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湘教版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湖南位于祖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是祖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现行行政区区划: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

2、地势特点: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山岭相连。中部是低山和丘陵,北部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阔平原,即洞庭湖平原。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雪峰山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重要界线。

3、主要的地形区:湖南地形大致可分成四部分:①西部是湘西山地分布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②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湘南山地包括南岭的主体部分及其附近的山岭。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③中部是湘中丘陵。

④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4、亚热带季风气候: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雨热同期。

5、洞庭湖位于湖南的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

6、湘、资、沅、澧四水:湘江流域面积约占湖南总面积的40%,是湖南重要的河流。沅水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上修建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7、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湖南主要的气候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等。

8、铁路干线:四纵四横:三纵是指焦柳线、京广线、洛湛线、武广客运专线。四横是指浙赣——湘娄底市的是:湘黔线。

9、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公路(长沙——浏阳永安)、衡枣高速公路(衡阳——永州枣木铺)常张高速公路(常德——张家界)等。

10、湖南航运的北大门——城陵矶。城陵矶位于岳阳市区的北端,洞庭湖水在此汇入长江。它是湖南航运的北大门。

11、主要旅游景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因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和保护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2、国家历史名城——长沙、岳阳。13、伟人故里——韶山。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中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

14、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长株潭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简称,它们地处湘江下游。是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5、全国文明卫兵城市——常德:常德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16、烟花之乡——浏阳。

17、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①湖南的地方剧十分丰富,有湘剧、花鼓戏、祁剧、辰河戏等约20个剧种。湘剧的剧目有《琵琶记》等。花鼓戏的剧目有《刘海砍樵》等。②女书:女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女性使用的文字,只在湖南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妇女之间传承使用。③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

18、农业: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养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是主要的传统农业生主部门。

19、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素称“有色金属之乡”现已探明钨、锑、储量居全国榜首,钒、铷列全国第二,锡、汞、铅、锌居全国前列。在清朝时水口山和锡矿山分别有“铅都”、“锑都”之称。

20、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建立了长沙、株洲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湘教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大全 湘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 情、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2

【新教材】期末模拟卷(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答案】B 【解析】“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项正确。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地理山川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地理山川” 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的含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在春秋时期,“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这一意义后代有时仍沿用,如《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下文还有“中国士众”“中国人”等,这里的“中国”都指中原地区。后来,“中国”的所指范围又扩大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甚至还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范围。到了清代,凡是清政府所辖范围内,均称“中国”。 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所以又有称全国为“九州”的,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下面大致分几个小标题,略说一下我国古代地理山川方面的一些常识性问题。 1,古代政区 我国古代的政区划分随时代不同而不同,大体上是以下集中情况: 秦汉时期是郡县二级制。秦将全国分为36郡,共辖大约一千个县;汉代出现了分封的王国,可辖数郡或一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州、郡、县三级制。唐宋时为道——州——县三级区划。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 2,南江北河 在古诗文中,“江”与“河”常常专指长江与黄河。中国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主,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受这两大水系的影响,南方的水流便都称江,如珠江、澜沧江、闽江等;北方的水流也多称河,如海河、淮河、运河等,连由南向北流入长江的大渡河也受此影响而称河。我国古代以黄河为中心,“河”的地位很高,所以有“天河、银河”,而不叫“天江、银江”。后来南方开发很快,南方富于北方,长江比黄河水好,“江”的地位上升了,这时开发的东北地区便取了“松花江、嫩江、黑龙江”等名称。 3,特殊地名 在古地名中,还要注意古代特有的方位概念。如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就是汉水北边。现在仍有许多这样的地名,如:洛阳、江阴等等。 另外,古人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为中心,由此确定东西表里等方位,如江东、江左、江表等均指长江以南地区。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综合检测(五) 一、选择题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第3题,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 答案:1.C 2.A 3.B 4.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温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自然植被,②④对。 答案:D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B.东部 C.南部D.北部 6.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第5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6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答案:5.C 6.A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7~8题。 7.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历年考试试卷

初中会考考试试卷 地理 考生注意: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考生允许翻阅自带的教科书和其它复习资料,但不允许讨论。本学科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题首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代号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代号 咸蛋超人住在27oS、67o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据此回答1—2题 1.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6378千米B.6371千米C.40000千米D.12742千米 2.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判断面包超人应该住在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澳大利亚 3.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我们株洲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4.小薇暑假随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右图所示的四个 地点。关于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②地阳光明媚,种植着葡萄、柑橘等作物 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D.④地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 5.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6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X 108 4.2 1.8 Y 275 0.6 0.7

地理文化常识

地理常识 目录 一、中国精髓 (2) 二、世界十大 (4) 三、国家别称 (8) 四、其她世界之最 (9) 五、地球经纬 (10) 六、七大洲四大洋 (11) 七、岛屿、群岛、半岛 (11) 八、海洋、海、洋、海峡、江、河、湖、大陆架、海岸线、三角洲、海拔、运河、瀑布、海沟 (12) 九、世界有150个国家,亚洲48个,欧洲43个,美洲35个,非洲53个,大洋州14个 (18) 一、中国精髓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蜀三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 【义阳三关】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 【古代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古代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 【北京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 【福州三山】屏山、乌山、九仙山

【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 【盘山三胜】松、泉、石 【晋祠三绝】圣母殿、周柏、难老泉 【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 【西江小三峡】大鼎峡、三榕峡、羚羊峡 【岷江小三峡】平羌峡、背城峡、犁头峡 【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与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七大藏书楼】文渊阁〖北京〗、文源阁〖北京〗、文津阁〖承德〗、文溯阁〖沈阳〗、文汇阁〖扬州〗、文淙阁〖镇江〗、文澜阁〖杭州〗 【九大名关】山海关〖河北〗、居庸关〖北京〗、紫荆关〖河北〗、娘子关〖山西〗、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 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 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地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1、湖南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1)湖南位于祖国的中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祖国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2)湖南的邻省:北面湖北省、西北重庆市、西面贵州省、南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东面江西省)。(3)现行行政区区划: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娄底市、益阳市、常德市、怀化市、张家界),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读七年级上册P3 湖南省政区图熟悉湖南的13个省辖市) 2、面积、人口、民族:湖南总面积为21.2万平方千米,2005年,湖南总人口为6732.1万人,人口密度318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较高,湘中、湘南、湘北较为稠密。湖南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湘东的边远山区。 3、湖南地形特点:(1)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地势: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像一个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4、主要的地形区:湖南地形大致可分成四部分:①西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②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湘南山地包括南岭的主体部分及其附近的山岭。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③中部是湘中丘陵。④北部的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5)湖南的最高峰—武陵山脉的壶瓶山、怀化的最高峰——雪峰山脉的苏宝顶。(读七年级上册P15湖南地形图和P16湖南山脉图) 5、气候: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雨热同期。 6、洞庭湖:位于湖南的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对长江洪水起调节作用。 7、湘、资、沅、澧四大水系:(1)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流经湖南东部,水流平缓。河流沿岸城市有:株洲、湘潭、长沙。(2)沅水: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是湖南最长、也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其干流上修建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最大的水电站。(3)资水:水力资源丰富,有“滩河”之称,建有柘溪水电站。(4)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四大河流向北流入洞庭湖。(读图七年级上册P27湖南水系图) 8、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湖南主要的气候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等。 9、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1)南北向铁路:焦柳线、京广线、洛湛线、武广高铁。(2)东西向铁路:浙赣——湘黔线、石长线、渝怀线。(3)主要铁路枢纽:株洲、怀化、长沙、衡阳等。(4)铁路干线上的城市:焦柳线上有张家界、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湘教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

最新初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湘教版)

2012年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湘教版)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①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②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一周为一天,就是24小时。 ③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④自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a . 昼夜交替现象 b . 地方时: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o,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N 个时区,则相差N 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 注:北京时间就是中国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o经线上的地方时。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的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就是公转,公转一周(即周期)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注: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o34′的夹角。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现象 a. 一年四季的变化。注:(a )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 )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 )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 b .地球的五带 (a)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有无太阳直射现象,或者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 (b)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 二、地球仪 1、地球绕着固定的轴转动,称之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北极(N )、南极(S )。 2、经线与纬线 4、几个重要的分界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分布 低、中、高纬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三、地图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 :方向:(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判断:(其他方式:以指南针、北极星、手表定方向) 北极圈 (66.5°N ) 南极圈 (66.5°S )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 赤道 (0°)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S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赤道北半球 南半球 o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6.原2.4“水循环和洋流”——2019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加入了原4.4中洪涝灾害的防治部分内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新增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新增4.3“海洋与人类”(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和洋流”,新增了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和4.3“海-气相互作用”,4.2“洋流”。 7.原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2019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新增了地球的演化史),原4.2中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安排成了这一节的活动内容。 8.原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版必修一5.2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会考复习专题试题全册

七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纬度最广; 2、与各洲的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 二、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______ 半球和 ____ 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 洋、北临 ______ 洋、南临________ 洋,西隔______ 与_洲相连,并与__________ 海为临。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_________ 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和高纬度寒带地区。 三、地形和河流 1、地形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地势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以_______ 、_________ 为,约占全洲的3/4 ; 2、河流 河流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呈 _______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长河。 四、复杂的气候 1 、纬度位置:跨热、温、寒三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并与地中海为临; 2、亚洲气候特点:气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气候显著、____________ 气候分布广; 3、亚洲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4、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亚洲人口特点:地广人多。东亚、___________ 和_______ 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世界前十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大国:中、印(印度)、美、印(印尼)、巴(巴西)、巴(巴基斯坦)、俄; 孟、尼(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3、各大洲的人口数量:亚、非、欧,拉丁美洲;北美地区、大洋洲; 4、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北美、欧洲; 二、、经济发展差异 1、亚洲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小___________ 是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比重很_________ ,第三产业比重最_______ 。 三、亚洲地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一一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 43米:被称做地球第三极; 青藏高原一一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里海一一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一一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 3万M3 死海一一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也是世界含盐量最高的湖泊; 阿拉伯半岛一一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一一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已通过教育部核审,于2004 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既有与其他版本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的特点。 学校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有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地理作业(活动)系统三部分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表层系统,是因为它表现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褚亚平教授是最早提出“学科教材构成的三系统”问题的,如图3—1 对后来学者研究地理教材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第一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特点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材料的表述,阅读材料的介绍,地理学习信息的指导以及图例注释等。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新课标教材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从不同的类型上转换课文系统的呈现形式,使其更有效的为学生所使用。

(1)从图3—2 课文系统的类型图上可以看到根据课文的表述形态可以把课文系统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叙述式课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以正文以及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用来阐述地理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描述地理事物。例如:《地理Ⅱ》在讲《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是这样描述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活动性课文承担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是指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活动,用以探究基本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叙述式课文的扩展和补充。通过“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性课文的增加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编排设计时每一章每一节都编排了大量的活动探究。例如:《地理2》第一节在讲《人口增长模式》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从现存的唐代墓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个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情况:

湖南地理文化常识教学教材

湖南地理文化常识 1.概况 湖南省由于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其境,故简称“湘”,。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邻江西;西靠渝黔(重庆、贵州);南连粤桂(广东、广西);北接湖北。长沙市是湖南省级行政中心(既省会城市)。全省面积21.18万多平方千米,省区轮廓像一个“人头”。人口 6 600多万,有汉、苗、土家、瑶、回、维吾尔、壮、白等民族。 2.地形 湖南省地形以丘陵与山地为主,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有幕阜山、罗宵山脉,西有雪峰山、武陵山,南有南岭,中部丘陵、低山起伏,北部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阔平原,既洞庭湖平原。全省地势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主要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多发生于山区。 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库治理、河道整治 3.气候 湖南省大致位于北纬25°至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属亚热带、湿润地区。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干旱(伏旱、秋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等现象。 植被以亚热带长绿阔叶林为主;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4.水资源 湖南省境内河网密布,有大小河流4 700多条,多属洞庭湖水系。人们常用“三湘四水”泛指湖南,四水就是指洞庭湖水系的湘江、沅江、资水、澧水,以湘江为第一大江,全长817千米;在沅江上有湖南最大的水电站:五强溪。洞庭湖总面积2 82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 5.矿产资源 湖南省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良好,矿产已发现100多种,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其中诸量优势矿种有锑(产地:锡矿山,有锑都之称)、钨、铋、高岭土、雄黄、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和石煤等11种,均居全国第一位;锰、石墨、钒居全国第二位;锡汞、铅锌居全国前列,水口山有“铅都”之称 6.生物资源 湖南省生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泛。森林分布较广,杉木为主要用材林,材质优良的辰杉、瑶杉,大量外运;油茶、油桐、柑橘、中华猕猴桃、茶叶为主要经济林木。 7.农业 湖南省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养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是主要的传统农业生产部门。农作物以一年二熟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小麦、薯类。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苎麻、烟叶等。 8.工业 湖南省工业已形成初具规模。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工业体系,是我国有色冶金工业重要基地之一。机械、化工、食品、纺织、电力、煤炭、钢铁、建材、造纸、陶瓷等工业也发展起来。传统手工艺品以长沙湘绣、益阳和邵阳的竹器、浏阳的石雕(菊花石)、澧陵瓷器、临武龙须草席、望城的铜官陶瓷、凤凰的民间工艺著名。 9、湖南建立了长沙、株洲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株、潭是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密集区。 10、城镇建设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一体化”将实施以三个城市的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

湘教版中考地理知识要点

初二地理会考总复习知识要点湘教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 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纬度;30°—60°为纬度;60°—90°为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方向;⑵、长度都;⑶、自成。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习题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重点 )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 阅读教材P 2~P 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 (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如地震、 台风等人为灾害: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如交通 事故等 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 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 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 (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1)√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自然灾害的特点 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 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1.地区名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精品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精品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湘教版中考地理选择题专 项复习550题 答题要求: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选出来填在前面的答题卡内,否则不得分。 1、我国南部沿海工业带的工业部门主要是 A.能源工业、化工工业 B. 钢铁、有色金属工业 C.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制造工业 D. 轻纺、食品工业 2、关于我国四至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北端是漠河 B、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C、最南端是曾母暗沙 D、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 3、被称为“非洲屋脊”的是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刚果盆地 4、下列国家中,与我国接壤的是 A、韩国 B、伊朗 C、老挝 D、柬埔寨 5、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C、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兼有热带 D、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 6、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A、重庆 B、海南 C、吐鲁番 D、武汉 7、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上游 B. 中游 C.下游 D. 长江口 8、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葛尔盆地 D、四川盆地 9、影响我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10.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边缘海大陆架宽广 11.我国的地形十分复杂,太行山山以东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12.黄河中、下游分界的城市是 A.河口 B.宜昌 C.孟津 D. 湖口 13.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处的城市是 A.徐州 B.兰州 C.株洲 D.郑州 14. 下列动物不属于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的是 A.鸸鹋 B.卷尾猴 C.袋鼠 D.鸭嘴兽 15. 下列物产属于东南亚特产的是 A.黄麻 B.锰 C.棉花 D.稻米 16.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_______亿。 A.60 B.61 C.62 D.63 17.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A.青海湖 B.苏必利尔湖 C.鄱阳湖 D.洞庭湖 18.四川盆地的土壤颜色属于 A .黄土地 B .黑土地 C .喀斯特地形 D .紫色土 19.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B.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和专门化 C .美国的第一大城市是华盛顿 D .美国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20.我国目前正在振兴东北重工业基地,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造船和化工基地是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连 21.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四省区穿过,从东到西省区排列正确的是 A. 台、粤、桂、云 B.台、桂、云、粤 C.云、桂、粤、台 D.桂、台、云、粤 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B. 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上海 C.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 D.治黄的根本是防洪 23.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B.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C.我国除三大平原外,别无其他平原 D.华北平原河汊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24.从上海到昆明,东西铁路干线依次相连,顺序正确的是 A. 京沪线、浙赣线、贵昆线、宝成线 B.沪杭线、哈大线、京九线、成昆线 C.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沪杭线、焦柳线、成昆线、同蒲线 25.火山形成的五大连池所在的省是 A.四川 B.黑龙江 C.吉林 D.甘肃 26.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15% B.21% C. 25% D. 30% 27.泼水节是我国的一种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该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 蒙古族 D. 傣族 28.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居第二,且又是地势最平坦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29.陆上与我国相邻,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 A.蒙古 B.哈萨克斯坦 C.俄罗斯 D.巴基斯坦 30.下列南北向铁路干线自西向东的顺序是 ①京广线②焦柳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⑤宝成—成昆线 A、①③④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⑤③② D、⑤②①④③ 3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