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热液型矿体的控矿因素

浅谈热液型矿体的控矿因素
浅谈热液型矿体的控矿因素

浅谈热液型矿体的控矿因素

构造因素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尤其对热液矿床来讲更是如此。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对研究矿床的形成并指导找矿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热液型矿体构造和控矿因素以及蚀便特征,本文作了浅析。

标签:热液构造控矿因素蚀变特征

1关于控矿因素和热液型矿床

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控矿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矿因素一般是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如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古水文、风化因素等。但针对具体的某一类矿床则控矿因素对成矿的贡献是有主次之分的。例如,内生矿床主要受到岩浆岩、构造的控制,外生矿床则着重与地层、岩相、古地理、构造等有关,变质矿床则主要受到变质因素的制约。控矿因素研究是预测、找矿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之一。

围岩蚀变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其中以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在破碎蚀变带内,当三者叠加强烈时,往往形成较富的工业矿体。

根据岩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的共生组合,围岩蚀变特征,可将成矿期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又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为石英阶段,黄白色、乳白色石英块体析出,沿裂隙充填,金属硫化物少,仅有少量粗粒自形的黄铁矿;中期阶段为自然金———石英硫化物阶段,为成矿的主要阶段,金与多种金属硫化物沿早期脉壁及裂隙充填;晚期阶段为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以细粒状灰白色与细粒方解石、白云石呈条带状充填于裂隙中,并伴有少许自然金和黄铁矿。表生期主要为氧化作用,形成次生的氧化物,如褐铁矿、针铁矿、孔雀石、绿泥石等,自然金也相应的发生迁移和沉淀,并局部产生次生富集现象。

2构造和控矿因素

构造因素是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构造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可以分为导矿、散矿和容矿构造;从构造运动与矿化的时间关系而言,可以分为成矿前、成矿时和成矿后构造,它们对成矿物质的集散起着不同的作用;就构造发育的规模而言,可以分为全球性构造、区域性构造、矿田、矿床、矿体范围的构造。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构造,对成矿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它们分别控制了矿带、矿田、矿床以及矿体的产出和展布

构造和地层对成矿有利,是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扩大金矿带远景的找矿方向。

铝土矿矿床形成

铝土矿矿床形成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按照廖士范等人的意见,中国铝土矿矿床可分为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和红土型铝土矿矿床。中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陆生阶段,是在大气条件下由风化作风形成含有铝土矿矿物、粘土矿物、氧化铁矿物等的残、坡积富铝风化壳物质,例如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此阶段为大气条件下原地残积、堆积或异地堆积阶段;第二阶段是富铝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为海水(或湖水)淹没阶段,有的立即为海水(或湖水)淹没,有的则经过一定时间的岩化作用以后才为海水(或湖水)淹没,逐渐深埋地下,经过一段时期的成岩后生作用演变改造后形成原始铝土矿层;第三阶段是表生富集阶段,是原始铝土矿层随地壳抬升到地表浅部后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改造作用,使硅质淋失、铝质富集,形成品位较富的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矿床。至于红土型铝土矿矿床,一般认为是现代气候条件下由含铝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 我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中、晚石炭世的铝土矿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早石炭世的铝土矿分布在南方贵州中部地区。风化壳型铝土矿的另一个重要成矿期为二叠纪,其中早二叠世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四川、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本类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都与侵蚀间断面的古风化壳有关。一般来说,侵蚀间断时期长的,特别是下伏基岩是碳酸盐岩或含铝质多也较易风化的基性喷出岩(例如玄武岩),所形成的矿床往往矿石品位富,矿层厚,矿体规模大。在中国寻找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除注意地层中侵蚀间断之外,还应注意古地磁的低纬度位置,以及古陆邻近海洋的附近,因为这些地区为海洋气候,潮湿多雨,适宜风化作用的进行。由于中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的形成,经历过“陆生阶段”,因此必须研究堆积古残坡积钙红土层、红土层的低洼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和古地貌,特别是喀斯特溶洞、溶斗发育规律、分布方向以及喀斯特高地(无矿地区)的分布规律,因为矿层的薄厚、矿体规模的大小受这些因素控制。 具体来说,①修文式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异地堆积亚型铝土矿矿床,由于下伏基岩是碳酸盐岩,因此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富铝钙红土残坡积层,一般说侵蚀间断时间越长,即风化作用时间越长,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残坡积富铝钙红土层越多、越厚,生成的铝土矿物越多,粘土矿物越少,矿石品位越富,矿层厚度也越大。②新安式碳酸盐古风化壳原地堆积亚型铝土矿矿床,这类矿床的铝土矿直接覆在碳酸盐岩的喀斯特侵蚀面上,是原地堆积的,许多情况下是堆积在喀斯特溶洞、溶斗中,矿体不长(几百m),但厚度较大(40~60m)。如果侵蚀间断时间短暂,一般只形成钙红土残积层,略有迁移搬运现象,这种矿石质量虽然稍贫,但矿层稳定,厚度变化小。③平果式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堆积-现代喀斯特堆积亚型铝土矿矿床。这类堆积矿的形成条件主要是:有一定规模的层状矿、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矿层上下要有较厚的石灰岩,以及矿层直接顶、底板粘土页岩较薄。④遵义式铝硅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堆积亚型铝土矿矿床。这类矿床的成矿规律是:首先与下伏基岩有过渡现象,与上覆地层有侵蚀间断面,因此厚度变化大,无矿天窗较多;其次,矿层厚度及矿体规模大小、矿石品位贫富,取决于成矿时侵蚀间断时间的长短及下伏基岩的性质是否容易风化。如果侵蚀间断时间长,被侵蚀风化的下伏基岩多数是细碎屑岩、粘土页岩,只有一部分是碳酸盐岩,往往矿层厚、规模大、矿石品质佳,但随之无矿天窗增多。如果被侵蚀风化的下伏基岩是较易风化的玄武岩,则矿层厚度及矿体规模可能较大,矿石也可能较富。如果下伏基岩虽然是较易风化的玄武岩,但成矿时侵蚀间断时间过于短暂,风化作用不彻底,则矿层厚度、矿体规模及矿石品质均难符合理想。

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志3000 (1) (1)

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 摘要: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区分别有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铝土矿存在,上二叠统龙潭组为矿区沉积型铝土矿的含矿层,矿石主要是致密状和粉屑状结构,矿石自然类型为一水硬铝石为主的铝土矿,工业型为低碳硫高铁铝土矿石,矿石质量比较好。 关键词:云南省文山;铝土矿床;找矿标; 一.矿区地址特点分析 铝土矿矿床 1.文山矿区主要位于文山市场境内,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区域内的地壳运动主要以升降运动为主,矿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和石炭系,上泥盆系是浅灰带暗红色厚层淀晶豆砂屑灰岩,具有交错层理和粒序层理发育特点,和上面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浅灰色和灰色中有一厚层块状泥粉晶灰岩和生物碎屑。二叠灰层主要是砂屑灰岩,主要是岩性为紫红色中至厚粘土质碎屑状铁铝岩和深灰岩薄层生物钙质粉晶生物灰岩,该地层上部主要是硅质岩为主要组成部分,下部是铁铝岩,灰岩多呈现透镜体,底部是常见的硕砾岩和劣质煤层岩石,包含蜓类和植物海绵骨针化石,存在一个部平行的整合,根据岩石地理条件分析,都具有铝岩系的条件。下部主要是为灰黄色含铁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第四系是常见赤铁矿和一水硬铝石碎块,构成了堆积型铝土矿床,产出部分主要是石灰系顶界,为龙潭组底部风化残积岩石。 2.地址构造分布于区域中东部,为椭圆形短轴褶皱,核心部分地层主要是两翼转折端倾角变化,核心部分露地层上有龙潭组和永宁组统一的旧组,翼部主要有中下石岩泥盆统,剖面形态主要是对称关系的,总体形态保持非常完整,局部收到断裂破坏,堆积形成了铝土斜展布状态。 二.矿床地质特点分析 铝矿矿床

1.矿体特点主要是沉积型铝土矿,该地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围绕二叠统龙潭组,呈现带状分布状态,通过勘查可以看出矿体控制长度主要是4千米左右,矿体厚度主要是2到5米,矿石主要是砂状和豆状结构形式,主要矿物质有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状态。堆积型铝土矿呈现镶嵌结构,平面形态都是比较复杂,呈现不规则形状,该类型矿体主要分布位于卡斯特地貌熔岩漏斗结构中,在平面上呈现珠状结构。 2.矿石质量结构具有多种结构特点,沉积型铝土主要结构是浅灰色和褐红色砂屑结构,另外就是鳞片晶体状结构,粉屑泥状结构主要是隐晶体状结构,另外就是片状和集合体形状结构,堆积型铝土矿主要结构是碎屑结构和砂状结构等。矿石构造的沉积型铝土矿石构造主要是块状构造,其次为薄层状构造和花斑构造,极少量角状构造和多孔构造,堆积型铝土矿石构造主要是疏松黏土构造,少数地段是矿块呈现棱角状,矿体多呈现棱角状矿块,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是矿石一水硬铝石。 三.铝土矿石成矿规律 1.成矿条件主要沉积型铝土矿石,该沉积型铝土矿石赋予二叠统龙潭组,上段和上覆地层为下三叠系关组结构,下伏地层主要是石灰结构,酸性岩石基底,主要岩性为紫红色中至厚层黏土质铝岩,另外还存在深灰色薄层生物碎屑钙质硅质加厚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和生物化石,由于上下段不同岩性组成,上段主要是深灰色条带状态生物碎屑钙质硅质岩结构,下段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和植物海绵骨针。 2.综上岩性主要特点是沉积型铝土矿床经过长期地质历史艳华形成产物,沉积型过程主要是沉积间断存在,适宜气候条件,适宜沉积环境和充足的物质来源。堆积型铝土矿成矿主要条件是堆积型铝土矿床位于南溶峰林高原溶盆,矿体赋予存在松散层中,原来沉积型铝土在长期岩溶中会遭到强烈剥蚀,在构造作用下发生了崩落状态,堆积在稳定的缓坡等地方存在很多地表水和基底碳酸地层泄水循环作用,,矿石中硫和碳质氧化环境,铝土相对富集,形成了碳酸岩的岩溶地和堆积物存在,矿石质量相对比较好,矿体也呈现不规则状分布。铝土矿主要成因素是基底不整合控矿作用,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对的控矿作用,古岩溶控矿作用和原生铝土对于堆积矿石控制作用。 三.铝土找矿标志 1.地层层位是找矿主要标志,云南东南铝土矿床严格会受到二叠统龙潭组控制作用,已经发现的原生沉积矿床主要存在地层矿层结构中,堆积型铝土矿床位于沉积铝土矿层下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龙潭组在寻找沉积型铝土矿石和堆积型矿床标志中,在铝土地址矿石中必须要注意地层分布结构关系。 2.古侵蚀面也是寻找矿标志,地质运动形成了石灰之间古侵蚀面,风化剥蚀和异地搬运物质提供了铝土矿部分物质来源,二叠玄武岩组的风化和剥蚀也为铝土来源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在岩溶洼地是铝土矿石沉积富集地带,矿体厚度比较大,矿石质量也比较好,处于相对强的环境地段,铝土矿层会变薄地质质量也会变差,铝土矿石在风化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不整合面是间接找矿标志,需要引起非常重视,还要直接关注超覆的不整合的地层铝土找矿方式。 3.另外最重要的地形地貌也是找矿主要标志,在含矿层位的岩溶盆地会形成堆积型铝土矿良好场所,铝土矿如果脱离母体就会形成堆积模式,在地表水喝含碳酸根的地下水进行反复循环作用,杂质会遭遇到淋滤,形成非常厚品味高的堆积铝土矿。 4.矿物业是找矿主要标志方式,地层中会游离氧化铝的铝土矿重要标志,在高岭石和水云母等矿物比较多地方,游离氧化铝和含铝胶体,剖面上铁、铝和煤都是同一气候下的产物。经常会存在共生问题,在含煤层上部和铁铝岩可以作为铝土矿间接矿物学标志。在矿体附近含矿层下方斜坡堆积层可以见到铝土矿碎石作为寻找矿石标志,在已经发现的矿床地方会存在采矿活动地区,也可以进行很好的找矿工作。

浅谈沉积型铝土矿床

浅谈沉积型铝土矿床 张焕杰 (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阳泉矿,山西阳泉045000) 摘要: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原料,也是耐火材料煅烧的主要原料,目前铝土矿资源紧缺,存在质低价高的供需矛盾。本文介绍了铝土矿资源现状和铝土 矿的特征、分类和一般工业要求,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办法,建议中国铝业 股份有限公司阳泉山头南矿区开采中加强贫化损失管理,按质级分级挑选和堆 放,质优价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沉积型铝土矿床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sedimentary bauxite deposite ZHANG Huan-jie (Yangquan Mine of Shandong branch ,China Aluminium Corp,Shanxi 045001,China) Abstact:Bauxite is main resource from alumina and refractory material, China bauxite resource is less in short supply and has the contradiction in lower quality and higher price at present . In this artical, Bauxite resource status and normal industry require of bauxite are introduced ,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re also introduced, The way of increasing bauxite resource is proposed.The writer suggests increasing ore loss and dilution management in shantounan opencast mining, Yangquan Mine of Shandong branch ,China Aluminium Corp.It can achiev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 through classification picking and piling ,then gets maximizing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Bauxite resource , Bauxite deposite 1 概述 铝土矿是最重要的沉积矿产之一。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提炼铝氧和金属铝的矿产称为铝土矿。耐火材料用高铝矾土原料又称铝土矿、矾土、铝矾土、矾石等。 目前,工业上最重要的炼铝矿石是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含氧化铁、氧化硅等的铝土矿石。我国提炼的矿石主要是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铝土矿。 可供开采的铝土矿大约有90%以上用炼制氧化铝,再由氧化铝生产金属铝,其余用于制造优质的耐火材料、化学制品、磨料(电刚玉)以及吸附剂、水泥和平炉炼钢中的熔剂等。 2 我国和世界的铝土矿资源 全世界已发现和探明了300多个大型铝土矿,主要集中分布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114个铝土矿区内,在地理上,铝土矿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大型优质矿床集中在赤道两侧的一些国家中。储量大于10×108t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几

勘查地质找矿标志

4.3.1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的工作对象是矿床和矿体。找矿是矿产勘查的简称。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主要有:岩浆岩、地质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性,变质作用、地球化学、风化、地貌条件等。 (1)岩浆岩条件: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别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方面是由岩浆活动所提供的。一定类型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一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因此,在矿产勘查中,某些岩浆岩体的存在,可以作为预测与其有关的矿床的地质条件。 a.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其有关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铬、镍、钴、铂、钛、铜、铁等;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石棉、滑石、冰洲石等;与碱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铈族稀土、磷灰石、金云母等。 b.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产种类很多,如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铁、铀等矽卡岩矿床或热液矿床。 c.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岩石化学成分Na2O+K2O﹥Al2O3的岩浆岩即称为碱性岩。碱性岩体岩性复杂,通常产于深断裂带中。与碱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锆、铪、铀、钍、铝:和稀土等,且多为岩浆矿床。 d.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火山岩为岩浆岩条件的一个特殊条件。火山岩型铁矿仅次于沉积变质和风化壳型而位于第三。与火山有关的矿产有铁、

铜、铅、锌、金、银、汞、铀、稀土、金刚石、沸石、明矾石、叶腊石等。 (2)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条件: 1)岩体的规模及形态:对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体来说,通常岩体规模越大,矿床可能越大。中酸性侵入岩体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的与成矿关系密切。 2)岩体形成深度: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体不同的冷凝深度,有不同的矿化情况。深成相以伟晶岩矿床为主,浅成相则以矽卡岩型矿床及热液矿床形成为主。 3)岩体剥蚀深度:为数众多的热液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顶部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当剥蚀程度浅,未及岩体顶部时,是找铅、锌、汞、锑等低温矿床有希望地区。当剥蚀程度中等,达到岩体顶部,岩体呈岛状分布时,各种变质作用较强烈,是找寻各种热液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的有利地区,中酸性岩体大面积出露,剥蚀深度很深时,对找矿一般不利。 4)矿床与岩体的空间位置: a.产于岩浆岩体内部的矿床:主要是分布于超基性、基性、碱性岩体中的矿床,也有一些铜、钨、锡矿床分布于中酸性岩体中。 b.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的矿床:多为在成因上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高温热液矿床。其矿体一般分布在岩体接触带及附近的构造或岩性有利部位。矿种繁多,如铁、铜、铅、锌、钨、锡、锂、铍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床。

萤石矿三大成矿类型

(一)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萤石矿床 (1)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该矿床位于河南信阳、桐柏、确山三县交界 处,属大型单一萤石矿床。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东西构造带东端边缘,毛集破碎带之北侧。东至邢集,北自白庙、南王岗,面积为180km2(图4.3.4)。 图4.3.4河南信阳尖山萤石矿床区域地质构造图① 1.第四系; 2.第三系; 3.白垩系; 4.新元古界; 5.中元古界; 6.古元古界; 7.混合岩化带; 8.燕山晚期花岗岩; 9.燕山早期花岗岩;10.吕梁期;11.角度不整合线;12.尖山萤石矿区域范围;13.尖山萤石矿区范围;①据河南十队简化

矿区内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的角闪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夹薄层石英岩、大理岩。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为鸳鸯寺岩株的北东部分,出露范围占矿区面积的4 5%,为萤石矿脉之主要围岩。 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北东东和北西西方向的构造规模较大,矿体赋存于北东东和近于东西向断裂带中。矿体多为脉状,但由于脉体本身沿走向有膨大、缩小特点,因此一般呈豆荚状、波状。膨大部位矿体厚度可达6.9m,而狭缩 部位可以小到几厘米到20cm。 图4.3.5浙江德清庾村萤石矿区地质图 (姚洪烈,1980) 1.重结晶熔结凝灰岩; 2.流纹岩; 3.安山玢岩; 4.英安玢岩; 5.燕山晚期花岗 岩;6.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7.矿化蚀变带;8.矿体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萤石,其次为石英、玉髓等。在矿体深部,有时可见方解石。氧化矿石中偶含少量硬锰矿及褐铁矿。按矿物组合特征将矿石类型划分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在矿体深部有萤石-石英-方解石型。 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次为文象结构,偶见胶状结构。构造以块状、角砾状构造为主,次为浸染状、网格状构造。 矿体顶板围岩均受强烈蚀变,蚀变范围为数十厘米至几米。蚀变种类因围岩岩性而异。花岗岩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次为高岭土化。角闪片麻岩主要发育 硅化、绿泥石化。

萤石矿控矿因素

(一)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西地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内,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

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矿床所在区域内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山东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第二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脉岩。至于那些产于中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中的萤石矿床更是较新的地质年代中地质作用的产物。 (二) 矿床的控矿因素 同其他种类矿床一样,控制萤石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岩石类型和构造。适宜的岩相和岩性往往是萤石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基础,一定褶皱和断裂,为成矿溶液提供通道和有利的容矿空间。在这些因素中,对不同类型矿床而言,各自所起作用程度也不同。 (1)岩石类型的控矿作用岩浆岩类型对萤石矿化的影响因矿床类型而异。对于产在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内、外接触带的矿床,特别是那些成矿物质来自岩浆岩本身的矿床,总的来讲,对围岩的选择性不强,而往往岩体本身的性质对能否构成萤石矿化或矿床起着重要作用。一般与萤石矿化有关的岩浆岩多为酸性或中性,很少与基性岩浆有关,以酸性花岗岩(包括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及某些中酸性岩石(如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富sio2的钙碱性岩

广西平果铝土矿实习报告

一区域地质简介 太平矿区沉积型铝土矿位于广西南宁市西北126公里处,属平果县太平镇管辖,矿 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 21' 00'‘一1070 39' 06",北纬230 18' 30“-230 38。矿区内有公路到达平果县城,交通方便(图1-1 )。平果县城有324国道(滇桂公路)、南昆铁路及南昆高速公路通过,西至百色121km,东至南宁129km;矿区内各村庄均有简易公路相通;此外,右江流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总部所在地至南宁段。 二矿区地质概要 1矿区出露地层及其岩性特征与区域地层相同,由新至老描述如下: 第四系(QP):一般为黄褐色或褐红色粘土及堆积型铝土矿,厚0-22mo 三叠系下统北泅组(T, b ):顶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含隧石团块或条带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浅灰色中厚一厚层、粉一细晶白云岩夹薄层微晶灰岩和二层凝灰岩;下部为灰色 中厚一厚层鲡粒灰岩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产沃氏螺化石。厚498-541mo 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I O):上段为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生物碎屑微晶灰岩,或叶片状泥质灰岩及蠕虫状、扁豆状灰岩;下段为灰色叶片状含泥微晶灰岩夹中厚一薄层泥质 灰岩、钙质页岩、页岩或泥岩,底部夹数层白云质灰岩,产格氏克氏蛤化石,厚约177m, 该层在矿区内由SE往NW有泥质成分增多的趋势。 二叠系上统合山组(PZh ):上段为灰、浅灰色巨厚层鲡粒灰岩,中厚层疤痕灰岩,深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下段为灰色花斑状细晶白云岩、灰黑色含隧石结核生物屑灰岩,产南京蜓、梁山珊瑚、古纺锤蜓、拉贝尔蜓等化石。底部为铝土矿层、炭质页岩夹煤层, 厚105--160m。该层为铝土矿含矿岩层。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Im):浅灰一深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部分地 段底部夹一厚层状白云岩。产新希瓦格蜓、费伯克蜓。群体珊瑚等化石。厚200-350mo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q):灰、深灰色中厚层夹薄层或厚层粉一微晶灰岩,局部夹 泥质条带,中、上部夹中一厚层白云岩或白云质结核。产喀劳得米斯蜓、卵形米斯蜓等 化石。厚200-700m. 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兴宁复式背斜与那豆背斜之间的太平向斜,向斜轴向平行于兴宁复式背斜与那豆背斜,呈NW-SE向展布。本次研究区段位于太平向斜NE翼的新好一带。 (1)、褶皱 矿区处于太平向斜NE翼单斜构造中的一小段,该区岩层倾向210“-2350,倾角 20“-410,剖面上局部地层有揉皱现象。 (2)、断裂 矿区内发育有走向NE和NW两组断裂。 NE组:为张性断裂,陡倾角,不太发育,规模不大,断距20-70m,对矿体的连 续性造成一定的破坏。 NW组:一般不出露地表,在人工揭露或剖面上有显现。其发育情况有两种:一种 为层间滑动,另一种为倾向NE,倾角60“左右的正断层,断距一般6-20m。该组断 层也对矿体的连续性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不太发育,对矿层的影响不大。 3岩浆岩 总体来说,矿区岩浆岩活动较弱,除了在中三叠世果化组地层底部有凝灰岩外,通 过本次工作,在下三叠世北泅组地层中也发现了两层凝灰岩,沿北泅组上部白云岩层间 产出,其中:上层距北泅组地层顶部80m,厚1.3m,为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凝灰

中国典型铝土矿床

中国典型铝土矿床(铝土矿区) ( 一)贵州修文小山坝铝土矿矿区 修文小山坝铝土矿矿区1957年开始勘探,累计探明铝土矿2026.4万t,矿石平均品位为67.91%。1979年五龙寺矿区开始投产,矿层呈似层状,产状平缓,倾角5°~10°,向北东倾斜。铝土矿层居含矿系中部(图3.9.3),其上均为灰色致密状铝土质粘土岩,与铝土矿层呈渐变关系。矿层之下为赤铁质页岩,常夹紫红色砂质页岩,两者呈沉积接触,界线清楚。矿层上部致密铝土质粘土岩之中常夹有粗糙状(土状)铝土矿扁豆体,长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厚几厘米,与致密铝土质粘土岩和土状铝土矿的接触界线不明显,似为渐变关系。致密铝土质粘土岩之上常有粘土页岩与粉砂岩互层,有时夹碳质页岩或劣煤(图3.9.3)。铝土矿层长500~1400m,宽数百米至1000m不等。铝土矿含矿系厚2~20m,一般厚8m左右。符合工业要求的铝土矿层平均厚2~3m,居于含矿系中部,多数由粗糙状(土状)铝土矿石、半粗糙状(半土状)铝土矿石及砾屑豆鲕状铝土矿石组成,以及致密状铝土矿石等矿石自然类型组成。 (二)山西孝义克俄铝土矿床 最早1960年对克俄铝土矿床克俄矿段进行勘探,随后又对卜家峪等矿段进行了勘探,共累计探明铝土矿6265.6万t,矿石平均品位为64.36%。1986年山西铝厂开始对孝义铝土矿进行开采。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下段(即含矿岩系)中上部。含矿岩系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灰岩,二者之间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石灰岩的喀斯特侵蚀面较清楚。含矿岩系自下而上由“山西式”铁矿(赤、褐铁矿)、铝铁岩、铝土矿、耐火粘土矿、粘土页岩、碳质页岩、煤线等组成(图3.9.4),厚8~20m,矿体厚度一般为1~8m。铝土矿层下界距奥陶系灰岩侵蚀面0.92~7.34m,一般2~5m。矿体呈似层状、扁豆体状,长约1800m,宽400~120m。矿石类型有致密状、粗糙状和豆鲕状三种。

萤石矿资源特征

萤石矿资源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萤石矿床,从大地构造位置看,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和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我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地带,即扬子钱塘准褶皱带以南,江南古陆以东和以南地区。产于各种沉积岩(除产于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矿床多分布于以上构造以北和以西地区,如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地区的热水沉积和交代矿床分布于我国北部中蒙交界的两大板块地缝合线的边缘和西南基性火山岩发育地区。产于沉积碳酸盐地区交代矿床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北碳酸盐岩发育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萤石矿床,其次是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产于火山岩、潜火山岩中的矿床,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其余类型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 中国萤石矿床赋矿岩层从太古宇、元古宇至中生界都有,但比较集中于古生代的奥陶系、二叠系和中生界。从矿床成因考虑,萤石矿床(除沉积萤石矿床外)多在成岩以后,由热液活动引起。因此,即使矿床赋存于古老变质岩地层,其成矿时代也比较晚。经统计可知,我国萤石矿床的90%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有关。同时在燕山期内,又以燕山晚期成矿最为有利。那些产于酸性-中酸性岩浆岩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多数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生成联系,只有少数萤石矿床与印支期或海西期花岗岩有关。这种趋向于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现象,不但从总体上看,而且从某一局部地区看也存在这一规律。广西资源县双渭江萤石矿床,矿床所在区域内有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时期花岗岩出露,但矿床却明显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山东蓬莱巨山河萤石矿区,燕山期有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和一次脉岩侵入,但与萤石矿有关的是第二次以后的岩浆侵入活动及晚期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广西凤凰山银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黄君振 (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 530031) 【摘 要】对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银矿成矿主要受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构造提供了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和成矿空间,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凤凰山 【中图分类号】P61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08)06-0129-02 广西凤凰山银矿属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脉型单银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及层位控制。自1987年至1995年经过广西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的曲折探索,探明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1995年组建“广西凤凰银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采选能力为300t/d,经历年开采、扩产,矿山银矿资源日渐减少,公司发展面临压力,寻找外围及深部矿体,扩大银矿资源储量的任务日益紧迫。本文从地质成矿特征为起点,对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寻找银矿体的勘查方向。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凤凰山银矿床地处广西隆安县与扶绥县交界的凤凰山北东侧。所属构造单元为华南准地台之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是一个由加里东褶皱形成的弧形背斜区。矿区处于西大明山凸起的北东部。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为一套海相类复理石建造,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基底。自下而上分为小内冲组(?x)、黄洞口组(?h),进一步可根据旋回或岩性组合各细分为三个岩性段即小内冲组第一段(?x1)、第二段(?x2)、第三段(?x3);黄洞口组第一段(?h1)、第二段(?h2)、第三段(?h3)。泥盆系构成西大明山复式背斜的围翼,自下而上分为莲花山组(D1l)那高岭组(D1n)及郁江组(D1y),在矿区,主要分布于北部边缘。 西大明山地区岩浆岩出露甚少,仅有少量酸性岩脉和基性岩脉沿裂隙或断层侵入,分布零星。 区内褶皱构造以小明山复背斜为主,次级褶皱不太发育,较大的有渌郁山背斜,为小明山复背斜的次一级褶皱。其北翼,在凤凰山矿区F1、F4断层的北盘及北部的黄洞口组第二段(?h2)中稀疏发育一些近东西向次级褶皱。断裂构造发育,矿区西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有区域性断层罗维北西向断裂、马村北东向和小明山—新六厘北东向断裂通过。 (二)矿区地质 1.地层 矿区范围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层为寒武系黄洞口组。其北面与泥盆系莲花山组为不整合接触,而南西与小内冲组整合接触。根据沉积旋回及岩性组合将其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段又分为下部和上部两个岩性层。各岩性段、岩性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关系(见图1)。 第一段下部(∈h1-1):分布于矿区南部,从下往上可细分两个沉积旋回,下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少许泥岩,逐步过渡为砂岩泥岩互层到泥岩夹砂岩。上部旋回由含泥中- 细粒砂岩逐步过渡为砂岩、不等粒砂岩夹泥岩到泥岩夹砂岩。厚度480.39m。 第一段上部(∈h1-2):是矿区赋矿层位,分布于矿区中偏北部,下部以含泥中-细粒砂岩为主夹泥岩,中及上部则以泥岩夹砂岩和砂岩夹泥岩韵律性交互产出。厚度267.48m。 第二段(∈h2)分布于矿区北部。底部有一层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中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岩、细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或互层,未见顶,厚度>442.75mm。 2.构造 矿区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不甚发育,仅见一些小褶曲。矿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数量较多,方向各异,规模大小不等,且多次活动,力学性质十分复杂。其方向有近东西—北西西向、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图1),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层较发育,而北东、南北向则不很发育且规模较小。 矿区内的EW向断层为主要容矿断层,由F1、F2、F3、F4、F A、F10组成一长约3200m,宽约800m近EW向的断裂破碎带,其间尚发育多条EW、NE、NW向次级小断层。其中F1规模最大,西起31线,东至40线,延长2km,总体走向108°,由数条次级断层构成破碎带,宽度最小4.5m,最大89.85m,是矿区内的主要容矿断层,产I-①、I-②及若干小矿体,倾向SSW,局部可见反倾现象。下断面倾角48~83°,平均64.5°;上断面倾角55~89°,平均71.2°。破碎带内部陡缓不一,方向各异的次级断裂结构面普遍可见。属逆冲性质断层,经历多次活动叠加改造,具早期压裂,中期伸张和晚期压扭几个演化过程。 【收稿日期】2008-04-20 【作者简介】黄君振(1971-),男,广西南宁人,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工程师,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 129 -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铜矿地质概述 铜系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一般见于硫化矿床的氧化带。在陆相玄武岩的气孔或裂隙中常见到自然铜的产出,但能构成工业规模的自然铜矿床却极其罕见。不过,美国元古代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岩系中,却产有以自然铜为主的基韦诺超大型铜矿,成为了铜矿床的特例。在我国,湖南麻阳铜矿也是一个以自然铜为主的铜矿床,只是其类型为砂岩型,规模为中型。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但辉铜矿和斑铜矿可以是原生成矿作用的产物,亦可为氧化次生富集的产物。若为次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则辉铜矿可为烟灰状,且多与孔雀石等矿物共生。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它们均为原生铜矿物或含铜高的岩石经氧化作用形成的。 目前选冶铜矿物的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层状铜矿(火山岩型铜矿、砂、页、砾岩型铜矿、碳酸盐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脉型铜矿。 二、找矿标志 1、氧化铜矿物。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高的蚀变岩石、古炼铜渣易于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的蓝铜矿(俗称石青)、赤红的赤铜矿、烟灰状的辉铜矿、靓蓝色的斑铜矿等,它们是很好的找铜矿标志。 2、特征植物。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牙刷草和云南开紫花具紫红茎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铜矿植物。 3、蚀变组合。如青盘岩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铜标志。 3、火山机构、细碧-角斑质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纹状硅质岩)、红层中的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迭层石硅质细腻白云岩、含炭的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找铜的最好对象。 4、对于斑岩铜矿,一般它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床,一直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一要看其是否具备露采条件,二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较高的金、银、钼元素。如果不便露采又不具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且金、银、钼含量低的话,则因其品位过低而成为呆矿,暂难为人们所利用,因其占用大量的勘查资金,可使矿业公司陷入困境。 5、铜元素的化探异常及其与钼、金、银、铅、锌、铁、锰等综合异常。 6、物探异常。激电(高极化)、电阻率(低电阻)、重力(高重力)可直接反映出铜矿体的存在,磁法异常可圈出火山机构、中-中酸性岩体接触带、超基性岩带来,重力低可圈出

安徽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安徽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6T15:14:28.4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作者:万才宇 [导读] 摘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主要赋存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地层,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红色黑云钾长片麻岩夹黑云石英片岩、角闪片岩、 斜长角闪岩。 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舒城县高峰萤石矿主要赋存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地层,地层主要岩性为灰红色黑云钾长片麻岩夹黑云石英片岩、角闪片岩、斜 长角闪岩。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被石英—萤石脉充填,并控制了萤石矿脉产出形态,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 1、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所在区域构造单元属秦岭地槽褶皱系(Ⅲ)、北淮阳地槽褶皱带(Ⅲ2)、舒城隆起(Ⅲ3 2),褶皱构造体系属诸佛庵复—佛子岭复向斜东部重复端。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2、高峰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单一,主要为卢镇关群小溪河组(Pt1x)和第四系全新统(Qh)。 第四系全新统(Qh):下部为灰土黄色砂砾,胶结差,结构松散。砾石成分复杂,有片麻岩、花岗岩、石英等;分选性较好砾径以1~2.5厘米为主,磨圆度中等,砂粒粗细混杂,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少量黑色矿物。上部为灰黄色砂质粘土。分布于矿区山间洼地及山麓 地带,主要为残坡积沉积物,平均厚度约2米。 卢镇关群小溪河组(Pt1x):下部为浅灰、肉红色厚层混合岩化黑云钾长片麻岩夹肉红色细粒浅粒岩及灰黑色斜长角闪岩。厚>376米。中部为深灰色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夹浅灰、灰红色厚层混合岩化黑云二长片麻岩、含角闪钾长片麻岩,局部夹少量角闪片岩及白云钾长 片麻岩。厚656米。上部为灰白、灰红色厚层混合岩化黑云钾长片麻岩夹混合岩化黑云(白云)石英片岩及黑绿色绿帘钠长角闪片岩、角闪片岩。向下石英质增高,出现厚50余米的混合岩化石英岩。厚1568米。片麻理产状320°∠49°,矿区内广泛分布,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地层(2)构造 褶皱:区域内地质构造以海西期褶皱为主,矿区位于诸佛庵—佛子岭复向斜东部重复端。 断裂:矿区内发育有NE向正断裂(属次级正断层):主要表现为走向为35°~55°的压扭性段层,倾向NW,倾角75°~80°。该断层规模较大,其长度大于300m,宽度0.5~5.0m。 (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 (4)围岩蚀变 变质作用是以热液蚀变为主,主要有硅化、萤石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 3、矿体特征 (1)矿体规模 Ⅰ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呈透镜状断续出露地表,走向35°,倾向NW,矿体上部倾角75°,下部倾角在60°左右。矿体沿走向长度 235m,宽度平均约5.25m,矿体视厚度65m~115m,平均84m。矿体产于断裂带中,顶、底板岩石以硅化破碎的片麻岩为主,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受断层产状控制。 Ⅱ号矿体,走向35°,倾向NW,矿体倾角在65°左右,沿走向长度93m,宽1.5m,矿体视厚度为61~83m,平均72m。赋存标高+305~ +420m, (2)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为萤石,成分单一。萤石呈浅绿色、淡蓝色、白色及紫色,具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度一般在0.5~2.5mm之间。脉石矿物主 要为隐晶质~显晶质石英,偶见石英集合体呈细脉状、网脉状,其次含少量重晶石、粘土矿物。 矿石构造以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为主,次为交叉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有块状、碎裂状、角砾状、网格状、晶簇状及条带 状等构造。 (3)矿石类型 石英~萤石矿石:以白色及灰白色为主,带浅绿、淡蓝色。 角砾状萤石矿石:主要为碎裂状萤石矿石,被硅质及泥质、碳酸盐物质胶结。 4、结语 本区萤石矿体根据产出条件、形成方式及形态特征等因素分析,矿床成因类型均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受断裂构造控制 明显。

安徽省淮北市王场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安徽省淮北市王场铁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王场铁矿为隐伏中型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王场倒转背斜北西翼的围岩与闪长玢岩的接触带上,由11个矿体组成,主矿体产于地层转折部位,围岩蚀变强烈,分带明显,矿石以透辉石磁铁矿石为主,矿体受地层、构造、接触带、闪长玢岩控制,为一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 标签:王场铁矿闪长玢岩倒转背斜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 王场铁矿位于淮北市东南约10公里处,为一隐伏矿床,1966通过验证磁异常开始,后续通过开展工作确定为中型矿床。本文初步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控矿因素进行探讨。 1矿区地质特征 1.1区域地质背景 王场铁矿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徐淮地块淮北断褶带内。处于“淮北坳陷”中部,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下统石灰岩、燕山早、晚期中酸性的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岩等,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岩体成矿作用强烈,是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矿体主要赋存于王场倒转背斜的北西翼(此段未倒转),萧县组青龙山段及王场段,其次产于接触带上[1-3]。矿体距离接触带20~210米。矿体群出,密集排列,迭加成层,中心向上凸起,边部向下侧伏,形成不对称的穹隆式矿体群。矿体上凸部位与基底闪长玢岩上隆部位往往相对应,见圖1。 1.2 地层 矿区地层除第四系及少量的石炭系外,主要是奥陶系地层。矿区内奥陶系地层自新至老归纳划分为三组五段。三组是奥陶上统阁庄组及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和萧县组。五段是将奥陶系下统岩性自新至老归纳划分为上马家沟组岩性段、下马家沟组岩性段,萧县组青龙山岩性段、萧县组王场岩性段和萧县组团山岩性段。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岩性多为紫色铁铝质页岩;奥陶系中统阁庄组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质纯灰岩互层;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上段以灰岩、斑纹状白云质灰岩为主中部夹泥质条带灰岩,下段以厚层状质纯灰岩为主;萧县组青龙山段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岩互层夹土黄色薄层泥灰岩,王场段两层灰岩与两层角砾状泥质白云质灰岩互层,团山段斑纹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4]。 1.3构造 矿区位于皇藏峪复式背斜和闸河复式向斜的相接部位,构造线方向北东55°左右。矿区褶皱构造有王场倒转背斜,背斜两翼地层裸露。

铝土矿资源地质特征

铝土矿资源地质特征 2008-01-22 14:05:43 文字大小:【大】【中】【小】浏览次数: 209 摘要:铝土矿资源地质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按照廖士范等人的意见,中国铝土矿矿床可分为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和红土型铝土矿矿床。中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陆生阶段,是在大气条件下由风化作风形成含有铝土矿矿物、粘土矿物、氧化铁矿物等的残、坡积富铝风化壳物质,例如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此阶段为大气条件下原地残积、堆积或异地堆积阶段;第二阶段是富铝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为海水(或湖水)淹没阶段,有的立即为海水(或湖水)淹没,有的则经过一定时间的岩化作用以后才为海水(或湖水)淹没,逐渐深埋地下,经过一段时期的成岩后生作用演变改造后形成原始铝土矿层;第三阶段是表生富集阶段,是原始铝土矿层随地壳抬升到地表浅部后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改造作用,使硅质淋失、铝质富集,形成品位较富的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矿床。至于红土型铝土矿矿床,一般认为是现代气候条件下由含铝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 我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中、晚石炭世的铝土

矿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早石炭世的铝土矿分布在南方贵州中部地区。风化壳型铝土矿的另一个重要成矿期为二叠纪,其中早二叠世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等省,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四川、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本类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都与侵蚀间断面的古风化壳有关。一般来说,侵蚀间断时期长的,特别是下伏基岩是碳酸盐岩或含铝质多也较易风化的基性喷出岩(例如玄武岩),所形成的矿床往往矿石品位富,矿层厚,矿体规模大。在中国寻找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除注意地层中侵蚀间断之外,还应注意古地磁的低纬度位置,以及古陆邻近海洋的附近,因为这些地区为海洋气候,潮湿多雨,适宜风化作用的进行。由于中国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的形成,经历过“陆生阶段”,因此必须研究堆积古残坡积钙红土层、红土层的低洼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和古地貌,特别是喀斯特溶洞、溶斗发育规律、分布方向以及喀斯特高地(无矿地区)的分布规律,因为矿层的薄厚、矿体规模的大小受这些因素控制。 具体来说,①修文式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异地堆积亚型铝土矿矿床,由于下伏基岩是碳酸盐岩,因此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富铝钙红土残坡积层,一般说侵蚀间断时间越长,即风化作用时间越长,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残坡积富铝钙红土层越多、越厚,生成的铝土矿物越多,粘土矿物越少,矿石品位越富,矿层厚度也越大。②新安式碳酸盐古风化壳原地堆积亚型铝土矿矿床,这类矿床的铝土矿直接覆在碳酸盐岩的喀斯特侵蚀面上,是原地堆积的,许多情况下是堆积在喀斯特溶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