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天津医科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类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应用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80分;

简答题——120分;

问答题——100分。

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Ⅳ.考查内容

流 行 病 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020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2019年6月21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覆盖了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与卫生学(含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部分)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目的在于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申请者对预防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其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考生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考查内容 一、流行病学 本部分大纲根据沈洪兵、齐秀英主编《流行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 (一)绪论 1.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3.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4.流行病学的应用。 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6.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2.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流行、暴发。 3.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描述性研究 1.现况研究概念、应用、类型、实施、偏倚。 2.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 (四)队列研究 1.定义、基本原理、目的、固定队列、动态人群、类型及适用条件。 2.设计与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 3.偏倚及其控制。 4.优缺点。 (五)病例对照研究 1.定义与基本原理。 2.类型与实施。 3.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4.偏倚及其控制。 5.优缺点。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定义、基本原则、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优缺点。 (七)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1.定义、筛检的分类、筛检的目的、筛检实验和诊断实验的区别、筛检实施原则。 2.评价试验的原理、真实性、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与意义。 3.偏倚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 (八)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的三类偏倚及控制。

最新考研西医综合大纲汇总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 大纲

2009年中医综合考研大纲 I.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 2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Ⅲ.考查范围 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9月)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科目代码699)考试是为我校招收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法规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 细目一:卫生法的概念和渊源 要点: 1.卫生法的概念 2.卫生法的渊源 细目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要点: 1.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2.卫生法的作用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 细目一:卫生民事责任 要点: 1.卫生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卫生民事责任的构成 3.卫生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细目二:卫生行政责任 要点: 1.卫生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2.卫生行政处罚的概念及其种类 3.卫生行政处分的概念及其种类 细目三:卫生刑事责任 要点: 1.卫生刑事责任的概念 2.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 3.违反卫生法的刑事责任 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细目一:执业医师的概念及职责 要点: 1.执业医师的概念 2.执业医师的职责 细目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细目三: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要点:

1.执业医师注册的条件及办理 2.不予注册的情形 细目四: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 要点: 1.执业医师的权利 2.执业医师的义务 3.医师执业规则 细目五:《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要点: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药品管理法》的立法目的 2.药品的法定含义 3.药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 细目二: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与劣药 要点: 1.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 2.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 细目三:特殊药品的管理 要点: 1.特殊药品的分类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细目四:《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要点: 1.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管理规定 2.处方的管理规定 3.关于禁止药品购销中账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规定 细目五:《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要点: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4.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在药品购销中违法给予、收受回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细目一:概述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353《卫生综合》2018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卫生综合》(代码353)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7年7月1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5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涵盖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的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5门专业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该5门课程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熟悉职业环境、生活环境和食品中主要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对健康损害的特点及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的原则和方法。 (3)能灵活运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掌握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以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5)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熟悉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 (6) 掌握卫生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变量类型、统计学中常用的总体、样本、概率等基本概念。 (7) 掌握不同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方法,并能理解各统计参数的实际意义。

我的考研西医综合复习计划——西综256分

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给那些理想远大的人又一次人生腾飞的机会! 如果你身在一所知名大学,你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 如果你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你可以以此为契机,展示自己的潜力,进入那些名牌大学! 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们,更是在工作中深深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决定考研。因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都是一次机会,一次人生腾飞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考研的成功=坚持+正确的方法,坚持固然重要,但正确的方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正确适当的方法往往会使备考事半功倍。自制力不强的就去报个辅导班监督自己,新祥旭就不错。诚然,做任何事之前,都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才能在即将面临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我就抛砖引玉,将我的具体备考计划总结如下,以供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作参考。 、时间安排阶段一:4月20号——8月31号主攻:英语+西综(两者比例大概1:3) 周一到周日上午、周一到周五晚上看西综 周一到周五下午、周日下午晚上看英语,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具体安排如下: 看书顺序: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包括诊断)、外科,病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前后顺序看会加深印象。(诊断时间来不及就放弃,就2011 年真题而言,放弃诊断是划得来的) 阶段二:9月1号——考前主攻:英语+政治+西综(三者时间比大概是1:1:1) 每周有七个上午看西综(周一到周日),每周有五个下午看英语(周二、三、四、五、日),具体安排如下: 一天三门交叉看,避免了全天都看一门的痛苦。休息时间是周六晚上,我会看看电影消遣一下,十二点左右睡觉。(具体安排由个人不同情况决定,英语薄弱者多花时间,西综薄弱的要多花时间)。 每天早上7:15 起床,一般8 点左右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左右,晚上九点五十分下自习,回宿舍洗漱,10:30 看会书到12 点准时睡觉。考研是场持久战,规律作息是很重要的,疲劳战术只会大大 降低你的复习效率。 、具体科目的复习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发展简史;流行病学发展前景展望。 (二)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疾病流行强度;横断面分析及出生队列分析;疾病的时间分布;地方性疾病。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及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现况研究的概念、目的及种类;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生态学研究的定义、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及局限性。 (四)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队列研究的目的、类型及设计与实施;队列研究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 (五)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考虑的问题。病例对照研究的实例。 (六)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实验流行病学的概述。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及社区试验的特点。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实验流行病学应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筛检的定义与应用;筛检的分类和目的;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及指标。筛检效果的评价;筛检的常见偏倚及控制。 (八)偏倚及其控制:研究的真实性及结果的变异;偏倚的定义、分类、测量及控制。 (九)病因与因果推断: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病因模型;因果联接方式。 (十)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的概念及区别;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监测的定义、种类、相关概念及用途;疾病监测的工作内容及方法。监测组织和监测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8西医综合一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西医综合一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基础医学约6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40%(其中诊断学约30%;外科学总论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第61-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X型题第141-20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的三个水平;生命的基本特征,兴奋、抑制和兴奋性等概念,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主要方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生物电产生的机制,兴奋的传导及传递,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及肌丝滑行理论。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三)血液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及其功能,生理性止血,血型与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评定、调节(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和储备,心音产生的原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特征,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决定血流量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及测定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微循环的组成及其通路。组织液生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器官循环的生理特点。 (五)呼吸 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的原理及有关概念,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肺换气的动力、过程及影响因素,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离曲线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及化学因素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和电生理特性。消化液分泌的步骤和主要生理作用,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胃肠内分泌细胞和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分泌调节,咀嚼和吞咽。胃液的性质、成份、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胃运动的主要形式、作用和调节,胃排空及其控制。胰液、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小肠液的作用和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大肠内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和途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过程。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机体的能量来源、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和原理。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体温的概念及正常体温的波动,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相对稳定的机理。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脏结构的特征,肾血流的调节。肾脏的泌尿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尿液浓缩和稀释,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血浆清除率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生理意义。尿的排放过程。 (九)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和一般生理特征。眼折光系统的折光原理,简约眼的概

2016年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50% 其中生理学约20% 生物化学约15% 病理学约15% 临床医学约50% 其中内科学约30% 外科学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公共卫生综合》是报考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选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考察考生是否掌握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人群疾病的发生、流行、防治措施和预防保健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比例:单选题70-80% 多选题10-15% 论述、分析题10-15% 三、考察要点 1、环境卫生学(选择题60分):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环境污染的来源及评价环境卫生标准。 2、劳动卫生学(选择题60分):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特性和控制 2)职业性病损害特别是职业病的诊断和防治 3)职业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 4)常见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 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选择题60分):

1)各营养素的功能、食物来源、有关营养性疾病防治、膳食改善的相关措施及政策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2)各类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途径、危害性、预防措施、有关法律、管理办法、检测等基础知识。 4、卫生统计学(选择题40分,分析题20分) 1)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2)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简单线性回归与相关 4)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基础 5)常用的人口与疾病统计指标 5、流行病学(选择题30分,设计分析题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筛检 2)流行病学各论:传染病流行病学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伤害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性传播疾病 四、试题样卷(略)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网

江苏大学629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基础检验学(含诊断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基础医学约40%(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医学免疫学约20%) 临床医学约60%(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含诊断学)2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第61-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X型题第141-20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键和肽 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4.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一级结构 2.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 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 4. 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技术 (三)酶和维生素 1.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活性中心 2. 酶促反应特点与机制 3. 酶促反应动力学 4. 酶活性的调节 5. 酶与生物医学的关系

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699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699西医综合 Ⅰ.考试性质 西医综合考试是我校为招收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臵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30%、病理学30%、内科学4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考研大纲汇总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 I。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重庆医科大学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 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 生是否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卫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U。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川。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环境卫生学约27%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2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6% 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10分; 简述题:每题5分,共100分。

W。考查内容 一、环境卫生学 (一)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环境与健康 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5.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三)大气卫生 1.大气圈、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5.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2、NO x、光化学烟。 6.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7.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水体卫生 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自净和转归和主要污染物危害。 3.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研究方法。 4.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五)饮用水卫生 1.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饮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依据。

全国医科院校(独立设置)研究生联盟西医综合考试大纲公布

简报 第7期 联盟秘书处编印年7月11日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7月) Ⅰ.考试性质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是为全国医科院校(独立设置)研究生院联盟高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5%;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天津医科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天津医科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类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应用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80分; 简答题——120分; 问答题——100分。 根据情况可适当调整比例。 Ⅳ.考查内容 流 行 病 学 (一)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特征。

2.流行病学的原理、应用和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2.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 3.疾病的分布概念。 4.人群分布: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和分布,以及影响人群分布的因素和分析方法。 5.地区分布:疾病在国家间、国家内、城乡的分布,地方性疾病及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6.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7.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2.现况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设计与实施要点、常见偏倚及其控制方法、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种类、优缺点。 (四)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研究目的和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因素、研究结局、研究人群、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

公共卫生学院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编制概要

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卫生学(包括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等3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卫生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涵盖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的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卫生学等3门专业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该三门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熟悉职业环境、自然环境和食品中主要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对健康损害的特点及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的原则和方法。 (3)能灵活运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4)掌握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以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5)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熟悉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 (6) 掌握卫生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变量类型、统计学中常用的总体、样本、概率等基本概念。 (7) 掌握不同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方法,并能理解各统计参数的实际意义。

2019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是为医学高等院校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校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临床医学人文精神,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文精神重点考查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查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医学概念和原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综合能力部分重点考查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急诊处理等临床综合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约14%,生物化学约12%,病理学约12%,内科学(含诊断学)约33%,外科学(含骨科学)约23%,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约6%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第41-115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B型题第116-135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X型题第136-16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西医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2017年9月

西医综合(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2017年9月) Ⅰ.考试性质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Ⅱ.考查目标 联考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70%(其中生理学约30%;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0%(其中诊断学约20%;外科学总论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105小题,共105题,每小题2分,共210分 X型题第106~150小题,共45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