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学统计学》作业题(A)资料讲解

本科《医学统计学》作业题(A)资料讲解
本科《医学统计学》作业题(A)资料讲解

本科《医学统计学》作业题(A)

班别: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50*1分)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

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

6.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P百分位数

95

E. 频数分布

7.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8.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A. 数值离散度较小

B. 数值离散度较大

C. 数值分布偏向较大一侧

D. 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E. 数值分布不均匀

9.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

A.化为计数资料 B. 便于计算

C. 形象描述数据的特点

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

E. 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0.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80、

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倒数的均数

1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

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

1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变异系数

B. 离均差平方和

C. 极差

D. 四分位数间距

E. 标准差

13. 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

A.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B.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

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E. 检测指标若超出此范围,则有95%的把握说明诊断对象为“异常”1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

A.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C.有大样本数据D.数据服从对称分布E.数据变异不能太大

1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A.全距B.标准差

C.变异系数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16.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17.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

B. 测量不准确

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 个体差异

E. 统计指标选择不当

18.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t分布

E. 标准正态分布

19.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

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

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E. 检验样本的P值是否为小概率

20.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9.1

×109/L,其含义是

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 样本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2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

P说明

.0

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

C. 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

D. 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E. 可以确认两总体无差别

2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A.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

C. 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具有实际意义

D. 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2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相同

2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A. 减少Ⅰ类错误

B. 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C. 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

D. 提高检验界值

E. 增加样本含量

2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u检验的主要差别是

A. t检验只能用于小样本资料

B. u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C. t检验要求数据方差相同

D. t检验的检验效能更高

E. u检验能用于两大样本均数比较

26.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要点是

A.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组内均方大于组间均方

C.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D.两方差之比服从F分布

E.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

27.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

A. 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

B. 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

C. 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D. 总方差=各组方差之和

E. 总方差=组内方差+ 组间方差

28.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

A. 随机测量误差大小

B. 某因素效应大小

C. 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

D. 全部数据的离散度

E. 各组方差的平均水平

29. 对于两组资料的比较,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关系是

A. t检验结果更准确

B. 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 t检验对数据的要求更为严格

D. 近似等价

E. 完全等价

30.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如果0.05

P ,则应该进一步做的是A.两均数的t检验B.区组方差分析

C.方差齐性检验D.q检验

E.确定单独效应

31. 如果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缓解并延长生命,则应发

生的情况是

A. 该病患病率增加

B. 该病患病率减少

C. 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D. 该病的发病率减少

E. 该疾病的死因构成比增加

32. 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 乙肝易感人数

B. 平均人口数

C. 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D. 乙肝患者人数

E. 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33. 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A.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

B.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

C. 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

D. 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

E. 便于进行不同时间死亡率的比较

34. 影响总体率估计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是

A. 总体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B. 样本率估计的容许误差

C. 检验水准和样本含量

D. 检验的把握度和样本含量

E. 总体率和样本含量

35. 研究某种新药的降压效果,对100人进行试验,其显效率的95%可信区间为

0.862~0.926,表示

A. 样本显效率在0.862~0.926之间的概率是95%

B. 有95%的把握说总体显效率在此范围内波动

C. 有95%的患者显效率在此范围

D. 样本率估计的抽样误差有95%的可能在此范围

E. 该区间包括总体显效率的可能性为95% 36. 利用2χ检验公式不适合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A. 比较两种药物的有效率

B. 检验某种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C. 两组有序试验结果的药物疗效

D. 药物三种不同剂量显效率有无差别

E. 两组病情“轻、中、重”的构成比例

37.进行四组样本率比较的2χ检验,如22

0.01,3χχ>,可认为

A. 四组样本率均不相同

B. 四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四组样本率相差较大

D. 至少有两组样本率不相同

E. 至少有两组总体率不相同

38.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如果样本含量一定,两组秩和的差别越大说明

A. 两总体的差别越大

B. 两总体的差别越小

C. 两样本的差别可能越大

D. 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有差别

E. 越有理由说明两总体无差别

39. 两数值变量相关关系越强,表示

A. 相关系数越大

B.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B. 回归系数越大

C.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E. 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的t 值越大 40. 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2R 越接近于1,说明

A. 相关系数越大

B. 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号填在其后的括号内) 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标志 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就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就是( ) A、数量标志 B、标志值 C、数量指标 D、品质标志 3、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就是( ) A、每一个学生 B、10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100个学生 4、某企业的职工人数27000人,这里“职工人数27000”就是( ) A、变量 B、标志值 C、指标 D、标志 5、对一批炮弹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就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全面调查 6、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就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按品质标志分组 B、应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C、分组形式的选择 D、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8、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就是正确的( ) A、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 B、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 C、85%以下、85—95%、95—105%、105—115% D、80—89%、90—99%、100—109%、110%以上 9、次数分配数列就是( ) A、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总体单位数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10、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与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 ) A、组限与组中值 B、变量与次数 C、变量与组限 D、组数与组距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下面研究问题中所确定的总体单位有( ) A、研究某地区粮食收获率时,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亩播种面积 B、研究某种农产品价格,总体单位可以就是每一吨农产品 C、研究货币购买力(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总体单位应就是每元货币 D、确定某商店的销售额,总体单位就是每一次销售行为 E、研究某地区国有企业的规模时,总体单位就是每个国有企业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一、绪论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一、绪论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脉搏 B.血型C.肺活量 D.红细胞计数 E.血压 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A.性别 B.体重 C.血型 D.职业 E.民族 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学历 B.民族 C.职业 D.血型 E.身高 4.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5. 统计量是指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量 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 6.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用 P 表示 B.大小在 0~1 之间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P0.05 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7.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是 A.避免系统误差 B.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C.增大样本含量 D.减少样本含量 E.以上都不对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用均数和标准差能用于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任意分布 2.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 1 / 13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都不对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8、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统计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简答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如何理解其特点? 2、试举三例你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统计问题? 3、简述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与联系? 4、试举一例具体证明统计总体,总体单位和样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描述统计 简答题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我国统计调查方法的目标模式要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 3、什么是变异指标?有什么作用?常用的变异指标是哪一个?为什么? 4、什么是统计分组?有什么作用? 计算 5、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量件数如下 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 第二组:67、68、69、70、71、72、73 这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数为70件,计算每人日产量的差异指标:①全距;②平均差; ③标准差,并用变异系数比较哪个组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 6、某企业某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表所示:

根据上表指出: (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 (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 (3)计算组距、组中值、频率 7、某企业50名职工月工资资料如下, 550 550 580 620 670 689 694 708 712 723 741 750 784 784 796 796 796 800 800 805 805 817 816 825 825 834 895 895 900 900 984 988 982 950 932 900 876 874 8i5 83l 815 792 780 733 721 668 654 620 612 580 根据上列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并用统计表列出各组频率。 案例题 8、联合食品公司客户的支付方式和支付金额 联合食品公司为了了解客户的支付方式和金额,作了抽样调查并得到100个客户的样本

医学统计学 练习题

1、某医院用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15分) 患者编号1234567 治疗前血红蛋白65755076657268 治疗后血红蛋白821121258580105128 2、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平均心率一般为86次/分,标准差为次/分。现有一医生测量了36名该院的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得心率均数为90次/分,标准差为次/分,试问该院活动型结核患者与一般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有无差别 3、某医院将200名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00人。甲组患者用常规治疗法,乙组患者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用一种权威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测得甲组均数为分,标准差为3分,乙组患者均数为分,标准差为4分,问心理治疗有无效果 4、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

录如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 (克)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 (克) 117015011155150 215514512110125 314010513140150 411510014145140 52352221512090 612511516130120 713012017105100 81451051895100 91051251910090 1014513520105125 5、为了研究冠心病与血总胆固醇有无关系,某医生随机收集得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请作分析。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 组别例数均数标准差 冠心病患者45 健康人46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0 01p q p q 中, 00 1 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一、绪论 1、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就是 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红细胞计数 E、血压 2、下面的变量中,属于数值变量的就是 A、性别 B、体重 C、血型 D、职业 E、民族 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就是 A、学历 B、民族 C、职业 D、血型 E、身高 4、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就是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5、统计量就是指 A、就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就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就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量 E、就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 6、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就是 A、通常用P表示

B、大小在0~1之间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就是难以获得的 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7、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就是 A、避免系统误差 B、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C、增大样本含量 D、减少样本含量 E、以上都不对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用均数与标准差能用于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任意分布 2.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间距 3、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 统计指标就是 A、M B、G C、X D、P95 E、CV 4、对于正态分布的资料 ,理论上 A、均数比中位数大

统计学练习题最新版

第一章 一、判断对错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 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 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 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 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D B B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ABD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3、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BDE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 /L ~9.1×109 /L ,其含义是 E.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B.u 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原理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 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 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 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 值() 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 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 () A9.5%B109.5%C1.85%D1.25% 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 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 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 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 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 三、填空题 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优越性? 2、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3、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比较有何特点?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 一、绪论 1.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 脉搏 B. 血型 C. 肺活量 D. 红细胞计数 E. 血压 2.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A. 性别 B. 体重 C. 血型 D. 职业 E. 民族 3. 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4. 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 A. 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 总体中任意部分 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 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5. 统计量是指

A. 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 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 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 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量 E. 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 6. 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 表示 B. 大小在0?1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 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7. 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是 A. 避免系统误差 B. 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C. 增大样本含量 D. 减少样本含量

E. 以上都不对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用均数和标准差能用于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 任意分布 2. 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间距 3.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M B. G C. X D. P95 E. CV 4. 对于正态分布的资料,理论上 A.均数比中位数大 B. 均数比中位数小 C. 均数等于中位数 D. 均数与中位数无法确定孰大孰小 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5. 当资料两端含有不确定值时,描述其变异度宜采用

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学 B.“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数据 C.“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资料 D.“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检验 2.在下列叙述中,关于推断统计的描述是()。 A.一个饼图描述了某医院治疗的癌症类型,其中2%是肾癌,19%是乳腺癌 B.从一个果园中抽取36个橘子的样本,用该样本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一个大型城市在元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3.连续变量()。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在研究中,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 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费用 B.该大学的学生数 C.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数量 D.大学生的生活成本 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度量工具(如均值)被称为()。 A.参数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 6.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研究中,样本是()。 A.100所中学 B.20个城市 C.全国的高中生 D.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7.以一个企业作为总体,下列属于质量统计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 B.产品合格率 C.商品库存量 D.产品产量 8.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9.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医学统计学》第6版单项选择题

《医学统计学》单项选择题 摘自:李康,贺佳主编.医学统计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第一章绪论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有变异的医学事物 E.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 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5. 系统误差指的是() 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 抽样误差指的是() 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 E.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7.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8. 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指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 B. 概括性的研究结果 C. 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D. 所有的观察数据 E.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 9. 医学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指的是 A. 可测量的生物样品 B. 统计量 C. 某一变量的测量值 D. 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 10. 医学研究中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 测量仪器不够准确 B. 检测出现错误 C. 统计设计不够合理 D. 生物个体的变异 E.样本量不够 答案:1.D 2.E 3.D 4.B 5.A 6.D 7.A 8.C 9.E 10.D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B. 几何均数 C. 均数 D. P95百分位数 E. 频数分布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3.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 A.化为计数资料 B. 便于计算 C. 提供原始数据 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 E. 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4. 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A. 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百分位数 E. 倒数的均数 5.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 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C. 衡量测量的准确度 D. 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 E. 衡量样本抽样误差的大小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统计学练习题

1.设,,…,是从某总体X中抽取的一个样本,下面哪一个 不是统计量() A.= B. C. D. 2.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A.中位数 B. 均值 C. 四分位数 D.极差 3.抽样分布是指() 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 B. 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样本数量的分布 4.格局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 A. B. C. D. 5.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A. B. C. D. 6.从均值为、方差为(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大小为n的样本,则() A. 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 只有当n<30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 样本均值的分布与n无关 D. 无论n多大,样本均值的分布都为非正态分布 7.从一个均值=10、标准差=的总体中随机选取容量为n=36的样

本。假定该总体并不是很偏的,则样本均值小于的近似概率为()。 A. B. C. D. 8.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 A.服从非正态分布 B. 近似正态分布 C. 服从均匀分布 D.服从分布 9.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A.保持不变 B. 增加 C. 减小 D.无法确定 10.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为()A. 50, 8 B. 50,1 C. 50,4 ,8 11.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5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5年中随机抽取100天,并计算这100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元,标准差为40元 B.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元 C. 右偏,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D.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12.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如果采取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本科)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 1、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正确:【A;B】 2、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正确:【A;B】 3、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的有() A.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 已知公司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 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销售量指数 正确:【A;D】 4、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正确:【A;C】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正确:【A;C;D】 6、下列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 总体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平衡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A;B;D】 7、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表示()。 A. 为真时拒绝的概率 B. 为真时接受的概率 C. 不真时拒绝的概率 D.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正确:【A;D】 8、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 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正确:【A;B;D】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1.下面就是我国人口与国土面积资料: ────────┬─────────────── │根据第四人次人口普查调整数 指标├──────┬──────── │1982年│1990年 ────────┼──────┼──────── 人口总数│ 101654 │ 114333 男│ 52352 │ 58904 女│ 49302 │ 55429 ────────┴──────┴────────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试计算所能计算的全部相对指标。 2.某企业2014年某产品单位成本520元,2015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2015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2015年单位成本比计划降低多少? 3.某市共有50万人,其市区人口占85%,郊区人口占15%,为了解该市居民的 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户居民,每人平均收入为1400元;在郊区抽查了1000 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380元,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性,则计算该市居 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哪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好?(2)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差异大?哪个班级的成绩更稳定? 5.2014年8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资料如下: ────┬──────┬─────────┬───────── 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甲│ 1、2 │ 1、2 │ 2 乙│ 1、4 │ 2、8 │ 1

丙│ 1、5 │ 1、5 │ 1 ────┼──────┼─────────┼───────── 合计│──│ 5、5 │ 4 ────┴──────┴─────────┴─────────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6.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6件,标准差9、6件。乙组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与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比较哪组的产量更稳定?比较哪组的产量差异大? 第四章抽样调查 ,检验结果如下: 1.某进出口公司出口茶叶,为检查其每包规格的重量,抽取样本100包 (2)估计这批茶叶每包平均重量的范围,确定就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在某储蓄所随机抽查484户,得到如下资料: 试以 (1)平均每张存单的活期存款额; (2)活期存款额60000元以上的户数所占的比例。 3.一个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欲了解观众对其主持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500名观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