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

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

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

【答案】(2m

) (1024

m )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 【详解】

解:∵∠A 1=∠A 1CE-∠A 1BC=12∠ACE-12∠ABC=12(∠ACE-∠ABC )=12∠A=2

m °

. 依此类推∠A 2=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

m m ??

=. 故答案为:()2m ;()1024

m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2.如图,ABC ?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连接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

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A B A B =,2111B C B C =,2111C A C A =,顺次连接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0,最少需经过__________次操作.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连接111,,AC B A C B ,根据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从而得出第一次操作:

11177A B C ABC S S ??==<2020;同理可得第二次操作22211127749A B C A B C S S ??===<

2020……直至第四次操作4443334

772401A B C A B C S S ??===>202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111,,AC B A C B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 根据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BC

A B C

A BC

A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S

S

======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

∴第一次操作:11177A B C ABC S S ??==<2020

同理可得第二次操作2221112

7749A B C A B C S S ??===<2020 第三次操作3332223

77343A B C A B C S S ??===<2020 第四次操作4443334772401A B C A B C S S ??===>2020

故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0,最少需经过4次操作,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关系和探索规律,掌握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时,面积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平分∠ABC,∠ACB=74°,∠ABC=46°,且∠BAD+∠CAD=180°,那么∠BDC的度数为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根据BD是∠ABC的平分线可得出△BDE

≌△BDF,故DE=DF,过D点作DG⊥AC于G点,可得出

△ADE≌△ADG,△CDG≌△CDF,进而得出CD为∠ACF的平分线,得出∠DCA=53°,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

∵BD是∠ABC的平分线

在△BDE与△BDF中,

ABD CBD

BD BD

AED DFC

∠=∠

?

?

=

?

?∠=∠

?

∴△BDE≌△BDF(ASA),

∴DE=DF,

又∵∠BAD+∠CAD=180°

∠BAD+∠EAD=180°

∴∠CAD=∠EAD,

∴AD为∠EAC的平分线,

过D点作DG⊥AC于G点,

在Rt△ADE与Rt△ADG中,

AD AD

DE DG

=

?

?

=

?

∴△ADE≌△ADG(HL),

∴DE=DG,∴DG=DF.

在Rt△CDG与Rt△CDF中,

CD CD DG DF

=

?

?

=

?

∴Rt△CDG≌Rt△CDF(HL),

∴CD为∠ACF的平分线,

∠ACB=74°,

∴∠DCA=53°,

∴∠BDC=180°﹣∠CBD﹣∠DCA﹣∠ACB=180°﹣23°﹣53°﹣74°=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内角,能熟记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1:2:3,则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_____.

【答案】5:4:3

【解析】

试题解析:设此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x,2x,3x,

则x+2x+3x=180,

6x=180,

x=30,

∴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

相应的三个外角分别为150°、120°、90°,

则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150°:120°:90°=5:4:3,

故答案为5:4:3.

5.如图所示,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1)左转了____次;(2)一共走了_____米.

【答案】11120

【解析】

∵360÷30=12,

∴他需要走12?1=11次才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即一共走了12×10=120米.

故答案为11,120.

6.如图,在△ABC中,∠A=70°,点O到AB,BC,AC的距离相等,连接BO,CO,则∠BOC=________.

【答案】125°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推出O为△ABC三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OBC+∠OCB,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点O到AB、BC、AC的距离相等,

∴OB平分∠ABC,OC平分∠ACB,

1

2

OBC ABC

∠=∠,

1

2

OCB ACB

∠=∠,

∵∠A=70°,

∴∠ABC+∠ACB=180°-70°=110°,

1

11055

2

OBC OCB

∠+∠=??=?,

∴∠BOC=180°-(∠OBC+∠OCB)=125°;

故答案为:1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求出∠OBC+∠OC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

7.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依次是各边中点,O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若四边形AEOH、四边形BFOE、四边形CGOF的面积分别为7、9、10,则四边形DHOG的面积为()

A.7B.8C.9D.10

【答案】B 【解析】

分析:连接OC ,OB ,OA ,OD ,易证S △OBF =S △OCF ,S △ODG =S △OCG ,S △ODH =S △OAH ,S △OAE =S △OBE ,所以S 四边形AEOH +S 四边形CGOF =S 四边形DHOG +S 四边形BFOE ,所以可以求出S 四边形DHOG . 详解:连接OC ,OB ,OA ,OD , ∵E、F 、G 、H 依次是各边中点, ∴△AOE 和△BOE 等底等高, ∴S △OAE =S △OBE ,

同理可证,S △OBF =S △OCF ,S △ODG =S △OCG ,S △ODH =S △OAH , ∴S 四边形AEOH +S 四边形CGOF =S 四边形DHOG +S 四边形BFOE , ∵S 四边形AEOH =7,S 四边形BFOE =9,S 四边形CGOF =10, ∴7+10=9+S 四边形DHOG , 解得,S 四边形DHOG =8.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将各个四边形划分,充分利用给出的中点这个条件,证得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进而证得结论.

8.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斜边BC 与直线n 交于点D .若125∠=?,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65?

C .70?

D .7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ED=∠1+∠B=25°+45°=7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2=∠AED=70°. 【详解】

设直线n 与AB 的交点为E 。 ∵AED ∠是BED ?的一个外角, ∴1AED B ∠=∠+∠, ∵45B ∠=?,125∠=?,

∴452570AED ∠=?+?=?, ∵m n ,

∴270AED ∠=∠=?.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借助平行线和三角形内外角转化角.

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 A .六边形 B .七边形

C .八边形

D .九边形

【答案】C 【解析】

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 ,根据题意得, (n ﹣2)?180°=3×360°, 解得n=8,

∴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八”不能用阿拉伯数字写.

10.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A=90°,EG∥BC,且CG⊥EG 于G ,下列结论:

①∠CEG=2∠DCB;②∠DFB= ∠CGE;③∠ADC=∠GCD;④CA 平分∠BCG;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角平分线、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①∵EG ∥BC , ∴∠CEG =∠ACB .

又∵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CEG =∠ACB =2∠DCB ,故正确;

④无法证明CA平分∠BCG,故错误;

③∵∠A=90°,

∴∠ADC+∠ACD=90°.

∵CD平分∠ACB,

∴∠ACD=∠BCD,

∴∠ADC+∠BCD=90°.

∵EG∥BC,且CG⊥EG,

∴∠GCB=90°,即∠GCD+∠BCD=90°,

∴∠ADC=∠GCD,故正确;

②∵∠EBC+∠ACB=∠AEB,∠DCB+∠ABC=∠ADC,

∴∠AEB+∠ADC=90°+(∠ABC+∠ACB)=135°,

∴∠DFE=360°﹣135°﹣90°=135°,

∴∠DFB=45°=∠CGE,

∴∠CGE=2∠DFB,

∴∠DFB=∠CGE,故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大值是( )

A.11 B.12 C.13 D.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第三边是整数,从而求得周长最大时,对应的第三边的长.

【详解】

解:设第三边为a,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4-3<a<4+3,

即1<a<7,

∵a为整数,

∴a的最大值为6,

则三角形的最大周长为3+4+6=1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三边关系得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3cm,5cm B.7cm,4cm,2cm C.3cm,4cm,8cm D.3cm,3cm,4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

B.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

C.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错误;

D.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D.

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

13.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BC为含有45°角的三角板,直线AD 是等腰直角三角板的对称轴,且斜边上的点D为另一块三角板DMN的直角顶点,DM、DN 分别交AB、AC于点E、F.则下列四个结论:

①BD=AD=CD;②△AED≌△CFD;③BE+CF=EF;④S四边形AEDF=1

4

BC2.其中正确结论

是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D=BD,∠CAD=∠B=45°,故①正确;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CDF=∠ADE,然后利用“ASA”证明△ADE≌△CDF,判断出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DE=DF=AF=AE,利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BE+CF>EF,判断出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S△ADF=S△BDE,从而求出四边形AEDF的面积,判断出④.

详解:∵∠B=45°,AB=AC

∴点D为BC的中点,

∴AD=CD=BD

故①正确;

由AD⊥BC,∠BAD=45°

可得∠EAD=∠C

∵∠MDN是直角

∴∠ADF+∠ADE=∠CDF+∠ADF=∠ADC=90°∴∠ADE=∠CDF

∴△ADE≌△CDF(ASA)

故②正确;

∴DE=DF,AE=CF,

∴AF=BE

∴BE+AE=AF+AE

∴AE+AF>EF

故③不正确;

由△ADE≌△C DF可得S△ADF=S△BDE

∴S四边形AEDF=S△ACD=1

2×AD×CD=

1

2

×

1

2

BC×

1

2

BC=

1

8

BC2,

故④不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

点睛:此题主要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灵活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14.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别过点B、C做经过点A的直线的垂线BD、CE,若BD=14cm,CE=3cm,则DE=_____

【答案】11cm或17cm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形画出图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当D,E在BC的同侧时,

∵∠BAC=90°,

∴∠BAD+∠CAE=90°,

∵BD⊥DE,

∴∠BDA=90°,

∴∠BAD+∠DBA=90°,

∴∠DBA=∠CAE,

∵CE⊥DE,

∴∠E=90°,

在△BDA和△AEC中,

ABD CAE

D E

AB AC

∠=∠

?

?

∠=∠

?

?=

?

∴△BDA≌△AEC(AAS),

∴DA=CE=3,AE=DB=14,

∴ED=DA+AE=17cm.

如图,当D,E在BC的两侧时,

同法可证:BD=CE+DE,可得DE=11cm,

故答案为:11cm或17cm.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1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E=CD,AD、BE相交于点P,BQ⊥DA于

Q,PQ=3,EP=1,则DA的长是________.

【答案】7

【解析】

试题解析:∵△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A,∠BAE=∠ACD=60°;

又∵AE=CD,

在△ABE和△CAD中,

AB CA

BAE ACD

AE CD

?

?

∠∠

?

?

?

∴△ABE≌△CAD;

∴BE=AD,∠CAD=∠ABE;

∴∠BPQ=∠ABE+∠BAD=∠BAD+∠CAD=∠BAE=60°;

∵BQ⊥AD,

∴∠AQB=90°,则∠PBQ=90°-60°=30°;

∵PQ=3,

∴在Rt △BPQ 中,BP=2PQ=6; 又∵PE=1, ∴AD=BE=BP+PE=7. 故答案为7.

16.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在边BC 上,以AD 为边向左作等边

ADE ,连结BE ,作BF AE ∥交AC 于点F ,若2AF =,4CF =,则AE =________.

【答案】27 【解析】 【分析】

证明△BAE ≌△CAD 得到ABE BAC ∠=∠,从而证得BE AF ,再得到AEBF 是平行四边

形,可得AE=BF ,在三角形BCF 中求出BF 即可. 【详解】

作FH BC ⊥于H ,

∵ABC 是等边三角形,2AF =,4CF =

∴BC=AC=6

在HCF 中, CF=4, 060BCF ∠=

030,2CFD CH ∴∠==

2224212FH ∴=-=

22241227BF BH FH ∴++=

∵ABC 是等边三角形,ADE 是等边三角形

∴AC=AB ,AD=AE ,060CAB DAE ∠=∠=

CAD BAE ∴∠=∠

CAD BAE ∴???

060ABE ACD ∴∠=∠=

ABE BAC ∴∠=∠

∵BF AE

∴AEBF是平行四边形

∴AE=BF= 27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7.如图,AB=BC且AB⊥BC,点P为线段BC上一点,PA⊥PD且PA=PD,若∠A=22°,则∠D的度数为_________.

【答案】23°

【解析】

解:过D作DE⊥PC于

E.∵PA⊥PD,∴∠APB+∠DPE=90°.∵AB⊥BC,∴∠A+∠APB=90°,∴∠A=∠DPE=22°.在△ABP和△PED中,

∵∠A=∠DPE,∠B=∠E=90°,PA=PD,∴△ABP≌△PED,∴AB=PE,BP=DE.∵AB=BC,∴BC=PE,∴BP=CE.∵BP=DE,∴CE=DE,∴∠DCE=45°,∴∠PDC=∠DCE-∠DPC=45°-22°=2 3°.故答案为:23°.

18.如图,AD=AB,∠C=∠E,AB=2,AE=8,则DE=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可得△ADC≌△ABE,可得AD=AB=2,由AE=8可得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四、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难)

19.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相交于点O,给出四个条件:①OB=OC;②∠EBO=∠DCO;③∠BEO=∠CDO;④BE=CD.上述四个条件中,选择两个可以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

A.2种B.3种C.4种D.6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②:求出OBC=∠OCB,推出∠ACB=∠ABC即可的等腰三角形;①③:证

△EBO≌△DCO,得出∠EBO=∠DCO,求出∠ACB=∠ABC即可;②④:证

△EBO≌△DCO,推出OB=OC,求出∠ABC=∠ACB即可;③④:证△EBO≌△DCO,推出∠EBO=∠DCO,OB=OC,求出∠OBC=∠OCB,推出∠ACB=∠ABC即可.

【详解】

解:有①②,①③,②④,③④,共4种,

①②,

理由是:∵OB=OC,

∴∠OBC=∠OCB,

∵∠EBO=∠DCO,

∴∠EBO+∠OBC=∠DCO+∠OCB,

即∠ABC=∠ACB,

∴AB=A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①③,

理由是:∵在△EBO和△DCO中

BEO CDO

EOB DOC

OB OC

∠=∠

?

?

∠=∠

?

?=

?

∴△EBO≌△DCO,

∴∠EBO=∠DCO,

∵∠OBC=∠OCB(已证),

∴∠EBO+∠OBC=∠DCO+∠OCB,即∠ABC=∠ACB,

即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②④,

理由是:∵在△EBO和△DCO中

BEO CDO

EOB DOC BE CD

∠=∠

?

?

∠=∠

?

?=

?

∴△EBO≌△DCO,

∴OB=OC,

∴∠OBC=∠OCB,

∴∠EBO+∠OBC=∠DCO+∠OCB,即∠ABC=∠ACB,

即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③④,

理由是:∵在△EBO和△DCO中

BEO CDO

EOB DOC BE CD

∠=∠

?

?

∠=∠

?

?=

?

∴△EBO≌△DCO,

∴∠EBO=∠DCO,OB=OC,

∴∠OBC=∠OCB,

∴∠EBO+∠OBC=∠DCO+∠OCB,

即∠ABC=∠ACB,

即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C.

20.如图,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下列一定结论正确的是()A.AD+BC=AB+CD,B.AB+AC=DB+DC,

C.AD+BC<AB+CD,D.AB+AC<DB+DC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AE=AC,连接ED,证△ACD≌△AED,推出DE=DC,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得到AB+AC<DB+DC.

【详解】

解: 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AE=AC,连接ED,

∵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

∴∠EAD=∠CAD,

在△ACD和△AED中,

AD AD

EAD CAD

AC AE

=

?

?

∠=∠

?

?=

?

∴△ACD≌△AED(SAS)

∴DE=DC,

在△EBD中,BE

<BD+DE,

∴AB+AC<DB+DC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作辅助线构造以AB、AC、DB、DC的长度为边的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本题的难点.

21.如图,∠C=∠D=90°,若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HL”判定Rt△ABC与Rt△ABD全等,则以下给出的条件适合的是( )

A.AC=AD B.AB=AB C.∠ABC=∠ABD D.∠BAC=∠BAD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C=∠D=90°,AB=AB,

然后由AC=AD,可根据HL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故符合条件;

而B答案只知道一边一角,不能够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不正确;

C答案符合A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不正确;

D答案是符合AAS,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不正确.

故选A.

22.已知OD平分∠MON,点A、B、C分别在OM、OD、ON上(点A、B、C都不与点O重合),且AB=BC, 则∠OAB与∠BCO的数量关系为()

A.∠OAB+∠BCO=180°B.∠OAB=∠BCO

C.∠OAB+∠BCO=180°或∠OAB=∠BCO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画图,可知当C处在C1的位置时,两三角形全等,可知∠OAB=∠BCO;当点C处在C2的位置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OAB+∠BCO=180°.

故选C.

23.如图,在△ABC中,AB=6,AC=10,BC边上的中线

..为

..AD=4,则△ABC的面积

()

A.30B.48C.20D.24

【答案】D

【解析】

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因为D为BC的中点,所以DC=BD,

在△ADC 和△EDB 中,

AD ED ADC EDB DC BD =??

∠=∠??=?

, 所以△ADC ≌△EDB , 所以BE =AC =10, ∠CAD =∠E , 又因为AE =2AD =8,AB =6, 所以222AB AE BE =+, 所以∠CAD =∠E=90°, 则1111

4646242222

ABC

ABD ADC

S

S

S

AD BE AD AC =+=

?+?=??+??=, 所以故选D.

2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有两条边对应相等 C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D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答案】B 【解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可知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故A 不正确;

根据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 ,能判定全等;若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也能判全等,但是有两边对应相等,没说明是什么边对应,故不能判定,故B 正确.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 ,可知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故C 不正确;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HL ,可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两直角三角形全等,故D 不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题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SAS ,ASA ,AAS ,HL ,直接判断即可.

五、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25.如图,ABC 中,ABC=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G ,下列结论:

BF=AC ①;A=67.5∠?②;DG=DF ③;ADGE GHCE S S =四边形四边形④,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BDF ≌△CDA ,△BAC 是等腰三角形,∠DGF=∠DFG=67.5°,即可判断①②③正确,作GM ⊥BD 于M ,只要证明GH <DG 即可判断④错误. 【详解】

解:∵CD ⊥AB ,BE ⊥AC , ∴∠BDC=∠ADC=∠AEB=90°,

∴∠A +∠ABE=90°,∠ABE +∠DFB=90°, ∴∠A=∠DFB ,

∵∠ABC=45°,∠BDC=90°, ∴∠DCB=90°?45°=45°=∠DBC , ∴BD=DC ,

在△BDF 和△CDA 中,

∠BDF=∠CDA ,∠A=∠DFB ,BD=CD , ∴△BDF ≌△CDA (AAS ), ∴BF=AC ,故①正确.

∵∠ABE=∠EBC=22.5°,BE ⊥AC , ∴∠A=∠BCA=67.5°,故②正确, ∵BE 平分∠ABC ,∠ABC=45°, ∴∠ABE=∠CBE=22.5°, ∵∠BDF=∠BHG=90°, ∴∠BGH=∠BFD=67.5°, ∴∠DGF=∠DFG=67.5°, ∴DG=DF ,故③正确. 作GM ⊥AB 于M .如图所示: ∵∠GBM=∠GBH ,GH ⊥BC , ∴GH=GM <DG , ∴S △DGB >S △GHB , ∵S △ABE =S △BCE ,

∴S 四边形ADGE <S 四边形GHCE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第五个问题难度比较大,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26.如图,线段AB ,DE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 ,且72ABC EDC ∠=∠=?,

92AEB ∠=?,则EBD ∠的度数为 ________ .

【答案】128? 【解析】 【分析】

连接CE ,由线段AB ,DE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 ,得CA=CB ,CE=CD ,

ACB=∠ECD=36°,进而得∠ACE=∠BCD ,易证?ACE ??BCD ,设∠AEC=∠BDC=x ,得则∠BDE=72°-x ,∠CEB=92°-x ,BDE 中,∠EBD=12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连接CE ,

∵线段AB ,DE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 , ∴CA=CB ,CE=CD ,

∵72ABC EDC ∠=∠=?=∠DEC , ∴∠ACB=∠ECD=36°, ∴∠ACE=∠BCD , 在?ACE 与?BCD 中,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0 D.x≥0且x≠1 2. 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5,2,3 a b c === B 7,24,25 a b c === C 6,8,10 a b c === D 3,4,5 a b c === 3.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的面积为() A.4 B.6 C.16 D.55 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1=∠2B.∠BAD=∠BCD C.A B=CD D.A C⊥BD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边AD,AB的中点,EF交AC于点H ,则的值为() A.1B.C.D.6.0) y kx b k =+≠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0 y>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0 x< B.0 x> C.2 x< D.2 x> 7. 体育课上,20人一组进行足球比赛,每人射点球5次,已知某一组的进球总数为49个,进球情况记录如下表,其中进2个球的有x人,进3个球的有y人, 进球数0 1 2 3 4 5 人数 1 5 x y 3 2 A.y=x+9与y= 3 x+ 3 B.y=-x+9与y= 3 x+ 3 C.y=-x+9与y=- 2 3 x+ 22 3 D.y=x+9与y=- 2 3 x+ 22 3 8. 已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0,﹣2)和点B(1,0),则k=,b= 9.已知:ΔABC中,AB=4,AC=3,BC=7,则ΔABC的面积是( ) A.6 B.5 C.1.57 D.27 10. 如图,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2)、点B(1,0),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与x轴、y 轴分别交与点C、点D.若DB=DC,则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 a b c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8 7 6 5 43 2 1 D C B A 八年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 ,3cm ,5cm B.5cm ,6cm ,10cm C.1cm ,1cm ,3cm D.3cm ,4cm ,8cm 2.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其相邻内角的3倍,那么这个外角是() A.150°B.135°C.120°D.100° 3.如图4,△ABC 中,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BE 为 △ABC 的高,∠C=70°,∠ABC=48°,那么∠3是() A.59°B.60°C.56°D.22° 4. 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 ④∠A=∠B= 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个. A.1B.2C.3D.4 5.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A.三角形的内部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6.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A.045B.0135C.045或0135D.不能确定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0180,这个多边形边数是() A.5条B.6条C.7条D.8条 8.在?ABC 中,B A ∠=∠,055比C ∠大025,则B ∠等于() A.050 B.075C.0100D.0125 9.如图,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7;B .∠2=∠6 C.∠3+∠4+∠5+∠6=1800 D.∠4=∠8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21 B.8 C.4.0 D. 2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 B .632=? C .2332=- D .725=+ 3. 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2,2,3 B . 3,4,5 C . 5,12,13 D . 1,2,3 4.若为实数,且,则y x -的值为( ) A .1 B . C .-4 D .4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9与4,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0 D .36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7.如图,矩形ABCD 中,AB=3,AD=1,AB 在数轴上,若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为( ) A .2 B .1-5 C .1-10 D .5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则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9.如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场离张强家3.5千米 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 、体育场离早餐店1.5千米 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12 -3-210 -1 3 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试题 一. 填空题(每 题3分,共30分)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43为 。 2.计算:()=? ? ? ??+--1 311 ; 23 2()3y x =__________; 3.当x 时,分式 5 1 -x 有意义; 当x 时,分式1 1 x 2+-x 的值为零。 4.反比例函数x m y 1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 5. 如果反比例函数x m y = 过A (2,-3),则m= 。 6.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8cm,AB=8cm, 则BC= cm 。 7. 设反比例函数y= 3m x -的图象上有两点A (x 1,y 1)和B (x 2,y 2),且当x 1<0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13{x x ≥≤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北师版)数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 A .A B =DE ,B C =EF ,∠A =∠ D B .∠A =∠D ,∠B =∠ E ,∠C =∠F C .AC =DF ,∠B =∠F ,AB =DE D .∠B =∠ E ,∠C =∠ F ,AC =DF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 .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3.已知,如图,在△ABC 中,OB 和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 =5,则线段DE 的长为 ( ) A .5 B .6 C .7 D .8 4.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5.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为( ). A .x>0 B .x<0 C .x<2 D .x>2 6.已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 A .66x y ->- B .33x y > C .22x y -<- D .3636x y -+>-+ 7.将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 ). A 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与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相交于点P ,则不等式kx+b>ax 的解集是( ) A .x>1 B .x<1 C .x>2 D .x<2 9、对“等角对等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只要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B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C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10、已知:在△ABC 中,AB ≠AC ,求证:∠B ≠∠C .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可以假设 ( ) A .∠A =∠ B B .AB =BC C .∠B =∠C D .∠A =∠C 二.填空题 1.在△ABC 中,AB =AC ,∠A =44°,则∠B = 度. 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 3.不等式930x ->的非负整数解是 . 4.如图,AB =AD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判定△ABC ≌△ADE. A C B D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1、△ABC 中,∠C=90°,AD 平分∠BAC ,ED ⊥BC ,DF//AB ,求证:AD 与EF 互相垂直平分。 A B C D E F 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3 34y x =- +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3 4 y 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选手编号

4、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 G E H C D B A 5、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与图书馆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图书馆.图中折线OA-AB-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 (1)求证:EF⊥AE. (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你认为仍然有“EF⊥AE”.若你同意,请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 (1)π2=C r (2)12-=x y (3)x y 1 = (4)x y 3-= (5)12+=x y 中,是一次函 数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函数1 2 -+= 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x B.1≠x C.2->x 且1≠x D.2-≥x 且1≠x 3、直线x y 2=,12-=x y ,13+=x y 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 A.经过原点 B.与y 轴交于负半轴 C.y 随x 增大而增大 D.y 随x 增大而减小 4、下列图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 ) A B C D 5、两直线b ax y +=1与a bx y +=2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6、直线a x y +-=2经过),3(1y 和),2(2y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 ) A. 21y y > B. 21y y < C.21y y = D.无法确定 7、无论m 为何值,直线m x y 2+=与4+-=x y 的交点不可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一辆汽车从江油以40千米/时的速度驶往成都,已知江油与成都相距约160千米,则汽车距成都的距离S(千米)与其行驶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 A.)0(40160≥+=t t S B.)4(40160≤-=t t S C.)40(40160<<-=t t S D.)40(40160≤≤-=t t S 9、一支蜡烛长20厘米,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燃烧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八年级数学测试卷

2012——2013学年度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学情调研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6-是36的一个平方根; B .6是36的一个平方根; C .36的平方根是6; D .36的平方根是6± 2. 不满足△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 ] A.∠A:∠B:∠C=2:2:1 B.∠A:∠B:∠C=1:2:5 C.∠A:∠B:∠C=1:1:2 D.∠A:∠B:∠C=1:2:2 3.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20°, 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等于[ ] A.20°、140° B. 80°、80° C. 20°、140°或80°、80° D.20°、80° 4、下列说法:①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②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④无限小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5厘米和22厘米, 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 A.35cm B.22cm C.35cm 或22cm D.15cm 6. 等腰三角形中, AB 长是BC 长2倍, 三角形的周长是40, 则AB 的长为[ ] A.20 B.16 C.20或16 D.18 7、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的立方根是[ ] A .2± B .4± C .2 D .4 8.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上的时间是12:01,这时的时刻应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9. 如图已知: AB =AC =BD, 那么∠1与∠2之间的关系满足[ ] A.∠1=2∠2 B.2∠1+∠2=180° C.∠1+3∠2=180° D.3∠1-∠2=180°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为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顶角为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为 度. 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底边的3/4,底边等于12cm , 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cm 4. 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5.绝对值是5的数有______. 6. 如图, ∠P =25°, 又PA =AB =BC =CD, 则∠DCM = 度. 7、如果m 、n 为实数32-+-m n =0,则m n =_ . 8. 已知如图,A 、D 、C 在一条直线上AB =BD =CD,∠C =40°,则∠ABD = _ 9.在等腰△ABC 中, AB =AC, AD ⊥BC 于D,且AB +AC +BC =50cm, 而AB +BD +AD =40cm, 则AD =___________cm. 10. 比较大小:160 13 三、作图题 (6分) 如图,A 、B 、C 三点表示三个村庄,为了解决村民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C 计划新建一所小学,要使学校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请你在图 A 中用尺规确定学校的位置。 B 四、(6分)(1)已知01)2(2=+-+-x y x ,求x+2y 的平方根 (4分)(2)解方程()6452 =-x (8分)(3)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是3+x 和1-x ,求92 +a 的平方根. 五、解答题 1. (8分)如图:△ABC 中,AB=AC,PB=PC .求证: AD ⊥BC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式子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21 B.8 C.4.0 D. 2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2-=- B .632=? C .2332=- D .725=+ 3. 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2,2,3 B . 3,4,5 C . 5,12,13 D . 1,2,3 4.若为实数,且,则y x -的值为( ) A .1 B . C .-4 D .4 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9与4,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 A .12 B .18 C .20 D .36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7.如图,矩形ABCD 中,AB=3,AD=1,AB 在数轴上,若以点A 为圆心,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为( ) A .2 B .1-5 C .1-10 D .5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则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9.如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场离张强家3.5千米 B 、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分钟 C 、体育场离早餐店1.5千米 D 、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千米/小时 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3.则AB 的长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分式 组名: 姓名: 得分: (本试题共3大题,24小题,总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星之烁)下列式子:①21 x ;②52a ;③πa -3;④a -12;⑤y x 27中,是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星空)当x 为任意实数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 x x 1+ B 、42-x x C 、22 1x x + D 、1 2+x x 3、(繁星)数0.0000168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61068.1? B 、71068.1-? C 、61068.1-? D 、71068.1? 4、(星空)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1)32(0=-x B 、10=x C 、1)1(02=-a D 、1)1(0 2=+m 5、(星之烁)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2-=x 时,2+x x 的值为0; B 、无论x 为何值,2 4 2+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 17+x 不可能是整数值; D 、当4≠x 时,x x 4 -有意义。 6、(Sunshine)分式方程 14121=--x x x 去分母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x x 412=+- B 、x x 412=-- C 、112=+-x D 、112=--x 7、(云扬)若ab b a 2=-,则b a 1 1-的结果是( ) A 、 21 B 、2 1 - C 、2- D 、2 8、(时光)计算2 3)(--x y ,结果正确的是( ) A 、2 5x y - B 、 6 2y x C 、 2 6x y D 、6 2y x - 9、(Sunshine)若252=m a ,则m a -的值为( ) A 、 51 B 、5- C 、 51± D 、25 1 10、(繁星)有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22a b -,35a b ,48a b -,511 a b ,……()0≠ab ,那么按这种规律第12个式子是( ) A 、 12 35a b B 、12 35a b - C 、 13 35a b D 、13 35a b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云扬)若代数式 1 x -1 |x |+的值为0,则=x 。 12、(星之烁)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x a x x -= --434无解,则a 的值为 。 13、(繁星)计算:=-+÷-1 122a a a a a 。 14、(Sunshine)已知3 1 12=+x x ,则式子14 2+x x 的值是 。 15、(繁星)某工厂接到加工a 个零件的订单,原计划每天加工b 个零件可以按时完成,由于 技术革新,每天多加工c 个零件,则实际可提前 天完成加工任务。 16、(时光)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运算为:a ※b b a a -=1, 如果2※6 5 )12(=+x 成立,=x 。 三、解答题。(共72分) 17、(Sunshine)计算:32016201522014)2()5()5 1()31 (1---?+-+-- (6分)

八年级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测试卷 (总分30分 考试时间20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9分) 1、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如图1所示,△ABC 中,AB =AC ,AD ⊥BC ,点E 、F 分别是B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3对 B .4对 C .5对 3、如图2所示,若△ABE ≌△A CF ,且AB =5,AE =3,则EC A .2 B .3 C .5 D .2.5 4、如图3所示,∠1=∠2,BC =EF ,欲证△ABC ≌△DEF ,则须补充一个条件是( ) A.AB =DE B.∠ACE =∠DFB C.BF =EC D.∠ABC =∠DEF 5、如图4,在△ABC 中,AB =AC AB ,垂足为E ,AC 于D ,若△DBC 的周长为35cm ,则BC 的长为( )A 、5cm B 、10cm C 、15cm D 、17.5cm 6、如图所示,∠B=∠D=90°,BC=CD ,∠1=40°,则∠2=( )A .40°B .50° C .45 D .60° 7、如图5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8、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 9、如图,直线a 、b 、c 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 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 .一处 B .两处 C .三处 D .四处 图2 图3 B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 ,AD =10cm ,若将纸片沿DE 折叠,使DC 落在DA 上,点C 的对应点为点F ,若BE =6cm ,则CD =(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2.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矩形,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的四边形 5.在菱形ABCD 中,12AC =,16BD =,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 .10 B .40 C .96 D .192 6.两个反比例函数3 y x = ,6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如图所示,点1P 、2P 、3P ……2020P 反比例函数6 y x = 图像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1x 、2x 、3x ……2020x ,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020个连续奇数,过点1P 、2P 、3P ……2020P 分别作y 轴的平 行线,与反比例函数3 y x = 的图像交点依次是()11,Q x y 、()22,Q x y 、()33,Q x y ……()20202020,Q x y ,则2020y 等于( ) A .2019.5 B .2020.5 C .2019 D .4039 7.下列调查中,适合普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某市初中生的睡眠情况 B .调查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册)

第十六章 分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为:( ) 3x y -,21a x -,1 x π+,3a b -,12x y +,12x y +,2123x x =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c c a b a b =----; B 、c c a b a b =- --+; C 、c c a b a b =--++; D 、c c a b a b -=- --- 3.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11m m --; B 、3xy y xy -; C 、22 x y x y -+; D 、6132m m -; 4.将分式2 x x y +中的x 、y 的值同时扩大2倍,则扩大后分式的值( )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5.若分式1 x 2 x x 2+--的值为零,那么x 的值为( ) A .x =-1或x =2 B .x =0 C .x =2 D .x =-1 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y x y x =++ B .22x y x y = 7.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a b b a -- B.22x y x y ++ C.242x x -- D.222a a a ++- 8..下列关于x 的方程是分式方程的是( ) A.23356x x ++-=; B.137x x a -=-+; C.x a b x a b a b -=-; D. 2(1)11x x -=- 9..下列关于分式方程增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所有的分母的值都为零的解是增根; B.分式方程的解为零就是增根 C.使分子的值为零的解就是增根; D.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零的解是增根 10.解分式方程2236 111 x x x +=+--,分以下四步,其中,错误的一步是( ) A.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x-1)(x+1) B.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整式方程2(x-1)+3(x+1)=6 C.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 D.原方程的解为x=1 二.填空题 1.若分式 3 3x x --的值为零,则x = ; 2.分式2x y xy +,23y x ,2 6x y xy -的最简公分母为 3.从甲地到乙地全长S 千米,某人步行从甲地到乙地t 小时可以到达,现为了提前半小时到达,则每小时应多走 千米(结果化为最简形式) 4.当x________时,分式1 x 3 -有意义;当x________时,分式3x 9x 2--的值为0. 5.当x________时,分式1 x 1 --的值为正数. 6.某人上山的速度为1v ,所用时间为1t ;按原路返回时,速度为2v ,所用时间为2t ,则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7.若解分式方程4 x m 4x 1x += +-产生增根,则m =________. 8.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各项的系数化为整数分式,则 4 2.05.0-+x y x = 9. 计算22 23362c ab b c b a ÷= . 10. 计算4 222 2a b a a ab ab a b a --÷+-= . 11.通分:(1)26x ab ,29y a b c ; (2)2121a a a -++,26 1 a -. 12.约分:(1)22699x x x ++-; (2)2232m m m m -+-. (3)224 44a a a --+; 13.计算:22 3()(9)2ac ac b -÷-; .22( )a b a b a b b a a b ++÷---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测评题(八年级上册)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微选择题,满分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满分50分。本试卷共2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0.333…, 4, 5, π -,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 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若规定误差小于1,那么50的估算值是( ) A. 7; B. 7.07; C. 7或8; D. 7和8. 4.10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A. 25 B. 26 C. 26.5 D. 30 5.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00, 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 6.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1(2=- B. ()1133 -=- C. 2的平方根是2± D. ()232)3(-?-=-?- 8.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图是( ) h h h h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已知:如图1,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0.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2)。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b )2的值为( ) A. 13 B. 19 C. 25 D. 169 图1 图2 O D C B A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一、准确填一填(每题2分共计20分) 1.写出一个含有字母x 的分式(要求:无论x 取任何实数,该分式都有意义,且分式的值为正数)_________________; 2当x=____________时,分式1x x -无意义;当x=________时,分式293x x -+的值为零. 3、当n = 时,函数12n y x -=是反比例函数。 4、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5、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新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已知2006个纳米的长度为0.000000002006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此数为 米。 6、在Rt △ABC 中,0 90C ∠=,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若5a =,13c =,则d= 。 7、已知y 与(2x+1)成反比例且当x=0时,y=2,那么当x=-1时,y=________。 8.化简2()a b ab b ab --÷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 9. 如图2,点p 是反比例函数2y x =-上的一点,PD ⊥x 轴于点D,则⊿POD 的面积为______; 10. 如图是用4个相同的小矩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该图案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用x 、y 表示小矩形的两边长(x >y ),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7=+y x B .2=-y x C .4944=+xy D .2522=+y x 9题 10题 二、认真选一选 (每题3分,共24分) 11.当路程s 一定时,速度V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 以上都不是. 12. 若点(-2,y 1)、(-1,y 2)、(1,y 3)在反比例函数1y x =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123y y y >>; B.213y y y >> C.312y y y >> D.321y y y >>

八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D C B A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4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函数是:() 2、在实数中- 2 3 ,0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 过程中洗衣机内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大致为 4、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惟一画出△ABC的是() A.AB=3,BC=4,CA=8 B.AB=4,BC=3,∠A=30° C.∠A=60°,∠B=45°,AB=4 D.∠C=90°,AB=6 5、如图,在△ABC中,AB=AC,D、E两点在BC上,且有AD=AE,BD=CE,若∠BAD=30°,∠DAE=50°, 则∠BAC的度数为() A.130° B.120° C.110° D.100° 6、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 ) °°°° (第5题) (第6题) 7、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 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E C A H F G A B D

l2 l1 l3 8、如图,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点关

于点的对称点为点 ,则点 所表示的数是()

A. B.

C . D . 9、如图,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田字格中,ABC △的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在田字格上画与ABC △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且顶点都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这样的三角形(不包含ABC △本身)共有( )个. 10、函数y =ax +b 与y =bx +a 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第9题)

八年级数学练习卷

八年级数学练习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ABC 和△A B C '''中,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保证 △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A .BC = B C '' B .∠A =∠A ' C .AC =A C '' D .∠C =∠C ' 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8cm 和4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 ) A 、20cm B 、16cm C 、20cm 或16cm D 、12cm 4.在△ABC 内部取一点P ,使得点P 到△ABC 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则点P 应是△ABC 的下列哪三条线段的交点( ) A .高 B .角平分线 C .中线 D .垂直平分线 5.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 ≌△ACD 的条件是( ). A .∠B=∠C,BD=DC B .∠ADB =∠ADC ,BD =DC C .∠B =∠C ,∠BAD =∠CAD D .BD =DC ,AB =AC 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 的依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第6题 第7题 7.如图,等腰△ABC 的周长为21,底边BC =5,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则△BEC 的周长为( ) 第5题 A B D E

Q P C B A 第8题 A B C D E F 第9题 A .13 B .14 C .15 D .16 8.如图,在△ABC 中,AB =20cm ,AC =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3cm/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 A .2.5秒 B .3秒 C .3.5秒 D .4秒 9.已知:如图,BD 为△ABC 的的角平分线,且BD =BC ,E 为BD 延长线上的一点,BE =BA ,过E 作EF ⊥AB ,F 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 ≌△EBC ; ②∠BCE +∠BCD =180°; ③AD =AE =EC ;④BA +BC =2BF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如图,已知线段AB 的端点B 在直线 l 上(AB 与 l 不垂直)请在直线 l 上另找一点C ,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能找(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1空,每空2分,共22分.) 11.开车时,从后视镜中看到后面一辆汽车车牌号的后四位数是“”, 则该车号牌的后四位应该是 . 12.Rt △ABC 中,如果斜边上的中线CD=4cm ,那么斜边AB= ____ cm 1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等于100 ,则它的底角是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其中一边长为3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_________ 15.△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2,若AB =5,EF =4,AC = __ A B l

八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 当分式 1 3 -x 有意义时,字母x 应满足( ) A. 0=x B. 0≠x C. 1 =x D. 1≠x 2.若点(-5,y 1)、(-3,y 2)、(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像上,则( ) A .y 1>y 2>y 3 B .y 2>y 1>y 3 C .y 3>y 1>y 2 D .y 1>y 3>y 2 3.(08年四川乐山中考题)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边CD 的中点,若 5 2AB AD BC BE =+= ,,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 ) A .254 B .252 C .258 D .25 4.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的值为( ) A. 12 B. 1 2 - C. 2 D. -2 5.如果矩形的面积为6cm 2 ,那么它的长y cm 与宽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 ) A B C D 6.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 A .梯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7.若分式3 49 22+--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3 或-3 8.(2004年杭州中考题)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a 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b 小时甲追上乙.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 A. b b a +倍 B. b a b +倍 C. a b a b -+倍 D. a b a b +-倍 9.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BD 对折。使C 点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点D .若∠DBC=15°,则∠BOD= A .130 ° ° ° ° 10.如图,在高为3米,水平距离为4米楼梯的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多少米( ) o y x y x o y x o y x o A D E 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