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答题技巧及方法有哪些

高等数学答题技巧及方法有哪些
高等数学答题技巧及方法有哪些

高等数学答题技巧及方法有哪些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

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

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

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二、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

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

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数学条件联

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

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1.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按时到位。今年的数学答题卡不再单独发放,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发卷时间应在

开考前5-10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2.通览试卷,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易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哪些

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稳定情绪。答题时,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

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3.提高解选择题的速度、填空题的准确度。

数学选择题是知识灵活运用,解题要求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逆代法、估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尽显威力。12个选择题,若能把握得好,容易的一

分钟一题,数学难题也不超过五分钟。由于选择题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选择题要求“快、准、巧”,忌讳“小题大做”。填空题也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因此要力求“完整、严密”。

掌握时间

由于,数学基础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

全部的选择填空题,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在平时当中一定要求自己选择填空一分钟一道题。用数学思想方法高速解答选择填空题。

先易后难

所以,只做数学选择,填空和前三道大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后“三难”题中的容

易部分比前面的基础部分还要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志在必得。在复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

情况,如果基础较好那首先争取选择,填空前三道大题得满分。然后,再提高解答“三难”题的能力,争取“三难”题得分20分到30分。这样,你的总分就可以超过130分,向

145分冲刺。

后三题尽量多得分

第二段是数学解答题的前三题,分值不到40分。这样前两个阶段的总分在110分左右。第三段是最后“三难”题,分值不到40分。“三难”题并不全难,难点的分值只有

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题只有4分到6分。首先,应在“三难”题中夺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难的步骤分在努力争取。后3题不是只做第一问的问题,而应该猜想评分标准,按

步骤由前向后争取高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微积分复习附解题技巧

《微积分》复习及解题技巧 第一章 函数 一、据定义用代入法求函数值: 典型例题:《综合练习》第二大题之2 二、求函数的定义域:(答案只要求写成不等式的形式,可不用区间表示) 对于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的函数,它的定义域就是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集合) 主要根据: ①分式函数:分母≠0 ②偶次根式函数:被开方式≥0 ③对数函数式:真数式>0 ④反正(余)弦函数式:自变量 ≤1 在上述的函数解析式中,上述情况有几种就列出几个不等式组成不等式组解之。 典型例题:《综合练习》第二大题之1 补充:求y=x x 212-+的定义域。(答案:2 12<≤ -x ) 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典型例题:《综合练习》第一大题之3、4

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求极限主要根据: 1、常见的极限: 2、利用连续函数: 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上都连续。 例: 3、求极限 的思路: 可考虑以下9种可能: ①0 0型不定式(用罗彼塔法则) ② 2 0C =0 ③∞ 0=0 ④01 C =∞ ⑤21C C ⑥∞ 1C =0 ⑦ 0∞=∞ ⑧2C ∞=∞ ⑨∞ ∞ 型不定 式(用罗彼塔法则) 1sin lim 0 =→x x x e x x x =??? ? ?+∞→11lim )0(01 lim >=∞→αα x x ) ()(0 lim 0 x f x f x x =→11 lim 1 =→x x 1) () (lim =→x g x f x α?? ???∞ ≠=→)0(0 )(11lim 常数C C x f x α?? ???∞ ≠=→)0(0)(22lim 常数C C x g x α

高数一总复习

第一章函数及其图形 例1:(). A. {x | x>3} B. {x | x<-2} C. {x |-2< x ≤1} D. {x | x≤1} 注意,单选题的解答,有其技巧和方法,可参考本课件“应试指南”中的文章《高等数学(一)单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这里为说明解题相关的知识点,都采用直接法。 例2:函数的定义域为(). 解:由于对数函数lnx的定义域为x>0,同时由分母不能为零知lnx≠0,即x≠1。由根式内要非负可知即要有x>0、x≠1与同时成立,从而其定义域为,即应选C。 例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相同函数的是() 解:A中的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因为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当|x|>1时,两函数取得不同的值。 B中的函数是相同的。因为对一切实数x都成立,故应选B。 C中的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因为的定义域为x≠-1,而y=x的定义域为(-∞,+∞)。 D中的两个函数也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定义域依次为(-∞,0)∪(0,+∞)和(0,+∞)。

例4:设 解:在令t=cosx-1,得 又因为-1≤cosx≤1,所以有-2≤cosx-1≤0,即-2≤t≤0,从而有 。例5: f(2)没有定义。 注意,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把自变量代到相应区间的表达式中。 例6:函数是()。 A.偶函数 B.有界函数 C.单调函数 D.周期函数 解:由于,可知函数为一个奇函数而不是偶函数,即(A) 不正确。由函数在x=0,1,2点处的值分别为0,1,4/5,可知函数也不是单调函数;该函数显然也不是一个周期函数,因此,只能考虑该函数为有界函数。 事实上,对任意的x,由,可得,从而有。可见,对于任意的x,有 。 因此,所给函数是有界的,即应选择B。 例7:若函数f(x)满足f(x+y)=f(x)+f(y),则f(x)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D.奇偶性不确定

高等数学上册复习要点及解题技巧

高等数学上册复习要点及解题技巧 第一章:1、极限(夹逼准则) 2、连续(学会用定义证明一个函数连续,判断间断点类型) 第二章:1、导数(学会用定义证明一个函数是否可导)注:连续不一定可导,可导一定连续 2、求导法则(背) 3、求导公式也可以是微分公式 第三章:1、微分中值定理(一定要熟悉并灵活运用--第一节) 2、洛必达法则 3、泰勒公式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4、曲线凹凸性、极值(高中学过,不需要过多复习) 5、曲率公式曲率半径 第四章、第五章:积分 不定积分:1、两类换元法 2、分部积分法(注意加C ) 定积分: 1、定义 2、反常积分 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 主要有几类:极坐标、求做功、求面积、求体积、求弧长 第七章:向量问题不会有很难 1、方向余弦 2、向量积 3、空间直线(两直线的夹角、线面夹角、求直线方程) 3、空间平面 4、空间旋转面(柱面) 高数解题技巧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第二句话: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第三句话: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第四句话: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则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第二句话: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则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第三句话:若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则先分解因子aA+bE再说。 ●第四句话:若要证明一组向量α1,α2,…,αS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第五句话:若已知AB=0,则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 ●第六句话: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第七句话:若已知A的特征向量ξ0,则先用定义Aξ0=λ0ξ0处理一下再说。 ●第八句话:若要证明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则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概率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则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第二句话: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则马上联想到Bernoulli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第三句话: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则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 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第四句话:若题设中给出随机变量X ~ N 则马上联想到标准化 ~ N(0,1)来处理有关问题。 ●第五句话:求二维随机变量(X,Y)的边缘分布密度的问题,应该马上联想到先画出使 联合分布密度的区域,然后定出X的变化区间,再在该区间内画一条//y轴的直线,先与区域边界相交的为y的下限,后者为上限,而的求法类似。 ●第六句话:欲求二维随机变量(X,Y)满足条件Y≥g(X)或(Y≤g(X))的概率,应该马上联 想到二重积分的计算,其积分域D是由联合密度的平面区域及满足Y≥g(X)或(Y≤g(X))的 区域的公共部分。 ●第七句话:涉及n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次数X的数字特征的问题,马上要联想到对X作 (0-1)分解。即令

关于高等数学方法与典型例题归纳

关于高等数学方法与典 型例题归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 2014年山东专升本暑期精讲班核心讲义 高职高专类 高等数学 经典方法及典型例题归纳 —经管类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理工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曲天尧 编写 一、求极限的各种方法 1.约去零因子求极限 例1:求极限1 1 lim 41--→x x x 【说明】1→x 表明1与x 无限接近,但1≠x ,所以1-x 这一零因子可以约去。 【解】6)1)(1(lim 1 ) 1)(1)(1(lim 2121=++=-++-→→x x x x x x x x =4 2.分子分母同除求极限 例2:求极限1 3lim 32 3+-∞→x x x x 【说明】 ∞ ∞ 型且分子分母都以多项式给出的极限,可通过分子分母同除来求。 【解】3131lim 13lim 3 11323= +-=+-∞→∞→x x x x x x x 【注】(1) 一般分子分母同除x 的最高次方;

(2) ???? ???=<∞>=++++++----∞→n m b a n m n m b x b x b a x a x a n n m m m m n n n n x 0lim 01101 1 3.分子(母)有理化求极限 例3:求极限)13(lim 22+-++∞ →x x x 【说明】分子或分母有理化求极限,是通过有理化化去无理式。 【解】1 3) 13)(13(lim )13(lim 2 2 22222 2 +++++++-+=+-++∞ →+∞ →x x x x x x x x x x 例4:求极限3 sin 1tan 1lim x x x x +-+→ 【解】x x x x x x x x x x sin 1tan 1sin tan lim sin 1tan 1lim 3030+-+-=+-+→→ 【注】本题除了使用分子有理化方法外,及时分离极限式中的非零因子........... 是解题的关 键 4.应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两个重要极限是1sin lim 0=→x x x 和e x n x x x n n x x =+=+=+→∞→∞→1 0)1(lim )11(lim )11(lim ,第一个重 要极限过于简单且可通过等价无穷小来实现。主要考第二个重要极限。 例5:求极限x x x x ?? ? ??-++∞→11lim 【说明】第二个重要极限主要搞清楚凑的步骤:先凑出1,再凑X 1 +,最后凑指数部分。 【解】22 212 12112111lim 121lim 11lim e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高数解题技巧(非常好用)

[转]高数解题技巧(非常好用)来源:房永超的日志 高数(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1、极限(夹逼准则) 2、连续(学会用定义证明一个函数连续,判断间断点类型) 第二章:1、导数(学会用定义证明一个函数是否可导)注:连续不一定可导,可导一定连续 2、求导法则(背) 3、求导公式也可以是微分公式 第三章:1、微分中值定理(一定要熟悉并灵活运用--第一节) 2、洛必达法则 3、泰勒公式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4、曲线凹凸性、极值(高中学过,不需要过多复习) 5、曲率公式曲率半径 第四章、第五章:积分 不定积分:1、两类换元法2、分部积分法(注意加C ) 定积分:1、定义2、反常积分 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 主要有几类:极坐标、求做功、求面积、求体积、求弧长 第七章:向量问题不会有很难 1、方向余弦 2、向量积 3、空间直线(两直线的夹角、线面夹角、求直线方程)3、空间平面 4、空间旋转面(柱面) 高数解题技巧。(高等数学、考研数学通用)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 (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第二句话: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第三句话: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第四句话: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解题万能技巧。期末,考研复习必备!!

高数解题技巧。(高等数学、考研数学通用)【欢迎分享】tiantian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第二句话: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第三句话: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第四句话: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题设条件与代数余子式Aij或A*有关,则立即联想到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以及AA*=A*A=|A|E。 ●第二句话:若涉及到A、B是否可交换,即AB=BA,则立即联想到用逆矩阵的定义去分析。 ●第三句话:若题设n阶方阵A满足f(A)=0,要证aA+bE可逆,则先分解因子aA+bE再说。 ●第四句话:若要证明一组向量α1,α2,…,αS线性无关,先考虑用定义再说。 ●第五句话:若已知AB=0,则将B的每列作为Ax=0的解来处理 ●第六句话:若由题设条件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联想到是否有某行列式为零再说。 ●第七句话:若已知A的特征向量ξ0,则先用定义Aξ0=λ0ξ0处理一下再说。 ●第八句话:若要证明抽象n阶实对称矩阵A为正定矩阵,则用定义处理一下再说。 概率解题的九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如果要求的是若干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则马上联想到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组相互独立时,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第二句话:若给出的试验可分解成(0-1)的n重独立重复试验,则马上联想到Bernoulli 试验,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第三句话:若某事件是伴随着一个完备事件组的发生而发生,则马上联想到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是用全概率公式计算。关键:寻找完备事件组

(整理)高等数学(上)解题指导

北航《高等数学(上)》在线作业解题指导 1.(判断)若直线y=3x+b 为曲线 y=x 2+5x+4的切线,则b=3 。 (√)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几何意义 第三章第一节 教材100页。 2.(判断)若偶函数f(x)在x=0处的导数存在,则f'(0)的值=0。(√)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定义 教材96页。函数的奇偶性,教材15页。第一章第三节 3. (判断) 若函数y=lnx 的x 从1变到100,则自变量x 的增量 dx=99,函数增量dy=ln100。(×) 考核知识点:微分的概念及计算 第三章第四节 教材128页。 4.(判断)32331y x x x =+++,求x=2时的二阶导数: '2 961y x x =++ , y'|x=2=49, y"=(y')'=(49)'=0。(×)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概念及计算 第三章第二节 教材102页。 5. (判断)若对开区间(a,b)中任意x,都有f'(x)=0,则在(a,b)内f(x)恒为常数。(√)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概念函数的连续性与可导的关系。第三章第二节 教材104页。 6. (判断)可导的偶函数的导数为非奇非偶函数.(×)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概念,函数的奇偶性与可导的关系。第三章第一节 教材94页。 7. (判断)函数y=6x-5+e-sin(ex)的一个原函数是6x-ecos(ex)。(×) 考核知识点:函数的原函数的求解方法 第五章第一节 教材199页。 8. (判断)所有初等函数及其复合得到的函数的原函数也是初等函数。(×) 考核知识点:初等函数的定义 第一章第五节 教材23页。 9.(判断)函数y=cosx 当x 趋于零是无穷小量。(×) 考核知识点:无穷小量的概念 第二章第五节 教材67页。 10(判断)设y=f(x)在区间[0,2008]上y ′存在且恒大于0,则在区间[0,2008]上y 是增函数。(√) 考核知识点:导数和函数增减性的关系(函数的单调性)第四章第四节 教材161页。 11.(判断)在区间[0,1]上,函数y=x+tanx 的导数恒大于0,所以是区间[0,1]上的增函数,从而最大值为1+tan1.(√) 考核知识点:导数和函数增减性的关系(函数的单调性) 第四章第四节 教材161页。 12.(判断)设y=f(x)在区间[0,2008]上是增函数,则在区间[0,2008]上y ′存在且大于0。(×)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第四章第四节 教材162页。 13.(判断)所有初等函数及其复合而得到的函数都是连续函数。(×) 考核知识点:初等函数的性质 第一章第五节 教材24页。 14.(判断)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上都是可导的连续函数。(×) 考核知识点:初等函数的性质 教材24页。可导和连续的关系 第三章第一节 教材94页。 15.(判断)函数y=cos2x 的4n 阶导数为cos2x 。(×) 考核知识点:高阶导数的求法和复合函数导数的求法 第三章第三节 教材117页。 16.(判断)对函数y=2008+x-sinx 求导可得y ′=1-cosx 。(×) 考核知识点:导数的求法 第三章第二节 教材104页。 17.(判断)设{Xn}是无穷大量,{Yn}是有界数列,则{XnYn}是无穷大量。() 考核知识点:无穷大量和数列的关系 第二章第五节 教材68页。 18.(判断)设{Xn}是无穷小量,{Yn}是有界数列,则{XnYn}是无穷小量。() 考核知识点:无穷小量和数列的关系 第二章第五节 教材68页。

高数部分知识点总结

1 高数部分 1.1 高数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求极限题最常用的解题方向:1.利用等价无穷小;2.利用洛必达法 则,对于00型和∞ ∞型的题目直接用洛必达法则,对于∞0、0∞、∞ 1型 的题目则是先转化为00 型或∞ ∞ 型,再使用洛比达法则;3.利用重要极限,包括1sin lim =→x x x 、e x x x =+→1 )1(lim 、e x x x =+∞→)1(1lim ;4.夹逼定理。 1.2 高数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 章《定积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与前面的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后面的第三章《不定积分》、第四章《定积分》都是基础性知识,一方面有单独出题的情况,如历年真题的填空题第一题常常是求极限;更重要的是在其它题目中需要做大量的灵活运用,故非常有必要打牢基础。 对于第三章《不定积分》,陈文灯复习指南分类讨论的非常全面,范围远大于考试可能涉及的范围。在此只提醒一点:不定积分 ?+=C x F dx x f )()(中的积分常数C 容易被忽略,而考试时如果在答 案中少写这个C 会失一分。所以可以这样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加深印象:定积分?dx x f )(的结果可以写为F(x)+1,1指的就是那一分,

把它折弯后就是?+=C x F dx x f )()(中的那个C,漏掉了C 也就漏掉了这1分。 第四章《定积分及广义积分》可以看作是对第三章中解不定积分方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除了运用各种积分方法以外还要注意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差异——出题人在定积分题目中首先可能在积分上下限上做文章:对于?-a a dx x f )(型定积分,若f(x)是奇函数则有 ?-a a dx x f )(=0;若f(x)为偶函数则有?-a a dx x f )(=2?a dx x f 0)(;对于 ? 2 )(π dx x f 型积分,f(x)一般含三角函数,此时用x t -= 2 π 的代换是常 用方法。所以解这一部分题的思路应该是先看是否能从积分上下限中入手,对于对称区间上的积分要同时考虑到利用变量替换x=-u 和利用性质0=?-a a 奇函数 、??=-a a a 02偶函数偶函数。在处理完积分上下限的问题后就使用第三章不定积分的套路化方法求解。这种思路对于证明定积分等式的题目也同样有效。

高数-极限求解方法与技巧总结

第一章 极限论 极限可以说是整个高等数学的核心,贯穿高等数学学习的始终。因为有关函数的可积、连续。可导等性质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毫不夸张地说,所谓高数,就是极限。衡量一个人高等数学的水平只需看他对极限的认识水平,对极限认识深刻,有利于高等数学的学习,本章将介绍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以及极限的求解。重点是求极限。 ??????? ?? ?? ?? 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极限的性质 函数极限的定义函数极限函数极限的性质 一、求极限的方法 1.利用单调有界原理 单调有界原理:若数列具有单调性、且有有界性,也即单调递增有上界、单调递减有下界,则该数列的极限一定存在。可以说,整个高等数学是从该结论出发来建立体系的。 利用该定理一般分两步:1、证明极限存在。2、求极限。 说明:对于这类问题,题中均给出了数列的第n 项和第1n +项的关系式,首先用归纳法或作差法或作商法等证明单调性,再证明其有界性(或先证有界、再证单调性),由单调有界得出极限的存在性,在最终取极限。 例1设0110,0,()0,1,2n n n a a x x x n x +>>=+=,…证{}n x 的极限存在,并求其极限。 分析:本题给出的是数列前后两项的关系,所以应该用单调有界原理求解。 解:由基本不等式,11()2n n n a x x x +=+≥n x 有下界;下面证单 调性,可知当2n ≥时,有2 111 ()()22n n n n n n n x a x x x x x x +=+≤+=,则n x 单调递减。综 合可得,则n x 单调递减有下界,所以lim n n x →∞ 存在;令lim n n x A →∞ = ,带入等式解得 A 评注:对于该题,再证明有界性的过程中用到基本不等式;特别是在证明单调性

大学高数学习方法总结

2014年大学高数学习方法总结 一提起“数学”课,大家都会觉得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它几乎就是一门陪伴着我们成长的学科。然而即使有着大学之前近xx年的数学学习生涯,仍然会有很多同学在初学大学数学时遇到很多困惑与疑问,更可能会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大学中学好高数呢? 在中学的时候,可能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学习数学,而且数学成绩也很优秀,因而这时是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不会有太多的挫败感,因而也就不会太在意勇于面对的重要性。而刚一进入大学,由于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我们会在学习开始阶段遇到不小的麻烦,甚至会有不如意的结果出现,这时就一定得坚持住,能够知难而进,继续跟随老师学习。 很多同学在刚入学不久,就是一直感觉很晕。对于上课老师所讲的知识,虽然表面上能听懂,但却不明白知识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总是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实在。至于做题就更差劲了,“吉米多维奇”上的习题根本不敢去看,因为书上的课后习题都没几个会做的。这确实与高中的情形相差太大了,香港浸会大学的杨涛教授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讲过:“在初学高数时感觉晕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得再晕几个月可能就好了。”所以关键是不要放弃,初学者必须要克服这个困难才能学好大学理论知识。除了要坚持外,还要注意不要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为大学数学理论十分严谨,教科书在讲解初步知识时,有时会不可避免地用到一些以后才能学到的理论思想,因而在初步学习时就对着这种问题不放是十分不划算的。 所以,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可以考虑采取迂回的学习方式。先把那些一时难以想通的问题记下,转而继续学习后续知识,然后不时地回头复习,在复习时由于后面知识的积累就可能会想通以前遗留的问题,进而又能促进后面知识的深刻理解。这种迂回式的学习方法,使得温故不但能知新,而且还能更好地知故。篇二:高等数学学习方法及经验总结高等数学学习方法及经验总结 大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这里我只是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几乎对所有的专业的学习都有帮助,对于我们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高等数学是联系物理,力学,以及贯穿于专业基础课的一把刃剑和纽带,对于大一这一年的学习尤为重要,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之后学习其他的学科,包括选修课中的工程数学的分支(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了解高等数学的组织结构,大一上学期主要学习极限,函数,以及微分和积分,(空间几何在下学期学),在期末考试中大多数都集中在积分和微分这部分。极限是积分和微分的基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在学习极限这部分就会体现出来,有些问题运用基本定义就会迎刃而解,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常用的解题方法后,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下学期比较重要,相对于上学期的内容也较丰富和复杂;对于偏导数和曲线积分、曲面积分,需要扎实的微积分思想,此外就是级数和微分方程;总之,高等数学可以说是积分,微分占据主要地位。 (一)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学习方法的及时总结,理想的情况下就是保证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课外的教辅书(个人推荐吉米多维奇),在平时做作业和做课外题目的过程中,自己会做的题目也要做到自己的思想和答案的思想进行比较,互相补充,遇到好的解题方法要记下来,要记的内容是题目,方法和自己的感受;遇到不明白的题目时不要浮躁,也不要着急先看答案,首先进行冷静的思考,要知道考的内容是什么,要用到什么知识点,然后一步一步看答案,这里我的意思是先看答案的第一步求解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停止看答案,想一想答案的这一步对你是否有启示作用,接下来自己试一试能不能继续独立往下做,如果不行的话继续往下看答案,直到做出来为止,做完后一定做好笔记。 (二)考试后的反思

考研数学解题技巧高数总结

函数 极限:数列的极限(特殊)——函数的极限(一般) 极限的本质是通过已知某一个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去研究和探索另外一个量(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由极限可以推得的一些性质: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应当注意到,由极限所得到的性质通常都是只在局部范围内成立 在提出极限概念的时候并未涉及到函数在该点的具体情况,所以函数在某点的极限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并无必然联系 连续:函数在某点的极限等于函数在该点的取值 连续的本质:自变量无限接近,因变量无限接近 导数的概念 本质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的比值在自变量增量趋近于零时的极限,更简单的说法是变化率 微分的概念:函数增量的线性主要部分,这个说法有两层意思,一、微分是一个线性近似,二、这个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是足够小的,实际上任何函数的增量我们都可以线性关系去近似它,但是当误差不够小时,近似的程度就不够好,这时就不能说该函数可微分了 不定积分:导数的逆运算 什么样的函数有不定积分 定积分:由具体例子引出,本质是先分割、再综合,其中分割的作用是把不规则的整体划作规则的许多个小的部分,然后再综合,最后求极限,当极限存在时,近似成为精确 什么样的函数有定积分 求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若干典型方法:换元、分部,分部积分中考虑放到积分号后面的部分,不同类型的函数有不同的优先级别,按反对幂三指的顺序来记忆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和物理应用 高等数学里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微元法 微分和导数的应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 微分中值定理,可从几何意义去加深理解 泰勒定理:本质是用多项式来逼近连续函数。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求?二、即使求出了这些多项式的系数,如何去评估这个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的精确程度,即还需要求出误差(余项),当余项随着项数的增多趋向于零时,这种近似的精确度就是足够好的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等数学中值定理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数中值定理包含:1.罗尔中值定理(rolle); 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lagrange); 3.柯西中值定理(cauchy); 还有经常用到的泰勒展开式(taylor), 其中(,)a b ξ∈,一定是开区间. 全国考研的学生都害怕中值定理,看到题目的求解过程看得懂,但是自己不会做,这里往往是在构造函数不会处理,这里给总结一下中值定理所涵盖的题型,保证拿到题目就会做。 题型一:证明:()0n f ξ= 基本思路,首先考虑的就是罗尔定理(rolle),还要考虑极值的问题。 例1. ()[,]f x C a b ∈在(,)a b 可导,()()0f a f b >>,()( )02 a b f a f +<, 证明:存在(,)a b ξ∈,使得'()0f ξ=. 分析:由()()0f a f b >>,()( )02 a b f a f +<,容易想到零点定理。 证明:()()02a b f a f +<,∴存在1(,)2 a b x a +∈,使得1()0f x =, 又()()0f a f b >>,∴(),()f a f b 同号,∴()()02 a b f b f +<, ∴存在2(,)2 a b x b +∈,使得2()0f x =, ∴12()()0f x f x ==,所以根据罗尔中值定理:存在(,)a b ξ∈,使得'()0f ξ=. 例2. ()[0,3]f x C ∈在(0,3)内可导,(0)(1)(2)3f f f ++=,(3)1f =, 证明:存在(0,3)ξ∈,使得'()0f ξ= 证明:(1) ()[0,3]f x C ∈,∴()f x 在[0,3]使得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M m , ∴根据介值性定理(0)(1)(2) 3 f f f m M ++≤ ≤,即1m M ≤≤ ∴存在[0,3]c ∈,使得()1f c =, (2)()(3)1f c f ==,所以根据罗尔中值定理:存在(,3)(0,3)c ξ∈?, 使得'()0f ξ=. 例3. ()f x 在(0,3)三阶可导,[0,1]x ∈,(1)0f =,3()()F x x f x =

考研高等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考研高等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考研高等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下面简单谈谈如何复习考研数学中的高等数学部分。 首先考生们要明确的是考研数学主要是考根底,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等,假如概念、基本运算不太清晰,运算不太 纯熟那你肯定是考不好的。高数的根底应着重放在极限、导数、不 定积分、当然还有定积分、一元微积分的应用,还有中值定理、多 元函数、微分、线面积分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看成那三部分内容 的联系和应用。另一部分考查的是简朴的分析综合能力。因为现在 高数中的一些考题很少有单纯考一个知识点的,一般都是多个知识 点的综合。如果能够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取得 高分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确考试重点,充分把握重点。比如高数第一章的不定式的极限,我们要充分把握求不定式极限的各种方法,比如利用极 限的四则运算、利用洛必达法则等等,另外两个重要的极限也是重 点内容;对函数的连续性的探讨也是考试的重点,这要求我们需要充 分理解函数连续的定义和掌握判定连续性的方法。 第三:关于积分部分。定积分、分段函数的积分、带绝对值的函数的积分等各种积分的求法都是重要的题型。而且求积分的过程中,特别要留意积分的对称性,利用分段积分去掉绝对值把积分求出来。二重积分的计算,当然数学一里面还包括了三重积分,这里面每年 都要考一个题目。另外曲线和曲面积分,这也是必考的重点内容。 第四:一阶微分方程,还有无穷级数,无穷级数的求和等。 (1)强调学习而不是复习

(2)复习顺序的选择问题 对于考研数学,建议先高等数学再线性代数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一定要先学习。 我们并不主张三门课齐头并进,毕竟三门课有所区别,要学一门就 先学精了再继续推进,做成“夹生饭”会让你有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到时你反而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收拾烂摊子。同学们也可根据自己 的特殊情况调整复习顺序。 (3)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的复习掌握 (4)加强练习,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数学考试的所有任务就是解题,而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试题千变万化,但其知识结 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通过 大量的训练可以切实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做到面对任何试题都能 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计算。 (5)不要依赖答案 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力求全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做题的过程中先不要看答案,如果题目确实做不出来,可以先看答案,看明白之 后再抛弃答案自己把题目独立地做一遍。不要以为看明白了就会了,只有自己真正做一遍,印象才能深刻。 (6)强调积极主动地亲自参与,并整理出笔记 对于考研数学来说,做题是最关键的,考生必须保证一定的做题量!看书是获得理论知识,要想考场上考出好成绩,必须经过大量的 做题实践,只有经过大量的做题实践,才能熟练、自如的应用理论 知识。做题有很多好处的:一是通过做题来准确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并逐渐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单纯 的看书,许多概念是无法掌握其精髓的,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使用。试卷上不需要考生默写某个概念或公式,而是用这 些概念或公式解决问题,这种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只有也只能通过 做题来获得,所以考生必须做一定数目的题目。二是题目做的多了,

《高等数学解题技巧》课程教学

《高等数学解题技巧》教学大纲Ver2.0 一、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解题技巧 Techniques for solving problems in Advanced Mathematics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考核方式:考试 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或《微积分》 五、适用专业:全校经济、管理类及理工类专业 六、课程教学目标: 面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介绍高等数学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其解题能力。通过大量的难度不同的高等数学例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本能”,改善部分学生面对高等数学题目时“束手无策”、“毫无想法”、“盲目推导演算”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目标驱动”与“条件驱动”的数学解题思想和方法。 七、课程说明: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学生学到了基本的知识,掌握了相关的公式和定理,也通过课堂上的例题了解了一些基本题目的做法。但高等数学题目浩如烟海,课后作业和各类教学辅导书中有大量的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类型的题目,这对学生尤其是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形成较大的压力。在缺乏对数学解题思想和方法的了解时,学生容易遇到解题效率低下,解题成功率低等问题,这将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数学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后续数学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尝试解决上面两个问题。一方面,介绍数学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通过大量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目标驱动”与“条件驱动”的数学解题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本课程的例题和习题都来自《高等数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相关数学题目的思考方法和做法,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对提升学生高等数学解题解题能力有着积极地作用。 八、基本教学内容: §1 怎样解题(2学时) 介绍数学解题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2 怎样求极限(2学时) 讨论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求法,重点应用洛必达法则; §3 连续性及其应用(2学时) 介绍与分段函数的连续性,间断点的分类相关的问题,以及方程实根存在性的证明方法; §4 导数(2学时) 重点介绍与导数极限定义的应用,复合函数的连锁法则,常用求导方法有关的题目及其解题方法; §5 中值定理的应用(一)(2学时) 介绍函数单调性的判别,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6 中值定理的应用(二)(2学时) 专题讨论介值性结果的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与泰勒中值定理的应用,建立相关的直观易行的解题思路; §7 极值与最值(2学时) 讨论极值的求法,最值的求法,最值应用问题的解法; §8 积分的求法(一)(2学时) 介绍求积分的基本思想,换元积分与分部积分的应用; §9 积分的求法(二)(2学时) 介绍一定可以求出的积分的求法,以及反常积分与含参量积分的应用; §10 多元复合函数的链式法则(2学时)

大一上学期 高数复习要点整理

高数解题技巧。高数(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高数(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1、极限 2、连续(学会用定义证明一个函数连续,判断间断点类型) 第二章:1、导数(学会用定义证明一个函数是否可导)注:连续不一定可导,可导一定连续 2、求导法则(背) 3、求导公式也可以是微分公式 第三章:1、微分中值定理(一定要熟悉并灵活运用--第一节) 2、洛必达法则 3、泰勒公式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4、曲线凹凸性、极值(高中学过,不需要过多复习) 5、曲率公式曲率半径 第四章、第五章:积分 不定积分:1、两类换元法 2、分部积分法(注意加C ) 定积分: 1、定义 2、反常积分 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 主要有几类:极坐标、求做功、求面积、求体积、求弧长 第七章:向量问题不会有很难 1、方向余弦 2、向量积 3、空间直线(两直线的夹角、线面夹角、求直线方程) 3、空间平面 4、空间旋转面(柱面) 高数解题技巧。(高等数学、考研数学通用) 高数解题的四种思维定势 ●第一句话:在题设条件中给出一个函数f(x)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不管三七二十一”,把f(x)在指定点展成泰勒公式再说。 ●第二句话:在题设条件或欲证结论中有定积分表达式时,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积分中值定理对该积分式处理一下再说。 ●第三句话:在题设条件中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0或f(b)=0或f(a)=f(b)=0,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处理一下再说。 ●第四句话:对定限或变限积分,若被积函数或其主要部分为复合函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变量替换使之成为简单形式f(u)再说。 线性代数解题的八种思维定势

(超级总结吐血推荐)考研数学二经典知识点题型技巧总结(高数线代)综合网上及个人线代心得

高等数学(数二> 一.重点知识标记 高等数学 科目大纲章节知识点题型重要度等级 高等数学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1 .等价无穷小代换、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开式求函数的极限★★★★★ 2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3 .判断函数连续性与间断点的类型★★★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1 .导数的定义、可导与连续之间的关系 按定义求一点处的导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2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极值★★★★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1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变限积分求导问题★★★★★ 2 .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计算被积函数为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简单无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和定积分★★ 第四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1 .隐函数、偏导数、的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存在性,连续性,偏导数的存在性,全微分存在性与偏导数的连 续性的讨论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3 .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求偏导数,全微分★★★★★ 第五章多元函数积分学 1. 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2.二重积分的计算及应用★★ 第六章常微分方程 1.一阶线性微分方程、齐次方程, 2.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一、函数、极限、连续部分:

极限的运算法则、极限存在的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未定式的极限、主要的等价无穷小、函数间断点的判断以及分类,还有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尤其是介值定理>,这些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属于重点内容,但是很基础,不是难点,因此这部分内容一定不要丢分。 二、微分学部分: 主要是一元函数微分学和多元函数微分学,其中一元函数微分学是基础亦是重点。 一元函数微分学,主要掌握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三者的关系,另外要掌握各种函数求导的方法,尤其是复合函数、隐函数求导。微分中值定理也是重点掌握的内容,这一部分可以出各种各样构造辅助函数的证明,包括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这种类型题目的技巧性比较强,应多加练习。函数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在近几年考研中常出现。 多元函数微分学,掌握连续性、偏导性、可微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各种函数求偏导的方法。多元函数的应用也是重点,主要是条件极值和最值问题。 三、积分学部分: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一个重点是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会用到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基本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其中,换元积分法是重点,会涉及到三角函数换元、倒代换,如何准确地进行换元从而得到最终答案,却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定积分的应用同样是重点,常考的是面积、体积的求解,多练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定积分在物理上的应用(数二有要求>,如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近几年考试基本都没有涉及,考生只要记住求解公式即可。 多元函数积分学的一个重点是二重积分的计算,其中要用到二重积分的性质,以及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每年都会考到,考生要引起重视,需要明白的是,二重积分并不是难点。 四、微分方程: 这里有两个重点: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齐次/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 第一章行列式 1.行列式的运算 2.计算抽象矩阵的行列式★★★ 第二章矩阵 1. 矩阵的运算 2. 求矩阵高次幂等★★★ 3.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有关的命题★★★★★ 第三章向量 1.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及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 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判定向量能否由向量组线性表示★★★★

(新)高中数学各题型解法方法与技巧总结

高中数学各题型解法方法与技巧总结! 立体几何篇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 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 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1)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6)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