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流行语”教学——以构式“X杀”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流行语”教学——以构式“X杀”为例

20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流行语”教学——以构式“X 杀”为例夏晓晓 上海外国语大学摘要:网络平台促进了我们思维方式的大转变,网络新词语也应运而生。

网络词语也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因此,本文打算从强调网络词语的重要性出发,并以构式“X 杀”为例,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来简单的进行教学设计,谈一谈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展和运用网络词语,并提出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网络词语;X 杀;任务型教学法;建议网络上,可以看到一些新词层出不穷。

如:在2013年《甄嬛传》大火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甄嬛体”,现在的“洪荒之力、醉了”等词。

网络流行语以其强大的能产性不断地充实词语的范围,在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上有很大的作用。

在所搜集的资料中,大多数只是对流行语教学的综述,并没有具体的个例,也没有使用最近一些比较完善的理论来论述。

所以本文主要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X 杀”为例来进行网络流行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观察高年级学生的运用情况。

一、“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和构式“X 杀”在谈构式“X 杀”之前,需要先对什么是网络流行语做一个界定。

孙悦玲的硕士论文《基于认知教学法的网络流行语教学设计》① 和程远萍的硕士论文《对外汉语流行语教学研究》② 中曾经对各位学者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做了全面地说明,列出了学界关于流行语的几种说法。

基于各位学者的看法,本人先对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做一个界定,然后简单说一下构式“X 杀”的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界定什么样的语言是网络流行语?各位学者对此莫衷一是。

基于给位学者提出的定义,本文打算采取定性跟定量的研究方法把网络流行语的概念梳理清楚。

首先,从字面来看,网络流行语是要在网络中经常出现、并且流行于大多数青年人群中的,经济决定政治跟文化,一定词语的出现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

其次,这些词语反映了当下人群的心理需求、更体现了文化在现实层面的传播。

最后,这些词主要是用于口语表达上的,一般为口语,主要形式是词语或者是一些词语构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好”字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好”字研究

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好”字研究程钰茹【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好”字的出现频率、使用频率都很高,从教材方面来说,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为例,在第一课生词表中,就出现了“好”这个词,第十四课的生词表再次把“好”选入其中。

从教学大纲方面来说,以具有权威性的《新HSK词汇大纲》为例,一级词汇里就列出了“好”一词。

从大纲和教材对“好”的处理和编排情况来看,“好”一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较早接触的、不可跳跃的词语,本文拟对其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完整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好 对外汉语 意义 用法 教学建议一、“好”字的古今演变“好”的古汉字形体,像是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在古人看来,女人有了孩子,才算完美,才算圆满,才称得上“好”,故“好”的本义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女子的容貌美,即为“好”。

“好”的现代字形,从女,从子,“六书”里属会意,是个会意字。

二、“好”的词性“好”在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两个读音,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分别为“hǎo”和“hào”。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读音为“hǎo”时,记作“好1”,读音为“hào”时,记作“好2”。

“好1”在词典中具有3个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副词。

“好1”作形容词时,主要表示令人满意、身体好、容易、表示赞同、结束或转换话题等意义;作动词时,主要有便于、以便的意义;做副词时,主要表示多、久、程度深的意义。

“好2”在词典中具有1个词性,动词,表示喜爱、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的意义。

三、“好”的句法功能“好1”为形容词时,在句子中可充当定语、补语、状语、独立语。

例如,“他是个好人。

”这里的“好”在句子中作定语,含义与“坏”相对。

“放假三天,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

”这里的“好”在句子中作补语,表示“适宜”的意义。

“您好走。

”这里的“好”,在句子中作状语,一般用于客套话。

“好,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文化导入


新 词 语 教 学 中加 强 文化 因素导 入 的 重要 性
文 化 之 间 呈 现 不 同 的 文 化 形 态 。新 词 义 反 映 了 社 会 赋 予 词 语 深 层 次 的概 念 和 意 义 ,具 有 鲜 明 的 民 族 性 。这 种 民族 间
“ 社 会 生 活 发 生 渐 变 或 激 变 时 , 作 为 社 会 现 象 的语 当
程 度 地 涉 及 到 新 词语 , 尤 其 在 “ 当代 中 国 话 题 课 ”和 “ 报 字 面 意 义 上 不 知 所 云 。在 跨 语 言 交 流 中 ,人 们 如 果 疏 忽 文 刊 阅 读 课 ” 中 ,话 题 阅 读 与 表 达 所 涉 及 到 的 内容 都 是 与 当 化 义 ,就 可 能 引起 交 际冲 突 。 今 中 国社 会 的发 展 密 切 相 关 的 ,且 辐 射 范 围很 广 。 另外 , 的 一 种 实 际 需要 , 这 与 很 多学 习 者 将 来 的 职 业 选 择 相 关 。 从 目前 国 内 出 版 的 对 外 汉 语 教材 来 看 ,文 化 与 教材 的 数 教 材 对 新 词 语 的 文 化 义 仅 局 限 于 简 单 的 对 释 ,对 新 词 语 从 当 前 留学 生 学 习汉 语 的 目的 来 看 ,汉 语 学 习 已成 为 他 们 结 合 还 存 在 许 多 不 足 之 处 ,反 映在 新 词 语 的释 义 上 ,大 多 新 词 语 的学 习 既 帮助 留 学 生 了解 词 义 本 身 ,还 可 以使 他 们 的 文 化 内涵 挖 掘 得 很 少 , 或 者 根 本 没 有 涉 及 。 再 加 上 教 材 对 当 代 中 国文 化 有 一 个 更 为 全 面 的 了 解 , 是 了解 当代 中 国 在 收 录 新 词 语 上 存 在 明显 的 滞 后 性 , 教 师 在 实 际授 课 中 由 的 重要 窗 口, 是他 们 融 入 中 国社 会 的重 要 途径 。 于 受 现 有 教 材 的 限 制 ,上 课 时不 可 能 教 书 本 以外 的 内 容 , 与 《 语 水 平 等 级 标 准 和 等 级 大 纲 》 的 基 本 词 汇 相 而 课 外 也 不可 能 布 置 超 出教 学计 划 要 求 的 练 习 , 因 此 , 讲 汉 比 ,新 词 语 最 能 敏 锐 地 反 映 时代 特 征 和 社 会 心 理 变 迁 , 反 授 新 词语 和 新 词 义 时 , 在 时 间 和 安 排 上 没 有 保 证 。 学 生 使

《2024年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2024年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范文

《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篇一一、引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同义词、近义词作为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同义词、近义词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二、同义词、近义词的研究1. 同义词、近义词的定义与分类同义词和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或相似,但在用法、情感色彩、语境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词语。

根据词语之间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程度,可以将同义词、近义词分为不同类型,如完全同义、部分同义、情感色彩同义等。

2.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在辨析同义词、近义词时,可以从词义、用法、语境、搭配等方面入手。

例如,对于“美丽”和“漂亮”这两个词语,虽然它们都表示美好的意思,但在使用上存在差异。

美丽通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抽象事物,而漂亮则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物品的外观。

因此,在辨析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用法进行区分。

三、同义词、近义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通过学习和掌握同义词、近义词,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同义词、近义词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语。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义词、近义词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和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同义词、近义词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通过学习和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同义词、近义词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同义词、近义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同义词、近义词的词义、用法、语境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语。

同时,可以通过例句和练习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导语: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汉语词汇,进而,影响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直接对译法、直观说明法、比较联系法、语素教学法、语境猜测法五个方面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作一探讨。

近年来,关于词汇教学的研究层次不穷,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目的是让留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掌握、理解汉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并且能够流利的用汉语交流。

结合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以及从词汇研究资料中获取的理论知识,接下来对对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做一个粗略的总结。

一、直接对译法直接对译法,即直接用学生的母语解释词义,大部分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呈现生词。

直接对译法的优点是词语解释简单便捷,能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较为直接的解释。

外语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的借助母语来理解或记忆,特别是比较抽象意思的词语,如,“人民”、“间接”、“困难”等,这类词语用直接对译法讲解能够一点就通。

直接对译法的缺点是有些词语与外语没有准确的一对一的对译关系,很难准确翻译,这种不准确的翻译又会产生新的混淆。

比如“认识”、“知道”翻译成英语都是“know”的意思,“I know him.”可以翻译成“我认识他”,也可以翻译成“我知道他”,但是,两者的意思却是不一样的。

另外,“I know it.”只能翻译成“我知道这件事”,而不能说“我认识这件事”。

直接对译法只是初步的界定词语的意思,如果想要区分它们,还需要进一步从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方面辨析词语。

二、直观说明法直观说明法,即是用实体事物、图片、肢体语言对词语进行解释说明。

实体事物、图片可以用来介绍实际存在的事物,如“苹果”,我们就可以拿出一个苹果或展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píng guǒ”这两个音节形成所代表的内容及意义。

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

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之外,汉语词 汇之间的搭配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词语之间的搭配能力有层次之分,可以分 为三个方面: 搭配要求、搭配形式、搭配范围。
“搭配要求”
指搭配成分方面的要求,包括组合成员可以充当的成分和 可疑搭配的成分或语义格,以及交际的句式环境、语用特 征等。比如: “腐烂—腐化”做动词时“腐烂”不能带宾语而“腐化” 可以; “互相—相互”中前者不能作定语而后者可以; “千万—万万”中“千万”只用于祈使句,而“万万”除 此之外还能用于陈述句; “构思—构想”同为动名兼类词,“构想”常作名词, “构思”却无此语用特征。 离合词与非离合词的差异也纳入此列,因为离合词在“离” 时可兼任谓宾二成分,而非离合词则无此功能。
1.词形结构的网络化的建构
对于有多个义项的词,应当采用分析的思维方式, 分解到每个语素以及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上进 行识记和积累。以“解”字为例: “解”的多个义项分别如下: (1)分开:解剖、解体、解散、分解; (2)打开:解脱、解决、解码、解冻、解放; (3)除去:解闷、解渴、解围、解除; (4)说明:解释、解说、解答、注解、见解; (5)明白:解悟、易解、费解、理解、了解;

反义复词语素的三种结构
A.本义+本义:朝夕、爱憎、悲喜、裁缝、
沉浮、雌雄、贵贱、呼吸; B. 本义+引申义:枯荣、暗淡、安危、唱和、 成败、春秋、恩怨、甘苦; C.引申义+本义:尊卑、荣辱、文武、幽 明、功罪、始终、天地、好歹; D.引申义+引申义:雅俗、表里、本息、 迟早、饭菜、睡觉、异同、留别。
第四,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猜词能力
语素教学法为猜词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词汇教学中还应该利用语素义、构词法与

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新议[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新议[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新议主要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方法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几点感受。

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出词义辨析的新方法,如图示法、图表法、反义词区分法、对应法、以词造句法、去同存异法等。

对外汉语词义辨析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运用中的主要信息载体。

词汇教学在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留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无法准确地理解词义;二是很难记住词汇。

如何创造条件,让留学生克服这两大难点,将是衡量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方面。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方法谈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几点感受。

通过实践总结出六种新的词义辨析的方法:图示法、图表法、反义词区分法、对应法、以词造句法、去同存异法等。

一、图示法用各种具体的图形直观地、一目了然地表现出词语间细微的差别和不同。

例如:(1)“持续、继续”都有某事、某状态进行下去,长久不变之义。

但是,“持续”中间有停顿,“继续”中间可能有停顿也可能没有停顿,这样仅仅用语言表述起来显得有些抽象,用图示法表述起来会更直观:持续:用“\”或“/”表示中间没有停顿。

如“美元持续下跌”或“美元持续上涨”。

继续:用“”或“”表示中间有停顿。

如“美元继续下跌”或“美元继续上涨”。

(2)“障碍、阻碍”都有使事物不能顺利发展或有起阻碍事物发展作用的事物之义。

二者区别中的一方面是动态、静态的区别,图示法表现如下:这样的表述直观、清晰,能让留学生很容易明白“持续”和“继续”之间有无停顿的细微差别及“阻碍”和“障碍”之间动态静态的微妙不同。

二、图表法用框式图表的方法直接展示出同义词、近义词在各方面的不同之处,直观、一目了然。

如研究、探索、探讨。

图表最大的优势就是,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框架模式,便于留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留学生使用汉语的准确率。

三、反义词区分法反义词区分法的灵感来自黑龙江大学蒋可心教授《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一书词汇教学技巧中的对立法,利用反义语义场中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解释词义的方法。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史,重新审视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并围绕词汇教学的主要内容、规律原则、方法技巧、与本体研究的关系四个门面探讨了该学科性质和特点,最后指出一些新理论的引入对词汇教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地位主要内容规律原则方法技巧本体研究新理论纵观对外汉语教学史,自50年代起,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传承了清代朴学求实的传统,“重表达、重实践、重对比”,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理论的探讨,教学经验未能升华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教材以及教师的教案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

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逐渐重视与对外汉语相关的语言研究。

90年代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对语言的充分描写与科学对比度的基础上,结合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难题,努力发掘汉语的本质特点,在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开阔理论视野的同时,结合汉语特点和教学实际,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力求在汉语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论构想与框架模式。

在词汇教学研究方面,对外汉语界重新审视了词汇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挖掘汉语词汇的特点和规律,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从教学的角度和语言习得的角度切入,力求找到词汇教学的最佳途径,词汇教学领域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

本文就从六个方面对近二十年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

一、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和重要地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教学,对词汇教学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词汇教学一直依附课文的学习,处于从属地位。

词语学习松散随意,对词汇本身的结构组织、词汇学习策略缺少有力的指导。

这种教学情况与词汇学习本身地位和作用及不相符,因为从长远看来,是词汇的学习和运用最终决定了学习者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同时,词汇又和文化、社会及其使用者有奋斗目标极为密切的关系。

词汇教学的现状已经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关注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记录新事物,新概念,新认识的新词语的数量正与日俱增.在对新词语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新词语在产生途径,应用领域,构成方式,词性,音节等各方面的分布情况,对新词语进行横向的研究.同时,探讨这一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新词语;分布特点;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词汇则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的部分,也是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反映最敏感的部分.新词语作为词汇中的"新鲜血液",它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补充词汇的,可以说社会变化越快新词语的量就越大.例如:"MP3,音乐肥料,头脑产业,健美浴,乞丐包,电话律师,海绵田,随身看,电报拜年,无职失业"等,都是社会的变化的直接产物.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词语的特点,我们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新词语,运用封闭域定量分析法,从横向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拙见.一,新词语的应用领域新词语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商业,农业,工业,卫生,法律,生活,通用,社会等多个方面.其中,尤以生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新词语数量居多.在诸多应用领域中,新词语使用最广泛的应属生活领域.在所统计的38298个新词语中,应用于生活领域的有13238个,占总数的34.6%.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新事物,新产品的频繁涌现,在新词语的应用上自然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可以接触到一串串的新词语"[1]p(31).例如:吃的有"保健菜,比萨饼,叉烧,茶叶棒冰,碘蛋,方便菜,放心肉,空气食品"等;喝的有"冰啤,奶咖,干啤酒,百事可乐,功能饮料"等;穿的有"比基尼,灯笼裙,吊带衫,港衫,欧版鞋"等;用的有"巴士,保鲜机,壁挂电视,传呼电话,聪明卡,催眠枕,电光玻璃,感应门铃"等;洗的是"超声浴,芬兰浴,空气浴,土耳其浴"等.另外,还有"空中交警,冷光灯,流动票箱,牛奶首饰,全地形自行车,佐餐音乐,色彩音乐,物理肥料"等等,也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此外,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新词语所占比重也比较大.三个领域共有新词语7942个,占总数的20.7%;例如:经济领域的"霸王合同,白鹅经济,帮忙公司,背包银行,道琼斯指数,黑色经济,抢注公司"等;政治领域的"巴解组织,反贿,公开墙,基点县,恐怖组织,两史一情,亚洲第一主义"等;文化领域的"爆炸文学,奥斯卡奖,电视小说,电子书,负文化,贺岁片,泡沫新闻"等.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的民主公开,文化的自由繁荣是分不开的.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领域新词语的数量在与日俱增,占新词语总数的11.2%."当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变革时期,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发现层出不穷"[2]p(36),反映在语言上,便出现了大量的科技新词语."笔记本电脑,超声雾化,彩屏手机,电视眼,广域网,海洋能,激光锁,数控,太空鼠,无轨铁路,异性技术"等科技新词语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正逐渐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和使用.二,新词语的产生途径新词语的产生途径主要有:新造词语,旧词新用,简称,外来词语,修辞用法,方言进入普通话等情况.其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新造词语简称旧词新用修辞用法外来词语方言进入普通话个数3281423351301976475378百分比85.7%6.1%3.4%2.5%1.2%1%新造词语是新词语的一个主要产生途径.新造词语,顾名思义也就是指为满足记录新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新认识的需要而新创造的词语,例如:"待岗,弹性市场,蛋白肉,道德银行,多维油,考勤机,留守儿童"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概念,新认识层出不穷,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新造大量的词语来记录这些新事物,新概念,新认识.例如,我们周围出现了坐落于繁华的路边,设有桌椅等,可供购物或游玩的人歇脚,喝茶,赏景等的地方,于是新词"街吧"也就产生了;人们由于食用冰箱冷藏食品不当而引起的呕吐,腹泻等消化紊乱症,因此产生新词"冰箱综合症";失去工作,在资本主义国家叫"失业",在我国我们把它叫做"下岗",下岗只是暂时失去工作所以可以再上岗,正是这种新认识产生了"下岗"这一新词.简称的大量使用,主要是为了表达的经济.生活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在语言上也必然会要求语言信息传递的迅速,快捷,有效,即用最简单的语言符号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义信息,于是各种类型的简称也就应运而生了.例如"杯赛,冰协,待青,高工,工运,两会,普高,三材,世乒赛,四病,野考"等.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特性对简称的音节数量也有影响.简称中的双音节词有1143个,占49%,这与词汇的双音节化趋势是一致的.在此,我们想再谈一下外来词语.随着中国由近代史上的被迫开放转变为现代的主动,自觉的开放,外来词语大量涌入汉语.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纯音译外来词,指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外来词.例如"猫,托福,奥斯卡,的士,百事可乐,伊妹儿,拜拜,比基尼,布拉吉,迪斯科,康拜因,吐司"等.(2)音意兼译外来词,指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的外来词.例如"艾森豪威尔主义,迷你裙(miniskirt),呼拉圈(hula-hoop),因特网(internet)"等.(3)音译加意译外来词,指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如"阿罗哈衫,艾滋病,巴士车,贝雷帽,比萨饼,卡介苗,桑拿浴"等.(4)字母外来词.包括三类:一类是直接用外文字母构成的外来词.例如"DVD,GDP,NBA,WTO,DNA,DIY,EQ"等.一类是外文字母与汉字组合而成的外来词.这其中又可分为两个小类,①"字母+汉字"类.例如"IC卡,SOS儿童村,T恤,BP 机,B超,IT业,AA制"等. ②"汉字+字母"类.例如"卡拉OK,新JT,音乐TV,甲A"等.一类是外文字母与数字构成的外来词.例如"MP3,Windows2000,3G,2D,3S"等.如此众多的新词语一方面反映了在中西交流中西方物质文明对中国的极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在词语使用上的求新,求异的普遍心态,不再满足既有的模式而是崇尚标新立异.三,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在被统计的38298个新词语中,新词的数量是25616个,占66.9%;新语的数量是12682个,占33.1%.其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新语单纯词合成词个数2992531712682百分比0.8%66.1%33.1%可见,在新词语中新词的比重要大于新语,而新词中又以合成词居多,占新词总量的98%,所以下面我们就重点看一下合成词的构成情况.合成词中仍以复合式构词方式为主,例如:"挨宰,岸钓,芭嫂,博彩,导领,呼请,卡友,来菜,名嘴,脑饿,碰熟"等.这是符合汉语构词特点的,正如戚雨村所说"利用本民族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模式来创造新词是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此外,还有一些附加式合成词,例如:"矮化,群众化"等.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正确区分词缀,类词缀和某些位置极像词缀的词根.例如上面提到的"矮化,群众化"其中的"化"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缀,以这一词缀可以构成一系列的附加式合成词如"磁化,脆化,白领化,白热化,边缘化,差异化"等.而有一些词缀实际上其意义并未完全虚化,我们称之为类词缀.例如:词缀"热,族,度,型"等就应算作类词缀.还有一些语素极像词缀,例如"轿的,面的,货的,马的,摩的"都是以一相同语素构成的一组合成词,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的"是有实在意义的,"的"承载着这组词的共同的基本的意义而"轿""面""货""马""摩"则承载着各个词所特有的区别意义.这种"假词缀"虽不排除其以后有虚化为词缀的可能但至少就目前而言他们仍应看作是词根.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以同一词缀,类词缀或位置极像词缀的词根构成的一组合成词却都可以称为一个词群.四,新词语的词性新词语词性最常见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通过对38298个新词语进行定量统计,我们发现名词有24608个,占64.3%;动词有11354个,占29.6%;形容词有999个,占2.6%.仅此三项就占总数的96.5%,可见在新词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处于强势地位,而其它词性的新词语如:副词,区别词,叹词等所占比例较小.其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名词动词形容词其它个数24608113549991337百分比29.6%2.6%3.4%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新词语中词性为名词的所占比例最大,占了64.3%.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其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新物品,新概念大量涌现,所以记录这些新物品,新概念的具有名词词性的新词语自然会占据较大比例.例如:"白亮污染,背包银行,丁克家庭,车模,抽筋舞,磁浮列车,广域网"等.其二,不仅是对新物品,新概念,即使是对一些原本存在的事物和概念,在人们求新求异心里的影响下,也会被赋予新的名称.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名词性新词语也不少,例如:"搭档,的士,典当商行,点滴,爹地"等.五,新词语的音节新词语的音节仍以双音节为主,三四音节次之,四音节以上的所占比重较小.其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四音节以上个数17245745488684731百分比45%19.5%23.2%12.4%受汉民族心理状态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双音节词占优势成为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在新词语中双音节词占了近半数,例如:"吧娘,白机,读秒,捐智,力邀,冒富,奶咖,脑民,票爷,软景,危改,资信"等.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三音节和四音节的新词语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例如:"AA制,板凳狗,憋镜头,含知量,环境债,触觉地图,芳香电影,空中耕地,亮化工程"等.这主要是由于新生事物的复杂性使词语负载的信息量增加所致."三音节四音节的新词语的表意较双音节更精密化,多样化"[3]p(76),他们的大量出现正适应了新生事物复杂性的要求.六,新词语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新词语的分布研究的价值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单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这种研究对猜测,理解,运用新词语的作用就是不容忽视的.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新词语的大量涌现已使其在汉语词汇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尤其是在新闻,报刊等注重时效性的文体中,新词语的出现更是频繁.据我们了解,现在很多学校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已经开设了新闻,报刊阅读课程,这无疑会将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类课程中除了要教给学生新闻,报刊的文体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新词语的教学.新词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外国留学生具备一定的猜测,理解和运用新词语的能力,从而跨过新词语的理解障碍,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新词语教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使用实用科学的多媒体新词语教学软件,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的"自助餐"式的教学模式.(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新词语教学的优势1. 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教师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汉语,而我国对外汉语方面的师资力量却相对薄弱.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壮大教师队伍以外,合理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充分有效的利用教师资源自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新词语教学适应我国对外汉语生多师少的现状的.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新词语的教学软件将采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够节省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新词语教学,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为成千上万的外国留学生同时提供轻松,高质量的新词语学习环境,这无疑会大大地节省教学成本.同时,该软件的科学,合理,不断更新的内容设置也确保了新词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二)新词语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设想1. 新词语多媒体教学软件语料库的建库原则(1)语料来源主要为流通度高的新闻报刊材料.新词语的教学是为配合给留学生开设的新闻报刊类课程而进行的,加之新词语出现最频繁的地方就是新闻报刊,所以该软件的语料库主要是来自《人民日报》等报刊中的语料.(2)语料按照年代编排,分别建立各年的子语料库.新词语的"新"字是有时间限制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它产生并逐渐被广泛使用的一段时间内它才是名副其实的新词语.所以我们的语料库中所选语料的时间主要是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2004年(以后逐年补充).然后按照年代建立若干个子语料库,方便新词语的查询和学习.(3)子语料库中的语料按类型编排,再分别建立语料库.子语料库中语料的类型是不同的,如政治类,军事类,文化类,社会类,经济类等.在各年子语料库中再按类型建立各类的语料库,这样的编排原则,不但有利于留学生了解各领域不同语料的特点,而且有利于有针对地为不同领域的语料配备相应的新词语词典.(4)选择所需语料库的方法.如果学习者要选择2000年经济类的新闻报刊材料进行阅读,那么需要进入一个语料库选择界面.2.新词语多媒体教学软件中新词语查询系统的设计新词语查询系统是整个新词语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新词语教学的质量.其设计主要是利用上面提到过的新词语分布情况研究的成果.(1)将新词语总库分为若干子库并与语料总库的各子库建立链接.前面我们讲语料库的建库原则时提到,要将新闻报刊的语料按年代,领域建立子语料库.在这部分查询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同样也应该把新词语电子词典中的词条按照出现年代,应用领域分别建立子库.然后将新词语的各个语料库与语料的各个子库之间建立链接.(2)学习界面的设计构想.当学习者在语料的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新词语时,可以点击该词,这时便会出现一个学习界面.学习界面将会提供所点新词语的相关信息,包括:读音,词义,例句,相关背景知识,有关图片,运用练习题等.学习界面示意图读音:掌握正确的发音,可有助于学生听力,口语水平的提高.词义,构成方式,产生途径:提供该新词语的基本知识,以便对其有个全面的理解.应用领域,词性:这两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正确使用该词有明显的帮助.图片:配以对该词理解有帮助的图片信息,图片的介入可以加深对新词语的理解和记忆.背景知识:提供跟该词有关的背景知识,帮助理解.运用练习:学习者掌握了关于该词语的上述知识后,运用练习部分可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并在测试中进一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对这个人性化学习界面所提供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可以真正掌握一个新词语,不仅知道它的形音义而且能够正确使用该新词语,可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强化语言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词语教学的预期目的.同时还使学生的学习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根本性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全面地体现.(三)结语总之,将多媒体手段及新词语的分布信息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最大程度地体现新词语教学的互动性,协同性,显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极大优越性.该软件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集中学习,也可以在接受完新词语课上的理论学习之后,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我们相信无论是哪一种使用方法都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引用文献:[1]季恒铨,徐幼军,亓艳萍.试论新时期的新词语[J].语文研究,1989(4).[2]王铁昆.汉语新外来语的文化心理透视[J].汉语学习,1993(1).[3]周静.现代汉语新词的词型特点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1995.35(1).参考文献:[1]季恒铨,徐幼军,亓艳萍.试论新时期的新词语[J].语文研究,1989(4).[2]郭鸿杰,周芹芹.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词特点——兼评〈新华新词语词典〉[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4).[3]王铁昆.汉语新外来语的文化心理透视[J].汉语学习,1993(1).[4]张志毅,张庆云.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J].语文建设,1997(3).[5]史艳岚.语言学习理论与新闻报刊课的网上教学[A].张普.E-learning与对外汉语教学[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63——271页[6]刘长征.基于动态流动语料库理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新闻类语言课程优化方案[A].张普.E-learning与对外汉语教学[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57——26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