)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17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科学的概念 化学是在□01原子、□02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03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特征 化学的特征就是□04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01分子和□02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03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04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05新型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能帮助研究人员在□06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课堂探究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对近代化学发展有什么贡献? 提示:拉瓦锡通过实验否定了燃素学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让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获得公认,使化学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1.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练习题汇编

《元素周期表》练习题2016.03.01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从第一周期到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价电子数和族数是一致的 C.主族元素中(氢除外)族序数越小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 B.H3O+C.NaH D.H2O2 3.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对它的正确叙述是下列组合中的() ①位于第七周期;②是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含有6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 于氧族元素;⑥属于卤素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4.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A.只有x+1 B.可能是x+8 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 5.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 16 B 26 C 36 D 46 6.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 3C 60 7.1999年1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29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B.该同位素原子含有114个电子,184个中子 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相似 D.该元素位于ⅢA族 8.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 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B.E、C、D、B、A;C.B、A、D、C、E;D.C、D、A、B、E 9.在短周期元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A 金属元素 B 稀有气体元素 C 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11.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 YO 4 >H 3ZO 4 ,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 12.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

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 、 周期表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 原子结构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 2 2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通式: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 点燃 点燃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 的处理方法。 2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预备知识】 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 1 酒精灯 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 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 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 精酒精占容积。i字 2 试管 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 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 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 ___________。 3 量筒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读数时应___________。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 4 托盘天平 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 ___________。 5 烧杯 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

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 _ __ __ _ __ 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 __ _ __ ___ 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 1 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 2 在实验室我们如何称量药品呢 3 在实验室对仪器的洗涤有什么要求吗 4 如何检验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基础知识】一、你了解实验室吗

(推荐)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推断专题训练

专项训练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推断题) 1、下列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阿拉伯数字(1、2……)是原周期表中行或列的序号.请参照元素A~I (1)B、C、H三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出元素名称),写出由一种氢化物制取CD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某元素能形成两性氧化物,写出该氧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某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该元素能与A~I中的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X和Y,该元素还能与A~I中的另一种元素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Z和M.写出Z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B C D E的原子半径顺序:(化学符号表示) F D E的离子半径顺序(化学符号表示,下同) 最高正价最高的是:族序数最大的是: 2、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一定条件下,由X单质与Z单质反应生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 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_____. (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E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E与参与反应的E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元素周期表高清详细 版

118电Ⅰ A主族金属类金属非金属卤素惰性气体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镧系金属锕系金属Ⅷ A子 层 1 1 H 2 He 11-18 族序号*人造元素2K 氢氦ⅠA-ⅧA 主族序号元素符号放射性元素 Hydrogen Helium 2ⅠB-ⅦB 主族序号元素中文名称单质在常温状态下为气态1314151617 1.00794Ⅱ AⅢ AⅣ AⅤ AⅥ AⅦ A 4.002602 Ⅷ 第Ⅷ族元素中文名称单质在常温状态下为液态 23 Li 4 Be 5 B 6 C7 N8 O9 F10 Ne 22元素中文名称单质在常温状态下为固态222222K 锂1铍2硼3碳4氮5氧6氟7氖8L Lithium Beryllium Boron Carbon Nitrogen Oxygen Fluorine Neon 6.9419.012210.81112.010714.0067415.999418.998403220.1797 311 Na12 Mg13 Al14 Si15 P16 S17 Cl18 Ar 22222222K 钠8镁8铝8硅8磷8硫8氯8氩8L 12345678M Sodium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on Phosphorus Sulfur Chlorine Argon 3456789101112 22.9897724.305Ⅲ BⅣ BⅤ BⅥ BⅦ BⅧⅠ BⅡ B26.98153828.085530.97376132.06635.45339.948 419 K20 Ca21 Sc22 Ti23 V24 Cr25 Mn26 Fe27 Co28 Ni29 Cu30 Zn31 Ga32 Ge33 As34 Se35 Br36 Kr 222222222222222222K 钾8钙8钪8钛8钒8铬8锰8铁8钴8镍8铜8锌8镓8锗8砷8硒8溴8氪8L 889101113131415161818181818181818M Potassium1Calcium2Scandium2Titanium2Vanadium2Chromium1Manganese2Iron2Cobalt2Nickel2Copper1Zinc2Gallium3Germanium4Arsenic5Selenium6Bromine7Krypton8N 39.098340.07844.9559147.86750.941551.996154.93804955.845758.933258.693463.54665.3869.72372.6374.921678.9679.90483.798 537 Rb38 Sr39 Y40 Zr41 Nb42 Mo43 Tc44 Ru45 Rh46 Pd47 Ag48 Cd49 In50 Sn51 Sb?52 Te53 I54 Xe 222222222222222222K 铷8锶8钇8锆8铌8钼8锝*8钌8铑8钯8银8镉8铟8锡8锑8碲8碘8氙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Rubidium8Strontium8Yttrium9Zirconium10Niobium12Molybdenum13Technetium13Ruthenium15Rhodium16Palladium1Silver18Cadmium18Indium18Tin18Antimony18Tellurium18Iodine18Xenon18N 122211211012335678O 85.467887.6288.9058591.22492.9063895.9698101.1102.9055106.4107.8682112.411114.818118.71121.76127.6126.90447131.393 655 Cs56 Ba72 Hf73 Ta74 W75 Re76 Os77 Ir78 Pt79 Au80 Hg81 Ti82 Pb83 Bi84 Po85 At86 Rn 22222222222222222K 铯8钡8镧系铪8钽8钨8铼8锇8铱8铂8金8汞8铊8铅8铋8钋8砹*8氡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Cesium18Barium18Hafnium32Tantalum32Tungsten18Rhenium32Osmium32Iridium32Platinum32Gold32Mercury32Thallium32Lead32Bismuth32Polonium32Astatine32Radon32N 8810118131415171818181818181818O 132.90545 1 137.327 2 178.49 2 180.9479 2 183.84 2 186.207 2 190.23 2 192.217 2 195.078 1 196.96655 1 200.59 2 204.3833 3 207.2 4 208.98038 5 209 6 210 7 222 8P 787 Fr88 Ra104 Rf105 Db106 Sg107 Bh108 Hs109 Mt110 Ds111 Rg112 Cn113 Unt114 Fl115 Uup116 Lv117 Uus118 Uuo 22222222222222222K 钫*8镭8锕系钅卢*8钅杜*8钅喜*8钅波*8钅黑*8钅麦*8钅达*8钅仑*8钅哥*8*8*8*8*8*8*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Francium32Radium32unnilquadium32dubnium3232Bohrium323232Darmstadtium32Roentgenium3232323232323232N 1818323232323232323232323232323232O 223 8 226 8 265 10 268 11 271 12 270 13 277 14 276 15 281 17 280 18 285 18 284 18 289 18 288 18 293 18 294 18 294 18P 12222222112345678Q 57-7057 La58 Ce59 Pr60 Nd61 Pm62 Sm63 Eu64 Gd65 Tb66 Dy67 Ho68 Er69 Tm70 Yb71 Lu 222222222222222K 镧系镧8铈8镨8钕8钷*8钐8铕8钆8铽8镝8钬8铒8铥8镱8镥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Lanthanum18Cerium19Praseodymium21Neodymium22Promethium23Samarium24Europium25Gadolinium25Terbium27Dysprosium28Holmium29Erbium30Thulium31Ytterbium32Lutetium32N lanthanides998888898888889O 138.9055 2 140.115 2 140.90765 2 144.24 2 145 2 150.36 2 151.964 2 157.25 2 158.92534 2 162.5 2 164.93032 2 167.259 2 168.93421 2 173.1 2 174.967 2P Q 89-10289 Ac90 Th91 Pa92 U93 Np94 Pu95 Am96 Cm97 Bk98 Cf99 Es100 Fm101 Md102 No103 Lr 222222222222222K 锕系锕8钍8镤8铀8镎*8钚*8镅*8锔*8锫*8锎*8锿*8镄*8钔*8锘*8铹*8L 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18M Actinium32Thorium32Protactinium32Uranium32Neptunium32Plutonium32Americium32Curium32Berkelium32Californium32Einsteinium32Fermium32Mendelevium32Nobelium32Lawrencium32N actinides181820212224252527282930313232O 227.028 9 232.0381 10 231.03588 9 238.02891 9 237 9 244 8 243 8 247 9 247 8 251 8 252 8 257 8 258 8 259 8 262.11 9P 222222222222222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