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讲评导学案(公开课)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导学案(公开课)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导学案(公开课)

中考语文试卷讲评导学案

(公开课)

班级学生

【学习目标】

1.订正基础部分错题,强化字形和词语运用的练习。

2、掌握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及解题方法。

【重点难点】阅读理解课外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精讲—合作—精练。

【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与月一比,保持A等第的同学有:陈令杰、张琬璇、王越、陈熙纯、李露、陈倩、彭聪、胡俊杰、刘馨、戴琪、朱玲、樊帅杰、罗梓涵、陈锐、李海鹏、周振宇、苏畅、田琛瑄、肖翘翘、肖潇、郭钰、蒋仙蝶(22人)

与月一比,进步到A等第的同学有:罗竞腾、朱彦、谭杰、杨桢、赖欣迪、张宪珺、朱东彦、胡炜、段雨晴、马建颖、孙雅婷(11人)

分以下1人:希望这个同学奋力追赶,力争中考考出满意的成绩。

60

存在的问题

基础题部分:“积累与运用”块完成不好的是“按原文默写”,有20人扣分。

分析其有因主要是:

1、对应该掌握的古诗文识记不牢,出现错字;如:“故不为苟得也”中的“故”写成“固”。

2、对诗歌的理解不准确,在理解性默写中出现“诗不对问”。如:“光盘行动”倡导不浪费粮食,这让我们想起《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辛苦劳作的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有同学写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文言诗文阅读部分:完成不好的是课外文言文。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主要存在审题不明;2、缺乏答题技巧。

三、针对问题,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A、基础部分

(一)自主学习:将自己试卷上按原文默写的错误进行纠正。

(二)教师精讲: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部分的必考内容。这部分内容株洲试卷所占分数为6分,是整张试卷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也是评分最严格的部分,规定“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默写题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纳为大致这么几项(括号中为错别字或错句):

1 基本汉字写错。

默写中出现错字这种现象是最多的。汉字书写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或写错偏旁,或写错结构,不一而足。

如:寂寞(莫)梧桐深院,锁清秋。旧时茅(“茅”字少了一撇)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吏禄(“禄”字写成了“衣”布旁)三百担,岁晏有余粮。

2 字音相同或相近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蝉)娟。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肌)肠。

3 因词义相近、理解不正确而错。

神龟虽寿,犹有竟(尽)时。梳洗罢,独倚(依)望江楼。

4 字形相近而错。

其恕(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框)。

5 因习惯语序、词语干扰出错。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颠倒,白白地丢了分数。

江山代有才人(人才、人材)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 因诗中有相同字眼干扰使诗句混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此山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洛阳边)

7 因对诗歌的理解不准确,而在理解性默写中出错。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不理解诗中通假字的运用而错。

路转溪桥忽见(“见”通“现”)。问渠那(“那”通“哪”)得清如许。

9 方言导致书写错误。

牛衣古柳卖(买)黄瓜。

(三)合作复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错误并更正: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悬”字多了一横)。(2)独坐幽篁里,弹琴(“琴”子下面的“今”字写成了“令”)复长啸。

(3)晨兴理荒(“荒”字多了一点)秽,带月荷锄归。(4)隔江犹唱后庭(“庭”字中的“廷”写成了“延”)花

(5)念此私自愧,近(今)日不能忘(望)(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州)。(7)烽(风、峰、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8)物是(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汉)青。(1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进)

酒家。

(11)吾日三省吾身(生)。(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似)燕归来。

(13)常(长)记溪亭日暮(1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稀)(1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晴)到碧霄(宵)。(16)夕(西)阳西(夕)下,断肠人在天涯(崖)。

(17)无限山河(河山)泪,谁言天地宽。(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山)。

有约不来过夜半(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

莫言下岭(山)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日暮乡(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断肠)白蘋洲。

岳阳楼上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下联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样的哲理。这个对偶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焜黄华(“华”通“花”)叶衰

幸(辛)甚志哉。

三人行,必有我师(思)(卷舌音不分)。

千骑卷(转)平冈。

B、课外文言文阅读部分

分值:6分,3道题,每道题2分。

考点:1、解释两带点的词(2分)(有实词,也有虚词)。

2、翻译一个句子(2分)

3、一个内容理解题(2分)

本次考题:1、解释:邻翁素.雅量()因实.告邻翁()

2、翻译:邻翁素雅量,每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3、问题:你认为文中有盗贼会改过自新吗?说说你的理由。

标准答案:1、素:平时或平素、向来、一向实:实情或事实

2、(可是)邻居老人一向气量大,平常损失东西,并不会表露在脸上或嘴上。

3、如:我认为文中的盗贼会改过自新。因为经过这件事后,他懂得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或:我认为文中的盗贼不会改过自新。因为整个过程中,他一点悔过的表现都没有,不肯主动认错,耍阴谋诡计。

(一)自主学习:对着标准答案将试卷上的课外文言文题进行纠错。划记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差别的地方。反省错在哪。

(二)教师精讲:课外文言文解题法

1、读题目,明事件;如本次课外文言文的题目:偷鸭挨骂。事件很明晰。

2、读注释,明大意;本次课外文言短文因其短小易懂没给注释,有难度的一般都会给一些注释。

3、解词题,课内答;如:考题“邻翁素雅量”中的“素”与“吴广素爱人”中的“素”同义。“实”字有“果实、实情、事实、实在等之义”,符合考题的应该是“实情或事实”。

4、译句题,六字法(留、删、换、调、补、贯);

4、理解题,联作者,扣内容。如考题3

(三)合作学习:完成拓展练习三

(2014年株洲中考)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23.解释下面句加点的词。(2分)

①所至但.饮一杯水()②植.木偶于堂()

2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25.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更要。(每空不超过4个字)

(四)当堂精练:完成拓展练习四

(2013年株洲中考)仆幼年曾闻人说一笑话云:昔一人苦贫特甚,而生平虔奉吕祖(指吕洞宾)。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念当有以济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头耳。仆当时私谓此固戏论耳,若真是吕祖,必当便以指头与之。今此《西厢记》,便是吕祖指头,得之者处处遍指,皆作黄金。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念当有以济.之()②必当便以.指头与之()

2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头耳。

24.上文中的人“心欲汝此指头”,如果我们要批评他,可以说他,如果我们要赞扬他,可以说他。(2分)

附:课后延伸练习题

中考预测:

(一)樊重树木

樊重①欲作器物,先种梓漆②,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①樊重:人名。②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向.之笑者() (2)咸来求假.焉()

3、翻译下列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二)物破自有时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

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④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②中外亲:中表亲。③开燕:开设宴席。④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云.耕者入冢而得()(2)玉盏俱.碎()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三)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陶侃尝出游.()(2)人云.()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最新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精品文档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标1、2、3、4 难点: 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23分)、文言诗文阅读(14分)、现代文阅读(23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概括一句话新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 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 反馈练习: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大隐镇中心学校小学部茅彤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 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2)说几句拟人句。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3课时 三、课前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 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这就是第三个标准要合“意”(“意”可理解为语境或意境或情境或中心意思)。 (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 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 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两道仿句题。 2.一道语境题。 第二课时阅读讲评

语文讲评课教案

语文讲评课教案 【篇一: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字词正音;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④在写 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 何审题如何扣题。教学时数:3课时三、课前准备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2、试卷结构 ①积累与运用,共22分。②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共10分③阅 读与欣赏,共38分,④写作与表达,共50分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粗心大意,审题不清(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 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4、明确目的: 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 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 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讲评 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2分)文言文阅读(10分)一、学生自己 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二、师生讲评试卷。 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 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 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篇一: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 黔西六中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九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土门子镇中王玉文 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学生紧张复习备战中考的一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系统性复 习,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点上的障碍,突破重点难点。巩固知识、 反馈发现不足,考试是常用的手段,他们的试卷在书桌上堆积如山。实践证明试题训练显然不是多多益善,学生有五门中考必考科目, 实际上是七科,每门学科有各自学科的特性和学习方法,理科在于 多训练,文科关键在阅读积累,但也需要适度训练。如何充分利用 这些试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关注学情、考情,尝 试着一些变革,争取多一些实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字词正音、形 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③、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与把握 能力目标: ①、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②、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 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把握写作过程中拟题、组材和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信息材料提取的方法。 2、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 何拟题、

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回顾,确认目标: 1、自主反馈: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2、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 (23分)、古诗及文言文阅读(17分)、现代文阅读(30分)、 作文(5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综合实践题中的材料归纳、概括、现代文阅读和 作文。 3、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 查题、文 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 法虽然多 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 停留在表 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 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 很多。 4、明确目的: 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 实际与学 习能力的差距。 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 高度认识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中语文试卷评讲课 设计原则:分析到位、点播到位、总结到位、迁移到位、激励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自主订正试卷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好本次试题涉及到的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回顾类似题型,归纳总结,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通过评讲试卷,使学生能找出试卷上自己的错误,并知道错误的原因,做到查漏补缺。 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能分析考试失分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此类失分情况。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讲练结合 教前准备: 统计学生成绩、错题人数、考查层次及分数、分析典型错误。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成绩分析: 成绩统计: 2.班级“十强”表彰 3.进步显著表彰 4.分析存在的问题 ①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出示学习任务目标 任务:评讲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部分 ①订正答案,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②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③知识迁移,延伸训练。 7.小组合作订正 二、师生讲评试卷 1.学生一起回顾常见病句类型。 2.根据提示完成多层定语排序问题训练。

3.学生判断短语类型。 三、讲评作文: (一)审题立意 1.拓宽全面拓展话题 2.挖深深刻挖掘内涵 3.立准寻找最佳立意 (二)布局谋篇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四、小结: 五、作业: 1.试卷改错。 2.自己复习五分钟,主要看错题。 3.错题重做。讲评的讲学稿是提前编好的,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学情估计还比较准确,因为错题重做的题目都是很典型的,个别题目也有一些偏差,我也临时做了调整。错题重做时的要求同考试。 4.检查批改。先检查了试卷纠错情况,又全批全改了错题重做部分,感觉效果不错。

【9A文】中考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讲评教案 【教案背景】: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的试卷讲评课,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特拟定此教案。 【教学课题】:试卷讲评课 【教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较难,学生字音字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正答率较低。根据此情况拟定本教案,集中讲解练习字音字 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分析考情(多媒体展示)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 2.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主要存在审题不明,缺乏答题技巧的问题。 3、语言品析类试题:主要存在品析角度没找对、脱离文本、空话套话等问题。 4、书写潦草,卷面较乱。 二、针对问题,合作探讨,归纳方法。 基础部分 (一)、小组合作,交流试卷第1、第2两题,将错音、错字改正。完成拓展练习一. 拓展练习一(导学案出示题目) 1、注音 方兴未艾.(ài)辟.谣(pì)古刹.(chà)乳臭.未干(Riù)隽.永(juàn)押解.(jiè)肖.像(Riào)气氛.(fēn)憎.恶(zēng)木讷.(nè)绦.虫(tāo)逮.捕(dài)档.案(dàng)飞来横.祸(hèng)同仇敌忾.(kài)绿.林好汉(lù) 2、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一幅对联(副)渡假村(度)悬梁刺骨(股)挖墙角(脚) 水笼头(龙)谈笑风声(生)人情事故(世)走头无路(投)

(二)、小组展示。 诗歌鉴赏——诗歌的景象鉴赏 (一)、什么是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所写出来的景色。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二)、诗人为什么要描绘景象?(多媒体展示) 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若只写实在的情思,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也就失去了诗味。所以诗人化情思为景象,通过景象来寄托情感。 (三)、怎样把握和鉴赏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 1、把握画面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①.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切忌直接引用。 ②.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鉴赏诗歌的画面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景物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等); ②.画面色彩(明暗、冷暖); ③.动态静态。 如:请分析杜甫《绝句》的画面美。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画面有近景,有远景。近处,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鸣唱;远处,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远处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 雪;近处门前的江边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 ②画面色彩鲜明,前两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这样,就景物 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 的广阔。 ③画面动静结合,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 2、概括景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能够根据情景氛围的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具体分析,切忌空 洞。充分阅读理解给出的注解。 (四)、小组合作,分别赏析《江天暮雪》、《江雪》的景象,并订正第9题。做好记录,准备展示。(导学案展示) 1、描绘画面 《江天暮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2)、文学常识的巩固 2、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力目标(1)(2)(3)(4) 教学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如何出彩。 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试卷,明白此次考试个人得失。 (二)、教师介绍试卷结构: 本次试题内容符合中考题型,包括四大版块:基础知识以及运用(35分)、现代文阅读(24分)、文言诗文阅读(21分)、作文(40分),这是对学生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其中失分严重的是材料归纳、仿写句子、文言文阅读和作文。(三)、剖析错误原因: A、学生个人剖析。 B、小组讨论找规律。 主要原因,学生归结为:

①、基础知识不牢固,一些该得的分数没有得住。如文言诗文的考查题、文学名著的赏析题还有不少人出错。 ②、平时归纳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一些有难度的题,有些做题方法虽然多次强调,出错依然较多,所以讲到的方法还要注重落实; ③、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深入文本,仔细探究,问题的答案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筛选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差,把握不住一段话的重点,抓不出其中的关键陈述对象。 ④、思维不缜密,考虑问题不周到或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导致丢分很多。 (四)、师生互动: 1、针对“积累与运用部分”存在问题,举例探讨,归纳方法: (1)师生探讨仿写句子的方法: 一是要按照格式去仿写句子,二是仿写的句子还要考虑内容方面与所给的句子相吻合。反馈练习: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座连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是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生探讨材料归纳题的规律 所谓“提炼信息”,实际上就是发现并概括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往往在第一则材料中已经显现了出来,第二、三则材料只是提供相应的“印证”材料而已,要抓住关键性的,总结或归纳性的词语,如,“结果”“总之”“因此”。 反馈练习: (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至80%。 (3)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试卷讲评课教案及PPT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客观准确分析试卷的得失情况。 2.对共性的难点问题有突破性收获。 3.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4.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诊断试卷的得失。 2.同类文的比较与拓展。 3.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1.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精准地组织答题的语言。 ●教学策略 1.采用自我分析的方式查找病因。 2.采用专题讲解的方式突破难点。 3.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规律。 4.采用知识链接的方式拓展知识。 5.利用诗歌朗读的方式提高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激活课堂(5分) 1.出示古诗,学生朗读。 2.教师解读,引入课堂。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要经过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高瞻远瞩,确定目标;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即执着追求,坚持奋斗;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豁然领悟,功到事成。 而我们的考试也经过了这样三个过程: 1.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考后评析,豁然领悟。 希望今天通过对试卷的评析和诊断能带给大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 附:课件出示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考前准备,确定目标)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考中答题,冥思苦想)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考后评析,恍然大悟) 二、望闻问切,分析诊断。(37分) 教师过渡语 《黄帝内经》第三十三章说道:“中医四诊为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今天我们就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法诊断一下我们手中的这份试卷。 1、环节之一:望。(6分) 课件出示※看题目。(试卷的布局及相关考点) ※看卷面。(卷面书写及得分情况) ※看得失。(评断答题的优势及劣势) 课堂活动 (1)学生观察分析自己的试卷。 (2)请学生说说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 教师赠言一:看的不是分数,是得失。 2、环节之二:闻。(6分) 课件出示 ※听数据。(关于本次考试的数据分析) ※听分析。(学生分析考前准备、思维过程、答题困惑、考后反思) ※听重点。(确定本课时重点:1、句子理解。2、同类文的比较)课堂活动 (1)数据呈现。考试数据分析: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闪光点、失误点。 (2)自我分析。不同层次的3名学生谈试卷反思。 (3)确定重点。根据学生的自我反馈信息,确定本课时突破的两大重点。(句子理解及同类文比较) 教师赠言二:听的不是数据,是反思。 3、环节之三:问。(5分) 课件出示 ※问课本。(拼音题、古诗题、文言题参照课本解决)

如何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

如何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 关键词:语文讲评试卷教师学生 试卷讲评课,看似很容易操作,其实不然。小事情仍有大讲究,要想上好试卷的讲评课,这是对一位优秀老师的很大考验,因为这时就不但仅仅仅讲解卷子上问题,而是要通过这样的问题去联想到相似的问题,要全方位的去破解每一个困难。更重要的是还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得他们不会对这试卷讲评课感到枯燥,而是从中寻找乐趣,急切的想进入这知识的海洋。那么怎样上好试卷的讲评课呢?那这就是我们现在要探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与要求 试卷讲评课要避免两种做法:一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没有重点;二是对、抄答案,就题论题,浅尝辄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试卷讲深讲透,首先必须广泛收集试卷信息,仔细分析答题情况。所以,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1、指导学生事先做好试卷分析。 试卷收上来以后就立刻把参考答案写在黑板上,趁着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让他们对照答案自己找出试卷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立即反思,使他们在第一时间里思考和省察自己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存有的问题,初步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成语使用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怵它,可谓是屡考屡败,很多老师费尽心思依然徒劳无功。在讲评课前,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词典了解成语的意义、用法和使用范围,比较以往做同类型成语使用题的错因,明确自己究竟是没有掌握清楚成语的意义、使用范围、搭配对象,还是搞不清它的感情色彩;自己是因为知识欠缺,需要积累,还是读题马虎,似是而非以后必须仔细……学生自己总结归

纳出来的知识,可能要比老师讲几次都要有效,关键的是教师怎样放手让学生去做。 主要包括知识点分布的统计;考查题目类型、数量和占分比例的统计;考试结果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的统计;学生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的统计。学生需要何种协助,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有典型错误或优点的同学名字应作记录,以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流。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精讲,哪些内容该少谈,哪些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度析出错原因,教师能够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水平的缺陷及自己教学中存有的问题,以便即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 3、讲评试卷前,还要写讲评课的详案,以免对试题随意处置,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数据统计及分析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站在命题思想和备考策略的高度,对得分率低的试题认真查找失分原因,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知识的讲评,一般要达到以下目的:(1)认知试卷。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要达到的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理解和把握。(2)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对错误率高达50%以上的试题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准确的思维方法。(3)提要钩玄。教师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考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如对大、小阅读题(自然科学类文章、文言文、文学作品)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同的文本类型应有不同的基本方法的指导;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或不同文体的作文命题,也应有不同的基本审题方法或构思方法的指引。 二、讲评遵循的原则

四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_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良好的有17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10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 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2)说几句拟人句。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

第一单元试卷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 上周,我们进行了第一单元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18人,良好的有19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16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现在努力为时不晚。本次考试,听写多次的“观察、聚拢、辫子、花瓣”仍有人写错,有几人根本不会写。。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四个:字词部分、运用部分、理解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1、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2、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3、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试卷典型错题。复习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4、错的较多的是仿写句子,比喻句掌握不清。 注: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 5、日积月累。本部分全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可同学们出现错误,错字等现象,说明平时同学没有认真读课文,有些同学没有背会课文。

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今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去年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但是,细看局部,还是能发现一些明显变化的。在分值比例的安排上,与去年相比,也有所调整:课内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十则》中的七则,分值由去年的10分上升到11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节选《论语》另外五则来考查的,由去年的5分降到了4分,考查的知识点由往年的单个实词释义变为一词多义现象的选择。并且注重了理解性翻译的考查,如第11、12小题;第13、14、15小题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稍加解释即可,因此,文言的考查难度降低了,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28分,在字词与句子的理解考查上没有太多变化,但多了文体知识与作用的考查,使考查的面广了,更注重了语文基础能力的应用。名著阅读,本次考的是安徒生的童话,要求结合具体的的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这一点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或表达不够概括的学生就很难得到满分,也就是更关注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了。作文依旧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突出人文文化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纵观我省今年中考语文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在总体结构、内容、形式上没有大的改变,但试题的古诗文默写部分都是非常经典的名句;课内文言部分由原来的10分上升到11分,而且试题都是对《论语》名句的体会与理解;名著阅读也指定了具体的范围,必须是安徒生的童话,否则就是0分;这一变化表明: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是学好语文、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及教师的高度重视;第二,读书,是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离开了读书与积累,语文的学习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突出能力考查,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本试卷由原来的总题量26题,减少到现在的总题量25题。这一变化,为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既便于发挥学生的最高水平,也便于真实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阅读时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要深入理解文本才能完成,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的回答问题。 3、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本年度的试卷,更多地关注了生活。如第8题的对联和作文“端午的味道”都是对传统以民族文化的弘扬;现代文阅读关注了上海世博的召开;材料作文关注了玉树灾区的同胞生活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因而,我们日常的教学应特别注重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四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 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良好的有17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10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讲评课教案 初三级部 刘现涛

课题:期末考试讲评 课型:讲评课 讲评目标: 1字词正音; 2古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3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4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5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讲评重点: 目标2、3 讲评难点:如何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讲评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讲评过程: 一、导入讲评 1总结考试情况 2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 二、师生交流,分析1---9题 1、字音、字形、成语、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 (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如:休、谢(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 (3)仿句要讲明仿句的具体的标准“三合标准”,即合“式”,合“格”,合“意”。 具体的标准是:仿句要基本或完全符合被仿句的结构及句式,这就是第一个标准要合“式”;仿句要符合被仿用句的修辞格,这就是第二个标准要合“格”;仿句的内容必须符合所供语段的内容要求,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与期中期末和中考题型相符,选择题1-25个,非选择题3个。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正音 2、文学常识的巩固 能力目标: 1、仿写句子 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3、学会给新闻拟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 4、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水平 5、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6、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